
制造业定位与重点产业

✅观察:
-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属于 “高密度产业聚集区”;
- 印尼具原材料优势,正在崛起为电动车电池重镇;
- 菲律宾科技含量提升中,但制造业基础较窄;
- 柬埔寨仍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产业链深度与本地供应能力

✅观察:
- 马来西亚、泰国具备 “产业链自给能力”,可承接更高技术转移;
- 越南、菲律宾虽吸引力强,但本地配套能力薄弱,容易陷入 “组装工厂” 困境。
人力资源与制造成本
✅观察:
- 越南、印尼、菲律宾在 “人力成本” 上具优势;
- 马来西亚则胜在 “高技能 + 双语能力”;
- 柬埔寨成本低,但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影响产业升级。
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
✅观察:
- 马来西亚、泰国基础设施最完善,适合高技术制造;
- 越南工业区发展迅速,但交通物流仍是短板;
- 印尼和菲律宾最大挑战来自地理与制度复杂性。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观察:
- 多数国家都把“高技术制造 + 绿色转型”作为政策导向;
- 泰国、印尼是电动车供应链重镇,未来可能受中美产业链移转青睐;
- 菲律宾虽重外包服务业,但亦欲拓展医材与精密制造。
选择在于 “你是谁、你要做什么”
对跨国企业而言,没有 “唯一最佳” 的东盟制造目的地,只有 “最匹配需求的国家”:
东盟内部正悄然构建一个 “产业互补的区域制造网”,而不是单一国家崛起。对于企业与政府来说,比选择 “在哪” 更重要的是 “如何整合与布局”,从供应链、人力、政策、物流共同考量,方能在这场产业转移浪潮中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