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20峰会:SOMO 集团推介《昌明经济》

    32年以来最大单笔投资,微软宣布投资22亿美元加速大马数字化转型

    大马推出《渐进式薪金政策》和《2024-2030年国家人力资源政策框架》,力促职工福利

    16

    Countries’ readers follow us

    1890

    Subscribers

    9000

    Total Views

    30

    Big Shot Interviews

    马来西亚法律科技巨头 LawBank Asia 号召三十家企业及律所振兴老庙!
    由 LawBank Asia 号召,联合三十家企业及律所共同推动的“大伯公诞”计划,于 2025 年 2 月 28 日至 3 月 1 日在安邦打昔福德土地庙隆重举行。这项意义非凡的文化修复行动,不仅彰显了华人社会对传统信仰的传承,也展现了法律与商业界的社会责任感。 此次振兴老庙计划由商业精英林闻勇Thomas Lim号召,携手来自各界的重量级企业家及法律专家,包括: LawBank ASIA (Maxwell Lee,Jefey Loo,Gabriel Teow) The Page Asia(Darren Teoh, Karen Choong, Andrew Lim) Brain Asia Group(Andrew Yau) Credit Bureau Malaysia(Darren Chew) Karl Consultancy(Yi Kai) Semangat PLT(Travis Heng) Nexus Capital(Aleex Chor) Weitizen Sdn Bhd & PUMM 商会副总会长(Daniel Dea) Apex Coach(Aloysius Lee Hou Thong) Jun Co, Law In June(June Lim) Affin Bank(Sky Yap) Lai, Wong & Co(Lai Chee Han,June Wong) 兄弟冰室(Sam) Jamban King Sdn Bhd & Kong Mee Home Gallery Sdn Bhd(Steve Wong)  Kenneth,Edward,Payne等知名人士 这些企业与律所的负责人齐聚一堂,不仅在物资、资金上鼎力支持,更积极参与到庙宇修缮的规划和执行中,展现出法律界与商业界对文化保护的高度认同。   振兴计划亮点:文化、法律与商业的结合 此次振兴计划不仅限于庙宇的物理修复,更包括法律层面的规范化管理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LawBank Asia 作为东南亚领先的法律科技企业,在此次项目中提供资金支持,为庙宇未来的管理模式提供法律架构建议,确保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   现代人与专业服务的价值认知:信仰与法律并重 此次活动也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向律师寻求专业意见时希望免费获取,但面对神明问事时,却会主动包红包。这并非贬低传统文化,而是提醒大众,神明问事可以指引方向,但真正的专业保障,仍需依靠专业人士提供法律及商业服务。 LawBank Asia 通过这次振兴庙宇的行动,既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专业服务的价值。无论是法律、商业决策还是财务规划,每一个专业领域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而不是单纯依赖信仰或运气。   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企业助力地方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庙宇修缮,更是企业与法律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LawBank Asia 创办人 Thomas Lim 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法律科技的力量,让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同时也希望唤起更多企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展望未来:文化与科技并行,开创全新合作模式 LawBank Asia 计划未来进一步推动法律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如建立庙宇数字档案、线上捐款平台等,确保庙宇的长期维护及可持续运营。 此次安邦打昔福德土地庙的振兴计划,为马来西亚企业与法律界携手保护文化遗产树立了标杆。未来,LawBank Asia 及其合作伙伴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方式,让法律、科技与文化传承并行不悖,开创更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模式。   关于 LawBank Asia LawBank Asia(Juris Innovate Sdn Bhd)是东南亚第一的法律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 AI 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优化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与中小型企业(SME)更高效地获取法律支持。LawBank Asia 目前在东南亚市场拓展,为不同地区的企业提供合规管理、法律咨询及合同自动化等创新服务。   媒体联络 LawBank Asia 公关团队 admin@lawbank.asia www.lawbank.asia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圆满落幕——马六甲站!感谢相遇,期待再聚!
    连续三日的论坛成功举办,横跨三个州属,汇聚各领域企业家,共同探索品牌增长新机遇! 小红书官方团队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带来了独家数据解读、品牌出海策略、跨境电商新趋势等满满干货,助力企业抢占东南亚市场先机!。 马来西亚,是全球商家不容忽视的新兴市场! 说墨集团社长赫奇为大家带来了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趋势、政府津贴政策等重磅信息。他表示,大马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以及开放的商业环境,为海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2026年大马旅游年,将成为吸引海外游客和品牌进入的黄金时期,企业应提前布局,把握市场红利! 社长赫奇介绍政府津贴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为2026年大马旅游年做好准备。 小红书社区、行业风向及营销策略 小红书代表为观众带来了小红书内容生态、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小红书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深度解析。 小红书代表解读小红书东南亚数据 旅游+电商,小红书如何助力本地商家接待海外游客? 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详细分析了全球及大马的旅游数据,并介绍如何通过 SmartOrder 结合小红书生态,帮助本地酒店、民宿及旅游业者吸引海外游客。他展示了实际案例,证明小红书已成为海外游客来大马前的首选参考平台,而 SmartOrder 正在打通这一生态,助力商家高效获客。 社交媒体的认证号,就是你的生意通行证! 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现场展示了如何利用小红书电商功能,助力海外商家实现闭环交易。他强调,品牌的可信度直接影响用户购买决策,而小红书企业认证号可以极大提升品牌信任度,从而影响成交转化率。他通过案例展示了多个商家在小红书的成功经验,并为在场企业家提供了实操建议。 Arya 现场解说小红书电商成功案例 高能论坛讨论:如何用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说墨集团的代表共同探讨东南亚品牌增长策略,并针对观众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合作从一场对话开始! 论坛最后,参会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交流,结识潜在合作伙伴,分享行业经验。许多企业家现场交换名片,探讨合作方向,为未来商业合作打开了新局面! 展望未来,期待再相聚! 主办方将继续推动行业发展,为品牌与消费者带来更多非凡体验!敬请期待下一场盛会,共创辉煌! 想了解更多活动信息?欢迎报名,我们将与您联系! https://forms.gle/DRRHyF1QXh8fRWk96  精彩瞬间回顾 👉 https://web.facebook.com/share/164kZim8sQ/  错过这次?别担心!关注我们,抢先获取下次活动资讯!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 吉隆坡站圆满落幕!】助力本土商家实现精准转化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吉隆坡站成功举办,众多电商、品牌营销、跨境贸易及旅游行业的企业家齐聚华总大厦,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实现品牌增长,并抢占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的市场红利! 吉隆坡:东南亚商业枢纽,品牌增长的核心站点! 作为马来西亚的经济中心,吉隆坡不仅是品牌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据点,更是国际投资与商贸往来的桥梁。本次论坛重点剖析了吉隆坡如何结合小红书生态,助力本地商家链接全球市场,同时借助即将到来的2026年大马旅游年,制定长期增长策略。 【图一】社长赫奇深度解析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趋势,分享政府津贴政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把握市场红利,精准落地东南亚! 数据赋能:如何精准锁定用户,实现品效合一? 小红书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 亲临现场,带来小红书全球市场趋势及东南亚用户行为洞察。她详细解读了品牌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内容营销(Data-Driven Content Marketing)精准锁定目标受众,提高曝光度,最终实现高效转化。 【图二】 Zoe 现场解读小红书数据,分享品牌如何通过内容生态构建全球营销矩阵,实现增长突破! 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小红书提升转化率? 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旅行者的重要搜索平台,越来越多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小红书查找旅行攻略、住宿推荐及本地体验。这为酒店、民宿、餐饮及旅游业者提供了新的商机! 【图三】 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深度解析全球及马来西亚旅游数据,展示如何通过小红书种草,让海外游客在出行前即完成决策,实现高效获客! 社交电商闭环:如何建立品牌信任度,提升成交率? 小红书海外电商已正式启动! 品牌不仅要借助内容营销提升知名度,更需要开启小红书店铺,形成闭环交易,实现流量变现。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解析小红书企业号的重要性,展示认证账号(Verified Account)如何提升品牌可信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并分享多个品牌的成功案例! 高峰论坛:如何借助小红书抢占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特别设立高峰圆桌讨论,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及说墨集团代表共同探讨社交媒体营销、用户增长策略及商业变现模式,并现场解答企业家们的实际问题。 商机从交流开始,合作就在眼前! 活动结束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交流行业经验,探讨跨境合作模式,并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此次论坛不仅带来了行业趋势与实战策略,更成为企业家拓展人脉、挖掘新商机的重要平台! 错过这次论坛?别担心!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论坛活动通知!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 小红书: 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 官方网站: https://somo.com.my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 槟城站圆满落幕!】助力本土商家实现精准转化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槟城站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电商、品牌营销、旅游业及跨境贸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小红书拓展东南亚市场,抢占2026年大马旅游年的红利。 槟城如何成为品牌增长的跳板? 槟城不仅是热门旅游胜地,更是东南亚市场的商业枢纽。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槟城如何借助小红书生态吸引海外游客,助力本地商家拓展市场,并结合即将到来的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帮助企业提前布局,把握增长先机! 【图一】社长赫奇深度解析马来西亚市场增长趋势及政府津贴政策,剖析企业如何把握2026年大马旅游年红利,规避风险,高效落地东南亚市场! 数据驱动:品牌如何精准定位,撬动全球市场? 小红书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 特地从中国飞抵马来西亚,为本次论坛带来深度行业解析!她精准剖析东南亚市场风向,并结合小红书独家数据,揭秘品牌如何借助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 数据驱动策略精准锁定目标用户,提升品牌曝光度,实现高效投放与爆发式增长。🚀 【图二】Zoe 现场分享如何用小红书打造全球营销矩阵,让品牌借风使力,扬帆起航! 旅游+社交电商,如何实现高效获客? 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旅行者的热门搜索引擎,越来越多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小红书获取目的地推荐、住宿体验及美食攻略。对于酒店、民宿、餐饮及旅游业者而言,把握这一趋势至关重要! 【图三】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深入分析了全球及大马旅游业最新数据,并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小红书结合本地商家生态,让游客在出行前就完成种草,推动酒店、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商家获客转化。 社交电商闭环:品牌信任度=成交关键! 随着小红书海外电商正式启动,品牌不仅要利用小红书营销提升曝光,还需开启小红书店铺,才能真正链接国际商机,实现流量变现。 【图四】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在论坛上深入解析小红书企业号的重要性,展示如何通过认证账号(Verified Account)提升品牌可信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并分享多个品牌成功案例,展示精准营销如何助力商家实现交易增长。 圆桌讨论:如何用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的高峰讨论环节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说墨集团代表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东南亚市场营销策略、社群运营及商业变现模式,并针对现场观众的问题提供实战建议。 【图五】(从左至右)主持人Jordan, 说墨集团社长赫奇,小红书跨境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现场解答观众的疑问 商机从交流开始! 这场论坛不仅提供了行业趋势与增长策略,更是企业家拓展商机、建立行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图六】论坛结束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交换名片,探讨合作方向,多个品牌已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错过了本次论坛?别担心!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论坛活动通知!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 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官方网站: https://somo.com.my/  
    EPF派息6.3%:这意味着什么?
    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局(EPF)刚刚宣布2024年的派息率为 6.3%!不管你是常规储蓄(Conventional Savings)还是伊斯兰储蓄(Syariah Savings),你都能享受到这个派息率。这意味着什么?就是你的公积金账户又多了一笔被动收入! EPF这次派了多少钱? 让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 常规储蓄派息总额:630.5亿令吉 💰 伊斯兰储蓄派息总额:101.9亿令吉 📊 合计派息总额:732.4亿令吉 相比去年,2023年EPF派息率为 常规储蓄 5.5%(503亿令吉),伊斯兰储蓄 5.4%(75亿令吉),今年的回报无疑更让人兴奋! EPF派息率的历史走势 让我们来看看过去10年的派息率变化,看看EPF是如何表现的: 📅 常规储蓄派息率: – 2013年:6.35% – 2014年:6.75% – 2015年:6.4% – 2016年:5.7% – 2017年:6.9% – 2018年:6.15% – 2019年:5.45% – 2020年:5.2% – 2021年:6.10% – 2022年:5.35% 📅 伊斯兰储蓄派息率: – 2017年:6.4% – 2018年:5.9% – 2019年:5% – 2020年:4.9% – 2021年:5.65% – 2022年:4.75% 看到这个数据,你是不是对EPF的投资能力更有信心了? 为什么今年派息率提高了?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今年的派息率比去年高呢?这里有几个关键因素: ✅ 全球经济回暖:世界经济逐步复苏,EPF的投资组合也迎来了更好的回报。 ✅ 股市表现亮眼:马来西亚股市在2023年整体表现稳健,EPF作为长期投资机构,自然也分到了一杯羹。 ✅ EPF投资策略优化:EPF持续进行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包括增加海外投资比例,最终让会员受益。 如果你是EPF会员,那么你的退休储蓄正在悄悄增长!这不仅意味着你的钱在增值,也说明EPF的投资管理能力依然稳健。 📢 小贴士:想要你的EPF存款最大化? 1️⃣ 多了解EPF的自愿性缴纳选项,如果你能每年多存一些,复利的魔力会让你的退休金更丰厚! 2️⃣ 关注市场动态,了解EPF的投资方向,提前做好理财规划。 3️⃣ 别动不动就提前提款,让你的存款时间更长,收益更可观! 总结:EPF会员可以放心啦! EPF今年的派息率提高,对大家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无论是常规储蓄还是伊斯兰储蓄,6.3%的派息率意味着你的存款在稳定增长。不过,未来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大家也要保持关注,做好长期的理财规划! 你对这次EPF派息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圆满落幕——破解企业增长难题,抢占东盟市场新机遇!
    在全球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精准布局,实现长远发展?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于 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下午 2:00 – 5:00 在 森林城市海之贝销售厅 (Forest City Sales Gallery) 盛大举行! 本次论坛由 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 主办,聯聖集團 & 说墨集团 联办,并得到了 国际联盟 的大力支持。论坛现场汇聚了众多企业家,共同探讨 企业管理升级、市场布局策略 及 东盟经济腾飞带来的商业机遇,助力企业家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增长突破口! 📌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精彩回顾 🔥 唐美娟总经理:掌握成功关键,让计划经营成为企业增长的超级助力! 唐美娟总经理指出,企业不仅要有清晰的愿景,更要制定 科学的计划经营体系。这不仅能提升决策质量,还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发展更稳健! 🔥 社长赫奇:从管理者到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动自发的高效团队? 社长赫奇深度剖析 经营者 vs. 管理者 的核心区别,揭示两者在企业成长中的关键差距! 🔥 陈宗贤教授:东盟市场爆发增长,企业如何抢占商机? 陈宗贤教授分享,企业的价值决定价格,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才是企业制胜关键。他鼓励企业家们树立品牌自信,拒绝价格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占领国际先机! 论坛环节:企业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新增长点? 社长赫奇、方建国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陈宗贤教授、唐美娟总经理深入探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围绕 企业创新、跨境机遇 及 战略转型 展开激烈讨论,为在场企业家带来全新的商业思维与启发! (从左至右)社长赫奇、方建国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陈宗贤教授、唐美娟总经理 🙌 感谢所有到场的企业家朋友们,以及 唐美娟总经理、陈宗贤教授、社长赫奇 三位重量级讲师的精彩分享! ⏳ 论坛虽已落幕,精彩仍在继续! 💡 一对一咨询太贵?但想与三位讲师有更深入的交流?🌟 最具性价比的企业增长课程来了! [2025年企业陪跑战略增长计划】 投资三天时间,与专家面对面,量身定制你的企业年度增长计划! 📌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抢占成功先机!
    大马邮政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在市场变化中持续转型,关键业务领域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大马邮政今日宣布其2024年第四季度(Q4)及全年财务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季度,集团实现收入4.59亿马币,较2023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0.6%。全年净收入为18.53亿马币,较上一年度下降0.9%。尽管面临传统邮件量持续结构性下降的挑战(因转向数字通信,传统邮件量下降了9%),集团的包裹业务却实现了积极增长。凭借在B2B和B2C领域的服务引领市场份额增长,包裹量同比增长13%,展现了大马邮政战略转型和市场领先服务水平的强大实力。 “在不断演变的市场中,我们致力于执行转型计划,并在关键业务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改进。此外,通过优化邮件和包裹网络、有效管理劳动力以及利用我们广泛且无与伦比的国家基础设施,我们在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进展。” 大马邮政集团首席执行官Charles Brewer表示。 关键业务领域的强劲表现 Pos Aviation继续表现出色,得益于航班频率增加、机上餐饮和货物处理服务需求增长以及航空工程解决方案的扩展。大马邮政集团继续将其服务范围从传统邮政服务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作为其更广泛战略方向的一部分。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在全国成功开设了50家Pos Shop门店,利用其广泛的零售网络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业务举措。尽管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初步结果令人鼓舞,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将实现全部收益。 “我们的重点仍然是提供卓越的服务,扩展我们的能力,增强端到端的客户体验,并确保我们的业务和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可持续性和价值。”Brewer补充道。 对可持续性和战略增长的承诺 大马邮政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运营着马来西亚物流行业中最大的电动送货车队。集团执行其可持续发展路线图,重申了其对长期环境责任的承诺,同时确保持续的运营效率。 “创新、可持续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是我们战略的核心。”Brewer表示,“我们不断优化我们的方法,以保持领先于市场变化,并继续成为客户的首选。展望未来,我们对我们正在建立的积极发展势头以及我们预计在2025年实现的改进充满信心。我们致力于实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2025年展望 大马邮政对2025年实现更好的业绩保持谨慎乐观。集团将继续专注于业务转型,优化成本和资源,并扩展服务能力,以巩固其市场地位。 获取更多信息 访问官网:www.pos.com.my 关注大马邮政的社交媒体平台:面子书、推特、即时电报、抖音、优管和领英 媒体联系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 联络 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 马来西亚邮政,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大马邮政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他们的使命,他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我们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合大控股有限公司获得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批准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ACE市场上市
    新发行1.209亿股新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9.5% 要约出售 7,750 万股现有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 12.5% 上市批准详情与目标 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已向 Hartanah Kenyalang Berhad (“合大控股”或“公司”)的上市首席顾问、保荐人、独家股票承销商和独家股票配售代理TA Securities Holdings Berhad发出信函,批准合大控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并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ACE市场上市。合大控股的目标是在2025年第二季度之前将其扩大后的全部已发行股本(6.2亿股普通股)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集团简介与主营业务 合大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其附属子公司Hartanah ConstructionSdn Bhd(“合大建设有限公司”+“合大控股有限公司”=“本集团”)主要是提供建筑物施工服务,本集团重点主要是建设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等机构建筑。本集团也提供其他非住宅建筑以及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重点主要是建设桥梁和道路。 在建项目概况 本集团目前在砂拉越正在进行的建设项目包括在古晋兴建国家档案馆大楼;在诗巫和古晋建造Yayasan国际学校的校舍和相关设施;建造2 所Daif校舍及相关设施,例如在Kota Samarahan建造SK Tambay和在Serian建造SK Kujang Mawang;以及成为建造民都鲁(Bintulu) Sebauh大桥项目的救援承包商。本集团还将其建筑服务扩展到邻近的沙巴州,本集团参与了在该州丹南(Tenom) Sg. Padas 建设的巴达士桥。 首次公开募股(IPO)详情 合大控股的首次公开募股涉及公开发行1.984亿股普通股,其中包括公开发行1.209亿股新股和出售 7,750 万股现有股份.合计占集团扩大后已发行股本 6.200 亿股普通股的 32.0%。 在这1亿2,090万股新股中, 3,100万股新股将供马来西亚公众申请; 1,860万股新股将供本集团合资格董事及雇员以及对本集团成功作出贡献的人士申请。剩余的7,130万股新股将向选定的投资者进行私募配售。 此外,还提出出售7,750万股现有股票的要约,这些股票将分配给经投资、贸易和工业部批准的指定土著投资者进行私募配售。
    🚀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圆满落幕,柔佛场倒计时 1 天!
    如何精准布局,实现企业稳步增长?如何抢占东盟经济腾飞的先机? 这些关键问题在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上得到了深入探讨! 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家们齐聚一堂,交流实战经验,共同解锁 年度计划 的增长秘诀! 📌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精彩回顾 🔥 唐美娟总经理:业绩倍增策略,让目标不再停留在空谈,而是可执行的增长突破点! 唐美娟总经理向大家提问——你想成为“算钱的老板”还是“赚钱的老板”? 她深度剖析计划经营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助力企业掌握成功关键! 🔥 陈宗贤教授:东盟经济腾飞,企业如何布局? 陈宗贤教授指出,管理经营与企业出海同样重要,只有掌握双重关键,才能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 🔥 社长赫奇:管理者 vs. 经营者,如何打造高效自主执行团队? 社长赫奇强调,企业必须从传统管理模式升级为战略经营思维,让团队更具主动性和执行力! 🎭 互动环节:企业家们在现场积极交流,向讲师们请教企业管理与市场策略的实际应用。 企业家们围绕陈宗贤教授,就东盟市场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 感谢所有出席的企业家朋友们,以及三位重量级讲师——唐美娟总经理、陈宗贤教授、社长赫奇 的精彩分享! =========== 🚀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倒计时 1 天! 如果你错过了 吉隆坡站,这将是你的最后机会! 柔佛场 即将在 2 月 26 日 震撼开启,带来更深入的商业策略分享! 📅 日期: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 🕰️ 时间:下午 2:00 – 5:00 📍 地点:森林城市海之贝销售厅 (Forest City Sales Gallery) 🏆 主办单位: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 🤝 联办单位:聯聖集團 & 说墨集团 🌍 支持单位:国际联盟 🔥 你将在柔佛场收获: ✅ 年度计划十大架构:如何精准制定年度计划,落地执行,实现业绩倍增! ✅ 从管理者到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动自发的高效团队,提升执行力! ✅ 东盟市场爆发增长:企业出海的关键商机,助你占领先机! 📌 限时报名:席位有限,立即报名锁定机会! 🔗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pPCsWh4rpku4bYtz8 ⏳ 倒计时 1 天! 柔佛企业家们,明天见!让我们一起共绘 2025 发展蓝图! 🚀🎉
    大马邮政推出特别版《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邮票套装
    标记您的日历,精彩不容错过! 大马邮政即将推出特别版《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邮票套装,预订将于2025年2月21日正式开启! 致敬经典,庆祝《精灵宝可梦》系列 作为马来西亚的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大马邮政非常兴奋地宣布推出这套庆祝《精灵宝可梦》系列的特别邮票套装。预订活动将于2月21日开始,售完即止。粉丝们可通过以下方式预订: 现场预订:2月21日至23日,每天上午10点至晚上8点,前往吉隆坡LaLaport Bukit Bintang City Centre举办的《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2025挑战赛现场的大马邮政展位; 全国门店预订:亲临全国90家集邮局(包括13家主要邮局); 在线预订:通过官方网站 https://shop.pos.com.my 轻松下单。 设计灵感与收藏亮点 备受期待的邮票收藏套装灵感源自全球知名的《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生动呈现了深受喜爱的宝可梦角色,包括皮卡丘、喷火龙、水箭龟、妙蛙花及其他粉丝最爱的宝可梦。 套装内容与价格 每套售价为 RM99,包含以下珍贵藏品: 十枚主题邮票 四张精美明信片 一个纪念封 一个《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趣味包 一个实用游戏垫 所有物品均精美包装于纪念文件夹中,适合收藏与赠送。 大马邮政的意义非凡合作 大马邮政集团首席营销、通讯和可持续发展官 Fiona Liao 表示:“此次发布标志着我们公司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流行文化品牌之一在东南亚展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正如《精灵宝可梦》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也热衷于传递有意义的联系。我们很高兴能将这套特别邮票收藏变为现实,这也是我们使命的一部分。” 她补充说:“这套邮票提供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收藏体验,将大马邮政的精湛集邮工艺与这一全球现象完美结合。它不仅是马来西亚及东南亚邮票爱好者和宝可梦粉丝的理想之选,也为邮票收藏的乐趣赋予了新的意义。” 免费送货与领取详情 在2025年2月21日至23日的《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2025挑战赛现场,凡在大马邮政展位预订的顾客均可享受免费送货服务。选择门店自提的顾客,可前往全国90家集邮局办理领取手续。预计所有订单将于2025年3月27日开始发货及自提。 立即行动,别错过这次全球盛事! 请立即标记您的日历,加入这场令人期待的全球现象,珍藏属于您的宝可梦邮票套装! 媒体联系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 联络 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 马来西亚邮政,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大马邮政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大马邮政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小人物,大逆袭》新书推介会圆满落幕 !
    1.0 社长赫奇(左二)颁发纪念品给《小人物,大逆襲》作者,⁠Dato Wong 王兆明(王师傅) (右二)。丹斯里拿督郑可扬律师(左一)和拿督斯里邝耀丰(右一)作为见证人。 由 SOMO集团 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联合主办的 《小人物,大逆袭》新书推介会 于昨晚(2月20日)在 Nirvana 2 隆重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拿督王兆明(王师父) 亲临现场,与读者分享书中智慧与逆袭人生的成功秘诀,吸引了大批读者、销售精英及业界人士参与。 1.1 现场登记处爆满,众多企业家出席见证这场发布会。 SOMO集团与富贵集团携手打造知识盛宴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SOMO集团 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出版内容与学习平台。此次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合作,旨在透过《小人物,大逆袭》这本书,为读者带来更多启发与实用价值,帮助他们在事业与生活中实现突破。 1.3 《小人物,大逆袭》Dato Wong 王兆明(王师傅)入场,现场反应热烈。 新书分享:从小人物到大赢家 《小人物,大逆袭》是拿督王兆明的最新力作,书中透过真实案例与实用策略,深入探讨如何从平凡走向非凡,打破人生瓶颈,实现逆袭梦想。在推介会上,拿督王兆明分享了书中的核心思想,并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在场观众勇敢追求目标,突破自我限制。 活动结束后,SOMO集团 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对所有到场的读者、朋友及合作伙伴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参与,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优质活动,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内容与学习机会。 《小人物,大逆袭》现已正式发售,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前往各大书店或线上平台购买,开启属于自己的逆袭之旅! 线上购买:https://campaign.somo.com.my/product/lingmubiaolingdaoxue/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东南亚特许经营盛会圆满落幕!
    东南亚最大特许经营展会,圆满落幕! 📅 日期: 2025年2月7日-9日 📍 地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中心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 汇聚全球知名特许经营品牌,涵盖餐饮、零售、教育、健康美容等多个行业,旨在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最新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及发展机遇。通过市场数据分享,企业可精准制定战略,把握东南亚特许经营市场的无限潜力。此外,展会还促成了高端行业交流,让行业专家、投资者及企业家面对面洽谈,推动商业合作。众多创业者更在现场成功签约,迈出品牌扩张的第一步,为特许经营产业注入新动力。 📸 现场直击 在分享会上,本地品牌 Haos Ek 的创始人兼执行长表示:”马来西亚拥有多项企业扶持计划及政府资源支持,其中包括 PERNAS。因此,我鼓励企业家们勇敢争取各种机会,才能取得成功!”   🎶 精彩演出,点燃现场氛围! 除了商业交流,PIFF 2025 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娱乐活动,让展会更具互动性。本地知名乐团 Akim & The Majistret 在现场热情献唱,带动全场气氛,展现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动特许经营新发展 PIFF 2025 不仅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还促进了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商业合作。随着科技赋能和创新模式的兴起,特许经营行业正迈向更具竞争力的未来,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发展路径。 探索更多商机,抢占市场先机! 说墨集团携手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在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 圆满落幕!此次展会让我们与众多企业家、品牌和投资者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特许经营的无限可能,助力品牌拓展东南亚市场。 📢 想要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经济走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连锁品牌如何成功出海或落地? 欢迎购买我们的书籍 《昌明经济》,获取最全面的经济政策信息,或直接联系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的专业指导! 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大马邮政拓展零售业务,东马首家 Pos Shop 落户亚庇
    全国邮政与包裹服务供应商大马邮政(Pos Malaysia)在沙巴亚庇正式开设 Pos Shop 便利店,标志着这一创新零售概念首次登陆东马,同时也成为大马邮政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开业仪式:见证历史性时刻 盛大的开业典礼由沙巴工业及企业发展部长拿督冯晋哲(YB Datuk Phoong Jin Zhe)主持,为这一历史时刻揭幕。 新店设于亚庇邮政总局(Pejabat Pos Besar Kota Kinabalu),坐落在繁华的西加麦路 (Jalan Segama)。它不仅是东马首家 Pos Shop,更充分体现了大马邮政推动服务现代化的坚定承诺,彰显其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决心。 在开幕仪式上,大马邮政集团首席执行员 Charles Brewer 欣喜表示:“随着 Pos Shop 在西马取得成功,我们很高兴将这一创新零售模式引入亚庇。这家门店意义非凡,不仅是 我们在东马的首个据点,同时也是‘风下之乡’沙巴的第一家 Pos Shop 。它不仅再次印 证了大马邮政致力于让服务更加贴近沙巴人民的承诺,也标志着我们不断优化服务模式、 紧跟时代步伐。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我们相信,亚庇 Pos Shop 便利店将成为推动沙 巴乃至砂拉越创新零售体验的重要催化剂。” 拿督冯晋哲也高度认可大马邮政的前瞻性布局。他说:“Pos Shop 是一个创新概念,它 将现代零售的便捷性与传统邮政服务的可靠性完美融合。大马邮政通过重塑邮政局形象, 使其转型为更加灵活、以客户为中心的多功能空间,让马来西亚人民能够更轻松、更便捷地获取各类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大马邮政还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精心挑选当地优质产品放在 Pos Shop 内销售,不仅满足了社区需求,也为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亚庇 Pos Shop:集邮政与零售于一体 亚庇 Pos Shop 便利店占地超过 2200 平方英尺,集齐全方位邮政服务与舒适的零售空间 于一体。店内不仅提供包裹投递、水电账单支付、手机充值及电子钱包充值等便民服务,还销售各类精选的日常生活用品。此外,店内特别设有深受顾客喜爱的 Pos Kafe,供应 现煮咖啡及各类即食小吃。 这创新的“店中店(Shop in Shop)” 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邮政局的形象,打造出一个便利的现代零售空间,让消费者在同一地点轻松办理各类日常事务、惬意休憩,并享受便捷购物体验。 Pos Shop 持续扩展版图,服务超 63 万名顾客 Pos Shop 自 2023 年5 月在吉隆坡美丹端姑路盛大开业以来,业务版图迅速扩展,在全马各地稳步发展。近期,大马邮政于槟城隆重开设第 50 家 Pos Shop,这一重要里程碑 彰显了其零售业务的跨越式增长。 迄今为止,全国 Pos Shop 已累计服务超过 63 万名顾客,售出 8 万瓶矿泉水、14 万份面包、5 万 2000 份冰淇淋、15 万 3000 个包子、4 万3000 份椰浆饭,以及其他精选便利商品。其中,广受欢迎的包子和椰浆饭均由本地中小企业精心制作,显示了大马邮政支持本地企业,同时为马来西亚人打造多元化和便利零售体验的初心。 迎接农历新年,推出“Promo Paling Ong”促销 恰逢农历新年,Pos Shop 特别推出新春菜单,以清新怡人的 “Tangerine Sunshine”饮品为主打,搭配多款精心打造的美味小吃,尽显节日氛围。同时,在“Promo Paling Ong” 新春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者可以优惠价格品尝这些新年限定美味,以及享有其他惊喜优惠。此促销活动涵盖全马 50家 Pos Shop 门店,优惠将持续至 2025年 2月 28日。 未来展望:不断创新,优化服务 Charles Brewer 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使命,致力于连接人们与企业,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不断突破与创新,优化服务体验,为每一位大马邮政顾客带来更优质、更愉悦的消费体验。” 媒体联系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 联络 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 马来西亚邮政(Pos Malaysia),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我们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我们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大马法律科技时隔一年再度登上世界舞台! LawBank Asia晋级全球知名创业大赛JUMPSTARTER TOP 100!
    东南亚 AI 法律科技强势崛起! LawBank Asia凭借突破性的 AI 法律服务技术,在全球知名创业大赛 JUMPSTARTER 2025 中成功晋级 全球 TOP 100,成为东南亚首家入选的法律科技企业! 这不仅是 LawBank Asia 在 AI 法律科技赛道上的一大突破,也意味着继 2024 年 2 月新加坡举办的 HYFI CONFERENCE 全球初创大赛(HYFI Global Startup Competition)以黑马姿态入选全球 4 强 后,LawBank Asia 时隔一年,再度站上国际创新竞技场! 短短一年间,LawBank Asia 从区域创新者成长为全球瞩目的 AI 法律科技领导者,正在用 AI(人工智能)重塑 SME 法律服务的未来,让企业不再因法律困境而束手束脚,而是拥有智能、高效、可负担的法律支持!   JUMPSTARTER 2025:全球创业巅峰对决,LawBank Asia 强势突围! JUMPSTARTER 由 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Alibaba Entrepreneurs Fund)主办,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比赛之一,吸引了超过100个国家数千家顶尖初创企业参赛,涵盖 AI、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区块链等多个前沿领域。 LawBank Asia 凭借 AI 法律咨询、智能匹配律师、合规自动化等核心技术,赢得国际评审团认可,跻身全球 TOP 100,这也是东南亚法律科技公司首次进入该赛事前百强! 继 HYFI 2024 全球 4 强后,LawBank Asia 一年之内连续斩获国际殊荣,展现了其技术创新力、市场潜力和全球竞争力。 2025 年,AI 法律科技的时代已来,LawBank Asia 站在风口! 为何 LawBank Asia 能连续两年震撼全球创业赛场?因为它解决了 SME(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的核心痛点: Find Lawyer With Your Budget —— AI 智能匹配符合企业预算的律师,让 SME 也能享受优质法律服务。 AI 法律文件自动生成 —— 一键起草、审核合同,让企业远离法律风险。 智能合规管理—— 实时跟踪法规变化,帮助企业规避罚款和合规问题。 全球布局 —— 以并购当地法律科技公司方式进军印尼市场,并与 全球最大的投资平台AIM Congress(中东) 合作,加速 AI 法律科技全球化。 LawBank Asia 总经理 林文勇 Thomas Lim “2025 年,AI 彻底改变法律科技,LawBank Asia 站上了这场革命的最前沿!” LawBank Asia 总经理 林文勇(Thomas Lim) 表示,“继 HYFI 全球 4 强之后,我们再次登上 JUMPSTARTER 世界舞台,证明了 AI 法律科技的真正价值!” 冲刺 JUMPSTARTER 全球 TOP 30,LawBank Asia 未来可期! 晋级 TOP 100 只是开始,LawBank Asia 的下一步目标是争夺全球 TOP 30 席位,并赢取高达 500 万美元的投资机会! 继 2024 年 HYFI 全球大赛入围4强后,LawBank Asia 站上了 JUMPSTARTER 的全球舞台,2025 年,将是科技爆发的一年,而 LawBank Asia 正处于这场变革的中心!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大马邮政贺新春,限量版“Setem Ku”系列献礼蛇年
    独具文化寓意的蛇年限量邮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全国邮政与包裹服务供应商大马邮政(Pos Malaysia)特别推出一款蛇年主题的限量版邮票系列。蛇在中国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六,象征智慧、优雅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中华文化中,蛇不仅寓意着蜕变与重生,更象征吉祥与好运。这套邮票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这些美好寓意,使其在2025年的蛇年更显珍贵与独特。 精美设计与丰富内容 这款限量版的Setem Ku售价28令吉,设计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新春祝福元素。一组小版票包含五个特色邮票设计,分别印有一个寓意美好的吉祥汉字:福(幸福)、吉(吉祥)、旺(兴旺)、满(圆满)和康(健康)。这些汉字以书法形式呈现,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 完整套组内包含以下内容: 一张 Setem Ku 小版票 一款特别设计的信封 一张贺岁明信片 三个吉祥红包封 另外,贴有 Setem Ku 邮票的贺岁明信片则单独发售,每张售价3令吉。 发售详情 这款独家系列将于2025年1月22日起率先在吉隆坡大马邮政总部一楼的邮票与集邮柜台,以及大马邮政网店(https://shop.pos.com.my)发售。之后从2025年1月24日开始在全国指定的集邮局同步上架,限量发售,售完即止。 了解更多 欲了解详情,欢迎浏览www.pos.com.my,或在Facebook、X、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LinkedIn关注大马邮政账号。 媒体联络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联络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Pos Malaysia) 马来西亚邮政(Pos Malaysia),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我们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我们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SOMO亮相TikTok LIVE公会线下交流会:共探直播新未来
    📅 日期: 2025年1月9日 – 10日 📍 地点: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我们很荣幸受邀参与 TikTok LIVE 公会线下交流会,这场由 TikTok 主办的行业盛会汇聚了众多公会会长、主播及行业专家。此次活动为 SOMO 提供了深入了解 TikTok LIVE 平台和直播市场的宝贵机会,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如何通过自身优势助力客户在直播领域的成功。   TikTok LIVE 简介及特点 TikTok LIVE 是一个实时互动直播平台,通过以下核心功能为创作者、公会和企业赋能: 1️⃣ 多样化互动功能: 实时评论、打赏和问答提升观众参与度。 2️⃣ 全球覆盖: 通过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将品牌触及更广泛的受众。 3️⃣ 数据分析: 提供直播表现数据,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策略。 4️⃣ 易用性: 简单的直播设置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更多创业者能够快速上手。 对企业家的好处  1️⃣ 拓展市场: 利用全球平台,轻松吸引国际客户。 2️⃣ 品牌曝光: 通过高互动性内容建立更强的品牌认知度。 3️⃣ 收入多元化: 利用直播电商与付费互动创造额外收入来源。 4️⃣ 运营优化: 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业务效率。 本次活动的核心收益 1️⃣ 深入行业趋势: 全面了解全球直播市场的发展方向,为 SOMO 制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2️⃣ 增强行业连接: 与公会会长和专家交流,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 3️⃣ 优化服务策略: 内容差异化与技术优化经验直接提升 SOMO 服务方案。 4️⃣ 探索新机遇: 马来西亚直播市场展现巨大增长潜力,确认了潜在业务机会。 从活动中获得的关键见解  1️⃣ 内容差异化: 定制独特内容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2️⃣ 技术优化: 流畅的直播体验对观众留存至关重要。 3️⃣ 协作的力量: 公会间合作创新能创造更大价值。 4️⃣ 本地化战略: 符合区域需求的策略提高市场影响力。 主题分享:社长赫奇带来的专业解读  1️⃣ 马来西亚公司注册与税务指南: 详细解析注册流程与税务管理策略,帮助企业高效落地。 2️⃣ 办公场地规划: 针对直播行业需求分享选址和布局优化方案。 📢 直播行业机遇无限,期待与您共同探索!
    破解企业增长难题:2025战略部署中的数字化、津贴与资源整合方法
    2025年1月,《2025战略部署》活动在吉隆坡圆满落幕,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共同探索新一年的关键趋势与发展战略。本次活动围绕全球化机遇、昌明经济政策、数字化转型及资源整合四大核心主题,为企业提供了实践指导与深刻洞察。 四位讲师(从左至右):CM Kong(CARI JOB 创办人)、方建国会长(国际联盟会长)、凯伦老师(CLOSING PILOT 创办人)、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 🌟 活动亮点及核心收获 1️⃣ 国际人才政策:抓住全球化机遇 讲师:CM Kong(CARI JOB 创办人) 内容亮点: CM Kong 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动趋势,强调通过政策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性。他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多语言环境与全球化优势,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力。他指出,企业应优化招聘策略,把握国际人才政策的红利,为全球化扩展提供支持。 关键收获:企业需关注国际人才政策红利,调整招聘策略,助力全球市场布局。 2️⃣ 昌明经济政策:企业赋能与津贴支持 讲师: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 内容亮点: 赫奇社长详细解读了昌明经济政策的七大中期目标,包括提升劳动收入占比、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等,并展示了政府津贴申请流程及成功案例。他指出,政策支持是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合理利用津贴资源,企业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关键收获:企业需积极申请政策津贴,利用政府支持拓宽发展路径,提升竞争力。 3️⃣ 数字化营销:驱动未来增长 讲师:凯伦老师(CLOSING PILOT 创办人) 内容亮点: 凯伦老师阐述了“数字人+CRM”如何革新营销模式,并通过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工具在优化客户体验和提升营销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企业需尽早部署数字化工具,以确保在未来营销格局中占据优势。 关键收获:企业应部署“数字人+CRM”,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增长效率,优化客户体验。 4️⃣ 五大黄金法则:资源整合与突破策略 讲师:方建国会长(国际联盟会长) 内容亮点: 方建国会长揭示了获取资金、建立渠道与吸引人才的五大黄金法则。他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了突破资源瓶颈的策略,强调企业需精准规划资金运用,并重视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收获:企业需注重资源整合,科学运用资金,吸引高端人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全面规划,迎接未来 本次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实践策略,通过全球化机遇、政策支持、数字化工具应用及资源整合等主题,帮助企业制定了科学的2025战略。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活动,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SOMO 集团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共同推动商业成功与可持续发展! 🚀
    US Pizza 在美拉华蒂购物中心 (Melawati Mall) 开设未来感新概念店,行业领袖齐聚庆贺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本土披萨连锁品牌,US Pizza 于1月11日(星期六)上午11点在 Melawati Mall 举行了最新分店的盛大开幕仪式。这场备受期待的活动是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展示了革命性的新概念,并吸引了马来西亚商业界的知名人士。 未来感与温馨氛围 新开设的 Melawati Mall 分店拥有简约美学与未来元素相结合的时尚现代设计。明亮、时尚且温馨的空间,适合各类人群光临。餐厅的创新设计突破了传统披萨店的布局,营造出宽敞舒适的用餐环境,并配备舒适的座椅布置和充足的自然光线。   Deric Yeo 先生 – US Pizza首席运营官 提供更优质的餐饮体验:桌边服务 US Pizza 的新概念通过引入桌边服务,优先考虑提供卓越的用餐体验。顾客现在可以享受到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服务,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享用美味佳肴。这种升级版的用餐体验彰显了 US Pizza 致力于提供卓越客户服务的承诺,同时创造了令人难忘的用餐经历。 积极扩展计划:覆盖马来西亚及海外 Melawati Mall 分店标志着 US Pizza 积极扩展计划的第一步。该品牌致力于将其创新概念和美味披萨带入更多马来西亚社区。今年,US Pizza 计划在巴生谷新增30家分店,并进一步扩展至全国其他州。同时,US Pizza 已在新加坡和印尼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并将继续探索国际增长机会。 金兔年庆团圆:享用黄金套餐! 今年春节,与亲朋好友一起共享黄金套餐,尽享多样化的美食选择,完美传递节日的喜悦和分享精神。   黄金套餐包括: 2份厨师精选披萨(常规尺寸 – 9英寸) 选择如下: 印第安纳烧烤烟熏鸭披萨 圣地亚哥黄金天妇罗披萨 鱼和薯条披萨 2份卷曲薯条 1瓶雪碧(1.5升) 专为家庭聚会和节日庆典设计,这款独家套餐以大胆的口味和多样性捕捉了节日的精神。黄金套餐限时供应。将于2025年1月19日推出,不要错过将这些美味带到您的新年庆典的机会! 显赫嘉宾出席盛大开业 盛大的开业仪式上,多位杰出嘉宾的出席为活动增光添彩,包括来自马来西亚企业发展与合作部的法语发展部门秘书Chek Zainuddin Ckhe Jusoh先生,以及马来西亚特许经营协会主席Dato Dr. Radzali Hassan博士和US Pizza管理团队。他们的出席突显了此次发布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增长和创新的承诺。 活动还通过一个令人兴奋的“拉丝奶酪”噱头进一步活跃了气氛,展示了标志性的奶酪船披萨,吸引了与会者,并展示了US Pizza对创造力和质量的承诺。     在附带的照片中,出席活动的主要嘉宾包括(从左至右):US Pizza首席运营官Deric Yeo先生;Melawati MallUS Pizza加盟商Ihsan Maher先生;企业发展与合作部法语发展部门秘书及供应商Tuan Chek Zainuddin bin Chek Jusoh先生;马来西亚特许经营协会主席Dato’ Dr. Radzali Hassan博士;US Pizza总经理Jeremy Hiew先生;以及马来西亚特许经营协会首席执行官Zuraida Jomri女士。 除了黄金套餐外,嘉宾们还享用了一款独特的大号(13英寸)披萨,这款披萨有八种不同的切片,搭配了多种配料: 简单奶酪披萨 夏威夷披萨 意大利夏威夷豪华披萨 博洛尼亚披萨 经典鸡肉披萨 辣味鸡肉披萨 美国最爱披萨 素食爱好者披萨 这种令人愉快的多样化选择与独家的黄金套餐一起提供,展示了US Pizza 致力于提供大胆口味和令人兴奋的烹饪体验的承诺。 US Pizza:具有全球抱负的马来西亚披萨传奇 US Pizza 作为马来西亚深受喜爱的品牌已有二十多年,始终如一地提供高质量的披萨和卓越的客户服务。该品牌对创新和客户满意度的承诺在其新概念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中得到了体现。US Pizza专注于实惠性和可访问性,旨在成为不仅是马来西亚,而且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领先披萨品牌。 加入新店开业的庆典! US Pizza  在Melawati Mall的新店开业标志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概念的引入,邀请每个人来体验一次美味而难忘的用餐旅程。 地址: US Pizza (L5-06)Melawati Mall 5楼 Melawati Mall, Jalan Bandar Melawati, 355, Pusat Bandar Melawati, 53100 该新店紧挨着Mister Toy——一个家庭和孩子们的热门地点——是与亲人共度充满乐趣的出行的完美目的地。带上您的家人和朋友,加入US Pizza,一起探索这个为Melawati Mall带来的新鲜而令人兴奋的新成员! Melawati Mall新店的盛大开业是对新概念及其致力于提供美味和难忘用餐体验的承诺的庆祝。 关于US Pizza US Pizza  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本地披萨连锁店,以其美味的披萨、创新的菜单选择和卓越的客户服务而闻名。该品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运营着公司所有的和特许经营的门店,服务于多样化的客户群体。US Pizza 致力于以实惠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用餐体验,使其成为家庭和个人的理想选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US Pizza 有限公司 Hanis Azarea Binti Mohammad Azman hanis@uspizza.com 016-3113255
    朋友圈全在晒这只鹅!【鹅不是鸭】三周年庆典,为什么大家都来了?
    “朋友圈都在打卡! 这只鹅在三周年究竟有多好玩?” 周末去哪玩? 朋友圈都在刷屏的“打卡新地标”非“鹅不是鸭”三周年莫属! 作为马来西亚原创IP的代表,这只可爱的“翻白眼鹅”不仅圈粉无数,还用创意与趣味为新年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活动体验. 到底“鹅不是鸭”为什么这么火? 让我们一探究竟! “ IFOOD EXPO与 鹅不是鸭 联办”将在 28Feb 至 2Mar 三天举办盛大的三周年庆典,以“鹅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为主题,打造一场全城瞩目的IP盛事。 活动亮点如下: 他到底是鹅还是鸭? “鹅不是鸭”诞生于2022年2月22日~ 被称“世上唯一没有颈的鹅”,以其幽默设定——“没有颈,就没有瓶颈”迅速成为一个广受喜爱的本土IP角色。 “鹅”是一个有趣的身份——一名家庭主妇兼插画家。她的故事围绕两性沟通、伴侣日常和亲子互动展开,用简单却温暖的方式带来欢笑与共鸣 三年来,“鹅不是鸭”通过有趣的内容输出和创意跨界合作,成功累积了一批忠实粉丝,并多次在活动与商业项目中展现其IP的多元价值 掀起马来西亚原创IP授权的风潮 除了打造幽默风趣的故事与角色,“鹅不是鸭”也在IP授权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于将马来西亚原创角色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授权合作,将IP形象融入到食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各类产品中,进一步拉近IP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加品牌的新鲜感和话题性
    ESG的未来: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
    变化即永恒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大叙事中,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不仅仅是一个趋势,更是人类社会应对复杂挑战的战略选择。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有效前行,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能力建设:知识与技能的革新 教育转型 马来西亚正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在工程、商业和管理专业中嵌入ESG理念。新加坡国立大学已经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培养具有系统思维的跨学科人才。 专业技能升级 丹麦和荷兰等国家已经建立国家级ESG技能认证体系,为专业人士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路径。马来西亚的人力资源发展基金(HRDF)也开始资助相关培训项目,帮助企业员工转型。 战略协同: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 公私合作 成功的ESG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民间组织的紧密协作。芬兰的国家气候委员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各方代表共同制定气候战略。马来西亚正在建立类似的多方参与机制,如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跨界联盟 全球企业正在形成产业联盟。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跨国企业正在共享技术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马来西亚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参与这类国际合作。 创新融资:可持续金融的新模式 绿色债券与可持续投资 欧洲投资银行已经将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到数百亿欧元。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也推出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债券板块,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融资。 风险管理 先进的ESG评级体系正在重塑投资决策。标普(S&P Global)和晨星(Morningstar)等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将ESG指标纳入企业评估标准。马来西亚的主要银行也开始根据企业ESG表现调整信贷政策。 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路径 数据驱动的决策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正在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追踪和管理ESG绩效。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已经建立了实时ESG指标监测系统。马来西亚的一些科技企业也在开发类似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开放创新平台 全球正在建立开放的ESG创新平台,促进技术和经验共享。北欧国家在这方面走在前列,马来西亚也开始参与这类国际创新网络。 法律与政策:激励与约束并举 强制披露 欧盟已经要求大型企业必须披露ESG相关信息。马来西亚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法规,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报告。 税收激励 多个国家开始通过差异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ESG投资。新加坡对绿色技术企业提供显著的税收优惠。 小结 ESG不仅是一个商业术语,更是人类社会面向未来的集体选择。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体都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拥抱变革,重新想象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新兴科技驱动ESG创新: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
    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新兴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领域的格局。人工智能(AI)和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革力量。 人工智能:精准赋能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与优化 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其在环境保护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潜力。例如,微软的AI for Earth项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追踪亚马逊雨林的生态变化,精确到单株树木的健康状况。在美国,人工智能被用来监测森林火灾。AI通过卫星图像和气候数据分析,预测火灾的发生地点,从而帮助政府和救援机构提前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在马来西亚,棕榈油行业正通过AI技术实现更可持续的种植和生产模式,有效减少森林砍伐和生态破坏。 能源效率革命 AI正在帮助企业和城市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学习能源使用模式,AI能够优化能源分配,减少浪费并降低碳排放。 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AI系统可以预测风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15%-20%。马来西亚国家电力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也开始引入类似技术,优化电网管理和能源分配。 优化供应链 AI还能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从而减少运输能耗和浪费。例如,联合利华(Unilever)使用AI追踪供应链中的碳排放,优化原材料运输路线,以实现更环保的生产过程。在马来西亚,物流公司DHL在马来西亚部署AI技术优化配送路线,降低了燃油使用量和碳排放。 区块链:透明与可追溯性的新标准 供应链的革命性变革 区块链技术为ESG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以荷兰的Tony’s Chocolonely为例,他们使用区块链追踪可可豆的生产过程,确保无童工、公平交易。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生产商也开始采用类似技术,以追踪从种植到出口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符合环保标准,解决长期存在的可持续性争议。 碳信用市场的创新 区块链在碳信用市场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碳交易中的透明度和信任问题。通过区块链,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和管理其碳排放配额,确保减排数据的真实性。在欧洲,区块链平台ClimateTrade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碳信用交易平台,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实现碳中和目标。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也推出了可持续与责任投资平台(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并计划整合区块链技术以提升碳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支持清洁能源发展 此外,区块链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分配,特别是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澳大利亚的Power Ledger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让社区中的居民能够直接交易太阳能电力。马来西亚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太阳能项目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区块链平台记录并分配太阳能电力,为更多家庭提供可再生能源。 AI与区块链的协同创新 智能合约推动可持续实践 结合AI和区块链的混合解决方案正在兴起。例如,澳大利亚的初创公司开发出可以自动执行可持续发展绩效奖励的智能合约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环境表现即时调整激励机制。 社会影响:技术赋能与伦理挑战 随着区块链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伦理挑战,尤其是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如何确保AI算法的公平性?如何防范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隐私风险?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治理,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监管。 未来展望: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新兴科技正在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的边界。从气候变化预测到资源优化,从供应链透明到社会公平,AI和区块链正在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为ESG和SDGs的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小结 技术创新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在ESG的大背景下,AI和区块链代表了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智慧和希望。每一个算法、每一个区块链节点,也许微小,但都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力量。
    维星资本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掀开扩展新篇章
    专注于铝挤压产品制造的维星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星资本”,股票名称:WINSTAR,股票代码:0336),今日正式登陆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ACE市场,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维星资本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涉及多项业务,包括铝型材挤压及铝梯制造,铝制太阳能光伏支架及相关配件的生产与销售,建筑材料的贸易与分销,以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服务。 (左起) Sunview 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建洪先生、维星资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员 李永志先生、维星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员蔡汶峰先生、维星资本有限公司副主席蔡 玉昌先生、达证券控股有限公司企业融资主管古文方先生和维星资本有限公司首席营 销员邱爾政先生 把握市场机遇,提升竞争力 维星资本非独立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蔡汶峰先生表示:“马来西亚建筑行业和房地产开发领域正在推出许多新项目,同时,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也带来了大量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机遇。我们将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领域。”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二季度之前安装两条新的铝挤压生产线,并在2026年第二季度之前完成其余两条的安装。新增生产线将使维星资本的年产能从目前的6705公吨提升至15285公吨,为建筑、房地产和太阳能行业客户提供更多高质量铝产品。 上市募集资金,加速扩展计划 维星资本此次上市共募集资金1979万令吉,其中48.25%(约955万令吉)将用于购买新铝挤压设备,31.54%(约624万令吉)将作为一般营运资金,剩余20.21%(约400万令吉)则用于支付上市费用。 蔡先生指出:“此次融资将显著增强公司的生产能力,并支持我们在多个领域的战略扩张计划,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安装和建筑材料分销方面。” 优秀财务表现回馈股东 截至2024年9月30日,维星资本第三季度收入为5875.9万令吉,累计9个月收入达1.47927亿令吉;第三季度税后利润为330.7万令吉,9个月累计税后利润为699.1万令吉。公司计划将年度税后利润的30%作为股息分配,以回馈股东。 太阳能光伏业务蓬勃发展 通过与企业股东Sunview Group Berhad的合作,维星资本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提供铝制太阳能支架的制造及系统安装服务。Sunview Group Berhad是太阳能光伏设施EPCC领域的领先企业,双方合作不仅扩展了维星资本的业务版图,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地位。 展望未来 上市后的维星资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蔡先生强调:“我们不仅关注当前的市场需求,更希望通过持续创新和扩展,推动公司成为铝产业的标杆企业。”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落幕,共探柔新经济特区机遇
    2024年12月18日,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在新山R&F JB隆重举办,为企业家们带来了关于柔新经济特区(JS-SEZ)的最新洞察和战略分析。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今年最后一场昌明经济系列活动,更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 柔新经济特区的深度解析 主讲嘉宾包括SOMO集团社长赫奇和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刘建来,他们分享了柔新经济特区如何通过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抓住新商机。他们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柔新特区的政策红利:涵盖跨境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的全新机会。 黄金投资机会:探讨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热门领域。 政府支持策略:揭秘政府津贴和经济补贴如何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互动问答与与会者反响 现场嘉宾与企业家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问答环节,解答了关于企业出海和柔新特区政策的实际问题。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提供了实用的商业策略和深刻的市场见解。 展望未来:感谢支持,期待再聚 作为昌明经济系列分享会的最后一场活动,此次分享会为2024年划上了圆满句号。SOMO集团感谢所有嘉宾与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并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继续携手,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 关注未来活动动态 想了解更多关于昌明经济的深度解析与活动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社区,共同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ESG与SDGs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
    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正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指南。这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场深刻的商业和社会变革。 ESG与SDGs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巴黎协定》的实施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在未来实现碳中和或零碳目标。例如,欧盟设定了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推出《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通过严格的碳排放规定和绿色投资加速转型。 在马来西亚,政府也宣布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国家能源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项目。这种政策导向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社会对ESG和SDGs的重视。 全球ESG投资:从边缘到主流 在此趋势的推动下,全球ESG投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根据各大权威机构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ESG相关资产将超过50万亿美元。以美国为例,贝莱德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已将ESG因素完全整合到投资策略中。在亚洲,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也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标志着区域性可持续金融的重要里程碑。 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ESG发展的关键技术。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德国和丹麦已经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优化能源系统。马来西亚的绿色科技公司也开始采用这些创新工具,通过精准的碳排放追踪和能源管理,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引导:强制披露与激励机制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通过立法推动ESG发展。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要求大型企业详细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要求上市公司按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进行气候风险报告。马来西亚政府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如国家绿色科技与气候变化理事会的倡议。 企业转型:从合规到战略性价值创造 先进企业已经意识到,ESG不仅仅是合规问题,更是战略性价值创造的机遇。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积极转型,投资清洁能源和减碳技术。全球科技巨头如微软已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负碳排放,展示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力。 社会公平:SDGs的核心价值 SDGs强调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马来西亚通过针对性政策,如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和就业支持,正在践行这一理念。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类似倡议。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光明,ESG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标准化、”漂绿”风险、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等。但这些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 小结 未来,ESG与SDGs的实施不仅关乎应对全球性挑战,更代表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各国和企业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和创新,寻求突破传统发展方式的限制。马来西亚及其他国家若能抓住当前的机遇,在政策、技术和公众参与上全面发力,将不仅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为全球树立积极的榜样。未来的发展道路虽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政府、企业与公民社会的协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可持续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公民往往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然而,在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公民的参与和个人行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公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变革的主体和推动者。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和行动,都可能产生涟漪效应,最终汇聚成社会转型的洪流。 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赋能公众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ESG与SDGs政策和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当公民了解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为绿色经济和社会包容性发展做出贡献。例如,选择购买可持续品牌的商品、减少资源浪费等都是有效的个人行为。 在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社区教育项目,如“爱我河流计划”(Love Our River Campaign),让公众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这一计划结合了河流清洁行动和环保教育,吸引了大量公民和志愿者参与,为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提供了支持。 促进政策执行与监督 公民参与还可以加强政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例如,在垃圾分类和再循环计划中,公众的配合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在马来西亚,“零垃圾计划”(Zero Waste Campaign)通过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系统和教育活动,成功提高了家庭和社区的垃圾回收率,为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做出了贡献。 个人行动的力量 日常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个人的日常选择,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节约能源和水资源,都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公众教育,鼓励减少塑料使用。例如,“无塑料袋日”(No Plastic Bag Day)已在许多州实施,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环保袋替代方案,减少了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绿色消费的推动 个人的消费选择能够塑造市场趋势,推动企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例如,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消费者选择购买本地有机食品、环保包装商品,这激励了零售业采用更可持续的生产和供应链方式。此外,电动车(EV)的普及也与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升密切相关。 政府如何推动公民参与 提供教育与信息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和教育项目,让公众了解ESG和SDGs的重要性。例如,“大马环境日”活动每年吸引数千人参加,结合了展览、研讨会和实践活动,帮助公民了解环保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推动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增强公民参与的有效方式。马来西亚的“绿化社区计划”(Green Community Programme)通过组织植树活动、环保讲座等形式,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这种社区导向的项目不仅加强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促进了社区凝聚力。 政策激励措施 政府还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措施推动个人和社区的可持续行为。例如,马来西亚实施的“太阳能奖励计划”(Net Energy Metering Scheme)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家庭提供补贴和能源回扣,鼓励个人投资清洁能源。这些政策为SDG 7(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民社会与个人行动的协作 社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社区组织在连接政府、企业和个人行动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例如,马来西亚的“可持续社区计划”(Sustainable Community Programme)在乡村地区推广生态农业和社区共享经济,通过社区集体行动实现SDG 2(零饥饿)和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目标。 社交媒体的推动力 社交媒体已成为公民参与和个人行动的重要工具。通过传播成功案例、分享环保知识和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公众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ESG和SDGs的实践中。在马来西亚,诸如#KitaRecycle和#GoGreenMalaysia的标签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鼓励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 公民参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持续性不足 尽管公众参与的意识逐渐增强,但一些计划在实施初期得到热烈响应后,缺乏长期参与动力。例如,垃圾分类和再循环计划可能因执行不力而中断。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持续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奖励机制保持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鸿沟 部分公众可能缺乏了解ESG和SDGs的机会,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和资源投入,确保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 小结 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公民参与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和行动,都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在汇聚成推动社会转型的磅礴力量。
    深入探索 JS-SEZ 与经济潜力:昌明柔佛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成功
    2024年12月7日,【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柔佛站在 JB Exsim Sale Gallery 圆满举行。本次分享会以“昌明柔佛经济发展”为主题,由 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赫奇 担任主讲,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且深刻的经济发展主题分享。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行业的本地企业家、经济学者以及对柔佛经济未来发展感兴趣的参与者,共同探讨柔佛经济的潜力与机会。 柔新经济特区(JS-SEZ):推动柔佛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 柔新经济特区(Johor-Singapore Special Economic Zone, JS-SEZ)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政府联手推出的旗舰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及跨境协作,全面推动两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长赫奇特别指出,JS-SEZ 不仅能吸引全球投资者,还为本地企业提供了跃升至国际市场的跳板。通过专注于制造业升级、金融服务拓展、科技创新以及绿色能源发展,JS-SEZ 成为推动柔佛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 柔佛经济七大本钱: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在分析 JS-SEZ 的重要战略意义时,社长赫奇同时围绕“柔佛经济七大本钱”,系统阐述了柔佛在服务业、制造业、政策支持、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七大本钱不仅构成了柔佛经济的坚实基础,也为 JS-SEZ 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津贴与资源解读:企业家的热门话题 活动中特别分享了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津贴和支持方案,详细讲解了申请流程、使用范围及成功案例。这一部分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关注,许多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表达了对这些资源的浓厚兴趣,并计划进一步了解申请细节。 与会者反馈 与会者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对柔佛经济的潜力和未来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获得了切实可行的商业建议。分享会层次分明,涵盖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让观众备受启发。 结语:携手共创经济繁荣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柔佛站的圆满落幕,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洞察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也搭建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SOMO 集团将继续致力于推广昌明经济理念,与更多企业和个人携手,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福祉的实现。下一站巡回分享会,再会! SOMO集团近期活动: 大马消费博览会:穆斯林文化商品与产品  日期:17/12/2024(星期二)  时间:10:00 AM – 6:00 PM  地点:MITEC Hall 1, KL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昌明经济与柔新经济特区 讲师:社长赫奇与刘建来(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  日期:18/12/2024(星期三)  时间:7:30 PM – 10:00 PM  地点:R&F JB  
    企业应对ESG法规变化:战略性转型与合规路径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法规正变得越来越严格和复杂。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其企业正处于法规适应的关键转型期。成功应对法规变化不仅是合规性要求,更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法规变化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增加合规成本 新法规通常要求企业迅速调整运营,例如采用新技术、更新报告流程或提高环保标准。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短期成本,例如采购节能设备或聘请专业顾问。 改善企业声誉 合规不仅是满足法规要求的行为,更是企业向利益相关方展示其社会责任的机会。积极应对法规变化,有助于企业赢得客户、投资者和社区的信任。 推动创新与竞争力 法规的变化往往会迫使企业寻找更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创新。例如,在节能减排领域,法规的实施可能推动企业开发新的技术或优化供应链管理,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马来西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强制性ESG披露要求 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Securities Commission Malaysia)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ESG相关信息。这一规定促使企业将环境与社会责任纳入其运营策略,并确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例如,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 TNB)通过发布详尽的ESG报告,展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投资和碳减排方面的成果,从而赢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评价。 净零碳排放政策 马来西亚政府设下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国家能源政策》(National Energy Policy)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企业需要响应这一政策,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引入绿色能源技术来调整其能源管理。例如,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已开始投资更高效的燃料技术,并制定了减少碳足迹的长期战略。 塑料污染管控 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减少塑料污染,包括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和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这对食品、零售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从2024年10月1日开始,马来西亚共18家连锁超市、便利商店和药店纷纷响应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号召,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并推广环保袋的使用。这18家商店都是消费者平时前往购物的店家,在全马共有接近8,000家分店,当中包括7-11、99 Speedmart、Aeon、Econsave、Giant、Cold Storage、Lotus’s、Guardian、Watson、Mydin、TF Value Mart、NSK Trade City等等。 企业应对法规变化的策略 提前了解政策动态 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法规监测团队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定期跟踪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变化。例如,参与政府主导的行业对话或加入商会,可以让企业更早获得相关信息,并为应对变化争取时间。 加强合规管理 企业应设立内部合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评估和落实新法规的要求。这不仅包括制定应对计划,还包括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新规得以全面执行。例如,大型制造企业如森那美工业(Sime Darby Industrial)通过合规部门监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并快速调整生产方式以满足政府要求。 投资可持续技术 法规的变化往往推动技术升级。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绿色技术,如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设施,减少合规成本并提升长期竞争力。例如,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生产商正在通过引入废水处理技术和生物质发电,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增强透明度和报告能力 定期发布透明的ESG报告,不仅能展示企业的合规努力,还能增强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企业可以利用全球报告倡议(GRI)和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ASB)的框架,确保披露的信息符合国际标准。 马来西亚企业应对法规的成功案例 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 Petronas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在应对政府净零碳排放目标方面,Petronas制定了“零碳未来计划”(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 by 2050)。该计划包括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减少油气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开发氢能技术。这种前瞻性策略不仅确保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体现了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 森那美集团(Sime Darby) 森那美集团在可持续棕榈油生产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以满足政府对森林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政策要求。该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同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供应链透明化,赢得了国际买家的信任。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成本压力 法规变化可能增加企业的短期成本,如技术投资和运营调整费用。解决方案是通过政府提供的绿色融资工具或税收优惠分担成本压力。例如,马来西亚的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TFS)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可持续项目的实施。 技术限制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能缺乏实施法规所需的技术能力。通过与行业协会或技术供应商合作,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技术支持,确保合规要求得以满足。 数据透明度不足 法规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环境和社会数据,而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是引入专业的数据管理软件或与咨询公司合作,提高数据透明度和准确性。 小结 企业在应对法规变化时,既需要灵活性,也需要长期战略眼光。适应新规不仅是合规的要求,更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动力来源。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和创新,企业能够将法规变化转化为驱动自身发展的契机。马来西亚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实践表明,积极与政策接轨,同时保持开放与合作,能够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3天精彩内容回顾,助力企业抓住全球化与数字化机遇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在吉隆坡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云集众多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为与会者提供深入洞察和实用策略,聚焦企业出海、数字化转型和投资趋势等核心议题。 Day 2 精彩亮点:企业全球化与电子发票座谈会 📌 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 讲师:社长赫奇(《昌明经济》联合作者兼 SOMO 集团社长) 社长赫奇带来一场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企业在东盟市场的潜力与挑战。他分享了具体战略,包括如何利用马来西亚的多语言优势和区域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布局国际市场。他强调,突破边界不仅需要明确目标,更需要实用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出海之旅保驾护航。 📌 电子发票:大马数字经济转型政策 嘉宾阵容:陈佳美(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电子发票专家与培训师)、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昌明经济》联合作者兼 Builders Group 创办人) 三位重量级嘉宾联手解答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难题,探讨了电子发票推行的具体步骤和常见挑战。针对以下问题,嘉宾们提供了深入见解: 企业推行电子发票的第一步是什么? 企业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实行电子发票时需要涉及哪些团队? ✨ 两大核心启示: 1️⃣ 企业需掌握基础电子发票知识,即使外包会计,也要确保账目合规。 2️⃣ 马来西亚的多语言与区域资源优势,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独特机遇。 Day 3 精彩亮点:数字化与投资座谈会 📌 座谈会(一):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 嘉宾阵容:赫奇、Josephine Lee、Thomas(LawBank Asia)、Hanson Lau(Vimigo) 本场座谈聚焦数字化浪潮中的企业增长策略,涵盖以下话题: 哪些企业适合运用数字化软件? 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成本? 企业数字化转型应从哪里开始? 嘉宾们指出,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采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和战略都能显著提升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他们也探讨了企业主如何克服对新科技的恐惧心理,从心态转变中找到增长机会。 📌 座谈会(二):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 这场座谈会以投资与资产优化为核心,提供了深入的行业分析和宝贵建议,探讨话题包括: 马来西亚未来房地产大热区域及投资建议。 买房贷款的关键准备和常见问题。 房产投资策略: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 嘉宾们还特别关注外资对马来西亚土地的收购趋势,并探讨了保留土地拥有权的重要性及其对本地经济的影响。 活动总结:知识与合作并进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内容丰富,覆盖企业发展关键议题。从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到数字化转型的实用解决方案,再到投资与资产优化策略,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SOMO集团近期活动🔜: 昌明柔佛经济发展 讲师: 社长赫奇(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 日期:7/12/2024 (星期六) 时间:11am – 1pm 地点:Sales Gallery@Menara Pelangi, Johor   大马消费博览会 (博览会主题:穆斯林文化商品与产品) 日期:17/12/2024 (星期二) 时间:10am – 6pm 地点:MITEC Hall 1, KL   昌明经济与柔新经济特区 讲师:社长赫奇(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与刘建来(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 日期:18/12/2024 (星期三) 时间:7.30pm – 10.00pm 地点:R&F JB  
    CEO FITNESS 六个月健康计划正式启动,助力企业家重燃精力与活力!
    当代职场领袖和企业家在事业上冲刺时,往往不得不牺牲健康,面临体能下降、压力增加等问题。为了帮助忙碌的领导人重拾健康与活力,CEO FITNESS 六个月健康计划震撼推出,旨在为职场精英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支持。 健康危机警示:您的事业成功,是否以健康为代价? 体能下降? 曾经精力充沛,现在却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压力增加? 高压工作让您透不过气,长期缺乏运动,逐渐失去了活力? 影响决策力? 疲惫的身心让您难以高效专注,领导力在关键时刻也力不从心? 人脉圈失去活力? 一心拼事业,错过了拓展优质人脉、结识志同道合的精英的机会? 定制健康管理,重燃精力与活力 CEO FITNESS 六个月健康计划通过个性化健康评估、顶级健身指导、定制化营养方案,以及专属高端社交圈,为领导者提供一个兼顾事业与健康的全新平台。 顶尖讲员阵容助力您的健康蜕变 活动特别邀请多位知名企业家、专业教练和健康导师,分享成功经验与健康心得: Edmund Heng – 2021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YB Michelle Ng – N31 Subang Jaya 议员 Joescher Chee – 10X Strategy Coach & 10X Valley 创办人 Teo Yek Ming – Goodnite 集团执行董事 Jon Lai – Atomic Group 创办人 Ryan Tan – Lazy Diet 创办人 John Lim – 东南亚癌症协会大使 Louis Low – Snowfit Berhad 联合创办人 Abee Low – Absolution Fitness 创办人 Tommy Ting – 生命教练 Chris Chong – 健康与营养教练 Kit Mah – Healthspan Provider 创办人 限时优惠,立即报名! 活动原价 RM 1,999,现推出早鸟优惠: 单人票:RM 688 双人票:RM 888 (优惠截止至 2025年3月1日) 报名链接 点击链接报名参与,开启属于您的健康之旅! https://forms.gle/pTgqM7dmcLdxFhKF7 作为卓越领导者的您,这将是一个重获能量、拓展人脉的绝佳机会!健康之路,CEO FITNESS 邀您共创非凡。
    政府政策:推动ESG与SDGs的关键引擎
    政策引导的战略意义 政府政策在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实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法规、提供激励、引导市场方向,政府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尤为值得关注。 政策在推动ESG与SDGs中的作用 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政策目标,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SDGs为全球各国提供了统一的目标框架,而马来西亚政府将这些目标纳入其国家发展政策,如《第12大马计划,RMK12》,强调绿色增长和社会包容性发展。此外,预计将于2025年第3季度提呈国会的《第13大马计划, RMK13》则着重于三大目标,即加强永续性、发展繁荣社会及迈向高收入国家。 引导资源分配 政府政策通过财政预算、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引导资源流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例如,在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reen Technology Financing Scheme, GTFS),为企业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法规和标准 政策还通过强制性的法规和标准,确保企业和社会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强制性ESG报告要求促使企业定期披露其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从而提升透明度和问责性。 马来西亚政府在推动ESG与SDGs方面的政策 国家可持续发展框架 马来西亚政府自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来,积极支持并参与其实施。并将SDGs整合到国家发展政策中。《第十二大马计划》提出了“绿色增长”的核心战略,涵盖了清洁能源、资源管理和气候适应等重点领域。这一计划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并通过公共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广泛参与。 清洁能源政策 马来西亚的清洁能源政策是其ESG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案》(Renewable Energy Act)和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小型水电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净计量机制”(Net Energy Metering, NEM)激励家庭和企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多余的电力卖回电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绿色金融与投资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绿色金融政策推动资本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流动。例如,绿色债券(Green Sukuk)是全球首个以伊斯兰金融形式发行的绿色债券,旨在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不仅吸引了国内投资,还吸引了国际资本流入。 环境保护与气候政策 在环境保护方面,马来西亚推出了《国家气候变化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Climate Change),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政府还启动了“红树林复育项目”(Mangrove Reforestation Project),通过恢复沿海生态系统支持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15(陆地生态系统)。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作用 激励企业实践ESG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政策和税收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将ESG融入运营。例如,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Securities Commission Malaysia)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ESG信息。这种监管措施不仅提高了企业透明度,也促使企业主动改进其环境和社会绩效。 公私合作项目 政府通过公私合作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吸引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计划。例如,马来西亚的“智慧城市计划”(Smart Cities Framework)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推动城市智能化和能源效率提升,为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做出贡献。 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提高公众意识 政府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ESG和SDGs的认识。例如,“爱我河流计划”(Love Our River Campaign)通过社区活动和教育项目,鼓励公众参与河流保护和垃圾清理,为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提供支持。 支持社区发展 政府在社区发展项目中注重可持续性。例如,乡村转型计划(Rural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经济赋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为SDG 1(无贫困)和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小结 政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其角色远不止是政策的制定者,更是多方合作的协调者和创新行动的引领者。在多变的全球环境中,政府的前瞻性和行动力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速度与深度。展望未来,政府需要在鼓励创新、加强协作和强化执行上迈出更坚定的步伐,为企业和社会注入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Varia Berhad 强劲增长,建筑订单超30亿令吉
    Varia Berhad在第27届常年股东大会上获得所有决议批准,展现了公司在建筑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公司在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的收入达到2.3254亿令吉,相较2023财年的2935万令吉实现了692%的显著增长。 品牌重塑与子公司收购推动增长 Varia Berhad自2023年11月6日起启动品牌重塑战略,从Stella Holdings Berhad更名为Varia Berhad,标志着公司的重大转型。这一转型的催化剂是公司在2023年11月16日完成对Pembinaan Teguh Maju Sdn. Bhd.(PTM)的收购并将其整合进集团。得益于PTM的加入,公司从2023财年的税后亏损1645万令吉转变为2024财年的税后利润76万令吉,实现了105%的增长。总资产从7002万令吉增长至6.5070亿令吉,增幅达829%,总股本从3703万令吉上升至3亿8,779万令吉,增长了947%,每股净资产从55仙增长至93仙,增长69%。 董事总经理展望未来 Varia Berhad董事总经理拿督刘明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投标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项目,以持续增强公司的订单价值。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建筑领域的未偿订单价值约为30亿令吉,涵盖基础设施、教育机构和环保项目等多个领域。 近期项目亮点 自2024年1月以来,Varia Berhad获得的新建筑合同包括: 雪兰莪州莎阿南的双溪巴生防洪项目,价值9486万令吉; 柔佛州哥打丁宜的Sungai Johor防洪项目,投资3.3469亿令吉,包括建设防洪水库及相关工程; 柔佛州昔加末的双溪麻坡防洪项目,耗资4.1030亿令吉,涉及关键防洪工程; 霹雳州丹戎马林的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设施项目,涉及UPSI教育基础设施的发展,投资6150万令吉; 槟城的综合污水处理厂项目,耗资5.55亿令吉,包括设计、建造和完成; 登嘉楼的瓜拉登嘉楼康复中心项目,价值5.718亿令吉。 对增长前景的乐观态度 拿督刘对Varia Berhad在马来西亚建筑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增长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指出,公司约30亿令吉的未开票未偿建筑订单为公司未来3至5个财政年度的收入确认和盈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Varia Berhad Varia Berhad(前称Stella Holdings Berhad)自1998年11月17日起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一直是投资控股领域的先锋。公司多年来涉足对国家建设至关重要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建筑、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媒体咨询,请联系: 姓名:陈业成先生 电话号码:016 – 328 1828 电子邮件:yapseng@maxamis.com.my
    2024企业家不容错过的博览会!
    2024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MITEC KL (Hall 2 & 3) 盛大举办!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和本地的优质企业,共同展示最新的选品趋势和市场洞察,为企业提供跨境合作和业务拓展的绝佳机会。 2024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不仅展示优质选品,还特别策划了2场主题分享会和3场主题座谈会,为企业家们带来满满干货。 社长赫奇将分享落地大马: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其中,来自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会分享“落地大马: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的课题,将深入探讨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可能面临的难题与解决方案,同时揭示东盟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企业制定进入新市场的战略提供实际建议。 Yap Yau Loong将会分享电子发票的课题。 而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的 Yap Yau Loong将会分享“电子发票:大马数字经济转型政策”的课题,专注于企业税务管理的未来发展,帮助企业迈出电子发票实施的第一步,同时解决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这一议题对所有希望顺应数字经济潮流的企业都至关重要。同时,还会与社长赫奇和Josephine Lee有一场关于电子发票的座谈会。 座谈会(一): 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 这场座谈会将由来自 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LawBank Asia 的 Thomas,以及 Vimigo 的 Hanson Lau 联合主持。他们将围绕“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座谈会将从宏观角度分析科技在推动企业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并聚焦在数字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应如何抓住时代机遇。这将是每位企业家重新审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一课。 座谈会(二):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 这场座谈会将由 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 的 Sam Tsen,以及 IQI Global 的 Larry Leong 联合主持。他们将围绕“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这一主题,深入分享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优质投资机会,并详细解析如何通过银行贷款实现资产增值。对于希望优化资本运作的企业,这场座谈会将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实用的策略。 这不仅是一场博览会,更是一次与行业专家和潜在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无论您是希望扩展业务版图,还是寻找最新的投资方向,这次活动都将为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宝贵的资源。 不要错过这一年度盛会!抓住开拓新市场、学习前沿资讯的机会,与行业领先者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维星资本有限公司启动IPO, 迈向资本市场新征程
    铝挤压产品制造商维星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星资本”或“公司”)及其子公司(统称“维星集团”)今日在吉隆坡M度假村和酒店正式发布其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说明书,标志着公司向资本市场迈出重要一步。维星资本计划于2024年12月19日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的ACE市场上市,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1,979万令吉,以支持公司的进一步扩张和增长。 IPO详情 维星资本的IPO涉及公开发行7,395万股普通股,包括5,655万股新股和1,740万股现有股份的要约出售,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25.5%。新股发行价格为每股0.35令吉,预计筹资额为1,979万令吉。其中,1,450万股新股将面向马来西亚公众开放申请,1,595万股新股将面向符合条件的董事、员工和对集团成功有贡献的人士开放申请。剩余的2,610万股新股及1,740万股现有股份将通过私募方式分配给选定的投资者。 资金用途 维星资本计划将IPO所得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48.25%(约955万令吉)用于购买新的铝挤压机和设备;31.54%(约624万令吉)用于营运资金需求;20.21%(约400万令吉)用于预计的上市费用。此次资金的注入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在扩大生产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 业绩增长 根据2024年11月26日的IPO招股说明书,维星集团在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7个月财政期间(FPE 2024)实现了1.0798亿令吉的营收,同比增长约39.00%,相比FPE 2023的7,776万令吉有显著提升。税后利润(PAT)同比增长92.00%,从FPE 2023的253万令吉增长至FPE 2024的485万令吉,税后利润率也从3.26%提升至4.49%。 业务展望与扩张 维星资本非独立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员蔡汶峰先生表示:“自2002年成立以来,维星资本在铝挤压和制造行业经历了近22年的显著变化和增长。我们对即将实现的上市公司梦想充满期待。通过IPO募集的资金,我们计划将约一半的资金用于购买新的铝挤压机和设备,以安装在位于雪兰莪州Ijok的新工厂。我们计划增设四条铝挤压生产线,预计新增产能为每年8,580公吨,将公司的总制造能力从目前的每年6,705公吨提升至15,285公吨。” 此外,维星资本自2023年起涉足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服务,并通过子公司维星集团提供服务。2024年初,公司开始制造铝制太阳能光伏安装结构,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蔡汶峰先生强调:“我们的定位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使我们能够从马来西亚推出的多个太阳能光伏项目中获益。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马来西亚领先的光伏支架供应商和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服务提供商之一。”
    香港与马来西亚双边上市计划
    专注于自主节能解决方案的能源服务公司——知行集团控股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行集团”)宣布,将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以下简称“马交所”)进行第二上市。 强化双边市场合作 知行集团第二上市计划旨在加强流动性、拓展投资者基础,同时深化ESG(环境、社会及企业治理)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集团近期已与马来西亚主要银行之一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当地政府的发展项目。通过这次上市计划,知行集团将以崭新的视角连接香港和马来西亚两大市场,开创能源效率领域的更多机遇,同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启动仪式与愿景分享 在马交所第二上市计划的启动仪式上,知行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黄文辉先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推出这一计划。这不仅是我们发展马来西亚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香港上市公司15年来首次在马交所上市的里程碑。” 黄先生强调,第二上市将进一步将集团的业务重心与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结合,更有效地服务于马来西亚市场及其人民。他补充道:“我们相信,知行集团作为节能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将继续在推动能源效率和ESG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投资者带来更多意义非凡的价值。” 战略目标:促进增长与提升市场定位 知行集团的第二上市计划明确提出两大核心目标: 提升流动性和市场估值 通过在马交所上市,知行集团希望吸引更多来自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投资者,从而增强股票交易的流动性,进一步优化市场估值。马交所作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将为集团拓宽融资渠道并提供多元化的资本运作平台。 多元化投资者基础 第二上市的另一核心目标是吸引更多关注可持续投资的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集团希望通过扩大投资者基础,优化资本结构,同时进一步推动节能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发展。 深化ESG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 知行集团长期致力于能源效率领域的创新,是备受认可的ESG领导者。通过提供显著降低电费和碳排放的节能解决方案,集团为客户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此次第二上市计划充分体现了集团对ESG目标的高度承诺。 黄文辉先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在马交所的第二上市计划,将能源效率和ESG的影响力扩展至更广泛的受众。这不仅是一个资本市场的机会,更是我们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 知行集团简介:能源服务领域的先行者 知行集团成立于2008年,是香港交易所首家能源服务公司,主要以能源管理合同(EMC)模式为核心,通过零投资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能源效率和回报率。集团研发的专有产品结合定制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节能目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知行集团目前的业务覆盖香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印尼、南非及中东地区。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布局,集团已在节能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并不断开拓国际化发展道路。 未来展望 知行集团第二上市计划的推出,不仅将推动其在东南亚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也将助力马来西亚在ESG领域的发展。通过这一里程碑式的计划,集团将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为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的动力。 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知行集团官网:https://www.unitygroup.eco/index.php 新闻来源:知行集团控股国际有限公司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深度解析政府政策与房地产趋势,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2024年11月21日,由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 联合主办的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在吉隆坡 Millerz Square 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 IQI 精英与企业领袖,共同深入探讨未来 3-5 年马来西亚的商机与发展前景。通过解读昌明经济政策和国际投资趋势,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宝贵洞察与实用指导。 活动亮点回顾 ? 深入解读昌明经济政策 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昌明经济》联合作者) HEDKI 社长赫奇在会上对 昌明经济政策 进行了全面剖析。这一政策不仅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更是中小企业和代理商把握市场机遇的关键支持工具。除此之外,社长赫奇解读了政府津贴和资源支持的实际应用。 ? 嘉宾分享的精彩观点 多位重量级嘉宾从不同角度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见解: Daniel Ho(Co-founder and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Juwai IQI) Daniel Ho 凭借其资深行业经验,详细剖析了 IQI 的市场优势和优秀战绩。他强调,企业必须突破本地市场局限,主动迈向全球,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市场地位,同时抓住未来商机。 Mandy Chen(Head of International Sales, Juwai IQI) Mandy Chen 的分享以 “全球投资之旅:探索英国、澳大利亚、泰国和柬埔寨的独特投资标准” 为主题,深入解析了海外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动因及需考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她为代理商和企业提供了连接全球市场的实用策略,助力亚洲企业家更自信地布局国际市场。 Larry Leong(GVP, IQI Global) Larry Leong聚焦 柔佛新山 的投资潜力,重点解析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 的发展目标,包括跨境经济联系和数据中心枢纽建设。他以精准的市场分析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洞察,帮助投资者充分把握这一前沿机遇。 与会者反馈:知识满载,合作机遇尽显 分享会结束后,许多与会者积极购买了 2024年11月14日 发布的《昌明经济》中文第二版和英文版,并参与了书籍签售会,展现了对政策解读的浓厚兴趣。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现场 Q&A 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与嘉宾深入探讨昌明经济政策的实践应用和市场策略。不少参与者更在会后停留,与嘉宾和其他代表互动交流,明确表达合作意向,为未来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与致谢 主办方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代表们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主办方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 感谢所有嘉宾和参与者的支持,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帮助代理商和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中稳步前行。 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数据收集和透明度:ESG与SDGs实践的关键支柱
    数据的战略意义 在支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实践中,数据犹如指南针,为决策者提供方向,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洞察。高质量、可靠的数据不仅是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实质性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准确和透明的数据收集已经从一项技术性工作,转变为企业战略性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数据的基础作用 在ESG和SDGs的实践中,数据是制定策略、评估成效的核心。无论是企业披露碳排放量、能源使用效率,还是政府跟踪贫困率或教育普及率,可靠的数据都是精准决策的前提。例如,SDG 13(气候行动)需要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准确数据,才能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SDG 4(优质教育)则需要教育普及率和性别平等相关数据,来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没有高质量的数据,目标的设定、进展的追踪以及政策的调整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数据收集的挑战 尽管数据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许多国家和企业在数据收集方面仍面临显著困难: 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数据收集系统常常资源匮乏,无法全面覆盖所有领域。 技术限制: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受到限制。 标准不统一:不同国家和行业对数据的定义和收集方式不尽相同,导致数据难以对比和整合。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采用不同的空气质量标准,这使得评估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相关进展的结果存在差异。 数据透明度的重要性 增强利益相关方信任 数据透明度是企业和政府赢得利益相关方信任的关键。通过公开披露环境和社会绩效,企业可以向投资者、客户和社区证明其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承诺。例如,定期发布ESG报告的企业,通常会在投资者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因为透明度让其决策和运营更加可信。 对于政府而言,透明的数据披露可以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公众参与度。例如,新加坡在环境数据上的透明度使得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政策目标,并积极参与相关行动。 促进国际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透明的数据披露也促进了国际合作。通过公开数据,各国能够更好地共享经验,并借鉴彼此的成功案例。例如,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汇总了各国的数据,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这种透明度不仅有助于各国之间的对话,也为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奠定了基础。 改进数据收集和透明度的策略 建立标准化数据框架 为解决数据定义和收集方式不统一的问题,国际社会需推动标准化框架的建立。例如,全球报告倡议(GRI)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披露标准,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标准尚有待完善。通过统一的数据收集框架,各国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将更具可比性,进而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协调效率。 运用科技提升数据质量 技术的应用为改进数据收集和透明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大数据:可以实时追踪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变化,如森林覆盖率、温室气体排放等。 人工智能(AI):能够自动分析海量数据,提升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区块链:可用于记录和验证ESG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性。 例如,卫星监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SDG 15(陆地生态系统)目标的进展,帮助各国了解森林退化和恢复情况。 鼓励强制披露 强制披露是提高透明度的重要方式。许多国家已开始要求大型企业定期发布ESG报告,并对其环境和社会绩效进行详细披露。例如,欧盟的《非财务报告指令》(NFRD)要求公司披露ESG相关数据,从而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这种做法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决策依据。 成功案例:数据透明度的正面效应 苹果公司的碳中和计划 苹果公司通过公开披露其碳中和目标及相关进展,为全球企业树立了榜样。该公司不仅详细说明了其在供应链管理和能源使用上的改进,还在官网上定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这种透明度增强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同时也促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提高了环境绩效。 新加坡的智慧城市数据平台 新加坡政府通过智慧城市计划,建立了数据开放平台,向公众披露交通、能源和环境数据。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促进了政策的透明化和社区的积极参与,为实现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目标提供了支持。 持续改进的方向 尽管在数据收集和透明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仍有改进空间: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全球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数据互通。 提升小企业参与度:为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进数据收集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更多关于强制披露的政策,为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透明度设定基准。 小结 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当前的进展,更在于引领未来的行动。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和透明的披露能够激发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让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更加清晰的方向感和参与感。在全球共同追求可持续未来的进程中,数据是连接不同国家和行业的桥梁。持续努力改进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将为全球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球通论坛:助力企业洞察趋势,布局东南亚经济新机遇
    关于全球通论坛 全球通论坛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经济趋势洞察与商业合作平台,通过深入探讨全球化趋势及区域发展机遇,助力企业在东南亚经济崛起的大潮中实现长远发展。本论坛聚焦东南亚经济趋势、昌明经济政策及企业全球化等议题,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市场洞察和发展战略。 2024年11月14日,【全球通 · 趋势论坛】在吉隆坡 Sirim Berhad 圆满落幕!作为一场聚焦 东南亚经济趋势论坛与《昌明经济》发布会,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商界领袖和专家共同探讨企业全球化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未来方向。 全球通 · 趋势论坛完美收官,东南亚经济趋势与昌明经济新机遇聚焦吉隆坡 ? 东南亚经济洞察:未来战略方向 陈宗贤教授 以东南亚为主题,全面剖析了区域经济的独特优势,重点包括: 全球枢纽地位:东南亚已成为全球生产与消费的重要中心。 人口红利:庞大且年轻的人口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短链经济:通过缩短供应链,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陈教授的分享为企业家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方向,运用年度计划倍增经营效益。 陈宗贤教授在全球通论坛分享东南亚经济趋势与全球化战略 ? 《昌明经济》新书发布:中小企业的政策导航 备受瞩目的新书 《昌明经济》 在论坛中隆重亮相。这本书深度解读了 昌明经济政策 的核心价值及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重点内容包括: 政策支持:如何通过政府资源与政策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 中期目标:昌明经济七大目标,包括劳动收入占比提升至45%、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至60%、廉洁指数进入全球前25强等等。 《昌明经济》 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策略指导,是在快速变化市场中抢占先机的实用工具。 王维兴(左七)、联合作者 Hedki 社长赫奇(左八)、联合作者 Josephine 李美俐(左六)与合作伙伴们在《昌明经济》新书发布会上的合影,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 实战经验:全球化与区域合作新机遇 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是嘉宾们的实战经验分享,内容涵盖: 政策与资源优势:利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策和金融设施推动市场扩展。 双重角色:东盟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空间。 参会者一致认为,论坛提供的实用策略和深刻见解,将为未来的业务规划和区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嘉宾 Hedki 社长赫奇、王维兴、陈宗贤教授和 Josephine 李美俐(从左至右)共同探讨马来西亚经济政策的优势与未来挑战” 致谢与未来展望 论坛最后,主办方特别感谢所有参与者和嘉宾的支持,特别鸣谢: Hedki 社长赫奇 陈宗贤教授 王维兴 Josephine 李美俐 他们的专业见解为论坛注入了无尽智慧与启发。同时,主办方将继续推动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探索更多合作机遇。 全体嘉宾和参会者的大合影 更多现场照片尽在这里,快来一睹论坛盛况!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JXWWW66b/ 活动预告 ?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日期: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时间: 下午2点至5点 地点: IQI Realty, Kuchai Lama 敬请期待更多精彩活动,帮助企业在区域经济中蓬勃发展!
    SDGs进展指标和评估方法:衡量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SDGs评估体系概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设立了17个目标以及169个细项目标,构成了一个全面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帮助各国追踪进展,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衡量其可持续发展贡献的框架。评估体系的设计基于”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原则,强调包容性和公平性。 SDGs进展的主要评估方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联合国每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SDG Progress Report),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各国在SDGs上的进展情况。这份报告基于来自各国的官方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报告不仅展现了全球的整体进展情况,还突出了在特定目标上的进展和挑战,为全球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例如,2023年的SDGs进展报告显示,在SDG 7(清洁能源)和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方面,全球整体进展较为显著,但在SDG 13(气候行动)方面,许多国家面临挑战。这些数据和趋势为各国政府在政策调整上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多维度指标体系分析 SDGs评估方法中的另一重要工具是多维度指标体系。许多目标不仅涉及单一领域的指标,还包含多个领域的综合指标。例如,在衡量人均GDP时,需要考虑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换算,以确保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可比性。通过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出各国在实现SDGs中的复杂关系和潜在影响。 在使用多维度指标时,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非常重要,以确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例如,在衡量空气质量时,不同国家的污染物标准可能不同,因此需要统一的量化标准来进行跨国对比。 定量和定性结合 SDGs进展评估不仅依赖于量化数据,定性分析同样重要。例如,SDG 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的某些指标涉及治理透明度和司法公正,这些因素较难以量化,因此定性分析至关重要。通过政策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等定性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国在治理、法治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进展。 SDGs进展的评估工具 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工具(SDG Tracker) SDG Tracker是一个由全球变化数据实验室(Our World in Data)开发的全球公开监测平台,提供了各国在SDGs各项指标上的最新进展。通过SDG Tracker,用户可以查看不同国家的进展情况,并与全球平均水平进行比较。SDG Tracker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直观明了,是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公众了解全球SDGs进展的有效工具。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SDG Index) SDG Index是由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发布的全球性排名工具,评估各国在SDGs实现中的表现。SDG Index根据每个国家在各项目标上的评分进行排名,提供了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高排名的国家通常在SDGs的多个目标上均表现优异,而低排名的国家则在多个指标上面临挑战。通过SDG Index,各国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排名和分数进行政策调整。 环境绩效指数(EPI) 环境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是衡量环境绩效的工具之一,由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开发。它涵盖了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15(陆地生物)的进展。EPI通过衡量各国在空气质量、水资源、森林保护等方面的表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这种评估工具不仅能帮助各国了解其环境管理成效,还能发现具体环境保护上的不足之处。 数据挑战与改进方向 虽然SDGs评估工具和方法在不断完善,但仍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数据收集的难题 尽管SDGs评估工具和方法不断进步,但数据收集的难题仍然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有限、数据采集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难以获得准确的进展数据。这使得一些目标的评估存在数据缺口,影响了进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数据标准化和可比性 各国在数据采集和报告中的标准不同,给全球范围内的对比带来了挑战。例如,某些指标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和计算方式,这使得全球范围的评估变得复杂。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数据标准化,确保各国在SDGs进展评估中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技术创新助力数据改进 科技的进步为SDGs评估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卫星监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评估机构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收集并处理环境和社会数据。例如,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通过卫星数据实时监测全球森林覆盖变化,为SDG 15(陆地生物)的评估提供了准确数据。 小结 SDGs进展指标和评估方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衡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指标、工具和数据分析,国际社会能够实时了解各国在实现SDGs方面的表现。同时,评估结果也能帮助各利益相关方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未来,随着评估技术的提升和数据共享的加强,SDGs的进展评估将变得更具透明性和效率,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LAWBANK ASIA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亮相亚洲银行峰会
    吉隆坡,马来西亚 —— Lawbank Asia(亚洲法律银行),作为数字法律服务领域的领导者,于11月12日的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上成功展示了其创新的法律科技解决方案。作为本次峰会的钻石赞助商,Lawbank Asia 表现出其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SMEs)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的决心。 此次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在吉隆坡的Pavilion酒店举行,吸引了超过400名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来自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支付解决方案和监管机构等多个行业,共同探讨了数字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峰会的核心议题包括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ESG、开放银行、以及网络安全等,所有这些都是塑造行业未来的关键主题。 1.1 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官方宣传海报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的海报 Lawbank Asia 如何赋能中小企业 作为法律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Lawbank Asia 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法律合规、市场扩展以及银行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在此次峰会中,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分享了公司在数字化时代赋能中小企业的愿景与战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法律科技为中小企业赋能,帮助他们在数字化商业环境中蓬勃发展。通过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我们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法律支持,还能帮助他们在数字金融时代脱颖而出。”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表示。 Lawbank Asia的核心价值观 “3C 1P”,即深入理解本地市场、文化、客户需求以及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帮助客户提升品牌曝光和业务增长。这种对市场、文化和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正是Lawbank Asia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品牌曝光的关键所在。 峰会亮点与主题 本次峰会吸引了来自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支付解决方案及监管机构的专家与领导者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专题讨论、主题演讲、展示交流以及一对一会晤等。此次峰会集中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银行领域的应用等关键议题。 本次峰会的演讲嘉宾包括: Thomas Lim (总经理,LAWBANK ASIA) Fozia Amanulla(首席执行官,BOOST BANK) Pei-Si Lai(首席执行官,GX BANK) Raja Teh Maimunah (首席执行官,AEON BANK (M) BERHAD) 以及其他行业专家。  1.2 数字银行亚洲峰会2024活动讲师阵容 通过展示其在数字法律服务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Lawbank Asia不仅突出了自己在金融与法律科技行业中的领导地位,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支持,以帮助他们在日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1.3 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户外宣传广告      
    法律科技赋能金融行业,LAWBANK ASIA 亮相亚洲银行峰会
    在11月12日举行的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Digital Banking Asia Summit)上,作为主要赞助商的Lawbank Asia(亚洲法律银行)成功展示了其在数字法律服务领域的创新能力,并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SMEs)应对数字化挑战。本次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Pavilion Hotel隆重召开,汇聚了银行业高层、金融科技公司领导者以及创新者,共同探讨数字银行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峰会亮点:聚焦数字化创新和客户需求 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会吸引了超过400名高管级别的与会者,包括来自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支付解决方案和监管机构的专家。此次峰会主题涵盖数字化转型战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服务、ESG与可持续发展、AI和机器学习在银行业的应用、开放银行以及网络安全等关键议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专题讨论、主题演讲、展示交流和一对一会面,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度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LAWBANK ASIA 的品牌亮相: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法律解决方案 作为峰会的钻石赞助商,Lawbank Asia通过展示其创新的法律科技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在金融和法律行业中的地位。Lawbank Asia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数字化法律服务,帮助他们应对法律合规和市场扩展中的挑战。Lawbank Asia独特的核心价值“3C 1P”,即深入理解本地市场、文化、客户需求以及合作伙伴的想法,从而帮助客户实现品牌曝光和业务增长。 Lawbank Asia 总经理 Thomas Lim希望在峰会中能分享他们的愿景和策略。他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法律科技为中小企业赋能,让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数字化的商业环境。通过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我们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法律支持,还能帮助他们在数字金融时代中脱颖而出。”这种对市场、文化和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正是Lawbank Asia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亮眼品牌曝光的关键.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ESG报告标准和框架:全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南
    ESG报告标准的重要性 ESG报告标准为企业提供了系统性的框架,帮助其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标准化的报告框架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也便于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ESG报告正从自愿性披露逐渐向强制性要求转变,这反映了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日益提升的关注度。 主要国际报告标准 全球报告倡议(GRI) 什么是GRI? 全球报告倡议(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是目前全球最广泛采用的ESG报告标准。GRI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帮助企业披露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其框架涵盖了环境保护(如排放、资源使用)、社会责任(如员工福利、社区影响)和公司治理(如管理透明度、反腐败措施)等方面,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披露指引。 GRI的框架结构 GRI标准包括三个核心部分:通用披露、主题标准和部门标准。 通用披露:适用于所有企业,涵盖公司简介、治理结构、道德准则等内容。 主题标准:企业可以根据具体行业需求,选择环境、社会或治理方面的相关主题,披露更详细的数据和措施。 部门标准:为特定行业(如能源、矿业、金融)设计的专用披露标准。 GRI标准注重全面性和透明性,要求企业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可比,以便利益相关者进行清晰的对比和分析。 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ASB) SASB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制定了适用于各行业的ESG披露标准,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ESG风险和机会。SASB标准强调在财务决策中的可持续性信息,主要面向投资者,帮助他们评估企业在财务上的可持续表现。 SASB的框架结构 SASB充分考虑行业特性,针对77个不同行业分别制定了具体的披露标准,以确保信息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行业特定:SASB标准明确了不同行业中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因素,指导企业披露这些领域的数据和绩效。 财务相关性:SASB框架注重与财务绩效高度相关的信息,帮助投资者更直观地了解ESG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通过SASB,企业可以向投资者展示其在应对环境和社会问题方面的具体做法,特别是在金融影响较大的关键领域,如资源管理、劳工安全等。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TCFD的背景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由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起,专注于企业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财务风险披露。TCFD建议企业公开气候变化对其业务的潜在影响,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理解和评估气候风险。 TCFD的框架结构 TCFD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核心领域: 治理:企业在气候风险管理中的治理结构,如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角色。 战略:企业在应对气候风险和机遇方面的战略规划及目标。 风险管理:企业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 指标与目标:量化的指标和具体的目标,帮助企业评估其气候行动的有效性。 TCFD框架帮助企业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透明地展示其财务风险,尤其适用于那些受到气候影响较大的行业,如能源、交通和制造业。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 CDP的目标 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鼓励企业和政府公开其碳排放、水资源使用和森林保护等信息。CDP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评估其气候和资源管理表现的平台,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 CDP的框架结构 CDP的框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变化: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碳管理措施等。 水安全:水资源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森林保护:企业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及保护措施。 通过CDP平台,企业能够提交详细的环境数据,并根据评估获得评级,这为投资者提供了直观的企业环境绩效信息。 区域性报告要求 欧盟标准 欧盟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扩大了强制披露范围 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提供了详细的报告指南 建立了统一的分类标准(Taxonomy) 亚太地区要求 亚太各国也在逐步完善ESG披露要求: 香港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 日本修订《公司治理准则》,加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 新加坡推出气候与环境风险披露指南 报告框架的趋同与整合 近年来,各主要报告框架开始推进整合与协调,当中包括: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的成立,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 主要标准制定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标准趋同 各框架之间相互参考和借鉴,减少重复工作。 ESG报告框架的选择与应用 在选择ESG报告框架时,企业应考虑其行业特性、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以及ESG信息的披露重点。对于大型跨国企业,通常会选择多种框架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例如,一家能源公司可能选择GRI进行全面的ESG披露,采用TCFD展示其气候风险,并利用CDP提供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补充。 ESG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ESG报告标准和框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例如: 数字化转型:利用新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效率 实时披露:从年度报告向更频繁的信息更新转变 供应链覆盖:扩大披露范围至整个价值链 影响力评估:更注重量化ESG实践的实际效果 企业实践建议 对于希望提升ESG报告质量的企业,建议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将ESG报告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报告框架 建立健全的ESG数据管理体系 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持续关注标准发展动态并及时调整 小结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ESG报告已成为企业展示责任担当和管理风险机遇的重要工具。通过选择合适的报告标准和框架,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24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登场,商机不等人!
    2024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登场,商机不等人! 各行各业的顶尖专业人士等你来交流合作,现在就注册! 2024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 展会亮点:电商选品趋势全面呈现 由JMM Exhibition主办,马来西亚广东总商会联办的“2024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吉隆坡MITEC展览中心(Hall 2&3)盛大举行!这次博览会将展示最新的电商选品趋势,为业界带来崭新的市场洞察。 交流合作盛会:多行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 此次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盛会!汇集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透过选品展示和专业分享,帮助参展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品牌曝光,并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机会难得:电商企业家不容错过 我们诚挚邀请对电商市场有兴趣的企业家参与此次活动,无论您是想要深入了解行业动向,还是寻找产品供应链优势,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助您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启全新商业机遇。 优先展示您的品牌:即刻联系我们 我们鼓励有意参展的企业家尽早与我们联系,确保您的品牌在本次博览会中获得最佳展示效果,抢占市场先机! 了解更多资讯,立即访问官网 更多展会资讯,请访问官网 jmmexhibition.com.my 探索电商未来的无限可能!
    法律与科技,敌友难辨:Lawbank Asia 联手各大法律精英畅谈未来
    在11月4日和5日,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 主办的“Unlock Your Infinity”学生成长展览活动中,一场深具启发性的法律与科技专题讨论会成为亮点,主题为“科技与法律:合作伙伴还是对手?” 此次活动汇聚了各领域的法律专家,他们围绕科技进步对法律行业的未来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演讲嘉宾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专业见解,还对未来法律行业的变革与机遇做出了前瞻性展望。 本次讨论会邀请的嘉宾包括Lawbank Asia的总经理Thomas Lim、中国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IPO律师Chia How(Ptt&Co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知识产权律师 Andrew Toh (Andrew Toh & Partners 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以及房地产律师Ron Ong (Messrs Kuek, Ong & Associates 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不同背景的专家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如何重塑法律实践,展望未来法律行业的巨大潜力。 亚洲法律银行(Lawbank Asia) 总经理 Thomas Lim:技术赋能的法律服务平台 亚洲法律银行(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首先分享了他创办Lawbank的初衷。他回忆起创立这个平台的动机,源于希望创建一个连接法律专业人士和客户的中央化平台,解决法律服务获取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Lawbank Asia旨在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一个合作和资源共享的社群,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和透明度。 当被问及未来五到十年内法律科技对法律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营的影响时,Thomas Lim谈到了三个核心领域: 流程自动化: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简化重复性任务,让律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价值工作中。自动化文件分析、客户管理系统的优化都将显著提高律师事务所的运作效率。 客户互动提升:他提到,科技的应用可以大幅改善客户体验,从虚拟咨询、即时案件进度更新到数字文件共享,科技使得客户沟通更加便捷,互动更加紧密。最后就是协助客户找到适合的律师事务所。 跨境法律协作:随着Lawbank在新加坡,印尼,中东及海外市场的拓展,Thomas Lim指出,技术能够帮助不同法域的律师在同一平台上无缝协作,打破语言和司法障碍,满足全球化客户的需求。但同时要满足市场的3C,1P(Customer Experience 客户体验感,Customer Feedback 客户回馈,Customer Relationships 客户关系,以及Partnership Goals合作伙伴目标) Lawbank Asia的愿景不仅是提供法律服务,还希望构建一个支持跨司法辖区协作的社群。Lim的远见展示了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不仅适应本地市场,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法律服务的数字化发展。   中国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分享:中国律师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来自中国北京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分享了作为一名中国律师的视角。他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活跃度逐步提升,带来了更多跨境合规需求。马主任指出,中国律师在帮助企业应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挑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数据保护、跨国并购和知识产权等领域。 马主任展望,未来的法律科技将为合规领域提供巨大的支持。例如,通过智能化的合规工具,中国律师可以更快速地应对多变的国际法规,从而让企业能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他还提到,中国律师在跨境交易中的角色将从单纯的法律支持,转向提供更加战略性的咨询,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IPO法律专家张家豪(Chia How Teoh) :资本市场中的法律变革 Phang Tham Teoh & Co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Chia How分享了在资本市场法律领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年轻律师进入IPO和资本市场法律领域,既能快速积累专业知识,又能面对高强度的挑战。资本市场对合规的高要求和极高的压力对新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Chia How进一步谈到,随着AI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IPO律师将逐步从程序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咨询和判断。他认为,未来的IPO律师需要具备更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和法律洞见,成为客户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战略伙伴。他还指出,虽然AI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创造力和法律判断力方面,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律师。AI将成为法律人的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支持,而非威胁。   IP知识产权法律精英Andrew Toh: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Andrew Toh, Andrew Toh & Partners的执行合伙人,以知识产权领域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发展对IP保护的影响。他指出,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知识产权领域充满机会,但竞争激烈。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律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认为,未来的知识产权律师将不再局限于程序性工作,而是肩负着更重要的战略职能。例如,AI技术能够帮助律师更高效地完成检索和分析,但在创新性判断和复杂案件处理上,依然需要律师的专业洞察力。他强调,未来的IP律师应当与AI合作,利用科技提高效率,同时专注于高层次的法律分析和全球市场布局。   房地产法律权威Mr. Ron Ong: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Messrs Kuek, Ong & Associates的房地产律师Ron Ong则带来了对房地产法律领域的见解。他指出,尽管房地产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未来的房地产律师将面临全新挑战。 Ron Ong认为,未来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块链和数字化合同等技术,使得交易流程更加透明和高效。他提醒道,尽管科技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带来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风险。未来的房地产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以便更好地帮助客户应对数字化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和合规需求。   展望未来:科技与法律的合作前景 整场讨论会的核心在于科技与法律的深度合作。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法律与科技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协作的伙伴。法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和框架,而科技则帮助法律行业提升效率、扩展服务范围。 展望未来,法律科技将在各个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律师不再只是“事务处理者”,而是更具战略性和创造性的顾问。未来的法律人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能,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还要懂得科技的运用,成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法律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讨论会不仅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宝贵的专业见解,还启发了更多年轻人勇敢投身于法律与科技相交织的未来。泰莱大学通过“Unlock Your Infinity”活动,成功打造了一个探索当代议题的平台,将激励更多法律人和科技人士共同开创法律行业的无限可能。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撬动未来商机:昌明经济与银行槓桿助力企业腾飞!
    10月30日,JPWK Padang Lalang、Vangohh Eminent Hotel 和 SOMO集团 联合举办的 昌明经济政策分享会 在槟城成功举行。此次论坛聚焦 昌明经济 和 银行设施 两大主题,帮助企业家们应对未来3-5年的商机与挑战。特别嘉宾 YB 魏子森 也亲临现场,作为马来西亚槟城的议员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者,他多年来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鼓励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稳步前行。 1.1 YB 魏子森到场支持活动,为企业家们带来莫大的鼓舞 亮点回顾:两大核心话题 第一个主题:昌明经济 与以往分享会不同的是,本次论坛不仅分享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津贴和扶持方案,还特别针对槟城和女性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槟城企业优势:如何走向全球? 槟城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在 昌明经济 框架下展现了巨大的国际化潜力。专家们分享了如何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区域合作,推动槟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女性企业家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女性企业家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女性企业数量增长 94.3%,就业增长 252.8%,收入增长 82.0%,超越了男性企业的增长速度。通过政府支持与培训,女性创业者能够克服障碍,抓住科技和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 1.2 SOMO集团社长赫奇讲解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助力企业家了解全球市场的机遇 第二个主题:槓桿银行设施,提升现金流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这句名言,形象地描述了企业如何利用银行贷款作为“支点”,撬动巨大的业务发展潜力。SBH 财务顾问 在论坛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增强企业现金流,实现业务扩展和增长。 1.3 SBH创始人兼CEO Sam Tsen深入讲解银行设施的误区与实际操作,为企业解惑 SBH 财务顾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银行设施的介绍:如何正确理解银行设施和槓桿的概念? 槓桿的好处:通过银行资金提升现金流和扩展业务的优势。 成功案例分享:如何通过有效的槓桿策略助力企业实现成功。 签书环节 1.4 SOMO集团社长赫奇亲笔签名,为购书者留下珍贵纪念 活动结束后,特别安排了签书环节,现场可购买《昌明经济》一书,并有机会获得作者之一的亲笔签名,许多与会者踊跃参与,留下了宝贵的纪念。 期待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我们的下次分享会! SOMO近期活动: 【全球通 · 趋势论坛】 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时间:早上9点 至中午 6点  地点:Sirim Berhad, Block 5 (Shah Alam) 报名:https://www.ticket2u.com.my/event/38621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参考文献 Westfair Communications. (2024). 女性企业创收达2.7万亿美元. 取自 https://westfaironline.com/economy/report-women-owned-businesses-generate-2-7-trillion-in-revenue/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实践: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的影响
    上一篇,我们说到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所发布的《2023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在落实《2030nian 议程》所取得的进展仍不足。截至2023年,其议程时限已过半,该地区仅实现了17%的议程,呈现远远落后的现象。亚太经济会也预测到2030年,亚太地区也仅能实现所需进展的三分之一。 在一篇博文中,联合国大会第76届会议主席Abdulla Shahid表示,亚太地区需携手从疫情冲击中共同复苏,并实现更强韧的发展。他相信,加强区域和多边合作将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复苏,使亚太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环境和社会挑战,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 这一篇,我们将探讨多层次合作框架如何加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亚太地区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区域合作在亚太地区的作用 共享资源与技术 亚太地区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气候应对方面需要大量资源和先进技术。通过区域合作,国家间能够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提升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东盟国家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管理方面合作密切,许多国家通过共享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来应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这种资源与技术共享有助于缩小各国间的可持续发展差距,尤其是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起到支持作用。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亚太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特别是频发的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国家带来巨大威胁。亚太地区的气候变化合作框架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应对平台。例如,东盟气候行动倡议支持成员国共同制定应急应对措施,并推动气候适应项目。这些协作措施不仅能帮助各国应对当前的环境挑战,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促进经济与政策协调 在区域内推广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在政策上保持协调。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推动绿色经济、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政策协调,各国能够制定统一的ESG与SDGs标准,减少跨国贸易和投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这种协调不仅提高了政策的一致性,还为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合作的推动作用 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 国际合作为亚太国家带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它们更好地推进ESG与SDGs目标。例如,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GCF)为亚太地区的可持续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进展。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ADB)也在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减缓方面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国际标准化 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亚太地区逐渐与国际ESG和SDGs标准接轨。这种标准化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提高了跨国合作的效率。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全球报告倡议(GRI)提供的框架,使亚太地区的企业能够更清晰地披露其ESG信息,提升透明度。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带来了提升。 国际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亚太国家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从其他国家借鉴成功经验,避免一些政策和项目实施中的常见错误。例如,韩国和新加坡在智能城市建设、低碳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他亚太国家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这些经验,降低在ESG与SDGs实施中的试错成本。这样的学习和借鉴,有助于亚太地区更加高效地推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案例分析:区域与国际合作的成果 东盟绿色发展合作 东盟国家在绿色发展合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东盟绿色融资计划通过融资支持了多个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了区域内的低碳转型。东盟成员国通过建立绿色金融框架,共同推动了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创新金融产品的发展,为实现SDGs目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可持续贸易中的作用 APEC通过推动可持续贸易政策和降低绿色产品关税,促进了区域内的环境友好型商品流通。各成员国在APEC框架内协调政策,推动了绿色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这种合作不仅增加了各国在ESG方面的透明度,也使亚太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挑战与未来方向 持续的协调与沟通需求 尽管区域和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但各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合作进展不一。部分国家对于国际ESG标准的接纳程度较低,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和技术上的限制。未来,亚太地区在推进ESG与SDGs时,需要加强跨国沟通与协调,确保政策和行动的落实更加高效。 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 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如何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牺牲经济利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长期课题。未来,各国需共同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平衡短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环境保护。 小结 亚太地区在ESG和SDGs的实现上受益于区域和国际合作,这种合作帮助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并带动了整体发展。然而,各国间的文化与经济差异使未来的协同更加复杂。继续推进这些合作将是实现区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创新与政策协调的支持下,亚太地区的合作潜力将不断释放,有望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积极典范。
    错过这场昌明经济分享会,你的企业可能会落后!
    活动总结: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 第三十三场 2024年10月29日,由Juwai IQI与SOMO集团联合主办的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在怡宝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本地企业家与从业者,大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最新的经济框架及其对本地商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昌明经济:未来的商业蓝图 了解 MADANI Economy(昌明经济) 如何成为中小企业的全新动力,帮助你在充满变革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通过分享会,你将清楚如何运用政府政策布局全球市场,并抓住东南亚崛起的机遇。 这个崭新的经济框架不仅关乎大马的未来,也是你企业全球化的关键一环。 昌明经济如何推动东南亚经济发展? 二线城市:挑战与机遇并存! 1.1 SOMO集团社长赫奇与观众讨论全球经济强国秩序,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现场干货:发展中的二线城市,你准备好了吗? 本次分享会特别聚焦二线城市的发展机遇。怡宝作为典型二线城市,如何在未来的经济浪潮中发挥优势?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讨论获得了新的启发,重新规划了未来的商业布局。 1.2 SBH资深财务顾问现场为企业家们讲解财务知识,干货满满。 互动问答:你的问题,我们来解答! 参与者们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讲师们深入解析了昌明经济的具体内容,以及二线城市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不仅如此,大家还在现场交流了如何结合政策支持,展开具体行动。 圆满结束,共同迈向昌明未来! 此次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在怡宝成功落幕,参与者们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商业战略与启示。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分享与交流,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将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SOMO近期活动: 1) 【全球通 · 趋势论坛】 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时间:早上9点 至中午 6点  地点:Sirim Berhad, Block 5 (Shah Alam) 报名:https://www.ticket2u.com.my/event/38621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实践:区域性挑战与机遇
    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挑战 2023年3月22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发布了《2023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该报告点出亚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展远低于预期,按照当时的程度,约9成的目标或无法在2030年达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导致各目标进展不均衡,进而妨碍了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 2024年2月15日,亚太经济社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按照当前的进度,亚太地区若要实现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恐怕要比原定的2030年滞后32年之久,即2062年之前都无法实现。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这是亚太经济社会所发布的第八份进展报告。 该报告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了不利的全球环境如新冠疫情导致了低迷表现。此外,不同国家与人群差异,尤其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重大挑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 接下来,让我们针对亚太地区在推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区域性挑战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亚太地区涵盖了从发达国家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广泛范围,这导致各国在推动ESG和SDGs进程中的起点差异较大。像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ESG政策和实践上进展较快,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列为优先任务。这种发展不平衡给区域合作和政策一致性带来了挑战,也使得部分国家在推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时面临更多困难。 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之一,台风、地震、洪水等灾害频发。气候变化更是加剧了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使得本已脆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体面临更大压力。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应对灾害方面的负担,还阻碍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例如,沿海地区国家如菲律宾和越南,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频发,面临严重的环境与经济威胁。 数据透明度与监管不力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ESG的重要性,但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小企业,数据透明度和ESG报告的规范性仍然不足。许多企业在如何评估和报告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影响上缺乏清晰的框架,导致投资者和公众难以有效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与此同时,部分国家的监管环境仍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ESG信息披露要求,这进一步限制了企业在该领域的进展。 社会不平等与人权问题 社会不平等是亚太地区的另一大挑战,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不均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在促进性别平等、减少贫困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面临诸多障碍,限制了SDG 5(性别平等)和SDG 10(减少不平等)的实现。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女性就业率和教育机会显著低于男性,这使得社会进步与包容性发展受到阻碍。 区域性机遇 绿色经济与可再生能源的崛起 尽管面临挑战,亚太地区在推动绿色经济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具备巨大的潜力。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许多亚太国家开始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和使用国,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不仅为SDG 7(清洁能源)做出了贡献,还为当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转型。 数字技术与创新的推动 数字技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亚太地区的科技公司正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资源、减少碳排放并优化供应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在智能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实现,还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 年轻一代的推动力 亚太地区的年轻一代正在成为推动ESG与SDGs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选择有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企业通过践行ESG策略,不仅可以满足这一代消费者的期望,还能提升品牌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这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创造了新的机遇。 政府政策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开始通过政策推动ESG与SDGs的发展。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日本的绿色增长战略以及印度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都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强大政策支持。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还通过财政激励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了区域内的绿色经济增长。 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前景 亚太地区在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时,区域内的合作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亚太地区可以更有效地推动ESG和SDGs的实现。例如,东盟国家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帮助后者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 此外,跨国企业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与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企业可以帮助推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绿色金融推动区域内清洁能源项目的发展,而科技企业则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支持智能城市建设。 小结 亚太地区在ESG和SDGs实践方面已展现出积极的潜力。尽管挑战依旧,但随着区域内政策、技术和消费趋势的转变,亚太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贡献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借助创新和合作,这一地区不仅有机会创造更平衡的发展模式,还将继续在全球可持续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持续努力,亚太地区将推动自身转型,同时为全球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背景 亚太地区由58个国家组成,文化多元,人口众多。当中的12个国家在联合国里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是存在“收入水平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结构性障碍”的国家。这些国家普遍上时刻与极端贫穷斗争,同时必须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威胁。 在疫情爆发前,亚太国家在有限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展开重大改革,促进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在有效的改革下,推进了部分亚太地区的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帮助数百万人脱贫。然而,得来不易的成果,却因一场疫情而遭受严重挫折。 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所发布的《2023年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 亚太地区在2022年取得最大进展的领域是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目标7)以及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目标9)。 报告也点出,亚太地区在气候行动(目标13)方面的进展仍然岌岌可危。亚太地区不仅是气候变化的推动者,也是其主要受害者,因此需要更加积极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各国的政策推动 在亚太地区,多个国家通过政策支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发展。例如: 中国:实施“碳中和”目标,通过减排和清洁能源投资支持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7(清洁能源)。中国还推行绿色金融,为可持续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印度: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SDG 7贡献力量。印度还关注社会责任,支持弱势群体的就业和教育。 日本:通过“绿色增长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持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和SDG 13。 企业的ESG实践 亚太地区的许多企业也积极响应ESG和SDGs: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通过减排措施和社区项目支持SDG 13和SDG 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这些企业设定碳排放目标,并帮助改善矿区附近的基础设施。 越南纺织企业:引入节能设备和水资源管理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支持SDG 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 香港金融机构:通过绿色债券为清洁能源和环境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可持续投资。 ESG与SDGs的挑战 尽管亚太地区在ESG与SDGs上取得了进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在ESG推进方面进展较快,但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和政策欠缺,进展较慢。 数据透明性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的ESG数据披露不充分,影响投资者评估。 自然和社会挑战: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使得某些国家难以应对环境和经济压力。 未来的机遇 尽管存在挑战,亚太地区在ESG和SDGs领域也充满机会: 绿色科技创新:通过开发智能城市和清洁能源技术,区域内企业将获得新的增长点。 年轻消费者驱动: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企业通过ESG行动提升品牌价值。 跨部门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在绿色基础设施和社会项目上取得进展。 小结 亚太地区在推动ESG与SDGs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尽管仍面临挑战,但通过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区域内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列,亚太地区有望在全球ESG与SDGs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年预算:企业家的关键亮点及影响
    2025年预算(Belanjawan 2025)是由马来西亚首相安华·易卜拉欣提出的,旨在推动国家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该预算不仅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承诺,还为企业家和小商贩提供了多项重要举措,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促进本地商业环境的改善。以下是预算中对企业家影响的关键亮点: 投资激励措施: 预算强调吸引外资,去年批准的投资创下3295亿林吉特的新纪录,2024年上半年达到1600亿林吉特,这表明为企业家提供了有利的融资和扩展机会。 新工业总体规划(NIMP): NIMP的推出旨在增强工业增长,为企业家提供参与新行业和创新的机会。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 该倡议专注于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为涉及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企业提供机会。 国家半导体战略计划(NSS): NSS旨在将马来西亚定位为半导体行业的关键参与者,为企业家提供投资和创新的机会。 对小商贩的支持: 特别拨款用于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并支持小商贩,体现了增强本地企业家商业环境的承诺。 公私合营伙伴关系: 预算鼓励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这可以为企业家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项目。 数字经济的关注: 明显强调建设数字经济,这将为科技初创公司和转型在线的企业提供多种机会。 对良好治理的承诺: 专注于诚信和反腐败措施旨在创造更稳定的商业环境,增强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的信任。 支持统计数据 经济在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了5.9%,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复苏。 失业率降至3.2%,展示了成功的就业创造努力。 通货膨胀降至1.9%,反映出有效控制生活成本上升的措施。 去年批准投资创下3295亿林吉特的新纪录,强调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承诺。 对未来行动的建议 利用投资机会: 企业家应积极寻求与NIMP和NSS框架相关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融资机会,以利用政府激励措施。 采用可持续实践: 企业应考虑将可持续实践纳入运营,尤其是与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资源相关的做法,如NETR所述。 参与数字转型: 企业应投资于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以提高市场覆盖率和运营效率。 参与公私合营伙伴关系: 与政府倡议合作可以获得资源、资金和网络,有助于扩大业务规模。 关注社区参与: 与当地社区互动可以帮助识别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或服务解决的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客户忠诚度。 保持对政策变化的关注: 企业应关注财政政策和治理措施方面的变化,以确保合规并与政府目标战略保持一致。 通过采取这些行动,企业家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在Belanjawan 2025塑造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蓬勃发展。
    企业如何为ESG与SDGs做出贡献:从战略到行动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企业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合作伙伴。企业可通过其核心业务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间,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将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这方面的贡献整合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有助于企业在以下的五个层面取得更优异的表现,从而创造财物价值: 创造新收入 招募和留住人才 增加供应链弹性 激发投资者的兴趣 确保运营许可 那么,企业要如何为ESG和SDGs做出贡献?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探讨。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企业战略 企业应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决策,与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接。通过设定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效等目标,支持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长期来看,这不仅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供可持续产品和服务 企业可通过创新提供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例如,科技公司可以设计节能设备支持SDG 7(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延长产品寿命或提供可回收产品,也能减少浪费并支持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促进员工福祉与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公平薪酬和提供学习机会来提升员工福祉,支持SDG 5(性别平等)和SDG 4(优质教育)。同时,推动多元化和包容性,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支持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成长)和SDG 10(减少不平等)。 透明披露与报告机制 企业应定期发布ESG报告,展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进展。这种透明度增加了公众信任,并通过数据支持多个SDG目标的实现,如减少碳排放和提升社会贡献。 建立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需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供应商,保障劳动条件公平,避免不道德行为。这有助于支持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成长)和SDG 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 跨部门合作与创新 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和学术机构合作,推动清洁能源和全球健康等创新项目,支持SDG 7(清洁能源)和SDG 3(健康与福祉)。创新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投资于社会和环境项目 企业可通过设立基金或进行影响力投资,支持教育、医疗、清洁水源等项目,直接回应SDG 4(优质教育)、SDG 6(清洁水)和SDG 3(健康与福祉)。这些投资不仅带来财务回报,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小结 企业若想在ESG与SDGs领域发挥作用,不仅要关注内部运营的改进,还需通过创新和合作寻找更广泛的解决方案。从战略规划到供应链管理,再到跨界合作和社会投资,每一步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不仅让企业更具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其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力量。
    不了解电子发票和昌明经济?你可能错过了全球商机!
    由SOMO集团和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联合举办的《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分享会——第二十九场》,于10月14日在IQI Global (Kuchai Lama)  圆满落幕!这次分享会让中小企业(SME)更加了解电子发票,同时明白政府推广的政策如何协助企业开启全球化的商业布局。 谁说电子发票只是政府的要求?它是你的企业未来! 衷心邀请到来自《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 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电子发票专家兼培训师 EXUAN LOW 为大家解答了不少疑问: – 电子发票是什么?具体的流程是如何? – 电子发票对中小型企业有何影响? – 中小型企业该如何一步步实现企业电子化? 关于电子发票的讲解让参加者们了解该如何采取行动以跟上企业数字化的脚步。 1.1 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电子发票专家兼培训师 EXUAN LOW 在介绍使用电子发票时该注意的事项。 昌明经济 = 企业的全新动力! SOMO集团社长赫奇分享了昌明经济如何帮助企业在动荡的市场中找到方向。 在一个小时的分享会中,社长赫奇简单地分享了《昌明经济》新书的内容。例如, “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理念,全球关键趋势,企业如何配合政府政策发现更多的商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等等。 赫奇社长的演讲内容深入浅出,既接地气又充满实用性,让现场企业家们频频点头。 1.2 SOMO集团社长赫奇分析国家未来发展趋势。 互动问答,干货满满! “电子发票会对审计的过程有影响吗?” “哪些政府津贴最适合我们行业?” 分享会后的互动环节,讲师们一一解答参与者们对电子发票和昌明经济的困惑。 此外,参与者们也到隔壁的摊位购买《昌明经济》新书以及资讯更多的相关详情。 1.3 其中一位的参与者在向工作人员进行深度交流。 圆满落幕! 本次《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分享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所有参与者都从中获益良多。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分享和交流,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与成功。 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此次分享会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迈向更光明的未来,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共同成长。 注意!SOMO近期活动: SOMO集团与UTAR联办《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大师!从想法到创业成功的10大策略》 日期: 22nd October 2024 时间: 2pm-4pm 地点: 线上讲座 报名链接: https://us06web.zoom.us/meeting/register/tZ0scOmsqjMpGdcHQIxzc8OphcSpkNPtWd_h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将ESG与SDGs融入企业DNA:战略与运营的全面整合
    为了配合《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联合国在2020年发布了一份题为《灾害的代价2000-2019》的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数据: 过去20年间,全球共记录了7348起灾害事件,造成123万人死亡,平均每年近6万人因灾害失去生命。 与1980-1999年相比,2000-2019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增加了40%。联合国将这种增长描述为”令人震惊”,表明极端天气已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灾害来源。 也正因此,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害变得刻不容缓。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努力。 企业作为全球经济体的主要推动力,其每项决策都有可能为市场、社会乃至全世界带来显著影响。因此,若企业能够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融入公司战略和日常运营,将这些重要概念整合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便能创造长期价值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实现ESG与SDGs的融入? 1. 从高层开始:建立可持续发展文化 领导层承诺: 确保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对ESG和SDGs的重要性有深刻理解,并公开承诺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愿景: 创建一个清晰、鼓舞人心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将其与公司的整体使命和价值观紧密结合。 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团队: 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团队,负责协调和推动ESG和SDGs相关的举措。 实施要点: 定期举行高层会议,讨论ESG和SDGs相关的进展和挑战。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高管绩效考核体系。 2. 战略规划:将ESG和SDGs纳入核心业务 进行重要性评估: 识别对公司和利益相关者最重要的ESG议题和SDGs目标。 制定长期目标: 基于重要性评估结果,设定明确、可衡量的长期ESG和SDGs目标。 开发行动计划: 为每个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实施要点: 确保ESG和SDGs目标与公司的整体业务战略保持一致。定期审查和调整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 运营整合: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日常业务 供应链管理: 实施可持续的采购政策,与供应商合作提高其ESG表现。 产品设计与开发: 将可持续性考虑纳入产品设计过程,关注生命周期影响。 能源和资源管理: 实施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 员工参与: 培训员工了解ESG和SDGs,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贡献创意。 实施要点: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整个组织中得到贯彻。使用数字化工具跟踪和管理ESG绩效。 4. 风险管理:将ESG纳入企业风险评估 识别ESG风险: 系统地评估与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权等相关的潜在风险。 制定应对策略: 为已识别的ESG风险制定明确的缓解和适应策略。 定期审查: 建立定期审查机制,确保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保持最新。 实施要点: 将ESG风险纳入公司的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与外部专家合作,获取最新的ESG风险洞察。 5. 创新与机遇:利用ESG和SDGs驱动创新 推动可持续产品创新: 鼓励研发团队开发能够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新产品或服务。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考虑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循环经济、共享经济)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建立创新伙伴关系: 与初创企业、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实施要点: 设立专门的资金支持可持续创新项目。鼓励员工提出与ESG和SDGs相关的创新想法。 6. 透明度和报告:有效沟通ESG和SDGs进展 选择适当的报告框架: 采用国际认可的ESG报告标准,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或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标准。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 为每个ESG和SDGs目标制定明确的KPIs,定期跟踪和报告进展。 利益相关者沟通: 定期与投资者、客户、员工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沟通ESG和SDGs相关的进展和挑战。 实施要点: 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全面,包括成功和不足之处。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使报告更易于理解。 小结 将ESG和SDGs融入企业DNA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战略性选择,能够为企业、社会和环境带来多重益处,推动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它也使企业能够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实质性贡献,展现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创造长期价值。
    KLDX与AsiaNext合作推动跨境创新与数字资产市场的增长
    马来西亚吉隆坡,2024年10月1日——KLDX是马来西亚私人市场中最先进的受监管数字资产平台,而AsiaNext则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所。两者今日宣布签署一份战略谅解备忘录,旨在就跨境数字资产上市、流动性共享和联合产品开发展开合作。该备忘录为双方在东盟地区打造无缝且一体化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奠定了长期合作的基础。 新加坡副高级专员Shivakumar Nair先生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该合作框架将推动区域内无缝一体化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构建。此举将促进数字资产的跨境上市,增强流动性,并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和发行人创造新的机会。多位金融行业的领袖也出席了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仪式。 这份备忘录标志着亚洲数字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利用跨境流动性,KLDX与AsiaNext不仅将深化市场准入,还将为产品创新和投资机会打开新的大门。 KLDX首席执行官Selvarany Rasiah表示:“我们的承诺是为数字资产提供一个更加流动、透明且可访问的市场,帮助企业高效筹集资金,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高质量投资产品。” AsiaNext首席执行官Kok Kee Chong表示:“投资者和发行人的需求在不断演变,我们的合作将促进创新金融产品的共同开发。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多元化的数字资产,提升流动性,并推动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 此次合作旨在增强两大平台的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并吸引更多寻求在多个地区筹集资金的发行人。KLDX与AsiaNext双方都承诺在各自的监管框架内运营。此次合作确保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优先考虑透明度与安全性。 关于KLDX KLDX是马来西亚首个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资产代币化的数字平台,通过提高效率来推动筹资和投资,受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的监管。KLDX于2024年3月首次发行了一份符合伊斯兰教法的代币化投资票据,为Integra Healthcare Technology Sdn Bhd筹集了1.5亿令吉。KLDX致力于通过其创新的筹资和投资平台变革金融格局,专注于推动金融普惠,提供广泛的伊斯兰和传统私人市场资产,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 关于AsiaNext AsiaNext是一家仅为机构服务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所,是一个全球首创的平台,旨在交易和代币化各种证券和非银行资产。AsiaNext提供上市、交易、结算和托管服务。AsiaNext是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 Co., Ltd.(SBI DAH)与SIX Group AG(SIX)的合资企业,旨在满足机构对安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平台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监管,拥有认可的市场运营商和资本市场服务牌照。通过相关集团实体,AsiaNext还运营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平台,并已申请监管批准,计划运营加密货币现货交易所。 媒体联系人: 姓名:Krishnavenee Krishnan,KLDX首席增长官 电子邮件:krishnavenee.krishnan@kldx.com 姓名:Gwenne Chen 电子邮件:gwenne.chen@asianext.com KLDX and AsiaNext Partner to Drive Cross Border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Digital Asset Markets Kuala Lumpur, Malaysia, 1 October 2024 – KLDX, a cutting-edge regulated digital assets platform in Malaysia for private markets and AsiaNext, a global digital asset exchange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oday announced a strategic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to collaborate on cross-border digital asset listings, liquidity sharing, and joint product development. This MOU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a long-term partnership focused on creating a seamless and integrated digital asset ecosystem in the ASEAN region. This landmark partnership, witnessed Mr Shivakumar Nair, Deputy High Commissioner of Singapore,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on that is set to drive a seamless and integrated digital asset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The initiative will enable the cross-listing of digital assets, enhancing liquidity and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both investors and issuers in Malaysia, Singapore, and beyond. Leader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ere also present at the MOU signing ceremony. This MOU mark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Asia’s digital finance landscape. By leveraging cross-border liquidity, KLDX and AsiaNext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deeper market access but also open doors for innovation in product offerings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ur commitment is to provide a more liquid, transparent, and accessible market for digital assets, empowering businesses to raise capital efficiently while offering investors a broader range of high-quality investment products” said Selvarany Rasiah,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LDX. “Investors and issuers have ever-evolving needs and our collaboration will foster the co-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 tailored to them. By working together, we can leverage our combined strengths to offer a wider range of digital assets, improve liquidity, and drive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finance space,” said Kok Kee Cho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siaNext. This partnership aims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and market presence of both platforms, giving access to a broader investor base and attract more issuers looking to raise capital in multiple regions. Both KLDX and AsiaNext are committed to operating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regulatory frameworks. This collaboration ensures adherence to all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rioritising transparency and security. About KLDX KLDX is Malaysia’s pioneering digital platform for fundraising and investment, utiliz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enable asset tokenization and enhance efficiency, regulated by the Securities Commission of Malaysia. KLDX’s maiden issuance in March 2024 was a tokenized shariah compliant Islamic Investment Note raising RM150million for Integra Healthcare Technology Sdn Bhd.  KLDX is committed to transforming the financial landscape through its innovative fundraising and investment platform. Focused on driving financial inclusion, KLDX offers access to a broad range of Islamic & conventional private market assets, enabling greater participation from the wider public. About AsiaNext AsiaNext is an institution-only, global exchange for digital assets. A first-of-its-kind, it is a world-class platform for trading and tokenising a diverse range of securities and non-bankable assets. AsiaNext offers listing, trading, settlement and custody.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 Co., Ltd. (SBI DAH) and SIX Group AG (SIX), AsiaNext is built to meet the growing institutional demand for a safe venue to trade digital assets. It is regulated by 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as a recognised market operator and capital markets services licensee. Through related group entities, it operates a cryptocurrency derivatives trading venue and has applied for regulatory approvals to operate a cryptocurrency spot exchange.  Media Contact: Name: Krishnavenee Krishnan, Chief Growth Officer, KLDX Email: krishnavenee.krishnan@kldx.com Name: Gwenne Chen Email: gwenne.chen@asianext.com
    2024年半导体求职征才展 逾400职位等你来应聘!
    由雪州资讯科技及数码经济机构(Sidec)主办,马来西亚高级半导体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办,MyFutureJobs为支持单位的的“2024年半导体求职征才展”将于本月4日至5日在吉隆坡MITEC盛大举行。 活动详情: 日期:2024年10月4日至5日 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5点 地点:Hall 1, Level 1, MITEC, Kuala Lumpur 入场费:免费 报名链接:https://www.eventbrite.com/e/malaysia-semiconductor-recruitment-day-2024-4th-and-5th-october-2024-tickets-1014208002437 这场征才展不仅是庆祝东南亚最大IC设计园正式于雪兰莪州启动,更是鼓励更多半导体人才响应《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以实现我国半导体产业升级。 本次活动汇聚25家行业顶尖公司企业,为求职者提供逾400个职位,欢迎有志于半导体行业的求职者、应届毕业生及在职专业人士踊跃参与! 活动亮点: 多种职位选择:开放岗位包括RTL设计工程师、设计验证工程师、物理设计工程师、模拟电路设计工程师、版图设计工程师等。 前沿科技展览:了解最新的半导体技术及行业趋势。 顶尖公司交流:与HCLTech、MaiStorage、SkyeChip等知名雇主面对面交流。 即场面试机会:携带履历且穿着专业,抓住即场面试的机会,立即开启职涯。 随着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职业机遇。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浏览 https://www.eventbrite.com/e/malaysia-semiconductor-recruitment-day-2024-4th-and-5th-october-2024-tickets-1014208002437。 图片来源于参考资料: “Malaysia Semiconductor Recruitment Day 2024” Eventbrite, Accessed 1 Oct. 2024. Sidec – Selang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 Malaysia Semiconductor Recruitment Day 2024. Facebook, 1 Oct. 2024, 9:15 a.m.,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zVLHYCgr2qkYAkop/. Accessed 1 Oct. 2024.
    破解ESG与SDGs迷思:有效澄清误解的策略和方法
    正如之前提到的,错误理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对企业和社会造成错失良机、短期决策、资源错配、忽视中小企业作用和责任误判等影响。有鉴于此,澄清这些误解不仅关乎概念的正确理解,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 1. 教育与提高认知 策略:推动全面、持续的教育计划 方法: 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资料:创建易于理解的图表、视频和互动工具,解释ESG和SDGs的核心概念。 组织工作坊和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促进参与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利用社交媒体:通过简短的帖子、信息图和小视频,定期分享ESG和SDGs的知识点。 实施要点: 确保内容适合不同层次的受众,从入门级到专业级都有覆盖。定期更新内容,反映最新的发展和趋势。 2. 数据驱动的沟通 策略:用具体数据和研究结果支持ESG和SDGs的重要性 方法: 收集和分享案例研究:展示成功实施ESG策略和支持SDGs的企业案例,强调其取得的具体成果。 引用权威研究:使用来自学术机构、咨询公司和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证明ESG和SDGs的价值。 创建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 实施要点: 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定期更新。将数据与实际影响联系起来,使其更具说服力。 3. 利益相关者参与 策略: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方法: 组织圆桌讨论:邀请企业、投资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讨论ESG和SDGs相关话题。 建立行业联盟:推动企业合作,共同制定ESG最佳实践和支持SDGs的行动计划。 开展社区参与项目:鼓励企业与当地社区合作,实施与SDGs相关的项目。 实施要点: 确保各方声音都能被听到,促进建设性对话。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展示共同努力带来的积极影响。 4. 透明度和报告 策略:提高ESG实践和SDGs贡献的透明度 方法: 制定清晰的报告框架:采用国际认可的ESG报告标准,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标准。 定期发布进展报告:详细说明企业在ESG和SDGs方面的具体行动、成果和挑战。 第三方验证:邀请独立机构对ESG表现和SDGs贡献进行审核和验证。 实施要点: 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全面,包括成功和不足之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过多。 5. 领导力和榜样作用 策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来澄清误解 方法: 高层承诺:企业高管公开承诺支持ESG和SDGs,并在决策中体现这一承诺。 分享个人故事:领导者分享其在推动ESG和SDGs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和见解。 参与公共对话:企业领导积极参与有关ESG和SDGs的公共讨论和政策制定过程。 实施要点: 确保言行一致,避免”漂绿”行为。鼓励领导者在日常运营中融入ESG和SDGs考虑。 6. 创新和技术应用 策略:利用创新技术展示ESG和SDGs的潜力 方法: 开发ESG评估工具:创建用户友好的软件或应用,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其ESG表现。 使用物联网(IoT)技术:通过传感器和实时数据收集,优化资源使用和监控环境影响,支持多个SDGs目标。 人工智能应用:使用AI分析大数据,预测ESG风险和识别SDGs机遇。 实施要点: 确保技术解决方案易于使用和理解。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标准。 小结 澄清ESG和SDGs的误解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事,而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多方的努力与配合,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与提高公众对ESG和SDGs的认知,才能创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公平的世界。
    东盟数据中心潜在市场110亿美元 大马如何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根据马来亚银行投资银行(Maybank IB)的最新报告,2028年东盟数据中心的潜在市场预计高达110亿美元。细分来看,其中60亿美元为运营支出、30亿美元为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以及30亿美元为全球资本支出。 报告指出,东南亚作为“中国加一战略”的主要受益者,由于其地缘政治立场吸引了大量数据中心投资。同时,该区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友好的商业环境,有效规避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投资审查的困扰,进一步促进了资本流动和技术合作。 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耗用大量电力和水资源,许多先进国家担心这可能降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国际评分,因此纷纷将目光投向马来西亚。 万国数据中国区总执行长黄伟指出,马来西亚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适合建设和发展超级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之地。马来西亚不仅拥有充足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电力,而且绿色能源潜力巨大。因此,数据中心运营商有望来马投资绿色能源为自身的数据中心发电,在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家评分。 综上,马来西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成为东盟区域数据中心的枢纽,为国家带来长期的高附加价值收益。   图片来源:Freepik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ASEAN Data Centre Market Can Reach US$11 Bln by 2028” BERNAMA, 24 Sept. 2024, Accessed 26 Sept. 2024.
    什么是“数据中心”?企业数据的关键大脑!
    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企业开始减少对硬件存储设备的依赖,转而使用云端空间来存储公司信息、系统资讯和客户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迁移至云端,数据中心的需求也不断上升。 数据中心是用于存储、管理和运行IT基础设施的建筑空间,负责处理和交付应用程序及数据。其核心组件包括: 服务器 存储系统 网络设备 数据中心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本地企业数据中心、公共云数据中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托管数据中心。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设施旨在满足不同的工作量与业务需求,有时一家公司可能会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造了军方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ENIAC)。 图片出处:Britannica 早期的数据中心专为单一公司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中心逐渐演变为由云服务提供商(CSP)拥有的远程设施。 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现代数据中心广泛应用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架构以及自动化管理与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oftware-Defined Infrastructure, SDI),提高了操作效率。为了保障安全性,现代数据中心实施多层防护措施,并通过数据冗余技术避免数据丢失。 同时,绿色数据中心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利用节能硬件和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随着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发展,边缘数据中心应运而生,以满足对实时数据处理的需求。 总的来说,现代数据中心在灵活性、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都展现出显著优势,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柱。 图片来源:Freepik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What Is a Data Center?” IBM, 4 Sept. 2024, https://www.ibm.com/topics/data-centers, Accessed 26 Sept. 2024.
    印尼经济潜力无限 有望跻身全球前十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的报告,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人口第四大国,其经济规模目前排名全球第16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印尼已经是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过去二十年,印尼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9年以来,贫困率成功减少了一半以上,至2019年将贫困率降低至10%以下。 随着外国投资东南亚的上升趋势,印尼在2022年创下了810亿美元的投资流入纪录,并在2023年上半年吸引了450亿美元的国内外投资。印尼的收入增加、消费增长、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澳大利亚对印尼的出口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增长了8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印尼人均收入将从2022年的5000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000美元。 此外,麦肯锡和普华永道(PwC)等国际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印尼将实现显著的经济增长,不仅有望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经济体量的领先者,甚至可能跻身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凭借东南亚最大的人口规模、最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持续推动,印尼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作为东南亚唯一的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印尼在区域内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增长也备受瞩目。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The World Bank in Indonesia: Overview.” World Bank, Accessed 1 Nov. 2023. 程家弘:〈改变策略·外资涌入 印尼经济大国愿景亮丽〉,《e南洋》,2023年11月22日,2023年11月1日读取。 “Indonesia—Robust economic growth raises incomes and middle class.”Export Finance Australia, Accessed 23 Sept. 2024.
    全球清真市场崛起 大马优势抢占先机
    随着全球穆斯林人口的不断增长,清真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截至2022年,全球穆斯林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4%,这为清真产业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根据Business Wire发布的报告,全球清真食品出口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清真产业的增长不仅源于穆斯林对清真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关注食品安全的非穆斯林消费者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一趋势表明,清真市场正在从单纯的宗教需求转向更广泛的健康与安全考量。 近年,马来西亚积极推动“清真马来西亚”商标的国际注册,目前已在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埃及、阿联酋和哈萨克斯坦等26个国家注册并使用。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马来西亚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也为大马清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 马来西亚清真发展公司(HDC)首席执行官指出,近70%的马来西亚清真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其中中国对清真产品的需求最为旺盛,其次是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这表明,马来西亚在满足区域市场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国际合作方面,马来西亚与日本在2024年2月签署了两项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加强清真贸易、投资及该领域的优质就业机会。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对马来西亚的清真产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大马在清真产业的优势,也为马来西亚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综上所述,全球清真市场正快速增长,而马来西亚凭借其丰富的清真认证经验和强大的市场基础,正处于这一趋势的前沿。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马来西亚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清真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Chinese companies eager to learn from Malaysia’s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Jun. 2024, Accessed 22 Sept. 2024. “HDC sees Malaysia’s halal exports rising up to 15% in 2023.”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08 May. 2023, Accessed 22 Sept. 2024. “Malaysia’s halal industry rising in stature.”Khmer Times, 30 Aug. 2024, Accessed 23 Sept. 2024. “Malaysia a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Sept. 2023, Accessed 22 Sept. 2024. “Malaysia strengthens halal trade, investment with Japan.”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22 Feb. 2024, Accessed 22 Sept. 2024.
    作为全球清真产业先锋 大马如何推动清真认证?
    根据《2023年全球伊斯兰经济状况报告》,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部门已连续10年在81个国家中居于榜首,彰显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那么,马来西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全球清真产业先锋的呢? 图片来源:恩迪文化 2005年,马来西亚伊斯兰宗教发展部(JAKIM)着手实行和监管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由政府主导,且获得穆斯林国家认可的国际清真认证体系。这不仅提升了马来西亚清真产品的可信度,也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JAKIM 官网 2006年,马来西亚清真发展公司(HDC)的成立。2008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清真产业中的领导地位,马来西亚推行了《清真业总体规划(2008-2020)》。 马来西亚标准局也表示,我国是首个制定清真标准的国家,这些标准如今已成为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的参考。至今,JAKIM已为清真行业制定了15项标准,涵盖食品和饮料、药品、物流、化妆品、清真实验室检测及穆斯林友酒店服务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JAKIM的清真认证不仅适用于马来西亚的企业,外国公司也可以申请,这进一步增强了马来西亚在全球清真市场中的影响力。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探讨全球清真市场的增长趋势及马来西亚的优势。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曾诗韵:〈马来西亚:领先的全球清真食品中心〉,香港贸易发展局,2017年2月17日,2024年9月22日读取。 “Chinese companies eager to learn from Malaysia’s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Jun. 2024, Accessed 22 Sept. 2024. “Malaysia a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Sept. 2023, Accessed 22 Sept. 2024.
    ESG与SDGs误解的蝴蝶效应:解析对企业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上一篇,我们探讨了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常见误解。那么,这些误解究竟会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篇,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误解可能带来的潜在后果,帮助企业和个人避免它们对运营和社会进步造成的深远影响。 1. 错失机遇:低估ESG的商业价值 误解:ESG只是额外负担,不能带来实际收益。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错过提高运营效率的机会 无法吸引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 在竞争中落后于更积极采纳ESG策略的对手 二、社会方面 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可持续创新步伐放缓 整体社会福祉提升受阻 案例说明: 某制造企业忽视ESG,未及时升级生产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结果不仅错过了节省成本的机会,还因环保不达标面临罚款,同时在消费者和投资者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2. 短视决策:忽视SDGs的长期影响 误解:SDGs与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盈利无关。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无法预见和应对长期风险 错过与SDGs相关的新兴市场机会 品牌声誉受损,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中 二、社会方面 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得不到有效缓解 社会不平等加剧 可持续发展进程整体放缓 案例说明: 一家快速时尚品牌忽视SDGs中的负责任生产和消费目标,继续采用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结果不仅面临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升的风险,还在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可持续意识中失去市场份额。 3. 资源错配:误解ESG评估标准 误解:ESG评级是绝对准确的,或者完全不可信。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盲目追求评级而忽视实质性问题 对ESG表现优异的企业投资不足 错误的风险评估导致决策失误 二、社会方面 资本无法有效流向真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可能加剧”漂绿”现象 投资者和公众对ESG的信心受损 案例说明: 某投资基金过度依赖单一ESG评级系统,忽视了评级背后的具体指标。结果投资组合中包含了一些表面ESG评分高,但实际可持续实践欠佳的公司,最终影响了投资回报和声誉。 4. 规模偏见:忽视中小企业在ESG和SDGs中的作用 误解:ESG和SDGs只与大企业相关。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中小企业错失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供应链中的ESG风险得不到有效管理 创新生态系统受限 二、社会方面 大量就业机会和创新潜力被忽视 本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整体经济韧性下降 案例说明: 一个由中小企业主导的工业园区因忽视ESG而未能及时转型。结果不仅失去了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还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最终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5. 责任误判:认为SDGs实现只是政府和大型组织的责任 误解:个人和小型组织对实现SDGs无能为力。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错失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机会 无法充分发挥创新潜力 在社区中的声誉和影响力受限 二、社会方面 人民参与度降低 草根创新和解决方案被忽视 社会整体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案例说明: 一个城市的居民和小企业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政府的责任,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经营中忽视了节能减排。结果不仅城市未能达成减排目标,还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应该也看出这些误解的影响远超我们想象。它们不仅可能导致企业错失重要的发展机遇,还可能阻碍整个社会向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方向发展。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灾害性影响,面对灾难,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因此,推动和响应ESG与SDGs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行动都举足轻重。 无论是作为企业决策者、投资者还是普通公民,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准确理解ESG和SDGs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竞争优势和生存技能。而将这种理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才是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创造更加可持续与繁荣未来的关键。  
    公私合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溢出效应与就业推动力
    在上篇中,我们回顾了自1981年马来西亚引入私营化政策以来,公私合作模式的40年演变历程。这一历程通过推出私有化总体规划(PMP)、私人融资倡议(PFI)、设立公共私营合作单位(UKAS)、公私合作项目3.0(PPP 3.0)等举措,不断优化公私领域的合作模式。 自1983年至2009年,马来西亚共实施了333个公私领域合作项目。UKAS于2009年成立后,截至2023年底,另有175个项目顺利完成,项目总成本高达1854.5亿令吉。鉴于公私领域合作格局的不断变化,相关的指南和框架也在持续改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挑战。 从早期的私有化政策,到1991年引入的建设-运营-转移(Build-Operate-Transfer,BOT)和建设-运营(Build-Operate,BO)模式,再到公私合作3.0框架下的恢复-运营-转移(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ROT)和恢复-租赁-运营-转移(Rehabilitate-Lease-Operate-Transfer,RLOT)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实时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多年来,公私领域合作项目为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可以从交通、信息通信技术、政府服务、金融、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的经济效应看出。 据估计,2009年至2023年间,公私领域合作项目为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505亿令吉,并创造了696,061个就业岗位。这些贡献不仅包括项目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涵盖了通过家庭消费与相关行业扩展的溢出效应。 类别 对GDP的贡献(令吉) 创造的就业岗位(个) 直接影响 160亿 393,125 溢出效应 345亿 302,936 总计 505亿 696,061 图表:公私合作项目对GDP贡献与就业岗位(2009-2023年) 从直接影响来看,公私领域合作项目对GDP的贡献为160亿令吉,创造了393,125个就业岗位。同时,从溢出效应来看,这些项目为GDP额外贡献了345亿令吉,并在相关行业中创造了302,936个就业机会。 为了持续扩大马来西亚公私合作模式的经济增长,政府推出了《公私合作总体规划2030》(PIKAS 2030)。该战略文件旨在优化政策框架,鼓励创新合作模式,应对全球经济挑战,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确保公私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国家福祉的提升。 图片来源:Freepik、UKAS官方脸书 参考资料: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ster Plan 203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 2024.  
    从1981至2023:大马公私合作模式的40年变迁
    我们都知道,政府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涵盖建造道路、港口、高速公路、学校等。然而,这些公共项目通常需要巨大开支与专业技能。为了解决财政负担与技术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逐步与私人领域合作。 马来西亚的“私有化”概念可以追溯到1981年首次引入私营化政策。随后,1983年进一步完善政策,弥补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差距,推动了政策框架和相关服务,从而改善了公私合作的流程。 这一私有化倡议得到了私人部门的积极响应,并促成了1991年的私有化总体规划(Privatisation Master Plan, PMP)。期间,共有44个项目成功企业化与私营化,其中包括: 1983年的马来西亚电视系统有限公司(TV3) 1986年的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MISC) 1988年的南北高速公路(PLUS) 1990年的马来西亚电信公司(Telekom Malaysia Berhad) 1990年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 1994年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 1994年吉隆坡的轻轨项目(LRT) 2006年,《第九大马计划》提出了私人融资倡议(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PFI),以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执行效率并强化绩效管理。这些措施增强了制衡机制,提高了项目问责度与实施效率。在1983年至2006年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公私合作节省了逾1500亿令吉的公共开支。 2009年,马来西亚首相署设立了公共私营合作单位(Unit Kerjasama Awam Swasta, UKAS),负责规划、评估、协调及谈判公私合作项目。接着,在《第十大马计划》中,政府设立了便利基金(Facilitation Fund),以支持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 2019年,公私合作模式进入2.0阶段(PPP 2.0),推动了土地交换模式(Land Swap)的应用以扩展项目的潜力。2022年,为了应对疫情挑战,马来西亚推出了公私合作项目3.0(PPP 3.0),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合作策略。 从1981年至2023年,马来西亚的公私合作模式持续演变与优化。通过引入一系列政策与创新机制,政府成功与私人部门提升了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同时大幅减轻了财政压力。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也为未来的公私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片来源:Freepik 参考资料: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ster Plan 203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 2024.
    《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助力家长与学生实现卓越学术成就!
    中间:两位作者——Alex & Aaron 左边起:Camans Kong 松恒、TS Lau 刘智升老师、Jeffrey Lau 刘炳文、Bryan Teow 赵崇豪、Dato’ Norman Pang、Datin Moon、Datuk Wira (Dr) Calvin Khiu、作者Alex、作者Aaron、社长赫奇、Jasmine Ng 黄詠慧老师、Alen Tan 陈玮伦老师、Bella 王盈慧老师,以及Angel张老师。 2024年9月1日,由“全A双胞胎老师”Alex & Aaron联手撰写的全新力作《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新书发布会在吉隆坡的Sunway Velocity Mall举行。发布会吸引了来自各界的教育专家、家长及学生的参与。新鲜出炉即热销的新书《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共分三个板块,即思维、技巧和习惯三大高效学习关键。 两人透露,所谓全A,并不只是分享如何掌握学习知识和考获全A成绩,而是个人的全方位发展都能达到最佳表现。   发布会亮点 这是新书发布会的人潮,超过150位学生和家长。在发布会上,Alex & Aaron老师详细介绍了新书的核心理念与写作初衷。他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培养,帮助孩子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不仅是一本学术辅导书,更是全面解答家长如何在学术与生活中引导孩子的指南。 发布会特邀嘉宾——Dato’ Norman Pang、Datuk Wira (Dr) Calvin Khiu、Datin Moon以及社长赫奇,出席活动并作为主旨演讲嘉宾,他们高度评价了这本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们个人的教育理念与经验。 此外,Alex & Aaron 老师还与其他教育专家一起深入探讨了现代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   关于《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 Alex与Aaron老师这对双胞胎兄弟投身教育界逾10年,以 “简单、有效、有笑” 的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成功吸引逾万名学生参与而成为著名线上语文老师,“你比你现象中更优秀” 更是大家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激励精句和 “口号” 。 来自森美兰州的两人小时家境一般,母亲告诉他们要努力读书拿全A,就能拿奖学金上大学,就能有成功人生;在学校也被灌输同样的观念,但却很少有人甚至没有人告诉他们要如何学习。 于是立志努力考取好成绩的两人,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拼命学习,SPM前更是每天凌晨3点就起身复习。传统的学习方法让两人就像许多学生因压力而产生抗拒,也因为缺乏正确方法而挫折重重,于是努力摸索出一套简单拿全A的学习技巧,考获佳绩,也对学习更有自信。 大学期间兼职当补习老师,上门一对一教学,毕业后创办补习中心,分别教国语和英语。 “其实投身教育已有11年,最初5年并无突破,发现每个孩子不同,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同。” 为了克服学生对于学习国语和英语的抗拒感,两人自创简单、有效、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效有笑及充满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对老师有信任,对学习有期待,成功帮助他们从没兴趣、没信心,到打破思维框架,兴致勃勃,甚至有信心拿A。全A优秀生的背后,不是天资聪颖,更不是基因或有个好名,而是旁人看不到的不懈努力和付出,以及精益求精、追求突破、超越自我的毅力。   关于Alex & Aaron Alex & Aaron 老师分别是国语与英语教育专家,作为UPSR和SPM的全A学霸,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成就卓著。两位老师也是Top Scholar Education Group Sdn Bhd 优秀教育集团的创办人,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领导力课程,帮助学生在学术和个人成长方面取得成功。他们的使命是创造卓越的下一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学术道路上达到巅峰。 他们的成长背景让两人都对教育充满热忱,也希望激励更多学生发奋图强,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收获丰硕成果。当“成绩不重要”成为一股趋势,两人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长处或许不同,一些学生成绩或许不出色,在才艺也能做到“全A”,但学术成绩是进入各阶段和各领域的敲门砖,努力让自己成为全方位的人,为的是让人生能有更多选择权。   教育界大咖及优秀伙伴们 关于教育这件事 《孩子,全A就是这么简单》不止集合全国多位优秀老师联合执笔,也获得多位企业和教育界名人联合出版及大力推荐,在肯定“双A老师”有效且有趣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分享本身对教育的想法和体验。 左边起:Camans Kong 江松恒、TS Lau 刘智升老师、Jeffrey Lau 刘炳文、Bryan Teow 赵崇豪、Dato’ Norman Pang、Datin Moon、Datuk Wira (Dr) Calvin Khiu、作者Alex、作者Aaron、社长赫奇、Jasmine Ng 黄詠慧老师、Alen Tan 陈玮伦老师、Bella Tee王盈慧老师,以及Angel 张老师。   联合出版伙伴们: 尊迪奥国际教育机构(GPEX)董事经理——Bryan Teow 赵崇豪 Besta Mart(M)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Jeffrey Lau 刘炳文 JM国际教育集团创办人兼儿童特殊教育专家——Jasmine Ng 黄詠慧老师 著名数学老师Bella Maths创办人“贝拉老师”——Bella Tee王盈慧老师 Alen Edutainment创办人兼风趣历史老师——Alen Tan 陈玮伦老师 两届卓越教师奖及线上科学频道TSLAU创办人——刘智升老师 Smart Reader Kids Muar院长——Angel 张老师 全方位优秀学生及歌影视童星——Camans Kong 江松恒   《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售逾500本 这是两人与其他著名教育工作者联合出版的第一本新书,早在发布前已爆售逾500本! 两人透露,《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共有三个板块,并不只是分享如何掌握学习知识和考获全A成绩,而是个人的全方位发展都能达到最佳表现,首先就是从打破固有思维的挑战开始,掌握有效方式和最佳学习体验,让学习变得快乐有趣而简单。 《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现已在全国所有大众书局售卖。
    解析ESG与SDGs的常见误解:透视可持续发展的真相
    随着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日益受到关注,这两个术语已成为商业和投资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伴随着它们的流行,也产生了不少误解。这一章,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常见误解,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帮助你拨开迷雾,真正理解ESG和SDGs这两个关键概念的核心与意义。 误解1:ESG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常见观点: 许多人认为ESG只是企业用来美化形象的营销策略,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背后原因: 部分企业的”漂绿”行为:一些公司确实存在夸大其ESG成就的情况,导致公众对ESG产生怀疑。 短期思维:人们往往更关注短期财务表现,而忽视了ESG对长期价值创造的重要性。 缺乏统一标准:ESG评估标准的多样性使得人们难以准确衡量企业的ESG表现。 事实澄清: 虽然存在一些”漂绿”现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良好的ESG实践能够带来实际的商业价值,如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增强品牌忠诚度。 误解2:关注SDGs会影响企业盈利 常见观点: 一些人认为,将资源投入到实现SDGs会降低企业创造盈利的能力。 背后原因: 成本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可能需要大量初期投资。 利益冲突:短期财务目标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潜在矛盾。 缺乏认知:对SDGs如何创造商业机会缺乏了解。 事实澄清: 研究表明,关注SDGs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推动创新、提高品牌价值,从而在长期内提升盈利能力。例如,联合利华(Unilever)在2009年发布了《联合利华可持续发展10年行动计划》,旨在于帮助超过10亿人改善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在增长业务的同时将公司产品的环境印记减半。 2020年,联合利华举办该计划的10年线上庆祝活动,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 Alan Jope表示在过去的10年,该计划取得显著的成绩,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该公司的可持续生活品牌Dove、Hellmann和Domestos等自2014年引入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以来,平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其他品牌。此外,提高工厂的用水和能源效率,减少包材使用量和废弃物产生的措施,成功帮助联合利华节约超过10亿欧元的成本。 误解3:ESG只适用于大企业 常见观点: 很多人认为ESG主要是大公司的”游戏”,中小企业无需也无力关注。 背后原因: 资源限制:中小企业可能认为自己缺乏实施ESG的资源和专业知识。 认知偏差:媒体报道往往集中在大公司的ESG实践,导致这种误解。 复杂性:ESG概念的多面性可能让中小企业感到望而却步。 事实澄清: ESG原则对所有规模的企业都适用。事实上,中小企业往往更灵活,能够更快地实施ESG策略。许多ESG实践(如节能减排、改善工作条件)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误解4:SDGs只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责任 常见观点: 一些人认为SDGs主要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事,与普通企业和个人关系不大。 背后原因: 规模误解:SDGs的全球性使人觉得它们超出了个人或单个企业的影响范围。 责任推卸: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和大型组织更容易。 认知局限:未能理解每个人和每个组织都能为SDGs做出贡献。 事实澄清: 实现SDGs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其业务活动和创新为SDGs做出重要贡献。个人也可以通过日常选择(如可持续消费)影响SDGs的实现。 误解5:ESG和SDGs是完全独立的概念 常见观点: 一些人认为ESG和SDGs是两个完全分离的领域,没有太多联系。 背后原因: 术语混淆:ESG和SDGs来自不同背景,使用不同的语言体系。 应用领域差异:ESG更多应用于企业和投资领域,而SDGs似乎更宏观。 信息分割:关于ESG和SDGs的讨论常常在不同的场合进行。 事实澄清: ESG和SDGs实际上高度相关且相互支持。ESG为企业提供了实现SDGs的具体框架,而SDGs则为ESG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全球背景和目标。 小结 透过解析这些常见误解,我们可以看到ESG和SDGs并不纯粹是营销工具或额外负担,而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为更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无论是在职业选择、投资决策,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行动中,皆可共同推动改变。
    逾5000家企业获MD Status 享有税收优惠及补助金
    马来西亚数码经济机构(MDEC)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4月,已有超过5000家公司获得了马来西亚数码地位(Malaysia Digital Status)。获得MD Status 的公司可享有一系列由政府提供的奖掖及特权。 我国政府通过MDEC向符合条件的公司授予MD Status,以便它们开展与“马来西亚数码”相关的活动。“马来西亚数码”将在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MSC)奠定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 资格标准 申请马来西亚数码地位的公司需符合以下条件: 根据《2016年公司法》注册成立,并在马来西亚经营。 计划开展或正在开展一项或多项“马来西亚数码”活动。 马来西亚MD Status的条件 公司在获得马来西亚数码地位后的12个月内需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 要求 活动 在马来西亚从事已批准的马来西亚数码活动。 知识工作者 至少雇用两名全职员工(包括知识工作者),每名员工的最低平均月基本工资为RM 5,000,专门从事马来西亚数码已批准的活动。 运营支出 每年最低运营支出为RM 50,000,用于马来西亚数码已批准的活动。 实缴资本 最低实缴资本为RM 1,000。 其他福利 马来西亚MD Status的公司还可享受以下额外福利: 税收优惠(所得税豁免或投资税减免) 多媒体/ICT设备的进口关税和销售税豁免 进入本地和国际市场的生态系统 商务匹配和合作机会 补助金和资金支持 参与MD催化项目(如数字内容基金(DCG)、数字X-Port基金(MDXG)及数字催化基金(MDCG))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浏览官网 https://mdec.my/malaysiadigital/apply。 图片来源:Freepik 资料出处: https://mdec.my/malaysiadigital/apply https://www.neutralconsulting.com.my/malaysia-digital-status/#1572853725306-14539ea8-c4ee
    MDEC数字催化基金 单项拨款高达100万令吉
    为了提高马来西亚本土数字领域与数字科技,马来西亚数码经济机构(MDEC)推出了数字催化基金(MDCG),并于2024年9月9日正式开放申请。 该基金旨在加速马来西亚数码领域开发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同步国家第四次工业革命(4IR)政策。政府希望借此契机扩张本土科技公司的规模,以及提高数字领域的生产力、产品与服务质量及业务效率。 马来西亚重点推广的数字领域 数字农业 数字服务 数字城市 数字健康 数位金融 数字贸易 数位内容 数字旅游 伊斯兰数位经济 重点数字科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 网络安全 无人机技术 云数据中心 物联网(IoT) 机器人、自动化及扩展现实(XR) 创意媒体科技(包括XR和MR) 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软件 高级网络连接与电信技术 基金数额   公司类型 1. 本地公司 2. 外资控股公司 支持金额 支持高达项目总成本的50%,或最多RM100万,以较低者为准。 支持高达项目总成本的30%,或最多RM100万,以较低者为准。公司总部必须设在马来西亚。 项目期限 最多1年 最多1年 申请流程 注册并登录马来西亚数字平台。 点击“新申请”并选择“基金” 选择“基金类型” 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文件   提交申请   MDEC将对审核申请 公司进行提案 审批流程   申请结果出炉   参与线上说明会   说明会 1:2024年9月12日 3pm 说明会 2:2024年9月18日 3pm 说明会 3:2024年10月2日 3pm 有兴趣者可到 MDCG & MDXG 2024 Briefing Registration Form 报名参加说明会,届时除了有基金详情,还有问答环节供企业交流。 该基金已于2024年9月9日开放申请,资助发放直至资金全部拨出为止。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浏览 https://mdec.my/grants/mdcg。 图片来源:Freepik 资料来源:https://mdec.my/grants/mdcg
    MDEC推出数字内容基金 打造马来西亚的数字 IP
    由马来西亚数码经济机构(MDEC)发起的数字内容基金(DCG)已于2024年9月9日正式开放申请。 这项资助计划自2016年启动,旨在支持本地创意内容公司开发、制作和推广数字内容,涵盖动画、数字游戏、数字漫画以及创意技术等领域。 2024年的数字内容基金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项目 1. 小型资助 2. 重点资助 3. 市场营销与商业化资助 项目时长 最长6个月 最长9个月 最长9个月 拨款上限 RM 150,000 RM 500,000 RM 300,000 公司资格 根据《公司法1965》或《公司法2016》在马来西亚注册 至少51%的股权由马来西亚人持有 必须是马来西亚数码(MD)或MSC马来西亚认证的公司 年收入不超过RM 3百万 至少运营一年 最低发行股本RM 20,000 年收入不超过RM 5百万 至少运营一年 最低发行股本RM 20,000 以上仅为部分条件,完整详情请浏览 https://mdec.my/grants/dcg 。 申请流程 注册并登录马来西亚数字平台 点击“新申请”并选择“基金” 选择“基金类型” 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文件   提交申请   MDEC将对审核申请 公司进行提案 审批流程   申请结果出炉   MDEC 评估标准 申请方的项目执行能力 项目与资助目标的契合度 项目预计成果的质量 项目在获得资源的情况下完成的可行性   项目余下成本的资金来源及其资金承诺 项目的商业可行性   申请方的财务情况   整体项目的优势   为进一步帮助潜在申请方了解基金详情,MDEC将于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30举行线上说明会。有兴趣者可到 https://mdec.zoom.us/webinar/register/WN_rgJuipHBSV-6GFnqI6D2uw#/registration 报名参加该说明会。   2024年数字内容基金现已开放申请,资助发放直至资金全部拨出为止。欲了解更多详情或提交申请,欢迎访问官方网站:https://mdec.my/grants/dcg。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资料来源:https://mdec.my/grants/dcg
    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我国实现高收入目标
    马来西亚迈向高收入经济体 我国正积极朝着一个以高收入社会为支撑的高价值经济体迈进,这将是全面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多项举措,如实施昌明经济框架、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和国家能源转型大蓝图等,力求通过高价值经济活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政府框架支撑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推动大马成为高收入国家并专注于高价值经济活动,但目前我国仍面临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挑战。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目前高技能劳动力仅占23%,远低于2025年前实现的35%目标。 全国培训周:攻克人才瓶颈 培训周动员 鉴于此,2024年全国培训周(NTW)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全国培训周旨在为所有大马人提供免费学习和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服务不足的社区。这将通过免费培训计划提升和再培训国人,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国家建设,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共同繁荣。 政府呼吁 政府呼吁所有公民积极参与全国培训周,共同为实现大马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全国培训周将于6月24日至30日在全国同步举行,预计将为20万人提供2万5000个课程,覆盖各个领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 NTW的成功 2023年全国培训周取得显著的成功,这意味着更多人受益。去年首创的全国培训周吸引了全国数十万名参与者,不同背景的人们都积极参与,抓住这个提升技能和知识的机会。NTW的成功是为了鼓励更多人投身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典范。 重要资讯 全国培训周的官方网站 www.nationaltrainingweek.gov.my 已经上线,提供最新的课程信息和注册指南。这个网站将是参与者获取课程安排和注册的主要平台,务必及时关注网站更新,以确保您不会错过任何重要信息。
    以“产业链思维”看电动车价值链 大学和回收公司也能从中受益?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趋势的推动下,电动车作为绿色交通的代表正迅速崛起。然而,要真正理解电动车的潜力,我们必须具备“产业链思维”。电动车的发展远远超越了车辆制造本身,其背后牵动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价值链,为多个行业带来合作机会和商机。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动车的六大价值链: 1. 研究与开发   相关领域:政府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科技公司、电动车制造商 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开发先进技术,以提高提升电动车的整体性能与提高电池效率。 2. 电池生产   相关领域:电池制造商、矿产公司(如锂、钴、镍等的供应商)、化工公司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电池制造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此外,相关领域也专注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耐久性和充电能力,同时随着技术提升而降低成本。 3. 汽车制造   相关领域:汽车制造商、汽车零件供应商、电子电器行业、机械与自动化领域 电动汽车的生产涉及多方协作,包括电池组、电动机、电子系统等硬软件的集成,以打造最终的电动车。制造过程和最终的电动车都需符合严格的安全与监管标准。 4. 充电基础建设   相关领域:能源公司、公共事业公司、充电桩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智慧城市领域 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该阶段包括安装公共充电站、家用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网络,以支持电动车的便捷和高效充电。 5. 技术解决方案   相关领域:软件开发公司、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企业、物联网(IoT)企业、网络安全公司 数字化技术支持远程更新电动汽车的软件与电池管理系统,从而提升防盗、导航等功能,进而提升客户体验,也为技术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6. 产品寿命终端管理   相关领域:回收公司、材料再利用公司、环境服务公司、能源储存领域 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终端管理尤为关键,特别是电池回收和二次利用。回收公司能够在这一环节获得大量商机,同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延续电池的价值。 了解电动车价值链后不难得知,电动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场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新产业。透过“产业链思维”,企业家不仅要关注自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还需要放眼更广阔的市场需求、技术趋势以及竞争格局。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2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www.nimp2030.gov.my/nimp2030/modules_resources/bookshelf/NIMP_20303/index.html.
    安华政府推出PIKAS 2030 加强公私合作提升经济
    日前,首相安华推出了《2030年公私领域合作大蓝图》(PIKAS 2030),旨在通过马来西亚公私合作关系的增长与发展来强化经济。 根据首相署公私合作单位的声明,PIKAS 2030 延续了现有的公私合作政策和指南,并在此基础上附加价值,制定更全面且清晰的方向。 该计划的目标是于2030年吸引私营部门投资780亿令吉,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820亿令吉,并创造90万个就业机会。 PIKAS 2030制定了四大战略核心和17项战略举措,政府将以竞争优先的方式,通过征求需求建议书(RFP)招标。 四大战略核心如下: 战略核心 1: 改善公私合作生态系统,以促进高效的服务交付 战略核心 2: 集中协调,以加强公私领域的合作 战略核心 3: 扩展公私合作模式,使项目更多元 战略核心 4: 加强公私合作的融资机制,以推动可持续投资 此外,政府将引进一些新的公私合作模式,如改建 – 运营 – 移交(ROT)以及建设 – 改造 – 运营 – 移交(BROT)。 首相署指出,这项大蓝图有望提升国家竞争力、激发公私领域的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为政府和人民带来最佳价值与利益。 图片来源:首相署官方脸书、《2030年公共领域与私人界合作大蓝图》(PIKAS 2030) 参考资料: “Anwar unveils Pikas 2030 to strengthen governance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The Star, 9 Sept. 2024. Accessed 9 Sept. 2024.  “Majlis Pelancaran Pelan Induk Kerjasama Awam-Swasta (PIKAS 2030).” YouTube, uploaded by Astro AWANI, 9 Sept. 2024, www.youtube.com/watch?v=XDb0IyfZ_LY.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ster Plan 203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 2024.
    ESG与SDGs的关系、区别和互补性
    近年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所以备受瞩目,源自于全球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而做出的积极回应。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的数据,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C,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报告指出,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全球气温到本世纪末可能上升3.2°C,远超《巴黎协定》设定的1.5°C目标。 由此可见,应对气候挑战刻不容缓,许多企业和投资者纷纷将ESG与SDGs因素纳入重要决策过程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和目标。这两个概念虽常被并列提及,却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 ESG与SDGs的关系 共同目标:ESG和SDGs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尽管它们的具体焦点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两者都强调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良好治理的重要性。 相互支持:ESG实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SDGs的实现。例如,一家注重环境保护(Environment)的公司可能会通过减少碳排放来支持SDG 13(气候行动)。 评估工具:SDGs为ESG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参考框架。企业可以将其ESG努力与特定的SDGs目标对齐,从而更好地衡量和展示其可持续发展贡献。 ESG与SDGs的区别   ESG SDGs 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逐渐发展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性的框架。 由联合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是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主要对象   主要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用于评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表现。 面向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 提供了更广泛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蓝图,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个方面。 衡量标准   有多种评估标准和评级系统,但尚未完全统一。 有明确的17个目标和169个具体指标。 时间框架   是一个持续的评估过程,没有固定的结束时间。 设定了2030年为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点。   ESG与SDGs的互补性 提供全面视角:ESG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而SDGs则提供了更广阔的全球视角。结合两者可以帮助企业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增强报告效果:将ESG实践与SDGs目标对齐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效果。这种对齐不仅展示了企业的ESG表现,还说明了其如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指导创新和战略:SDGs可以为企业的ESG战略提供方向,激发创新思维。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可能会根据SDG 4(优质教育)开发新的教育技术,从而在社会(Social)方面做出贡献。 促进合作:SDGs强调的全球伙伴关系(SDG 17)可以推动企业在ESG实践中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包括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其他企业的合作。 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将ESG与SDGs结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与各利益相关者沟通其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参与度和支持度。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可持续时尚 一家服装公司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ESG中的Social和Governance)来支持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和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公司确保供应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案例2:可再生能源投资 一家投资公司将ESG标准纳入其投资决策,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公司。这不仅符合ESG的环境(Environment)标准,还直接支持了SDG 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 13(气候行动)。 小结 ESG和SDGs虽然在起源、范围和应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互补性。对于企业而言,将ESG实践与SDGs目标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解决全球挑战做出贡献。
    能源危机2050:马来西亚经济前景堪忧
    马来西亚面临的挑战 马来西亚当前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能源危机。如果不尽快解决能源可持续性问题,马来西亚的经济在2050年前将面临重大挑战。 问题的根源 大量补贴政策:过度的补贴政策导致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低效能源使用: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过度依赖煤炭和天然气:对煤炭和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使得国家的能源结构不稳定,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数据告诉我们 根据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目前每天仅生产约38万至39万桶原油,而这一数字在过去曾高达每天65万桶。同时,用于发电和工业的天然气需求已超过国内生产量,去年约有25%的天然气需求依赖进口。这一进口比例预计今年还会增加,并在未来持续上升。 Petronas的困境 登嘉楼州Kerteh的Petronas天然气加工厂因天然气供应量减少,产能已经部分下降。这些事实不能被忽视,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我们的后代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承担这些后果。 应对挑战的措施 经济部将把能源转型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任务之一。推动能源转型对于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促进高附加值活动的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结论 能源危机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未来的重大议题。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推动能源转型,确保未来的经济稳定和繁荣。
    全球经济的“东移西流”:当中美贸易战遇上全球⼒量⼤洗牌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美贸易战就像是⼀场全球“权⼒的游戏”,不仅牵动了两⼤经济体的神经,也让全世界的市场变得如同过⼭车般起伏不定。但这场贸易战背后,真正值得关注 的,是全球经济⼒量的东移和⽂化⼒量的西流。这两股⼒量的对⽐,既让⼈感觉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多极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场东西⽅的“拔河⽐赛”。 全球人口⼤对⽐:12%与88%的悬殊差距 我们先从人口的“冷数据”开始聊起。地球上⼤约有70多亿⼈,但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口的分布并不均匀。只有12%的⼈⽣活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西⽅”世界——包括美国、加拿⼤和西欧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其余88%的人口则散布在世界其他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洲和拉丁美洲。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88%的人口正在为全球经济贡献⼒量,他们的消费、劳动和创造⼒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脉动。尤其是在亚洲,这⽚人口密集的⼟地上,早已从“世界⼯⼚”转变为“全球市场”。亚洲的人口红利、不断上升的中产阶级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正把全球经济的引擎从⼤西洋的彼岸,推到了太平洋的彼岸。 经济⼒量东移:亚洲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量的天平正慢慢向东倾斜。过去⼏⼗年,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不仅建⽴了世界上最庞⼤的制造业基地,还在科技、⾦融、电⼦商务等领域快速崛起。与此同时,印度也通过信息技术服务、初创企业和人口红利,逐渐成为经济新星。 中国的“⼀带⼀路”倡议更是锦上添花,它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基建投资,也为全球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这种经济⼒量的东移让西⽅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这也是中美贸易战背后隐藏的原因之⼀。美国感受到⾃⼰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正在被侵蚀,于是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但贸易战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如美国所愿。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展⽰出了强⼤的韧性和应对能⼒,反⽽让西⽅世界意识到,经济⼒量的转移已经不可逆转。 ⽂化⼒量西流:西⽅的“软实⼒”依然强⼤ 虽然经济⼒量正在向东⽅转移,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西⽅国家在⽂化⼒量上的主导地位依然坚不可摧。这个世界似乎存在⼀种“⽂化惯性”,即使经济⼒量发⽣了转移,⽂化的影响⼒依然牢牢掌握在西⽅的⼿中。 举个例⼦,全球范围内,电影票房最⾼的影⽚⼤多来⾃好莱坞,流⾏⾳乐榜单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也是欧美歌⼿。就连我们⽇常使⽤的社交媒体,像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也都是美国的“特产”。这些⽂化产品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它们还通过潜移默化的⽅式,塑造着全球⼈们的价值观和⽣活⽅式。 更有趣的是,英语作为国际通⽤语⾔,进⼀步巩固了西⽅的⽂化霸主地位。⽆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学术研究,英语⼏乎都是不⼆选择。甚⾄在经济强势崛起的中国,英语教育依然是全民重视的重点。于是就出现了⼀个有趣的现象:虽然经济⼒量在向东转移,但全球的⽂化“流⾏趋势”依然在西⽅。 东西⽅的“拔河⽐赛”:经济与⽂化的较量 这场经济⼒量与⽂化⼒量的较量,就像是⼀场全球范围内的“拔河⽐赛”。⼀边是亚洲的经济崛起,另⼀边是西⽅的⽂化霸权,双⽅各⾃拉扯着世界的未来⾛向。 中美贸易战就是这场拔河⽐赛的⼀个缩影。在经济层⾯上,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正在不断提升⾃⼰的竞争⼒,挑战西⽅的经济主导地位。但在⽂化层⾯上,西⽅国家依然通过强⼤的“软实⼒”掌握着全球话语权。这种经济与⽂化的双重较量,使得全球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我们把全球经济看作⼀个战场,那么亚洲国家已经在经济“硬实⼒”上取得了显著优势,⽽西⽅国家则在⽂化“软实⼒”上保持着不败的地位。这种双重⼒量的对抗,让世界经济变得更加多极化,也让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不少。 未来展望:全球⼒量的重新洗牌 ⾯对这种⼒量的重新分配,未来的全球格局会如何发展?是亚洲在经济上持续崛起,并逐步接管⽂化话语权,还是西⽅国家通过⽂化影响⼒重新赢回经济主导地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前的趋势来看,亚洲国家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不可忽视的优势。中国、印度、⽇本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然⽽,要在⽂化领域赶超西⽅,可能还需要⼀段时间。这不仅涉及到⽂化产品的输出,还涉及到全球传播⽹络、语⾔的推⼴以及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化将继续发挥关键作⽤。虽然经济⼒量和⽂化⼒量的“拔河”仍在继续, 但全球各地的相互依存也在不断加深。⽆论是亚洲国家还是西⽅国家,都需要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和互利,才能在这场全球经济⼤洗牌中获得最⼤的收益。 全球化的“新常态” 中美贸易战背后的全球⼒量转移,揭⽰了⼀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化进⼊了⼀个“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下,经济⼒量和⽂化⼒量的分布不再是固有的,⽽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对于亚洲国家⽽⾔,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提升⾃⼰的⽂化影响⼒,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对于西⽅国家来说,如何在保持⽂化优势的同时,适应经济⼒量的转移,也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在这场全球⼒量的“拔河”⽐赛中,谁能笑到最后?也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赛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年的全球格局。⽆论⾝处哪个国家,了解并适应这种变化,都是我们在这个复杂世界中前⾏的关键。
    税务减免⼤作战:员⼯福利,企业“稳赚不赔”的秘密武器
    在现代职场,员⼯福利不仅仅是员⼯幸福感的来源,更是企业减少税务负担的⼀⼤妙招。试想⼀下,有什么⽐让员⼯在不缴税的同时还能获得丰厚福利,⽽企业还能因此获得税务减免更令⼈兴奋的事呢?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操作,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稳赚不赔”的秘密武器。 交通津贴:让你的通勤路上也能“赚”钱 上班路上,你是否曾为油价飞涨⽽叹⽓?别怕!企业完全可以为你提供交通津贴,涵盖了汽油费和⾼速公路收费,⽽且⼀年⾼达RM6K的津贴免税!换句话说,你上下班的每⼀公⾥, 都有可能是“企业买单”。更有趣的是,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费⽤作为运营成本扣除,这意味 着,你在路上开得越多,公司省的钱也越多!双赢的局⾯,想想都开⼼。 育⼉津贴:为“奶爸奶妈”量⾝定制的福利 育⼉津贴简直就是“奶爸奶妈”们的福⾳!你知道吗?公司可以为12岁以下的孩⼦提供每年⾼达RM3K的育⼉津贴,⽽你完全不⽤为这部分津贴缴税。想象⼀下,公司不仅帮助你解决了孩⼦的育⼉费⽤问题,还让你有更多的精⼒去⼯作。对企业来说,这⽆疑也是⼀项投资,毕竟,有了公司的⽀持,谁不想把⼯作做得更好呢? 医疗福利:公司给你买单,健康⽆忧 ⽣病了不⽤担⼼,公司在这⼉给你“兜底”!企业可以为你提供包括传统医疗在内的全⾯医疗福利,甚⾄连⽣育费⽤也在免税范围内。不仅如此,这部分费⽤同样可以免税处理。员⼯的健康是企业的财富,健康的你更有战⽃⼒,⽽企业的“战⽃⼒”也因此更强⼤。 利息津贴:购房购车的“神助攻” 买房买车是⼈⽣⼤事,企业在这⾥也可以成为你的“神助攻”。如果你需要贷款买房或买车, 企业可以提供利息津贴,只要贷款⾦额在RM300K以下,这部分利息津贴就可以免税。每个⽉的贷款利息都由公司分担,是不是瞬间觉得⽣活轻松了许多?⽽且,这样的企业在招聘市场上也更具吸引⼒,⼤家都愿意来这⾥⼯作,因为“连贷款都有⼈帮忙还”,这简直是职业⽣涯中的“⾦⼿指”! 教育贷款津贴:持续学习,企业为你买单 想继续深造,担⼼学费压⼒?别慌!企业可以为你提供教育贷款津贴,尤其是帮你⽀付马来西亚⾼等教育基⾦(PTPTN)的贷款。这种福利不仅能让你不⽤缴税,还能让你在⼯作之余安⼼学习,提⾼⾃⼰的竞争⼒。更妙的是,公司培养了更专业的员⼯,⽽你也因此变得更值钱。可以说,这不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是“企业的未来与员⼯的未来息息相关”! 度假旅费津贴:⼯作也要懂得享受⽣活 忙碌了⼀年,是时候放松⼀下了。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度假旅费津贴,让你在放松⾝⼼的同 时,还能省下⼤笔开销。根据规定,国内度假每年可享受三次免税津贴,⽽国外度假则限于每年⼀次,且⾦额不超过RM3,000。这意味着,你在享受美好假期时,公司“悄悄”帮你买了单。这种福利不仅让员⼯休息得更好,回来⼯作时也更有动⼒和创造⼒。你说,这样的福 利,谁不爱呢? 赠送公司产品与服务:员⼯福利与企业营销“双赢” 企业还可以通过赠送产品或服务来“俘获”员⼯的⼼。只要赠送的产品价值少于RM1,000,这部分就可以免税。⽐如,公司可以送你⼀台新⼿机,让你在⼯作的同时也能紧跟科技潮流。这不仅让你开⼼地享受公司产品,还能成为企业的“义务宣传员”,⼀举多得! 企业与员⼯的“偷笑”策略 说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这些员⼯福利的魅⼒?这些福利不仅能让员⼯感受到公司的关怀,提升⼯作满意度,还能让企业在税务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减免。更重要的是,员⼯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双赢策略下变得更加紧密。 当然,这些福利的前提是员⼯不能持有公司超过50%的股份,适合普通员⼯⽽⾮⼤股东。所以,企业在设计这些福利时,需要了解具体的税务法规,确保福利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最后,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为员⼯设计这些福利,或者不确定如何操作,别担⼼,我们的会计与税务服务团队随时为你提供专业建议。毕竟,能让员⼯和企业⼀起“偷笑”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赶快⾏动吧,让你的企业也加⼊这场税务减免的⼤作战!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概览:全球共同的未来蓝图
    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齐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共同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份议程提出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广泛议题,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SDGs由17个主要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组成,旨在应对全球面临的各种可持续发展挑战。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这17个目标,帮助你理解它们如何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SDGs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到2030年解决全球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多重挑战。这17个目标相互关联,覆盖从消除贫困到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要议题。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概览 目标1 无贫穷: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关键行动:提供社会保障、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 目标2 零饥饿: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 关键行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食品分配系统、减少粮食浪费。 目标3 良好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关键行动:提高医疗保健质量、预防疾病、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目标4 优质教育: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机会。 关键行动: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职业培训和高等教育。 目标5 性别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关键行动: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女性参与决策、保护女性权益。 目标6 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关键行动:改善供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系统。 目标7 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关键行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普及清洁能源技术。 目标8 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 关键行动: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 目标9 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造具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工业化。 关键行动:投资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目标10 减少不平等: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关键行动:实施公平政策、促进社会包容、改善国际合作。 目标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关键行动:改善城市规划、发展可持续交通、保护文化遗产。 目标12 负责任消费和生产: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关键行动:推广可持续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消费者意识。 目标13 气候行动: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加强气候教育。 目标14 水下生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行动: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渔业资源。 目标15 陆地生物: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 关键行动:防止森林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荒漠化。 目标16 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行动:减少暴力、促进法治、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 目标17 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关键行动:增进国际合作、促进技术转让、加强全球伙伴关系。 小结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这些目标不仅为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企业和个人指明了方向。通过理解这些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角色,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繁荣和可持续的世界贡献力量。
    ESG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从理念到全球趋势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概念,虽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显得较为新颖,但它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意识逐渐加强的必然结果。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许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无论国内外,开始将其运营与ESG挂钩,使其成为一股全球趋势。企业责任也从单纯的经济效益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影响,ESG正是这一变化的集中体现。 ESG的起源 环保运动与社会责任的萌芽 ESG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震惊了世界,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一时期,前瞻性企业开始关注其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例如,3M公司在1975年推出的”污染预防付费”(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 简称3P)项目,成为企业环境管理的先驱。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概念开始流行。1953年,Howard R. Bowen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中首次系统化地阐述了CSR的概念,为后来的ESG奠定了基础。 投资领域的转变 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SRI)逐渐兴起。1982年,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成为美国第一家专注于可持续和负责任投资的独立投资顾问公司,开创了将社会和环境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先河。 到了90年代,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1990年,Domini 400 Social Index(现为MSCI KLD 400 Social Index)成立,成为第一个将ESG因素纳入考量的市场指数,标志着ESG概念的雏形已经形成。 ESG的正式提出与发展 2004年《在乎者最终成赢家》报告 2004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名为《在乎者最终成赢家》(Who Cares Wins)的报告,首次提出了ESG的概念。该报告由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与瑞士政府合作编制,明确提出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报告呼吁金融机构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中,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价值,也能够提高长期的经济回报。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为ESG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的出台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ESG的全球化发展。PRI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发起,旨在鼓励投资者在其决策过程中考虑ESG因素。 PRI提出的6项原则包括:将ESG纳入投资分析、推动企业披露ESG信息、倡导ESG实践、加强合作以提高影响力、增强透明度和问责性等。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超过3,000个签署机构,管理的资产超过100万亿美元,充分体现了ESG理念在全球投资界的广泛影响力。 ESG的全球化进程 ESG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随着ESG的发展,各种ESG评级和指数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推出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DJSI)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重要标准。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到2021年底,全球ESG资产规模已达到35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50万亿美元。 各国政策推动ESG发展 除了投资领域的推动,全球各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ESG的重要性,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企业在ESG领域的表现。例如,2015年,法国颁布了《能源转型法》第173条,要求机构投资者披露其投资组合的碳足迹,成为全球首个此类强制性要求。这一趋势正在全球蔓延,推动ESG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考量。 与此同时,亚洲、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也纷纷推出相关法规和指导方针,要求企业加强ESG管理,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加速了ESG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实践。 SDGs与ESG的结合 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具体的方向。SDGs的发布与ESG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它们都强调企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角色。 许多企业和投资者开始将SDGs纳入其ESG策略中,致力于通过实际行动支持这些全球目标的实现。SDGs的发布进一步强化了ESG在全球商业和金融领域的重要性。 小结 ESG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认知的深化。从早期的环保意识到如今成为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ESG已经深深植根于现代商业实践中。作为逐渐受到关注的评估指标,ESG将指引我们实现更美好的商业和世界。
    独家专访 | 本土实践与国际交流:Zoel Ng 的全球视野
    在国际舞台上的分享与交流 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 的工作并不局限于本地,她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了全球舞台上。她所主导的项目 《MySDG 国际会议》、《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青年SDG使者》被选为《 2023 年全球百大青年发展杰出项目统筹》,并受邀前往中国展示成果。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独家专访 | 反思、成长与未来愿景: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 从本土到全球的实践 Zoel 强调,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的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认为,只有在本土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国际社会,才能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她希望通过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将马来西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实践 在她的工作中,Zoel 不断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结合。例如,她在参与联合国 SDGs 会议时,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回马来西亚,推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才能在全球视野下实现本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Zoel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结合的故事。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了国际舞台上。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全球视野下,不断结合本土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期待她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推动本土与全球的结合,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我们衷心感谢Zoel 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SOMO团队的专访。通过这次深入对话,我们不仅领略了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见解,更感受到了她对这项事业的热忱与执着。Zoel分享的经验和愿景,无疑将为我们的读者带来启发和鼓舞,再次感谢Zoel的真诚分享,愿她和MySDG Academy在未来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ESG的定义与三大支柱: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ESG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投资者、企业领导还是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三个字母所代表的深远含义。本文将为你揭开ESG的神秘面纱,探讨其定义及三大支柱,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什么是ESG?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 旨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ESG不仅仅是一种衡量标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其运营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公司内部的治理质量。 ESG的三大支柱 1. 环境(Environmental) 环境支柱关注企业如何与自然环境互动,以及其运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关键考量点: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能源使用效率 废弃物管理 水资源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案例: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以及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计划,显著降低了其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2. 社会(Social) 社会支柱聚焦企业与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所在社区的关系。 关键考量点: 员工权益与福利 职业健康与安全 产品质量与安全 供应链管理 社区参与和贡献 案例:一家科技公司通过实施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改善工作场所条件,并积极参与社区教育项目,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和公司声誉。 3. 公司治理(Governance) 公司治理支柱关注企业的内部系统和流程,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公平性和问责制。 关键考量点: 董事会结构和独立性 高管薪酬 股东权益 商业道德与反腐败 信息披露透明度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实施严格的反腐败政策,以及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ESG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正确理解和实施ESG原则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风险管理:ESG有助于识别和管理长期风险,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监管变化。 机遇把握:关注ESG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如可持续产品和服务。 提升声誉:良好的ESG实践可以增强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和人才。 长期价值创造:研究表明,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往往能够创造更持久的价值。 满足投资者需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过程中。 小结 ESG不仅是一个评估框架,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南针。通过平衡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三大支柱,企业可以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积极影响。随着ESG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世界将朝着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新政策如何鼓励更多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
    为什么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如此之低? 在马来西亚,尽管女性在大学中的比例高达65%,但她们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却相对较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仅为56%,远低于男性的82.9%。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  过去25年间,马来西亚经济过度依赖低技术和廉价外劳。这种依赖导致整体薪资水平偏低,减少了企业雇佣女性的动力。同时,公共托儿和养老设施的不足也使女性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限制了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  新政策:如何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推出了“昌明经济”新政策框架,旨在全面提升经济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和福祉。其中之一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以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政府要求从2023年开始,上市公司董事局中女性的比例必须达到30%。目前,这一规定的遵守率已经相对较高,显示出新政策在企业层面已经得到了有效实施。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未来几年内创造更多高技术和高薪资的就业机会,以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劳动力市场。  公共设施的改善:如何促进女性劳动力参与? 改善公共托儿和养老设施也是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关键举措之一。政府将加强对托儿所和养老院的投资,以确保更多女性能够在照顾家庭成员的同时,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这不仅能增加家庭收入,还能释放更多的消费潜力,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的内需增长。  企业责任:如何鼓励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 企业在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通过提供更灵活的工作安排和职业培训,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并留在劳动力市场。  女性劳动力参与的好处? 增加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研究表明,女性参与劳动市场能够提高家庭总收入,增加消费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更多女性进入职场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性别平等,构建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将如何变化? 随着政府新政策的实施,马来西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提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推动经济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政府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以确保这一目标可以实现。通过提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马来西亚不仅能实现经济增长,还能提高整体社会福祉,为全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期待马来西亚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繁荣的未来,让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的双赢。
    独家专访 | 反思、成长与未来愿景: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反思是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强调了反思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反思是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她的组织总是鼓励成员成为一个反思性社区。Zoel说:“很多事情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并不确定是否正确,但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我们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真正实现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理论与实践并重 Zoel深信,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她不仅积极参与社区项目,也秉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念。Zoel 认为,实践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 SDGs 的目标。她说:“我目前还在学习,正在修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并计划进行博士研究。” 她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教授和指导学生。 项目的持续改进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Zoel始终保持着反思和改进的态度。从最初的几个小项目,一路发展到目前已落实超过50个社区与青年发展项目,她的团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提升。通过反思,她与团队能够不断改进项目的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 Zoel指出,许多企业对SDGs和ESG的概念仍然陌生。她希望通过培训和教育,帮助企业了解并落实这些目标。她计划举办更多的企业培训项目,使用实际案例和操作指导,帮助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Zoel认为,SDGs与ESG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未来的愿景 未来,Zoel计划继续扩展MySDG Academy的影响力,推出更多的培训项目和国际合作。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SDGs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她坚信,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SDGs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讨Zoel Ng如何通过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全球舞台。通过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的结合,Zoel不断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落幕,助力企业走向更强大
    由KCCC丹中总青商团和SOMO集团联合主办的《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于2024年8月19日晚上7点至10点成功举办。这场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家的参与,更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启发。 1.0 吉兰丹《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的大合照 在这次分享会上,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佳美为来宾们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点,深入探讨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1.1 《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的其中之一,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佳美 另一位主讲嘉宾,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则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财务管理与银行决策的宝贵经验,他的分享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金融策略,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2 《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其中之一,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 此外,SOMO集团的社长赫奇也为来宾们深入解读了昌明经济的各个方面。他不仅详细讲解了如何申请政府津贴,还帮助企业家们理解了如何利用当天获取的信息,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强大。社长赫奇的演讲,内容丰富且充满实用性,得到了在场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1.3 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为来宾们深入解读了昌明经济的各个方面 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支持。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分享会,企业家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增强了信心,看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这次活动的朋友们,愿大家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JCI Seremban与SOMO集团联合主办,PUMM森美兰联办的《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活动在芙蓉圆满举行
    由JCI Seremban和SOMO集团主办,PUMM森美兰联办的《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主题分享会在芙蓉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汇集了众多行业精英,还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实用的解决方案。 1.0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的大合照 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WanChing分享了关于电子发票的深入见解,详细介绍了其应用的关键知识点,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她的讲解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电子发票,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1.1 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的 Wan Ching 为来宾讲解电子发票。 SOMO集团的社长赫奇则从政策层面出发,深入解读了昌明经济的各个方面。他为企业家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昌明经济政策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赫奇社长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还充满了实用的指导性建议,让与会者对昌明经济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1.2 来自SOMO集团的社长赫奇为来宾讲解《昌明经济》 此外,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财务管理与银行决策的宝贵建议。他的分享内容涵盖了企业在财务与银行事务中的决策方案,为与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1.3 来自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为来宾讲解关于财务管理与银行决策 此次活动通过一个平台,向参与者提供了关于电子发票、昌明经济和财务决策的三大主题,让大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实用的工具。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企业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政策趋势,掌握实战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科技:引领马来西亚经济迈向未来?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科技的崛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地改变了马来西亚的经济格局。 机遇还是挑战? 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产业得以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数字化经济也加速了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了创新和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政府的数字化策略:为经济拓展新天地 为促进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数字经济蓝图、数字化国家战略等政策旨在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培育数字人才、促进数字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创新基金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研发。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迈向新高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支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涌现出一批领先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为马来西亚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应对挑战:数字时代的深水区 尽管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数字鸿沟、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我国政府将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数字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数字化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数字化经济的奇迹之路 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实现昌明经济目标至关重要。未来,马来西亚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创新,为经济持续增长和民众福祉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早期的社区工作 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 的社区工作始于她的青年发展中心经历。曾经在16岁因停学而迷茫的她,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青年发展中心,并在那里学会了打鼓。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让她开始关注社区工作。 Zoel 认为,社区发展需要有章法和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为她提供了这样的框架。在她的工作中,她逐渐发现,许多纯粹依靠爱心和奉献的社会工作者,会因为缺乏资源和目标而感到疲惫和无助。她意识到,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实践社区项目的挑战与突破 Zoel 为她所服务的平台感到骄傲,她深信只要足够关心社区,并跟随着落地化模式,可以为社区带来真正的转变。 Zoel 所在的组织于全国落实的 SDGs项目接近1000个,此次的专访中,她分享了一些难忘的例子。例如,位于东马砂拉越的一个偏远地区,有13,000 名居民生活在长屋中,然而当地却没有手机维修的服务。这导致许多人在手机坏了以后只能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Zoel的组织团队前往当地,培训了 20 名年轻人学会手机维修,最终留下 6 人成功创业。Zoel说:“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创新项目的影响 除了手机维修项目,Zoel的组织也在其他领域进行了探索。另一项成功的案例是东马沙巴古打毛律(Kota Belud)的清洁水源项目,这个社区的百多户人家长期缺乏清洁的饮用水。组织通过筹集资金,帮助他们建立了清洁水源,并通过成立社区委员会,确保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饮水问题,还通过城市种植项目,推动了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水资源,成功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Zoel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培养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 未来的创新方向 未来,Zoel希望能够继续探索新的实践模式,将SDGs的理念推广到更多的社区和领域。她说:“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最适合的实施方法。”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Zoel相信,她和她的团队能够为更多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 Zoel 的社区转型之路展示了她在SDGs框架下通过科学方法和明确目标,成功赋能多元群体,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她的实践和创新精神,确保了社区的长远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讨Zoel Ng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反思和成长。通过她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经历,了解她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推动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马来西亚能源未来: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
    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还将其视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转型的核心,就是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步骤不仅可以增加能源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与挑战 可持续能源对于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我们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阳光、风力和水力,为可持续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然而,这个转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成本、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政府行动与政策 为了推动这一转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蓝图和能源转型路线图等,旨在明确目标和措施,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政府还通过法规和激励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和创新,推动可持续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我们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源储存和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动可持续能源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竞争力。 社会参与与环境保护 能源转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加强与民间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能源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同时,政府还注重环境保护,在可持续能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能源发展与环境友好相辅相成。 未来展望 可持续能源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可持续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马来西亚经济展望:新政策助推增长势头
    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非常乐观,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会持续增长。预测显示,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到4.7%,比2023年的3.6%有显著提升。 国内消费增长推动经济 国内消费活动的增加主要归功于劳动力市场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多和收入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消费者的支出,这对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 外部需求恢复 随着全球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恢复,特别是来自中国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增加,马来西亚的外部需求也在显著回升。电气和电子(E&E)贸易的改善也是今年出口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季度表现强劲 2024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经济实现了4.2%的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强劲的消费者支出以及制造和建筑业的显著提升是主要原因。按季度环比计算,季节性调整后的GDP增长了1.4%,扭转了2023年第四季度1%的萎缩。 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部门的投资增加,与12马来西亚计划(12MP)下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息息相关。政府表示会继续每年投入900亿令吉的开发支出预算直到2025年。这样的投入预计会持续支持经济增长。 出口复苏与服务贸易提升 全球半导体销售的改善预计会带动净出口的回升,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需求的增长。服务贸易方面,旅游业的复苏将继续带来好处,而货物贸易方面,电气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改善、全球生产的复苏和库存补充活动都将推动增长。 风险因素与挑战 尽管前景乐观,但也有一些风险可能影响今年的增长,比如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这包括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放缓,以及高借贷成本导致的主要市场需求下降。在国内方面,政策变化可能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支出。 区域经济表现 除了马来西亚,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也实现了更强劲的增长,韩国和台湾因为外部需求的增加,经济表现也超出预期。整体来看,大多数经济体在2024年第一季度都实现了更快的增长,得益于国际贸易和生产活动的复苏。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非常积极。国内需求的强劲扩张和外贸的复苏将继续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我们也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上一篇,我们说到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始于偶然,却因她的坚定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而硕果累累。这一篇,我们将聚焦MySDG Academy肩负的重要使命,以及该组织如何透过其项目赋能多元群体,包括社区、青年与企业。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MySDG Academy 的诞生与使命 MySDG Academy是由Persatuan Promosi Matlamat Pembangunan Lestari(PPMPL)所成立,目标是通过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来推动 SDGs 的落实。在《可持续发展目标4:优质教育》的框架下,MySDG Academy 旨在提供技能、知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学会珍惜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多样化的培训项目 MySDG Academy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峰会、工作坊和培训项目,通过一天的工作坊帮助政府官员、青年组织和社区领袖了解 SDGs的概念和实施方法。Zoel 强调,虽然 SDGs 是一个全球性的目标,但它与社区的连接和落实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的工作是通过具体的培训和教育,帮助社区理解 SDGs 并有效地落实这些目标。 注重合作与资源整合 在 Zoel 的工作中,她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 和 《可持续发展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Zoel 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在她所主导的《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她与 40 多个单位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峰会。 Zoel 的经历印证了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有效的合作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真正的进展。MySDG Academy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不断推动着社区、青年和企业的发展。 赋能社区与青年 Zoel 的工作不仅限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注重社区和青年的赋能。她通过项目培养了许多有心为社区贡献的年轻人,让他们在 SDG 领域中成长和发展。当中有一位年轻人,在加入 MySDG Academy 时才19岁,透过Zoel和组织的细心栽培和扶持,不仅获得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代表组织前往泰国、美国等地进行交流与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Zoel 希望能够不断赋能社区和青年,让他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她坚信,只有通过教育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结语 MySDG Academy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广泛的合作,成功赋能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多元群体。Zoel 的愿景和努力,不仅推动了SDGs的落实,也为社会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通过不断教育和实践,她和她的团队正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索Zoel Ng如何从青年发展工作起步,逐步涉足生态旅游,推动社区转型。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了解她如何运用SDGs的理念,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数字化金融:引领马来西亚经济的未来之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金融正逐渐成为马来西亚金融界的风向标。从移动支付到智能投资,新兴科技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金融生态。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引领经济发展的革命。数字化金融究竟是马来西亚未来金融的关键所在吗?以下是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数字化金融的崛起 数字化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移动支付、数字银行和智能投资等新兴科技的涌现,为金融服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更为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现在,我们站在了数字化金融的风口上,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将成为关乎我们经济未来的重要课题。 金融科技的推动作用 金融科技在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人工智能到区块链,科技的不断进步正在重塑着我们的金融服务方式。智能化、高效化,数字化金融是否能成为金融业的新风口?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共同迎接的机遇。 金融普惠的推进 数字化金融的发展也助推了金融普惠的实现。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可以更广泛地覆盖到偏远地区和边缘人群,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平价的金融服务。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和贫富之间的金融服务差距,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数字化金融,是否能成为实现金融普惠的利器?这是我们共同思考的课题,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未来展望 数字化金融,会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完善,数字化金融将会是驱动我国金融业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本期的大咖专访,SOMO团队有幸与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 Zoel Ng展开深入对话。我们将一同探索她投身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初心,以及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的心路历程。通过这次难得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Zoel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 从误打误撞到坚定信念 Zoel Ng是一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卓越的先锋人物。她的历程始于2019年,当时她误打误撞地选修了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硕士课程。对于Zoel来说,这个决定在当时显得有些随意,但却成为了她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转折点。她说:“当我修读这门课程时,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领域。” Zoel原本在政府部门工作,负责青年发展事务。她的职业生涯在青年与社会发展领域已有18年之久,从非政府组织(NGO)到州政府再到中央政府,她一直在各个层级的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政府更替时,她遇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这一平台开启了她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简称SDGs)领域的正式旅程。 从迷茫到清晰 回忆起 2016 年时的一段经历,当时Zoel在槟城的博览会负责青年发展工作,被问及青年发展的具体目标时,她一时语塞。这让她意识到,尽管她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青年发展上,但却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直到她走进SDGs的世界,才开始明白,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方向。SDGs 的框架帮助她在青年发展工作中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指标,使工作变得更加有方向性和影响力。 迈向新高度 在理解到SDGs的重要性后,Zoel的青年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负责策划了超过50个社区与青年发展项目,包括《MySDG 国际会议》、《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青年SDG使者》,与超过400家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合作;她更因此被评选为《2023年全球百大青年发展杰出项目统筹》,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的认可。她受邀到中国展示这些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扎根于社区,影响深远 Zoel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她更注重实际操作。通过APPGM-SDG和MySDG Academy,提供各种培训项目,如国际会议、工作坊和培训课程,帮助政府官员、青年组织和社区领袖了解并落实SDGs。她说:“SDGs看似是一个全球性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社区密切相关。”她的团队已经为超过2,000名政府官员、社区领袖和年轻人提供了一天的工作坊,帮助他们理解并实践SDGs。 通过这些努力,Zoel深刻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她的使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旅程,更是作为一个用心投入、用行动改变的典范。 结语 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从偶然开始,却因她的坚定信念和持续努力而取得了显著成就。她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学习,更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社区和青年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Zoel Ng创立的MySDG Academy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国际合作,赋能社区与青年,推动SDGs的实现。敬请期待!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马来西亚:保持中立,抓住经济机遇
    马中关系:携手迈向未来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庆祝马中建交50周年时,对两国领导人的前瞻性思维表示了高度的赞赏,称赞这种思维促成了两国关系的“丰富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和平与不结盟: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核心 与许多东盟成员国一样,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以和平、不结盟为中心,并促进南南合作。这一政策使马来西亚能够与中国建立了一种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亚太地区“最友好和最具成效”的关系之一。 自我约束:解决南海争端的关键 马来西亚通过自我约束,与中国达成协议,通过和平解决南海争端,防止领土问题影响双边关系。这一举措反映了马来西亚的和平外交立场,有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反对遏制:维护地区稳定 首相安华反对西方遏制中国的努力,认为这会在该地区制造分歧。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演讲中表示,大国竞争并非区域事务的结构特征,他将继续努力防止这种竞争危及区域经济和和平。 促进经济合作:马中合作助力经济增长 马中两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中国游客的增加和中国投资的持续流入使得双边关系更加紧密。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被认为是安华的首要任务,目的是利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将我国打造成为一个高科技国家和制造业中心。 全面合作: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通过各种合作项目和双边协议,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正在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马来西亚昌明经济框架:引领创新转型,开启新时代
    创新政策支持 马来西亚政府发布的昌明经济框架是推动国家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昌明经济框架致力于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为此,制定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是其中的关键之举。这些政策将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供创新资金支持,并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新政策的支持下,大马的创新企业将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研发活动,开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探索,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人才培养 昌明经济框架还将重点培养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而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体系入手。因此,政府将通过优化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科研奖学金,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此举旨在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除了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外,马来西亚政府还将着力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孵化、加速发展的支持。政府将建立创新基地、科技园区等平台,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政企合作共享 昌明经济框架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共享。政府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动创新发展。同时,政府还将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发展。 结语 经济部长表示:“该框架的发布标志着大马正式启动了创新转型的新征程,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昌明经济框架的出台,我国将迈向一个更加创新、活力四射的经济时代,助力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入探索 JS-SEZ 与经济潜力:昌明柔佛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成功
    2024年12月7日,【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柔佛站在 JB Exsim Sale Gallery 圆满举行。本次分享会以“昌明柔佛经济发展”为主题,由 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赫奇 担任主讲,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且深刻的经济发展主题分享。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行业的本地企业家、经济学者以及对柔佛经济未来发展感兴趣的参与者,共同探讨柔佛经济的潜力与机会。 柔新经济特区(JS-SEZ):推动柔佛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 柔新经济特区(Johor-Singapore Special Economic Zone, JS-SEZ)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政府联手推出的旗舰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及跨境协作,全面推动两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长赫奇特别指出,JS-SEZ 不仅能吸引全球投资者,还为本地企业提供了跃升至国际市场的跳板。通过专注于制造业升级、金融服务拓展、科技创新以及绿色能源发展,JS-SEZ 成为推动柔佛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 柔佛经济七大本钱: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在分析 JS-SEZ 的重要战略意义时,社长赫奇同时围绕“柔佛经济七大本钱”,系统阐述了柔佛在服务业、制造业、政策支持、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七大本钱不仅构成了柔佛经济的坚实基础,也为 JS-SEZ 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津贴与资源解读:企业家的热门话题 活动中特别分享了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津贴和支持方案,详细讲解了申请流程、使用范围及成功案例。这一部分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关注,许多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表达了对这些资源的浓厚兴趣,并计划进一步了解申请细节。 与会者反馈 与会者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对柔佛经济的潜力和未来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获得了切实可行的商业建议。分享会层次分明,涵盖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让观众备受启发。 结语:携手共创经济繁荣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柔佛站的圆满落幕,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洞察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也搭建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SOMO 集团将继续致力于推广昌明经济理念,与更多企业和个人携手,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福祉的实现。下一站巡回分享会,再会! SOMO集团近期活动: 大马消费博览会:穆斯林文化商品与产品  日期:17/12/2024(星期二)  时间:10:00 AM – 6:00 PM  地点:MITEC Hall 1, KL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昌明经济与柔新经济特区 讲师:社长赫奇与刘建来(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  日期:18/12/2024(星期三)  时间:7:30 PM – 10:00 PM  地点:R&F JB  
    2025年预算:企业家的关键亮点及影响
    2025年预算(Belanjawan 2025)是由马来西亚首相安华·易卜拉欣提出的,旨在推动国家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该预算不仅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承诺,还为企业家和小商贩提供了多项重要举措,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促进本地商业环境的改善。以下是预算中对企业家影响的关键亮点: 投资激励措施: 预算强调吸引外资,去年批准的投资创下3295亿林吉特的新纪录,2024年上半年达到1600亿林吉特,这表明为企业家提供了有利的融资和扩展机会。 新工业总体规划(NIMP): NIMP的推出旨在增强工业增长,为企业家提供参与新行业和创新的机会。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 该倡议专注于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为涉及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企业提供机会。 国家半导体战略计划(NSS): NSS旨在将马来西亚定位为半导体行业的关键参与者,为企业家提供投资和创新的机会。 对小商贩的支持: 特别拨款用于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并支持小商贩,体现了增强本地企业家商业环境的承诺。 公私合营伙伴关系: 预算鼓励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这可以为企业家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项目。 数字经济的关注: 明显强调建设数字经济,这将为科技初创公司和转型在线的企业提供多种机会。 对良好治理的承诺: 专注于诚信和反腐败措施旨在创造更稳定的商业环境,增强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的信任。 支持统计数据 经济在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了5.9%,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复苏。 失业率降至3.2%,展示了成功的就业创造努力。 通货膨胀降至1.9%,反映出有效控制生活成本上升的措施。 去年批准投资创下3295亿林吉特的新纪录,强调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承诺。 对未来行动的建议 利用投资机会: 企业家应积极寻求与NIMP和NSS框架相关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融资机会,以利用政府激励措施。 采用可持续实践: 企业应考虑将可持续实践纳入运营,尤其是与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资源相关的做法,如NETR所述。 参与数字转型: 企业应投资于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以提高市场覆盖率和运营效率。 参与公私合营伙伴关系: 与政府倡议合作可以获得资源、资金和网络,有助于扩大业务规模。 关注社区参与: 与当地社区互动可以帮助识别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或服务解决的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客户忠诚度。 保持对政策变化的关注: 企业应关注财政政策和治理措施方面的变化,以确保合规并与政府目标战略保持一致。 通过采取这些行动,企业家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在Belanjawan 2025塑造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蓬勃发展。
    2024年半导体求职征才展 逾400职位等你来应聘!
    由雪州资讯科技及数码经济机构(Sidec)主办,马来西亚高级半导体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办,MyFutureJobs为支持单位的的“2024年半导体求职征才展”将于本月4日至5日在吉隆坡MITEC盛大举行。 活动详情: 日期:2024年10月4日至5日 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5点 地点:Hall 1, Level 1, MITEC, Kuala Lumpur 入场费:免费 报名链接:https://www.eventbrite.com/e/malaysia-semiconductor-recruitment-day-2024-4th-and-5th-october-2024-tickets-1014208002437 这场征才展不仅是庆祝东南亚最大IC设计园正式于雪兰莪州启动,更是鼓励更多半导体人才响应《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以实现我国半导体产业升级。 本次活动汇聚25家行业顶尖公司企业,为求职者提供逾400个职位,欢迎有志于半导体行业的求职者、应届毕业生及在职专业人士踊跃参与! 活动亮点: 多种职位选择:开放岗位包括RTL设计工程师、设计验证工程师、物理设计工程师、模拟电路设计工程师、版图设计工程师等。 前沿科技展览:了解最新的半导体技术及行业趋势。 顶尖公司交流:与HCLTech、MaiStorage、SkyeChip等知名雇主面对面交流。 即场面试机会:携带履历且穿着专业,抓住即场面试的机会,立即开启职涯。 随着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职业机遇。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浏览 https://www.eventbrite.com/e/malaysia-semiconductor-recruitment-day-2024-4th-and-5th-october-2024-tickets-1014208002437。 图片来源于参考资料: “Malaysia Semiconductor Recruitment Day 2024” Eventbrite, Accessed 1 Oct. 2024. Sidec – Selang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 Malaysia Semiconductor Recruitment Day 2024. Facebook, 1 Oct. 2024, 9:15 a.m.,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zVLHYCgr2qkYAkop/. Accessed 1 Oct. 2024.
    印尼经济潜力无限 有望跻身全球前十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的报告,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人口第四大国,其经济规模目前排名全球第16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印尼已经是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过去二十年,印尼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9年以来,贫困率成功减少了一半以上,至2019年将贫困率降低至10%以下。 随着外国投资东南亚的上升趋势,印尼在2022年创下了810亿美元的投资流入纪录,并在2023年上半年吸引了450亿美元的国内外投资。印尼的收入增加、消费增长、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澳大利亚对印尼的出口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增长了8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印尼人均收入将从2022年的5000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000美元。 此外,麦肯锡和普华永道(PwC)等国际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印尼将实现显著的经济增长,不仅有望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经济体量的领先者,甚至可能跻身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凭借东南亚最大的人口规模、最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持续推动,印尼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作为东南亚唯一的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印尼在区域内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增长也备受瞩目。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The World Bank in Indonesia: Overview.” World Bank, Accessed 1 Nov. 2023. 程家弘:〈改变策略·外资涌入 印尼经济大国愿景亮丽〉,《e南洋》,2023年11月22日,2023年11月1日读取。 “Indonesia—Robust economic growth raises incomes and middle class.”Export Finance Australia, Accessed 23 Sept. 2024.
    全球清真市场崛起 大马优势抢占先机
    随着全球穆斯林人口的不断增长,清真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截至2022年,全球穆斯林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4%,这为清真产业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根据Business Wire发布的报告,全球清真食品出口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清真产业的增长不仅源于穆斯林对清真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关注食品安全的非穆斯林消费者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一趋势表明,清真市场正在从单纯的宗教需求转向更广泛的健康与安全考量。 近年,马来西亚积极推动“清真马来西亚”商标的国际注册,目前已在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埃及、阿联酋和哈萨克斯坦等26个国家注册并使用。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马来西亚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也为大马清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 马来西亚清真发展公司(HDC)首席执行官指出,近70%的马来西亚清真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其中中国对清真产品的需求最为旺盛,其次是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这表明,马来西亚在满足区域市场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国际合作方面,马来西亚与日本在2024年2月签署了两项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加强清真贸易、投资及该领域的优质就业机会。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对马来西亚的清真产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大马在清真产业的优势,也为马来西亚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综上所述,全球清真市场正快速增长,而马来西亚凭借其丰富的清真认证经验和强大的市场基础,正处于这一趋势的前沿。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马来西亚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清真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Chinese companies eager to learn from Malaysia’s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Jun. 2024, Accessed 22 Sept. 2024. “HDC sees Malaysia’s halal exports rising up to 15% in 2023.”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08 May. 2023, Accessed 22 Sept. 2024. “Malaysia’s halal industry rising in stature.”Khmer Times, 30 Aug. 2024, Accessed 23 Sept. 2024. “Malaysia a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Sept. 2023, Accessed 22 Sept. 2024. “Malaysia strengthens halal trade, investment with Japan.”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22 Feb. 2024, Accessed 22 Sept. 2024.
    作为全球清真产业先锋 大马如何推动清真认证?
    根据《2023年全球伊斯兰经济状况报告》,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部门已连续10年在81个国家中居于榜首,彰显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那么,马来西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全球清真产业先锋的呢? 图片来源:恩迪文化 2005年,马来西亚伊斯兰宗教发展部(JAKIM)着手实行和监管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由政府主导,且获得穆斯林国家认可的国际清真认证体系。这不仅提升了马来西亚清真产品的可信度,也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JAKIM 官网 2006年,马来西亚清真发展公司(HDC)的成立。2008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清真产业中的领导地位,马来西亚推行了《清真业总体规划(2008-2020)》。 马来西亚标准局也表示,我国是首个制定清真标准的国家,这些标准如今已成为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的参考。至今,JAKIM已为清真行业制定了15项标准,涵盖食品和饮料、药品、物流、化妆品、清真实验室检测及穆斯林友酒店服务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JAKIM的清真认证不仅适用于马来西亚的企业,外国公司也可以申请,这进一步增强了马来西亚在全球清真市场中的影响力。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探讨全球清真市场的增长趋势及马来西亚的优势。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曾诗韵:〈马来西亚:领先的全球清真食品中心〉,香港贸易发展局,2017年2月17日,2024年9月22日读取。 “Chinese companies eager to learn from Malaysia’s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Jun. 2024, Accessed 22 Sept. 2024. “Malaysia a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halal industry.”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15 Sept. 2023, Accessed 22 Sept. 2024.
    公私合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溢出效应与就业推动力
    在上篇中,我们回顾了自1981年马来西亚引入私营化政策以来,公私合作模式的40年演变历程。这一历程通过推出私有化总体规划(PMP)、私人融资倡议(PFI)、设立公共私营合作单位(UKAS)、公私合作项目3.0(PPP 3.0)等举措,不断优化公私领域的合作模式。 自1983年至2009年,马来西亚共实施了333个公私领域合作项目。UKAS于2009年成立后,截至2023年底,另有175个项目顺利完成,项目总成本高达1854.5亿令吉。鉴于公私领域合作格局的不断变化,相关的指南和框架也在持续改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挑战。 从早期的私有化政策,到1991年引入的建设-运营-转移(Build-Operate-Transfer,BOT)和建设-运营(Build-Operate,BO)模式,再到公私合作3.0框架下的恢复-运营-转移(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ROT)和恢复-租赁-运营-转移(Rehabilitate-Lease-Operate-Transfer,RLOT)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实时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多年来,公私领域合作项目为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可以从交通、信息通信技术、政府服务、金融、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的经济效应看出。 据估计,2009年至2023年间,公私领域合作项目为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505亿令吉,并创造了696,061个就业岗位。这些贡献不仅包括项目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涵盖了通过家庭消费与相关行业扩展的溢出效应。 类别 对GDP的贡献(令吉) 创造的就业岗位(个) 直接影响 160亿 393,125 溢出效应 345亿 302,936 总计 505亿 696,061 图表:公私合作项目对GDP贡献与就业岗位(2009-2023年) 从直接影响来看,公私领域合作项目对GDP的贡献为160亿令吉,创造了393,125个就业岗位。同时,从溢出效应来看,这些项目为GDP额外贡献了345亿令吉,并在相关行业中创造了302,936个就业机会。 为了持续扩大马来西亚公私合作模式的经济增长,政府推出了《公私合作总体规划2030》(PIKAS 2030)。该战略文件旨在优化政策框架,鼓励创新合作模式,应对全球经济挑战,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确保公私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国家福祉的提升。 图片来源:Freepik、UKAS官方脸书 参考资料: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ster Plan 203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 2024.  
    从1981至2023:大马公私合作模式的40年变迁
    我们都知道,政府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涵盖建造道路、港口、高速公路、学校等。然而,这些公共项目通常需要巨大开支与专业技能。为了解决财政负担与技术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逐步与私人领域合作。 马来西亚的“私有化”概念可以追溯到1981年首次引入私营化政策。随后,1983年进一步完善政策,弥补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差距,推动了政策框架和相关服务,从而改善了公私合作的流程。 这一私有化倡议得到了私人部门的积极响应,并促成了1991年的私有化总体规划(Privatisation Master Plan, PMP)。期间,共有44个项目成功企业化与私营化,其中包括: 1983年的马来西亚电视系统有限公司(TV3) 1986年的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MISC) 1988年的南北高速公路(PLUS) 1990年的马来西亚电信公司(Telekom Malaysia Berhad) 1990年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 1994年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 1994年吉隆坡的轻轨项目(LRT) 2006年,《第九大马计划》提出了私人融资倡议(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PFI),以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执行效率并强化绩效管理。这些措施增强了制衡机制,提高了项目问责度与实施效率。在1983年至2006年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公私合作节省了逾1500亿令吉的公共开支。 2009年,马来西亚首相署设立了公共私营合作单位(Unit Kerjasama Awam Swasta, UKAS),负责规划、评估、协调及谈判公私合作项目。接着,在《第十大马计划》中,政府设立了便利基金(Facilitation Fund),以支持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 2019年,公私合作模式进入2.0阶段(PPP 2.0),推动了土地交换模式(Land Swap)的应用以扩展项目的潜力。2022年,为了应对疫情挑战,马来西亚推出了公私合作项目3.0(PPP 3.0),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合作策略。 从1981年至2023年,马来西亚的公私合作模式持续演变与优化。通过引入一系列政策与创新机制,政府成功与私人部门提升了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同时大幅减轻了财政压力。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也为未来的公私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片来源:Freepik 参考资料: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ster Plan 203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 2024.
    逾5000家企业获MD Status 享有税收优惠及补助金
    马来西亚数码经济机构(MDEC)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4月,已有超过5000家公司获得了马来西亚数码地位(Malaysia Digital Status)。获得MD Status 的公司可享有一系列由政府提供的奖掖及特权。 我国政府通过MDEC向符合条件的公司授予MD Status,以便它们开展与“马来西亚数码”相关的活动。“马来西亚数码”将在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MSC)奠定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 资格标准 申请马来西亚数码地位的公司需符合以下条件: 根据《2016年公司法》注册成立,并在马来西亚经营。 计划开展或正在开展一项或多项“马来西亚数码”活动。 马来西亚MD Status的条件 公司在获得马来西亚数码地位后的12个月内需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 要求 活动 在马来西亚从事已批准的马来西亚数码活动。 知识工作者 至少雇用两名全职员工(包括知识工作者),每名员工的最低平均月基本工资为RM 5,000,专门从事马来西亚数码已批准的活动。 运营支出 每年最低运营支出为RM 50,000,用于马来西亚数码已批准的活动。 实缴资本 最低实缴资本为RM 1,000。 其他福利 马来西亚MD Status的公司还可享受以下额外福利: 税收优惠(所得税豁免或投资税减免) 多媒体/ICT设备的进口关税和销售税豁免 进入本地和国际市场的生态系统 商务匹配和合作机会 补助金和资金支持 参与MD催化项目(如数字内容基金(DCG)、数字X-Port基金(MDXG)及数字催化基金(MDCG))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浏览官网 https://mdec.my/malaysiadigital/apply。 图片来源:Freepik 资料出处: https://mdec.my/malaysiadigital/apply https://www.neutralconsulting.com.my/malaysia-digital-status/#1572853725306-14539ea8-c4ee
    MDEC数字催化基金 单项拨款高达100万令吉
    为了提高马来西亚本土数字领域与数字科技,马来西亚数码经济机构(MDEC)推出了数字催化基金(MDCG),并于2024年9月9日正式开放申请。 该基金旨在加速马来西亚数码领域开发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同步国家第四次工业革命(4IR)政策。政府希望借此契机扩张本土科技公司的规模,以及提高数字领域的生产力、产品与服务质量及业务效率。 马来西亚重点推广的数字领域 数字农业 数字服务 数字城市 数字健康 数位金融 数字贸易 数位内容 数字旅游 伊斯兰数位经济 重点数字科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 网络安全 无人机技术 云数据中心 物联网(IoT) 机器人、自动化及扩展现实(XR) 创意媒体科技(包括XR和MR) 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软件 高级网络连接与电信技术 基金数额   公司类型 1. 本地公司 2. 外资控股公司 支持金额 支持高达项目总成本的50%,或最多RM100万,以较低者为准。 支持高达项目总成本的30%,或最多RM100万,以较低者为准。公司总部必须设在马来西亚。 项目期限 最多1年 最多1年 申请流程 注册并登录马来西亚数字平台。 点击“新申请”并选择“基金” 选择“基金类型” 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文件   提交申请   MDEC将对审核申请 公司进行提案 审批流程   申请结果出炉   参与线上说明会   说明会 1:2024年9月12日 3pm 说明会 2:2024年9月18日 3pm 说明会 3:2024年10月2日 3pm 有兴趣者可到 MDCG & MDXG 2024 Briefing Registration Form 报名参加说明会,届时除了有基金详情,还有问答环节供企业交流。 该基金已于2024年9月9日开放申请,资助发放直至资金全部拨出为止。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浏览 https://mdec.my/grants/mdcg。 图片来源:Freepik 资料来源:https://mdec.my/grants/mdcg
    MDEC推出数字内容基金 打造马来西亚的数字 IP
    由马来西亚数码经济机构(MDEC)发起的数字内容基金(DCG)已于2024年9月9日正式开放申请。 这项资助计划自2016年启动,旨在支持本地创意内容公司开发、制作和推广数字内容,涵盖动画、数字游戏、数字漫画以及创意技术等领域。 2024年的数字内容基金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项目 1. 小型资助 2. 重点资助 3. 市场营销与商业化资助 项目时长 最长6个月 最长9个月 最长9个月 拨款上限 RM 150,000 RM 500,000 RM 300,000 公司资格 根据《公司法1965》或《公司法2016》在马来西亚注册 至少51%的股权由马来西亚人持有 必须是马来西亚数码(MD)或MSC马来西亚认证的公司 年收入不超过RM 3百万 至少运营一年 最低发行股本RM 20,000 年收入不超过RM 5百万 至少运营一年 最低发行股本RM 20,000 以上仅为部分条件,完整详情请浏览 https://mdec.my/grants/dcg 。 申请流程 注册并登录马来西亚数字平台 点击“新申请”并选择“基金” 选择“基金类型” 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文件   提交申请   MDEC将对审核申请 公司进行提案 审批流程   申请结果出炉   MDEC 评估标准 申请方的项目执行能力 项目与资助目标的契合度 项目预计成果的质量 项目在获得资源的情况下完成的可行性   项目余下成本的资金来源及其资金承诺 项目的商业可行性   申请方的财务情况   整体项目的优势   为进一步帮助潜在申请方了解基金详情,MDEC将于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30举行线上说明会。有兴趣者可到 https://mdec.zoom.us/webinar/register/WN_rgJuipHBSV-6GFnqI6D2uw#/registration 报名参加该说明会。   2024年数字内容基金现已开放申请,资助发放直至资金全部拨出为止。欲了解更多详情或提交申请,欢迎访问官方网站:https://mdec.my/grants/dcg。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资料来源:https://mdec.my/grants/dcg
    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我国实现高收入目标
    马来西亚迈向高收入经济体 我国正积极朝着一个以高收入社会为支撑的高价值经济体迈进,这将是全面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多项举措,如实施昌明经济框架、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和国家能源转型大蓝图等,力求通过高价值经济活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政府框架支撑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推动大马成为高收入国家并专注于高价值经济活动,但目前我国仍面临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挑战。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目前高技能劳动力仅占23%,远低于2025年前实现的35%目标。 全国培训周:攻克人才瓶颈 培训周动员 鉴于此,2024年全国培训周(NTW)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全国培训周旨在为所有大马人提供免费学习和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服务不足的社区。这将通过免费培训计划提升和再培训国人,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国家建设,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共同繁荣。 政府呼吁 政府呼吁所有公民积极参与全国培训周,共同为实现大马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全国培训周将于6月24日至30日在全国同步举行,预计将为20万人提供2万5000个课程,覆盖各个领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 NTW的成功 2023年全国培训周取得显著的成功,这意味着更多人受益。去年首创的全国培训周吸引了全国数十万名参与者,不同背景的人们都积极参与,抓住这个提升技能和知识的机会。NTW的成功是为了鼓励更多人投身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典范。 重要资讯 全国培训周的官方网站 www.nationaltrainingweek.gov.my 已经上线,提供最新的课程信息和注册指南。这个网站将是参与者获取课程安排和注册的主要平台,务必及时关注网站更新,以确保您不会错过任何重要信息。
    安华政府推出PIKAS 2030 加强公私合作提升经济
    日前,首相安华推出了《2030年公私领域合作大蓝图》(PIKAS 2030),旨在通过马来西亚公私合作关系的增长与发展来强化经济。 根据首相署公私合作单位的声明,PIKAS 2030 延续了现有的公私合作政策和指南,并在此基础上附加价值,制定更全面且清晰的方向。 该计划的目标是于2030年吸引私营部门投资780亿令吉,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820亿令吉,并创造90万个就业机会。 PIKAS 2030制定了四大战略核心和17项战略举措,政府将以竞争优先的方式,通过征求需求建议书(RFP)招标。 四大战略核心如下: 战略核心 1: 改善公私合作生态系统,以促进高效的服务交付 战略核心 2: 集中协调,以加强公私领域的合作 战略核心 3: 扩展公私合作模式,使项目更多元 战略核心 4: 加强公私合作的融资机制,以推动可持续投资 此外,政府将引进一些新的公私合作模式,如改建 – 运营 – 移交(ROT)以及建设 – 改造 – 运营 – 移交(BROT)。 首相署指出,这项大蓝图有望提升国家竞争力、激发公私领域的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为政府和人民带来最佳价值与利益。 图片来源:首相署官方脸书、《2030年公共领域与私人界合作大蓝图》(PIKAS 2030) 参考资料: “Anwar unveils Pikas 2030 to strengthen governance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The Star, 9 Sept. 2024. Accessed 9 Sept. 2024.  “Majlis Pelancaran Pelan Induk Kerjasama Awam-Swasta (PIKAS 2030).” YouTube, uploaded by Astro AWANI, 9 Sept. 2024, www.youtube.com/watch?v=XDb0IyfZ_LY.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ster Plan 203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it, 2024.
    能源危机2050:马来西亚经济前景堪忧
    马来西亚面临的挑战 马来西亚当前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能源危机。如果不尽快解决能源可持续性问题,马来西亚的经济在2050年前将面临重大挑战。 问题的根源 大量补贴政策:过度的补贴政策导致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低效能源使用: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过度依赖煤炭和天然气:对煤炭和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使得国家的能源结构不稳定,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数据告诉我们 根据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目前每天仅生产约38万至39万桶原油,而这一数字在过去曾高达每天65万桶。同时,用于发电和工业的天然气需求已超过国内生产量,去年约有25%的天然气需求依赖进口。这一进口比例预计今年还会增加,并在未来持续上升。 Petronas的困境 登嘉楼州Kerteh的Petronas天然气加工厂因天然气供应量减少,产能已经部分下降。这些事实不能被忽视,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我们的后代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承担这些后果。 应对挑战的措施 经济部将把能源转型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任务之一。推动能源转型对于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促进高附加值活动的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结论 能源危机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未来的重大议题。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推动能源转型,确保未来的经济稳定和繁荣。
    新政策如何鼓励更多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
    为什么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如此之低? 在马来西亚,尽管女性在大学中的比例高达65%,但她们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却相对较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仅为56%,远低于男性的82.9%。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  过去25年间,马来西亚经济过度依赖低技术和廉价外劳。这种依赖导致整体薪资水平偏低,减少了企业雇佣女性的动力。同时,公共托儿和养老设施的不足也使女性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限制了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  新政策:如何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推出了“昌明经济”新政策框架,旨在全面提升经济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和福祉。其中之一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以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政府要求从2023年开始,上市公司董事局中女性的比例必须达到30%。目前,这一规定的遵守率已经相对较高,显示出新政策在企业层面已经得到了有效实施。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未来几年内创造更多高技术和高薪资的就业机会,以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劳动力市场。  公共设施的改善:如何促进女性劳动力参与? 改善公共托儿和养老设施也是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关键举措之一。政府将加强对托儿所和养老院的投资,以确保更多女性能够在照顾家庭成员的同时,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这不仅能增加家庭收入,还能释放更多的消费潜力,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的内需增长。  企业责任:如何鼓励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 企业在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通过提供更灵活的工作安排和职业培训,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并留在劳动力市场。  女性劳动力参与的好处? 增加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研究表明,女性参与劳动市场能够提高家庭总收入,增加消费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更多女性进入职场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性别平等,构建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将如何变化? 随着政府新政策的实施,马来西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提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推动经济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政府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以确保这一目标可以实现。通过提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马来西亚不仅能实现经济增长,还能提高整体社会福祉,为全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期待马来西亚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繁荣的未来,让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的双赢。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落幕,助力企业走向更强大
    由KCCC丹中总青商团和SOMO集团联合主办的《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于2024年8月19日晚上7点至10点成功举办。这场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家的参与,更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启发。 1.0 吉兰丹《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的大合照 在这次分享会上,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佳美为来宾们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点,深入探讨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1.1 《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的其中之一,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佳美 另一位主讲嘉宾,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则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财务管理与银行决策的宝贵经验,他的分享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金融策略,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2 《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其中之一,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 此外,SOMO集团的社长赫奇也为来宾们深入解读了昌明经济的各个方面。他不仅详细讲解了如何申请政府津贴,还帮助企业家们理解了如何利用当天获取的信息,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强大。社长赫奇的演讲,内容丰富且充满实用性,得到了在场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1.3 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为来宾们深入解读了昌明经济的各个方面 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支持。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分享会,企业家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增强了信心,看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这次活动的朋友们,愿大家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JCI Seremban与SOMO集团联合主办,PUMM森美兰联办的《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活动在芙蓉圆满举行
    由JCI Seremban和SOMO集团主办,PUMM森美兰联办的《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主题分享会在芙蓉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汇集了众多行业精英,还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实用的解决方案。 1.0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的大合照 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WanChing分享了关于电子发票的深入见解,详细介绍了其应用的关键知识点,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她的讲解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电子发票,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1.1 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的 Wan Ching 为来宾讲解电子发票。 SOMO集团的社长赫奇则从政策层面出发,深入解读了昌明经济的各个方面。他为企业家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昌明经济政策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赫奇社长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还充满了实用的指导性建议,让与会者对昌明经济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1.2 来自SOMO集团的社长赫奇为来宾讲解《昌明经济》 此外,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财务管理与银行决策的宝贵建议。他的分享内容涵盖了企业在财务与银行事务中的决策方案,为与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1.3 来自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Tsen为来宾讲解关于财务管理与银行决策 此次活动通过一个平台,向参与者提供了关于电子发票、昌明经济和财务决策的三大主题,让大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实用的工具。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企业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政策趋势,掌握实战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科技:引领马来西亚经济迈向未来?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科技的崛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地改变了马来西亚的经济格局。 机遇还是挑战? 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产业得以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数字化经济也加速了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了创新和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政府的数字化策略:为经济拓展新天地 为促进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数字经济蓝图、数字化国家战略等政策旨在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培育数字人才、促进数字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创新基金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研发。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迈向新高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支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涌现出一批领先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为马来西亚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应对挑战:数字时代的深水区 尽管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数字鸿沟、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我国政府将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数字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数字化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数字化经济的奇迹之路 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实现昌明经济目标至关重要。未来,马来西亚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创新,为经济持续增长和民众福祉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  
    马来西亚能源未来: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
    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还将其视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转型的核心,就是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步骤不仅可以增加能源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与挑战 可持续能源对于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我们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阳光、风力和水力,为可持续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然而,这个转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成本、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政府行动与政策 为了推动这一转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蓝图和能源转型路线图等,旨在明确目标和措施,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政府还通过法规和激励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和创新,推动可持续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我们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源储存和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动可持续能源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竞争力。 社会参与与环境保护 能源转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加强与民间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能源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同时,政府还注重环境保护,在可持续能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能源发展与环境友好相辅相成。 未来展望 可持续能源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可持续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马来西亚经济展望:新政策助推增长势头
    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非常乐观,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会持续增长。预测显示,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到4.7%,比2023年的3.6%有显著提升。 国内消费增长推动经济 国内消费活动的增加主要归功于劳动力市场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多和收入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消费者的支出,这对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 外部需求恢复 随着全球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恢复,特别是来自中国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增加,马来西亚的外部需求也在显著回升。电气和电子(E&E)贸易的改善也是今年出口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季度表现强劲 2024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经济实现了4.2%的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强劲的消费者支出以及制造和建筑业的显著提升是主要原因。按季度环比计算,季节性调整后的GDP增长了1.4%,扭转了2023年第四季度1%的萎缩。 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部门的投资增加,与12马来西亚计划(12MP)下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息息相关。政府表示会继续每年投入900亿令吉的开发支出预算直到2025年。这样的投入预计会持续支持经济增长。 出口复苏与服务贸易提升 全球半导体销售的改善预计会带动净出口的回升,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需求的增长。服务贸易方面,旅游业的复苏将继续带来好处,而货物贸易方面,电气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改善、全球生产的复苏和库存补充活动都将推动增长。 风险因素与挑战 尽管前景乐观,但也有一些风险可能影响今年的增长,比如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这包括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放缓,以及高借贷成本导致的主要市场需求下降。在国内方面,政策变化可能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支出。 区域经济表现 除了马来西亚,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也实现了更强劲的增长,韩国和台湾因为外部需求的增加,经济表现也超出预期。整体来看,大多数经济体在2024年第一季度都实现了更快的增长,得益于国际贸易和生产活动的复苏。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非常积极。国内需求的强劲扩张和外贸的复苏将继续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我们也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化金融:引领马来西亚经济的未来之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金融正逐渐成为马来西亚金融界的风向标。从移动支付到智能投资,新兴科技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金融生态。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引领经济发展的革命。数字化金融究竟是马来西亚未来金融的关键所在吗?以下是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数字化金融的崛起 数字化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移动支付、数字银行和智能投资等新兴科技的涌现,为金融服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更为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现在,我们站在了数字化金融的风口上,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将成为关乎我们经济未来的重要课题。 金融科技的推动作用 金融科技在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人工智能到区块链,科技的不断进步正在重塑着我们的金融服务方式。智能化、高效化,数字化金融是否能成为金融业的新风口?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共同迎接的机遇。 金融普惠的推进 数字化金融的发展也助推了金融普惠的实现。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可以更广泛地覆盖到偏远地区和边缘人群,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平价的金融服务。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和贫富之间的金融服务差距,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数字化金融,是否能成为实现金融普惠的利器?这是我们共同思考的课题,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未来展望 数字化金融,会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完善,数字化金融将会是驱动我国金融业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马来西亚:保持中立,抓住经济机遇
    马中关系:携手迈向未来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庆祝马中建交50周年时,对两国领导人的前瞻性思维表示了高度的赞赏,称赞这种思维促成了两国关系的“丰富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和平与不结盟: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核心 与许多东盟成员国一样,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以和平、不结盟为中心,并促进南南合作。这一政策使马来西亚能够与中国建立了一种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亚太地区“最友好和最具成效”的关系之一。 自我约束:解决南海争端的关键 马来西亚通过自我约束,与中国达成协议,通过和平解决南海争端,防止领土问题影响双边关系。这一举措反映了马来西亚的和平外交立场,有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反对遏制:维护地区稳定 首相安华反对西方遏制中国的努力,认为这会在该地区制造分歧。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演讲中表示,大国竞争并非区域事务的结构特征,他将继续努力防止这种竞争危及区域经济和和平。 促进经济合作:马中合作助力经济增长 马中两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中国游客的增加和中国投资的持续流入使得双边关系更加紧密。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被认为是安华的首要任务,目的是利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将我国打造成为一个高科技国家和制造业中心。 全面合作: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通过各种合作项目和双边协议,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正在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马来西亚昌明经济框架:引领创新转型,开启新时代
    创新政策支持 马来西亚政府发布的昌明经济框架是推动国家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昌明经济框架致力于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为此,制定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是其中的关键之举。这些政策将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供创新资金支持,并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新政策的支持下,大马的创新企业将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研发活动,开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探索,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人才培养 昌明经济框架还将重点培养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而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体系入手。因此,政府将通过优化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科研奖学金,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此举旨在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除了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外,马来西亚政府还将着力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孵化、加速发展的支持。政府将建立创新基地、科技园区等平台,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政企合作共享 昌明经济框架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共享。政府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动创新发展。同时,政府还将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发展。 结语 经济部长表示:“该框架的发布标志着大马正式启动了创新转型的新征程,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昌明经济框架的出台,我国将迈向一个更加创新、活力四射的经济时代,助力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昌明经济:为中小企业铺就成功之路
    政府和GLIC携手投资10亿令吉 在一项旨在振兴经济并激发创新的举措中,马来西亚政府与官联投资公司(GLIC)将共同投资10亿令吉,以支持本地初创企业和科技企业家。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他们实现成功之路。  注重创新与研发 政府将额外拨款1亿令吉,用于加强研发、商业化和创新,着重关注可再生能源、粮食安全和新增长行业等领域的需求。这意味着创业者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以推动他们的创意和项目向前发展。  昌明经济政策下的全方位支持 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昌明经济政策,将“为人民赋能”作为关键词。这一战略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并激发创业活力。在这一框架下,政府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表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马来西亚在去年位居全球第37大经济体,政府的目标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跻身全球前30名。为此,政府将重点关注更大的区域化和竞争力,优先考虑提升经济复杂性和价值链。另外,安华在推介“昌明经济:强化人民”新经济方向框架时指出,经济重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使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乃至亚洲的经济领导者。他还强调,如果国家满足于现状、不求改变,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将继续维持在4%至5%之间。但如果通过全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和落实改革,是有望实现5.5%甚至6%的经济增长。最后,他还补充说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来西亚必须与邻国加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开放与创新的未来展望 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与新加坡签署合作备忘录、批准可再生能源项目等举措,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意味着创业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有机会参与全球性的创新和合作。  马来西亚的决心 面对全球经济的挑战,马来西亚政府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创新创业,马来西亚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助力他们在经济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结语 可见昌明经济推出的新政策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支持,马来西亚政府将继续积极推动相关政策,为创业者打造更加繁荣和昌明的经济未来。这是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期待着见证更多创新和成功的故事。  
    《昌明大马》系列讲座第一讲:探索安华首相的治国理念与未来经济发展
    (雪州24日讯)世界和谐经贸文化艺术总会总会长拿督黎永威律师指出首相安华曾在1997年主持第一届“回儒对话”中首次提出昌明的治国理念。 李健聰左5从郭奕顺手中接领纪念品。左起李金殿,布金平及黎永威。右起周汉強,陈秋香及颜国庆。 很可惜在接下来的20年多里,由于安华遭遇的种种不幸,使得他这伟大的理念被埋没至今,直到他终于当上首相才重见天日。他继续说世界和谐经贸文化艺术总会成立的宗旨和理念和团结政府提出的“昌明大马”有吻合之处,因此我们将会全力以赴,主办更多大型的“昌明大马”系列激励大会。正是时候开动引擎作为团结政府建设“昌明大马”的先头部队,让这个倡导更加深入民间更加普及话。 因此,我们将联合各单位包括校长职公会,厂商等策划举办100场这类型的活动,从小学开始灌输,逐渐深入到各层次,希望能获得教育部,团结部等的支持成为有连贯性的推动作用。 他进一步的说,今天的主讲嘉宾李建聰是团结政府的国会议员前来主讲更加非常有意义。因为昌明大马是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提出的治国理念,身为团结政府的国会议员更能清楚的传达“昌明大马”的正确理念和传达更加精准的信息。 黎永威是在该会联合马来西亚吹水台协会主办的“昌明大马”系列活动第一讲开幕演词做上述讲话。 主讲嘉宾也是八打灵国会议员李健聰。 主讲嘉宾也是八打灵国会议员李健聰说“昌明大马”的两大主轴、经济(提高增长线与缩小贫穷线)与社会(体制改革与多元),强调两者相辅相行、互为主体,以构建一个昌明、多元、繁荣、和谐的大马。 李健聪是在一项由世界和谐经贸文化艺术总会主催、马来西亚吹水台协会主办的《昌明大马》系列讲座第一讲——理解《昌明大马》理念中解释,在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提出的6大核心价值建国理念—— keMampanan(永续)、kesejAhteraan(繁荣)、Daya cipta(创造力)、hormAt(尊重)、keyakiNan(信任)和Ihsan(关怀与同情)中,其中只有前面三个涉及经济领域的发展,后面三个则关系到社会与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关于经济领域,在“昌明大马”经济发展政策中,则涵括了国家能源转型、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国家半导体战略、昌明经济框架。昌明经济框架的整体战略,乃旨在重塑大马经济,使其摆脱传统的经济体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马来西亚吹水台协会会长郭奕顺也希望通过这场讲座,也是吹水台成立5年以来主办的第110场聚会,能够激起台友更多关心政治、社会与民生课题;未来吹水台也将会继续主办类似的讲座,提升台友对国家政经文教社会民生的知识水平。 主持这场讲座的是马来西亚吹水台协会署理会长颜国庆,而GLYKEN 市场有限公司赞助全场的即饮燕窝饮品。 出席者与主办单位和主讲嘉宾合影。 当天受邀出席这场讲座的贵宾,包括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代表理事长柯保合、隆雪华堂顾问拿督翁清玉、马来西亚华人行业总会总会长兼吹水台协会会务顾问拿督林金宋、世界和谐经贸文化艺术总会副总会长拿督周汉强与总秘书拿督李金殿、马來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璨、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企业促进会会长柯淑华、义利贸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敬蛟、肖蛇总商会总会长童润麒、南洋商报前总经理/南方大学学院副校长候亨能博士、南洋商报前总编辑锺启章和执行长李碧富、通报前总编辑吴仲达、国际口琴大师张雅浩、巅峰品牌集团最强盛典创办人拿汀倪秋美、GLYKEN 市场有限公司营销顾问蔡润得和销售总监郭芷蕙、隆雪华堂康乐组副主任戴春凤、马来西亚吹水台协会副会长布金平、陈秋香、秘书钟俐玟和副秘书李碧倪等。
    解密NIMP 2030:构建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推介活动中宣布,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将成为塑造马来西亚未来的关键战略。这一蓝图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为马来西亚制造业带来高影响增长,将制造业的附加值提升至5875亿令吉。这项宏伟的计划预计将由电子与电器、化学、电动车、航天、药剂和先进物质等行业主导,并将为大马经济增加6.5%的附加值。 首相安华日前表示,该计划将为马来西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将创造330万个熟练技术就业岗位,使制造业的薪资中位数从当前的1976令吉上升至4510令吉。这一增长预示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强劲发展,同时也为工人提供了更加可观的收入。 为了支持NIMP 2030的实施,政府将投入近10%的资金,通过NIMP工业发展基金和NIMP战略联合投资基金,帮助促进和激励私人界的投资。这一举动将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经济体,实现经济复杂性高、收入高、技术精湛的劳动力、强大的国内联系和永续发展的愿景等等。 NIMP 2030旨在通过四项主要任务实现这一愿景: 成为先进经济体 – 通过提高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活动、发展支持高附加值活动的生态系统、加强全球价值链的垂直整、合作模式和促进研究、发展、商业化和创新的生态系统,增加制造业的出口。 成为数字化国家: – 加速科技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加速政府数字化和从劳动力市场转型。 推动“净零排放” – 加速转向永续经营模式、转型至再生和清洁能源、催化新绿色领域和推动绿色设备。 确保安全和包容性经济 – 展灵活的供应链、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在区域发展中加强工业集群和加强土著参与和打造具有包容性的人力资源。 NIMP 2030的推出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FMM)表示,该计划将为人民创造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并有助于马来西亚制造业开拓更多市场。该联合还会认为,NIMP 2030将有助于大马实现未来10年的目标,成为亚洲经济体的领导者,并提高我们国家在全球竞争力中的地位。 总而言之,NIMP 2030是马来西亚迈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计划。它的成功将取决于全国共同的努力,即政府部门和机构齐心协力,共同建立以下的生态系统:高技能人才、完善的基础和工业设施、投资简易化、融资、数码连接、平衡的区域发展,积极的研发、商业化和创新系统等。通过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和促进创新,马来西亚一定会迎来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未来。
    如何利用昌明经济政策中的金融支持
    1.0 槟城《昌明经济》政策解说巡回演讲完美落幕 昌明经济政策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昌明经济政策(Madani Economy),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以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政策旨在通过创新和战略性的经济计划,增强国家竞争力,并确保经济增长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将探讨企业如何利用昌明经济政策中的金融支持,促进自身发展。 1.1 槟城《昌明经济》政策解说巡回演讲 理解昌明经济政策的核心  昌明经济政策是马来西亚政府为期十年的经济战略计划,涵盖了新工业蓝图2030(NIMP 2030)和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等关键领域。政策的核心目标包括了推动高价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時也提升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 政府提供的金融支持  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计划,包括鼓励企业投资于研发和创新项目,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现今,政府也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融资担保,帮助他们扩大业务和提升生产效率。 如何申请政府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申请政府提供的金融支持让企业逐日壮大。企业能够了解可用的支持计划。企业能够访问政府官方网站或相关机构的门户网站,了解各类金融支持计划的详细信息。并根据所申请的支持计划,准备所需的商业计划书、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文件。 1.2 社长赫奇解说《昌明经济》 下一场《昌明经济》政策解说巡回演讲将会在台湾举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地点: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国际贸易大楼 ?日期:19/07/2024    
    昌明经济之路:纳吉时代经济政策的反思与未来展望
    昌明经济的框架主要强调两大方向,第一是通过重组经济来提升国家财富的上限,即“提高经济天花板”;第二是确保国民公平收益国家财富,即“提升经济地板”。这一理念的目标在于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分享经济繁荣的果实。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重新审视了纳吉时代的经济转型计划(ETP),探讨其中的挑战和不足,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路径等等。 纳吉时代的经济转型计划:初衷与实践 纳吉时代的经济转型计划的初衷,是为了推动马来西亚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等。然而,这个计划过度依赖了国内需求的服务业,导致市场遇到瓶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潜力。除了服务业,还有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都未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导致大马的工业停滞。与此同时,收入不均等问题逐渐加剧,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国家经济的不稳定。另外,还有投资下降和国际地位的滑坡也成为了该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影响了大马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成绩与问题:纳吉时代经济政策的双重面貌 尽管纳吉时代的经济政策得到了一些成绩,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达到5.6%、贸易盈余增加等,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服务业发展受限、收入不均等问题等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并没有为所有人民带来均等的机会和收益,一些社会群体依然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与昌明经济强调的“公平共享”似乎扯不上关系。 反思与展望:昌明经济的新时代 然而,历史并非唯一的指引,我们是可以通过过去的经验从中吸取教训的。昌明经济理念提醒我们,要实现经济转型,就必须平衡发展各个方面,并确保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应该通过制定更为科学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竞争力。此外,政府也应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才能提升马来西亚整体的经济实力。 马来西亚经济的未来:展望昌明时代 马来西亚经济的未来其实是充满希望的。只要在昌明经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努力跨越过种种障碍,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是可以实现马来西亚经济的真正转型和发展,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相信未来政府将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同时,也会致力于打造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让每个人民都能共同构建一个繁荣、和谐的马来西亚。 结语 昌明经济不仅仅只是一个发展理念,它更是一个愿景,一个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的目标。在审视纳吉时代的经济转型,是为了让我们大家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昌明经济的引领下,让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为马来西亚的繁荣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探索Madani:马来西亚走向民主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
    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被任命为马来西亚第十任首相之后,于2023年1月19日在布城推介“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理念,旨在塑造一个包容、可持续的国家。这一理念取代了前任首相依斯迈沙比里领导下提出的大马一家概念。Madani一词蕴含了永续、繁荣、创造力、尊重、信任和关怀等六大核心原则。马来西亚政府希望通过全国上下贯彻这一新理念,将其引入为一项新的国家政策,以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可持续发展和种族和谐,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辉煌与尊严。那“Madani”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用意何在? Madani理念的核心原则 根据安华所述,“MADANI”一词包含了永续(Kemampanan)、繁荣(Kesejahteraan)、创造力(Daya cipta)、尊重(Hormat)、信任(Keyakinan)和关怀与同情(Ihsan)等六大原则。“昌明经济”旨在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重组经济结构和加强经济竞争力,使国家在未来10年内实现昌明经济。Madani理念的提出充分考量了全球宏观经济、国家经济状况、本地社会文化因素,是更为全面且实用的战略。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Madani 理念的实际落地 在Madani理念的指引下,马来西亚政府将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将重点放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上,通过重组经济结构和加强经济竞争力,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目标。此倡议不仅旨在推动经济增长,还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马来西亚政府为实现Madani这一目标采取了许多举措。其中一些举措包括: 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政府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以帮助人们掌握新兴产业的技能,比如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促进社会和谐:政府鼓励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和政策,旨在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展望 这些举措将为马来西亚实现Madani理念所倡导的多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奠定坚实基础。在Madani理念的引领下,马来西亚正在步入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纪元,强调永续发展、尊重多元文化、信任与关怀,是一个将每个人的利益和福祉放在首位的时代。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将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更加民主、包容和可持续的国家。
    昌明经济视角下的反思:第九大马计划对马来西亚经济的历史遗憾
    在昌明经济战略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多元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政策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逐渐显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九大马计划留下的历史遗憾。尽管这一计划早在几年前实施,但其影响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长期稳定性。因此,我们需要从昌明经济的视角出发,审视第九大马计划所带来的经济层面上的负面影响,并探讨解决这些后患的有效途径。 昌明经济战略背景 在深入探讨第九大马计划对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昌明经济战略的背景。昌明经济战略是大马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战略。它旨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的长期繁荣。昌明经济战略将大马定位为一个知识型经济体,致力于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经济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第九大马计划 第九大马计划是马来西亚政府于2006年至2010年期间启动的一项宏大计划,旨在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该计划的目标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增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然而,该计划的实施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大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农业优先战略导致的工业滞后 第九大马计划采取了农业优先的战略导致工业部门的滞后,使得马来西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度下降。随着农业成为政府优先发展的领域,工业部门的发展被因此被边缘化,导致了大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这不仅限制了大马经济增长的潜力,还使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经济结构单一化 第九大马计划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使得马来西亚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多元化的支撑。长期以来,大马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农业和原材料产业,这使得其在应对外部经济冲击时显得格外脆弱。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如原材料价格下跌或需求减少,大马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整体经济表现不稳定。 应对后患的解决之道 为了应对第九大马计划留下的后患,马来西亚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措施。 制定灵活的产业政策,鼓励工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推动经济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加强与企业界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结语 第九大马计划的历史遗憾对马来西亚经济留下了深远的后患,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发展中,大马需要以更加昌明的眼光审视过去,勇敢面对挑战,推动经济向更加多元化、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只有通过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实现大马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
    马来西亚首相:2030年依斯干达特区投资目标达6360亿令吉
    马来西亚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宣布,马来西亚将积极追求2030年依斯干达特区的投资目标,预计达到6360亿令吉。昌明经济,作为马来西亚的战略发展蓝图,旨在推动国家经济实现多元化、可持续性增长,并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一宣示不仅展现了马来西亚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也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昌明经济议程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支持昌明经济议程 首相指出,这一投资目标是昌明经济议程的一部分,旨在推动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30大经济体以及全球竞争指数前12名之内的目标。昌明经济议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计划,旨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确保经济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区 为了实现2030年的投资目标,首相强调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区等倡议对于推动依斯干达特区投资目标的重要性。这些特区将为依斯干达特区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而促进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IRDA会议讨论 IRDA成员在会议上讨论了依斯干达特区在昌明经济议程下的发展方向,以及2022年至2023年的综合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这表明政府对特区发展的持续关注,并采取了有必要的行动以推动投资和经济增长。  政府重组 政府决定重组国家投资促进机构版图,以更好地协调与投资相关的经济走廊功能和角色。这一举措将加强政府的投资促进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依斯干达特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改善投资服务中心 会议还讨论了改善马来西亚依斯干达投资服务中心(IMISC)的重要性。通过提供高效的服务和支持,这将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并促进更多的投资流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宣布将加速马来西亚向昌明经济的目标迈进,为经济繁荣和国家发展开辟新的篇章。
    2024年企业家必须抓紧的商机是什么?
    2024年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商机呢? 随着2024年的到来,全球商业环境不断变化,新技术和新趋势层出不穷。对于企业家来说,抓住这些商机是成功的关键。那么,2024年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商机呢? 马六甲《昌明经济》政策解读巡回演讲。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成为热点话题。企业家可以考虑投资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环保产品以及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等领域。这不仅符合社会责任,也能开拓新的市场。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应抓住这些技术,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生产效率,利用物联网实现智能制造。 抓紧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清真市场。企业家可以通过市场需求让产品获得清真认证机构的认证,并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及中东市场。获得清真认证对于产品进入相关市场具有很大帮助。 马六甲《昌明经济》政策解读巡回演讲。 想要更多资讯? 我们将在各个地区举办《昌明经济》政策解读巡回演讲,以探讨更多重要内容以及未来经济趋势的详细解读。 巡回演讲的下一站将会在槟城举办,此演讲会是免费开放。 日期: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时间:9am-1pm 地点:韩江传媒大学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
    马来西亚经济:昌明政策引领令吉重返荣耀之路
    令吉兑美元步步回升:经济活力的复苏迹象 在国行最近的货币政策会议中,维持隔夜政策利率不变的决定传递出了一种稳定的信号。与此同时,令吉兑美元汇率逐步回升,显示出了马来西亚经济复苏的迹象。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府积极推动的昌明经济政策,为马来西亚经济的重返荣耀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临的挑战与政府的回应 马来西亚经济在复苏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然而,政府以昌明的经济政策为支撑,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宏观经济管理的稳健性: –国行采取了一系列稳健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维持利率不变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护令吉的稳定。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确保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提升投资环境: –政府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包括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税收负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从而增强了马来西亚的投资吸引力。 推动结构性改革: -政府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韧性。这包括加强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举措,为马来西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合作与未来展望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合作。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马来西亚不断拓展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展望未来,随着政府昌明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进,我们对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期待着令吉重返荣耀的时刻。 令吉步步回升,马来西亚经济复苏的曙光已现。政府的昌明经济政策为此提供了坚实支持。我们期待着马来西亚经济在未来能够持续增长,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繁荣。  
    大马公务员加薪:如何应对财政挑战?
    最近,大马政府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公务员的薪酬调整。在实施昌明经济政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个挑战。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会给财政带来怎样的压力,以及政府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保持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 公务员加薪给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预计政府每年要多花100亿令吉,这就意味着国库将少进40亿令吉。这不仅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对昌明经济政策追求的财政稳定和经济多样化目标构成了挑战。 要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几个方案: 推出新税收:政府可以考虑增加税收来弥补财政缺口。比如,调整服务税率或者征收海外低价商品税等,这些措施能给政府带来大约32亿令吉的额外税收。 控制行政开支:公务员的薪酬占了很大一部分开支,我们可以想办法控制一下行政开支。优化补贴支出和合理化行政开支都是可行的做法,这样就能减轻公务员加薪带来的财政压力。 谨慎增加借贷:为了填补短期财政缺口,政府可以考虑借贷。但是要小心使用,以免财政赤字扩大,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考虑到燃油市场的不稳定,政府可能会推迟燃油补贴合理化的实施。虽然这能减轻财政压力,但是要谨慎考虑时机,以免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一些评论员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他们认为公务员人数过多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控制公务员人数才是解决之道,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加薪来解决。政府可以逐步减少公务员的录用数量,来减少人力资源需求。 总的来说,在昌明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政府的财政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努力。政府和经济学家应该共同努力,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大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综合的财政政策,控制支出、增加税收收入,并谨慎管理借贷,以保持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这些努力,政府就能有效应对公务员薪酬调整带来的财政挑战,推动大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公积金第三户头:真的能帮你更灵活理财吗?
    最近,雇员公积金局(KWSP)推出了一个重大新政,允许会员把第二户头的钱转到第三户头。截至6月初,这项政策已经吸引了大量申请,总金额高达87亿8000万令吉。这个新变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那么第三户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三户头:灵活满足你的需求 从5月12日开始,公积金会员可以选择把自己第二户头里的三分之一的钱转到第三户头。好消息是,这笔钱随时可以取出来用,最低提取额只要50令吉。截至目前,已经有304万份从第三户头提取公积金的申请被批准,涉及金额55亿2000万令吉。这说明大家对这个新政策还挺感兴趣的。  第三户头的特点 第三户头的设立,显然是为了更灵活地满足大家的需求。简单来说,这个新户头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可以更好地应对眼前的需求,同时也能照顾到未来的财务规划。 心理学角度:及时享乐 vs. 延迟满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学里的“及时享乐”和“延迟满足”两个概念。及时享乐,就是立马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即时的快乐;而延迟满足,则是控制当前的欲望,期待将来更大的回报。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就发现,能延迟满足的小孩,长大后往往更成功。 利用第三户头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新政策,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 明确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计划。 制定清晰的财务规划 制定清晰的财务规划至关重要。可以考虑每月存入一定金额的储蓄,并同时限制娱乐和其他消费的开支,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养成记账的习惯 养成记账的习惯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清晰了解自己的花费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设立自动化储蓄和投资 建议设立自动化储蓄和投资机制,通过系统设定,每月自动把钱转到储蓄或投资账户,避免一时冲动花光钱。 结语 通过这些建议,可以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充分利用公积金第三户头政策带来的灵活性。公积金局的i-Akaun应用程序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总的来说,公积金第三户头的设立,是公积金局为大家提供的一项灵活理财工具。它不仅能应对当前的需求,也为实现长远的财务目标提供了保障。找到即时享乐和延迟满足之间的平衡,正是实现幸福和成功的关键。
    人工智能需求激增,马来西亚准备崛起为数据中心强国
    科技巨头微软(Microsoft)本周宣布,以4亿令吉收购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一块数据中心开发用地。该地块面积为123.1英亩(49.8公顷),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购买程序。 微软此次收购的数据中心开发用地位于柔佛州古来区Eco Business Park VI工业园内。微软表示,这一投资将支持马来西亚在昌明经济框架下的数字化转型。此外,微软上个月还承诺在未来四年内在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以进一步推动马来西亚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进行数字化转型。 吸引全球科技巨头投资 近年来,马来西亚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包括来自谷歌(Google)、英伟达(Nvidi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项目。根据最新报告,马来西亚的总数据中心供应量为1.6吉瓦,包括正在建设、已承诺或处于规划早期阶段的项目。 如果所有计划中的容量都能在亚洲各地上线,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容量将仅次于日本和印度这两个面积比较大的国家。目前,日本和新加坡在数据中心的实际容量方面领先于马来西亚。 更多企业计划追加投资 Amazon Web Services(AWS)宣布,到2037年的未来14年内,将在马来西亚投资268亿令吉,以强化自家云端服务在该国的基础设施。这笔投资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一数据中心投资,是国内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的3倍。这是亚马逊在整个东南亚打造AWS区域基础设施中心的最新举措。上述计划预计可为本地发展商、初创公司、企业家、企业、政府、教育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更多选择,通过位于大马的基础设施区域管理其应用程式,并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不仅仅是微软和亚马逊,字节跳动(ByteDance)也计划在马来西亚追加投资,扩建数据中心并建设人工智能中心。此举进一步表明,全球科技公司对马来西亚作为数据中心和技术研发基地的认可。 微软在马来西亚的重大投资,以及其他科技巨头的相继投资,表明马来西亚在全球数据中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投资不仅将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还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提升马来西亚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马来西亚有望成为区域数据中心的重要枢纽。政府和企业需要继续合作,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政策的支持,以吸引更多国际投资,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在更多国际科技公司的进入下,马来西亚的数字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国家在全球数据中心领域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
    政府推出“昌明柴油津贴计划”,80%柴油用户获每月200令吉现金补贴
    在“昌明柴油津贴计划”(Budi Madani)下,80%的柴油用户将每月获得200令吉的现金补贴。财政部第二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扎表示,这项补贴是基于消费数据和统计局的数据研究后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柴油价格上涨给使用者带来的负担。 措施和背景细节 这项计划符合昌明经济框架的三大重点: 增加国家收入 提升人民福祉 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以目前现有的数据来看,每月200令吉的现金补贴能够有效地减轻用户的经济压力。 通过减少补贴中的纰漏,国家收入将会增加,政府可以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这样人民也能受益。2019年的柴油补贴是14亿令吉,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144亿令吉。只有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柴油补贴,政府预计能省下40亿令吉。 实施细节与受益者 从2024年5月28日起,符合资格的私人柴油车主、小农民和小园主就可以申请这项补贴计划。截至2024年6月7日,已有超过3万名申请者获得批准,他们将每月领取200令吉的现金补贴。政府计划在2024年6月10日发放第一笔补贴。 改善公共服务 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等方面。通过减少补贴中的纰漏和优化财政支出,政府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整体福祉。 总结 “昌明柴油津贴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政府在应对柴油价格上涨、优化财政支出以及改善公共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每月200令吉的现金补贴,80%的柴油用户将受益,减轻经济负担。同时,政府也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升国家治理效率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技能短缺下的启示:马来西亚昌明经济的突破之道
    挑战:技能短缺威胁着经济昌明的未来 技能短缺一直以来是马来西亚经济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据统计,目前仅有约28%的工人被归类为熟练工人,这严重制约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国家整体的竞争力。面对技能短缺的挑战,马来西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技能短缺的根源: 教育体系不足: -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技术教育,培养更多具备实用技能的人才。例如,通过增加技术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外籍劳工政策限制: -目前的外籍劳工政策对技能熟练度较低的外籍劳工相对宽松,这可能导致技能短缺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政府应调整外籍劳工政策,更加重视技能熟练度的要求,确保外籍劳工的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有效应对的解决方案 加强技能培训: -政府应加大对技能培训机构和课程的投入,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熟练工人。例如,通过建立技能培训中心、提供奖学金和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人参与技能培训。 提高工资水平: – 企业应提高工资水平,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例如,通过提供竞争力强的薪酬福利待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成功案例 韩国的技能培训计划韩国作为一个成功克服技能短缺问题的案例,其技能培训计划值得马来西亚借鉴。韩国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技能培训中心,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并与企业合作,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韩国的技能水平,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结语 技能短缺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马来西亚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技能短缺问题,这样才能推动经济朝着更加昌明的未来迈进。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资水平等措施,我们相信能够克服这一挑战,为大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股主板年底开跑ESG评估,创业板2025年6月跟进
    全面推动ESG评估,提升投资价值 根据大马交易所(Bursa Malaysia)主席丹斯里阿都华希的宣布,所有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将在今年年底前接受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评估,而创业板公司则计划在2025年6月进行评估。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所有挂牌公司具备投资价值,并推动企业全面拥抱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马股市约有1000家公司挂牌交易,并在今年截至5月新增了19家上市公司。交易所目标是今年再新增23家公司上市,以达到42家公司的年度目标。 阿都华希在国行举办的“2024年Sasana Symposium大会”上指出:“这项举措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在交易所挂牌的公司都具备投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让每家公司都能全面拥抱可持续发展。” 他提到,交易所在2014年开始与富时罗素公司(FTSE Russell)合作推出富时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 Bursa Malaysia Index),最初仅包含24只股项。至今,这一指数已扩展到107只股项,但他认为这一规模仍较小。因此,交易所将采用统一的方法,对每家上市公司进行ESG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供投资者参考。 一揽子方法促进透明度 阿都华希强调,为了促进透明度和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性的信息获取,交易所将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统一的ESG评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让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ESG表现。 他还指出,除了ESG评估,交易所还通过上市公司转型计划等举措,鼓励企业提升自身表现,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 大企业积极投入减碳永续 在大会上,国家银行副总裁阿南再拉尼也分享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见解。他指出,许多已进入国际市场的大企业正积极投资,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碳抵销战略。 “作为一个经济体,我们需要提供更多投资和产品机会,吸引国内外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我们的市场,”阿南再拉尼说。“这对国行来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齐心协力推动市场发展,未来将面临市场流动方面的压力。” 他进一步解释,若无法及时采取行动吸引和留住投资者,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国行和交易所将持续合作,推动市场发展,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总结 大马交易所全面推动ESG评估,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对主板公司的评估,并在2025年6月前扩展至创业板公司。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同时,国家银行和大马交易所将继续努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共同推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大马交易所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公司和投资者创造了更可持续的未来。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完结篇)
    松大资本独家专访系列来到完结篇,我们一起来听听陈剑老师对马来西亚政府所倡导的昌明经济有些什么独到的见解和分析。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 (第一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二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三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四篇)    问:针对电动车作为昌明经济框架的重点项目之一,您认为在此课题上会受惠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陈剑老师怎么说? 打造更完善的充电网络,找到速度与盈利两全的双赢模式 我觉得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会是与打造电动车充电网络相关的行业,但前提是这些公司必须找到速度与盈利两全的双赢模式。比如说云升绿色科技(Yinson Green Tech,YGT)旗下的chargEV就是一家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跨境充电网络的供应商,类似的公司都属于高资本运营企业。 电动车完全充满电的时长,取决于多项因素,一般介于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前阵子我有北上槟城和南下新山,途中所见的充电桩都有电动车在进行充电,尤其是南下的方向,甚至出现了“充电桩车龙”的情况。由此可见,充电桩的数量、充电速度和盈利,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问:听说市场上也出现了换电池模式,以解决过长的充电时间,在这一点上,您怎么看? 陈剑老师怎么说? 在中国确实是有换电池这个模式,也就是说将电动车开到电池交换站,再将电力即将耗尽的电池迅速替换为满电电池,然后继续行驶。 对于此模式,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试想想,您买了一辆电动车,电池是全新的,通过这个换电模式,却换回一粒旧电池,你会愿意吗? 我觉得这个模式或多或少会对电池的主人造成“感情伤害”。特斯拉(Tesla)也尝试了换电池的充电模式,即特斯拉电池交换站(Tesla Battery Swap Station),并在某些地点进行试验。但基于高昂的建设成本,以及特斯拉车子更倾向于使用超级充电站进行快速充电,使得电池交换站的使用无法普及化。 充电订购配套会是未来可行模式? 一直以来,我都有在关注充电桩的模式,最近香港就开始在讨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探讨充电桩公司如何在未来获得更好的盈利。或许在未来,电动车充电会演变成订购配套的模式。 打个比喻,就好像手机网络配套的“无限流量”(unlimited data)一样,公司为电动车用户提供“无限充电”配套,让他们可以进行无限充电。如果用户愿意订购类似的配套,就能看见有效的盈利模式,但前提是,公司必须建设足够的充电桩,让用户在任何时间都能进行充电,才算奏效。 电动车装配与零件供应行业将随之崛起 至于第二类,电动车装配和零件供应相关的行业也将受惠。最近,欧洲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就考虑将吉打州莪仑(Gurun)的组装厂升格为东盟电动车区域的枢纽,并放眼在2027年从马来西亚出口28万辆新车。 作为全球前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与Toyota、Volkswagen、Hyundai-Kia并列,旗下拥有非常多的汽车品牌, 如Maserati、Alfa Romeo、Citroen、Peugeot、Jeep等。Stellantis看好马来西亚的发展潜力,不仅将我国作为其印度亚洲太平洋(包含印度、蒙古、日本、南韩、东南亚、澳洲以及纽西兰)的总部,更会把马来西亚打造成这个地区未来的重要生产基地。 有了高产能,就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比如说汽车零件。这些公司的盈利和股价,都会随之崛起,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总结 总的来说,电动车在马来西亚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尽管目前的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汽车制造商的投资以及消费者意识的提升,预计电动车市场将稳定增长,并成为马来西亚交通领域的重要部分。 在此,SOMO要特别感谢陈剑老师从百忙中抽空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希望藉着陈剑老师的分享,可以让读者们对于ESG与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与股市投资市场之间相互影响有更深的了解,并从中受惠。
    马股市值突破2兆大关:昌明框架增强投资者信心
    股市历史新高 近日,富时隆综合指数两年来首次突破1600点,大马股票市值飙升至超过2兆令吉的历史高位。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沙在联昌国际证券推介礼上表示,这一里程碑反映了昌明框架下措施的有效性,显著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政府策略和举措 阿米尔韩沙进一步强调,政府的多项策略和举措正在协同工作,实现昌明经济的关键目标。这些措施包括: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推动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推动工业0技术应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评估和调整经济发展策略。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的经济改革:包括税收改革、投资激励措施和公共服务优化。 阿米尔韩沙还指出:“财政部负责制定政策和策略,以确保所有大马人享有永续增长、金融稳定和繁荣。” 资本市场的关键角色 大马资本市场的发展反映了政府对增长、创新和金融韧性的承诺,将大马定位为投资和资本活动市场的领先目的地。阿米尔韩沙表示,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不仅证明了昌明框架的有效性,也为未来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参与与合作 阿米尔韩沙呼吁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家经济生态系统,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他欢迎联昌国际证券加入资本市场,并期待金融市场更加活跃。 出席此次活动的包括联昌国际主席拿督莫哈末纳西、总执行长拿督阿都拉曼阿末、联昌国际批发银行业务联合总执行长诺文阿米鲁丁,以及联昌国际证券总执行长拉妮。 展望未来 未来,大马将继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阿米尔韩沙表示,政府将坚持实施昌明框架下的各项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全政府方针和各界的共同努力,大马将继续朝着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的目标前进。大马股市的历史性突破展示了国家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也验证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昌明框架下各项措施的持续推进,大马有望继续吸引全球投资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中小型企业无抵押的昌明融资方案,最高数额三千万
    中小型企业的困境 无论是中小型企业(SMEs)还是中型企业(MSCs),许多企业主都在为支持其运营或扩张而苦苦寻求融资。现金流也是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于收入不稳定的企业来说。 此外,并非每个企业都能成功申请到贷款或融资设施 —— 往往这些企业没有金融机构(如银行)所要求的抵押品。这导致许多有活力的本地企业存在融资缺口。 为了帮助企业主获取融资,财政部所属的马来西亚财政公司于2009年成立了Syarikat Jaminan Pembiayaan Perniagaan(SJPP)。通过其政府担保计划,它鼓励金融机构向马来西亚企业提供贷款和融资,同时减少它们承担的融资风险。 无抵押融资的政府担保计划 GSMM 为了促进马来西亚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政府最新的担保计划(Government Guarantee Schemes MADANI)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发展。在这个计划下,中小型企业可在无须提供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融资方案。 在这项计划下,有四个领域,即高科技,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将受到重点关注。这四个领域将受到高达 90% 的担保覆盖率以及最高RM3千万的贷款数额。其他领域则只享有80% 的担保覆盖率以及最高RM2千万的贷款数额。 申请条件 公司登记于政府的相关部门 企业年度营业额不超过 RM5百万 公司持有人必须是马来西亚人或51%的拥有权为马来西亚人 这个计划将会开放至2024年12月31日。 偿还方式 这个计划的率利最高为基本贷款利率再加上2%(截至2024年3月为7.372%)。不过企业在这个计划下融资成功后也需要附上贷款费,BNM 融资计划、4个重点行业、其他行业的贷款非分别为每年0.5%、0.75%以及1.0% GSMM 官方资讯网:https://www.sjpp.com.my/ms/skim/ggsm
    公积金制度变革:昌明经济政策的一环
    近日,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局宣布将实行第三户头政策,引起了社会的热议。这一政策的推出,不仅与短期应急相关,更应该与马来西亚政府推行的昌明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这里将深入探讨公积金制度调整与昌明经济政策的关系,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公积金制度调整与昌明经济政策的一致性 马来西亚政府提出的昌明经济政策旨在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增加国民收入,通过改革经济结构,提高全国竞争力,为国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而公积金制度调整恰好与此目标一致,因为它提供了更大的资金灵活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经济困境,从而促进经济活动的稳定发展。  短期应急与长期规划的平衡 然而,虽然公积金制度调整为人民提供了短期的经济支持,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可能会对人民的长期退休储蓄计划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昌明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国民的整体财务健康,而过度依赖公积金提款可能会削弱个人民的财务稳定性,进而影响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  加强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在推行昌明经济政策的同时,政府也应该重视加强理财教育,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理财及企业有关的必修课。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帮助年轻一代传递正确的理财观念,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公积金制度的长期价值,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妥善运用公积金资源。  结论 公积金制度的调整与昌明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通过提供短期资金支持和促进经济活动,公积金制度调整符合昌明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然而,政府也应该警惕过度依赖公积金提款可能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并通过加强理财教育等举措,确保国民的整体财务健康和经济稳定发展。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四篇)
    松大资本集团独家专访系列第四篇,陈剑老师将继续针对马来西亚政府所推动的昌明经济,与我们分享他的见解与分析。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 (第一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二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三篇)          问:在政府所公布的昌明经济框架里边,电动车是受到重点关注的项目;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更放眼打造全面生态系统,要让中低收入群体都能拥有电动车。针对这一点,老师有什么看法? 陈剑老师怎么说? 多年造车与半导体基础,马来西亚占优势 电动车作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的一部分,我觉得政府大力推动也算是顺理成章。 说到这一点,我觉得马来西亚还是占优势的。首先,马来西亚拥有多年的造车工艺,基本上一辆汽车里边的零件,本土的工厂都有办法生产。整个东盟,应该就只有马来西亚和泰国拥有此基础,其他国家的设施并没有这么完整。 其次,我们还拥有半导体工业;在这方面,我们就比泰国更占优势。如果说要在这里装配电动车的话,车子里的电子零件,马来西亚的供应可能比其他国家要来得大一些。 当然,中国吉利汽车(Geely)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Proton)多年的合作,为中国品牌海外收购立了个成功的先例;这让许多中国车企看到了马来西亚政府在这方面的诚意与辅助,进而吸引更多中资企业前来发展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车。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 2023 年 11 月 8 日出席 Weststar Maxus MIFA 9 电动汽车发布会。(照片转载自首相署官网) 人人都能拥电动车,高价位暂时难普及 至于贸工部长东姑扎夫鲁所说的通过针对性补贴和财务援助,冀望让中低收入群体(M40和B40)都能拥有电动车,我倒是觉得高价位的电动车在中低收入群体眼中仍然属于奢侈品,再加上电动车市场在马来西亚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短期内恐怕难平民化。 根据2023年的统计,全马来西亚的汽车销量大约是80万辆,当中纯电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的销量只占了5%左右,两者加起来大约只卖了3万多辆。由此可见,要让电动车普及化还需一点时间。 另外一点就是,万一电动车出问题,高昂的维修费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政府计划推出低于马币10万令吉的电动车,我觉得如果把时间点设定在2025年会是更明智的决定,因为当中有两年的时间让本土电动车市场持续增长,当市场份额能够达到10%的销售量,就能更好地带动电动车的普及化。 第四篇小总结 电动车就像苹果(Apple)当年走过的路线。从一开始,苹果就沿着高端产品的路线走,旗下的iPhone系列手机就占据了高端市场约71%的份额(2023年数据)。 后来,随着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崛起,苹果也开始朝着平价市场迈进。虽然苹果仍然提供高端产品,如iPhone和MacBook Pro等,但同时也推出更平价的产品线,如iPhone SE和iPad等,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本身的用户群,增加市场份额。 电动车也一样,可以先从高端、高价位开始攻占市场,再循序渐进推出低价位电动车型号,以符合大众市场的需求。
    2024年国家培训周624开跑 3万门课程免费学!
    为了于2030年前实现35%熟练劳动力的目标,马来西亚人力资源发展机构(HRD Corp)于2024年6月24日至30日举办为期一周的“国家培训周”(National Training Week, NTW)。该培训将提供30,999门课程,覆盖37个技能领域,全马人民皆能免费报名。 2023年5月举行的首届国家培训周提供21,000门免费培训课程,惠及超过129,000名马来西亚人,培训小时更高达503,000小时。今年,国家培训周将提供30,999门课程,覆盖37个技能领域。  课程领域包括: 生活技能: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未来技能: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数字化、人工智能和机械。 创造力与创新:音乐、艺术、文化和创意教育。 金融:银行、保险、投资和金融科技。 可持续发展:环境、发展、平等与繁荣。 免费培训课程范围广泛,从职场所需技能如基本平面设计和Microsoft Excel,到中级培训如Google Analytics、Python编码和Microsoft Power BI,再到社交媒体内容创作、视频编辑和社交媒体策略基础等课程。此外,国家培训周还提供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趣味课程,如烹饪、时尚和美容、艺术设计等。 通过这些培训计划,国家培训周旨在为各行各业的马来西亚人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推动终身学习文化的发展,增强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有意参与者可到国家培训周官方网站 ( https://nationaltrainingweek.gov.my/) 注册户口,并报名有兴趣的课程。 参考资料: “Elevating Malaysian Talent Through Lifelong Learning.”The Star, 27 May. 2024. Accessed 28 May. 2024. “Minister of Human Resources Announces National Training Week (NTW) 2024.”HRD Corp, 24 Jan. 2024. Accessed 28 May. 2024. “National Training Week”, HRD Corp, Accessed 28 May. 2024.
    昌明柴油津贴补助计划,每月可获高达 RM200 补贴
    针对性柴油津贴计划 在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上布全面重组柴油补贴机制后,财政部今天发表官方文告,宣布政府将推出昌明津贴补助计划(Program Bantuan Subsidi MADANI,或BUDI MADANI),旨在为符合特定条件的柴油车车主提供每月柴油津贴。 根据财政部的声明,该计划将涵盖两类受益群体:私人柴油车车主以及使用柴油交通工具的小农民和社区小园主。符合条件的民众可从5月28日开始提出申请,一旦申请获得批准,即可获得每月200令吉的柴油津贴补助。 申请条件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条件和资格,私人注册柴油车车主必须是马来西亚公民,其柴油交通工具必须已在陆路交通局(JPJ)注册,且不得是车龄在10年以下的豪华车。此外,申请者及其伴侣的年收入不得超过10万令吉,并且必须拥有有效的路税(Road Tax)。 财政部指出,他们将会与内陆税收局(LHDNM)核对申请者提供的资料,以剔除T20高收入群体以及车龄不到10年且被归类为豪华车的柴油交通工具。 柴油浮动价格的影响 第二财政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沙表示,2019年我国柴油津贴支出为14亿令吉,但去年却因多种因素增长至143亿令吉。“其中一个因素是柴油的使用量从2019年的61亿升增加到去年的108亿升,增幅约为70%。然而,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柴油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我们认为柴油消耗量的突然增加并非正常。我们意识到柴油消耗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发生了许多津贴泄漏事件。” 与此同时,阿米尔韩沙指出,每公升2.15令吉的柴油零售价与市价每公升约3.50令吉之间的差价,为一些人提供了谋取更大利润的机会。“与泰国(每公升4.12令吉)、印尼(4.73令吉)和新加坡(8.87令吉)等邻国相比,我国的燃油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将我国柴油运往他国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申请者名下拥有多辆柴油车,无需担心,因为该网站允许输入多辆不同车牌号码的柴油车信息,前提是这些车辆必须以申请者名义注册。   补贴申请链接:https://budimadani.gov.my/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三篇)
    松大资本集团独家专访系列第三篇,陈剑老师将与我们聊马来西亚政府所推行的昌明经济政策,会为股市投资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一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二篇)       问:大马政府的昌明经济,自推出以来已经公布多项政策,当中就包括了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以老师的看法,您认为这两项政策会对股市动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陈剑老师怎么说? 地理位置让马来西亚在太阳能趋势占优势 我们先说一说能源转型路线图,我还记得很多年前,太阳能在马来西亚的应用受到很多的质疑。当中的争议就是说马来西亚的雨水太多了,多云的天气会把太阳挡住,那么太阳能电板就没办法发挥作用。 老实说,当时我是认同这个说法的。后来,随着科技和产品的改良,新一代太阳能电板已经能够应对多云的天气,采集太阳能的效率也比之前高。不过,我认为这并没有100%解决太阳能电板的问题。 问题是,既然知道不完美,为何政府还是要推行洁净能源转型呢?我个人觉得,国家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太阳能并非最完美的选择,但也算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吧。 毕竟,马来西亚位于赤道地带,纵使多云,每天至少也会有10至12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比起其他四季国家,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我国政府也计划将所生产的太阳能出售给新加坡,所以它在整个能源转型计划里面是说得通的。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出席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举行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启动仪式。 – AFIQ HAMBALI/Prime Minister’s Office of Malaysia 马来西亚近10年的能源转型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已经在研究带有再生能源概念的股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要数国会在2011年通过再生能源法案(Renewable Energy Act)时,我们深入研究再生能源的好处和潜能。 一路走来,我们看着马来西亚从最初的上网电价补贴(Feed-in Tariff),再到净能源计量(Net Energy Metering),进而发展至大规模的太阳能农场(Solar Farm),以及近年的虚拟电站(Virtual Power Plant);每一个阶段都显示出国家正逐步迈向能源转型的路线。 至于股市方面,在再生能源法案被通过之前,从来没有经营太阳能业务的公司上市,但在目前的股市投资市场里,起码有四家在近几年上市的公司,即 Solarvest(SLVEST,0215, 创业板工业)、Sunview(SUNVIEW,0262, 创业板工业)、Pekat(PEKAT,0232, 创业板工业)、Samaiden(SAMAIDEN,0223,主板工业股)。 这说明了什么?在马来西亚的经济体里面,从没有太阳能行业到出现此行业,再到获取盈利并成功上市,足以证明了了这个政策的发展方向是有成效的。就此趋势而言,马来西亚在太阳能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它拉动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直接投资(DDI),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我觉得这是成功的。 第三篇小总结 说到再生能源拉动经济发展这一块,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可见度是蛮高的,我觉得政府朝着选择这个方向发展是挺有前景的,因为它是有效创造GDP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近年就有越来越多外资开始选择在马来西亚建立数据中心(Data Centre),带动该领域迅速增长,使马来西亚崛起成为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强国。 在未来,我相信政府所推动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会持续拉动其他新的领域,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至于股市投资市场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再生能源概念股,这一类股票的未来发展潜能也是不可限量的。
    Malaysia government launches “FLYsiswa” Student Flight Subsid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announces that starting May 2, 2024, the student flight subsidy program “FLYsiswa” will be reinstated to help students travel seamlessly to and from their places of study, supporting their academic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initiative aims to make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 to all Malaysian students, unrestrict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FLYsiswa program will provide an RM300 digital voucher that students can use for domestic flights between Peninsular Malaysia, East Malaysia, and Labuan. The beneficiaries include students from public universities, polytechnics, and community colleges under 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MOHE), as well as matriculation colleg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laysia. Eligibility and Application Deadline Students can check their eligibility through the website (subsidiudara.mot.gov.my), with the application period ending on November 30, 2024, and the final redemption date for the voucher being December 31, 2024. Participating airlines include Malaysia Airlines, AirAsia, Batik Air, MASwings, and Firefly, ensuring students have multiple options for their travel plans. Malaysia’s Civilizational Movement Towards Universal Education This initiative is part of the broader “Malaysia Madani” movement, which aims to address specific community needs through targeted, beneficial programs, fostering a progressive and inclusive society. By easing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travel, the government hope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move more broadly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which is vital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n youth.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follow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on their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stagram(@motmalaysia), Facebook (Ministry of Transport Malaysia ), and Twitter(@MOTMalaysia).
    政府推出学生航班补贴计划(FLYsiswa),支持教育旅程!
    交通部宣布,从2024年5月2日开始,重新启动学生航班补贴计划 “FLYsiswa”,帮助学生无缝地往返于学习地点,支持学术和职业发展,致力于使所有马来西亚学生的教育更加普及化,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FLYsiswa 计划将提供300令吉(RM300)的电子优惠券,学生可以用这个优惠券在西马、东马和纳闽之间乘坐国内航班,受惠人群包括:高等教育部(MOHE)下的公立大学、理工学院和社区学院以及马来西亚教育部下的预科学院和师资教育学院的学生。 申请条件和期限 学生可以通过网站(subsidiudara.mot.gov.my)查看是否符合条件,申请期限到2024年11月30日,而优惠券最后兑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参与此计划的航空公司包括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亚洲航空(AirAsia)、巴提克航空(Batik Air)、MASwings(美翼航空)和萤火虫航空(Firefly),确保学生在旅行计划上有多个选择。 马来西亚文明运动,力使全民教育普及化 此举措是更广泛的“马来西亚文明”运动的一部分,该运动旨在通过针对性的、有益的计划,解决特定社区需求,促进进步、包容的社会。通过减轻旅行的经济负担,政府希望鼓励学生为教育目的进行更广泛的移动,这对马来西亚青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联系方式 欲知更多详情,请关注马来西亚交通部的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motmalaysia),Facebook(交通部马来西亚),Twitter(@MOTMalaysia)。
    沙地新能源巨头拟在马投资477亿,马沙两国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蓝图
    近日,沙地可再生新能源巨头国际电力与水务公司(ACWA Power)表明,有意在10年内透过与马来西亚Cypark 资源(CYPARK,5184,主板工业股)合作,在马来西亚投资逾100亿美元(约477亿令吉),共同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随着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这项好消息,随即引起各造的高度关注,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将迎来新的里程碑。安华表示,沙地选择继续在我国投资的原因之一,是对我国有信心,包括政治稳定、领导政策明确,以及公务员和政府官联公司的高效运作。 首相安华在利雅得与ACWA Power主席莫哈末阿布纳央会面。(图片转载自首相安华面子书) 马来西亚愿共同实现沙地2030愿景 日前,首相安华在沙地首都利雅得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特别会议,回国前特地到利雅得王宫拜会了沙地王储兼首相萨勒曼。两人就两国未来的合作进行了谈话。 首相安华表示,马来西亚愿意与沙地探索新合作领域,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氢能领域,以共同实现沙地2030年愿景。 科普一下:什么是沙地2030年愿景? 沙地愿景2030(Saudi Vision 2030)是沙地政府于2016年公布的经济计划,为沙地确立三大愿景目标,即成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国家、全球性投资强国、以及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世界枢纽。 在与王储的会面中,首相安华进一步欢迎沙地投资者来马探索高价值项目的潜在投资,尤其是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国防、电气与电子和航天相关的领域。 (视频转载自首相安华面子书) 合作共赢,马沙两国共筑绿色未来 马来西亚与沙地之间的合作将是一场双赢的局面。沙地作为全球能源巨头,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实力,可以为马来西亚在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而马来西亚则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活跃的经济环境,为沙地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双方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的繁荣,更能够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微软注资22亿美元,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卓越中心
    (赛城3日讯) 马来西亚数码部欢迎微软今天关于在接下来四年内在马来西亚进行22亿美元投资的声明。这一重大承诺反映了微软对马来西亚数字潜力的信心,并标志着我们持续合作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向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除了投资,数码部也对微软创造额外20万马来西亚人的人工智能技能机会的倡议表示赞赏,此举旨在通过AI Odyssey计划赋能2000名马来西亚开发者利用AI技术。 作为自1998年以来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MDEC)的长期合作伙伴,微软在多个合作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人才发展、创业支持和微型小型企业的数字化接纳。这次投资再次证明了微软对推动马来西亚数字增长的承诺,并展示了双方合作的力量。 在MDEC的协助下,微软的投资包括在全国战略位置建立全球商务服务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微软也一直是公共部门数字化议程的重要合作伙伴,自2022年以来,已签署了云框架协议。 数码部还确认了微软与政府合作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卓越中心(COE)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增强国家网络安全能力。在数字部门、MDEC和网络安全马来西亚(CSM)的监管下,这种伙伴关系预计将在这些关键领域推动进一步的进展。 此外,微软的支持对于MDEC建立从学校到高等学府的坚实的数字人才培养渠道非常重要,以及为了满足行业需求不断地重新培训和提升现有劳动力。这种合作促成了创建了顶尖数字技术机构(PDTI)网络,涵盖全国24个高等院校的42个技术相关学院,并在MDEC生态系统内孵化了一批AI就绪的本地公司。 数码部期待与微软及其他行业领导者继续合作,以推动创新,培养数字人才,并加速马来西亚成为全球数字枢纽的旅程。 转载自: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MDEC)企业传播部
    昌明经济巡回论坛:发掘企业迈向国际化的潜能
    “昌明经济”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提出的大马新经济方向,该框架不只有宏观的目标,还有相应的体制改革、长短期计划、关怀人民措施等。由于全球局势动荡,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用过时的方法在原地踏步发展经济,而应该用新的方法——昌明经济,以促进马来西亚经济发展。 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昌明经济,SOMO于昨日(29-04-2024),在阿里巴巴举办了第15场昌明经济巡回论坛,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逾百位与会者共聚一堂。本次论坛聚焦发掘企业迈向国际化的潜能,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在论坛上,四位主讲人胡梦晴、社长赫奇、林裕峯、李名则、深入探讨了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的新思路和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除了主题演讲,论坛现场还举办了《昌明经济》书籍销售活动。不少与会者纷纷购买该书,并在现场索取作者社长赫奇和李美俐的亲笔签名,展现了与会者们对昌明经济课题的浓厚兴趣和支持。 未来,SOMO将继续致力于推广昌明经济课题,为企业迈向国际化提供更多实用的指导和支持。 有兴趣了解更多昌明经济课题,可联系SOMO客服Hui Han(010-250 1046),共同探索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昌明经济的实践路径。
    KL20峰会:SOMO 集团推介《昌明经济》
    SOMO 作为马来西亚企业文化服务平台的一份子,于4月23日参加了KL20峰会2024,展示了其在企业文化服务平台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成就。此次峰会由马来西亚经济部组织,旨在将吉隆坡打造成2030年全球前20大创业中心。 在峰会当天,SOMO代表团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进行了交流,并向拿督斯里安华推介了SOMO出版的最新著作《昌明经济》。这本书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的“昌明经济”经济政策,以帮助中小型企业通过该政策提高国际竞争力。拿督斯里安华对这本书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为其亲笔签名,为《昌明经济》增添了珍贵的收藏价值。 SOMO代表团表示,能够在KL20峰会上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有机会交流和合影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他们表示,《昌明经济》的推介和得到首相的亲笔签名是对SOMO努力和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昌明经济”政策的支持。 此外,SOMO代表团也与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兹(YB Rafizi Ramli)、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部长郑立慷(YB Chang Lih Kang)、马来西亚数码部长哥宾星(Gobind Singh Deo)等人分享了《昌明经济》,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SOMO表示,他们将继续推广《昌明经济》,希望通过这本书进一步促进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和创新。SOMO强调,《昌明经济》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为马来西亚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指导和灵感的资源。
    《昌明经济》政策研究系列论坛开跑
    由大众书局在KLCC主办的【第18届海外华文书市】已在2024年4月6日正式开幕,SOMO除了在这场书市中上架书籍,也在书市中举办了昌明经济系列论坛。   SOMO 书籍上架 SOMO自2013年至今,已出版过上百本书籍,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在这次的书市中,大众书局精选了数十本不同领域的SOMO书籍,如商业知识、亲子关系、自我成长等领域,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事,SOMO最新出版的书籍《昌明经济》 也在这场书市中正式面市。这本书是由SOMO的社长赫奇以及【中小企业转型顾问】Josephine 搜索国内外资料、深入研究各种政策、采访公私领域的相关专家后,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内容,以帮助中小型企业借助昌明经济洞察新趋势,把握新商机,与世界经济接轨。 (SOMO新书《昌明经济》 在书市中正式面市)   昌明经济系列论坛 除了书籍以外,SOMO也在书市中举办5场【昌明经济系列论坛】。当中的第一场论坛【马中建交50年,从交易到交融】已在4月9日(星期二)圆满落幕。当天,SOMO的社长赫奇、和【启迪之星亚太合作总经理】Ravenna Chen以及【马中建交50周年项目-筹委会主席】Dato’ Dr Ks Soo 一起在台上探讨了马来西亚和中国建立的友好经济关系。 (图为SOMO社长赫奇(左)、启迪之星亚太合作总经理 Ravenna Chen(中)以及马中建交50周年项目-筹委会主席Dato’ Dr Ks Soo(右)合照)   此外,SOMO也将在本周六(4月13日)在书市进行4场论坛。详情如下:   论坛1:不谈政治,咱们来聊政策 时间:1:00pm – 1:45pm 主讲人:社长赫奇、Josephine   论坛2:e-invoice 大时代:拥抱全球第一创新交易革命 时间:2:00pm – 2:45pm 主讲人:社长赫奇、Wan Ching   论坛3:不做连锁等什么?马来西亚的连锁契机新时代 时间:5:00pm – 5:45pm 主讲人:社长赫奇、Jacky Lim   论坛4:文创与梦想,真的可以当饭吃吗? 时间:6:00pm – 6.45pm 主讲人:社长赫奇、Bingyen   想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联系客服 Hui Han: 010-250 1046。
    启迪之星:如何看待昌明经济政策,重塑经济格局?
    在这个充满经济挑战的时代,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昌明经济政策,旨在为马来西亚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一政策的目标不仅是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更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   昌明经济六大原则 1. 永续 通过补贴和激励措施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2. 繁荣 实现最低工资标准,以降低贫困线收入水平。 3. 创新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将数字化和技术化推动到21世纪。 4. 尊重 鼓励人们团结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5. 信任 通过提高透明度、诚信度、效率和问责制度,加强治理生态系统。 6. 关怀 通过帮助减轻影响贫困、残障和老年人的经济负担,重新定义生活水平。   昌明经济分享会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昌明经济,SOMO 于4月6日在马来亚大学举办了昌明经济分享会。在活动中,SOMO 的社长赫奇详细介绍了昌明经济的目标、措施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此外,SOMO 还在当天出售《昌明经济》书籍,所得款项的一半将捐赠给马来亚大学,这一举措旨在鼓励更多人了解和支持昌明经济政策,并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社长赫奇表示,SOMO将继续努力,在未来举办更多活动,以向更多人传播昌明经济这一新兴经济政策,帮助社会各界了解并参与其中,共同实现马来西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有兴趣参与昌明经济分享会, 欢迎联系 010-250 1046(Hui Han)
    昌明经济展览开跑,帮助企业接轨全球新商机
    SOMO Sdn Bhd (SOMO) 启动了昌明经济的巡回展览,旨在向更多人介绍昌明经济这一新经济框架,帮助企业接轨全球新商机。 展览回顾: ?转型辅导:在昌明时代打造成功企业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15-3-2024(星期五) 地点:GTEA Kolombong, Kota Kinabalu 主办:10X Sabah   ?Portman Career Fair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17-3-2024(星期日) 地点:Mines 2, Mines Wellness Center 主办:Portman College   在这两场展览中,观众不仅了解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接轨全球商机的机遇和挑战,也明白昌明经济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展览介绍 昌明经济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的一项全新经济框架,旨在平衡经济增常与人民福祉。 这项政策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升人类发展指数,以及实现财政可持续性。 对于企业家来说,昌明经济提供了一个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拓展市场以及适应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机遇。因此,SOMO 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以呼吁企业家关注并经济参与到昌明经济中,共同推动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和持续增长。   更多展览 ?Overview of E-invoicing &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19-3-2024(星期二) 地点:Swiss Garden Hotel, Melaka 主办:Wanconnect Group   ?政策论坛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22-3-2024(星期五) 地点:Avengers Incubator   ?健康创新与国家政策下的企业文化  日期:26-3-2024(星期二) 地点:TDOX clinic @ EQ   ?香港 x 马来西亚企业家跨国交流会 • 活动演讲 日期:27-3-2024(星期三) 地点:Million Space, Kuchai Lama   ?马大 · 一带一路企业永续发展座谈会 日期:06-04-2024 (星期六) 地点:Dewan KULIAH A, Faculty Sastera & Social (UM)   ?大众书局 Popular Book Fest 日期:9-4-2024(星期二)– 13-4-2024(星期六) 地点:KLCC · 主舞台演讲   ?发掘企业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潜能 日期:29-4-2024(星期一) 地点:Alibaba office, UOA   ?BORNEO EXPO 日期:3-5-2024 – 5-5-2024(星期五–星期日) 地点:SICC 展览厅, Sabah   ?马中的文创经济未来 日期:18-5-2024 地点:典空間會場,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8號B1   有兴趣参与昌明经济巡回展览,欢迎联系 010-250 1046(Hui Han)
    世界经贸文化总会荣誉呈献:庆马中建交50周年盛宴即将登场!
    今年,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将于今年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举办盛大的国宴,邀请两国政要、商界领袖、文化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并庆祝。 这次的活动也获得了马中两国广泛媒体的关注,吸引了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不仅让此次的活动蓬荜生辉,也让更多人可以与我们一同分享马中建交50周年的喜悦。 大会主席蔡国樑总会长表示,此次国宴旨在庆祝与纪念50年友好合作,加深两国关系,为各界提供交流平台,展示文化多样性。为隆重其事,特邀请了马来西亚九州的皇室成员、首相夫妇、内阁部长、中国大使、各国使者等嘉宾,并计划通过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丝路合作发展委员会邀请中国领导人及人大代表参与。 晚宴由马来西亚厨业联合公会主席林劲煌主理,将创新融合中国八大名菜系列和马来西亚美食,争取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此次国宴尤为特殊,因为每本纪念册封面将独一无二地植入参与企业的商标,为每位与会者带来独特的收藏价值。 在国宴的策划中,特别安排了下午的“昌明丝路·经济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两国经济合作、科技创新、昌明经济及一带一路后十年发展等课题。论坛邀请政府官员、学术专家、商业领袖及企业家参与,以推动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在论坛中,我们将隆重推介两本书籍,分别是由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撰写的《马中建交50周年》和由说墨集团出版的《昌明经济》。在《昌明经济》中,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扮演着重要的合作角色,为这本书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弘扬两国友好合作的历史和愿景。这次合作不仅为论坛和盛宴注入新的活力,也展示了在经济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 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在《昌明经济》项目中合作,这里为与SOMO集团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从左起:SOMO集团独立董事–李美俐,SOMO集团创办人兼总裁–社长赫奇,苏君洋,和林依霖。 筹委会主席苏君洋秘书长表示:“这是一场既庄重又充满创意的国宴,通过文化的交流,我们愿以更深层次的友谊,激发双方在未来五十年的合作潜力。” 这一盛宴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位参与者将亲身见证晚宴的高潮时刻,因为林劲煌主理的晚宴将力争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他表示,晚宴将创新性地融合中国八大名菜系列和马来西亚美食,呈现出创新的马中八大菜系的独创美馔。这也使得每位宾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都能成为这一独特纪录的见证者。 苏君洋秘书长强调:“这是一场不仅仅是庆祝的国宴,更是一场对过去五十年友好关系的回顾和对未来合作前景的展望。我们期待在这个特殊时刻,与各国嘉宾共同庆祝马中友好的半个世纪,共同铸造新的历史篇章。” 同时,论坛的举办也为各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以分享关于两国经济合作与关系、科技与创新、昌明经济及一带一路后十年发展等重要课题的见解与经验。论坛的发起者希望通过这一交流机会,进一步促进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总体而言,此次国宴及经济论坛的举办将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启新的篇章,不仅是对过去友好历程的致敬,更是为未来合作搭建的坚实桥梁。这也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为马中友谊的延续和发展贡献着独特而宝贵的一笔。 出席新闻发布会还包括:国际商业协会主席叶德利、国际贸易部委员会成员游冰冰、筹委会成员黄浚鍏、柯安恩、林依霖和许秋毓。 前排左起:叶德利、苏君洋、蔡国樑、黄浚鍏和林劲煌。 后排左起:许秋毓、游冰冰、林依霖和柯安恩。 我们将推介的两本书籍:《马中建交50周年》与《昌明经济》。
    SOMO集团牵手多方签署备忘录,支持《昌明经济》出版项目
    SOMO集团日前在启迪之星马来西亚 TusStar 成功举办昌明经济论坛,与联合世界商贸文化联合会(UWCCF)、启迪之星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专业技能发展教育协会(MASDEA)及iM Booster签署备忘录,旨在促进多方在昌明经济项目上的合作。 SOMO Madani 推广大使Julianne Tan介绍昌明经济(Madani Economy)是团结政府提出的大马新经济方向,目标是提高大马在东盟区域的竞争力。然而,许多企业仍然对该政策存在疑虑,认为政府只是在“喊口号”。 为了破除迷思,SOMO集团主办了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企业家、商会代表和媒体共同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昌明经济政策实现增长”。其中包括启迪之星(马来西亚)执行总经理陈垚卉,分享了该平台在马的“孵化”之路。 随后,中小企业转型顾问Josephine Lee通过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解析,阐述了昌明经济如何赋能人民,使国家跻身高收入国家。 她提到,2023年投资、贸易与工业部所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投资承诺高达3540亿令吉,中小企业应善用地缘政治、数字经济与永续发展这三大全球关键趋势来发挥自身优势。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和《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两大战略来抓住商机。 SOMO集团顾问Datuk Seri Edmund介绍了该集团“文商平衡”的理念,SOMO集团社长Hedki Heng则分享了昌明经济书籍出版计划,希望通过文字传播优秀的商业理念和文化,实现企业的共赢。 SOMO集团秉承“昌明经济,重建大马,由我开始”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这一战略性经济政策的引领者和执行者。我们相信,通过集思广益、合作共赢,可以有效地推动马来西亚的经济复苏和长期发展。我们欢迎所有对昌明经济感兴趣的个人和机构与我们联系,共同探索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ACGA报告:市场操纵仍然是马来西亚的问题
    尽管马来西亚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正在推动改革,但根据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数据,市场操纵仍然是该国的一个显著问题。最近的一项ACGA调查显示,尽管市场得到了积极监控并努力起诉公司和内部人员,但马来西亚仍然面临政治干预和法律诉讼中的显著延迟,使得监管机构难以确保市场公平。 根据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最新亚太公司治理报告(Corporate Gorvenance),市场监管机构证券委员会(SC)和马来西亚交易所(Bursa Malaysia)在遏制市场操纵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尽管监管机构积极监控市场并努力起诉公司和内部人员,但马来西亚仍然面临政治干预和法律诉讼中的显著延迟,使得监管机构难以确保市场公平。 该调查强调,尽管监管机构推动改革,但市场操纵仍然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显著问题。ACGA的研究涉及与该地区监管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审计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讨论,揭示了与反腐工作、跨境执法和执法数据透明性有关的挑战。 ACGA分析师Chris Leahy指出,监管机构的努力受到政治干预和通过总检察长办公室起诉的案件中的延迟的影响,这对马来西亚打击腐败的决心提出了质疑。尽管证券委员会和马来西亚交易所在强化证券违规行为方面做出了值得赞扬的努力,但问题,如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自由流通较小的小市值公司中。 证券委员会和马来西亚交易所的高管承认这一持续的挑战,强调监管机构面临的困难。Leahy指出,如果不在马来西亚的政治体系中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来解决政治影响和法律豁免问题,那么与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相关的问题不太可能得到改善。 根据ACGA报告,马来西亚在政府和公共治理方面在12个市场中排名第八。该报告强调,要在解决市场操纵挑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需要对马来西亚政治格局进行全面性的变革。  
    NETR | SAVE 4.0 购冷气冰箱回扣RM400!NETR推动大马能源效率
    2023年12月,天然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NRECC)推出了“高效节能达致可持续性4.0”(SAVE 4.0),购买2021年起能源委员会认证的四星或五星的“能效标签”节能冷气和冰箱时,便能获得高达400令吉的电子回扣! 这实际上是《国家能源转型转型路线图》(NETR)六个能源转型杠杆之一——“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能源效率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节能”或“省电”,但这概念更强调用更少的能源达到更大的效果,也就是更有效率地善用能源。当我们使用的能源变少了,个人和企业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减少生产能源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早在2015年,政府发布了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NEEAP),详细说明了住宅、商业和工业部门在10年内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希望在2025年以前减少8%电力消耗的目标。 《国家能源转型转型路线图》(NETR)也在《2022-2040年国家能源政策》(DTN)的基础上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到2040年,实现约21%的能源节约,其中住宅为15%,工业和商业为22%;而到2050年,这一目标提升至22%,具体包括住宅20%和工业商业23%。 从SAVE 4.0 计划不难发现,政府望透过奖励机制刺激能效市场的需求,那么商家的订单也会随之增加,也更有动力生产和研发这方面的产品。除了消费者和商家层面,根据NETR第二阶段的报告,政府将投资70亿令吉来改造政府建筑,推动能源效率。 首相安华也在公开演讲表示将建立能源服务公司(ESCO)平台,以汇集政府建筑改造项目的中介,以及鼓励能源市场里公私领域的协商调整。从这两个计划可以看见政府在推动能效方面的决心,相信当全国政府建筑开始走向更节能的目标时,势必会让更多家庭和企业对绿色能源增加不少信心。 参考资料: 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Roadmap (NETR). Ministry of  Economy, 2023. “RM2b allocation for 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Facility.” The Malaysian Reserve, 29 Aug. 2023. Accessed 30 November. 2024. 〈环境部推出SAVE 4.0 购节能冷气冰箱回扣400〉,星洲网,2023年12月10日,2023年1月10日读取。
    NIMP 2030 |领导们看过来!政府津贴一万令吉参与“高层数字领导培训”!
    去年8月,马来西亚数码部旗下的MyDIGITAL推出了“高层数字领导培训”(Executive Digital Leadership Programme),合作伙伴包括亚洲商学院(Asia School of Business)、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亚马逊、谷歌、IBM、微软等专业学府与科技公司。 该培训旨在培养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数字领导力,以加强国家的数字经济。第一阶段的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2月1日,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将有机会获得政府约RM10,000的学费津贴! 课程概览 第一部分:2024年2月19日至3月15日(线下+线上学习) 第二部分:2024年4月15日至5月10日(线上学习) 第三部分:2024年5月20日至6月14日(线下+线上学习) 整体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涵盖了数码人才管理、创新与科技文化、数字时代伦理、网络安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数字营销等多方面内容。正如《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行动计划 2.3.1 所提及,政府有意由上到下培育本地技术方案提供商,以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国度。 参与条件 至少具备五年工作经验 拥有大学学位 精通英语(口头与书面) 提供上级推荐信,并附上加入该计划的理由。若参与者是公司持有者,则由同事推荐并附上理由 为了评估申请者在数字化与领导力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通过主办方的考核的申请者才算是申请成功。最终成功完成培训的参与者将被授予由亚洲商学院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联合颁发的“高层数字领导培训”结业证书。 激励计划 大马经济部已为该计划拨款500万令吉,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开办成本。此外,为了鼓励私营部门参与,经济部和MyDIGITAL为马来西亚公民提供了激励计划。 为期三个月的课程费用为RM24,660,目前第一阶段报名将于2024年2月1日截止,课程将于2024年2月19日正式开课。欲报名或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浏览https://www.mydigital.gov.my/initiatives/executive-digital-leadership-programme/ 。 参考资料: “Ministry of Economy Launches ‘one of a Kind’ Digital Leadership.” Digital News Asia, 26 Aug. 2023. Accessed 14 Jan. 2024. “Executive Digital Leadership Programme.” MyDIGITAL, 21 Aug. 2023. Accessed 14 Jan. 2024. “MyDigital Executive Digital Leadership Program.” Asia School of Business, 10 Jan. 2024. Accessed 14 Jan. 2024.
    NIMP 2030 | 企业进军国际(三):什么是CPTPP?大马企业如何申请CP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是12个国家签署的贸易协定,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力、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纽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和英国。 市场 总额 占比 CPTPP 人口 5.14亿 世界总人口的6.6% CPTPP GDP 11.7万亿美元 世界GDP的12.2% CPTPP 总贸易 6.6万亿美元 全球总贸易的14.7% CPTPP 出口 3.4万亿美元 全球出口的15.2% CPTPP 进口 3.2万亿美元 全球进口的14.3% 图表:CPTPP 市场概览 这项协定与RCEP不同是,所有参与国之间不被囊括的商品是一致的,马来西亚共有三种商品需要排除在市场准入外,那就是活禽、肉和蛋。 序号 国家 进口关税减免百分比 1 澳大利亚 93 % 2 文莱 92 % 3 加拿大 95 % 4 智利 95 % 5 墨西哥 77% 6 新西兰 95 % 7 秘鲁 81% 8 新加坡 100% 9 越南 66% 10 日本 87% 11 马来西亚 85% 图表:各国减免进口关税百分比 以上为各国减免进口关税的百分比,除此之外,新成员国英国也在慢慢减少进口关税。2023年,英国对马来西亚出口威士忌的关税将从80%降至0%,而汽车出口的30%关税将逐渐取消。不仅如此,英国的棕榈油关税也从最高的12%削减至0%,这些协定都会增加两国的出口。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MITI)自2023年3月10日以来,已经颁发了576份价值超过 2.266 亿令吉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和进步协议》(CPTPP)的原产地证书。这意味着很多本地出口商,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能够享受更低或零关税的优惠待遇。 如何申请CPTPP? 第一步:注册“电子优惠原产地证书”(ePCO) 申请者可到 www.dagangnet.com 参与官网提供的线上课程,注册“电子优惠原产地证书”(ePCO)。 第二步:申报成本分析 (Cost Analysis, CA) 成本分析是为了让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能在出口货物前确认是否符合 CPTPP 的规定。 官网将在资料完整后的五天工作日内确认申请结果。 成本分析申报流程 登录 http://newepco.dagangnet.com.my/dnex/login ,选择 CPTPP 方案 企业透过系统填写相关资讯 企业提供所需文件 若相关资料完整呈交,申报流程将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符合相关规定的货物方可通过申报认证 企业可继续申请 CPTPP “优惠原产地证书(PCO)” 第三步:申请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 CO) 待成本分析通过认证后,企业可在ePCO系统内提交 CPTPP 的申请 提交申请流程如下 选择 CPTPP 方案 企业透过系统填写相关资讯 企业提供所需文件 若相关资料完整呈交,申报流程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 企业需打印经批准的原产地证书,并附上授权者的签名及印章 企业保留备份后,证书就能够发给进口商了 参考资料: “Outreach Session on CPTPP and RCEP – 8 Aug 2023.”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3 Aug. 2023, Accessed 27 Nov. 2023. “How to Apply for Form CPTPP and RCEP.”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8 Aug. 2023, Accessed 27 Nov. 2023.
    NIMP 2030 | 企业进军国际(二):什么是RCEP?大马企业如何申请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涉及10个东盟国家与5个和东南亚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和纽西兰。RCEP成员国覆盖23亿人口,GDP总量高达38万亿美元。 RCEP 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所涵盖的协定内容包括: 取消或减少进口关税 促进、便利、保护、投资自由化 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电子商务 经济技术合作 申请者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国家之间被排除在市场准入外的商品各有不同,例如马来西亚的排除清单、关税配额和高度敏感清单内的产品高达1200种,这些商品将不能享有这种优惠,因此申请前需要再三确认详情。 东盟 减免进口关税的百分比(%) 最初生效 最后一年 汶莱 77 98 柬埔寨 30 87 印度尼西亚 65 91 老挝 30 86 马来西亚 70 90 缅甸 30 86 菲律宾 83 91 新加坡 100 100 泰国 66 90 越南 65 89 伙伴国 澳大利亚 75 98 中国 70 89 日本 73 88 韩国 64 88 新西兰 65 92 图表:RCEP 缔约方的关税减免 如何申请 RCEP? 第一步:注册“电子优惠原产地证书”(ePCO) 申请者可到 www.dagangnet.com 参与官网提供的线上课程,注册“电子优惠原产地证书”(ePCO)。 第二步:申报成本分析 (Cost Analysis, CA) 成本分析是为了让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能在出口货物前确认是否符合RCEP 的规定。 官网将在资料完整后的五天工作日内确认申请结果。 成本分析申报流程 登录 http://newepco.dagangnet.com.my/dnex/login ,选择 RCEP 方案 企业透过系统填写相关资讯 企业提供所需文件 若相关资料完整呈交,申报流程将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符合相关规定的货物方可通过申报认证 企业可继续申请 RCEP的“优惠原产地证书(PCO)” 第三步:申请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 CO) 待成本分析通过认证后,企业可在ePCO系统内提交 RCEP 的申请 提交申请流程如下 选择 RCEP 方案 企业透过系统填写相关资讯 企业提供所需文件 若相关资料完整呈交,申报流程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 企业需打印经批准的原产地证书 (CO),并附上授权者的签名及印章 企业保留备份后,证书可以发给进口商了 参考资料: “Outreach Session on CPTPP and RCEP – 8 Aug 2023.”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3 Aug. 2023, Accessed 27 Nov. 2023. “How to Apply for Form CPTPP and RCEP.”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8 Aug. 2023, Accessed 27 Nov. 2023.
    NIMP 2030 | 企业进军国际(一):企业国际化不得不知的“自由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是全球化的体现,指的是参与国减少对彼此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干涉,允许投资、商品和服务在合作国家中自由流通和竞争。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对马来西亚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允许企业用更优惠的关税出口更多元的产品。 然而,不断演变的地缘政治动态和全球贸易格局使传统自由贸易协定今非昔比。除了考量国家之间的交情与商业利益以外,现代新型的自由贸易协定还需考量全球关键趋势如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等。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马来西亚旨在重新评估其贸易立场,并充分考量新型FTA的关键领域,其中包括供应链、安全、数字贸易、ESG以及标准。如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行动计划 1.5.4 提到,国家应根据地缘政治的条件更新自由贸易协定,才能与任务一的提高经济复杂度相配合。 图表:新型FTA的重点领域 可惜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由于不了解复杂的程序,导致他们鲜少使用自由贸易协定。《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对此提出了行动计划 1.5.1,希望通过实施国家贸易推广活动,倡导企业多善用自由贸易协定,以最大化经济效益。 图表:国家贸易推广活动 国家贸易推广活动就好像企业们的指南,以线上、线下及反馈的模式灌输企业需要了解的知识与程序,其中包括: 原产地规定(Rules of Origin, ROO) 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 COO) 贸易技术壁垒 不仅如此,大马将通过出口联盟整合本地公司,以取长补短的方式提高企业在国际竞标中的竞争力。政府希望通过推广活动和出口联盟支持中小企业和土著公司精进自身能力,满足自由贸易协定的资格,从而增加出口。 资料与图表来源:《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
    NIMP 2030 | 废料变宝藏(三):绿色先锋企业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相较于线性经济更可低碳且持续的经济模式,也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第12目标——促进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在先前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一些国家对于循环经济所采取的措施,接下来将介绍不同企业如何善用各自的优势与创意,践行循环经济! 1. 远东新世纪 远东新世纪自1988年投入循环经济,是台湾第一家宝特瓶回收再生厂。该企业从海、陆、空三方面建立废弃物回收的再制技术。 例如陆地方面,该企业每年回收超过200亿支宝特瓶,将废弃宝特瓶再制成纺织品。至于海洋,远东新世纪多年来已拦截14 000公吨海洋废弃塑料,将其变身世界足球赛衣服。空气方面,该企业甚至将工厂废气转化为“废气回收衣”,在全球率先实现这一创举!远东新世纪不负众望荣获了2023年台湾“国家永续发展奖”,并承诺在迈向低碳之路上会引领更多企业参与。 2. Patagonia 美国户外休闲服装零售商Patagonia是非常前沿的绿色企业,其在1986年已承诺迈向可持续发展,开始实践循环经济。Patagonia推出了“Worn Wear”计划,不仅鼓励顾客再修复、再利用、再回收他们的衣服,还身体力行为破损的服装提供修补服务。 该品牌还推出了一系列采用回收材料、有机棉和其他可续纤维的服装。顾客不仅可选择以旧换新,也可选择到相关二手店购买二手衣来换取积分。通过这一举措,Patagonia成功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旧服装的浪费。 3. IKEA 瑞典家居零售巨头 IKEA近年提出三大承诺:回收计划、循环服务和投资可持续材料,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倡议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 首先,IKEA 60%的产品采用可再生物料,其中多数木材和回收塑料已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不仅如此,IKEA的回收计划允许顾客退还家具、租赁物品或购买翻新过的家具,并鼓励顾客养成可续的购物习惯。 4. Shan Poornam Metals Sdn. Bhd.  大马本土废物回收与精炼公司Shan Poornam Metals Sdn. Bhd. (SPM),从原本的废料收集中心逐步发展为工业肥料管理的区域领导者。SPM对环境合理管理(ESM)拥有先进的ECO绿色技术和专门的研发团队,采用封闭循环的回收方式处理废弃物,每个月所处理的工业固体和液体废物高达5000吨! 当中拥有许多高质量再生资源,如二次铝合金锭、铜阴极、半导体化合物、稀土、金、银和铂,可用于制造新产品。政府希望该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与电子与电气(E&E)行业共同发展,以提高废料的回收率,迈向零废弃物的目标。 5. Purpose Plastic Purpose Plastics是一家致力于实践循环经济的新创企业,主要关注如何减少马来西亚废弃塑料所带来的环境破坏。该企业通过收拾废弃塑料、处理塑料、颜色分类、碎切塑料等加工步骤,并以项目式雇佣难民来协助加工。 该企业将废弃塑料创意地转化成许多时尚物品,例如收纳盒、杯垫、蜡烛台、耳环及中国象棋套装。 由HDPE、PP、PET等再生塑料和树脂制成的中国象棋套装 参考资料: “Becoming a circular business”IKEA Taiwan Online, www.ikea.com.tw/en/about/climate-environment/circular-business. “Case study: Patagonia – Worn Wear Program”Circular X, 2020, www.circularx.eu. FE Magazine.“FENC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green products from sea, air, and land-Far Eastern New Century”Far Eastern New Century, 1 Dec 2021. “Purpose Plastics turns upcycled plastics into stylish home décor and fashion items”The Edge Malaysia, 24 May 2022. “Revolutionising Waste Management: Shan Poornam Group’s Journey to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31 Dec 2023.
    NIMP 2030 | 废料变宝藏(二):荷兰、日本、法国政府如何响应循环经济?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相比起“开采 – 制做 – 丢弃”的线性经济模式,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实施的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各国都采取了哪些相关的举措、政策或策略吧! 1. 荷兰 荷兰是欧洲循环经济的先锋国,该国政府设定了2030年前实现全国50%循环经济的目标,并计划于2050年实现完全循环经济。该国在建筑、塑料、生物质和食品、消费品以及制造业这五个重点领域实施了转型议程,其中包括强调资源效率,转向可再生资源,并创造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在循环建筑经济的框架下,荷兰政府已承诺从2023年起,建筑方面只会采购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合同。此外,该国政府的基础设施和水务管理部等组织共同创立了企业支持网络项目——“荷兰循环经济加速器(Versnellingshuis Nederland Circulair)”,以支持企业转型与发展循环经济。 图片来源:https://deweekvandecirculaireeconomie.nl/ 2. 日本 作为一个人口密集、高度工业化和资源受限的国家,日本自21世纪初以来就推出了一系列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政策。202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出了《循环经济愿景2020》,将数字技术、市场和社会对环境日益增长的关注度视为新的驱动因素。 2023年,日本发布了第三期战略创创造计划(SIP),其中在“建构循环经济系统”这一课题中构建塑料循环经济价值链,包括原材料、产品、回收、分拣和再循环的各个环节。这套系统以数字化及区块链把政府、学者、企业、市民连接起来,考量了技术开发、环境整备、业务开发、社会接受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策略,是个参考意义极高的计划。 图表来源:日本第三期战略创造计划(SIP) 3. 法国 法国2015年通过了《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2018年推出了《循环经济路线图》,2020年通过了《反浪费及循环经济法》。该法例旨在取缔一次性塑料、普及消费者相关资讯、打击浪费、处理产品预设报废问题以及推动可续性的制造过程。法国是第一个禁止销毁未售出的非食品国家,也是第一个对电子和电气产品强制引入产品可修复指数的国家。 4. 中国 早在2006年,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就提到了循环经济,并于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法案中明确了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法律责任等条例,规定了各阶层在循环经济的责任与义务。至今,循环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愿景的核心组成部分,强调工业生态学原则。 图片来源:Freepik 5. 马来西亚 为了加强低碳经济,马来西亚在多项政策都有推动循环经济,其中包括《2016-2030年国家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蓝图》、2016年《国家固体废物管理政策》、《2021-2030年马来西亚塑胶永续发展路线图》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行动计划 3.3.3 提出“制定产业循环经济框架”,通过减少消耗资源和能源来延长材料、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寿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球的破坏。 参考资料: Matthew Fraser.“Pioneers of the Future: The Countries Leading the Way with Circular Economy Policy”Circle Economy Foundation, 10 May 2022.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法国《反浪费及循环经济法》多项条款生效〉,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2022年2月22日,2024年1月3日读取。 〈系统性建构为促进循环经济之关键:以日本SIP计划为例〉,台湾循环经济与创新转型协会,2023年11月29日,2024年1月3日读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国人大网,2018年11月5日,2024年1月3日读取。
    NIMP 2030 | 废料变宝藏(一):迈向ESG SDG不可不知的“循环经济”!
    数据显示,全球仅有7.2%的废弃物在使用后被循环回到我们的经济体系。人类一年所生产的城市固体废物高达22.4亿吨,所浪费的食物约有9.31亿吨,进入水域生态系统的废弃塑料有1.4千万吨。 不难想象,废弃物将导致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生态圈和环境污染这三大地球危机。欧盟指出,据估计超过80%的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已奠定了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破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采用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线性经济”模式。 传统的线性经济(Linear Economy)使用“开采 – 制做 – 丢弃”的经济模式,即从自然界提取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然后再变成废弃物被丢弃。 图表:线性经济 相比之下,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该模式通过设计构思物品或服务的整体流程,采用再循环的方式,使产品或服务能够再生。 因此,《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行动计划 3.3.3 提出“制定产业循环经济框架”,希望能借由循环经济减少消耗资源和能源,以便延长材料、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废弃物送往垃圾填埋场的频率,降低碳足迹。 图表译自《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 循环经济的好处: 保护环境 重复使用和回收产品,能减少开采自然资源,降低对大自然和生态圈的破坏。此外,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类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原材料是有限的。企业回收原材料可以降低与供应相关的风险,如依赖进口导致的价格波动。 创造就业机会 转向更为循环的经济模式可以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如欧盟预计,到了2030年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将创造70万个相关就业机会。 节省消费者的费用 循环经济鼓励设计和生产更耐用、更可靠的产品,有助于降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成本,从而减少消费者的支出。 《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将推动行业参与者转向循环经济模式,以达到任务三推动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这一行动计划将与现有的《塑料废弃物管理路线图( 2018-2030 )》以及《国家固体废料管理政策》相配合,并得到了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自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NRECC)、房屋和地方政府部(KPKT)、大马设计理事会(MRM)、马来西亚工业标准研究院(SIRIM)以及部分行业参与者的支持。 参考资料: “Circular Economy: Definition, Importance and Benefits”European Parliament, 24 May 2023. “Minister: Malaysia to launch blueprint for solid waste, towards circular economy”Malaysian Green Techn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Corporation, 31 Oct 2023.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3”Circle Economy, Jan. 2023. 〈国际零废物日〉,联合国,2023年3月30日,2024年1月3日读取。
    倒数两个月!马来西亚智能制造奖正接受报名!
    由大马工业发展金融机构(MIDF)、Bizsphere品牌与营销集团和 Smart4wrd 共同举办的“2023年马来西亚智能制造奖”(Malaysia Smart Manufacturing Awards 2023)正在开放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2月29日。 该奖项是马来西亚首个智能制造奖项,旨在表彰在实践智能制造上取得成就的企业、行业领导者与创新者。如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任务二所提及,我国有意在2030年前将3000家工厂转型成智能工厂 ,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国度。 每项奖项的申请费为RM1000,成功获奖者将享有以下福利: 自动化、数字化和ESG用途的贷款计划将享有较低利率 工业4.0相关的免费培训 受邀参观国内外的智能工厂 通过Smart4wrd交流平台曝光品牌 特别的工业4.0方案配套 2023年马来西亚智能制造奖商业讲座与论坛  奖项分为三大类别,每个类别下设多个细分奖项: 1. Industry4wrd类别 最佳制造业与最佳制造相关服务 2. 开放类别 中小企业(SME)及非中小企业(Non-SME) 3. Industry 4.0支柱类别 最佳大数据分析、最佳自主机器人、最佳云计算、最佳物联网(IoT)、最佳增材制造(3D打印)、最佳系统集成、最佳网络安全、最佳AR、最佳仿真、最佳先进材料和最佳人工智能 参与条件 公司超过50.0%的股份由马来西亚人拥有。 不在马来西亚交易所主板上市。在ACE市场上市的公司可以参与非中小企业类别,而在LEAP市场上市公司可以参与中小企业类别。子公司可以参与相应的类别。 组织必须至少运营三年业务。此要求将依据过去三年的审计财务报表和最新管理账目。 对于参与Industry4wrd类别的组织,必须提交Industry4WRD就绪评估报告作为文件证明。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2月29日,颁奖典礼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举办,具体日期尚未公布。欲报名或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浏览官网https://msma.com.my/ 。 (资料整理自马来西亚智能制造奖官网)  
    NIMP 2030 | 提高经济复杂度:迈向高附加值的先进材料
    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是一种为了提高性能而专门设计或改良的新型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这种材料在物理和功能方面更为优越,能够为经济、环境和社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性。 为了推动大马在先进材料领域的发展,政府在2022年推出了《2021-2030年国家先进材料技术路线图》。该路线图明确了四种颠覆性先进材料的重点发展方向,分别是石墨烯(Graphene)、镍钛合金(Nitinol)、稀土(Rare Earth)和微晶纤维素聚合物(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Polymer)。这些材料在全球市场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电子、医疗设备、电池、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 《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中的行动计划1.1.4提及“打造大马颠覆性先进材料的冠军”,借此提高马来西亚的经济复杂度。在该发布会上,贸工部部长颁发了奖状给任务导向项目(MBP)的旗舰企业们,以表彰他们在工业方面的成就。MBP 1.4“在四种决定性先进材料里培养冠军”中,获奖企业包括 Nitium Technology和Graphjet Technology。他们将获得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拨款和资金,引领本地先进材料产业走向高峰。 图片来源:马来西亚首相署官网 除了企业以外,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推广先进材料的下游阶段、加强行业间的合作、提供更好的研发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支持、保护知识产权并提供激励措施。这一行动计划将由国际贸易与工业部(MITI)主导,并获得科学、工艺及革新部(MOSTI)、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NRECC)、投资发展局(MIDA)、大马政府工业高科技集团(MIGHT)、工业标准研究院(SIRIM)以及相关行业的支持。 此外,国家先进材料联盟(NAMC)将负责协调行业内的业务发展、网络连接以及促成交易。近年来,随着电动车需求的急剧增加,对生产磁铁所需的稀土的需求也同步增长。据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全球稀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6亿美元。NAMC也将负责为上游和中游生态系统开发稀土元素,提供融资、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支持。 参考资料: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科工部确定5主要方向 发展先进材料技术〉,e南洋,2023年11月16日,2023年12月31日读取。
    NIMP 2030 | 提高经济复杂度:化学行业的战略转型
    化学领域的价值链可分成原料、基础化合物、中间化合物、聚合物及特殊化学品,终端的特殊化学品就是最高附加价值的成品。特殊化学品(Specialty chemical)通常以小批量生产,具有独特的功能属性;与其相反的通用化学品(Commodity chemical)则是以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虽说“特殊”,但是不代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无论是建筑材料、交通、农业、制药和生物技术,亦或是半导体、餐饮、漆料及个人护理等领域都少不了特殊化学品。根据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6年,全球特殊化学品市场预计将以5.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3164亿美元。 然而,马来西亚现况主要生产和出口原料及中间化合物,特殊化学品则依赖外国进口。为了增强国家经济的复杂性,《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在“行动计划 1.1.3”提出了本地基础化学品应当转向更高附加值的特殊化学品。这一举措不仅能促进本地特殊化学品相关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强化国内价值链,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并增加向外国出口的机会。 如同前面提到,有太多领域都有特殊化学品的市场,但是根据本地具体实力和潜力的考量后,《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鼓励本地化学领域可重点专注五大面向,分别是农用化学品、护理化学品、食品营养化学品、电子化学品以及建筑化学品。 这项行动计划将由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主导,并获得投资发展局(MIDA)以及相关产业的支持。具体而言,公私领域将合作提供本地参与者资金及投资方面的支持,共同制定赋能的战略,以推动化学品行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图表译自《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 参考资料: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Opportunities in Speciality Chemicals.” 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MIDA), 3 June 2020.
    NIMP 2030 | 提高经济复杂度:扩展半导体产业的高附加值活动
    从二战时期的军用器材和电脑,再到今天的移动通信、医疗器材、数据中心及工业生产等方面,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半导体技术了。更何况,近年可再生资源和人工智能崛起,对晶片计算能力的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全球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因而不断扩张。 大马是半导体组装、测试和封装的重要基地 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七大的半导体出口国,在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市场中占了13%左右的份额,其中槟城甚至有“东方硅谷”之美称。许多知名的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如美国的Intel和Texas Instruments、台湾的日月光、日本的Panasonic、德国的Infineon以及瑞士的STMicro,已经将马来西亚确立为其全球主要基地。这表明我国在半导体的下游阶段的组装、测试和封装方面的技术已达到国际市场的专业水平。 《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拓展半导体产业上游阶段 然而,若马来西亚要达到《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任务1:提高经济复杂度”,我们就必须在维持下游技术的同时开拓供应链上游的产业,才能拓展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活动。 图表:半导体价值链 在该任务中,特别明确了半导体领域的具体目标,分别是打造马来西亚的全球集成电路(IC)设计冠军以及吸引全球领导者来马设立晶圆制造厂。晶圆制造是在半导体晶圆上建造IC的过程,而IC设计是在晶圆上创建电子电路和相关软件,这两者都属于产业链上游,比起现况聚焦的下游阶段有着更高的技术、市场与价值。 图片来源:Freepik 根据大蓝图里所提供的数据,全球电子和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价值高达9610亿令吉,潜在年消费额约141.2亿令吉。《国家数字经济计划2030》也鼓励本地半导体厂若有条件开发上游部分,可重点发展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晶片设计。 《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旗舰企业 在《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发布会上,贸工部部长向取得任务导向项目(MBP)的旗舰企业颁发了荣誉,对他们在工业领域的卓越成就表示认可。这些企业将以“冠军”姿态引领本地更多企业向他们看齐,不断升级自身企业。“MBP 1.1: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打造全球IC设计冠军”的模范企业分别是大马首家集成电路公司SkyeChip、Infinecs Systems以及Oppstar。 图片来源:马来西亚首相署官网 此外,常年在马来西亚建厂的德国半导体公司英飞凌(Infineon)获得了“MBP 1.2:吸引新且先进的晶圆制造来马”的冠军。英飞凌在马六甲和居林设立的工厂是其全球最大的业务基地,雇佣并培养了近万名本地人才。2023年8月,德国总部宣布将在居林投资50亿欧元,建造全球最大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晶圆制造的是世界级的先进技术,不仅会创造高技能的人才,也会有溢出效应,让整体产业往价值链高端移动。 参考资料: Cindy, Yeap. “Cover Story: Malaysia’s New Outcome-driven Mission to Reindustrialise.” The Edge Malaysia, 14 Sept 2023. “Malaysia to Strengthen Semiconductor Ecosystem, Eyes 15 Pct Market Share by 2030.” BERNAMA.com, BERNAMA, 23 May 2023.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The Launching of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NIMP) 2030.” YouTube, uploaded by MITIMalaysia, 4 Sept 2023. 王康妮:〈【独家】东方矽谷50年蜕变 槟电子业一枝独秀〉,e南洋,2022年10月25日,2023年12月 31日读取。
    NIMP 2030 | 还在纠结东盟是敌是友?“垂直整合”告诉你东盟如何合作吸引外资!
    近年来,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无论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还是2022年的俄乌战争,都让许多国际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的脆弱,不得不着手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因此,各国纷纷调整原有的经济策略,从追求经济效率(Just-in-Time)转向追求经济安全(Just-in-Case)。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2023年东南亚的GDP增长率达到4.6%,而相比之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增长率仅在0.5%至1.1%之间。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国际企业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逐渐将目光投向东南亚,采用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贸易战略,并将东南亚当成“加一”战略的选择,从而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该地区。在供应链重新洗牌的背景下,东盟要维持现有优势就得通过“垂直整合”的方式合作,建立东南亚区域的全球供应链。 什么是“垂直整合”? 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是一种商业战略,指的是公司不依赖外部承包商,而是通过直接拥有和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来简化其运营。例如,星巴克从上游的咖啡豆种植、烘焙、加工和储存,再到下游的分销、零售及客服几乎全程参与,鲜少外包给其他厂商。 图片源自Investopedia 为什么东盟频繁提到“垂直整合”? 套用在东南亚区域,“垂直整合”是指东南亚经济体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相互补充。例如,一个制造业的外资打算在东南亚设立供应链时,他将下游工厂放在人口红利的越南,上游工厂放在技术先进的马来西亚,公司总部放在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当今天东南亚国家各司其职,以各自的优势消化价值链的各个阶段时,就能减少外资转移外地。这将促进东盟内部的连通性、贸易关系以及资本流动,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升级东盟各国的价值链。 马来西亚在东盟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国之一,在该区域的价值链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我国的优势包括多元文化DNA、教育与人才水平高、语言优势、物流高效、社会稳定以及成熟的法律框架。 图表译自《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 根据《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马来西亚目前在这方面主要推动的领域有三个,分别是半导体、先进材料以及清洁能源。为了参与全球价值链中的特定阶段,我们首先需提升该领域的实力,包括: 半导体: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和晶圆 先进材料:生产先进材料如石墨烯及土 清洁能源: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 为了促成这一目标,相关单位将推动IndustryConnect会议,为行业参与者、投资者和融资机构提供互动、分享经验和探讨潜在合作机会的平台。这行动计划将由贸工部(MITI)主导,由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FMM)、中小型企业公司(SME Corp)、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证券委员会(SC)以及关键行业参与者支持。 参考资料: 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July 2023. Asian Development Bank, 1 July 2023. Hayes, Adam. “Vertical Integration Explained: How It Works, With Types and Examples.” Investopedia, 30 May 2023.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Sargent, Meghan. “Supply Chain Putting the ‘Star’ in Starbucks.” Fronetics, 13 Nov 2018.
    Belt and Road Symposium Malaysia 2023
    Charting the course toward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Belt and Road Symposium Malaysia 2023 (BRSM) is recognized by important stakeholders as a vital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ve exchange of innovative ideas and concepts, the formation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avenues for mutual success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This aligns perfectly with the enduring developmental aspirations of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BRI, the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ities (SEARCH) and the Centre of Regional Strategic Studies (CROSS) collaborated to organize the Belt and Road Symposium Malaysia on October 25, 2023, at the Grand Ballroom of St Regis Hotel. This event received substantial support from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alaysia an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OSTI). More than 400 influential figures, including government leaders, policymakers, academics, industry experts, business innovators, and members of the media, convened at this symposium, themed “The Path Ahead for Malaysia Madani and BRI”, to participate in conversations and share forward-thinking insights on the economy, technology, and green initiatives. This endeavour seeks to nurture a forward-look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in harmony with the ethos of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BRI. In his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YAB Dato’ Sri Fadillah bin Haji Yusof, 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emphasized the longstanding advantages that Malaysia has gained from China’s impressive economic progress in recent decades. He underscored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societal gains brought about by th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with China in projects like the East Coast Rail Link and the “Two Countries, Twin Parks” initiative. “China’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the pivotal area of economic advancement, serve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learning for Malaysia.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verage potential in sectors such as agriculture, digital innovation, and the green economy. This entails the establishment of partnerships in renewable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addressing urg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advanced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Chargé d’Affaires Zheng Xuefang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alaysia said that throughout these ten years,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has achieved tangible and significant outcomes with more than 3,000 cooperation projects embarked, nearly 1 trillion U.S. dollars of investments catalysed and lift nearly 4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This year marks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and next year we will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Malaysia diplomatic relations. China is willing to promote high-quality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and make deeper and more substantive progress towards a China-Malaysi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Meanwhile, YB Chang Lih Kang, Minister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advance Malaysia’s upco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hase and elevate its industrial chain to a mor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level, it require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ventive business models, a proficient and tech-savvy workforce, and well-planned strategic investments. “Our nation is swiftly emerging as a hub for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ttracting substantial global investments and top talent. These advancements not only enhance our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create new avenues for collabor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r. Zhao Xiangdong, Counsell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alaysia stressed that Malaysia is an important member country of BRI, highly compatible with China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STI development, both China and Malaysia have national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high-tech supported digital and smart industries. “STI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Malaysia cooperation which is gaining strong momentum. China will continue to work jointly with Malaysia in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in R&D and high-tech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the symposium marks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Malaysia-China Belt & Road Institute (MCBRI) and the Belt & Road Overseas Venture Incubator (BROVI). These initiatives aim to foster academic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across international borders. This year’s inaugural BRSM has delineated strategies for cooperative sectors i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Madani Economy and BRI. The aim is to set a direction for nurturing a high-value and enduring national economy, simultaneously enhancing societal welfare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dditionally, the event has delved into green economy initiatives and industries, recognizing them as crucial drivers for sustainable progress in both Malaysia and China. The inaugural forum, themed “Progressive Partnerships: Madani Economy and BRI in the Golden Decade,” gathered an esteemed panel of thought leaders including Dr. Lee Boon Chye, Non-Executive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t Malaysian Bioeconom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dn Bhd, Professor Dr. Wong Chin Yoong, distinguished Economics Professor at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UTAR), and Dr. Ngeow Chow-Bing, esteemed Advisor of the Centre of Regional Strategic Studies (CROSS). Guiding the discourse was Dr. Ong Shueu Li, Senior Lecture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alaya (UM). The second forum, under the banner “Digital Silk Road Collaboration: Inclusive Growth and Prosperity through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Malaysia,” boasted an equally distinguished lineup. Datuk Dr. Mohd Nor Azman Hassan,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MOSTI, Lim Seh Jiang,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Graphjet Technology Sdn Bhd, and Dr. Pannirselvam Kanagaratnam, Head of Centre for Advanced Electronics & Embedded Systems at MIMOS Berhad, took center stage. Orchestrating the discussion was Ms. Seah Jhen Pei, an Expert Committee Member of CROSS. Concluding the symposium was the forum them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ong BRI Region: Malaysia and China’s Path to a Green Economy.” This session featured prominent figures including YBrs. Tuan Ahmad Zairin Ismail, Chairman of the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uthority, Dr. Lin Woon Leong, Senior Research Fellow of SEARCH, and Adjunct Professor Rina Neoh, Secretary General of Persatuan ESG Malaysia (ESGAM) & Chair, Strategic Alliance Committee. Guiding the dialogue was Ir. Nick Liew Kar Hoe, Expert Committee Member of CROSS.
    SOMO集团携手宗乡华商联将出版《昌明经济》书籍
    转载自星洲日报——全文如下: (吉隆坡22日讯)SOMO集团日前与马来西亚宗乡华团总商会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以落实《昌明经济》书籍出版项目计划。 《昌明经济》将由SOMO集团独家出版,宗乡华商联为支持单位。 上述签署仪式由SOMO集团执行董事林顺德、宗乡华商联总会长拿督斯里林家仪及署理总会长拿督刘国泉代表签署。 林顺德在签约仪式上说,“昌明经济:强化人民”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今年7月推出的新经济框架,旨在为马来西亚经济奠定新的发展基础。 他说,上述昌明经济战略将接轨全球经济新商机,可谓适时应务,是精明的决策,有助进一步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地位,包括战略下公布的两个项目,即总投资额为950亿令吉的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及总投资额为250亿令吉的国家能源转型大蓝图(NETR),势必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和本地直接投资(DDI)。 助中小企了解世界经济走向 林顺德说,出版这本《昌明经济》的目的,主要是帮助中小型企业了解世界经济走向、中小型企业可借力于政府的经济转型战略与计划, 应用到本身的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可与世界经济接轨,获取新商机。 有兴趣了解《昌明经济》书籍出版项目,可联系Lina:016-212 7245,电邮:talk2somo@gmail.com。 参与签署仪式者尚有宗乡华商联副总会长拿督陈炳顺、刘国景、总秘书林炆材、总财政刘扬云、副总秘书邱敏雄、副总财政陈炳伦、理事张天保、黄振聪、林汉平和白珅羽。   点击此阅读报道: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0922/nation/5002528    
    政府投20亿种子基金推动国家能源转型计划,冀望抛砖引玉,企业可以如何响应?
    日前,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为第二阶段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Roadmap, NETR)做推介时,宣布政府将拨款20亿令吉,作为国家能源转型设施的种子基金。 这笔种子基金的目的,首相在推介礼上表示,是基于大马目前的脱碳技术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要在这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替代能源和强大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因此,政府冀望透过此种子基金,促进催化融资,确保金融资源可无缝流向边际银行或收益低于市场回报的能源转型项目,如:投资于电动汽车价值链、氢气,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 知多一点点:什么是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 国家能源转型计划路线图是由大马经济部于今年7月27日推介,旨在于加快能源转型,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迈向绿色经济。此路线图可分为两个阶段,将实施10个促进改革的措施,分别是: 高效切换 再生能源区域 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系统 能源安全 绿氢 由国营电力公司(TNB)和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合作的氢能和氨混烧项目 创造生物质需求 未来移动 未来燃料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这项计划预计将带来高达250亿令吉投资,同时创造2.3万个就业机会,并减少超过1万吉克(Gigagram)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的关键项目有哪些? 第一阶段的关键项目,包括了: 在TNB的水力发电水坝开发浮动式太阳能,潜在总产能为2500兆瓦(megawatt, MW),用于发电和储能; 在住宅建造5兆瓦屋顶太阳能,每户产能可达10千瓦(kilowatt,kW); 由大马国库控股集团(Khazanah Nasional Berhad)推动综合再生能源区,并透过和UEM、ITRAMAS的合资企业来实施,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 刚发布的第二阶段,则将聚焦在开发低碳途径、国家能源组合和减排目标,以及能源转型所需的推动措施。 能源转型最大挑战是什么? 在第二阶段推介礼上,首相表示能源转型最大的挑战是融资问题;从2023年至2050年(实现零排放愿景),估计需要至少1.2兆令吉投资,才能实现负责任的能源转型。 他也表示,在接下来的10年内,政府将为关键项目拨款600亿至900亿令吉,当中包括扩大公共交通、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再培训等等。 企业可以如何响应国家能源转型计划? 总额20亿令吉的种子基金,除了是政府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转型计划顺利进行的策略,同时也希望借此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能源项目扫除融资困难的障碍。 话虽如此,要实现零排放的愿景,需要全国各领域的同步转型;因此,首相也不忘鼓励各领域群策群力,利用集体优势,推动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提高能源效益,才能实现永续的未来。 有鉴于此,政府欢迎私人界能够支持这项转型计划,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进行投资;以确保国家能源转型计划能够在可持续、安全和可负担三方面取得平衡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马来西亚法律科技巨头 LawBank Asia 号召三十家企业及律所振兴老庙!
    由 LawBank Asia 号召,联合三十家企业及律所共同推动的“大伯公诞”计划,于 2025 年 2 月 28 日至 3 月 1 日在安邦打昔福德土地庙隆重举行。这项意义非凡的文化修复行动,不仅彰显了华人社会对传统信仰的传承,也展现了法律与商业界的社会责任感。 此次振兴老庙计划由商业精英林闻勇Thomas Lim号召,携手来自各界的重量级企业家及法律专家,包括: LawBank ASIA (Maxwell Lee,Jefey Loo,Gabriel Teow) The Page Asia(Darren Teoh, Karen Choong, Andrew Lim) Brain Asia Group(Andrew Yau) Credit Bureau Malaysia(Darren Chew) Karl Consultancy(Yi Kai) Semangat PLT(Travis Heng) Nexus Capital(Aleex Chor) Weitizen Sdn Bhd & PUMM 商会副总会长(Daniel Dea) Apex Coach(Aloysius Lee Hou Thong) Jun Co, Law In June(June Lim) Affin Bank(Sky Yap) Lai, Wong & Co(Lai Chee Han,June Wong) 兄弟冰室(Sam) Jamban King Sdn Bhd & Kong Mee Home Gallery Sdn Bhd(Steve Wong)  Kenneth,Edward,Payne等知名人士 这些企业与律所的负责人齐聚一堂,不仅在物资、资金上鼎力支持,更积极参与到庙宇修缮的规划和执行中,展现出法律界与商业界对文化保护的高度认同。   振兴计划亮点:文化、法律与商业的结合 此次振兴计划不仅限于庙宇的物理修复,更包括法律层面的规范化管理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LawBank Asia 作为东南亚领先的法律科技企业,在此次项目中提供资金支持,为庙宇未来的管理模式提供法律架构建议,确保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   现代人与专业服务的价值认知:信仰与法律并重 此次活动也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向律师寻求专业意见时希望免费获取,但面对神明问事时,却会主动包红包。这并非贬低传统文化,而是提醒大众,神明问事可以指引方向,但真正的专业保障,仍需依靠专业人士提供法律及商业服务。 LawBank Asia 通过这次振兴庙宇的行动,既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专业服务的价值。无论是法律、商业决策还是财务规划,每一个专业领域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而不是单纯依赖信仰或运气。   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企业助力地方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庙宇修缮,更是企业与法律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LawBank Asia 创办人 Thomas Lim 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法律科技的力量,让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同时也希望唤起更多企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展望未来:文化与科技并行,开创全新合作模式 LawBank Asia 计划未来进一步推动法律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如建立庙宇数字档案、线上捐款平台等,确保庙宇的长期维护及可持续运营。 此次安邦打昔福德土地庙的振兴计划,为马来西亚企业与法律界携手保护文化遗产树立了标杆。未来,LawBank Asia 及其合作伙伴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方式,让法律、科技与文化传承并行不悖,开创更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模式。   关于 LawBank Asia LawBank Asia(Juris Innovate Sdn Bhd)是东南亚第一的法律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 AI 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优化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与中小型企业(SME)更高效地获取法律支持。LawBank Asia 目前在东南亚市场拓展,为不同地区的企业提供合规管理、法律咨询及合同自动化等创新服务。   媒体联络 LawBank Asia 公关团队 admin@lawbank.asia www.lawbank.asia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圆满落幕——马六甲站!感谢相遇,期待再聚!
    连续三日的论坛成功举办,横跨三个州属,汇聚各领域企业家,共同探索品牌增长新机遇! 小红书官方团队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带来了独家数据解读、品牌出海策略、跨境电商新趋势等满满干货,助力企业抢占东南亚市场先机!。 马来西亚,是全球商家不容忽视的新兴市场! 说墨集团社长赫奇为大家带来了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趋势、政府津贴政策等重磅信息。他表示,大马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以及开放的商业环境,为海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2026年大马旅游年,将成为吸引海外游客和品牌进入的黄金时期,企业应提前布局,把握市场红利! 社长赫奇介绍政府津贴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为2026年大马旅游年做好准备。 小红书社区、行业风向及营销策略 小红书代表为观众带来了小红书内容生态、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小红书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深度解析。 小红书代表解读小红书东南亚数据 旅游+电商,小红书如何助力本地商家接待海外游客? 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详细分析了全球及大马的旅游数据,并介绍如何通过 SmartOrder 结合小红书生态,帮助本地酒店、民宿及旅游业者吸引海外游客。他展示了实际案例,证明小红书已成为海外游客来大马前的首选参考平台,而 SmartOrder 正在打通这一生态,助力商家高效获客。 社交媒体的认证号,就是你的生意通行证! 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现场展示了如何利用小红书电商功能,助力海外商家实现闭环交易。他强调,品牌的可信度直接影响用户购买决策,而小红书企业认证号可以极大提升品牌信任度,从而影响成交转化率。他通过案例展示了多个商家在小红书的成功经验,并为在场企业家提供了实操建议。 Arya 现场解说小红书电商成功案例 高能论坛讨论:如何用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说墨集团的代表共同探讨东南亚品牌增长策略,并针对观众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合作从一场对话开始! 论坛最后,参会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交流,结识潜在合作伙伴,分享行业经验。许多企业家现场交换名片,探讨合作方向,为未来商业合作打开了新局面! 展望未来,期待再相聚! 主办方将继续推动行业发展,为品牌与消费者带来更多非凡体验!敬请期待下一场盛会,共创辉煌! 想了解更多活动信息?欢迎报名,我们将与您联系! https://forms.gle/DRRHyF1QXh8fRWk96  精彩瞬间回顾 👉 https://web.facebook.com/share/164kZim8sQ/  错过这次?别担心!关注我们,抢先获取下次活动资讯!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 吉隆坡站圆满落幕!】助力本土商家实现精准转化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吉隆坡站成功举办,众多电商、品牌营销、跨境贸易及旅游行业的企业家齐聚华总大厦,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实现品牌增长,并抢占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的市场红利! 吉隆坡:东南亚商业枢纽,品牌增长的核心站点! 作为马来西亚的经济中心,吉隆坡不仅是品牌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据点,更是国际投资与商贸往来的桥梁。本次论坛重点剖析了吉隆坡如何结合小红书生态,助力本地商家链接全球市场,同时借助即将到来的2026年大马旅游年,制定长期增长策略。 【图一】社长赫奇深度解析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趋势,分享政府津贴政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把握市场红利,精准落地东南亚! 数据赋能:如何精准锁定用户,实现品效合一? 小红书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 亲临现场,带来小红书全球市场趋势及东南亚用户行为洞察。她详细解读了品牌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内容营销(Data-Driven Content Marketing)精准锁定目标受众,提高曝光度,最终实现高效转化。 【图二】 Zoe 现场解读小红书数据,分享品牌如何通过内容生态构建全球营销矩阵,实现增长突破! 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小红书提升转化率? 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旅行者的重要搜索平台,越来越多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小红书查找旅行攻略、住宿推荐及本地体验。这为酒店、民宿、餐饮及旅游业者提供了新的商机! 【图三】 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深度解析全球及马来西亚旅游数据,展示如何通过小红书种草,让海外游客在出行前即完成决策,实现高效获客! 社交电商闭环:如何建立品牌信任度,提升成交率? 小红书海外电商已正式启动! 品牌不仅要借助内容营销提升知名度,更需要开启小红书店铺,形成闭环交易,实现流量变现。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解析小红书企业号的重要性,展示认证账号(Verified Account)如何提升品牌可信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并分享多个品牌的成功案例! 高峰论坛:如何借助小红书抢占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特别设立高峰圆桌讨论,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及说墨集团代表共同探讨社交媒体营销、用户增长策略及商业变现模式,并现场解答企业家们的实际问题。 商机从交流开始,合作就在眼前! 活动结束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交流行业经验,探讨跨境合作模式,并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此次论坛不仅带来了行业趋势与实战策略,更成为企业家拓展人脉、挖掘新商机的重要平台! 错过这次论坛?别担心!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论坛活动通知!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 小红书: 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 官方网站: https://somo.com.my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 槟城站圆满落幕!】助力本土商家实现精准转化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槟城站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电商、品牌营销、旅游业及跨境贸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小红书拓展东南亚市场,抢占2026年大马旅游年的红利。 槟城如何成为品牌增长的跳板? 槟城不仅是热门旅游胜地,更是东南亚市场的商业枢纽。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槟城如何借助小红书生态吸引海外游客,助力本地商家拓展市场,并结合即将到来的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帮助企业提前布局,把握增长先机! 【图一】社长赫奇深度解析马来西亚市场增长趋势及政府津贴政策,剖析企业如何把握2026年大马旅游年红利,规避风险,高效落地东南亚市场! 数据驱动:品牌如何精准定位,撬动全球市场? 小红书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 特地从中国飞抵马来西亚,为本次论坛带来深度行业解析!她精准剖析东南亚市场风向,并结合小红书独家数据,揭秘品牌如何借助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 数据驱动策略精准锁定目标用户,提升品牌曝光度,实现高效投放与爆发式增长。🚀 【图二】Zoe 现场分享如何用小红书打造全球营销矩阵,让品牌借风使力,扬帆起航! 旅游+社交电商,如何实现高效获客? 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旅行者的热门搜索引擎,越来越多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小红书获取目的地推荐、住宿体验及美食攻略。对于酒店、民宿、餐饮及旅游业者而言,把握这一趋势至关重要! 【图三】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深入分析了全球及大马旅游业最新数据,并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小红书结合本地商家生态,让游客在出行前就完成种草,推动酒店、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商家获客转化。 社交电商闭环:品牌信任度=成交关键! 随着小红书海外电商正式启动,品牌不仅要利用小红书营销提升曝光,还需开启小红书店铺,才能真正链接国际商机,实现流量变现。 【图四】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在论坛上深入解析小红书企业号的重要性,展示如何通过认证账号(Verified Account)提升品牌可信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并分享多个品牌成功案例,展示精准营销如何助力商家实现交易增长。 圆桌讨论:如何用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的高峰讨论环节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说墨集团代表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东南亚市场营销策略、社群运营及商业变现模式,并针对现场观众的问题提供实战建议。 【图五】(从左至右)主持人Jordan, 说墨集团社长赫奇,小红书跨境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现场解答观众的疑问 商机从交流开始! 这场论坛不仅提供了行业趋势与增长策略,更是企业家拓展商机、建立行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图六】论坛结束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交换名片,探讨合作方向,多个品牌已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错过了本次论坛?别担心!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论坛活动通知!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 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官方网站: https://somo.com.my/  
    EPF派息6.3%:这意味着什么?
    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局(EPF)刚刚宣布2024年的派息率为 6.3%!不管你是常规储蓄(Conventional Savings)还是伊斯兰储蓄(Syariah Savings),你都能享受到这个派息率。这意味着什么?就是你的公积金账户又多了一笔被动收入! EPF这次派了多少钱? 让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 常规储蓄派息总额:630.5亿令吉 💰 伊斯兰储蓄派息总额:101.9亿令吉 📊 合计派息总额:732.4亿令吉 相比去年,2023年EPF派息率为 常规储蓄 5.5%(503亿令吉),伊斯兰储蓄 5.4%(75亿令吉),今年的回报无疑更让人兴奋! EPF派息率的历史走势 让我们来看看过去10年的派息率变化,看看EPF是如何表现的: 📅 常规储蓄派息率: – 2013年:6.35% – 2014年:6.75% – 2015年:6.4% – 2016年:5.7% – 2017年:6.9% – 2018年:6.15% – 2019年:5.45% – 2020年:5.2% – 2021年:6.10% – 2022年:5.35% 📅 伊斯兰储蓄派息率: – 2017年:6.4% – 2018年:5.9% – 2019年:5% – 2020年:4.9% – 2021年:5.65% – 2022年:4.75% 看到这个数据,你是不是对EPF的投资能力更有信心了? 为什么今年派息率提高了?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今年的派息率比去年高呢?这里有几个关键因素: ✅ 全球经济回暖:世界经济逐步复苏,EPF的投资组合也迎来了更好的回报。 ✅ 股市表现亮眼:马来西亚股市在2023年整体表现稳健,EPF作为长期投资机构,自然也分到了一杯羹。 ✅ EPF投资策略优化:EPF持续进行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包括增加海外投资比例,最终让会员受益。 如果你是EPF会员,那么你的退休储蓄正在悄悄增长!这不仅意味着你的钱在增值,也说明EPF的投资管理能力依然稳健。 📢 小贴士:想要你的EPF存款最大化? 1️⃣ 多了解EPF的自愿性缴纳选项,如果你能每年多存一些,复利的魔力会让你的退休金更丰厚! 2️⃣ 关注市场动态,了解EPF的投资方向,提前做好理财规划。 3️⃣ 别动不动就提前提款,让你的存款时间更长,收益更可观! 总结:EPF会员可以放心啦! EPF今年的派息率提高,对大家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无论是常规储蓄还是伊斯兰储蓄,6.3%的派息率意味着你的存款在稳定增长。不过,未来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大家也要保持关注,做好长期的理财规划! 你对这次EPF派息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圆满落幕——破解企业增长难题,抢占东盟市场新机遇!
    在全球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精准布局,实现长远发展?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于 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下午 2:00 – 5:00 在 森林城市海之贝销售厅 (Forest City Sales Gallery) 盛大举行! 本次论坛由 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 主办,聯聖集團 & 说墨集团 联办,并得到了 国际联盟 的大力支持。论坛现场汇聚了众多企业家,共同探讨 企业管理升级、市场布局策略 及 东盟经济腾飞带来的商业机遇,助力企业家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增长突破口! 📌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精彩回顾 🔥 唐美娟总经理:掌握成功关键,让计划经营成为企业增长的超级助力! 唐美娟总经理指出,企业不仅要有清晰的愿景,更要制定 科学的计划经营体系。这不仅能提升决策质量,还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发展更稳健! 🔥 社长赫奇:从管理者到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动自发的高效团队? 社长赫奇深度剖析 经营者 vs. 管理者 的核心区别,揭示两者在企业成长中的关键差距! 🔥 陈宗贤教授:东盟市场爆发增长,企业如何抢占商机? 陈宗贤教授分享,企业的价值决定价格,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才是企业制胜关键。他鼓励企业家们树立品牌自信,拒绝价格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占领国际先机! 论坛环节:企业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新增长点? 社长赫奇、方建国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陈宗贤教授、唐美娟总经理深入探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围绕 企业创新、跨境机遇 及 战略转型 展开激烈讨论,为在场企业家带来全新的商业思维与启发! (从左至右)社长赫奇、方建国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陈宗贤教授、唐美娟总经理 🙌 感谢所有到场的企业家朋友们,以及 唐美娟总经理、陈宗贤教授、社长赫奇 三位重量级讲师的精彩分享! ⏳ 论坛虽已落幕,精彩仍在继续! 💡 一对一咨询太贵?但想与三位讲师有更深入的交流?🌟 最具性价比的企业增长课程来了! [2025年企业陪跑战略增长计划】 投资三天时间,与专家面对面,量身定制你的企业年度增长计划! 📌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抢占成功先机!
    大马邮政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在市场变化中持续转型,关键业务领域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大马邮政今日宣布其2024年第四季度(Q4)及全年财务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季度,集团实现收入4.59亿马币,较2023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0.6%。全年净收入为18.53亿马币,较上一年度下降0.9%。尽管面临传统邮件量持续结构性下降的挑战(因转向数字通信,传统邮件量下降了9%),集团的包裹业务却实现了积极增长。凭借在B2B和B2C领域的服务引领市场份额增长,包裹量同比增长13%,展现了大马邮政战略转型和市场领先服务水平的强大实力。 “在不断演变的市场中,我们致力于执行转型计划,并在关键业务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改进。此外,通过优化邮件和包裹网络、有效管理劳动力以及利用我们广泛且无与伦比的国家基础设施,我们在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进展。” 大马邮政集团首席执行官Charles Brewer表示。 关键业务领域的强劲表现 Pos Aviation继续表现出色,得益于航班频率增加、机上餐饮和货物处理服务需求增长以及航空工程解决方案的扩展。大马邮政集团继续将其服务范围从传统邮政服务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作为其更广泛战略方向的一部分。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在全国成功开设了50家Pos Shop门店,利用其广泛的零售网络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业务举措。尽管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初步结果令人鼓舞,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将实现全部收益。 “我们的重点仍然是提供卓越的服务,扩展我们的能力,增强端到端的客户体验,并确保我们的业务和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可持续性和价值。”Brewer补充道。 对可持续性和战略增长的承诺 大马邮政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运营着马来西亚物流行业中最大的电动送货车队。集团执行其可持续发展路线图,重申了其对长期环境责任的承诺,同时确保持续的运营效率。 “创新、可持续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是我们战略的核心。”Brewer表示,“我们不断优化我们的方法,以保持领先于市场变化,并继续成为客户的首选。展望未来,我们对我们正在建立的积极发展势头以及我们预计在2025年实现的改进充满信心。我们致力于实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2025年展望 大马邮政对2025年实现更好的业绩保持谨慎乐观。集团将继续专注于业务转型,优化成本和资源,并扩展服务能力,以巩固其市场地位。 获取更多信息 访问官网:www.pos.com.my 关注大马邮政的社交媒体平台:面子书、推特、即时电报、抖音、优管和领英 媒体联系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 联络 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 马来西亚邮政,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大马邮政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他们的使命,他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我们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合大控股有限公司获得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批准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ACE市场上市
    新发行1.209亿股新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9.5% 要约出售 7,750 万股现有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 12.5% 上市批准详情与目标 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已向 Hartanah Kenyalang Berhad (“合大控股”或“公司”)的上市首席顾问、保荐人、独家股票承销商和独家股票配售代理TA Securities Holdings Berhad发出信函,批准合大控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并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ACE市场上市。合大控股的目标是在2025年第二季度之前将其扩大后的全部已发行股本(6.2亿股普通股)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集团简介与主营业务 合大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其附属子公司Hartanah ConstructionSdn Bhd(“合大建设有限公司”+“合大控股有限公司”=“本集团”)主要是提供建筑物施工服务,本集团重点主要是建设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等机构建筑。本集团也提供其他非住宅建筑以及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重点主要是建设桥梁和道路。 在建项目概况 本集团目前在砂拉越正在进行的建设项目包括在古晋兴建国家档案馆大楼;在诗巫和古晋建造Yayasan国际学校的校舍和相关设施;建造2 所Daif校舍及相关设施,例如在Kota Samarahan建造SK Tambay和在Serian建造SK Kujang Mawang;以及成为建造民都鲁(Bintulu) Sebauh大桥项目的救援承包商。本集团还将其建筑服务扩展到邻近的沙巴州,本集团参与了在该州丹南(Tenom) Sg. Padas 建设的巴达士桥。 首次公开募股(IPO)详情 合大控股的首次公开募股涉及公开发行1.984亿股普通股,其中包括公开发行1.209亿股新股和出售 7,750 万股现有股份.合计占集团扩大后已发行股本 6.200 亿股普通股的 32.0%。 在这1亿2,090万股新股中, 3,100万股新股将供马来西亚公众申请; 1,860万股新股将供本集团合资格董事及雇员以及对本集团成功作出贡献的人士申请。剩余的7,130万股新股将向选定的投资者进行私募配售。 此外,还提出出售7,750万股现有股票的要约,这些股票将分配给经投资、贸易和工业部批准的指定土著投资者进行私募配售。
    🚀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圆满落幕,柔佛场倒计时 1 天!
    如何精准布局,实现企业稳步增长?如何抢占东盟经济腾飞的先机? 这些关键问题在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上得到了深入探讨! 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家们齐聚一堂,交流实战经验,共同解锁 年度计划 的增长秘诀! 📌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精彩回顾 🔥 唐美娟总经理:业绩倍增策略,让目标不再停留在空谈,而是可执行的增长突破点! 唐美娟总经理向大家提问——你想成为“算钱的老板”还是“赚钱的老板”? 她深度剖析计划经营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助力企业掌握成功关键! 🔥 陈宗贤教授:东盟经济腾飞,企业如何布局? 陈宗贤教授指出,管理经营与企业出海同样重要,只有掌握双重关键,才能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 🔥 社长赫奇:管理者 vs. 经营者,如何打造高效自主执行团队? 社长赫奇强调,企业必须从传统管理模式升级为战略经营思维,让团队更具主动性和执行力! 🎭 互动环节:企业家们在现场积极交流,向讲师们请教企业管理与市场策略的实际应用。 企业家们围绕陈宗贤教授,就东盟市场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 感谢所有出席的企业家朋友们,以及三位重量级讲师——唐美娟总经理、陈宗贤教授、社长赫奇 的精彩分享! =========== 🚀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倒计时 1 天! 如果你错过了 吉隆坡站,这将是你的最后机会! 柔佛场 即将在 2 月 26 日 震撼开启,带来更深入的商业策略分享! 📅 日期: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 🕰️ 时间:下午 2:00 – 5:00 📍 地点:森林城市海之贝销售厅 (Forest City Sales Gallery) 🏆 主办单位: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 🤝 联办单位:聯聖集團 & 说墨集团 🌍 支持单位:国际联盟 🔥 你将在柔佛场收获: ✅ 年度计划十大架构:如何精准制定年度计划,落地执行,实现业绩倍增! ✅ 从管理者到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动自发的高效团队,提升执行力! ✅ 东盟市场爆发增长:企业出海的关键商机,助你占领先机! 📌 限时报名:席位有限,立即报名锁定机会! 🔗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pPCsWh4rpku4bYtz8 ⏳ 倒计时 1 天! 柔佛企业家们,明天见!让我们一起共绘 2025 发展蓝图! 🚀🎉
    大马邮政推出特别版《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邮票套装
    标记您的日历,精彩不容错过! 大马邮政即将推出特别版《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邮票套装,预订将于2025年2月21日正式开启! 致敬经典,庆祝《精灵宝可梦》系列 作为马来西亚的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大马邮政非常兴奋地宣布推出这套庆祝《精灵宝可梦》系列的特别邮票套装。预订活动将于2月21日开始,售完即止。粉丝们可通过以下方式预订: 现场预订:2月21日至23日,每天上午10点至晚上8点,前往吉隆坡LaLaport Bukit Bintang City Centre举办的《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2025挑战赛现场的大马邮政展位; 全国门店预订:亲临全国90家集邮局(包括13家主要邮局); 在线预订:通过官方网站 https://shop.pos.com.my 轻松下单。 设计灵感与收藏亮点 备受期待的邮票收藏套装灵感源自全球知名的《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生动呈现了深受喜爱的宝可梦角色,包括皮卡丘、喷火龙、水箭龟、妙蛙花及其他粉丝最爱的宝可梦。 套装内容与价格 每套售价为 RM99,包含以下珍贵藏品: 十枚主题邮票 四张精美明信片 一个纪念封 一个《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趣味包 一个实用游戏垫 所有物品均精美包装于纪念文件夹中,适合收藏与赠送。 大马邮政的意义非凡合作 大马邮政集团首席营销、通讯和可持续发展官 Fiona Liao 表示:“此次发布标志着我们公司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流行文化品牌之一在东南亚展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正如《精灵宝可梦》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也热衷于传递有意义的联系。我们很高兴能将这套特别邮票收藏变为现实,这也是我们使命的一部分。” 她补充说:“这套邮票提供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收藏体验,将大马邮政的精湛集邮工艺与这一全球现象完美结合。它不仅是马来西亚及东南亚邮票爱好者和宝可梦粉丝的理想之选,也为邮票收藏的乐趣赋予了新的意义。” 免费送货与领取详情 在2025年2月21日至23日的《精灵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TCG)2025挑战赛现场,凡在大马邮政展位预订的顾客均可享受免费送货服务。选择门店自提的顾客,可前往全国90家集邮局办理领取手续。预计所有订单将于2025年3月27日开始发货及自提。 立即行动,别错过这次全球盛事! 请立即标记您的日历,加入这场令人期待的全球现象,珍藏属于您的宝可梦邮票套装! 媒体联系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 联络 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 马来西亚邮政,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大马邮政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大马邮政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小人物,大逆袭》新书推介会圆满落幕 !
    1.0 社长赫奇(左二)颁发纪念品给《小人物,大逆襲》作者,⁠Dato Wong 王兆明(王师傅) (右二)。丹斯里拿督郑可扬律师(左一)和拿督斯里邝耀丰(右一)作为见证人。 由 SOMO集团 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联合主办的 《小人物,大逆袭》新书推介会 于昨晚(2月20日)在 Nirvana 2 隆重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拿督王兆明(王师父) 亲临现场,与读者分享书中智慧与逆袭人生的成功秘诀,吸引了大批读者、销售精英及业界人士参与。 1.1 现场登记处爆满,众多企业家出席见证这场发布会。 SOMO集团与富贵集团携手打造知识盛宴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SOMO集团 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出版内容与学习平台。此次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合作,旨在透过《小人物,大逆袭》这本书,为读者带来更多启发与实用价值,帮助他们在事业与生活中实现突破。 1.3 《小人物,大逆袭》Dato Wong 王兆明(王师傅)入场,现场反应热烈。 新书分享:从小人物到大赢家 《小人物,大逆袭》是拿督王兆明的最新力作,书中透过真实案例与实用策略,深入探讨如何从平凡走向非凡,打破人生瓶颈,实现逆袭梦想。在推介会上,拿督王兆明分享了书中的核心思想,并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在场观众勇敢追求目标,突破自我限制。 活动结束后,SOMO集团 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对所有到场的读者、朋友及合作伙伴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参与,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优质活动,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内容与学习机会。 《小人物,大逆袭》现已正式发售,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前往各大书店或线上平台购买,开启属于自己的逆袭之旅! 线上购买:https://campaign.somo.com.my/product/lingmubiaolingdaoxue/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东南亚特许经营盛会圆满落幕!
    东南亚最大特许经营展会,圆满落幕! 📅 日期: 2025年2月7日-9日 📍 地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中心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 汇聚全球知名特许经营品牌,涵盖餐饮、零售、教育、健康美容等多个行业,旨在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最新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及发展机遇。通过市场数据分享,企业可精准制定战略,把握东南亚特许经营市场的无限潜力。此外,展会还促成了高端行业交流,让行业专家、投资者及企业家面对面洽谈,推动商业合作。众多创业者更在现场成功签约,迈出品牌扩张的第一步,为特许经营产业注入新动力。 📸 现场直击 在分享会上,本地品牌 Haos Ek 的创始人兼执行长表示:”马来西亚拥有多项企业扶持计划及政府资源支持,其中包括 PERNAS。因此,我鼓励企业家们勇敢争取各种机会,才能取得成功!”   🎶 精彩演出,点燃现场氛围! 除了商业交流,PIFF 2025 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娱乐活动,让展会更具互动性。本地知名乐团 Akim & The Majistret 在现场热情献唱,带动全场气氛,展现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动特许经营新发展 PIFF 2025 不仅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还促进了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商业合作。随着科技赋能和创新模式的兴起,特许经营行业正迈向更具竞争力的未来,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发展路径。 探索更多商机,抢占市场先机! 说墨集团携手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在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 圆满落幕!此次展会让我们与众多企业家、品牌和投资者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特许经营的无限可能,助力品牌拓展东南亚市场。 📢 想要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经济走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连锁品牌如何成功出海或落地? 欢迎购买我们的书籍 《昌明经济》,获取最全面的经济政策信息,或直接联系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的专业指导! 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大马邮政拓展零售业务,东马首家 Pos Shop 落户亚庇
    全国邮政与包裹服务供应商大马邮政(Pos Malaysia)在沙巴亚庇正式开设 Pos Shop 便利店,标志着这一创新零售概念首次登陆东马,同时也成为大马邮政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开业仪式:见证历史性时刻 盛大的开业典礼由沙巴工业及企业发展部长拿督冯晋哲(YB Datuk Phoong Jin Zhe)主持,为这一历史时刻揭幕。 新店设于亚庇邮政总局(Pejabat Pos Besar Kota Kinabalu),坐落在繁华的西加麦路 (Jalan Segama)。它不仅是东马首家 Pos Shop,更充分体现了大马邮政推动服务现代化的坚定承诺,彰显其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决心。 在开幕仪式上,大马邮政集团首席执行员 Charles Brewer 欣喜表示:“随着 Pos Shop 在西马取得成功,我们很高兴将这一创新零售模式引入亚庇。这家门店意义非凡,不仅是 我们在东马的首个据点,同时也是‘风下之乡’沙巴的第一家 Pos Shop 。它不仅再次印 证了大马邮政致力于让服务更加贴近沙巴人民的承诺,也标志着我们不断优化服务模式、 紧跟时代步伐。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我们相信,亚庇 Pos Shop 便利店将成为推动沙 巴乃至砂拉越创新零售体验的重要催化剂。” 拿督冯晋哲也高度认可大马邮政的前瞻性布局。他说:“Pos Shop 是一个创新概念,它 将现代零售的便捷性与传统邮政服务的可靠性完美融合。大马邮政通过重塑邮政局形象, 使其转型为更加灵活、以客户为中心的多功能空间,让马来西亚人民能够更轻松、更便捷地获取各类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大马邮政还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精心挑选当地优质产品放在 Pos Shop 内销售,不仅满足了社区需求,也为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亚庇 Pos Shop:集邮政与零售于一体 亚庇 Pos Shop 便利店占地超过 2200 平方英尺,集齐全方位邮政服务与舒适的零售空间 于一体。店内不仅提供包裹投递、水电账单支付、手机充值及电子钱包充值等便民服务,还销售各类精选的日常生活用品。此外,店内特别设有深受顾客喜爱的 Pos Kafe,供应 现煮咖啡及各类即食小吃。 这创新的“店中店(Shop in Shop)” 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邮政局的形象,打造出一个便利的现代零售空间,让消费者在同一地点轻松办理各类日常事务、惬意休憩,并享受便捷购物体验。 Pos Shop 持续扩展版图,服务超 63 万名顾客 Pos Shop 自 2023 年5 月在吉隆坡美丹端姑路盛大开业以来,业务版图迅速扩展,在全马各地稳步发展。近期,大马邮政于槟城隆重开设第 50 家 Pos Shop,这一重要里程碑 彰显了其零售业务的跨越式增长。 迄今为止,全国 Pos Shop 已累计服务超过 63 万名顾客,售出 8 万瓶矿泉水、14 万份面包、5 万 2000 份冰淇淋、15 万 3000 个包子、4 万3000 份椰浆饭,以及其他精选便利商品。其中,广受欢迎的包子和椰浆饭均由本地中小企业精心制作,显示了大马邮政支持本地企业,同时为马来西亚人打造多元化和便利零售体验的初心。 迎接农历新年,推出“Promo Paling Ong”促销 恰逢农历新年,Pos Shop 特别推出新春菜单,以清新怡人的 “Tangerine Sunshine”饮品为主打,搭配多款精心打造的美味小吃,尽显节日氛围。同时,在“Promo Paling Ong” 新春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者可以优惠价格品尝这些新年限定美味,以及享有其他惊喜优惠。此促销活动涵盖全马 50家 Pos Shop 门店,优惠将持续至 2025年 2月 28日。 未来展望:不断创新,优化服务 Charles Brewer 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使命,致力于连接人们与企业,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不断突破与创新,优化服务体验,为每一位大马邮政顾客带来更优质、更愉悦的消费体验。” 媒体联系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 联络 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 马来西亚邮政(Pos Malaysia),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我们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我们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大马法律科技时隔一年再度登上世界舞台! LawBank Asia晋级全球知名创业大赛JUMPSTARTER TOP 100!
    东南亚 AI 法律科技强势崛起! LawBank Asia凭借突破性的 AI 法律服务技术,在全球知名创业大赛 JUMPSTARTER 2025 中成功晋级 全球 TOP 100,成为东南亚首家入选的法律科技企业! 这不仅是 LawBank Asia 在 AI 法律科技赛道上的一大突破,也意味着继 2024 年 2 月新加坡举办的 HYFI CONFERENCE 全球初创大赛(HYFI Global Startup Competition)以黑马姿态入选全球 4 强 后,LawBank Asia 时隔一年,再度站上国际创新竞技场! 短短一年间,LawBank Asia 从区域创新者成长为全球瞩目的 AI 法律科技领导者,正在用 AI(人工智能)重塑 SME 法律服务的未来,让企业不再因法律困境而束手束脚,而是拥有智能、高效、可负担的法律支持!   JUMPSTARTER 2025:全球创业巅峰对决,LawBank Asia 强势突围! JUMPSTARTER 由 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Alibaba Entrepreneurs Fund)主办,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比赛之一,吸引了超过100个国家数千家顶尖初创企业参赛,涵盖 AI、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区块链等多个前沿领域。 LawBank Asia 凭借 AI 法律咨询、智能匹配律师、合规自动化等核心技术,赢得国际评审团认可,跻身全球 TOP 100,这也是东南亚法律科技公司首次进入该赛事前百强! 继 HYFI 2024 全球 4 强后,LawBank Asia 一年之内连续斩获国际殊荣,展现了其技术创新力、市场潜力和全球竞争力。 2025 年,AI 法律科技的时代已来,LawBank Asia 站在风口! 为何 LawBank Asia 能连续两年震撼全球创业赛场?因为它解决了 SME(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的核心痛点: Find Lawyer With Your Budget —— AI 智能匹配符合企业预算的律师,让 SME 也能享受优质法律服务。 AI 法律文件自动生成 —— 一键起草、审核合同,让企业远离法律风险。 智能合规管理—— 实时跟踪法规变化,帮助企业规避罚款和合规问题。 全球布局 —— 以并购当地法律科技公司方式进军印尼市场,并与 全球最大的投资平台AIM Congress(中东) 合作,加速 AI 法律科技全球化。 LawBank Asia 总经理 林文勇 Thomas Lim “2025 年,AI 彻底改变法律科技,LawBank Asia 站上了这场革命的最前沿!” LawBank Asia 总经理 林文勇(Thomas Lim) 表示,“继 HYFI 全球 4 强之后,我们再次登上 JUMPSTARTER 世界舞台,证明了 AI 法律科技的真正价值!” 冲刺 JUMPSTARTER 全球 TOP 30,LawBank Asia 未来可期! 晋级 TOP 100 只是开始,LawBank Asia 的下一步目标是争夺全球 TOP 30 席位,并赢取高达 500 万美元的投资机会! 继 2024 年 HYFI 全球大赛入围4强后,LawBank Asia 站上了 JUMPSTARTER 的全球舞台,2025 年,将是科技爆发的一年,而 LawBank Asia 正处于这场变革的中心!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大马邮政贺新春,限量版“Setem Ku”系列献礼蛇年
    独具文化寓意的蛇年限量邮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全国邮政与包裹服务供应商大马邮政(Pos Malaysia)特别推出一款蛇年主题的限量版邮票系列。蛇在中国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六,象征智慧、优雅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中华文化中,蛇不仅寓意着蜕变与重生,更象征吉祥与好运。这套邮票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这些美好寓意,使其在2025年的蛇年更显珍贵与独特。 精美设计与丰富内容 这款限量版的Setem Ku售价28令吉,设计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新春祝福元素。一组小版票包含五个特色邮票设计,分别印有一个寓意美好的吉祥汉字:福(幸福)、吉(吉祥)、旺(兴旺)、满(圆满)和康(健康)。这些汉字以书法形式呈现,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 完整套组内包含以下内容: 一张 Setem Ku 小版票 一款特别设计的信封 一张贺岁明信片 三个吉祥红包封 另外,贴有 Setem Ku 邮票的贺岁明信片则单独发售,每张售价3令吉。 发售详情 这款独家系列将于2025年1月22日起率先在吉隆坡大马邮政总部一楼的邮票与集邮柜台,以及大马邮政网店(https://shop.pos.com.my)发售。之后从2025年1月24日开始在全国指定的集邮局同步上架,限量发售,售完即止。 了解更多 欲了解详情,欢迎浏览www.pos.com.my,或在Facebook、X、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LinkedIn关注大马邮政账号。 媒体联络 媒体垂询,欢迎通过电邮 suann.song@pos.com.my联络Song Su Ann。 关于大马邮政(Pos Malaysia) 马来西亚邮政(Pos Malaysia),又称大马邮政,是国家邮政和包裹服务提供商,也是马来西亚普遍邮政服务的唯一持牌人。我们拥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从原本只提供传统的邮件和包裹递送服务,进而扩展到提供航空地勤服务、零售、物流和数码科技等多元化产品。大马邮政也从一家递送包裹的邮政公司转变为一家也递送邮件的包裹递送公司。坚守着我们的使命,我们热衷于建立信任,致力于将人们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大马邮政的‘最后一公里运送’服务覆盖广范,可向全国超过 1100 万个地址递送包裹和邮件。我们还通过全国超过 3500 个接触点为大马民众提供最全面的零售网络。 DRB-HICOM Berhad 集团持有大马邮政超过半数股权。  
    SOMO亮相TikTok LIVE公会线下交流会:共探直播新未来
    📅 日期: 2025年1月9日 – 10日 📍 地点: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我们很荣幸受邀参与 TikTok LIVE 公会线下交流会,这场由 TikTok 主办的行业盛会汇聚了众多公会会长、主播及行业专家。此次活动为 SOMO 提供了深入了解 TikTok LIVE 平台和直播市场的宝贵机会,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如何通过自身优势助力客户在直播领域的成功。   TikTok LIVE 简介及特点 TikTok LIVE 是一个实时互动直播平台,通过以下核心功能为创作者、公会和企业赋能: 1️⃣ 多样化互动功能: 实时评论、打赏和问答提升观众参与度。 2️⃣ 全球覆盖: 通过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将品牌触及更广泛的受众。 3️⃣ 数据分析: 提供直播表现数据,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策略。 4️⃣ 易用性: 简单的直播设置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更多创业者能够快速上手。 对企业家的好处  1️⃣ 拓展市场: 利用全球平台,轻松吸引国际客户。 2️⃣ 品牌曝光: 通过高互动性内容建立更强的品牌认知度。 3️⃣ 收入多元化: 利用直播电商与付费互动创造额外收入来源。 4️⃣ 运营优化: 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业务效率。 本次活动的核心收益 1️⃣ 深入行业趋势: 全面了解全球直播市场的发展方向,为 SOMO 制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2️⃣ 增强行业连接: 与公会会长和专家交流,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 3️⃣ 优化服务策略: 内容差异化与技术优化经验直接提升 SOMO 服务方案。 4️⃣ 探索新机遇: 马来西亚直播市场展现巨大增长潜力,确认了潜在业务机会。 从活动中获得的关键见解  1️⃣ 内容差异化: 定制独特内容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2️⃣ 技术优化: 流畅的直播体验对观众留存至关重要。 3️⃣ 协作的力量: 公会间合作创新能创造更大价值。 4️⃣ 本地化战略: 符合区域需求的策略提高市场影响力。 主题分享:社长赫奇带来的专业解读  1️⃣ 马来西亚公司注册与税务指南: 详细解析注册流程与税务管理策略,帮助企业高效落地。 2️⃣ 办公场地规划: 针对直播行业需求分享选址和布局优化方案。 📢 直播行业机遇无限,期待与您共同探索!
    破解企业增长难题:2025战略部署中的数字化、津贴与资源整合方法
    2025年1月,《2025战略部署》活动在吉隆坡圆满落幕,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共同探索新一年的关键趋势与发展战略。本次活动围绕全球化机遇、昌明经济政策、数字化转型及资源整合四大核心主题,为企业提供了实践指导与深刻洞察。 四位讲师(从左至右):CM Kong(CARI JOB 创办人)、方建国会长(国际联盟会长)、凯伦老师(CLOSING PILOT 创办人)、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 🌟 活动亮点及核心收获 1️⃣ 国际人才政策:抓住全球化机遇 讲师:CM Kong(CARI JOB 创办人) 内容亮点: CM Kong 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动趋势,强调通过政策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性。他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多语言环境与全球化优势,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力。他指出,企业应优化招聘策略,把握国际人才政策的红利,为全球化扩展提供支持。 关键收获:企业需关注国际人才政策红利,调整招聘策略,助力全球市场布局。 2️⃣ 昌明经济政策:企业赋能与津贴支持 讲师: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 内容亮点: 赫奇社长详细解读了昌明经济政策的七大中期目标,包括提升劳动收入占比、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等,并展示了政府津贴申请流程及成功案例。他指出,政策支持是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合理利用津贴资源,企业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关键收获:企业需积极申请政策津贴,利用政府支持拓宽发展路径,提升竞争力。 3️⃣ 数字化营销:驱动未来增长 讲师:凯伦老师(CLOSING PILOT 创办人) 内容亮点: 凯伦老师阐述了“数字人+CRM”如何革新营销模式,并通过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工具在优化客户体验和提升营销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企业需尽早部署数字化工具,以确保在未来营销格局中占据优势。 关键收获:企业应部署“数字人+CRM”,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增长效率,优化客户体验。 4️⃣ 五大黄金法则:资源整合与突破策略 讲师:方建国会长(国际联盟会长) 内容亮点: 方建国会长揭示了获取资金、建立渠道与吸引人才的五大黄金法则。他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了突破资源瓶颈的策略,强调企业需精准规划资金运用,并重视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收获:企业需注重资源整合,科学运用资金,吸引高端人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全面规划,迎接未来 本次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实践策略,通过全球化机遇、政策支持、数字化工具应用及资源整合等主题,帮助企业制定了科学的2025战略。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活动,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SOMO 集团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共同推动商业成功与可持续发展! 🚀
    US Pizza 在美拉华蒂购物中心 (Melawati Mall) 开设未来感新概念店,行业领袖齐聚庆贺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本土披萨连锁品牌,US Pizza 于1月11日(星期六)上午11点在 Melawati Mall 举行了最新分店的盛大开幕仪式。这场备受期待的活动是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展示了革命性的新概念,并吸引了马来西亚商业界的知名人士。 未来感与温馨氛围 新开设的 Melawati Mall 分店拥有简约美学与未来元素相结合的时尚现代设计。明亮、时尚且温馨的空间,适合各类人群光临。餐厅的创新设计突破了传统披萨店的布局,营造出宽敞舒适的用餐环境,并配备舒适的座椅布置和充足的自然光线。   Deric Yeo 先生 – US Pizza首席运营官 提供更优质的餐饮体验:桌边服务 US Pizza 的新概念通过引入桌边服务,优先考虑提供卓越的用餐体验。顾客现在可以享受到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服务,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享用美味佳肴。这种升级版的用餐体验彰显了 US Pizza 致力于提供卓越客户服务的承诺,同时创造了令人难忘的用餐经历。 积极扩展计划:覆盖马来西亚及海外 Melawati Mall 分店标志着 US Pizza 积极扩展计划的第一步。该品牌致力于将其创新概念和美味披萨带入更多马来西亚社区。今年,US Pizza 计划在巴生谷新增30家分店,并进一步扩展至全国其他州。同时,US Pizza 已在新加坡和印尼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并将继续探索国际增长机会。 金兔年庆团圆:享用黄金套餐! 今年春节,与亲朋好友一起共享黄金套餐,尽享多样化的美食选择,完美传递节日的喜悦和分享精神。   黄金套餐包括: 2份厨师精选披萨(常规尺寸 – 9英寸) 选择如下: 印第安纳烧烤烟熏鸭披萨 圣地亚哥黄金天妇罗披萨 鱼和薯条披萨 2份卷曲薯条 1瓶雪碧(1.5升) 专为家庭聚会和节日庆典设计,这款独家套餐以大胆的口味和多样性捕捉了节日的精神。黄金套餐限时供应。将于2025年1月19日推出,不要错过将这些美味带到您的新年庆典的机会! 显赫嘉宾出席盛大开业 盛大的开业仪式上,多位杰出嘉宾的出席为活动增光添彩,包括来自马来西亚企业发展与合作部的法语发展部门秘书Chek Zainuddin Ckhe Jusoh先生,以及马来西亚特许经营协会主席Dato Dr. Radzali Hassan博士和US Pizza管理团队。他们的出席突显了此次发布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增长和创新的承诺。 活动还通过一个令人兴奋的“拉丝奶酪”噱头进一步活跃了气氛,展示了标志性的奶酪船披萨,吸引了与会者,并展示了US Pizza对创造力和质量的承诺。     在附带的照片中,出席活动的主要嘉宾包括(从左至右):US Pizza首席运营官Deric Yeo先生;Melawati MallUS Pizza加盟商Ihsan Maher先生;企业发展与合作部法语发展部门秘书及供应商Tuan Chek Zainuddin bin Chek Jusoh先生;马来西亚特许经营协会主席Dato’ Dr. Radzali Hassan博士;US Pizza总经理Jeremy Hiew先生;以及马来西亚特许经营协会首席执行官Zuraida Jomri女士。 除了黄金套餐外,嘉宾们还享用了一款独特的大号(13英寸)披萨,这款披萨有八种不同的切片,搭配了多种配料: 简单奶酪披萨 夏威夷披萨 意大利夏威夷豪华披萨 博洛尼亚披萨 经典鸡肉披萨 辣味鸡肉披萨 美国最爱披萨 素食爱好者披萨 这种令人愉快的多样化选择与独家的黄金套餐一起提供,展示了US Pizza 致力于提供大胆口味和令人兴奋的烹饪体验的承诺。 US Pizza:具有全球抱负的马来西亚披萨传奇 US Pizza 作为马来西亚深受喜爱的品牌已有二十多年,始终如一地提供高质量的披萨和卓越的客户服务。该品牌对创新和客户满意度的承诺在其新概念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中得到了体现。US Pizza专注于实惠性和可访问性,旨在成为不仅是马来西亚,而且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领先披萨品牌。 加入新店开业的庆典! US Pizza  在Melawati Mall的新店开业标志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概念的引入,邀请每个人来体验一次美味而难忘的用餐旅程。 地址: US Pizza (L5-06)Melawati Mall 5楼 Melawati Mall, Jalan Bandar Melawati, 355, Pusat Bandar Melawati, 53100 该新店紧挨着Mister Toy——一个家庭和孩子们的热门地点——是与亲人共度充满乐趣的出行的完美目的地。带上您的家人和朋友,加入US Pizza,一起探索这个为Melawati Mall带来的新鲜而令人兴奋的新成员! Melawati Mall新店的盛大开业是对新概念及其致力于提供美味和难忘用餐体验的承诺的庆祝。 关于US Pizza US Pizza  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本地披萨连锁店,以其美味的披萨、创新的菜单选择和卓越的客户服务而闻名。该品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运营着公司所有的和特许经营的门店,服务于多样化的客户群体。US Pizza 致力于以实惠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用餐体验,使其成为家庭和个人的理想选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US Pizza 有限公司 Hanis Azarea Binti Mohammad Azman hanis@uspizza.com 016-3113255
    朋友圈全在晒这只鹅!【鹅不是鸭】三周年庆典,为什么大家都来了?
    “朋友圈都在打卡! 这只鹅在三周年究竟有多好玩?” 周末去哪玩? 朋友圈都在刷屏的“打卡新地标”非“鹅不是鸭”三周年莫属! 作为马来西亚原创IP的代表,这只可爱的“翻白眼鹅”不仅圈粉无数,还用创意与趣味为新年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活动体验. 到底“鹅不是鸭”为什么这么火? 让我们一探究竟! “ IFOOD EXPO与 鹅不是鸭 联办”将在 28Feb 至 2Mar 三天举办盛大的三周年庆典,以“鹅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为主题,打造一场全城瞩目的IP盛事。 活动亮点如下: 他到底是鹅还是鸭? “鹅不是鸭”诞生于2022年2月22日~ 被称“世上唯一没有颈的鹅”,以其幽默设定——“没有颈,就没有瓶颈”迅速成为一个广受喜爱的本土IP角色。 “鹅”是一个有趣的身份——一名家庭主妇兼插画家。她的故事围绕两性沟通、伴侣日常和亲子互动展开,用简单却温暖的方式带来欢笑与共鸣 三年来,“鹅不是鸭”通过有趣的内容输出和创意跨界合作,成功累积了一批忠实粉丝,并多次在活动与商业项目中展现其IP的多元价值 掀起马来西亚原创IP授权的风潮 除了打造幽默风趣的故事与角色,“鹅不是鸭”也在IP授权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于将马来西亚原创角色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授权合作,将IP形象融入到食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各类产品中,进一步拉近IP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加品牌的新鲜感和话题性
    维星资本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掀开扩展新篇章
    专注于铝挤压产品制造的维星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星资本”,股票名称:WINSTAR,股票代码:0336),今日正式登陆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ACE市场,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维星资本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涉及多项业务,包括铝型材挤压及铝梯制造,铝制太阳能光伏支架及相关配件的生产与销售,建筑材料的贸易与分销,以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服务。 (左起) Sunview 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建洪先生、维星资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员 李永志先生、维星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员蔡汶峰先生、维星资本有限公司副主席蔡 玉昌先生、达证券控股有限公司企业融资主管古文方先生和维星资本有限公司首席营 销员邱爾政先生 把握市场机遇,提升竞争力 维星资本非独立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蔡汶峰先生表示:“马来西亚建筑行业和房地产开发领域正在推出许多新项目,同时,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也带来了大量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机遇。我们将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领域。”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二季度之前安装两条新的铝挤压生产线,并在2026年第二季度之前完成其余两条的安装。新增生产线将使维星资本的年产能从目前的6705公吨提升至15285公吨,为建筑、房地产和太阳能行业客户提供更多高质量铝产品。 上市募集资金,加速扩展计划 维星资本此次上市共募集资金1979万令吉,其中48.25%(约955万令吉)将用于购买新铝挤压设备,31.54%(约624万令吉)将作为一般营运资金,剩余20.21%(约400万令吉)则用于支付上市费用。 蔡先生指出:“此次融资将显著增强公司的生产能力,并支持我们在多个领域的战略扩张计划,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安装和建筑材料分销方面。” 优秀财务表现回馈股东 截至2024年9月30日,维星资本第三季度收入为5875.9万令吉,累计9个月收入达1.47927亿令吉;第三季度税后利润为330.7万令吉,9个月累计税后利润为699.1万令吉。公司计划将年度税后利润的30%作为股息分配,以回馈股东。 太阳能光伏业务蓬勃发展 通过与企业股东Sunview Group Berhad的合作,维星资本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提供铝制太阳能支架的制造及系统安装服务。Sunview Group Berhad是太阳能光伏设施EPCC领域的领先企业,双方合作不仅扩展了维星资本的业务版图,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地位。 展望未来 上市后的维星资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蔡先生强调:“我们不仅关注当前的市场需求,更希望通过持续创新和扩展,推动公司成为铝产业的标杆企业。”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落幕,共探柔新经济特区机遇
    2024年12月18日,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在新山R&F JB隆重举办,为企业家们带来了关于柔新经济特区(JS-SEZ)的最新洞察和战略分析。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今年最后一场昌明经济系列活动,更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 柔新经济特区的深度解析 主讲嘉宾包括SOMO集团社长赫奇和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刘建来,他们分享了柔新经济特区如何通过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抓住新商机。他们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柔新特区的政策红利:涵盖跨境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的全新机会。 黄金投资机会:探讨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热门领域。 政府支持策略:揭秘政府津贴和经济补贴如何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互动问答与与会者反响 现场嘉宾与企业家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问答环节,解答了关于企业出海和柔新特区政策的实际问题。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提供了实用的商业策略和深刻的市场见解。 展望未来:感谢支持,期待再聚 作为昌明经济系列分享会的最后一场活动,此次分享会为2024年划上了圆满句号。SOMO集团感谢所有嘉宾与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并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继续携手,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 关注未来活动动态 想了解更多关于昌明经济的深度解析与活动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社区,共同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3天精彩内容回顾,助力企业抓住全球化与数字化机遇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在吉隆坡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云集众多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为与会者提供深入洞察和实用策略,聚焦企业出海、数字化转型和投资趋势等核心议题。 Day 2 精彩亮点:企业全球化与电子发票座谈会 📌 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 讲师:社长赫奇(《昌明经济》联合作者兼 SOMO 集团社长) 社长赫奇带来一场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企业在东盟市场的潜力与挑战。他分享了具体战略,包括如何利用马来西亚的多语言优势和区域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布局国际市场。他强调,突破边界不仅需要明确目标,更需要实用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出海之旅保驾护航。 📌 电子发票:大马数字经济转型政策 嘉宾阵容:陈佳美(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电子发票专家与培训师)、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昌明经济》联合作者兼 Builders Group 创办人) 三位重量级嘉宾联手解答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难题,探讨了电子发票推行的具体步骤和常见挑战。针对以下问题,嘉宾们提供了深入见解: 企业推行电子发票的第一步是什么? 企业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实行电子发票时需要涉及哪些团队? ✨ 两大核心启示: 1️⃣ 企业需掌握基础电子发票知识,即使外包会计,也要确保账目合规。 2️⃣ 马来西亚的多语言与区域资源优势,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独特机遇。 Day 3 精彩亮点:数字化与投资座谈会 📌 座谈会(一):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 嘉宾阵容:赫奇、Josephine Lee、Thomas(LawBank Asia)、Hanson Lau(Vimigo) 本场座谈聚焦数字化浪潮中的企业增长策略,涵盖以下话题: 哪些企业适合运用数字化软件? 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成本? 企业数字化转型应从哪里开始? 嘉宾们指出,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采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和战略都能显著提升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他们也探讨了企业主如何克服对新科技的恐惧心理,从心态转变中找到增长机会。 📌 座谈会(二):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 这场座谈会以投资与资产优化为核心,提供了深入的行业分析和宝贵建议,探讨话题包括: 马来西亚未来房地产大热区域及投资建议。 买房贷款的关键准备和常见问题。 房产投资策略: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 嘉宾们还特别关注外资对马来西亚土地的收购趋势,并探讨了保留土地拥有权的重要性及其对本地经济的影响。 活动总结:知识与合作并进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内容丰富,覆盖企业发展关键议题。从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到数字化转型的实用解决方案,再到投资与资产优化策略,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SOMO集团近期活动🔜: 昌明柔佛经济发展 讲师: 社长赫奇(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 日期:7/12/2024 (星期六) 时间:11am – 1pm 地点:Sales Gallery@Menara Pelangi, Johor   大马消费博览会 (博览会主题:穆斯林文化商品与产品) 日期:17/12/2024 (星期二) 时间:10am – 6pm 地点:MITEC Hall 1, KL   昌明经济与柔新经济特区 讲师:社长赫奇(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与刘建来(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 日期:18/12/2024 (星期三) 时间:7.30pm – 10.00pm 地点:R&F JB  
    CEO FITNESS 六个月健康计划正式启动,助力企业家重燃精力与活力!
    当代职场领袖和企业家在事业上冲刺时,往往不得不牺牲健康,面临体能下降、压力增加等问题。为了帮助忙碌的领导人重拾健康与活力,CEO FITNESS 六个月健康计划震撼推出,旨在为职场精英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支持。 健康危机警示:您的事业成功,是否以健康为代价? 体能下降? 曾经精力充沛,现在却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压力增加? 高压工作让您透不过气,长期缺乏运动,逐渐失去了活力? 影响决策力? 疲惫的身心让您难以高效专注,领导力在关键时刻也力不从心? 人脉圈失去活力? 一心拼事业,错过了拓展优质人脉、结识志同道合的精英的机会? 定制健康管理,重燃精力与活力 CEO FITNESS 六个月健康计划通过个性化健康评估、顶级健身指导、定制化营养方案,以及专属高端社交圈,为领导者提供一个兼顾事业与健康的全新平台。 顶尖讲员阵容助力您的健康蜕变 活动特别邀请多位知名企业家、专业教练和健康导师,分享成功经验与健康心得: Edmund Heng – 2021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YB Michelle Ng – N31 Subang Jaya 议员 Joescher Chee – 10X Strategy Coach & 10X Valley 创办人 Teo Yek Ming – Goodnite 集团执行董事 Jon Lai – Atomic Group 创办人 Ryan Tan – Lazy Diet 创办人 John Lim – 东南亚癌症协会大使 Louis Low – Snowfit Berhad 联合创办人 Abee Low – Absolution Fitness 创办人 Tommy Ting – 生命教练 Chris Chong – 健康与营养教练 Kit Mah – Healthspan Provider 创办人 限时优惠,立即报名! 活动原价 RM 1,999,现推出早鸟优惠: 单人票:RM 688 双人票:RM 888 (优惠截止至 2025年3月1日) 报名链接 点击链接报名参与,开启属于您的健康之旅! https://forms.gle/pTgqM7dmcLdxFhKF7 作为卓越领导者的您,这将是一个重获能量、拓展人脉的绝佳机会!健康之路,CEO FITNESS 邀您共创非凡。
    Varia Berhad 强劲增长,建筑订单超30亿令吉
    Varia Berhad在第27届常年股东大会上获得所有决议批准,展现了公司在建筑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公司在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的收入达到2.3254亿令吉,相较2023财年的2935万令吉实现了692%的显著增长。 品牌重塑与子公司收购推动增长 Varia Berhad自2023年11月6日起启动品牌重塑战略,从Stella Holdings Berhad更名为Varia Berhad,标志着公司的重大转型。这一转型的催化剂是公司在2023年11月16日完成对Pembinaan Teguh Maju Sdn. Bhd.(PTM)的收购并将其整合进集团。得益于PTM的加入,公司从2023财年的税后亏损1645万令吉转变为2024财年的税后利润76万令吉,实现了105%的增长。总资产从7002万令吉增长至6.5070亿令吉,增幅达829%,总股本从3703万令吉上升至3亿8,779万令吉,增长了947%,每股净资产从55仙增长至93仙,增长69%。 董事总经理展望未来 Varia Berhad董事总经理拿督刘明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投标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项目,以持续增强公司的订单价值。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建筑领域的未偿订单价值约为30亿令吉,涵盖基础设施、教育机构和环保项目等多个领域。 近期项目亮点 自2024年1月以来,Varia Berhad获得的新建筑合同包括: 雪兰莪州莎阿南的双溪巴生防洪项目,价值9486万令吉; 柔佛州哥打丁宜的Sungai Johor防洪项目,投资3.3469亿令吉,包括建设防洪水库及相关工程; 柔佛州昔加末的双溪麻坡防洪项目,耗资4.1030亿令吉,涉及关键防洪工程; 霹雳州丹戎马林的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设施项目,涉及UPSI教育基础设施的发展,投资6150万令吉; 槟城的综合污水处理厂项目,耗资5.55亿令吉,包括设计、建造和完成; 登嘉楼的瓜拉登嘉楼康复中心项目,价值5.718亿令吉。 对增长前景的乐观态度 拿督刘对Varia Berhad在马来西亚建筑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增长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指出,公司约30亿令吉的未开票未偿建筑订单为公司未来3至5个财政年度的收入确认和盈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Varia Berhad Varia Berhad(前称Stella Holdings Berhad)自1998年11月17日起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一直是投资控股领域的先锋。公司多年来涉足对国家建设至关重要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建筑、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媒体咨询,请联系: 姓名:陈业成先生 电话号码:016 – 328 1828 电子邮件:yapseng@maxamis.com.my
    2024企业家不容错过的博览会!
    2024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MITEC KL (Hall 2 & 3) 盛大举办!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和本地的优质企业,共同展示最新的选品趋势和市场洞察,为企业提供跨境合作和业务拓展的绝佳机会。 2024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不仅展示优质选品,还特别策划了2场主题分享会和3场主题座谈会,为企业家们带来满满干货。 社长赫奇将分享落地大马: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其中,来自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会分享“落地大马: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的课题,将深入探讨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可能面临的难题与解决方案,同时揭示东盟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企业制定进入新市场的战略提供实际建议。 Yap Yau Loong将会分享电子发票的课题。 而来自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的 Yap Yau Loong将会分享“电子发票:大马数字经济转型政策”的课题,专注于企业税务管理的未来发展,帮助企业迈出电子发票实施的第一步,同时解决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这一议题对所有希望顺应数字经济潮流的企业都至关重要。同时,还会与社长赫奇和Josephine Lee有一场关于电子发票的座谈会。 座谈会(一): 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 这场座谈会将由来自 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LawBank Asia 的 Thomas,以及 Vimigo 的 Hanson Lau 联合主持。他们将围绕“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座谈会将从宏观角度分析科技在推动企业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并聚焦在数字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应如何抓住时代机遇。这将是每位企业家重新审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一课。 座谈会(二):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 这场座谈会将由 SOMO 集团的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SBH Financial Consultancy 的 Sam Tsen,以及 IQI Global 的 Larry Leong 联合主持。他们将围绕“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这一主题,深入分享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优质投资机会,并详细解析如何通过银行贷款实现资产增值。对于希望优化资本运作的企业,这场座谈会将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实用的策略。 这不仅是一场博览会,更是一次与行业专家和潜在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无论您是希望扩展业务版图,还是寻找最新的投资方向,这次活动都将为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宝贵的资源。 不要错过这一年度盛会!抓住开拓新市场、学习前沿资讯的机会,与行业领先者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维星资本有限公司启动IPO, 迈向资本市场新征程
    铝挤压产品制造商维星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星资本”或“公司”)及其子公司(统称“维星集团”)今日在吉隆坡M度假村和酒店正式发布其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说明书,标志着公司向资本市场迈出重要一步。维星资本计划于2024年12月19日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的ACE市场上市,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1,979万令吉,以支持公司的进一步扩张和增长。 IPO详情 维星资本的IPO涉及公开发行7,395万股普通股,包括5,655万股新股和1,740万股现有股份的要约出售,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25.5%。新股发行价格为每股0.35令吉,预计筹资额为1,979万令吉。其中,1,450万股新股将面向马来西亚公众开放申请,1,595万股新股将面向符合条件的董事、员工和对集团成功有贡献的人士开放申请。剩余的2,610万股新股及1,740万股现有股份将通过私募方式分配给选定的投资者。 资金用途 维星资本计划将IPO所得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48.25%(约955万令吉)用于购买新的铝挤压机和设备;31.54%(约624万令吉)用于营运资金需求;20.21%(约400万令吉)用于预计的上市费用。此次资金的注入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在扩大生产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 业绩增长 根据2024年11月26日的IPO招股说明书,维星集团在截至2024年7月31日的7个月财政期间(FPE 2024)实现了1.0798亿令吉的营收,同比增长约39.00%,相比FPE 2023的7,776万令吉有显著提升。税后利润(PAT)同比增长92.00%,从FPE 2023的253万令吉增长至FPE 2024的485万令吉,税后利润率也从3.26%提升至4.49%。 业务展望与扩张 维星资本非独立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员蔡汶峰先生表示:“自2002年成立以来,维星资本在铝挤压和制造行业经历了近22年的显著变化和增长。我们对即将实现的上市公司梦想充满期待。通过IPO募集的资金,我们计划将约一半的资金用于购买新的铝挤压机和设备,以安装在位于雪兰莪州Ijok的新工厂。我们计划增设四条铝挤压生产线,预计新增产能为每年8,580公吨,将公司的总制造能力从目前的每年6,705公吨提升至15,285公吨。” 此外,维星资本自2023年起涉足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服务,并通过子公司维星集团提供服务。2024年初,公司开始制造铝制太阳能光伏安装结构,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蔡汶峰先生强调:“我们的定位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使我们能够从马来西亚推出的多个太阳能光伏项目中获益。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马来西亚领先的光伏支架供应商和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服务提供商之一。”
    香港与马来西亚双边上市计划
    专注于自主节能解决方案的能源服务公司——知行集团控股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行集团”)宣布,将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以下简称“马交所”)进行第二上市。 强化双边市场合作 知行集团第二上市计划旨在加强流动性、拓展投资者基础,同时深化ESG(环境、社会及企业治理)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集团近期已与马来西亚主要银行之一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当地政府的发展项目。通过这次上市计划,知行集团将以崭新的视角连接香港和马来西亚两大市场,开创能源效率领域的更多机遇,同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启动仪式与愿景分享 在马交所第二上市计划的启动仪式上,知行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黄文辉先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推出这一计划。这不仅是我们发展马来西亚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香港上市公司15年来首次在马交所上市的里程碑。” 黄先生强调,第二上市将进一步将集团的业务重心与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结合,更有效地服务于马来西亚市场及其人民。他补充道:“我们相信,知行集团作为节能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将继续在推动能源效率和ESG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投资者带来更多意义非凡的价值。” 战略目标:促进增长与提升市场定位 知行集团的第二上市计划明确提出两大核心目标: 提升流动性和市场估值 通过在马交所上市,知行集团希望吸引更多来自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投资者,从而增强股票交易的流动性,进一步优化市场估值。马交所作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将为集团拓宽融资渠道并提供多元化的资本运作平台。 多元化投资者基础 第二上市的另一核心目标是吸引更多关注可持续投资的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集团希望通过扩大投资者基础,优化资本结构,同时进一步推动节能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发展。 深化ESG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 知行集团长期致力于能源效率领域的创新,是备受认可的ESG领导者。通过提供显著降低电费和碳排放的节能解决方案,集团为客户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此次第二上市计划充分体现了集团对ESG目标的高度承诺。 黄文辉先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在马交所的第二上市计划,将能源效率和ESG的影响力扩展至更广泛的受众。这不仅是一个资本市场的机会,更是我们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 知行集团简介:能源服务领域的先行者 知行集团成立于2008年,是香港交易所首家能源服务公司,主要以能源管理合同(EMC)模式为核心,通过零投资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能源效率和回报率。集团研发的专有产品结合定制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节能目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知行集团目前的业务覆盖香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印尼、南非及中东地区。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布局,集团已在节能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并不断开拓国际化发展道路。 未来展望 知行集团第二上市计划的推出,不仅将推动其在东南亚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也将助力马来西亚在ESG领域的发展。通过这一里程碑式的计划,集团将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为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的动力。 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知行集团官网:https://www.unitygroup.eco/index.php 新闻来源:知行集团控股国际有限公司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深度解析政府政策与房地产趋势,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2024年11月21日,由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 联合主办的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在吉隆坡 Millerz Square 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 IQI 精英与企业领袖,共同深入探讨未来 3-5 年马来西亚的商机与发展前景。通过解读昌明经济政策和国际投资趋势,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宝贵洞察与实用指导。 活动亮点回顾 ? 深入解读昌明经济政策 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昌明经济》联合作者) HEDKI 社长赫奇在会上对 昌明经济政策 进行了全面剖析。这一政策不仅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更是中小企业和代理商把握市场机遇的关键支持工具。除此之外,社长赫奇解读了政府津贴和资源支持的实际应用。 ? 嘉宾分享的精彩观点 多位重量级嘉宾从不同角度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见解: Daniel Ho(Co-founder and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Juwai IQI) Daniel Ho 凭借其资深行业经验,详细剖析了 IQI 的市场优势和优秀战绩。他强调,企业必须突破本地市场局限,主动迈向全球,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市场地位,同时抓住未来商机。 Mandy Chen(Head of International Sales, Juwai IQI) Mandy Chen 的分享以 “全球投资之旅:探索英国、澳大利亚、泰国和柬埔寨的独特投资标准” 为主题,深入解析了海外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动因及需考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她为代理商和企业提供了连接全球市场的实用策略,助力亚洲企业家更自信地布局国际市场。 Larry Leong(GVP, IQI Global) Larry Leong聚焦 柔佛新山 的投资潜力,重点解析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 的发展目标,包括跨境经济联系和数据中心枢纽建设。他以精准的市场分析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洞察,帮助投资者充分把握这一前沿机遇。 与会者反馈:知识满载,合作机遇尽显 分享会结束后,许多与会者积极购买了 2024年11月14日 发布的《昌明经济》中文第二版和英文版,并参与了书籍签售会,展现了对政策解读的浓厚兴趣。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现场 Q&A 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与嘉宾深入探讨昌明经济政策的实践应用和市场策略。不少参与者更在会后停留,与嘉宾和其他代表互动交流,明确表达合作意向,为未来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与致谢 主办方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代表们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主办方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 感谢所有嘉宾和参与者的支持,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帮助代理商和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中稳步前行。 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全球通论坛:助力企业洞察趋势,布局东南亚经济新机遇
    关于全球通论坛 全球通论坛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经济趋势洞察与商业合作平台,通过深入探讨全球化趋势及区域发展机遇,助力企业在东南亚经济崛起的大潮中实现长远发展。本论坛聚焦东南亚经济趋势、昌明经济政策及企业全球化等议题,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市场洞察和发展战略。 2024年11月14日,【全球通 · 趋势论坛】在吉隆坡 Sirim Berhad 圆满落幕!作为一场聚焦 东南亚经济趋势论坛与《昌明经济》发布会,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商界领袖和专家共同探讨企业全球化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未来方向。 全球通 · 趋势论坛完美收官,东南亚经济趋势与昌明经济新机遇聚焦吉隆坡 ? 东南亚经济洞察:未来战略方向 陈宗贤教授 以东南亚为主题,全面剖析了区域经济的独特优势,重点包括: 全球枢纽地位:东南亚已成为全球生产与消费的重要中心。 人口红利:庞大且年轻的人口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短链经济:通过缩短供应链,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陈教授的分享为企业家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方向,运用年度计划倍增经营效益。 陈宗贤教授在全球通论坛分享东南亚经济趋势与全球化战略 ? 《昌明经济》新书发布:中小企业的政策导航 备受瞩目的新书 《昌明经济》 在论坛中隆重亮相。这本书深度解读了 昌明经济政策 的核心价值及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重点内容包括: 政策支持:如何通过政府资源与政策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 中期目标:昌明经济七大目标,包括劳动收入占比提升至45%、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至60%、廉洁指数进入全球前25强等等。 《昌明经济》 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策略指导,是在快速变化市场中抢占先机的实用工具。 王维兴(左七)、联合作者 Hedki 社长赫奇(左八)、联合作者 Josephine 李美俐(左六)与合作伙伴们在《昌明经济》新书发布会上的合影,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 实战经验:全球化与区域合作新机遇 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是嘉宾们的实战经验分享,内容涵盖: 政策与资源优势:利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策和金融设施推动市场扩展。 双重角色:东盟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空间。 参会者一致认为,论坛提供的实用策略和深刻见解,将为未来的业务规划和区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嘉宾 Hedki 社长赫奇、王维兴、陈宗贤教授和 Josephine 李美俐(从左至右)共同探讨马来西亚经济政策的优势与未来挑战” 致谢与未来展望 论坛最后,主办方特别感谢所有参与者和嘉宾的支持,特别鸣谢: Hedki 社长赫奇 陈宗贤教授 王维兴 Josephine 李美俐 他们的专业见解为论坛注入了无尽智慧与启发。同时,主办方将继续推动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探索更多合作机遇。 全体嘉宾和参会者的大合影 更多现场照片尽在这里,快来一睹论坛盛况!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JXWWW66b/ 活动预告 ?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日期: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时间: 下午2点至5点 地点: IQI Realty, Kuchai Lama 敬请期待更多精彩活动,帮助企业在区域经济中蓬勃发展!
    LAWBANK ASIA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亮相亚洲银行峰会
    吉隆坡,马来西亚 —— Lawbank Asia(亚洲法律银行),作为数字法律服务领域的领导者,于11月12日的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上成功展示了其创新的法律科技解决方案。作为本次峰会的钻石赞助商,Lawbank Asia 表现出其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SMEs)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的决心。 此次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在吉隆坡的Pavilion酒店举行,吸引了超过400名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来自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支付解决方案和监管机构等多个行业,共同探讨了数字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峰会的核心议题包括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ESG、开放银行、以及网络安全等,所有这些都是塑造行业未来的关键主题。 1.1 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官方宣传海报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的海报 Lawbank Asia 如何赋能中小企业 作为法律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Lawbank Asia 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法律合规、市场扩展以及银行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在此次峰会中,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分享了公司在数字化时代赋能中小企业的愿景与战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法律科技为中小企业赋能,帮助他们在数字化商业环境中蓬勃发展。通过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我们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法律支持,还能帮助他们在数字金融时代脱颖而出。”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表示。 Lawbank Asia的核心价值观 “3C 1P”,即深入理解本地市场、文化、客户需求以及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帮助客户提升品牌曝光和业务增长。这种对市场、文化和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正是Lawbank Asia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品牌曝光的关键所在。 峰会亮点与主题 本次峰会吸引了来自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支付解决方案及监管机构的专家与领导者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专题讨论、主题演讲、展示交流以及一对一会晤等。此次峰会集中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银行领域的应用等关键议题。 本次峰会的演讲嘉宾包括: Thomas Lim (总经理,LAWBANK ASIA) Fozia Amanulla(首席执行官,BOOST BANK) Pei-Si Lai(首席执行官,GX BANK) Raja Teh Maimunah (首席执行官,AEON BANK (M) BERHAD) 以及其他行业专家。  1.2 数字银行亚洲峰会2024活动讲师阵容 通过展示其在数字法律服务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Lawbank Asia不仅突出了自己在金融与法律科技行业中的领导地位,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支持,以帮助他们在日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1.3 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户外宣传广告      
    法律科技赋能金融行业,LAWBANK ASIA 亮相亚洲银行峰会
    在11月12日举行的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Digital Banking Asia Summit)上,作为主要赞助商的Lawbank Asia(亚洲法律银行)成功展示了其在数字法律服务领域的创新能力,并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SMEs)应对数字化挑战。本次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Pavilion Hotel隆重召开,汇聚了银行业高层、金融科技公司领导者以及创新者,共同探讨数字银行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峰会亮点:聚焦数字化创新和客户需求 2024年数字银行亚洲峰会会吸引了超过400名高管级别的与会者,包括来自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支付解决方案和监管机构的专家。此次峰会主题涵盖数字化转型战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服务、ESG与可持续发展、AI和机器学习在银行业的应用、开放银行以及网络安全等关键议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专题讨论、主题演讲、展示交流和一对一会面,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度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LAWBANK ASIA 的品牌亮相: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法律解决方案 作为峰会的钻石赞助商,Lawbank Asia通过展示其创新的法律科技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在金融和法律行业中的地位。Lawbank Asia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数字化法律服务,帮助他们应对法律合规和市场扩展中的挑战。Lawbank Asia独特的核心价值“3C 1P”,即深入理解本地市场、文化、客户需求以及合作伙伴的想法,从而帮助客户实现品牌曝光和业务增长。 Lawbank Asia 总经理 Thomas Lim希望在峰会中能分享他们的愿景和策略。他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法律科技为中小企业赋能,让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数字化的商业环境。通过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我们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法律支持,还能帮助他们在数字金融时代中脱颖而出。”这种对市场、文化和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正是Lawbank Asia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亮眼品牌曝光的关键.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2024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登场,商机不等人!
    2024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登场,商机不等人! 各行各业的顶尖专业人士等你来交流合作,现在就注册! 2024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 展会亮点:电商选品趋势全面呈现 由JMM Exhibition主办,马来西亚广东总商会联办的“2024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吉隆坡MITEC展览中心(Hall 2&3)盛大举行!这次博览会将展示最新的电商选品趋势,为业界带来崭新的市场洞察。 交流合作盛会:多行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 此次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盛会!汇集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透过选品展示和专业分享,帮助参展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品牌曝光,并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机会难得:电商企业家不容错过 我们诚挚邀请对电商市场有兴趣的企业家参与此次活动,无论您是想要深入了解行业动向,还是寻找产品供应链优势,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助您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启全新商业机遇。 优先展示您的品牌:即刻联系我们 我们鼓励有意参展的企业家尽早与我们联系,确保您的品牌在本次博览会中获得最佳展示效果,抢占市场先机! 了解更多资讯,立即访问官网 更多展会资讯,请访问官网 jmmexhibition.com.my 探索电商未来的无限可能!
    法律与科技,敌友难辨:Lawbank Asia 联手各大法律精英畅谈未来
    在11月4日和5日,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 主办的“Unlock Your Infinity”学生成长展览活动中,一场深具启发性的法律与科技专题讨论会成为亮点,主题为“科技与法律:合作伙伴还是对手?” 此次活动汇聚了各领域的法律专家,他们围绕科技进步对法律行业的未来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演讲嘉宾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专业见解,还对未来法律行业的变革与机遇做出了前瞻性展望。 本次讨论会邀请的嘉宾包括Lawbank Asia的总经理Thomas Lim、中国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IPO律师Chia How(Ptt&Co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知识产权律师 Andrew Toh (Andrew Toh & Partners 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以及房地产律师Ron Ong (Messrs Kuek, Ong & Associates 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不同背景的专家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如何重塑法律实践,展望未来法律行业的巨大潜力。 亚洲法律银行(Lawbank Asia) 总经理 Thomas Lim:技术赋能的法律服务平台 亚洲法律银行(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首先分享了他创办Lawbank的初衷。他回忆起创立这个平台的动机,源于希望创建一个连接法律专业人士和客户的中央化平台,解决法律服务获取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Lawbank Asia旨在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一个合作和资源共享的社群,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和透明度。 当被问及未来五到十年内法律科技对法律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营的影响时,Thomas Lim谈到了三个核心领域: 流程自动化: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简化重复性任务,让律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价值工作中。自动化文件分析、客户管理系统的优化都将显著提高律师事务所的运作效率。 客户互动提升:他提到,科技的应用可以大幅改善客户体验,从虚拟咨询、即时案件进度更新到数字文件共享,科技使得客户沟通更加便捷,互动更加紧密。最后就是协助客户找到适合的律师事务所。 跨境法律协作:随着Lawbank在新加坡,印尼,中东及海外市场的拓展,Thomas Lim指出,技术能够帮助不同法域的律师在同一平台上无缝协作,打破语言和司法障碍,满足全球化客户的需求。但同时要满足市场的3C,1P(Customer Experience 客户体验感,Customer Feedback 客户回馈,Customer Relationships 客户关系,以及Partnership Goals合作伙伴目标) Lawbank Asia的愿景不仅是提供法律服务,还希望构建一个支持跨司法辖区协作的社群。Lim的远见展示了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不仅适应本地市场,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法律服务的数字化发展。   中国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分享:中国律师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来自中国北京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分享了作为一名中国律师的视角。他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活跃度逐步提升,带来了更多跨境合规需求。马主任指出,中国律师在帮助企业应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挑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数据保护、跨国并购和知识产权等领域。 马主任展望,未来的法律科技将为合规领域提供巨大的支持。例如,通过智能化的合规工具,中国律师可以更快速地应对多变的国际法规,从而让企业能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他还提到,中国律师在跨境交易中的角色将从单纯的法律支持,转向提供更加战略性的咨询,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IPO法律专家张家豪(Chia How Teoh) :资本市场中的法律变革 Phang Tham Teoh & Co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Chia How分享了在资本市场法律领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年轻律师进入IPO和资本市场法律领域,既能快速积累专业知识,又能面对高强度的挑战。资本市场对合规的高要求和极高的压力对新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Chia How进一步谈到,随着AI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IPO律师将逐步从程序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咨询和判断。他认为,未来的IPO律师需要具备更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和法律洞见,成为客户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战略伙伴。他还指出,虽然AI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创造力和法律判断力方面,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律师。AI将成为法律人的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支持,而非威胁。   IP知识产权法律精英Andrew Toh: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Andrew Toh, Andrew Toh & Partners的执行合伙人,以知识产权领域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发展对IP保护的影响。他指出,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知识产权领域充满机会,但竞争激烈。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律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认为,未来的知识产权律师将不再局限于程序性工作,而是肩负着更重要的战略职能。例如,AI技术能够帮助律师更高效地完成检索和分析,但在创新性判断和复杂案件处理上,依然需要律师的专业洞察力。他强调,未来的IP律师应当与AI合作,利用科技提高效率,同时专注于高层次的法律分析和全球市场布局。   房地产法律权威Mr. Ron Ong: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Messrs Kuek, Ong & Associates的房地产律师Ron Ong则带来了对房地产法律领域的见解。他指出,尽管房地产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未来的房地产律师将面临全新挑战。 Ron Ong认为,未来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块链和数字化合同等技术,使得交易流程更加透明和高效。他提醒道,尽管科技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带来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风险。未来的房地产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以便更好地帮助客户应对数字化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和合规需求。   展望未来:科技与法律的合作前景 整场讨论会的核心在于科技与法律的深度合作。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法律与科技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协作的伙伴。法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和框架,而科技则帮助法律行业提升效率、扩展服务范围。 展望未来,法律科技将在各个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律师不再只是“事务处理者”,而是更具战略性和创造性的顾问。未来的法律人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能,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还要懂得科技的运用,成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法律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讨论会不仅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宝贵的专业见解,还启发了更多年轻人勇敢投身于法律与科技相交织的未来。泰莱大学通过“Unlock Your Infinity”活动,成功打造了一个探索当代议题的平台,将激励更多法律人和科技人士共同开创法律行业的无限可能。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撬动未来商机:昌明经济与银行槓桿助力企业腾飞!
    10月30日,JPWK Padang Lalang、Vangohh Eminent Hotel 和 SOMO集团 联合举办的 昌明经济政策分享会 在槟城成功举行。此次论坛聚焦 昌明经济 和 银行设施 两大主题,帮助企业家们应对未来3-5年的商机与挑战。特别嘉宾 YB 魏子森 也亲临现场,作为马来西亚槟城的议员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者,他多年来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鼓励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稳步前行。 1.1 YB 魏子森到场支持活动,为企业家们带来莫大的鼓舞 亮点回顾:两大核心话题 第一个主题:昌明经济 与以往分享会不同的是,本次论坛不仅分享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津贴和扶持方案,还特别针对槟城和女性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槟城企业优势:如何走向全球? 槟城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在 昌明经济 框架下展现了巨大的国际化潜力。专家们分享了如何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区域合作,推动槟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女性企业家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女性企业家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女性企业数量增长 94.3%,就业增长 252.8%,收入增长 82.0%,超越了男性企业的增长速度。通过政府支持与培训,女性创业者能够克服障碍,抓住科技和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 1.2 SOMO集团社长赫奇讲解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助力企业家了解全球市场的机遇 第二个主题:槓桿银行设施,提升现金流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这句名言,形象地描述了企业如何利用银行贷款作为“支点”,撬动巨大的业务发展潜力。SBH 财务顾问 在论坛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增强企业现金流,实现业务扩展和增长。 1.3 SBH创始人兼CEO Sam Tsen深入讲解银行设施的误区与实际操作,为企业解惑 SBH 财务顾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银行设施的介绍:如何正确理解银行设施和槓桿的概念? 槓桿的好处:通过银行资金提升现金流和扩展业务的优势。 成功案例分享:如何通过有效的槓桿策略助力企业实现成功。 签书环节 1.4 SOMO集团社长赫奇亲笔签名,为购书者留下珍贵纪念 活动结束后,特别安排了签书环节,现场可购买《昌明经济》一书,并有机会获得作者之一的亲笔签名,许多与会者踊跃参与,留下了宝贵的纪念。 期待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我们的下次分享会! SOMO近期活动: 【全球通 · 趋势论坛】 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时间:早上9点 至中午 6点  地点:Sirim Berhad, Block 5 (Shah Alam) 报名:https://www.ticket2u.com.my/event/38621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参考文献 Westfair Communications. (2024). 女性企业创收达2.7万亿美元. 取自 https://westfaironline.com/economy/report-women-owned-businesses-generate-2-7-trillion-in-revenue/    
    错过这场昌明经济分享会,你的企业可能会落后!
    活动总结: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 第三十三场 2024年10月29日,由Juwai IQI与SOMO集团联合主办的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在怡宝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本地企业家与从业者,大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最新的经济框架及其对本地商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昌明经济:未来的商业蓝图 了解 MADANI Economy(昌明经济) 如何成为中小企业的全新动力,帮助你在充满变革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通过分享会,你将清楚如何运用政府政策布局全球市场,并抓住东南亚崛起的机遇。 这个崭新的经济框架不仅关乎大马的未来,也是你企业全球化的关键一环。 昌明经济如何推动东南亚经济发展? 二线城市:挑战与机遇并存! 1.1 SOMO集团社长赫奇与观众讨论全球经济强国秩序,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现场干货:发展中的二线城市,你准备好了吗? 本次分享会特别聚焦二线城市的发展机遇。怡宝作为典型二线城市,如何在未来的经济浪潮中发挥优势?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讨论获得了新的启发,重新规划了未来的商业布局。 1.2 SBH资深财务顾问现场为企业家们讲解财务知识,干货满满。 互动问答:你的问题,我们来解答! 参与者们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讲师们深入解析了昌明经济的具体内容,以及二线城市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不仅如此,大家还在现场交流了如何结合政策支持,展开具体行动。 圆满结束,共同迈向昌明未来! 此次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在怡宝成功落幕,参与者们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商业战略与启示。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分享与交流,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将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SOMO近期活动: 1) 【全球通 · 趋势论坛】 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时间:早上9点 至中午 6点  地点:Sirim Berhad, Block 5 (Shah Alam) 报名:https://www.ticket2u.com.my/event/38621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不了解电子发票和昌明经济?你可能错过了全球商机!
    由SOMO集团和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联合举办的《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分享会——第二十九场》,于10月14日在IQI Global (Kuchai Lama)  圆满落幕!这次分享会让中小企业(SME)更加了解电子发票,同时明白政府推广的政策如何协助企业开启全球化的商业布局。 谁说电子发票只是政府的要求?它是你的企业未来! 衷心邀请到来自《昌明经济》的联合出版伙伴 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电子发票专家兼培训师 EXUAN LOW 为大家解答了不少疑问: – 电子发票是什么?具体的流程是如何? – 电子发票对中小型企业有何影响? – 中小型企业该如何一步步实现企业电子化? 关于电子发票的讲解让参加者们了解该如何采取行动以跟上企业数字化的脚步。 1.1 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 电子发票专家兼培训师 EXUAN LOW 在介绍使用电子发票时该注意的事项。 昌明经济 = 企业的全新动力! SOMO集团社长赫奇分享了昌明经济如何帮助企业在动荡的市场中找到方向。 在一个小时的分享会中,社长赫奇简单地分享了《昌明经济》新书的内容。例如, “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理念,全球关键趋势,企业如何配合政府政策发现更多的商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等等。 赫奇社长的演讲内容深入浅出,既接地气又充满实用性,让现场企业家们频频点头。 1.2 SOMO集团社长赫奇分析国家未来发展趋势。 互动问答,干货满满! “电子发票会对审计的过程有影响吗?” “哪些政府津贴最适合我们行业?” 分享会后的互动环节,讲师们一一解答参与者们对电子发票和昌明经济的困惑。 此外,参与者们也到隔壁的摊位购买《昌明经济》新书以及资讯更多的相关详情。 1.3 其中一位的参与者在向工作人员进行深度交流。 圆满落幕! 本次《昌明经济与电子发票分享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所有参与者都从中获益良多。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分享和交流,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与成功。 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此次分享会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迈向更光明的未来,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共同成长。 注意!SOMO近期活动: SOMO集团与UTAR联办《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大师!从想法到创业成功的10大策略》 日期: 22nd October 2024 时间: 2pm-4pm 地点: 线上讲座 报名链接: https://us06web.zoom.us/meeting/register/tZ0scOmsqjMpGdcHQIxzc8OphcSpkNPtWd_h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KLDX与AsiaNext合作推动跨境创新与数字资产市场的增长
    马来西亚吉隆坡,2024年10月1日——KLDX是马来西亚私人市场中最先进的受监管数字资产平台,而AsiaNext则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所。两者今日宣布签署一份战略谅解备忘录,旨在就跨境数字资产上市、流动性共享和联合产品开发展开合作。该备忘录为双方在东盟地区打造无缝且一体化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奠定了长期合作的基础。 新加坡副高级专员Shivakumar Nair先生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该合作框架将推动区域内无缝一体化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构建。此举将促进数字资产的跨境上市,增强流动性,并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和发行人创造新的机会。多位金融行业的领袖也出席了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仪式。 这份备忘录标志着亚洲数字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利用跨境流动性,KLDX与AsiaNext不仅将深化市场准入,还将为产品创新和投资机会打开新的大门。 KLDX首席执行官Selvarany Rasiah表示:“我们的承诺是为数字资产提供一个更加流动、透明且可访问的市场,帮助企业高效筹集资金,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高质量投资产品。” AsiaNext首席执行官Kok Kee Chong表示:“投资者和发行人的需求在不断演变,我们的合作将促进创新金融产品的共同开发。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多元化的数字资产,提升流动性,并推动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 此次合作旨在增强两大平台的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并吸引更多寻求在多个地区筹集资金的发行人。KLDX与AsiaNext双方都承诺在各自的监管框架内运营。此次合作确保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优先考虑透明度与安全性。 关于KLDX KLDX是马来西亚首个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资产代币化的数字平台,通过提高效率来推动筹资和投资,受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的监管。KLDX于2024年3月首次发行了一份符合伊斯兰教法的代币化投资票据,为Integra Healthcare Technology Sdn Bhd筹集了1.5亿令吉。KLDX致力于通过其创新的筹资和投资平台变革金融格局,专注于推动金融普惠,提供广泛的伊斯兰和传统私人市场资产,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 关于AsiaNext AsiaNext是一家仅为机构服务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所,是一个全球首创的平台,旨在交易和代币化各种证券和非银行资产。AsiaNext提供上市、交易、结算和托管服务。AsiaNext是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 Co., Ltd.(SBI DAH)与SIX Group AG(SIX)的合资企业,旨在满足机构对安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平台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监管,拥有认可的市场运营商和资本市场服务牌照。通过相关集团实体,AsiaNext还运营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平台,并已申请监管批准,计划运营加密货币现货交易所。 媒体联系人: 姓名:Krishnavenee Krishnan,KLDX首席增长官 电子邮件:krishnavenee.krishnan@kldx.com 姓名:Gwenne Chen 电子邮件:gwenne.chen@asianext.com KLDX and AsiaNext Partner to Drive Cross Border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Digital Asset Markets Kuala Lumpur, Malaysia, 1 October 2024 – KLDX, a cutting-edge regulated digital assets platform in Malaysia for private markets and AsiaNext, a global digital asset exchange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oday announced a strategic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to collaborate on cross-border digital asset listings, liquidity sharing, and joint product development. This MOU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a long-term partnership focused on creating a seamless and integrated digital asset ecosystem in the ASEAN region. This landmark partnership, witnessed Mr Shivakumar Nair, Deputy High Commissioner of Singapore,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on that is set to drive a seamless and integrated digital asset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The initiative will enable the cross-listing of digital assets, enhancing liquidity and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both investors and issuers in Malaysia, Singapore, and beyond. Leader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ere also present at the MOU signing ceremony. This MOU mark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Asia’s digital finance landscape. By leveraging cross-border liquidity, KLDX and AsiaNext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deeper market access but also open doors for innovation in product offerings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ur commitment is to provide a more liquid, transparent, and accessible market for digital assets, empowering businesses to raise capital efficiently while offering investors a broader range of high-quality investment products” said Selvarany Rasiah,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LDX. “Investors and issuers have ever-evolving needs and our collaboration will foster the co-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 tailored to them. By working together, we can leverage our combined strengths to offer a wider range of digital assets, improve liquidity, and drive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finance space,” said Kok Kee Cho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siaNext. This partnership aims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and market presence of both platforms, giving access to a broader investor base and attract more issuers looking to raise capital in multiple regions. Both KLDX and AsiaNext are committed to operating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regulatory frameworks. This collaboration ensures adherence to all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rioritising transparency and security. About KLDX KLDX is Malaysia’s pioneering digital platform for fundraising and investment, utiliz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enable asset tokenization and enhance efficiency, regulated by the Securities Commission of Malaysia. KLDX’s maiden issuance in March 2024 was a tokenized shariah compliant Islamic Investment Note raising RM150million for Integra Healthcare Technology Sdn Bhd.  KLDX is committed to transforming the financial landscape through its innovative fundraising and investment platform. Focused on driving financial inclusion, KLDX offers access to a broad range of Islamic & conventional private market assets, enabling greater participation from the wider public. About AsiaNext AsiaNext is an institution-only, global exchange for digital assets. A first-of-its-kind, it is a world-class platform for trading and tokenising a diverse range of securities and non-bankable assets. AsiaNext offers listing, trading, settlement and custody.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 Co., Ltd. (SBI DAH) and SIX Group AG (SIX), AsiaNext is built to meet the growing institutional demand for a safe venue to trade digital assets. It is regulated by 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as a recognised market operator and capital markets services licensee. Through related group entities, it operates a cryptocurrency derivatives trading venue and has applied for regulatory approvals to operate a cryptocurrency spot exchange.  Media Contact: Name: Krishnavenee Krishnan, Chief Growth Officer, KLDX Email: krishnavenee.krishnan@kldx.com Name: Gwenne Chen Email: gwenne.chen@asianext.com
    东盟数据中心潜在市场110亿美元 大马如何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根据马来亚银行投资银行(Maybank IB)的最新报告,2028年东盟数据中心的潜在市场预计高达110亿美元。细分来看,其中60亿美元为运营支出、30亿美元为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以及30亿美元为全球资本支出。 报告指出,东南亚作为“中国加一战略”的主要受益者,由于其地缘政治立场吸引了大量数据中心投资。同时,该区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友好的商业环境,有效规避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投资审查的困扰,进一步促进了资本流动和技术合作。 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耗用大量电力和水资源,许多先进国家担心这可能降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国际评分,因此纷纷将目光投向马来西亚。 万国数据中国区总执行长黄伟指出,马来西亚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适合建设和发展超级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之地。马来西亚不仅拥有充足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电力,而且绿色能源潜力巨大。因此,数据中心运营商有望来马投资绿色能源为自身的数据中心发电,在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家评分。 综上,马来西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成为东盟区域数据中心的枢纽,为国家带来长期的高附加价值收益。   图片来源:Freepik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ASEAN Data Centre Market Can Reach US$11 Bln by 2028” BERNAMA, 24 Sept. 2024, Accessed 26 Sept. 2024.
    什么是“数据中心”?企业数据的关键大脑!
    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企业开始减少对硬件存储设备的依赖,转而使用云端空间来存储公司信息、系统资讯和客户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迁移至云端,数据中心的需求也不断上升。 数据中心是用于存储、管理和运行IT基础设施的建筑空间,负责处理和交付应用程序及数据。其核心组件包括: 服务器 存储系统 网络设备 数据中心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本地企业数据中心、公共云数据中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托管数据中心。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设施旨在满足不同的工作量与业务需求,有时一家公司可能会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造了军方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ENIAC)。 图片出处:Britannica 早期的数据中心专为单一公司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中心逐渐演变为由云服务提供商(CSP)拥有的远程设施。 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现代数据中心广泛应用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架构以及自动化管理与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oftware-Defined Infrastructure, SDI),提高了操作效率。为了保障安全性,现代数据中心实施多层防护措施,并通过数据冗余技术避免数据丢失。 同时,绿色数据中心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利用节能硬件和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随着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发展,边缘数据中心应运而生,以满足对实时数据处理的需求。 总的来说,现代数据中心在灵活性、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都展现出显著优势,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柱。 图片来源:Freepik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What Is a Data Center?” IBM, 4 Sept. 2024, https://www.ibm.com/topics/data-centers, Accessed 26 Sept. 2024.
    《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助力家长与学生实现卓越学术成就!
    中间:两位作者——Alex & Aaron 左边起:Camans Kong 松恒、TS Lau 刘智升老师、Jeffrey Lau 刘炳文、Bryan Teow 赵崇豪、Dato’ Norman Pang、Datin Moon、Datuk Wira (Dr) Calvin Khiu、作者Alex、作者Aaron、社长赫奇、Jasmine Ng 黄詠慧老师、Alen Tan 陈玮伦老师、Bella 王盈慧老师,以及Angel张老师。 2024年9月1日,由“全A双胞胎老师”Alex & Aaron联手撰写的全新力作《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新书发布会在吉隆坡的Sunway Velocity Mall举行。发布会吸引了来自各界的教育专家、家长及学生的参与。新鲜出炉即热销的新书《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共分三个板块,即思维、技巧和习惯三大高效学习关键。 两人透露,所谓全A,并不只是分享如何掌握学习知识和考获全A成绩,而是个人的全方位发展都能达到最佳表现。   发布会亮点 这是新书发布会的人潮,超过150位学生和家长。在发布会上,Alex & Aaron老师详细介绍了新书的核心理念与写作初衷。他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培养,帮助孩子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不仅是一本学术辅导书,更是全面解答家长如何在学术与生活中引导孩子的指南。 发布会特邀嘉宾——Dato’ Norman Pang、Datuk Wira (Dr) Calvin Khiu、Datin Moon以及社长赫奇,出席活动并作为主旨演讲嘉宾,他们高度评价了这本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们个人的教育理念与经验。 此外,Alex & Aaron 老师还与其他教育专家一起深入探讨了现代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   关于《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 Alex与Aaron老师这对双胞胎兄弟投身教育界逾10年,以 “简单、有效、有笑” 的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成功吸引逾万名学生参与而成为著名线上语文老师,“你比你现象中更优秀” 更是大家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激励精句和 “口号” 。 来自森美兰州的两人小时家境一般,母亲告诉他们要努力读书拿全A,就能拿奖学金上大学,就能有成功人生;在学校也被灌输同样的观念,但却很少有人甚至没有人告诉他们要如何学习。 于是立志努力考取好成绩的两人,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拼命学习,SPM前更是每天凌晨3点就起身复习。传统的学习方法让两人就像许多学生因压力而产生抗拒,也因为缺乏正确方法而挫折重重,于是努力摸索出一套简单拿全A的学习技巧,考获佳绩,也对学习更有自信。 大学期间兼职当补习老师,上门一对一教学,毕业后创办补习中心,分别教国语和英语。 “其实投身教育已有11年,最初5年并无突破,发现每个孩子不同,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同。” 为了克服学生对于学习国语和英语的抗拒感,两人自创简单、有效、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效有笑及充满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对老师有信任,对学习有期待,成功帮助他们从没兴趣、没信心,到打破思维框架,兴致勃勃,甚至有信心拿A。全A优秀生的背后,不是天资聪颖,更不是基因或有个好名,而是旁人看不到的不懈努力和付出,以及精益求精、追求突破、超越自我的毅力。   关于Alex & Aaron Alex & Aaron 老师分别是国语与英语教育专家,作为UPSR和SPM的全A学霸,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成就卓著。两位老师也是Top Scholar Education Group Sdn Bhd 优秀教育集团的创办人,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领导力课程,帮助学生在学术和个人成长方面取得成功。他们的使命是创造卓越的下一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学术道路上达到巅峰。 他们的成长背景让两人都对教育充满热忱,也希望激励更多学生发奋图强,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收获丰硕成果。当“成绩不重要”成为一股趋势,两人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长处或许不同,一些学生成绩或许不出色,在才艺也能做到“全A”,但学术成绩是进入各阶段和各领域的敲门砖,努力让自己成为全方位的人,为的是让人生能有更多选择权。   教育界大咖及优秀伙伴们 关于教育这件事 《孩子,全A就是这么简单》不止集合全国多位优秀老师联合执笔,也获得多位企业和教育界名人联合出版及大力推荐,在肯定“双A老师”有效且有趣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分享本身对教育的想法和体验。 左边起:Camans Kong 江松恒、TS Lau 刘智升老师、Jeffrey Lau 刘炳文、Bryan Teow 赵崇豪、Dato’ Norman Pang、Datin Moon、Datuk Wira (Dr) Calvin Khiu、作者Alex、作者Aaron、社长赫奇、Jasmine Ng 黄詠慧老师、Alen Tan 陈玮伦老师、Bella Tee王盈慧老师,以及Angel 张老师。   联合出版伙伴们: 尊迪奥国际教育机构(GPEX)董事经理——Bryan Teow 赵崇豪 Besta Mart(M)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Jeffrey Lau 刘炳文 JM国际教育集团创办人兼儿童特殊教育专家——Jasmine Ng 黄詠慧老师 著名数学老师Bella Maths创办人“贝拉老师”——Bella Tee王盈慧老师 Alen Edutainment创办人兼风趣历史老师——Alen Tan 陈玮伦老师 两届卓越教师奖及线上科学频道TSLAU创办人——刘智升老师 Smart Reader Kids Muar院长——Angel 张老师 全方位优秀学生及歌影视童星——Camans Kong 江松恒   《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售逾500本 这是两人与其他著名教育工作者联合出版的第一本新书,早在发布前已爆售逾500本! 两人透露,《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共有三个板块,并不只是分享如何掌握学习知识和考获全A成绩,而是个人的全方位发展都能达到最佳表现,首先就是从打破固有思维的挑战开始,掌握有效方式和最佳学习体验,让学习变得快乐有趣而简单。 《孩子,全A就这么简单》现已在全国所有大众书局售卖。
    以“产业链思维”看电动车价值链 大学和回收公司也能从中受益?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趋势的推动下,电动车作为绿色交通的代表正迅速崛起。然而,要真正理解电动车的潜力,我们必须具备“产业链思维”。电动车的发展远远超越了车辆制造本身,其背后牵动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价值链,为多个行业带来合作机会和商机。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动车的六大价值链: 1. 研究与开发   相关领域:政府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科技公司、电动车制造商 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开发先进技术,以提高提升电动车的整体性能与提高电池效率。 2. 电池生产   相关领域:电池制造商、矿产公司(如锂、钴、镍等的供应商)、化工公司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电池制造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此外,相关领域也专注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耐久性和充电能力,同时随着技术提升而降低成本。 3. 汽车制造   相关领域:汽车制造商、汽车零件供应商、电子电器行业、机械与自动化领域 电动汽车的生产涉及多方协作,包括电池组、电动机、电子系统等硬软件的集成,以打造最终的电动车。制造过程和最终的电动车都需符合严格的安全与监管标准。 4. 充电基础建设   相关领域:能源公司、公共事业公司、充电桩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智慧城市领域 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该阶段包括安装公共充电站、家用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网络,以支持电动车的便捷和高效充电。 5. 技术解决方案   相关领域:软件开发公司、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企业、物联网(IoT)企业、网络安全公司 数字化技术支持远程更新电动汽车的软件与电池管理系统,从而提升防盗、导航等功能,进而提升客户体验,也为技术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6. 产品寿命终端管理   相关领域:回收公司、材料再利用公司、环境服务公司、能源储存领域 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终端管理尤为关键,特别是电池回收和二次利用。回收公司能够在这一环节获得大量商机,同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延续电池的价值。 了解电动车价值链后不难得知,电动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场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新产业。透过“产业链思维”,企业家不仅要关注自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还需要放眼更广阔的市场需求、技术趋势以及竞争格局。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2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www.nimp2030.gov.my/nimp2030/modules_resources/bookshelf/NIMP_20303/index.html.
    全球经济的“东移西流”:当中美贸易战遇上全球⼒量⼤洗牌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美贸易战就像是⼀场全球“权⼒的游戏”,不仅牵动了两⼤经济体的神经,也让全世界的市场变得如同过⼭车般起伏不定。但这场贸易战背后,真正值得关注 的,是全球经济⼒量的东移和⽂化⼒量的西流。这两股⼒量的对⽐,既让⼈感觉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多极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场东西⽅的“拔河⽐赛”。 全球人口⼤对⽐:12%与88%的悬殊差距 我们先从人口的“冷数据”开始聊起。地球上⼤约有70多亿⼈,但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口的分布并不均匀。只有12%的⼈⽣活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西⽅”世界——包括美国、加拿⼤和西欧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其余88%的人口则散布在世界其他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洲和拉丁美洲。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88%的人口正在为全球经济贡献⼒量,他们的消费、劳动和创造⼒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脉动。尤其是在亚洲,这⽚人口密集的⼟地上,早已从“世界⼯⼚”转变为“全球市场”。亚洲的人口红利、不断上升的中产阶级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正把全球经济的引擎从⼤西洋的彼岸,推到了太平洋的彼岸。 经济⼒量东移:亚洲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量的天平正慢慢向东倾斜。过去⼏⼗年,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不仅建⽴了世界上最庞⼤的制造业基地,还在科技、⾦融、电⼦商务等领域快速崛起。与此同时,印度也通过信息技术服务、初创企业和人口红利,逐渐成为经济新星。 中国的“⼀带⼀路”倡议更是锦上添花,它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基建投资,也为全球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这种经济⼒量的东移让西⽅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这也是中美贸易战背后隐藏的原因之⼀。美国感受到⾃⼰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正在被侵蚀,于是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但贸易战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如美国所愿。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展⽰出了强⼤的韧性和应对能⼒,反⽽让西⽅世界意识到,经济⼒量的转移已经不可逆转。 ⽂化⼒量西流:西⽅的“软实⼒”依然强⼤ 虽然经济⼒量正在向东⽅转移,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西⽅国家在⽂化⼒量上的主导地位依然坚不可摧。这个世界似乎存在⼀种“⽂化惯性”,即使经济⼒量发⽣了转移,⽂化的影响⼒依然牢牢掌握在西⽅的⼿中。 举个例⼦,全球范围内,电影票房最⾼的影⽚⼤多来⾃好莱坞,流⾏⾳乐榜单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也是欧美歌⼿。就连我们⽇常使⽤的社交媒体,像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也都是美国的“特产”。这些⽂化产品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它们还通过潜移默化的⽅式,塑造着全球⼈们的价值观和⽣活⽅式。 更有趣的是,英语作为国际通⽤语⾔,进⼀步巩固了西⽅的⽂化霸主地位。⽆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学术研究,英语⼏乎都是不⼆选择。甚⾄在经济强势崛起的中国,英语教育依然是全民重视的重点。于是就出现了⼀个有趣的现象:虽然经济⼒量在向东转移,但全球的⽂化“流⾏趋势”依然在西⽅。 东西⽅的“拔河⽐赛”:经济与⽂化的较量 这场经济⼒量与⽂化⼒量的较量,就像是⼀场全球范围内的“拔河⽐赛”。⼀边是亚洲的经济崛起,另⼀边是西⽅的⽂化霸权,双⽅各⾃拉扯着世界的未来⾛向。 中美贸易战就是这场拔河⽐赛的⼀个缩影。在经济层⾯上,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正在不断提升⾃⼰的竞争⼒,挑战西⽅的经济主导地位。但在⽂化层⾯上,西⽅国家依然通过强⼤的“软实⼒”掌握着全球话语权。这种经济与⽂化的双重较量,使得全球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我们把全球经济看作⼀个战场,那么亚洲国家已经在经济“硬实⼒”上取得了显著优势,⽽西⽅国家则在⽂化“软实⼒”上保持着不败的地位。这种双重⼒量的对抗,让世界经济变得更加多极化,也让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不少。 未来展望:全球⼒量的重新洗牌 ⾯对这种⼒量的重新分配,未来的全球格局会如何发展?是亚洲在经济上持续崛起,并逐步接管⽂化话语权,还是西⽅国家通过⽂化影响⼒重新赢回经济主导地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前的趋势来看,亚洲国家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不可忽视的优势。中国、印度、⽇本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然⽽,要在⽂化领域赶超西⽅,可能还需要⼀段时间。这不仅涉及到⽂化产品的输出,还涉及到全球传播⽹络、语⾔的推⼴以及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化将继续发挥关键作⽤。虽然经济⼒量和⽂化⼒量的“拔河”仍在继续, 但全球各地的相互依存也在不断加深。⽆论是亚洲国家还是西⽅国家,都需要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和互利,才能在这场全球经济⼤洗牌中获得最⼤的收益。 全球化的“新常态” 中美贸易战背后的全球⼒量转移,揭⽰了⼀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化进⼊了⼀个“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下,经济⼒量和⽂化⼒量的分布不再是固有的,⽽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对于亚洲国家⽽⾔,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提升⾃⼰的⽂化影响⼒,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对于西⽅国家来说,如何在保持⽂化优势的同时,适应经济⼒量的转移,也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在这场全球⼒量的“拔河”⽐赛中,谁能笑到最后?也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赛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年的全球格局。⽆论⾝处哪个国家,了解并适应这种变化,都是我们在这个复杂世界中前⾏的关键。
    税务减免⼤作战:员⼯福利,企业“稳赚不赔”的秘密武器
    在现代职场,员⼯福利不仅仅是员⼯幸福感的来源,更是企业减少税务负担的⼀⼤妙招。试想⼀下,有什么⽐让员⼯在不缴税的同时还能获得丰厚福利,⽽企业还能因此获得税务减免更令⼈兴奋的事呢?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操作,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稳赚不赔”的秘密武器。 交通津贴:让你的通勤路上也能“赚”钱 上班路上,你是否曾为油价飞涨⽽叹⽓?别怕!企业完全可以为你提供交通津贴,涵盖了汽油费和⾼速公路收费,⽽且⼀年⾼达RM6K的津贴免税!换句话说,你上下班的每⼀公⾥, 都有可能是“企业买单”。更有趣的是,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费⽤作为运营成本扣除,这意味 着,你在路上开得越多,公司省的钱也越多!双赢的局⾯,想想都开⼼。 育⼉津贴:为“奶爸奶妈”量⾝定制的福利 育⼉津贴简直就是“奶爸奶妈”们的福⾳!你知道吗?公司可以为12岁以下的孩⼦提供每年⾼达RM3K的育⼉津贴,⽽你完全不⽤为这部分津贴缴税。想象⼀下,公司不仅帮助你解决了孩⼦的育⼉费⽤问题,还让你有更多的精⼒去⼯作。对企业来说,这⽆疑也是⼀项投资,毕竟,有了公司的⽀持,谁不想把⼯作做得更好呢? 医疗福利:公司给你买单,健康⽆忧 ⽣病了不⽤担⼼,公司在这⼉给你“兜底”!企业可以为你提供包括传统医疗在内的全⾯医疗福利,甚⾄连⽣育费⽤也在免税范围内。不仅如此,这部分费⽤同样可以免税处理。员⼯的健康是企业的财富,健康的你更有战⽃⼒,⽽企业的“战⽃⼒”也因此更强⼤。 利息津贴:购房购车的“神助攻” 买房买车是⼈⽣⼤事,企业在这⾥也可以成为你的“神助攻”。如果你需要贷款买房或买车, 企业可以提供利息津贴,只要贷款⾦额在RM300K以下,这部分利息津贴就可以免税。每个⽉的贷款利息都由公司分担,是不是瞬间觉得⽣活轻松了许多?⽽且,这样的企业在招聘市场上也更具吸引⼒,⼤家都愿意来这⾥⼯作,因为“连贷款都有⼈帮忙还”,这简直是职业⽣涯中的“⾦⼿指”! 教育贷款津贴:持续学习,企业为你买单 想继续深造,担⼼学费压⼒?别慌!企业可以为你提供教育贷款津贴,尤其是帮你⽀付马来西亚⾼等教育基⾦(PTPTN)的贷款。这种福利不仅能让你不⽤缴税,还能让你在⼯作之余安⼼学习,提⾼⾃⼰的竞争⼒。更妙的是,公司培养了更专业的员⼯,⽽你也因此变得更值钱。可以说,这不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是“企业的未来与员⼯的未来息息相关”! 度假旅费津贴:⼯作也要懂得享受⽣活 忙碌了⼀年,是时候放松⼀下了。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度假旅费津贴,让你在放松⾝⼼的同 时,还能省下⼤笔开销。根据规定,国内度假每年可享受三次免税津贴,⽽国外度假则限于每年⼀次,且⾦额不超过RM3,000。这意味着,你在享受美好假期时,公司“悄悄”帮你买了单。这种福利不仅让员⼯休息得更好,回来⼯作时也更有动⼒和创造⼒。你说,这样的福 利,谁不爱呢? 赠送公司产品与服务:员⼯福利与企业营销“双赢” 企业还可以通过赠送产品或服务来“俘获”员⼯的⼼。只要赠送的产品价值少于RM1,000,这部分就可以免税。⽐如,公司可以送你⼀台新⼿机,让你在⼯作的同时也能紧跟科技潮流。这不仅让你开⼼地享受公司产品,还能成为企业的“义务宣传员”,⼀举多得! 企业与员⼯的“偷笑”策略 说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这些员⼯福利的魅⼒?这些福利不仅能让员⼯感受到公司的关怀,提升⼯作满意度,还能让企业在税务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减免。更重要的是,员⼯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双赢策略下变得更加紧密。 当然,这些福利的前提是员⼯不能持有公司超过50%的股份,适合普通员⼯⽽⾮⼤股东。所以,企业在设计这些福利时,需要了解具体的税务法规,确保福利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最后,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为员⼯设计这些福利,或者不确定如何操作,别担⼼,我们的会计与税务服务团队随时为你提供专业建议。毕竟,能让员⼯和企业⼀起“偷笑”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赶快⾏动吧,让你的企业也加⼊这场税务减免的⼤作战!
    数字化金融:引领马来西亚经济的未来之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金融正逐渐成为马来西亚金融界的风向标。从移动支付到智能投资,新兴科技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金融生态。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引领经济发展的革命。数字化金融究竟是马来西亚未来金融的关键所在吗?以下是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数字化金融的崛起 数字化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移动支付、数字银行和智能投资等新兴科技的涌现,为金融服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更为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现在,我们站在了数字化金融的风口上,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将成为关乎我们经济未来的重要课题。 金融科技的推动作用 金融科技在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人工智能到区块链,科技的不断进步正在重塑着我们的金融服务方式。智能化、高效化,数字化金融是否能成为金融业的新风口?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共同迎接的机遇。 金融普惠的推进 数字化金融的发展也助推了金融普惠的实现。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可以更广泛地覆盖到偏远地区和边缘人群,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平价的金融服务。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和贫富之间的金融服务差距,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数字化金融,是否能成为实现金融普惠的利器?这是我们共同思考的课题,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未来展望 数字化金融,会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完善,数字化金融将会是驱动我国金融业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昌明经济:为中小企业铺就成功之路
    政府和GLIC携手投资10亿令吉 在一项旨在振兴经济并激发创新的举措中,马来西亚政府与官联投资公司(GLIC)将共同投资10亿令吉,以支持本地初创企业和科技企业家。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他们实现成功之路。  注重创新与研发 政府将额外拨款1亿令吉,用于加强研发、商业化和创新,着重关注可再生能源、粮食安全和新增长行业等领域的需求。这意味着创业者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以推动他们的创意和项目向前发展。  昌明经济政策下的全方位支持 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昌明经济政策,将“为人民赋能”作为关键词。这一战略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并激发创业活力。在这一框架下,政府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表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马来西亚在去年位居全球第37大经济体,政府的目标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跻身全球前30名。为此,政府将重点关注更大的区域化和竞争力,优先考虑提升经济复杂性和价值链。另外,安华在推介“昌明经济:强化人民”新经济方向框架时指出,经济重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使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乃至亚洲的经济领导者。他还强调,如果国家满足于现状、不求改变,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将继续维持在4%至5%之间。但如果通过全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和落实改革,是有望实现5.5%甚至6%的经济增长。最后,他还补充说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来西亚必须与邻国加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开放与创新的未来展望 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与新加坡签署合作备忘录、批准可再生能源项目等举措,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意味着创业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有机会参与全球性的创新和合作。  马来西亚的决心 面对全球经济的挑战,马来西亚政府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创新创业,马来西亚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助力他们在经济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结语 可见昌明经济推出的新政策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支持,马来西亚政府将继续积极推动相关政策,为创业者打造更加繁荣和昌明的经济未来。这是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期待着见证更多创新和成功的故事。  
    馬來西亞SOMO說墨集團參訪DAKUO園區,攜手誠研創新締結雙邊商務合作平台
    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說明KO-IN與DAKUO基地的營運方向與輔導重點 來自馬來西亞的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帶領的10人代表團,由ACFPT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陪同,於7月18日參訪了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園區經營單位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接待了他們,並向代表團介紹了KO-IN智高點與DAKUO園區的營運方向、輔導重點及現況成效。現場互動熱絡,雙方共同期待後續合作機會。 誠研創新總經理鍾金峯(左一)、ACFPT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左二)、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左三)、及說墨集團夥伴(右)透過視訊會議交流 此次馬來西亞訪問團的參訪重點在於了解高雄市在數位科技及新創領域的創新創業能量,並希望建立台灣與馬來西亞雙邊的商業情報及新創合作機制,並結合大中華市場及東南亞市場。通過每月一次的交流聚會,分享國際商務資訊、投資商機及特定合作議題,賦能新創企業,推動品牌及服務的出海。園區營運單位「誠研創新」總經理鍾金峯當日因北上洽公,故特別通過視訊會議,向來賓介紹園區內的科技投資與產業育成方向,並期待與SOMO集團對接國際合作,特別是在品牌創新與科技賦能方面。另,營運總監曾韋婷則實地介紹各家進駐企業,目前共有近40家科技企業齊聚KO-IN與DAKUO,透過以大帶小模式來對接新市場客戶需求,共同開拓藍海商機。 高谷科技執行長劉信政說明近15萬用戶的「診所通」APP及商業模式 園區並邀請了「高谷科技」執行長劉信政進行現場交流。疫情後民眾看診習慣改變,高谷科技看好診所線上預約看診的趨勢與商機,致力開發「診所通APP」,已擁有近15萬用戶。該APP的友善介面和良好用戶體驗,成功地將消費者需求與診所服務路徑相連接,提供線上預約、看診進度、診所地圖搜尋等功能,並計劃加入個人化首頁及健康管理等服務。 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左一)簡介DAKUO數創中心基地環境及設施 接著,誠研創新邀請大家參觀園區環境及介紹基地進駐夥伴,分享了縮蒔森林植物自療生態體驗、格雷迪奧農業燻蒸技術、大中圖書終身學習OMO平台、易展教育AI語音辨識教育工具、福委公司提供的企業福委會多樣選擇、張飛創意行銷方案、奧緹整合行銷的線上線下通路發展、愛行美推動的AI醫療科技、雙肩智慧科技農業整廠解決方案、新思維智能OMO品牌營運與碳中和解決方案、台灣骨王生技智慧科技輔助解決方案等。現場討論熱烈,雙方思考如何創造具體合作機會。活動最後在大廳進行大合影後愉快結束,並相約下次的線上交流活動再相見。 SOMO說墨集團與DAKUO進駐廠商交流十分熱絡,共同期待盡快能有具體的合作議題創造新創交流與技術落地機會 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右)致贈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左)禮品 (本文轉載自: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 )
    马来西亚首相:2030年依斯干达特区投资目标达6360亿令吉
    马来西亚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宣布,马来西亚将积极追求2030年依斯干达特区的投资目标,预计达到6360亿令吉。昌明经济,作为马来西亚的战略发展蓝图,旨在推动国家经济实现多元化、可持续性增长,并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一宣示不仅展现了马来西亚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也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昌明经济议程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支持昌明经济议程 首相指出,这一投资目标是昌明经济议程的一部分,旨在推动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30大经济体以及全球竞争指数前12名之内的目标。昌明经济议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计划,旨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确保经济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区 为了实现2030年的投资目标,首相强调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区等倡议对于推动依斯干达特区投资目标的重要性。这些特区将为依斯干达特区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而促进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IRDA会议讨论 IRDA成员在会议上讨论了依斯干达特区在昌明经济议程下的发展方向,以及2022年至2023年的综合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这表明政府对特区发展的持续关注,并采取了有必要的行动以推动投资和经济增长。  政府重组 政府决定重组国家投资促进机构版图,以更好地协调与投资相关的经济走廊功能和角色。这一举措将加强政府的投资促进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依斯干达特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改善投资服务中心 会议还讨论了改善马来西亚依斯干达投资服务中心(IMISC)的重要性。通过提供高效的服务和支持,这将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并促进更多的投资流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宣布将加速马来西亚向昌明经济的目标迈进,为经济繁荣和国家发展开辟新的篇章。
    技能短缺下的启示:马来西亚昌明经济的突破之道
    挑战:技能短缺威胁着经济昌明的未来 技能短缺一直以来是马来西亚经济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据统计,目前仅有约28%的工人被归类为熟练工人,这严重制约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国家整体的竞争力。面对技能短缺的挑战,马来西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技能短缺的根源: 教育体系不足: -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技术教育,培养更多具备实用技能的人才。例如,通过增加技术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外籍劳工政策限制: -目前的外籍劳工政策对技能熟练度较低的外籍劳工相对宽松,这可能导致技能短缺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政府应调整外籍劳工政策,更加重视技能熟练度的要求,确保外籍劳工的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有效应对的解决方案 加强技能培训: -政府应加大对技能培训机构和课程的投入,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熟练工人。例如,通过建立技能培训中心、提供奖学金和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人参与技能培训。 提高工资水平: – 企业应提高工资水平,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例如,通过提供竞争力强的薪酬福利待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成功案例 韩国的技能培训计划韩国作为一个成功克服技能短缺问题的案例,其技能培训计划值得马来西亚借鉴。韩国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技能培训中心,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并与企业合作,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韩国的技能水平,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结语 技能短缺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马来西亚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技能短缺问题,这样才能推动经济朝着更加昌明的未来迈进。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资水平等措施,我们相信能够克服这一挑战,为大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股市值突破2兆大关:昌明框架增强投资者信心
    股市历史新高 近日,富时隆综合指数两年来首次突破1600点,大马股票市值飙升至超过2兆令吉的历史高位。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沙在联昌国际证券推介礼上表示,这一里程碑反映了昌明框架下措施的有效性,显著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政府策略和举措 阿米尔韩沙进一步强调,政府的多项策略和举措正在协同工作,实现昌明经济的关键目标。这些措施包括: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推动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推动工业0技术应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评估和调整经济发展策略。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的经济改革:包括税收改革、投资激励措施和公共服务优化。 阿米尔韩沙还指出:“财政部负责制定政策和策略,以确保所有大马人享有永续增长、金融稳定和繁荣。” 资本市场的关键角色 大马资本市场的发展反映了政府对增长、创新和金融韧性的承诺,将大马定位为投资和资本活动市场的领先目的地。阿米尔韩沙表示,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不仅证明了昌明框架的有效性,也为未来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参与与合作 阿米尔韩沙呼吁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家经济生态系统,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他欢迎联昌国际证券加入资本市场,并期待金融市场更加活跃。 出席此次活动的包括联昌国际主席拿督莫哈末纳西、总执行长拿督阿都拉曼阿末、联昌国际批发银行业务联合总执行长诺文阿米鲁丁,以及联昌国际证券总执行长拉妮。 展望未来 未来,大马将继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阿米尔韩沙表示,政府将坚持实施昌明框架下的各项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全政府方针和各界的共同努力,大马将继续朝着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的目标前进。大马股市的历史性突破展示了国家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也验证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昌明框架下各项措施的持续推进,大马有望继续吸引全球投资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中小型企业无抵押的昌明融资方案,最高数额三千万
    中小型企业的困境 无论是中小型企业(SMEs)还是中型企业(MSCs),许多企业主都在为支持其运营或扩张而苦苦寻求融资。现金流也是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于收入不稳定的企业来说。 此外,并非每个企业都能成功申请到贷款或融资设施 —— 往往这些企业没有金融机构(如银行)所要求的抵押品。这导致许多有活力的本地企业存在融资缺口。 为了帮助企业主获取融资,财政部所属的马来西亚财政公司于2009年成立了Syarikat Jaminan Pembiayaan Perniagaan(SJPP)。通过其政府担保计划,它鼓励金融机构向马来西亚企业提供贷款和融资,同时减少它们承担的融资风险。 无抵押融资的政府担保计划 GSMM 为了促进马来西亚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政府最新的担保计划(Government Guarantee Schemes MADANI)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发展。在这个计划下,中小型企业可在无须提供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融资方案。 在这项计划下,有四个领域,即高科技,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将受到重点关注。这四个领域将受到高达 90% 的担保覆盖率以及最高RM3千万的贷款数额。其他领域则只享有80% 的担保覆盖率以及最高RM2千万的贷款数额。 申请条件 公司登记于政府的相关部门 企业年度营业额不超过 RM5百万 公司持有人必须是马来西亚人或51%的拥有权为马来西亚人 这个计划将会开放至2024年12月31日。 偿还方式 这个计划的率利最高为基本贷款利率再加上2%(截至2024年3月为7.372%)。不过企业在这个计划下融资成功后也需要附上贷款费,BNM 融资计划、4个重点行业、其他行业的贷款非分别为每年0.5%、0.75%以及1.0% GSMM 官方资讯网:https://www.sjpp.com.my/ms/skim/ggsm
    昌明柴油津贴补助计划,每月可获高达 RM200 补贴
    针对性柴油津贴计划 在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上布全面重组柴油补贴机制后,财政部今天发表官方文告,宣布政府将推出昌明津贴补助计划(Program Bantuan Subsidi MADANI,或BUDI MADANI),旨在为符合特定条件的柴油车车主提供每月柴油津贴。 根据财政部的声明,该计划将涵盖两类受益群体:私人柴油车车主以及使用柴油交通工具的小农民和社区小园主。符合条件的民众可从5月28日开始提出申请,一旦申请获得批准,即可获得每月200令吉的柴油津贴补助。 申请条件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条件和资格,私人注册柴油车车主必须是马来西亚公民,其柴油交通工具必须已在陆路交通局(JPJ)注册,且不得是车龄在10年以下的豪华车。此外,申请者及其伴侣的年收入不得超过10万令吉,并且必须拥有有效的路税(Road Tax)。 财政部指出,他们将会与内陆税收局(LHDNM)核对申请者提供的资料,以剔除T20高收入群体以及车龄不到10年且被归类为豪华车的柴油交通工具。 柴油浮动价格的影响 第二财政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沙表示,2019年我国柴油津贴支出为14亿令吉,但去年却因多种因素增长至143亿令吉。“其中一个因素是柴油的使用量从2019年的61亿升增加到去年的108亿升,增幅约为70%。然而,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柴油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我们认为柴油消耗量的突然增加并非正常。我们意识到柴油消耗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发生了许多津贴泄漏事件。” 与此同时,阿米尔韩沙指出,每公升2.15令吉的柴油零售价与市价每公升约3.50令吉之间的差价,为一些人提供了谋取更大利润的机会。“与泰国(每公升4.12令吉)、印尼(4.73令吉)和新加坡(8.87令吉)等邻国相比,我国的燃油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将我国柴油运往他国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申请者名下拥有多辆柴油车,无需担心,因为该网站允许输入多辆不同车牌号码的柴油车信息,前提是这些车辆必须以申请者名义注册。   补贴申请链接:https://budimadani.gov.my/
    Malaysia government launches “FLYsiswa” Student Flight Subsid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announces that starting May 2, 2024, the student flight subsidy program “FLYsiswa” will be reinstated to help students travel seamlessly to and from their places of study, supporting their academic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initiative aims to make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 to all Malaysian students, unrestrict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FLYsiswa program will provide an RM300 digital voucher that students can use for domestic flights between Peninsular Malaysia, East Malaysia, and Labuan. The beneficiaries include students from public universities, polytechnics, and community colleges under 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MOHE), as well as matriculation colleg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laysia. Eligibility and Application Deadline Students can check their eligibility through the website (subsidiudara.mot.gov.my), with the application period ending on November 30, 2024, and the final redemption date for the voucher being December 31, 2024. Participating airlines include Malaysia Airlines, AirAsia, Batik Air, MASwings, and Firefly, ensuring students have multiple options for their travel plans. Malaysia’s Civilizational Movement Towards Universal Education This initiative is part of the broader “Malaysia Madani” movement, which aims to address specific community needs through targeted, beneficial programs, fostering a progressive and inclusive society. By easing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travel, the government hope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move more broadly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which is vital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n youth.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follow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on their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stagram(@motmalaysia), Facebook (Ministry of Transport Malaysia ), and Twitter(@MOTMalaysia).
    政府推出学生航班补贴计划(FLYsiswa),支持教育旅程!
    交通部宣布,从2024年5月2日开始,重新启动学生航班补贴计划 “FLYsiswa”,帮助学生无缝地往返于学习地点,支持学术和职业发展,致力于使所有马来西亚学生的教育更加普及化,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FLYsiswa 计划将提供300令吉(RM300)的电子优惠券,学生可以用这个优惠券在西马、东马和纳闽之间乘坐国内航班,受惠人群包括:高等教育部(MOHE)下的公立大学、理工学院和社区学院以及马来西亚教育部下的预科学院和师资教育学院的学生。 申请条件和期限 学生可以通过网站(subsidiudara.mot.gov.my)查看是否符合条件,申请期限到2024年11月30日,而优惠券最后兑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参与此计划的航空公司包括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亚洲航空(AirAsia)、巴提克航空(Batik Air)、MASwings(美翼航空)和萤火虫航空(Firefly),确保学生在旅行计划上有多个选择。 马来西亚文明运动,力使全民教育普及化 此举措是更广泛的“马来西亚文明”运动的一部分,该运动旨在通过针对性的、有益的计划,解决特定社区需求,促进进步、包容的社会。通过减轻旅行的经济负担,政府希望鼓励学生为教育目的进行更广泛的移动,这对马来西亚青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联系方式 欲知更多详情,请关注马来西亚交通部的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motmalaysia),Facebook(交通部马来西亚),Twitter(@MOTMalaysia)。
    文创与梦想,真的可以当饭吃吗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文化创意产业和个人梦想不再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它们已经逐渐被视为可以创造实质性经济价值的事业。昌明经济政策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SOMO举办了昌明经济论坛,以探讨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文创与梦想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 本次论坛由SOMO社长Hedki和马来西亚创作型网红Bingyen担任主讲人,分享主题为“文创与梦想,真的可以当饭吃吗”。这是他们继“和你一起”歌曲后的再度合作。作为文创和有梦想的一份子,他们分享了他们如何将文创与梦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和事业成就。 Hedki分享了他对文创产业的深入理解和看法。他强调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认为它不仅可以为经济带来增长,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他分享了一些在昌明经济政策指导下,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发掘潜力,实现文创项目的成功案例。 Bingyen则从个人经验出发,讲述了他如何将个人的兴趣和梦想转化为事业。他分享了自己在网络平台上的创作经验,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吸引粉丝,实现经济收益。他鼓励大家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坚信文创事业是可以当饭吃的。 在论坛结束前,两人还一同合唱了“和你一起”歌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励志的音乐分享。 他们的分享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广大创意和梦想的追求者指明了方向,鼓励大家在昌明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伐,实现事业的成功和梦想的实现。
    昌明经济展览开跑,帮助企业接轨全球新商机
    SOMO Sdn Bhd (SOMO) 启动了昌明经济的巡回展览,旨在向更多人介绍昌明经济这一新经济框架,帮助企业接轨全球新商机。 展览回顾: ?转型辅导:在昌明时代打造成功企业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15-3-2024(星期五) 地点:GTEA Kolombong, Kota Kinabalu 主办:10X Sabah   ?Portman Career Fair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17-3-2024(星期日) 地点:Mines 2, Mines Wellness Center 主办:Portman College   在这两场展览中,观众不仅了解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接轨全球商机的机遇和挑战,也明白昌明经济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展览介绍 昌明经济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的一项全新经济框架,旨在平衡经济增常与人民福祉。 这项政策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升人类发展指数,以及实现财政可持续性。 对于企业家来说,昌明经济提供了一个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拓展市场以及适应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机遇。因此,SOMO 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以呼吁企业家关注并经济参与到昌明经济中,共同推动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和持续增长。   更多展览 ?Overview of E-invoicing &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19-3-2024(星期二) 地点:Swiss Garden Hotel, Melaka 主办:Wanconnect Group   ?政策论坛 • 活动嘉宾分享 日期:22-3-2024(星期五) 地点:Avengers Incubator   ?健康创新与国家政策下的企业文化  日期:26-3-2024(星期二) 地点:TDOX clinic @ EQ   ?香港 x 马来西亚企业家跨国交流会 • 活动演讲 日期:27-3-2024(星期三) 地点:Million Space, Kuchai Lama   ?马大 · 一带一路企业永续发展座谈会 日期:06-04-2024 (星期六) 地点:Dewan KULIAH A, Faculty Sastera & Social (UM)   ?大众书局 Popular Book Fest 日期:9-4-2024(星期二)– 13-4-2024(星期六) 地点:KLCC · 主舞台演讲   ?发掘企业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潜能 日期:29-4-2024(星期一) 地点:Alibaba office, UOA   ?BORNEO EXPO 日期:3-5-2024 – 5-5-2024(星期五–星期日) 地点:SICC 展览厅, Sabah   ?马中的文创经济未来 日期:18-5-2024 地点:典空間會場,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8號B1   有兴趣参与昌明经济巡回展览,欢迎联系 010-250 1046(Hui Han)
    世界经贸文化总会荣誉呈献:庆马中建交50周年盛宴即将登场!
    今年,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将于今年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举办盛大的国宴,邀请两国政要、商界领袖、文化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并庆祝。 这次的活动也获得了马中两国广泛媒体的关注,吸引了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不仅让此次的活动蓬荜生辉,也让更多人可以与我们一同分享马中建交50周年的喜悦。 大会主席蔡国樑总会长表示,此次国宴旨在庆祝与纪念50年友好合作,加深两国关系,为各界提供交流平台,展示文化多样性。为隆重其事,特邀请了马来西亚九州的皇室成员、首相夫妇、内阁部长、中国大使、各国使者等嘉宾,并计划通过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丝路合作发展委员会邀请中国领导人及人大代表参与。 晚宴由马来西亚厨业联合公会主席林劲煌主理,将创新融合中国八大名菜系列和马来西亚美食,争取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此次国宴尤为特殊,因为每本纪念册封面将独一无二地植入参与企业的商标,为每位与会者带来独特的收藏价值。 在国宴的策划中,特别安排了下午的“昌明丝路·经济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两国经济合作、科技创新、昌明经济及一带一路后十年发展等课题。论坛邀请政府官员、学术专家、商业领袖及企业家参与,以推动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在论坛中,我们将隆重推介两本书籍,分别是由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撰写的《马中建交50周年》和由说墨集团出版的《昌明经济》。在《昌明经济》中,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扮演着重要的合作角色,为这本书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弘扬两国友好合作的历史和愿景。这次合作不仅为论坛和盛宴注入新的活力,也展示了在经济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 世界经贸与文化联合总会在《昌明经济》项目中合作,这里为与SOMO集团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从左起:SOMO集团独立董事–李美俐,SOMO集团创办人兼总裁–社长赫奇,苏君洋,和林依霖。 筹委会主席苏君洋秘书长表示:“这是一场既庄重又充满创意的国宴,通过文化的交流,我们愿以更深层次的友谊,激发双方在未来五十年的合作潜力。” 这一盛宴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位参与者将亲身见证晚宴的高潮时刻,因为林劲煌主理的晚宴将力争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他表示,晚宴将创新性地融合中国八大名菜系列和马来西亚美食,呈现出创新的马中八大菜系的独创美馔。这也使得每位宾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都能成为这一独特纪录的见证者。 苏君洋秘书长强调:“这是一场不仅仅是庆祝的国宴,更是一场对过去五十年友好关系的回顾和对未来合作前景的展望。我们期待在这个特殊时刻,与各国嘉宾共同庆祝马中友好的半个世纪,共同铸造新的历史篇章。” 同时,论坛的举办也为各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以分享关于两国经济合作与关系、科技与创新、昌明经济及一带一路后十年发展等重要课题的见解与经验。论坛的发起者希望通过这一交流机会,进一步促进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总体而言,此次国宴及经济论坛的举办将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启新的篇章,不仅是对过去友好历程的致敬,更是为未来合作搭建的坚实桥梁。这也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为马中友谊的延续和发展贡献着独特而宝贵的一笔。 出席新闻发布会还包括:国际商业协会主席叶德利、国际贸易部委员会成员游冰冰、筹委会成员黄浚鍏、柯安恩、林依霖和许秋毓。 前排左起:叶德利、苏君洋、蔡国樑、黄浚鍏和林劲煌。 后排左起:许秋毓、游冰冰、林依霖和柯安恩。 我们将推介的两本书籍:《马中建交50周年》与《昌明经济》。
    SOMO集团牵手多方签署备忘录,支持《昌明经济》出版项目
    SOMO集团日前在启迪之星马来西亚 TusStar 成功举办昌明经济论坛,与联合世界商贸文化联合会(UWCCF)、启迪之星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专业技能发展教育协会(MASDEA)及iM Booster签署备忘录,旨在促进多方在昌明经济项目上的合作。 SOMO Madani 推广大使Julianne Tan介绍昌明经济(Madani Economy)是团结政府提出的大马新经济方向,目标是提高大马在东盟区域的竞争力。然而,许多企业仍然对该政策存在疑虑,认为政府只是在“喊口号”。 为了破除迷思,SOMO集团主办了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企业家、商会代表和媒体共同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昌明经济政策实现增长”。其中包括启迪之星(马来西亚)执行总经理陈垚卉,分享了该平台在马的“孵化”之路。 随后,中小企业转型顾问Josephine Lee通过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解析,阐述了昌明经济如何赋能人民,使国家跻身高收入国家。 她提到,2023年投资、贸易与工业部所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投资承诺高达3540亿令吉,中小企业应善用地缘政治、数字经济与永续发展这三大全球关键趋势来发挥自身优势。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和《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两大战略来抓住商机。 SOMO集团顾问Datuk Seri Edmund介绍了该集团“文商平衡”的理念,SOMO集团社长Hedki Heng则分享了昌明经济书籍出版计划,希望通过文字传播优秀的商业理念和文化,实现企业的共赢。 SOMO集团秉承“昌明经济,重建大马,由我开始”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这一战略性经济政策的引领者和执行者。我们相信,通过集思广益、合作共赢,可以有效地推动马来西亚的经济复苏和长期发展。我们欢迎所有对昌明经济感兴趣的个人和机构与我们联系,共同探索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TNB与Sime Darby Property携手共建城镇可持续能源
    马来西亚电力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TNB)与房地产开发商Sime Darby Property携手合作,致力于加速后者城镇开发中的可持续能源项目。这一创纪录的合作伙伴关系于近日正式达成,标志着双方为推动马来西亚清洁能源目标迈出了显著的一步。 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MoU),TNB和Sime Darby Property将在未来两年内共同致力于实施一系列可持续能源倡议,包括屋顶太阳能安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创新的微电网解决方案,覆盖Sime Darby Property的多个城镇开发项目。 TNB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合作体现了公司在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引领地位,并通过与Sime Darby等行业领导者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城镇发展中的清洁能源应用。 该声明强调,这一合作计划不仅是TNB致力于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延伸,也是Sime Darby Property致力于推动环保发展的体现。双方将通过整合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打造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城镇生活。 TN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Ir. Baharin Din在谈到这一合作时表示:“通过这份谅解备忘录,我们旨在显著贡献于马来西亚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70%的可再生能源容量。” 这次合作不仅是TNB与Sime Darby Property在马来西亚埃尔米纳市Elmina Grove开发智能绿色家居解决方案合作的延续,更是双方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目标上的共同承诺的体现。 通过这一伙伴关系,TNB和Sime Darby Property共同展示了对Net Zero 2050的共同承诺,并在运营和社区中推动可持续实践。这标志着TNB在引领负责任能源转型方面的领导地位,以及对创新解决方案为可持续未来做出贡献的执着。 Baharin表示:“这一合作是马来西亚清洁能源迈进的显著一步,彰显了我们致力于打造更环保城镇的承诺。共同引领通向更绿色未来的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榜样,支持马来西亚实现更清洁环境的目标。” 这一合作不仅是两家公司的战略伙伴关系,更是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的具体体现,为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城镇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来西亚Klinikar.com宣布三年内汽车行业创新扩展及战略IPO规划
    马来西亚Klinikar.com宣布三年内汽车行业创新扩展及战略IPO规划 马来西亚电商领军企业Klinikar.com,在Ryan和Wayne Yu的领导下,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施首次公开募股(IPO),旨在彻底革新汽车行业。该公司致力于融合数字化体验与实体服务,树立行业新标准,强调品质、安全和创新,务求为客户提供优质一流的体验。 自1963年由富有远见的Yu Sing Hoe先生创立以来,在Ron Yu先生的扩展下,已从繁荣的批发业转型为数字化巨头。在Ryan与Wayne Yu两兄弟的领导下,Klinikar.com为显著的市场扩张和强大的公开募股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Ryan和Wayne Yu的战略指导下,辅以CY Chen的市场卓见,Klinikar.com正引领汽车行业迈向革新发展。公司的战略目标是重新定义马来西亚人获取和体验汽车服务的方式,为行业带来重大的飞跃。拥有丰富销售、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John Lim,作为Klinikar.com的战略增长和IPO顾问,正在引领公司的战略性的进行积极扩张,同时为即将到来的IPO铺排好道路。Klinikar.com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和/或纳斯达克上市,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并拓展至东盟各国。 Klinikar.com已在汽车行业中识别出强劲的增长前景。尽管市场波动不断,像汽车维护这样的基本服务需求仍将持续。公司将此视为一个长青领域,充满创新和持续增长的潜力。致力于开创线上到线下体验,在2024年3月开始首个体验中心的打造,将彻底改革汽车服务行业,无缝结合数字化便利性与实体客户的互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Klinikar.com通过强调质量和安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 Klinikar.com整合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有望成为行业的领导和创新者,准备迎接现代汽车行业的挑战。作为一个融合了丰富传承和现代创新的代表,Klinikar.com在Ryan和Wayne Yu的领导下,以及CY Chen的战略洞察力其辅助下,正引领马来西亚汽车服务行业的革命。公司从一个家族经营的企业转型为领先企业,象征着马来西亚商业领域的进步和超越边界的愿景。 关于Klinikar.com Klinikar.com站在马来西亚汽车行业的前沿,致力于通过创新、以客户为中心和技术进步,彻底改变汽车服务体验。凭借富有远见的团队和专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Klinikar.com正准备重新定义马来西亚及更广泛地区的汽车业格局。  
    ACGA报告:市场操纵仍然是马来西亚的问题
    尽管马来西亚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正在推动改革,但根据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数据,市场操纵仍然是该国的一个显著问题。最近的一项ACGA调查显示,尽管市场得到了积极监控并努力起诉公司和内部人员,但马来西亚仍然面临政治干预和法律诉讼中的显著延迟,使得监管机构难以确保市场公平。 根据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最新亚太公司治理报告(Corporate Gorvenance),市场监管机构证券委员会(SC)和马来西亚交易所(Bursa Malaysia)在遏制市场操纵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尽管监管机构积极监控市场并努力起诉公司和内部人员,但马来西亚仍然面临政治干预和法律诉讼中的显著延迟,使得监管机构难以确保市场公平。 该调查强调,尽管监管机构推动改革,但市场操纵仍然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显著问题。ACGA的研究涉及与该地区监管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审计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讨论,揭示了与反腐工作、跨境执法和执法数据透明性有关的挑战。 ACGA分析师Chris Leahy指出,监管机构的努力受到政治干预和通过总检察长办公室起诉的案件中的延迟的影响,这对马来西亚打击腐败的决心提出了质疑。尽管证券委员会和马来西亚交易所在强化证券违规行为方面做出了值得赞扬的努力,但问题,如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自由流通较小的小市值公司中。 证券委员会和马来西亚交易所的高管承认这一持续的挑战,强调监管机构面临的困难。Leahy指出,如果不在马来西亚的政治体系中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来解决政治影响和法律豁免问题,那么与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相关的问题不太可能得到改善。 根据ACGA报告,马来西亚在政府和公共治理方面在12个市场中排名第八。该报告强调,要在解决市场操纵挑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需要对马来西亚政治格局进行全面性的变革。  
    Eneos Holdings回应性骚扰事件并承诺改革公司文化
    ENEOS 控股是一家日本的主要石油精炼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和化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业务包括石油的开采、精炼、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的石化产品。他们在能源行业的广泛涉足使其成为日本能源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ENEOS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这使他们在供应链和市场竞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但是最近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的不当行为而受到关注的 ENEOS,可能会促使公司重新审视其文化,并采取措施来改善和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安全感。 在近期 Eneos Holdings 公司总裁齐藤武的被解雇事件中,该公司对一名女性员工的不当行为做出公开回应,但外界对于是否能反映日本企业文化的重大变革存在分歧。 Eneos Holdings 公司在对齐藤武进行调查后,确认他对一名女性经理进行了不当行为,最终决定解雇他。这起事件被揭示是由于一位举报人在去年11月底提交的投诉,称齐藤在社交聚会中饮酒,并与一名女性发生了“拥抱”。调查由外部律师进行,验证了这一指控。 然而,对于这类事件是否反映日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变化,意见分歧颇多。经济学教授 Noriko Hama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坦率地认为这并不是根本性变革的迹象。公司和组织之所以采取行动,是因为它们感受到社会的压力,而不是因为内部态度的任何变化。” 对于这一观点,外部董事 Seiichiro Nishioka 也表达了遗憾:“我们公司连续两年发生这样的丑闻,实在令人遗憾。我们为给利益相关方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 齐藤在面对调查组时承认自己的不当行为,并将其归咎于酗酒。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对无法控制自己感到惋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多次重申了道歉,并深深鞠躬以示悔过。 社会学副教授北仓千里表示:“太多的男性,尤其是处于权力地位的年长男性,简单地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受欢迎的触碰是不合适的。”她指出,很多企业和组织确实开展了旨在明确工作环境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行为的研讨会,但通常高层管理成员可以豁免参加。 这些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长高管,在平等权利、性别歧视等工作场所问题不受关注的年代,最需要接受培训和教育。有分析认为,将这些培训项目对所有员工强制实施,不分职务,或许能有助于更广泛地推动对可接受行为的理解。 这次事件反映了在一些公司中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不当行为的问题。小编认为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文化,鼓励员工举报不当行为,而不会因为担心报复而保持沉默。这需要公司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举报者不受打压,并确保调查程序的透明度。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那些在过去几十年成长起来的人,有必要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以适应当今不断演变的职场文化。这可能包括定期的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和适应最新的职场规范和期望。
    时代之潮,企业文化成为引领竞争的钥匙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随着科技进步、社会观念变革,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信息社会,企业文化已经不再是装点门面的花瓶,而是企业未来的立身之本。这种文化不仅关乎内部员工的工作体验,更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崛起。 创新与适应力: 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创新能力和适应力。在 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培养创新思维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促进灵活性和创新的温床,让员工不惧变化,敢于突破传统。 人才吸引与保留: 21世纪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战场上,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出色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因为员工不仅在寻找工作,更在寻找与自身价值观契合的工作环境。 品牌认同与社会责任: 现代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要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可持续性,企业文化成为构建品牌认同的重要工具。 灵活的领导模式: 过去的指挥式领导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企业文化倡导一种更加灵活、平等的领导模式,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企业文化不再是附加值,而是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在内部培育创新与适应力,吸引优秀人才,还在外部树立企业品牌的社会形象。点击了解更多,揭示企业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的崭新力量! 数字化与技术融合: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企业文化需要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成功的文化是能够融合数字化趋势,借助科技创新提升业务效率,并为员工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多元化和包容性: 现代企业文化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认识到员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这种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创新,还能够吸引更广泛的人才,为企业带来更丰富的视野。 教育与培训: 企业文化需要支持持续学习和发展。通过投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企业文化可以成为知识创造和分享的场所,从而推动组织不断进步。 灵活工作模式: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和灵活工作模式变得更加普遍。企业文化需要支持这种灵活性,打破传统工作框架,让员工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最佳状态。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企业文化不再仅仅是内部员工的事务,还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 持续创新与社会责任: 时代变革要求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同时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文化能够在社会中发挥引领作用,为未来奠定可持续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力量,它不仅是内部员工的引导者,更是企业与时代变革对话的枢纽。点击了解更多,探索企业文化如何延伸其力量,引领时代变革!
    点燃创新之火:揭秘企业文化的神奇力量
    企业文化,不只是口号,更是成功的秘诀!点击了解如何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团队凝聚力,引领创新潮流。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公司脱颖而出?一探究竟,激发你企业的文化魔力!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文化已成为差异化和成功的关键。这不仅仅是一种内部氛围,更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不再只是一份价值观文件,而是影响着员工激情、客户忠诚度以及企业整体绩效的力量。它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打破传统界限,引领企业走向未来。 为什么企业文化如此重要? 员工凝聚力: 强大的企业文化能够塑造出一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吸引人才: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吸引顶尖人才的秘诀。员工不仅仅是为了薪水而来,更是为了共鸣和认同企业的文化价值观。  创新和灵活性: 开放、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能够培养团队的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客户体验: 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客户对品牌的感知,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传递积极的品牌形象。 成功企业的秘密武器 许多成功企业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强大的文化支撑。通过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推动团队协作,这些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价值观明确: 定义清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  领导力示范: 高效的企业文化通常是领导层亲自践行的结果,他们是文化的引领者。  员工参与: 让员工参与文化建设过程,创造一个共同打造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一项战略性的资产,是推动企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深刻理解和实践积极的企业文化,你的企业将迎来创新、卓越和可持续的未来。点击了解更多,掌握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
    Embracing the Future: Chia, Ka & Partners PLT’s Journey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th Xero
    At Chia, Ka & Partners PLT, we’re dedicated to revolutionizing th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landscape through digitalization. In this edition, we share insights into why this shift is crucial, why we’ve chosen Xero, and a glimpse into the recent Xero Asia Road Show 2023. The Significance of Digitaliz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e Processes In a world driven by innovation, the digitalization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processes is not just a choice; it’s a strategic imperative. It streamlines operations, enhances accuracy, and provides real-time insights. Join us in embracing the future, where efficiency meets insight, making your experience with us easy, painless, and insightful. Why Xero? Unveiling Our Choice for Digital Excellence We understand the power of choosing the right tools to elevate your financial experience. That’s why we’ve chosen Xero as our trusted partner. Xero’s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user-friendly interface, and robust features align seamlessly with our mission to modernize and digitalize accounting processes for a seamless client experience. Xero Asia Road Show 2023: Navigating the Future Together The recently concluded Xero Asia Road Show 2023 was a pivotal moment for us. We explored the State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dove into Xero’s latest enhancements, and mastered reporting and insights. This experience has armed us with valuable knowledge to better serve you and navigate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Panel Discussion Highlights: A Glimpse into the Future with Jeremy We’re thrilled to share highlights from the recent Xero Asia Road Show 2023, where our Managing Partner, Jeremy, took the stage as a panellist. In the dynamic discussion: Upcoming Book: Jeremy unveiled plans for a book similar to Xero’s Pacesetter serie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its chapters and key lessons fo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Future-Proofing Practices: Approaches to future-proofing, exploring a positive outlook and the impact of AI on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The discussion highlighted industry insights and concluded with gratitude for diverse perspectives. As we look forward to future collaborations with Xero, stay tuned for updates on our continued innovation in digitalization. Looking Ahead: Another Collaboration with Xero As we continue our journey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e eagerly anticipate future collaborations with Xero. Our commitment to providing you with easy, painless, and insightful experiences remains unwavering. Stay tuned for more updates as we leverage the latest in digital technology to enhance your financial journey.
    Belt and Road Symposium Malaysia 2023
    Charting the course toward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Belt and Road Symposium Malaysia 2023 (BRSM) is recognized by important stakeholders as a vital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ve exchange of innovative ideas and concepts, the formation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avenues for mutual success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This aligns perfectly with the enduring developmental aspirations of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BRI, the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ities (SEARCH) and the Centre of Regional Strategic Studies (CROSS) collaborated to organize the Belt and Road Symposium Malaysia on October 25, 2023, at the Grand Ballroom of St Regis Hotel. This event received substantial support from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alaysia an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OSTI). More than 400 influential figures, including government leaders, policymakers, academics, industry experts, business innovators, and members of the media, convened at this symposium, themed “The Path Ahead for Malaysia Madani and BRI”, to participate in conversations and share forward-thinking insights on the economy, technology, and green initiatives. This endeavour seeks to nurture a forward-look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in harmony with the ethos of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BRI. In his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YAB Dato’ Sri Fadillah bin Haji Yusof, 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emphasized the longstanding advantages that Malaysia has gained from China’s impressive economic progress in recent decades. He underscored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societal gains brought about by th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with China in projects like the East Coast Rail Link and the “Two Countries, Twin Parks” initiative. “China’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the pivotal area of economic advancement, serve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learning for Malaysia.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verage potential in sectors such as agriculture, digital innovation, and the green economy. This entails the establishment of partnerships in renewable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addressing urg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advanced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Chargé d’Affaires Zheng Xuefang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alaysia said that throughout these ten years,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has achieved tangible and significant outcomes with more than 3,000 cooperation projects embarked, nearly 1 trillion U.S. dollars of investments catalysed and lift nearly 4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This year marks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and next year we will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Malaysia diplomatic relations. China is willing to promote high-quality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and make deeper and more substantive progress towards a China-Malaysi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Meanwhile, YB Chang Lih Kang, Minister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advance Malaysia’s upco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hase and elevate its industrial chain to a mor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level, it require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ventive business models, a proficient and tech-savvy workforce, and well-planned strategic investments. “Our nation is swiftly emerging as a hub for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ttracting substantial global investments and top talent. These advancements not only enhance our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create new avenues for collabor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r. Zhao Xiangdong, Counsell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Malaysia stressed that Malaysia is an important member country of BRI, highly compatible with China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STI development, both China and Malaysia have national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high-tech supported digital and smart industries. “STI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Malaysia cooperation which is gaining strong momentum. China will continue to work jointly with Malaysia in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in R&D and high-tech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the symposium marks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Malaysia-China Belt & Road Institute (MCBRI) and the Belt & Road Overseas Venture Incubator (BROVI). These initiatives aim to foster academic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across international borders. This year’s inaugural BRSM has delineated strategies for cooperative sectors i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Madani Economy and BRI. The aim is to set a direction for nurturing a high-value and enduring national economy, simultaneously enhancing societal welfare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dditionally, the event has delved into green economy initiatives and industries, recognizing them as crucial drivers for sustainable progress in both Malaysia and China. The inaugural forum, themed “Progressive Partnerships: Madani Economy and BRI in the Golden Decade,” gathered an esteemed panel of thought leaders including Dr. Lee Boon Chye, Non-Executive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t Malaysian Bioeconom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dn Bhd, Professor Dr. Wong Chin Yoong, distinguished Economics Professor at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UTAR), and Dr. Ngeow Chow-Bing, esteemed Advisor of the Centre of Regional Strategic Studies (CROSS). Guiding the discourse was Dr. Ong Shueu Li, Senior Lecture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alaya (UM). The second forum, under the banner “Digital Silk Road Collaboration: Inclusive Growth and Prosperity through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Malaysia,” boasted an equally distinguished lineup. Datuk Dr. Mohd Nor Azman Hassan,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MOSTI, Lim Seh Jiang,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Graphjet Technology Sdn Bhd, and Dr. Pannirselvam Kanagaratnam, Head of Centre for Advanced Electronics & Embedded Systems at MIMOS Berhad, took center stage. Orchestrating the discussion was Ms. Seah Jhen Pei, an Expert Committee Member of CROSS. Concluding the symposium was the forum them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ong BRI Region: Malaysia and China’s Path to a Green Economy.” This session featured prominent figures including YBrs. Tuan Ahmad Zairin Ismail, Chairman of the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uthority, Dr. Lin Woon Leong, Senior Research Fellow of SEARCH, and Adjunct Professor Rina Neoh, Secretary General of Persatuan ESG Malaysia (ESGAM) & Chair, Strategic Alliance Committee. Guiding the dialogue was Ir. Nick Liew Kar Hoe, Expert Committee Member of CROSS.
    林口新創園四週年慶 與綠色科技新創共創無限可能
    2023年綠色科技新創獎勵競賽頒獎典禮以「創新綠動,共創無限可能」為主軸,結合展示、PITCH、交流等形式,呈現創新能量與培育成果;適逢林口新創園舉辦四週年慶,經濟部陳正祺次長、競賽出題企業如和碩、華碩、臺灣康寧、日月光、台糖、奇美等高層代表、新創生態圈合作夥伴、國內外新創團隊與加速器等皆蒞臨同慶。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於致詞時表示,新創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能,能為產業帶來轉型及成長,如何促使新創成熟發展,兼顧包容永續,及厚植國際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陳次長表示,林口新創園四年來的成果,包含已累計協助超過國內外逾1400家新創,促成新創投增資達192.66億元等,並感謝企業們對新創企業的支持。 為支持2050年淨零碳排的願景,推動國內綠色科技發展,林口新創園及亞灣新創園共同辦理「綠色科技新創獎勵競賽」。綠色競賽自2022年起迄今共有45家次國內外企業擔任出題方,累計徵案超過260件新創提案。今年不僅新增國際企業參與,亦促使更多領域別的企業加入,藉由賽制媒合企業與新創以共創的方式,尋找綠色經濟新商機。最終共計24家新創脫穎而出,於頒獎典禮上獲得獎勵表揚,除獲得80萬元獎勵金外,並取得企業實證及成為其生態系夥伴的潛在機會。 如促成「凌羣電腦」應用新創「艾麥迦技術」提出之軟硬體非破壞式(不影響現行架構)節能解決方案,取得階段顯著成果,將展開後續更多合作;「聯新國際醫院」則與新創「邁薩資通」進行醫院智慧化開刀房環境系共構討論,透過AI智慧化中控,讓照明空調等耗能設備達成自動化控制;「聚陽實業」找到可以將虛擬人物與服裝完整結合的新創「超智諮詢」,透過7秒就能產生一張高還原度生成圖的技術,協助聚陽實業節省設計成本及擴充時尚應用領域。 在展示及PITCH的部分,特別邀請近70家來自林口新創園今年深耕海外市場、來臺落地、場域驗證及綠色競賽等成果之新創團隊,進行Pitch Demo Show及展示,展現臺灣的國際新創能量。其中參與展出的奇翼醫電,強項是以AI演算法監測並分析生理訊號,透過林口新創園首次前往立陶宛參展拜訪並建立與當地官方與醫療產業人脈,已於今年9月初於立陶宛成立子公司Cardio IT,作為其進入歐洲市場之據點;而踢歐哎哎(Toii Games)也因為隨林口新創園計畫赴馬來西亞參展,結識東南亞電影發行商,進而取得電影《女鬼橋2》的遊戲版權授權、並開拓與亞洲網紅及版權IP合作,順利拓展東協市場;顯示林口新創園一步步引領業者開拓海外商機,未來林口新創園將持續為臺灣發掘更多高成長潛力新創企業,與新創共創無限可能,進而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完结篇):企业可以如何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我们很想实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是却不知该从何开始? 相信很多企业都面临以上的问题。 双威专访系列完结篇,我们请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针对这一点进行分享。双威集团与双威商场作为这方面的先驱,我们相信KS提供的宝贵意见,绝对是合时宜,且实际可行的。  影响双威商场最深远的SDGs元素 在KS分享他的见解之前,我们想让读者先看看在双威商场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举措中,到底有哪一些对其带来了最深远的影响? “我会说是管理体系(Governance)。” KS表示。 他接着说:“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是在内部监督或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方面,都在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成功、有效的管理体系,明显地体现在双威商场的几个关键领域,即: 透明的领导 透明化、合乎道德的领导方式增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 商业道德行为 通过坚持诚信与合规的高标准,双威商场不仅满足了法律要求,更为行业内的商业道德行为树立了基准。 有权益关系者的参与 双威商场积极鼓励有权益关系者(包括员工、客户与当地社区)参与决策过程,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见、被重视。 风险管理 通过识别与应对潜在风险,双威商场不断增强本身的能力和韧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和外部挑战。 长期可持续性 承担责任的管理体系是实现SDGs的必要条件及支持双威购物中心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承诺。 计划要实践SDGs的企业,可以怎么做? 现在,回到我们在文章一开始的问题:对于那些想要实践SDGs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怎么做? 针对这一点,KS分享了实际有效的建议,企业们不妨用作参考。 评估和战略制定 首先,评估您的企业环境,有哪些是可以实践的地方,比如说减少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并采用可持续方案;在拥有明确战略的前提下,制定可衡量的目标。 考虑您的企业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例如评估员工福祉、企业多元化和包容性、社区参与度;制定措施以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持当地社区并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 企业在作出决策时,确保透明化、合乎道德;可建立多元化和独立的董事会。 有权益关系者参与度 在与供应商和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达您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共同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实践。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决策,并收集与社会举措相关的反馈,从而进行评估与改善。 与投资者和股东保持开放式沟通,让他们了解您在SDGs方面的长期战略。 风险评估与管理 认识可能会影响供应链和运营的风险,如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制定策略来减轻这些风险。 识别与劳工问题、客户满意度或社区关系相关的社会风险,采取措施应对并保持良好的企业声誉。 在企业运营上,确保合规性与合乎道德,这有助减少法律和声誉风险。 可衡量的目标和报告 针对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废弃物等课题,设定具体、可衡量和有时限的目标,并定期在SDGs报告中汇报进展和成果。 企业所采取或实施的任何SDGs措施,都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汇报进展。 持续改进和调整 抱持创新的思维,时刻跟进可持续技术和实践的最新动态。 根据员工和社区的反馈,定期审核并调整您的社区活动,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趋势和问题。 定期审查和加强治理政策和程序,随时了解不断变化的治理法规和最佳实践。 总结 在这里,SOMO要特别感谢KS从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我们进行专访,希望透过这个独家专访系列,能够为企业和读者们增值,尤其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SOMO希望藉着专业知识的分享,能够提高民众对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的关注,共同负起守护地球的使命,为我们的下一代传承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二篇):双威商场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措施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三篇):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双威商场有何影响?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三篇):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双威商场有何影响?
    想不想知道,双威商场所实施的各项联合国可持续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到底为旗下的商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一篇,让我们随着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的分享,一起来揭晓答案。 创始人独具慧眼,奠定可持续发展大方向 双威商场成功实践SDGs措施,双威集团创始人兼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博士(以下简称丹斯里谢富年)功不可没。在70年代,当许多人对可持续发展一词仍未有任何概念时,丹斯里谢富年已经凭着前瞻的思维,逐步建立起我们今天所看见的“绿色企业”。 丹斯里谢富年的慧眼,不但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更奠定了双威集团在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大方向。如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与文化已经贯彻双威集团,使其自成一格,鹤立鸡群。  SDGs贯彻双威商场,带来积极内外部影响 说到SDGs是如何给双威商场带来积极的影响,KS表示可分成内部和外部来看,他也为我们做出了周详的分析。 (一)内部 日常运营——通过实施SDGs措施,如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废弃物、采购可持续材料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措施有助节省成本,对双威商场在运营的财务方面带来正面影响。 人力资源——积极实践SDGs的企业,更能吸引并留住拥有相同价值观的顶尖人才。此外,员工也会因为公司响应环境和社会责任而产生使命感,更愿意与公司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企业文化——实施SDGs可强化企业文化,使得双威商场团队的行为与公司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启发创新思维以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合规与风险管理——SDGs的实施有助于识别与环境、社会或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相关的潜在风险,并确保企业遵守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法规。 供应链管理——SDGs的实践可能会影响供应商的选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这方面拥有相同目标的合作伙伴。由可持续发展元素驱动的供应链,在面对气候和社会破坏时将具有更大的弹性。 财务表现——具有良好SDGs表现的企业将可吸引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对其股价和估值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可增加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 社区关系——在实践SDGs措施时,企业通过与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互动,进而提高声誉和加强社区关系。   (二)外部 客户关系­——趋势显示,客户越来越青睐实践强而有力SDGs承诺的企业,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双威商场的名誉,吸引更具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客户,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偏好。 投资者关系——吸引注重可持续发展课题的投资者,从而促进增加投资的机会;此外,积极的SDGs表现也可增强股票表现和估值,使现有投资者受益。 供应商关系——双威商场寻求符合其SDGs价值观的多元化供应商,同时影响供应商的行为和实践,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道德行为。 社区参与——双威商场透过本身的SDGs措施,对周围的社区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促进与地方当局、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合作。 竞争优势——强大的SDGs表现为双威商场提供竞争优势,使其与零售行业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同时也促进长期业务弹性。 资源保护——双威商场的SDGs措施倡导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为环境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社区福祉——透过各项SDGs措施支持与增强当地社区的福祉。 治理与道德——SDGs实施表明了双威商场在治理和商业道德的承诺,同时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声誉,从而打开与国际伙伴合作的机会。 下一篇,KS将与我们分享对双威商场影响最深远的SDGs元素;对于那些想要实施SDGs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KS也给出了实际有效的建议。   推荐阅读: 【独家】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二篇):双威商场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措施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二篇):双威商场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措施
    你知道双威金字塔购物广场(Sunway Pyramid)一天的厨余是多少吗? 是一吨。 你没看错,是一吨,或相等于1000公斤。 那么大的数量,双威金字塔有些什么解决方案呢?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双威独家专访系列的第二篇,也就是SOMO团队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谈双威商场已经在实践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措施。 双威集团的DNA 诚信(Integrity)、谦逊(Humility)、卓越(Excellence)、团结(Togetherness)是双威集团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则是从70年代开始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双威集团的企业方向;两者已经深植于集团每一员的心里,KS甚至笑言,“如果给双威的员工进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DNA test),我相信我们的基因里肯定有这些价值观和文化,因为这就是双威集团的DNA;不仅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以实际行动来体现。” 双威商场的SDGs使命:6项举措 8项目标 双威商场的愿景是创造可以让客户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愉悦的体验。2022年,双威商场推出“Together for Good”活动,旨在于通过6项举措来支持8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 双威商场Together for Good活动所涵盖的6项举措为: 绿色租贷(Green Lease) 可持续运营(Sustainable Operations) 废弃物管理(Waste Management) 绿色采购(Green Procurement) 社区建设(Community Building) 都市农业(Urban Farming) 双威商场重点关注的8项UN SDGs为: 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目标4: 优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 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目标10:减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 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目标13:气候行动(Climate Action) 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双威商场的UN SDGs措施 踏入双威商场,如果你用心留意,不难发现SDGs元素随处可见。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那些你看见的,以及那些你没看见但一直在运行的UN SDGs措施。 智能泊车系统(Smart Parking) 什么,不需要拿泊车票,也无需扫描一触即通卡或银行卡?真的直接驶入停车场就行了? 相信不少人第一次体验双威商场的智能泊车系统时都有类似的反应。当车子驶近停车场入口时,系统会自动扫描与记录车牌号码;在离开时,只需在出口根据所显示的收费以一触即通卡、银行卡以及可选的方式付款即可。 作为双威商场减少碳足迹数字化之旅的一部分,智能泊车系统倡导无纸化,无现金、无票停车,采用多种无现金支付选项,免去了排队付费的问题,为客户提供简易、无忧的泊车体验。 太阳能发电(Solar Energy Generation) 采访当天,SOMO团队有幸参观了安装于双威金字塔外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这项投资主要是为了实现SDGs目标7、11与13,可持续地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负责任地减少碳和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共有5家双威商场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即:双威金字塔、双威嘉年华(Sunway Carnival)、双威太子购物广场(Sunway Putra)、双威吉萨(Sunway Giza)以及双威聚合购物园区(Sunway Big Box)。 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在2022年的总发电量为4,941兆瓦时(Megawatt Hour, MWh),预计到了2023年底,双威商场将为整个双威集团贡献52.57%的太阳能发电量。 当中,双威金字塔的太阳能发电,主要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运作;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确保万一发生停电或任何突发事件,这些供客户移动的主要设施依然如常运作。此外,该太阳能发电仅贡献双威金字塔每月电费总额的1%。 堆肥站(Food CPR – Compost. Plant. Reduce) 双威金字塔共有168家餐饮租户,每天产生1吨厨余,为了避免食物浪费对环境造成影响,该商场投资购买了厨余堆肥机,赋予食物垃圾新生命。 目前,共有31家餐饮租户参与堆肥计划,堆肥机每日可处理500公斤厨余;除了供作商场本身的都市农场使用,包装好的堆肥也被摆放在商场内指定的地点供民众免费领取。 都市农场(Urban Farming) 双威商场的都市农场旨在于促进可持续和负责任的食品生产,农场采用了鱼菜共生和水培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充分运用闲置空间转变为提供健康食物来源的都市农场。 目前,双威金字塔和双威伟乐城(Sunway Velocity)皆拥有本身的都市农场。 升级改造的艺术装饰(Upcycled Art Installations) 每逢遇上特定的季节或活动,商场里总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装饰,增添整体愉悦气氛;然而,季节或活动结束后,装饰材料该如何处置才不会导致浪费或对环境造成影响? 针对这一点,双威商场相信废弃材料可以被升级回收并重新利用,除了减少浪费,也通过将废弃材料转化为艺术,创造出全新的装饰。 Kloth Cares衣物回收箱(Kloth Cares Recycling Bins) 这是双威商场与Kloth Cares的一项合作,旨在于鼓励民众回收旧衣物,减少它们被送到垃圾填埋场的命运。被回收的旧衣物将被分发出去,进行重新加工制成各种有用的物品。 目前拥有Kloth Cares衣物回收箱的商场为:双威金字塔、双威伟乐城、双威太子购物广场、双威聚合购物园区和双威吉萨。 厕所互联网系统(Internet of Toilet System, IoT) 通过与Rigel Technology合作,双威金字塔成为马来西亚首家采用数字洗手间系统的商场。智能厕所采用了中央管理式IoT系统,通过数据收集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故障时间并负责任地用水,以达到更可持续的效果。 数字商店指南与服务台(Digital Shop Directory and Concierge) 双威商场里都设有自助式的商店指南与服务台,客户在无需与柜台人员接触的情况下,就能轻松查询商店资料、地点与导航。 此外,数字服务台也可让客户与聊天机器人沟通,或通过视频通话与双威商场的团队联系;与此同时,它也提供商场最新的活动资讯、申请成为会员服务、输入交易详情并减少兑换礼物的等待时间各类服务。 自闭症倡议(Autism Initiatives) “Autism is Awesome, Autsome”旨在于教育和倡导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者及其家人,同时鼓励民众认识、接受和包容ASD患者。双威商场的客服团队都接受过正统的培训,以照顾ASD客户的需求。 绿色租贷合作伙伴计划(Green Lease Partnership Programme) 这项举措鼓励各方(业主、租户和投资者)公平合作,并共同承担责任,通过绿色租贷协议,负责任地管理能源和水的使用。 绿色采购(Green Procurement) 在实行绿色采购方面,双威商场确保在产品与服务的生命周期中,慎重考虑其成本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双威商场也提倡使用环保产品与服务,并在每一项举动中保护人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员工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SDGs措施给双威商场所带来的影响。 推荐阅读: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Souq Capital 推出可赎回伊斯兰优先股(RPS-i),冀促进投资者组合稳健增长
    2023年10月10日,Souq Capital Sdn. Bhd.(简称“SOUQ”)在KLGCC的Tournament Room推出了其首款产品 – 可赎回伊斯兰优先股(RPS-i)。此次活动得到了其商业合作伙伴,即Amanah Warisan Berhad(简称“AWARIS”),Phoenix Capital Advisory Sdn. Bhd.(简称“PHOENIX”)以及资本市场界的成员们其热烈参与。 SOUQ的主要目标是为投资项目筹集资金,旨在为其尊贵投资者群体带来显著的回报。通过战略投资举措,SOUQ旨在运用伊斯兰经济大环境中的机会,最终促进其投资者组合的稳健增长。 在推出RPS-i并由其首席执行官Encik Mohamed Rosli分享相关信息后,该活动还见证了SOUQ与AWARIS之间的战略业务合作伙伴关系的签署仪式,以及正式签署任命PHOENIX为RPS-i的主要代理机构的协议。 RPS-i的投资重点是运用与伊斯兰大环境相关的行业,重点包括: I: 旅游与观光 II: 零售与餐饮业务 III: 运输与物流 IV: 科技与媒体 在交流环节中,SOUQ和AWARIS轮流回答了在场宾客提出的几个问题,活动最后由KLGCC提供了下午茶圆满结束。SOUQ感谢所有参加并参与其首款产品发布的商业合作伙伴和宾客,并希望很快再次见到大家。 有关RPS-i的信息,请随时联系PHOENIX:john.lim@phoenixcapitaladvisory.com or WhatsApp 联系 John 012-6631969。 ******** On the 10th of October 2023, Souq Capital Sdn. Bhd. (“SOUQ”) launched its inaugural product Redeemable Preference Share-Islamic (RPS-i) at The Tournament Room, KLGCC. The event was graciously attended by fellow business partners namely, Amanah Warisan Berhad (“AWARIS”), Phoenix Capital Advisory Sdn. Bhd. (“PHOENIX”) and members of the Capital Market fraternity. SOUQ’s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raise capital for investment endeavours, with the goal of achieving significant returns for it’s esteemed group of investors. Through strategic investment initiatives, SOUQ aims to capitalise on opportunities in the Islamic economy,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the growth of it’s investor’s portfolios. Upon launching the RPS-i and sharing of pertinent information by its CEO, Encik Mohamed Rosli, the event also witnesses the signing ceremony between SOUQ and AWARIS for their strategic business partnership and the official signing of an agreement appointing PHOENIX as SOUQ’s Main Agency for the RPS-i. The RPS-i, investment focus are to capitalise on Islamic related industries focusing on: I: Travel & Tours II: Retail Business & Food and Beverage III: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IV: Technology and Media During the networking session SOUQ and AWARIS took turns to answers several questions posted by the guest in house and the event ended with the serving of high tea by KLGCC. SOUQ thanked all our business partners and guest who had attend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launching of our maiden product and hope to meet everyone again soon. Fo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PS-i, feel free to contact PHOENIX at john.lim@phoenixcapitaladvisory.com or WhatsApp Mr. John Lim at 012-6631969.
    ESG的未来: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
    变化即永恒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大叙事中,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不仅仅是一个趋势,更是人类社会应对复杂挑战的战略选择。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有效前行,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能力建设:知识与技能的革新 教育转型 马来西亚正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在工程、商业和管理专业中嵌入ESG理念。新加坡国立大学已经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培养具有系统思维的跨学科人才。 专业技能升级 丹麦和荷兰等国家已经建立国家级ESG技能认证体系,为专业人士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路径。马来西亚的人力资源发展基金(HRDF)也开始资助相关培训项目,帮助企业员工转型。 战略协同: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 公私合作 成功的ESG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民间组织的紧密协作。芬兰的国家气候委员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各方代表共同制定气候战略。马来西亚正在建立类似的多方参与机制,如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跨界联盟 全球企业正在形成产业联盟。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跨国企业正在共享技术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马来西亚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参与这类国际合作。 创新融资:可持续金融的新模式 绿色债券与可持续投资 欧洲投资银行已经将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到数百亿欧元。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也推出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债券板块,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融资。 风险管理 先进的ESG评级体系正在重塑投资决策。标普(S&P Global)和晨星(Morningstar)等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将ESG指标纳入企业评估标准。马来西亚的主要银行也开始根据企业ESG表现调整信贷政策。 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路径 数据驱动的决策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正在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追踪和管理ESG绩效。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已经建立了实时ESG指标监测系统。马来西亚的一些科技企业也在开发类似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开放创新平台 全球正在建立开放的ESG创新平台,促进技术和经验共享。北欧国家在这方面走在前列,马来西亚也开始参与这类国际创新网络。 法律与政策:激励与约束并举 强制披露 欧盟已经要求大型企业必须披露ESG相关信息。马来西亚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法规,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报告。 税收激励 多个国家开始通过差异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ESG投资。新加坡对绿色技术企业提供显著的税收优惠。 小结 ESG不仅是一个商业术语,更是人类社会面向未来的集体选择。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体都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拥抱变革,重新想象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新兴科技驱动ESG创新: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
    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新兴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领域的格局。人工智能(AI)和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革力量。 人工智能:精准赋能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与优化 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其在环境保护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潜力。例如,微软的AI for Earth项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追踪亚马逊雨林的生态变化,精确到单株树木的健康状况。在美国,人工智能被用来监测森林火灾。AI通过卫星图像和气候数据分析,预测火灾的发生地点,从而帮助政府和救援机构提前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在马来西亚,棕榈油行业正通过AI技术实现更可持续的种植和生产模式,有效减少森林砍伐和生态破坏。 能源效率革命 AI正在帮助企业和城市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学习能源使用模式,AI能够优化能源分配,减少浪费并降低碳排放。 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AI系统可以预测风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15%-20%。马来西亚国家电力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也开始引入类似技术,优化电网管理和能源分配。 优化供应链 AI还能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从而减少运输能耗和浪费。例如,联合利华(Unilever)使用AI追踪供应链中的碳排放,优化原材料运输路线,以实现更环保的生产过程。在马来西亚,物流公司DHL在马来西亚部署AI技术优化配送路线,降低了燃油使用量和碳排放。 区块链:透明与可追溯性的新标准 供应链的革命性变革 区块链技术为ESG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以荷兰的Tony’s Chocolonely为例,他们使用区块链追踪可可豆的生产过程,确保无童工、公平交易。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生产商也开始采用类似技术,以追踪从种植到出口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符合环保标准,解决长期存在的可持续性争议。 碳信用市场的创新 区块链在碳信用市场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碳交易中的透明度和信任问题。通过区块链,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和管理其碳排放配额,确保减排数据的真实性。在欧洲,区块链平台ClimateTrade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碳信用交易平台,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实现碳中和目标。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也推出了可持续与责任投资平台(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并计划整合区块链技术以提升碳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支持清洁能源发展 此外,区块链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分配,特别是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澳大利亚的Power Ledger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让社区中的居民能够直接交易太阳能电力。马来西亚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太阳能项目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区块链平台记录并分配太阳能电力,为更多家庭提供可再生能源。 AI与区块链的协同创新 智能合约推动可持续实践 结合AI和区块链的混合解决方案正在兴起。例如,澳大利亚的初创公司开发出可以自动执行可持续发展绩效奖励的智能合约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环境表现即时调整激励机制。 社会影响:技术赋能与伦理挑战 随着区块链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伦理挑战,尤其是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如何确保AI算法的公平性?如何防范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隐私风险?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治理,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监管。 未来展望: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新兴科技正在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的边界。从气候变化预测到资源优化,从供应链透明到社会公平,AI和区块链正在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为ESG和SDGs的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小结 技术创新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在ESG的大背景下,AI和区块链代表了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智慧和希望。每一个算法、每一个区块链节点,也许微小,但都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力量。
    ESG与SDGs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
    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正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指南。这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场深刻的商业和社会变革。 ESG与SDGs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巴黎协定》的实施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在未来实现碳中和或零碳目标。例如,欧盟设定了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推出《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通过严格的碳排放规定和绿色投资加速转型。 在马来西亚,政府也宣布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国家能源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项目。这种政策导向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社会对ESG和SDGs的重视。 全球ESG投资:从边缘到主流 在此趋势的推动下,全球ESG投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根据各大权威机构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ESG相关资产将超过50万亿美元。以美国为例,贝莱德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已将ESG因素完全整合到投资策略中。在亚洲,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也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标志着区域性可持续金融的重要里程碑。 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ESG发展的关键技术。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德国和丹麦已经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优化能源系统。马来西亚的绿色科技公司也开始采用这些创新工具,通过精准的碳排放追踪和能源管理,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引导:强制披露与激励机制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通过立法推动ESG发展。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要求大型企业详细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要求上市公司按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进行气候风险报告。马来西亚政府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如国家绿色科技与气候变化理事会的倡议。 企业转型:从合规到战略性价值创造 先进企业已经意识到,ESG不仅仅是合规问题,更是战略性价值创造的机遇。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积极转型,投资清洁能源和减碳技术。全球科技巨头如微软已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负碳排放,展示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力。 社会公平:SDGs的核心价值 SDGs强调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马来西亚通过针对性政策,如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和就业支持,正在践行这一理念。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类似倡议。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光明,ESG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标准化、”漂绿”风险、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等。但这些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 小结 未来,ESG与SDGs的实施不仅关乎应对全球性挑战,更代表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各国和企业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和创新,寻求突破传统发展方式的限制。马来西亚及其他国家若能抓住当前的机遇,在政策、技术和公众参与上全面发力,将不仅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为全球树立积极的榜样。未来的发展道路虽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政府、企业与公民社会的协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可持续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公民往往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然而,在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公民的参与和个人行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公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变革的主体和推动者。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和行动,都可能产生涟漪效应,最终汇聚成社会转型的洪流。 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赋能公众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ESG与SDGs政策和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当公民了解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为绿色经济和社会包容性发展做出贡献。例如,选择购买可持续品牌的商品、减少资源浪费等都是有效的个人行为。 在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社区教育项目,如“爱我河流计划”(Love Our River Campaign),让公众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这一计划结合了河流清洁行动和环保教育,吸引了大量公民和志愿者参与,为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提供了支持。 促进政策执行与监督 公民参与还可以加强政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例如,在垃圾分类和再循环计划中,公众的配合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在马来西亚,“零垃圾计划”(Zero Waste Campaign)通过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系统和教育活动,成功提高了家庭和社区的垃圾回收率,为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做出了贡献。 个人行动的力量 日常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个人的日常选择,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节约能源和水资源,都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公众教育,鼓励减少塑料使用。例如,“无塑料袋日”(No Plastic Bag Day)已在许多州实施,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环保袋替代方案,减少了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绿色消费的推动 个人的消费选择能够塑造市场趋势,推动企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例如,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消费者选择购买本地有机食品、环保包装商品,这激励了零售业采用更可持续的生产和供应链方式。此外,电动车(EV)的普及也与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升密切相关。 政府如何推动公民参与 提供教育与信息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和教育项目,让公众了解ESG和SDGs的重要性。例如,“大马环境日”活动每年吸引数千人参加,结合了展览、研讨会和实践活动,帮助公民了解环保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推动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增强公民参与的有效方式。马来西亚的“绿化社区计划”(Green Community Programme)通过组织植树活动、环保讲座等形式,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这种社区导向的项目不仅加强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促进了社区凝聚力。 政策激励措施 政府还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措施推动个人和社区的可持续行为。例如,马来西亚实施的“太阳能奖励计划”(Net Energy Metering Scheme)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家庭提供补贴和能源回扣,鼓励个人投资清洁能源。这些政策为SDG 7(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民社会与个人行动的协作 社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社区组织在连接政府、企业和个人行动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例如,马来西亚的“可持续社区计划”(Sustainable Community Programme)在乡村地区推广生态农业和社区共享经济,通过社区集体行动实现SDG 2(零饥饿)和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目标。 社交媒体的推动力 社交媒体已成为公民参与和个人行动的重要工具。通过传播成功案例、分享环保知识和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公众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ESG和SDGs的实践中。在马来西亚,诸如#KitaRecycle和#GoGreenMalaysia的标签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鼓励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 公民参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持续性不足 尽管公众参与的意识逐渐增强,但一些计划在实施初期得到热烈响应后,缺乏长期参与动力。例如,垃圾分类和再循环计划可能因执行不力而中断。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持续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奖励机制保持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鸿沟 部分公众可能缺乏了解ESG和SDGs的机会,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和资源投入,确保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 小结 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公民参与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和行动,都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在汇聚成推动社会转型的磅礴力量。
    企业应对ESG法规变化:战略性转型与合规路径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法规正变得越来越严格和复杂。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其企业正处于法规适应的关键转型期。成功应对法规变化不仅是合规性要求,更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法规变化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增加合规成本 新法规通常要求企业迅速调整运营,例如采用新技术、更新报告流程或提高环保标准。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短期成本,例如采购节能设备或聘请专业顾问。 改善企业声誉 合规不仅是满足法规要求的行为,更是企业向利益相关方展示其社会责任的机会。积极应对法规变化,有助于企业赢得客户、投资者和社区的信任。 推动创新与竞争力 法规的变化往往会迫使企业寻找更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创新。例如,在节能减排领域,法规的实施可能推动企业开发新的技术或优化供应链管理,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马来西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强制性ESG披露要求 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Securities Commission Malaysia)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ESG相关信息。这一规定促使企业将环境与社会责任纳入其运营策略,并确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例如,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 TNB)通过发布详尽的ESG报告,展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投资和碳减排方面的成果,从而赢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评价。 净零碳排放政策 马来西亚政府设下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国家能源政策》(National Energy Policy)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企业需要响应这一政策,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引入绿色能源技术来调整其能源管理。例如,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已开始投资更高效的燃料技术,并制定了减少碳足迹的长期战略。 塑料污染管控 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减少塑料污染,包括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和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这对食品、零售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从2024年10月1日开始,马来西亚共18家连锁超市、便利商店和药店纷纷响应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号召,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并推广环保袋的使用。这18家商店都是消费者平时前往购物的店家,在全马共有接近8,000家分店,当中包括7-11、99 Speedmart、Aeon、Econsave、Giant、Cold Storage、Lotus’s、Guardian、Watson、Mydin、TF Value Mart、NSK Trade City等等。 企业应对法规变化的策略 提前了解政策动态 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法规监测团队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定期跟踪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变化。例如,参与政府主导的行业对话或加入商会,可以让企业更早获得相关信息,并为应对变化争取时间。 加强合规管理 企业应设立内部合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评估和落实新法规的要求。这不仅包括制定应对计划,还包括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新规得以全面执行。例如,大型制造企业如森那美工业(Sime Darby Industrial)通过合规部门监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并快速调整生产方式以满足政府要求。 投资可持续技术 法规的变化往往推动技术升级。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绿色技术,如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设施,减少合规成本并提升长期竞争力。例如,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生产商正在通过引入废水处理技术和生物质发电,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增强透明度和报告能力 定期发布透明的ESG报告,不仅能展示企业的合规努力,还能增强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企业可以利用全球报告倡议(GRI)和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ASB)的框架,确保披露的信息符合国际标准。 马来西亚企业应对法规的成功案例 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 Petronas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在应对政府净零碳排放目标方面,Petronas制定了“零碳未来计划”(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 by 2050)。该计划包括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减少油气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开发氢能技术。这种前瞻性策略不仅确保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体现了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 森那美集团(Sime Darby) 森那美集团在可持续棕榈油生产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以满足政府对森林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政策要求。该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同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供应链透明化,赢得了国际买家的信任。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成本压力 法规变化可能增加企业的短期成本,如技术投资和运营调整费用。解决方案是通过政府提供的绿色融资工具或税收优惠分担成本压力。例如,马来西亚的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TFS)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可持续项目的实施。 技术限制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能缺乏实施法规所需的技术能力。通过与行业协会或技术供应商合作,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技术支持,确保合规要求得以满足。 数据透明度不足 法规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环境和社会数据,而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是引入专业的数据管理软件或与咨询公司合作,提高数据透明度和准确性。 小结 企业在应对法规变化时,既需要灵活性,也需要长期战略眼光。适应新规不仅是合规的要求,更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动力来源。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和创新,企业能够将法规变化转化为驱动自身发展的契机。马来西亚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实践表明,积极与政策接轨,同时保持开放与合作,能够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政府政策:推动ESG与SDGs的关键引擎
    政策引导的战略意义 政府政策在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实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法规、提供激励、引导市场方向,政府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尤为值得关注。 政策在推动ESG与SDGs中的作用 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政策目标,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SDGs为全球各国提供了统一的目标框架,而马来西亚政府将这些目标纳入其国家发展政策,如《第12大马计划,RMK12》,强调绿色增长和社会包容性发展。此外,预计将于2025年第3季度提呈国会的《第13大马计划, RMK13》则着重于三大目标,即加强永续性、发展繁荣社会及迈向高收入国家。 引导资源分配 政府政策通过财政预算、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引导资源流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例如,在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reen Technology Financing Scheme, GTFS),为企业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法规和标准 政策还通过强制性的法规和标准,确保企业和社会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强制性ESG报告要求促使企业定期披露其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从而提升透明度和问责性。 马来西亚政府在推动ESG与SDGs方面的政策 国家可持续发展框架 马来西亚政府自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来,积极支持并参与其实施。并将SDGs整合到国家发展政策中。《第十二大马计划》提出了“绿色增长”的核心战略,涵盖了清洁能源、资源管理和气候适应等重点领域。这一计划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并通过公共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广泛参与。 清洁能源政策 马来西亚的清洁能源政策是其ESG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案》(Renewable Energy Act)和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小型水电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净计量机制”(Net Energy Metering, NEM)激励家庭和企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多余的电力卖回电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绿色金融与投资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绿色金融政策推动资本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流动。例如,绿色债券(Green Sukuk)是全球首个以伊斯兰金融形式发行的绿色债券,旨在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不仅吸引了国内投资,还吸引了国际资本流入。 环境保护与气候政策 在环境保护方面,马来西亚推出了《国家气候变化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Climate Change),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政府还启动了“红树林复育项目”(Mangrove Reforestation Project),通过恢复沿海生态系统支持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15(陆地生态系统)。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作用 激励企业实践ESG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政策和税收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将ESG融入运营。例如,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Securities Commission Malaysia)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ESG信息。这种监管措施不仅提高了企业透明度,也促使企业主动改进其环境和社会绩效。 公私合作项目 政府通过公私合作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吸引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计划。例如,马来西亚的“智慧城市计划”(Smart Cities Framework)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推动城市智能化和能源效率提升,为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做出贡献。 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提高公众意识 政府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ESG和SDGs的认识。例如,“爱我河流计划”(Love Our River Campaign)通过社区活动和教育项目,鼓励公众参与河流保护和垃圾清理,为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提供支持。 支持社区发展 政府在社区发展项目中注重可持续性。例如,乡村转型计划(Rural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经济赋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为SDG 1(无贫困)和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小结 政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其角色远不止是政策的制定者,更是多方合作的协调者和创新行动的引领者。在多变的全球环境中,政府的前瞻性和行动力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速度与深度。展望未来,政府需要在鼓励创新、加强协作和强化执行上迈出更坚定的步伐,为企业和社会注入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数据收集和透明度:ESG与SDGs实践的关键支柱
    数据的战略意义 在支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实践中,数据犹如指南针,为决策者提供方向,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洞察。高质量、可靠的数据不仅是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实质性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准确和透明的数据收集已经从一项技术性工作,转变为企业战略性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数据的基础作用 在ESG和SDGs的实践中,数据是制定策略、评估成效的核心。无论是企业披露碳排放量、能源使用效率,还是政府跟踪贫困率或教育普及率,可靠的数据都是精准决策的前提。例如,SDG 13(气候行动)需要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准确数据,才能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SDG 4(优质教育)则需要教育普及率和性别平等相关数据,来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没有高质量的数据,目标的设定、进展的追踪以及政策的调整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数据收集的挑战 尽管数据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许多国家和企业在数据收集方面仍面临显著困难: 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数据收集系统常常资源匮乏,无法全面覆盖所有领域。 技术限制: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受到限制。 标准不统一:不同国家和行业对数据的定义和收集方式不尽相同,导致数据难以对比和整合。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采用不同的空气质量标准,这使得评估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相关进展的结果存在差异。 数据透明度的重要性 增强利益相关方信任 数据透明度是企业和政府赢得利益相关方信任的关键。通过公开披露环境和社会绩效,企业可以向投资者、客户和社区证明其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承诺。例如,定期发布ESG报告的企业,通常会在投资者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因为透明度让其决策和运营更加可信。 对于政府而言,透明的数据披露可以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公众参与度。例如,新加坡在环境数据上的透明度使得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政策目标,并积极参与相关行动。 促进国际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透明的数据披露也促进了国际合作。通过公开数据,各国能够更好地共享经验,并借鉴彼此的成功案例。例如,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汇总了各国的数据,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这种透明度不仅有助于各国之间的对话,也为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奠定了基础。 改进数据收集和透明度的策略 建立标准化数据框架 为解决数据定义和收集方式不统一的问题,国际社会需推动标准化框架的建立。例如,全球报告倡议(GRI)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披露标准,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标准尚有待完善。通过统一的数据收集框架,各国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将更具可比性,进而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协调效率。 运用科技提升数据质量 技术的应用为改进数据收集和透明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大数据:可以实时追踪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变化,如森林覆盖率、温室气体排放等。 人工智能(AI):能够自动分析海量数据,提升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区块链:可用于记录和验证ESG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性。 例如,卫星监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SDG 15(陆地生态系统)目标的进展,帮助各国了解森林退化和恢复情况。 鼓励强制披露 强制披露是提高透明度的重要方式。许多国家已开始要求大型企业定期发布ESG报告,并对其环境和社会绩效进行详细披露。例如,欧盟的《非财务报告指令》(NFRD)要求公司披露ESG相关数据,从而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这种做法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决策依据。 成功案例:数据透明度的正面效应 苹果公司的碳中和计划 苹果公司通过公开披露其碳中和目标及相关进展,为全球企业树立了榜样。该公司不仅详细说明了其在供应链管理和能源使用上的改进,还在官网上定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这种透明度增强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同时也促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提高了环境绩效。 新加坡的智慧城市数据平台 新加坡政府通过智慧城市计划,建立了数据开放平台,向公众披露交通、能源和环境数据。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促进了政策的透明化和社区的积极参与,为实现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目标提供了支持。 持续改进的方向 尽管在数据收集和透明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仍有改进空间: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全球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数据互通。 提升小企业参与度:为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进数据收集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更多关于强制披露的政策,为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透明度设定基准。 小结 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当前的进展,更在于引领未来的行动。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和透明的披露能够激发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让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更加清晰的方向感和参与感。在全球共同追求可持续未来的进程中,数据是连接不同国家和行业的桥梁。持续努力改进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将为全球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SDGs进展指标和评估方法:衡量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SDGs评估体系概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设立了17个目标以及169个细项目标,构成了一个全面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帮助各国追踪进展,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衡量其可持续发展贡献的框架。评估体系的设计基于”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原则,强调包容性和公平性。 SDGs进展的主要评估方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联合国每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SDG Progress Report),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各国在SDGs上的进展情况。这份报告基于来自各国的官方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报告不仅展现了全球的整体进展情况,还突出了在特定目标上的进展和挑战,为全球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例如,2023年的SDGs进展报告显示,在SDG 7(清洁能源)和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方面,全球整体进展较为显著,但在SDG 13(气候行动)方面,许多国家面临挑战。这些数据和趋势为各国政府在政策调整上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多维度指标体系分析 SDGs评估方法中的另一重要工具是多维度指标体系。许多目标不仅涉及单一领域的指标,还包含多个领域的综合指标。例如,在衡量人均GDP时,需要考虑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换算,以确保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可比性。通过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出各国在实现SDGs中的复杂关系和潜在影响。 在使用多维度指标时,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非常重要,以确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例如,在衡量空气质量时,不同国家的污染物标准可能不同,因此需要统一的量化标准来进行跨国对比。 定量和定性结合 SDGs进展评估不仅依赖于量化数据,定性分析同样重要。例如,SDG 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的某些指标涉及治理透明度和司法公正,这些因素较难以量化,因此定性分析至关重要。通过政策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等定性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国在治理、法治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进展。 SDGs进展的评估工具 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工具(SDG Tracker) SDG Tracker是一个由全球变化数据实验室(Our World in Data)开发的全球公开监测平台,提供了各国在SDGs各项指标上的最新进展。通过SDG Tracker,用户可以查看不同国家的进展情况,并与全球平均水平进行比较。SDG Tracker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直观明了,是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公众了解全球SDGs进展的有效工具。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SDG Index) SDG Index是由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发布的全球性排名工具,评估各国在SDGs实现中的表现。SDG Index根据每个国家在各项目标上的评分进行排名,提供了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高排名的国家通常在SDGs的多个目标上均表现优异,而低排名的国家则在多个指标上面临挑战。通过SDG Index,各国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排名和分数进行政策调整。 环境绩效指数(EPI) 环境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是衡量环境绩效的工具之一,由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开发。它涵盖了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15(陆地生物)的进展。EPI通过衡量各国在空气质量、水资源、森林保护等方面的表现,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这种评估工具不仅能帮助各国了解其环境管理成效,还能发现具体环境保护上的不足之处。 数据挑战与改进方向 虽然SDGs评估工具和方法在不断完善,但仍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数据收集的难题 尽管SDGs评估工具和方法不断进步,但数据收集的难题仍然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有限、数据采集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难以获得准确的进展数据。这使得一些目标的评估存在数据缺口,影响了进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数据标准化和可比性 各国在数据采集和报告中的标准不同,给全球范围内的对比带来了挑战。例如,某些指标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和计算方式,这使得全球范围的评估变得复杂。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数据标准化,确保各国在SDGs进展评估中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技术创新助力数据改进 科技的进步为SDGs评估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卫星监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评估机构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收集并处理环境和社会数据。例如,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通过卫星数据实时监测全球森林覆盖变化,为SDG 15(陆地生物)的评估提供了准确数据。 小结 SDGs进展指标和评估方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衡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指标、工具和数据分析,国际社会能够实时了解各国在实现SDGs方面的表现。同时,评估结果也能帮助各利益相关方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未来,随着评估技术的提升和数据共享的加强,SDGs的进展评估将变得更具透明性和效率,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ESG报告标准和框架:全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南
    ESG报告标准的重要性 ESG报告标准为企业提供了系统性的框架,帮助其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标准化的报告框架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也便于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ESG报告正从自愿性披露逐渐向强制性要求转变,这反映了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日益提升的关注度。 主要国际报告标准 全球报告倡议(GRI) 什么是GRI? 全球报告倡议(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是目前全球最广泛采用的ESG报告标准。GRI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帮助企业披露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其框架涵盖了环境保护(如排放、资源使用)、社会责任(如员工福利、社区影响)和公司治理(如管理透明度、反腐败措施)等方面,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披露指引。 GRI的框架结构 GRI标准包括三个核心部分:通用披露、主题标准和部门标准。 通用披露:适用于所有企业,涵盖公司简介、治理结构、道德准则等内容。 主题标准:企业可以根据具体行业需求,选择环境、社会或治理方面的相关主题,披露更详细的数据和措施。 部门标准:为特定行业(如能源、矿业、金融)设计的专用披露标准。 GRI标准注重全面性和透明性,要求企业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可比,以便利益相关者进行清晰的对比和分析。 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ASB) SASB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制定了适用于各行业的ESG披露标准,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ESG风险和机会。SASB标准强调在财务决策中的可持续性信息,主要面向投资者,帮助他们评估企业在财务上的可持续表现。 SASB的框架结构 SASB充分考虑行业特性,针对77个不同行业分别制定了具体的披露标准,以确保信息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行业特定:SASB标准明确了不同行业中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因素,指导企业披露这些领域的数据和绩效。 财务相关性:SASB框架注重与财务绩效高度相关的信息,帮助投资者更直观地了解ESG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通过SASB,企业可以向投资者展示其在应对环境和社会问题方面的具体做法,特别是在金融影响较大的关键领域,如资源管理、劳工安全等。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TCFD的背景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由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起,专注于企业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财务风险披露。TCFD建议企业公开气候变化对其业务的潜在影响,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理解和评估气候风险。 TCFD的框架结构 TCFD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核心领域: 治理:企业在气候风险管理中的治理结构,如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角色。 战略:企业在应对气候风险和机遇方面的战略规划及目标。 风险管理:企业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 指标与目标:量化的指标和具体的目标,帮助企业评估其气候行动的有效性。 TCFD框架帮助企业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透明地展示其财务风险,尤其适用于那些受到气候影响较大的行业,如能源、交通和制造业。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 CDP的目标 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鼓励企业和政府公开其碳排放、水资源使用和森林保护等信息。CDP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评估其气候和资源管理表现的平台,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 CDP的框架结构 CDP的框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变化: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碳管理措施等。 水安全:水资源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森林保护:企业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及保护措施。 通过CDP平台,企业能够提交详细的环境数据,并根据评估获得评级,这为投资者提供了直观的企业环境绩效信息。 区域性报告要求 欧盟标准 欧盟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扩大了强制披露范围 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提供了详细的报告指南 建立了统一的分类标准(Taxonomy) 亚太地区要求 亚太各国也在逐步完善ESG披露要求: 香港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 日本修订《公司治理准则》,加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 新加坡推出气候与环境风险披露指南 报告框架的趋同与整合 近年来,各主要报告框架开始推进整合与协调,当中包括: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的成立,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 主要标准制定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标准趋同 各框架之间相互参考和借鉴,减少重复工作。 ESG报告框架的选择与应用 在选择ESG报告框架时,企业应考虑其行业特性、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以及ESG信息的披露重点。对于大型跨国企业,通常会选择多种框架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例如,一家能源公司可能选择GRI进行全面的ESG披露,采用TCFD展示其气候风险,并利用CDP提供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补充。 ESG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ESG报告标准和框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例如: 数字化转型:利用新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效率 实时披露:从年度报告向更频繁的信息更新转变 供应链覆盖:扩大披露范围至整个价值链 影响力评估:更注重量化ESG实践的实际效果 企业实践建议 对于希望提升ESG报告质量的企业,建议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将ESG报告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报告框架 建立健全的ESG数据管理体系 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持续关注标准发展动态并及时调整 小结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ESG报告已成为企业展示责任担当和管理风险机遇的重要工具。通过选择合适的报告标准和框架,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24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登场,商机不等人!
    2024电商选品博览会即将登场,商机不等人! 各行各业的顶尖专业人士等你来交流合作,现在就注册! 2024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 展会亮点:电商选品趋势全面呈现 由JMM Exhibition主办,马来西亚广东总商会联办的“2024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吉隆坡MITEC展览中心(Hall 2&3)盛大举行!这次博览会将展示最新的电商选品趋势,为业界带来崭新的市场洞察。 交流合作盛会:多行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 此次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盛会!汇集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透过选品展示和专业分享,帮助参展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品牌曝光,并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机会难得:电商企业家不容错过 我们诚挚邀请对电商市场有兴趣的企业家参与此次活动,无论您是想要深入了解行业动向,还是寻找产品供应链优势,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助您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启全新商业机遇。 优先展示您的品牌:即刻联系我们 我们鼓励有意参展的企业家尽早与我们联系,确保您的品牌在本次博览会中获得最佳展示效果,抢占市场先机! 了解更多资讯,立即访问官网 更多展会资讯,请访问官网 jmmexhibition.com.my 探索电商未来的无限可能!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实践: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的影响
    上一篇,我们说到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所发布的《2023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在落实《2030nian 议程》所取得的进展仍不足。截至2023年,其议程时限已过半,该地区仅实现了17%的议程,呈现远远落后的现象。亚太经济会也预测到2030年,亚太地区也仅能实现所需进展的三分之一。 在一篇博文中,联合国大会第76届会议主席Abdulla Shahid表示,亚太地区需携手从疫情冲击中共同复苏,并实现更强韧的发展。他相信,加强区域和多边合作将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复苏,使亚太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环境和社会挑战,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 这一篇,我们将探讨多层次合作框架如何加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亚太地区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区域合作在亚太地区的作用 共享资源与技术 亚太地区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气候应对方面需要大量资源和先进技术。通过区域合作,国家间能够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提升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东盟国家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管理方面合作密切,许多国家通过共享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来应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这种资源与技术共享有助于缩小各国间的可持续发展差距,尤其是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起到支持作用。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亚太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特别是频发的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国家带来巨大威胁。亚太地区的气候变化合作框架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应对平台。例如,东盟气候行动倡议支持成员国共同制定应急应对措施,并推动气候适应项目。这些协作措施不仅能帮助各国应对当前的环境挑战,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促进经济与政策协调 在区域内推广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在政策上保持协调。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推动绿色经济、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政策协调,各国能够制定统一的ESG与SDGs标准,减少跨国贸易和投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这种协调不仅提高了政策的一致性,还为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合作的推动作用 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 国际合作为亚太国家带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它们更好地推进ESG与SDGs目标。例如,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GCF)为亚太地区的可持续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进展。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ADB)也在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减缓方面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国际标准化 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亚太地区逐渐与国际ESG和SDGs标准接轨。这种标准化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提高了跨国合作的效率。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全球报告倡议(GRI)提供的框架,使亚太地区的企业能够更清晰地披露其ESG信息,提升透明度。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带来了提升。 国际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亚太国家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从其他国家借鉴成功经验,避免一些政策和项目实施中的常见错误。例如,韩国和新加坡在智能城市建设、低碳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他亚太国家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这些经验,降低在ESG与SDGs实施中的试错成本。这样的学习和借鉴,有助于亚太地区更加高效地推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案例分析:区域与国际合作的成果 东盟绿色发展合作 东盟国家在绿色发展合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东盟绿色融资计划通过融资支持了多个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了区域内的低碳转型。东盟成员国通过建立绿色金融框架,共同推动了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创新金融产品的发展,为实现SDGs目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可持续贸易中的作用 APEC通过推动可持续贸易政策和降低绿色产品关税,促进了区域内的环境友好型商品流通。各成员国在APEC框架内协调政策,推动了绿色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这种合作不仅增加了各国在ESG方面的透明度,也使亚太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挑战与未来方向 持续的协调与沟通需求 尽管区域和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但各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合作进展不一。部分国家对于国际ESG标准的接纳程度较低,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和技术上的限制。未来,亚太地区在推进ESG与SDGs时,需要加强跨国沟通与协调,确保政策和行动的落实更加高效。 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 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如何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牺牲经济利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长期课题。未来,各国需共同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平衡短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环境保护。 小结 亚太地区在ESG和SDGs的实现上受益于区域和国际合作,这种合作帮助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并带动了整体发展。然而,各国间的文化与经济差异使未来的协同更加复杂。继续推进这些合作将是实现区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创新与政策协调的支持下,亚太地区的合作潜力将不断释放,有望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积极典范。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实践:区域性挑战与机遇
    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挑战 2023年3月22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发布了《2023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该报告点出亚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展远低于预期,按照当时的程度,约9成的目标或无法在2030年达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导致各目标进展不均衡,进而妨碍了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 2024年2月15日,亚太经济社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按照当前的进度,亚太地区若要实现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恐怕要比原定的2030年滞后32年之久,即2062年之前都无法实现。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这是亚太经济社会所发布的第八份进展报告。 该报告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了不利的全球环境如新冠疫情导致了低迷表现。此外,不同国家与人群差异,尤其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重大挑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 接下来,让我们针对亚太地区在推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区域性挑战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亚太地区涵盖了从发达国家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广泛范围,这导致各国在推动ESG和SDGs进程中的起点差异较大。像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ESG政策和实践上进展较快,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列为优先任务。这种发展不平衡给区域合作和政策一致性带来了挑战,也使得部分国家在推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时面临更多困难。 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之一,台风、地震、洪水等灾害频发。气候变化更是加剧了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使得本已脆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体面临更大压力。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应对灾害方面的负担,还阻碍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例如,沿海地区国家如菲律宾和越南,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频发,面临严重的环境与经济威胁。 数据透明度与监管不力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ESG的重要性,但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小企业,数据透明度和ESG报告的规范性仍然不足。许多企业在如何评估和报告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影响上缺乏清晰的框架,导致投资者和公众难以有效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与此同时,部分国家的监管环境仍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ESG信息披露要求,这进一步限制了企业在该领域的进展。 社会不平等与人权问题 社会不平等是亚太地区的另一大挑战,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不均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在促进性别平等、减少贫困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面临诸多障碍,限制了SDG 5(性别平等)和SDG 10(减少不平等)的实现。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女性就业率和教育机会显著低于男性,这使得社会进步与包容性发展受到阻碍。 区域性机遇 绿色经济与可再生能源的崛起 尽管面临挑战,亚太地区在推动绿色经济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具备巨大的潜力。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许多亚太国家开始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和使用国,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不仅为SDG 7(清洁能源)做出了贡献,还为当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转型。 数字技术与创新的推动 数字技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亚太地区的科技公司正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资源、减少碳排放并优化供应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在智能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实现,还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 年轻一代的推动力 亚太地区的年轻一代正在成为推动ESG与SDGs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选择有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企业通过践行ESG策略,不仅可以满足这一代消费者的期望,还能提升品牌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这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创造了新的机遇。 政府政策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开始通过政策推动ESG与SDGs的发展。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日本的绿色增长战略以及印度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都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强大政策支持。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还通过财政激励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了区域内的绿色经济增长。 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前景 亚太地区在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时,区域内的合作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亚太地区可以更有效地推动ESG和SDGs的实现。例如,东盟国家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帮助后者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 此外,跨国企业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与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企业可以帮助推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绿色金融推动区域内清洁能源项目的发展,而科技企业则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支持智能城市建设。 小结 亚太地区在ESG和SDGs实践方面已展现出积极的潜力。尽管挑战依旧,但随着区域内政策、技术和消费趋势的转变,亚太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贡献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借助创新和合作,这一地区不仅有机会创造更平衡的发展模式,还将继续在全球可持续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持续努力,亚太地区将推动自身转型,同时为全球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亚太地区的ESG与SDGs背景 亚太地区由58个国家组成,文化多元,人口众多。当中的12个国家在联合国里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是存在“收入水平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结构性障碍”的国家。这些国家普遍上时刻与极端贫穷斗争,同时必须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威胁。 在疫情爆发前,亚太国家在有限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展开重大改革,促进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在有效的改革下,推进了部分亚太地区的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帮助数百万人脱贫。然而,得来不易的成果,却因一场疫情而遭受严重挫折。 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所发布的《2023年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 亚太地区在2022年取得最大进展的领域是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目标7)以及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目标9)。 报告也点出,亚太地区在气候行动(目标13)方面的进展仍然岌岌可危。亚太地区不仅是气候变化的推动者,也是其主要受害者,因此需要更加积极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各国的政策推动 在亚太地区,多个国家通过政策支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发展。例如: 中国:实施“碳中和”目标,通过减排和清洁能源投资支持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7(清洁能源)。中国还推行绿色金融,为可持续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印度: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SDG 7贡献力量。印度还关注社会责任,支持弱势群体的就业和教育。 日本:通过“绿色增长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持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和SDG 13。 企业的ESG实践 亚太地区的许多企业也积极响应ESG和SDGs: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通过减排措施和社区项目支持SDG 13和SDG 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这些企业设定碳排放目标,并帮助改善矿区附近的基础设施。 越南纺织企业:引入节能设备和水资源管理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支持SDG 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 香港金融机构:通过绿色债券为清洁能源和环境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可持续投资。 ESG与SDGs的挑战 尽管亚太地区在ESG与SDGs上取得了进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在ESG推进方面进展较快,但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和政策欠缺,进展较慢。 数据透明性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的ESG数据披露不充分,影响投资者评估。 自然和社会挑战: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使得某些国家难以应对环境和经济压力。 未来的机遇 尽管存在挑战,亚太地区在ESG和SDGs领域也充满机会: 绿色科技创新:通过开发智能城市和清洁能源技术,区域内企业将获得新的增长点。 年轻消费者驱动: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企业通过ESG行动提升品牌价值。 跨部门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在绿色基础设施和社会项目上取得进展。 小结 亚太地区在推动ESG与SDGs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尽管仍面临挑战,但通过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区域内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列,亚太地区有望在全球ESG与SDGs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如何为ESG与SDGs做出贡献:从战略到行动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企业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合作伙伴。企业可通过其核心业务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间,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将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这方面的贡献整合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有助于企业在以下的五个层面取得更优异的表现,从而创造财物价值: 创造新收入 招募和留住人才 增加供应链弹性 激发投资者的兴趣 确保运营许可 那么,企业要如何为ESG和SDGs做出贡献?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探讨。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企业战略 企业应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决策,与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接。通过设定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效等目标,支持SDG 13(气候行动)和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长期来看,这不仅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供可持续产品和服务 企业可通过创新提供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例如,科技公司可以设计节能设备支持SDG 7(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延长产品寿命或提供可回收产品,也能减少浪费并支持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促进员工福祉与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公平薪酬和提供学习机会来提升员工福祉,支持SDG 5(性别平等)和SDG 4(优质教育)。同时,推动多元化和包容性,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支持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成长)和SDG 10(减少不平等)。 透明披露与报告机制 企业应定期发布ESG报告,展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进展。这种透明度增加了公众信任,并通过数据支持多个SDG目标的实现,如减少碳排放和提升社会贡献。 建立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需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供应商,保障劳动条件公平,避免不道德行为。这有助于支持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成长)和SDG 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 跨部门合作与创新 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和学术机构合作,推动清洁能源和全球健康等创新项目,支持SDG 7(清洁能源)和SDG 3(健康与福祉)。创新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投资于社会和环境项目 企业可通过设立基金或进行影响力投资,支持教育、医疗、清洁水源等项目,直接回应SDG 4(优质教育)、SDG 6(清洁水)和SDG 3(健康与福祉)。这些投资不仅带来财务回报,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小结 企业若想在ESG与SDGs领域发挥作用,不仅要关注内部运营的改进,还需通过创新和合作寻找更广泛的解决方案。从战略规划到供应链管理,再到跨界合作和社会投资,每一步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不仅让企业更具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其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力量。
    将ESG与SDGs融入企业DNA:战略与运营的全面整合
    为了配合《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联合国在2020年发布了一份题为《灾害的代价2000-2019》的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数据: 过去20年间,全球共记录了7348起灾害事件,造成123万人死亡,平均每年近6万人因灾害失去生命。 与1980-1999年相比,2000-2019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增加了40%。联合国将这种增长描述为”令人震惊”,表明极端天气已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灾害来源。 也正因此,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害变得刻不容缓。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努力。 企业作为全球经济体的主要推动力,其每项决策都有可能为市场、社会乃至全世界带来显著影响。因此,若企业能够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融入公司战略和日常运营,将这些重要概念整合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便能创造长期价值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实现ESG与SDGs的融入? 1. 从高层开始:建立可持续发展文化 领导层承诺: 确保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对ESG和SDGs的重要性有深刻理解,并公开承诺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愿景: 创建一个清晰、鼓舞人心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将其与公司的整体使命和价值观紧密结合。 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团队: 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团队,负责协调和推动ESG和SDGs相关的举措。 实施要点: 定期举行高层会议,讨论ESG和SDGs相关的进展和挑战。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高管绩效考核体系。 2. 战略规划:将ESG和SDGs纳入核心业务 进行重要性评估: 识别对公司和利益相关者最重要的ESG议题和SDGs目标。 制定长期目标: 基于重要性评估结果,设定明确、可衡量的长期ESG和SDGs目标。 开发行动计划: 为每个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实施要点: 确保ESG和SDGs目标与公司的整体业务战略保持一致。定期审查和调整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 运营整合: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日常业务 供应链管理: 实施可持续的采购政策,与供应商合作提高其ESG表现。 产品设计与开发: 将可持续性考虑纳入产品设计过程,关注生命周期影响。 能源和资源管理: 实施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 员工参与: 培训员工了解ESG和SDGs,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贡献创意。 实施要点: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整个组织中得到贯彻。使用数字化工具跟踪和管理ESG绩效。 4. 风险管理:将ESG纳入企业风险评估 识别ESG风险: 系统地评估与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权等相关的潜在风险。 制定应对策略: 为已识别的ESG风险制定明确的缓解和适应策略。 定期审查: 建立定期审查机制,确保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保持最新。 实施要点: 将ESG风险纳入公司的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与外部专家合作,获取最新的ESG风险洞察。 5. 创新与机遇:利用ESG和SDGs驱动创新 推动可持续产品创新: 鼓励研发团队开发能够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新产品或服务。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考虑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循环经济、共享经济)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建立创新伙伴关系: 与初创企业、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实施要点: 设立专门的资金支持可持续创新项目。鼓励员工提出与ESG和SDGs相关的创新想法。 6. 透明度和报告:有效沟通ESG和SDGs进展 选择适当的报告框架: 采用国际认可的ESG报告标准,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或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标准。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 为每个ESG和SDGs目标制定明确的KPIs,定期跟踪和报告进展。 利益相关者沟通: 定期与投资者、客户、员工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沟通ESG和SDGs相关的进展和挑战。 实施要点: 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全面,包括成功和不足之处。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使报告更易于理解。 小结 将ESG和SDGs融入企业DNA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战略性选择,能够为企业、社会和环境带来多重益处,推动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它也使企业能够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实质性贡献,展现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创造长期价值。
    破解ESG与SDGs迷思:有效澄清误解的策略和方法
    正如之前提到的,错误理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对企业和社会造成错失良机、短期决策、资源错配、忽视中小企业作用和责任误判等影响。有鉴于此,澄清这些误解不仅关乎概念的正确理解,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 1. 教育与提高认知 策略:推动全面、持续的教育计划 方法: 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资料:创建易于理解的图表、视频和互动工具,解释ESG和SDGs的核心概念。 组织工作坊和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促进参与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利用社交媒体:通过简短的帖子、信息图和小视频,定期分享ESG和SDGs的知识点。 实施要点: 确保内容适合不同层次的受众,从入门级到专业级都有覆盖。定期更新内容,反映最新的发展和趋势。 2. 数据驱动的沟通 策略:用具体数据和研究结果支持ESG和SDGs的重要性 方法: 收集和分享案例研究:展示成功实施ESG策略和支持SDGs的企业案例,强调其取得的具体成果。 引用权威研究:使用来自学术机构、咨询公司和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证明ESG和SDGs的价值。 创建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 实施要点: 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定期更新。将数据与实际影响联系起来,使其更具说服力。 3. 利益相关者参与 策略: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方法: 组织圆桌讨论:邀请企业、投资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讨论ESG和SDGs相关话题。 建立行业联盟:推动企业合作,共同制定ESG最佳实践和支持SDGs的行动计划。 开展社区参与项目:鼓励企业与当地社区合作,实施与SDGs相关的项目。 实施要点: 确保各方声音都能被听到,促进建设性对话。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展示共同努力带来的积极影响。 4. 透明度和报告 策略:提高ESG实践和SDGs贡献的透明度 方法: 制定清晰的报告框架:采用国际认可的ESG报告标准,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标准。 定期发布进展报告:详细说明企业在ESG和SDGs方面的具体行动、成果和挑战。 第三方验证:邀请独立机构对ESG表现和SDGs贡献进行审核和验证。 实施要点: 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全面,包括成功和不足之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过多。 5. 领导力和榜样作用 策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来澄清误解 方法: 高层承诺:企业高管公开承诺支持ESG和SDGs,并在决策中体现这一承诺。 分享个人故事:领导者分享其在推动ESG和SDGs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和见解。 参与公共对话:企业领导积极参与有关ESG和SDGs的公共讨论和政策制定过程。 实施要点: 确保言行一致,避免”漂绿”行为。鼓励领导者在日常运营中融入ESG和SDGs考虑。 6. 创新和技术应用 策略:利用创新技术展示ESG和SDGs的潜力 方法: 开发ESG评估工具:创建用户友好的软件或应用,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其ESG表现。 使用物联网(IoT)技术:通过传感器和实时数据收集,优化资源使用和监控环境影响,支持多个SDGs目标。 人工智能应用:使用AI分析大数据,预测ESG风险和识别SDGs机遇。 实施要点: 确保技术解决方案易于使用和理解。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标准。 小结 澄清ESG和SDGs的误解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事,而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多方的努力与配合,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与提高公众对ESG和SDGs的认知,才能创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公平的世界。
    ESG与SDGs误解的蝴蝶效应:解析对企业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上一篇,我们探讨了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常见误解。那么,这些误解究竟会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篇,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误解可能带来的潜在后果,帮助企业和个人避免它们对运营和社会进步造成的深远影响。 1. 错失机遇:低估ESG的商业价值 误解:ESG只是额外负担,不能带来实际收益。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错过提高运营效率的机会 无法吸引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 在竞争中落后于更积极采纳ESG策略的对手 二、社会方面 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可持续创新步伐放缓 整体社会福祉提升受阻 案例说明: 某制造企业忽视ESG,未及时升级生产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结果不仅错过了节省成本的机会,还因环保不达标面临罚款,同时在消费者和投资者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2. 短视决策:忽视SDGs的长期影响 误解:SDGs与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盈利无关。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无法预见和应对长期风险 错过与SDGs相关的新兴市场机会 品牌声誉受损,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中 二、社会方面 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得不到有效缓解 社会不平等加剧 可持续发展进程整体放缓 案例说明: 一家快速时尚品牌忽视SDGs中的负责任生产和消费目标,继续采用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结果不仅面临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升的风险,还在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可持续意识中失去市场份额。 3. 资源错配:误解ESG评估标准 误解:ESG评级是绝对准确的,或者完全不可信。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盲目追求评级而忽视实质性问题 对ESG表现优异的企业投资不足 错误的风险评估导致决策失误 二、社会方面 资本无法有效流向真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可能加剧”漂绿”现象 投资者和公众对ESG的信心受损 案例说明: 某投资基金过度依赖单一ESG评级系统,忽视了评级背后的具体指标。结果投资组合中包含了一些表面ESG评分高,但实际可持续实践欠佳的公司,最终影响了投资回报和声誉。 4. 规模偏见:忽视中小企业在ESG和SDGs中的作用 误解:ESG和SDGs只与大企业相关。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中小企业错失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供应链中的ESG风险得不到有效管理 创新生态系统受限 二、社会方面 大量就业机会和创新潜力被忽视 本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整体经济韧性下降 案例说明: 一个由中小企业主导的工业园区因忽视ESG而未能及时转型。结果不仅失去了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还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最终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5. 责任误判:认为SDGs实现只是政府和大型组织的责任 误解:个人和小型组织对实现SDGs无能为力。 潜在影响: 一、企业方面 错失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机会 无法充分发挥创新潜力 在社区中的声誉和影响力受限 二、社会方面 人民参与度降低 草根创新和解决方案被忽视 社会整体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案例说明: 一个城市的居民和小企业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政府的责任,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经营中忽视了节能减排。结果不仅城市未能达成减排目标,还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应该也看出这些误解的影响远超我们想象。它们不仅可能导致企业错失重要的发展机遇,还可能阻碍整个社会向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方向发展。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灾害性影响,面对灾难,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因此,推动和响应ESG与SDGs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行动都举足轻重。 无论是作为企业决策者、投资者还是普通公民,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准确理解ESG和SDGs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竞争优势和生存技能。而将这种理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才是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创造更加可持续与繁荣未来的关键。  
    解析ESG与SDGs的常见误解:透视可持续发展的真相
    随着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日益受到关注,这两个术语已成为商业和投资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伴随着它们的流行,也产生了不少误解。这一章,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常见误解,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帮助你拨开迷雾,真正理解ESG和SDGs这两个关键概念的核心与意义。 误解1:ESG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常见观点: 许多人认为ESG只是企业用来美化形象的营销策略,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背后原因: 部分企业的”漂绿”行为:一些公司确实存在夸大其ESG成就的情况,导致公众对ESG产生怀疑。 短期思维:人们往往更关注短期财务表现,而忽视了ESG对长期价值创造的重要性。 缺乏统一标准:ESG评估标准的多样性使得人们难以准确衡量企业的ESG表现。 事实澄清: 虽然存在一些”漂绿”现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良好的ESG实践能够带来实际的商业价值,如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增强品牌忠诚度。 误解2:关注SDGs会影响企业盈利 常见观点: 一些人认为,将资源投入到实现SDGs会降低企业创造盈利的能力。 背后原因: 成本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可能需要大量初期投资。 利益冲突:短期财务目标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潜在矛盾。 缺乏认知:对SDGs如何创造商业机会缺乏了解。 事实澄清: 研究表明,关注SDGs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推动创新、提高品牌价值,从而在长期内提升盈利能力。例如,联合利华(Unilever)在2009年发布了《联合利华可持续发展10年行动计划》,旨在于帮助超过10亿人改善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在增长业务的同时将公司产品的环境印记减半。 2020年,联合利华举办该计划的10年线上庆祝活动,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 Alan Jope表示在过去的10年,该计划取得显著的成绩,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该公司的可持续生活品牌Dove、Hellmann和Domestos等自2014年引入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以来,平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其他品牌。此外,提高工厂的用水和能源效率,减少包材使用量和废弃物产生的措施,成功帮助联合利华节约超过10亿欧元的成本。 误解3:ESG只适用于大企业 常见观点: 很多人认为ESG主要是大公司的”游戏”,中小企业无需也无力关注。 背后原因: 资源限制:中小企业可能认为自己缺乏实施ESG的资源和专业知识。 认知偏差:媒体报道往往集中在大公司的ESG实践,导致这种误解。 复杂性:ESG概念的多面性可能让中小企业感到望而却步。 事实澄清: ESG原则对所有规模的企业都适用。事实上,中小企业往往更灵活,能够更快地实施ESG策略。许多ESG实践(如节能减排、改善工作条件)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误解4:SDGs只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责任 常见观点: 一些人认为SDGs主要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事,与普通企业和个人关系不大。 背后原因: 规模误解:SDGs的全球性使人觉得它们超出了个人或单个企业的影响范围。 责任推卸: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和大型组织更容易。 认知局限:未能理解每个人和每个组织都能为SDGs做出贡献。 事实澄清: 实现SDGs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其业务活动和创新为SDGs做出重要贡献。个人也可以通过日常选择(如可持续消费)影响SDGs的实现。 误解5:ESG和SDGs是完全独立的概念 常见观点: 一些人认为ESG和SDGs是两个完全分离的领域,没有太多联系。 背后原因: 术语混淆:ESG和SDGs来自不同背景,使用不同的语言体系。 应用领域差异:ESG更多应用于企业和投资领域,而SDGs似乎更宏观。 信息分割:关于ESG和SDGs的讨论常常在不同的场合进行。 事实澄清: ESG和SDGs实际上高度相关且相互支持。ESG为企业提供了实现SDGs的具体框架,而SDGs则为ESG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全球背景和目标。 小结 透过解析这些常见误解,我们可以看到ESG和SDGs并不纯粹是营销工具或额外负担,而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为更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无论是在职业选择、投资决策,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行动中,皆可共同推动改变。
    以“产业链思维”看电动车价值链 大学和回收公司也能从中受益?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趋势的推动下,电动车作为绿色交通的代表正迅速崛起。然而,要真正理解电动车的潜力,我们必须具备“产业链思维”。电动车的发展远远超越了车辆制造本身,其背后牵动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价值链,为多个行业带来合作机会和商机。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动车的六大价值链: 1. 研究与开发   相关领域:政府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科技公司、电动车制造商 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开发先进技术,以提高提升电动车的整体性能与提高电池效率。 2. 电池生产   相关领域:电池制造商、矿产公司(如锂、钴、镍等的供应商)、化工公司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电池制造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此外,相关领域也专注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耐久性和充电能力,同时随着技术提升而降低成本。 3. 汽车制造   相关领域:汽车制造商、汽车零件供应商、电子电器行业、机械与自动化领域 电动汽车的生产涉及多方协作,包括电池组、电动机、电子系统等硬软件的集成,以打造最终的电动车。制造过程和最终的电动车都需符合严格的安全与监管标准。 4. 充电基础建设   相关领域:能源公司、公共事业公司、充电桩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智慧城市领域 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该阶段包括安装公共充电站、家用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网络,以支持电动车的便捷和高效充电。 5. 技术解决方案   相关领域:软件开发公司、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企业、物联网(IoT)企业、网络安全公司 数字化技术支持远程更新电动汽车的软件与电池管理系统,从而提升防盗、导航等功能,进而提升客户体验,也为技术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6. 产品寿命终端管理   相关领域:回收公司、材料再利用公司、环境服务公司、能源储存领域 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终端管理尤为关键,特别是电池回收和二次利用。回收公司能够在这一环节获得大量商机,同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延续电池的价值。 了解电动车价值链后不难得知,电动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场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新产业。透过“产业链思维”,企业家不仅要关注自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还需要放眼更广阔的市场需求、技术趋势以及竞争格局。 图片来源:Freepik、Pexels 参考资料:  王赫奇、李美俐:《昌明经济——中小型企业也能接轨全球商机的新经济走向》,吉隆坡:说墨出版社,2024年。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230. 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2023, www.nimp2030.gov.my/nimp2030/modules_resources/bookshelf/NIMP_20303/index.html.
    ESG与SDGs的关系、区别和互补性
    近年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所以备受瞩目,源自于全球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而做出的积极回应。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的数据,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C,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报告指出,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全球气温到本世纪末可能上升3.2°C,远超《巴黎协定》设定的1.5°C目标。 由此可见,应对气候挑战刻不容缓,许多企业和投资者纷纷将ESG与SDGs因素纳入重要决策过程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和目标。这两个概念虽常被并列提及,却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 ESG与SDGs的关系 共同目标:ESG和SDGs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尽管它们的具体焦点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两者都强调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良好治理的重要性。 相互支持:ESG实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SDGs的实现。例如,一家注重环境保护(Environment)的公司可能会通过减少碳排放来支持SDG 13(气候行动)。 评估工具:SDGs为ESG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参考框架。企业可以将其ESG努力与特定的SDGs目标对齐,从而更好地衡量和展示其可持续发展贡献。 ESG与SDGs的区别   ESG SDGs 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逐渐发展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性的框架。 由联合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是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主要对象   主要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用于评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表现。 面向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 提供了更广泛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蓝图,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个方面。 衡量标准   有多种评估标准和评级系统,但尚未完全统一。 有明确的17个目标和169个具体指标。 时间框架   是一个持续的评估过程,没有固定的结束时间。 设定了2030年为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点。   ESG与SDGs的互补性 提供全面视角:ESG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而SDGs则提供了更广阔的全球视角。结合两者可以帮助企业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增强报告效果:将ESG实践与SDGs目标对齐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效果。这种对齐不仅展示了企业的ESG表现,还说明了其如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指导创新和战略:SDGs可以为企业的ESG战略提供方向,激发创新思维。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可能会根据SDG 4(优质教育)开发新的教育技术,从而在社会(Social)方面做出贡献。 促进合作:SDGs强调的全球伙伴关系(SDG 17)可以推动企业在ESG实践中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包括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其他企业的合作。 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将ESG与SDGs结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与各利益相关者沟通其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参与度和支持度。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可持续时尚 一家服装公司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ESG中的Social和Governance)来支持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和SDG 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公司确保供应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案例2:可再生能源投资 一家投资公司将ESG标准纳入其投资决策,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公司。这不仅符合ESG的环境(Environment)标准,还直接支持了SDG 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 13(气候行动)。 小结 ESG和SDGs虽然在起源、范围和应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互补性。对于企业而言,将ESG实践与SDGs目标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解决全球挑战做出贡献。
    能源危机2050:马来西亚经济前景堪忧
    马来西亚面临的挑战 马来西亚当前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能源危机。如果不尽快解决能源可持续性问题,马来西亚的经济在2050年前将面临重大挑战。 问题的根源 大量补贴政策:过度的补贴政策导致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低效能源使用: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过度依赖煤炭和天然气:对煤炭和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使得国家的能源结构不稳定,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数据告诉我们 根据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目前每天仅生产约38万至39万桶原油,而这一数字在过去曾高达每天65万桶。同时,用于发电和工业的天然气需求已超过国内生产量,去年约有25%的天然气需求依赖进口。这一进口比例预计今年还会增加,并在未来持续上升。 Petronas的困境 登嘉楼州Kerteh的Petronas天然气加工厂因天然气供应量减少,产能已经部分下降。这些事实不能被忽视,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我们的后代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承担这些后果。 应对挑战的措施 经济部将把能源转型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任务之一。推动能源转型对于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促进高附加值活动的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结论 能源危机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未来的重大议题。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推动能源转型,确保未来的经济稳定和繁荣。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概览:全球共同的未来蓝图
    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齐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共同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份议程提出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广泛议题,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SDGs由17个主要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组成,旨在应对全球面临的各种可持续发展挑战。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这17个目标,帮助你理解它们如何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SDGs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到2030年解决全球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多重挑战。这17个目标相互关联,覆盖从消除贫困到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要议题。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概览 目标1 无贫穷: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关键行动:提供社会保障、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 目标2 零饥饿: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 关键行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食品分配系统、减少粮食浪费。 目标3 良好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关键行动:提高医疗保健质量、预防疾病、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目标4 优质教育: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机会。 关键行动: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职业培训和高等教育。 目标5 性别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关键行动: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女性参与决策、保护女性权益。 目标6 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关键行动:改善供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系统。 目标7 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关键行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普及清洁能源技术。 目标8 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 关键行动: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 目标9 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造具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工业化。 关键行动:投资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目标10 减少不平等: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关键行动:实施公平政策、促进社会包容、改善国际合作。 目标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关键行动:改善城市规划、发展可持续交通、保护文化遗产。 目标12 负责任消费和生产: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关键行动:推广可持续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消费者意识。 目标13 气候行动: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加强气候教育。 目标14 水下生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行动: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渔业资源。 目标15 陆地生物: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 关键行动:防止森林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荒漠化。 目标16 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行动:减少暴力、促进法治、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 目标17 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关键行动:增进国际合作、促进技术转让、加强全球伙伴关系。 小结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这些目标不仅为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企业和个人指明了方向。通过理解这些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角色,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繁荣和可持续的世界贡献力量。
    ESG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从理念到全球趋势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概念,虽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显得较为新颖,但它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意识逐渐加强的必然结果。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许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无论国内外,开始将其运营与ESG挂钩,使其成为一股全球趋势。企业责任也从单纯的经济效益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影响,ESG正是这一变化的集中体现。 ESG的起源 环保运动与社会责任的萌芽 ESG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震惊了世界,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一时期,前瞻性企业开始关注其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例如,3M公司在1975年推出的”污染预防付费”(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 简称3P)项目,成为企业环境管理的先驱。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概念开始流行。1953年,Howard R. Bowen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中首次系统化地阐述了CSR的概念,为后来的ESG奠定了基础。 投资领域的转变 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SRI)逐渐兴起。1982年,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成为美国第一家专注于可持续和负责任投资的独立投资顾问公司,开创了将社会和环境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先河。 到了90年代,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1990年,Domini 400 Social Index(现为MSCI KLD 400 Social Index)成立,成为第一个将ESG因素纳入考量的市场指数,标志着ESG概念的雏形已经形成。 ESG的正式提出与发展 2004年《在乎者最终成赢家》报告 2004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名为《在乎者最终成赢家》(Who Cares Wins)的报告,首次提出了ESG的概念。该报告由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与瑞士政府合作编制,明确提出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报告呼吁金融机构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中,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价值,也能够提高长期的经济回报。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为ESG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的出台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ESG的全球化发展。PRI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发起,旨在鼓励投资者在其决策过程中考虑ESG因素。 PRI提出的6项原则包括:将ESG纳入投资分析、推动企业披露ESG信息、倡导ESG实践、加强合作以提高影响力、增强透明度和问责性等。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超过3,000个签署机构,管理的资产超过100万亿美元,充分体现了ESG理念在全球投资界的广泛影响力。 ESG的全球化进程 ESG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随着ESG的发展,各种ESG评级和指数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推出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DJSI)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重要标准。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到2021年底,全球ESG资产规模已达到35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50万亿美元。 各国政策推动ESG发展 除了投资领域的推动,全球各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ESG的重要性,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企业在ESG领域的表现。例如,2015年,法国颁布了《能源转型法》第173条,要求机构投资者披露其投资组合的碳足迹,成为全球首个此类强制性要求。这一趋势正在全球蔓延,推动ESG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考量。 与此同时,亚洲、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也纷纷推出相关法规和指导方针,要求企业加强ESG管理,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加速了ESG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实践。 SDGs与ESG的结合 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具体的方向。SDGs的发布与ESG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它们都强调企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角色。 许多企业和投资者开始将SDGs纳入其ESG策略中,致力于通过实际行动支持这些全球目标的实现。SDGs的发布进一步强化了ESG在全球商业和金融领域的重要性。 小结 ESG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认知的深化。从早期的环保意识到如今成为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ESG已经深深植根于现代商业实践中。作为逐渐受到关注的评估指标,ESG将指引我们实现更美好的商业和世界。
    独家专访 | 本土实践与国际交流:Zoel Ng 的全球视野
    在国际舞台上的分享与交流 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 的工作并不局限于本地,她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了全球舞台上。她所主导的项目 《MySDG 国际会议》、《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青年SDG使者》被选为《 2023 年全球百大青年发展杰出项目统筹》,并受邀前往中国展示成果。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独家专访 | 反思、成长与未来愿景: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 从本土到全球的实践 Zoel 强调,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的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认为,只有在本土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国际社会,才能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她希望通过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将马来西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实践 在她的工作中,Zoel 不断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结合。例如,她在参与联合国 SDGs 会议时,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回马来西亚,推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才能在全球视野下实现本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Zoel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结合的故事。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了国际舞台上。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全球视野下,不断结合本土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期待她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推动本土与全球的结合,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我们衷心感谢Zoel 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SOMO团队的专访。通过这次深入对话,我们不仅领略了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见解,更感受到了她对这项事业的热忱与执着。Zoel分享的经验和愿景,无疑将为我们的读者带来启发和鼓舞,再次感谢Zoel的真诚分享,愿她和MySDG Academy在未来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ESG的定义与三大支柱: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ESG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投资者、企业领导还是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三个字母所代表的深远含义。本文将为你揭开ESG的神秘面纱,探讨其定义及三大支柱,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什么是ESG?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 旨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ESG不仅仅是一种衡量标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其运营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公司内部的治理质量。 ESG的三大支柱 1. 环境(Environmental) 环境支柱关注企业如何与自然环境互动,以及其运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关键考量点: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能源使用效率 废弃物管理 水资源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案例: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以及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计划,显著降低了其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2. 社会(Social) 社会支柱聚焦企业与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所在社区的关系。 关键考量点: 员工权益与福利 职业健康与安全 产品质量与安全 供应链管理 社区参与和贡献 案例:一家科技公司通过实施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改善工作场所条件,并积极参与社区教育项目,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和公司声誉。 3. 公司治理(Governance) 公司治理支柱关注企业的内部系统和流程,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公平性和问责制。 关键考量点: 董事会结构和独立性 高管薪酬 股东权益 商业道德与反腐败 信息披露透明度 案例:某跨国企业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实施严格的反腐败政策,以及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ESG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正确理解和实施ESG原则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风险管理:ESG有助于识别和管理长期风险,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监管变化。 机遇把握:关注ESG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如可持续产品和服务。 提升声誉:良好的ESG实践可以增强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和人才。 长期价值创造:研究表明,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往往能够创造更持久的价值。 满足投资者需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过程中。 小结 ESG不仅是一个评估框架,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南针。通过平衡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三大支柱,企业可以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积极影响。随着ESG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世界将朝着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独家专访 | 反思、成长与未来愿景: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反思是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强调了反思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反思是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她的组织总是鼓励成员成为一个反思性社区。Zoel说:“很多事情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并不确定是否正确,但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我们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真正实现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理论与实践并重 Zoel深信,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她不仅积极参与社区项目,也秉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念。Zoel 认为,实践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 SDGs 的目标。她说:“我目前还在学习,正在修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并计划进行博士研究。” 她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教授和指导学生。 项目的持续改进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Zoel始终保持着反思和改进的态度。从最初的几个小项目,一路发展到目前已落实超过50个社区与青年发展项目,她的团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提升。通过反思,她与团队能够不断改进项目的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 Zoel指出,许多企业对SDGs和ESG的概念仍然陌生。她希望通过培训和教育,帮助企业了解并落实这些目标。她计划举办更多的企业培训项目,使用实际案例和操作指导,帮助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Zoel认为,SDGs与ESG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未来的愿景 未来,Zoel计划继续扩展MySDG Academy的影响力,推出更多的培训项目和国际合作。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SDGs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她坚信,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SDGs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讨Zoel Ng如何通过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全球舞台。通过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的结合,Zoel不断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早期的社区工作 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 的社区工作始于她的青年发展中心经历。曾经在16岁因停学而迷茫的她,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青年发展中心,并在那里学会了打鼓。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让她开始关注社区工作。 Zoel 认为,社区发展需要有章法和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为她提供了这样的框架。在她的工作中,她逐渐发现,许多纯粹依靠爱心和奉献的社会工作者,会因为缺乏资源和目标而感到疲惫和无助。她意识到,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实践社区项目的挑战与突破 Zoel 为她所服务的平台感到骄傲,她深信只要足够关心社区,并跟随着落地化模式,可以为社区带来真正的转变。 Zoel 所在的组织于全国落实的 SDGs项目接近1000个,此次的专访中,她分享了一些难忘的例子。例如,位于东马砂拉越的一个偏远地区,有13,000 名居民生活在长屋中,然而当地却没有手机维修的服务。这导致许多人在手机坏了以后只能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Zoel的组织团队前往当地,培训了 20 名年轻人学会手机维修,最终留下 6 人成功创业。Zoel说:“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创新项目的影响 除了手机维修项目,Zoel的组织也在其他领域进行了探索。另一项成功的案例是东马沙巴古打毛律(Kota Belud)的清洁水源项目,这个社区的百多户人家长期缺乏清洁的饮用水。组织通过筹集资金,帮助他们建立了清洁水源,并通过成立社区委员会,确保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饮水问题,还通过城市种植项目,推动了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水资源,成功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Zoel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培养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 未来的创新方向 未来,Zoel希望能够继续探索新的实践模式,将SDGs的理念推广到更多的社区和领域。她说:“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最适合的实施方法。”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Zoel相信,她和她的团队能够为更多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 Zoel 的社区转型之路展示了她在SDGs框架下通过科学方法和明确目标,成功赋能多元群体,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她的实践和创新精神,确保了社区的长远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讨Zoel Ng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反思和成长。通过她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经历,了解她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推动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马来西亚能源未来: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
    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还将其视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转型的核心,就是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步骤不仅可以增加能源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与挑战 可持续能源对于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我们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阳光、风力和水力,为可持续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然而,这个转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成本、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政府行动与政策 为了推动这一转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蓝图和能源转型路线图等,旨在明确目标和措施,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政府还通过法规和激励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和创新,推动可持续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我们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源储存和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动可持续能源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竞争力。 社会参与与环境保护 能源转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加强与民间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能源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同时,政府还注重环境保护,在可持续能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能源发展与环境友好相辅相成。 未来展望 可持续能源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可持续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上一篇,我们说到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始于偶然,却因她的坚定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而硕果累累。这一篇,我们将聚焦MySDG Academy肩负的重要使命,以及该组织如何透过其项目赋能多元群体,包括社区、青年与企业。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MySDG Academy 的诞生与使命 MySDG Academy是由Persatuan Promosi Matlamat Pembangunan Lestari(PPMPL)所成立,目标是通过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来推动 SDGs 的落实。在《可持续发展目标4:优质教育》的框架下,MySDG Academy 旨在提供技能、知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学会珍惜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多样化的培训项目 MySDG Academy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峰会、工作坊和培训项目,通过一天的工作坊帮助政府官员、青年组织和社区领袖了解 SDGs的概念和实施方法。Zoel 强调,虽然 SDGs 是一个全球性的目标,但它与社区的连接和落实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的工作是通过具体的培训和教育,帮助社区理解 SDGs 并有效地落实这些目标。 注重合作与资源整合 在 Zoel 的工作中,她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 和 《可持续发展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Zoel 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在她所主导的《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她与 40 多个单位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峰会。 Zoel 的经历印证了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有效的合作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真正的进展。MySDG Academy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不断推动着社区、青年和企业的发展。 赋能社区与青年 Zoel 的工作不仅限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注重社区和青年的赋能。她通过项目培养了许多有心为社区贡献的年轻人,让他们在 SDG 领域中成长和发展。当中有一位年轻人,在加入 MySDG Academy 时才19岁,透过Zoel和组织的细心栽培和扶持,不仅获得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代表组织前往泰国、美国等地进行交流与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Zoel 希望能够不断赋能社区和青年,让他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她坚信,只有通过教育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结语 MySDG Academy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广泛的合作,成功赋能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多元群体。Zoel 的愿景和努力,不仅推动了SDGs的落实,也为社会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通过不断教育和实践,她和她的团队正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索Zoel Ng如何从青年发展工作起步,逐步涉足生态旅游,推动社区转型。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了解她如何运用SDGs的理念,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本期的大咖专访,SOMO团队有幸与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 Zoel Ng展开深入对话。我们将一同探索她投身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初心,以及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的心路历程。通过这次难得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Zoel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 从误打误撞到坚定信念 Zoel Ng是一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卓越的先锋人物。她的历程始于2019年,当时她误打误撞地选修了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硕士课程。对于Zoel来说,这个决定在当时显得有些随意,但却成为了她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转折点。她说:“当我修读这门课程时,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领域。” Zoel原本在政府部门工作,负责青年发展事务。她的职业生涯在青年与社会发展领域已有18年之久,从非政府组织(NGO)到州政府再到中央政府,她一直在各个层级的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政府更替时,她遇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这一平台开启了她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简称SDGs)领域的正式旅程。 从迷茫到清晰 回忆起 2016 年时的一段经历,当时Zoel在槟城的博览会负责青年发展工作,被问及青年发展的具体目标时,她一时语塞。这让她意识到,尽管她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青年发展上,但却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直到她走进SDGs的世界,才开始明白,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方向。SDGs 的框架帮助她在青年发展工作中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指标,使工作变得更加有方向性和影响力。 迈向新高度 在理解到SDGs的重要性后,Zoel的青年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负责策划了超过50个社区与青年发展项目,包括《MySDG 国际会议》、《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青年SDG使者》,与超过400家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合作;她更因此被评选为《2023年全球百大青年发展杰出项目统筹》,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的认可。她受邀到中国展示这些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扎根于社区,影响深远 Zoel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她更注重实际操作。通过APPGM-SDG和MySDG Academy,提供各种培训项目,如国际会议、工作坊和培训课程,帮助政府官员、青年组织和社区领袖了解并落实SDGs。她说:“SDGs看似是一个全球性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社区密切相关。”她的团队已经为超过2,000名政府官员、社区领袖和年轻人提供了一天的工作坊,帮助他们理解并实践SDGs。 通过这些努力,Zoel深刻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她的使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旅程,更是作为一个用心投入、用行动改变的典范。 结语 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从偶然开始,却因她的坚定信念和持续努力而取得了显著成就。她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学习,更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社区和青年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Zoel Ng创立的MySDG Academy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国际合作,赋能社区与青年,推动SDGs的实现。敬请期待!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馬來西亞SOMO說墨集團參訪DAKUO園區,攜手誠研創新締結雙邊商務合作平台
    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說明KO-IN與DAKUO基地的營運方向與輔導重點 來自馬來西亞的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帶領的10人代表團,由ACFPT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陪同,於7月18日參訪了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園區經營單位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接待了他們,並向代表團介紹了KO-IN智高點與DAKUO園區的營運方向、輔導重點及現況成效。現場互動熱絡,雙方共同期待後續合作機會。 誠研創新總經理鍾金峯(左一)、ACFPT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左二)、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左三)、及說墨集團夥伴(右)透過視訊會議交流 此次馬來西亞訪問團的參訪重點在於了解高雄市在數位科技及新創領域的創新創業能量,並希望建立台灣與馬來西亞雙邊的商業情報及新創合作機制,並結合大中華市場及東南亞市場。通過每月一次的交流聚會,分享國際商務資訊、投資商機及特定合作議題,賦能新創企業,推動品牌及服務的出海。園區營運單位「誠研創新」總經理鍾金峯當日因北上洽公,故特別通過視訊會議,向來賓介紹園區內的科技投資與產業育成方向,並期待與SOMO集團對接國際合作,特別是在品牌創新與科技賦能方面。另,營運總監曾韋婷則實地介紹各家進駐企業,目前共有近40家科技企業齊聚KO-IN與DAKUO,透過以大帶小模式來對接新市場客戶需求,共同開拓藍海商機。 高谷科技執行長劉信政說明近15萬用戶的「診所通」APP及商業模式 園區並邀請了「高谷科技」執行長劉信政進行現場交流。疫情後民眾看診習慣改變,高谷科技看好診所線上預約看診的趨勢與商機,致力開發「診所通APP」,已擁有近15萬用戶。該APP的友善介面和良好用戶體驗,成功地將消費者需求與診所服務路徑相連接,提供線上預約、看診進度、診所地圖搜尋等功能,並計劃加入個人化首頁及健康管理等服務。 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左一)簡介DAKUO數創中心基地環境及設施 接著,誠研創新邀請大家參觀園區環境及介紹基地進駐夥伴,分享了縮蒔森林植物自療生態體驗、格雷迪奧農業燻蒸技術、大中圖書終身學習OMO平台、易展教育AI語音辨識教育工具、福委公司提供的企業福委會多樣選擇、張飛創意行銷方案、奧緹整合行銷的線上線下通路發展、愛行美推動的AI醫療科技、雙肩智慧科技農業整廠解決方案、新思維智能OMO品牌營運與碳中和解決方案、台灣骨王生技智慧科技輔助解決方案等。現場討論熱烈,雙方思考如何創造具體合作機會。活動最後在大廳進行大合影後愉快結束,並相約下次的線上交流活動再相見。 SOMO說墨集團與DAKUO進駐廠商交流十分熱絡,共同期待盡快能有具體的合作議題創造新創交流與技術落地機會 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右)致贈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左)禮品 (本文轉載自: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 )
    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2年,人类总共产生了超过10.5亿吨的食物浪费(包括不可食用的部分),相等于人均132公斤; 世界各地的家庭每天浪费超过10亿餐; 全球有7.83亿人还在挨饿,1/3的人类面对粮食短缺问题。 以上,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今年初所发布的一份报告当中的主要数据。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它们敲醒了粮食危机的警钟。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在满足人口增长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探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食品浪费的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报告,食品浪费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食品浪费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可持续食品生产 再生农业 再生农业是指通过优化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土壤的碳储存能力,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可持续海鲜采购 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导致许多鱼类物种濒临灭绝。通过实施可持续海鲜采购计划,确保渔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三、创新食品技术 植物基食品 植物基食品是一种以植物为原料,替代传统动物蛋白的食品。其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水和土地资源远低于传统畜牧业,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 食品废弃物管理 有效的食品废弃物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浪费,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例如,将食品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重新用于农业生产。 四、可持续包装 传统的塑料包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可持续包装成为替代方案之一。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和可重复使用包装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大幅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五、食品展览会的作用 以“可持续未来和绿色经济”为主题的食品展览会,即将于今年9月10日在云顶掀开序幕的《云顶SustainBiz食品展览会》,将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届时,参展商可通过展示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产品,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 六、企业的社会责任 食品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绿色生产、减少浪费和推广可持续消费,企业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结语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通过推广再生农业、创新食品技术、改善食品废弃物管理和采用可持续包装,我们可以逐步实现食品行业的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目标。 参考文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21). 联合国报告:全世界每天浪费的食物超过10亿餐 星洲网. (2024). 首届SustainBiz食品展 9月10日云顶掀开序幕 通过以上举措,食品行业可以在确保食品供应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奠定基础。  
    SDG5:性别平等之路,拓展社会包容与进步
    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不仅只是一个道德义务,更是社会进步和包容性的一大重要推动力。在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目标5旨在实现性别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这对于全球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SDG5也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细目标,涵盖了终结歧视、消除暴力、促进政治和经济参与以及保障性健康等方面等等。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落实具体政策和措施。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SDG5的具体目标有哪些。SDG5旨在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各种形式歧视,包括终结暴力、消除有害习俗、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促进妇女在政治、经济和公共决策中的参与和领导地位、。此外,SDG5还强调了通过改革法律和加强科技应用可以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 针对SDG5的实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其中包括提高薪资透明度是促进性别平等最重要举措之一。薪资透明度能够减少性别薪酬差距,使不同性别在职场上都能获得平等的待遇。其次,从指导制转向赞助制也是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通过为女性提供更多赞助和支持,有助于打破性别壁垒,促进女性在职场上的发展和晋升。 除此之外,成为“家庭友好”的雇主也是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路径之一。提供育儿津贴和灵活的工作安排,能够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有利于留住有能力的女性员工,进而提高公司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在促进性别平等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有许多欧洲城市从城市规划入手,考虑女性的生活需求,打造性别平等的城市空间。另外,一些组织可以通过AI技术预测性别暴力,提升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等。 总的来说,实现性别平等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这期间需要政府、雇主和公民社会的高度配合。只有通过各方的合作和努力,我们才有望实现性别平等的愿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包容性。
    解密NIMP 2030:构建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推介活动中宣布,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将成为塑造马来西亚未来的关键战略。这一蓝图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为马来西亚制造业带来高影响增长,将制造业的附加值提升至5875亿令吉。这项宏伟的计划预计将由电子与电器、化学、电动车、航天、药剂和先进物质等行业主导,并将为大马经济增加6.5%的附加值。 首相安华日前表示,该计划将为马来西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将创造330万个熟练技术就业岗位,使制造业的薪资中位数从当前的1976令吉上升至4510令吉。这一增长预示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强劲发展,同时也为工人提供了更加可观的收入。 为了支持NIMP 2030的实施,政府将投入近10%的资金,通过NIMP工业发展基金和NIMP战略联合投资基金,帮助促进和激励私人界的投资。这一举动将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经济体,实现经济复杂性高、收入高、技术精湛的劳动力、强大的国内联系和永续发展的愿景等等。 NIMP 2030旨在通过四项主要任务实现这一愿景: 成为先进经济体 – 通过提高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活动、发展支持高附加值活动的生态系统、加强全球价值链的垂直整、合作模式和促进研究、发展、商业化和创新的生态系统,增加制造业的出口。 成为数字化国家: – 加速科技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加速政府数字化和从劳动力市场转型。 推动“净零排放” – 加速转向永续经营模式、转型至再生和清洁能源、催化新绿色领域和推动绿色设备。 确保安全和包容性经济 – 展灵活的供应链、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在区域发展中加强工业集群和加强土著参与和打造具有包容性的人力资源。 NIMP 2030的推出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FMM)表示,该计划将为人民创造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并有助于马来西亚制造业开拓更多市场。该联合还会认为,NIMP 2030将有助于大马实现未来10年的目标,成为亚洲经济体的领导者,并提高我们国家在全球竞争力中的地位。 总而言之,NIMP 2030是马来西亚迈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计划。它的成功将取决于全国共同的努力,即政府部门和机构齐心协力,共同建立以下的生态系统:高技能人才、完善的基础和工业设施、投资简易化、融资、数码连接、平衡的区域发展,积极的研发、商业化和创新系统等。通过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和促进创新,马来西亚一定会迎来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未来。
    独家专访 | Sunway College与企业合作——引领时尚行业绿色转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Sunway College如何利用电子服装技术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Sunway  College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建立时尚设计技术中心以及推广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理念,推动整个时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Sunway College的先锋之路 独家专访 | 数字时代的时尚革新——Sunway College的电子服装技术探索 企业合作的重要性 在推动时尚行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Sunway College深知单靠学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指出:“我们需要整个市场的推动和企业的配合转型。所以我们与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广泛合作,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并搭建学生与企业对接的平台。”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Sunway College不仅能够培养出具备环保理念的设计人才,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推动整个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时尚设计技术中心的成立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Sunway College在2022年成立了服装设计技术中心(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这个中心不仅是一个教学平台,更是学生与企业对接的桥梁。Augustine解释说:“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让学生与企业直接对接,将学生培养成为行业急需的绿色设计人才,帮助企业完成电子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中心成立后,学院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一些项目,解决他们在可持续设计方面的困难。同时,中心还为企业提供活动营销的平台,学生可以担任品牌大使、直播主播等角色,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ESG理念与企业对接 在Sunway College的课程中,ESG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Augustine介绍说:“我们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循环材料和环保技术,比如用塑料废料制作布料。我们与企业合作,帮助他们了解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动市场转型。” 为了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学院计划举办一系列循环利用主题的展览,展示用废料制成的新产品,吸引各方关注。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际行动,旨在影响和提高社区的环保意识。 Sunway College & STYLO 携手 2024 年马来西亚国际超模大赛举办活动,图中模特们身着学生设计的服装进行拍摄。 总结 在此,SOMO团队衷心感谢Augustine 接受我们的采访,并详细分享了Sunway College在引领时尚行业绿色转型中的宝贵经验,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个充满创新和希望的教育平台。我们不仅看到了该学院在环保理念和技术应用上的先锋实践,也见证了他们与企业共同努力,为时尚行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我们期待Sunway College在未来继续引领潮流,为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探索Madani:马来西亚走向民主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
    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被任命为马来西亚第十任首相之后,于2023年1月19日在布城推介“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理念,旨在塑造一个包容、可持续的国家。这一理念取代了前任首相依斯迈沙比里领导下提出的大马一家概念。Madani一词蕴含了永续、繁荣、创造力、尊重、信任和关怀等六大核心原则。马来西亚政府希望通过全国上下贯彻这一新理念,将其引入为一项新的国家政策,以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可持续发展和种族和谐,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辉煌与尊严。那“Madani”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用意何在? Madani理念的核心原则 根据安华所述,“MADANI”一词包含了永续(Kemampanan)、繁荣(Kesejahteraan)、创造力(Daya cipta)、尊重(Hormat)、信任(Keyakinan)和关怀与同情(Ihsan)等六大原则。“昌明经济”旨在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重组经济结构和加强经济竞争力,使国家在未来10年内实现昌明经济。Madani理念的提出充分考量了全球宏观经济、国家经济状况、本地社会文化因素,是更为全面且实用的战略。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Madani 理念的实际落地 在Madani理念的指引下,马来西亚政府将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将重点放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上,通过重组经济结构和加强经济竞争力,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目标。此倡议不仅旨在推动经济增长,还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马来西亚政府为实现Madani这一目标采取了许多举措。其中一些举措包括: 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政府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以帮助人们掌握新兴产业的技能,比如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促进社会和谐:政府鼓励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和政策,旨在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展望 这些举措将为马来西亚实现Madani理念所倡导的多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奠定坚实基础。在Madani理念的引领下,马来西亚正在步入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纪元,强调永续发展、尊重多元文化、信任与关怀,是一个将每个人的利益和福祉放在首位的时代。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将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更加民主、包容和可持续的国家。
    炎炎夏日,巴黎奥运选手村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与妥协:空调安装的背后
    炎炎夏日,最舒服的是莫过于呆在备有空调的凉快空间里,对吧? 然而,即将在7月26日拉开帷幕的巴黎2024年奥运会却宣布了一项消息:巴黎奥运力求举办史上最环保的奥运,当中包括不会为奥运选手村的7,000个房间安装空调,而是改为提供8,000把风扇。 巴黎奥运会组委会最初计划在奥运村中不安装空调,以减少碳足迹并展示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根据ESG趋势,这一计划旨在通过使用自然通风、节能建筑材料和其他环保技术来保持室内凉爽,从而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目标。 一、巴黎奥运村的可持续设计 巴黎奥运村的设计遵循了多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能源系统的配置,都体现了环保和节能的理念。 地热冷却系统 巴黎奥运村采用了先进的地热冷却系统,通过地下水循环来调节室内温度。这种系统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碳排放。根据相关报道,地热冷却系统可以使室内温度比室外低6到10摄氏度,即使在夏季高温期间,依然能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9】【10】。 低碳建筑材料 奥运村的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回收材料,相比传统建筑材料减少了30%的碳足迹。这不仅符合巴黎协议的目标,还展示了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10】。 太阳能与绿色屋顶 许多建筑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以提供可再生能源。此外,绿色屋顶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通过自然蒸发降温【11】。 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效益 巴黎奥运村不仅在设计上追求可持续性,其实际应用也将带来多重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长期使用和社会效益 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将转变为住宅和办公区域,满足巴黎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约32%的新住房将用于公共住房,有助于缓解巴黎的住房危机【11】。 碳排放的显著减少 巴黎2024年奥运会的目标是将碳排放量减半,远低于2012年伦敦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水平。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和创新的能源管理系统,巴黎奥运村成为了低碳排放的典范【10】。 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 为了减少交通排放,巴黎奥运会期间将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并建设了418公里的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10】。 高温挑战与运动员的反应 然而,巴黎在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极端高温天气,这给无空调的奥运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温不仅影响到运动员的休息和恢复,还可能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最近的报道,法国在2023年夏天经历了多次热浪,温度多次突破40摄氏度。 许多运动员和代表团对此表达了担忧,认为在如此高温下,缺乏空调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表现和健康。一些运动员甚至威胁,如果没有空调,他们将考虑自费租赁带空调的住宿​【12】【13】。 妥协与决策 在运动员和公众的压力下,巴黎奥组委最终决定在部分房间安装空调。这一决定显示了组织者在坚持环保目标与满足运动员需求之间的平衡尝试。根据最新报道,超过三分之一的房间将安装空调,以确保运动员在极端高温下能够获得充分的休息​ 【12】【13】。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展望 虽然这一妥协可能会对巴黎奥运会的环保声誉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它也反映了现实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复杂挑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如何在环保和舒适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未来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课题。 巴黎奥运会的这一经历为未来的主办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如何在不影响运动员健康和表现的前提下,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奥运会及其他国际赛事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结语 巴黎奥运村从无空调到部分安装空调的转变,体现了在实际操作中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现实需求的冲突与平衡。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对环保措施的广泛讨论,也为未来的大型赛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只有在环保与实际需求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全球变暖的挑战,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和优化,必将在实现环保与人类需求的和谐共存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参考资料 “巴黎奥运村无空调:走向绿色未来” – 天下杂志【8】. “No air conditioning, no problem at Paris 2024 athletes village” – Channel News Asia【9】. “Paris 2024: High ambitions for lower-carbon Games” – Olympics.com【10】. “Inside Paris 2024: How the Olympic village plans to redefine city living” – Business Standard【11】. 巴黎奧運|「無冷氣選手村」計劃告吹 逾三分之一房間受惠 – 香港雅虎【12】 巴黎奥运受热浪考验 选手村装冷气机 – 星岛网【13】   照片来源:2024年巴黎奥运会官网、脸书、Instagram
    独家专访 | 数字时代的时尚革新——Sunway College的电子服装技术探索
    数字服装设计的快速崛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服装设计正迅速崛起,成为时尚行业的重要趋势。Sunway College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前沿,成为马来西亚首家将电子服装技术引入课程的学院。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解释说:“我们的学生通过先进的软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创意到成品的整个设计过程。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也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Sunway College的先锋之路 创意设计软件Browzwear的应用 Sunway学院采用了创意设计软件Browzwear,再配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和3D数字时尚,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服装设计。Augustine介绍说:“首先,在软件中绘制出服装的底细节;然后选择布料材质,调整颜色、皮肤色调等细节,甚至可以将设计穿在虚拟模特身上,预览穿着效果。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件设计作品的所有调整和修改。” 这种设计模式不仅效率高,还能大大减少布料浪费。传统裁缝总会剩下很多不合尺寸的碎布,但使用这些软件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此外,设计文件可以直接发送给制造商,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数字服装的市场前景 除了为品牌企业输送数字化人才外,Sunway College还在推动数字服装的市场应用。学院设有一个专门的数字时尚电商平台xFashion,学生设计的虚拟服装都会在这个平台上架销售。消费者只需支付少量费用,就能获得自己中意的一款数字服装。 这种购买数字服装的体验,特别受年轻人和网红的青睐。Augustine举例说:“新娘可以拥有一款数字婚纱,在旅游途中随时可以把婚纱’穿戴’到当地的风景照中,无需携带实体婚纱就能留下独一无二的婚纱照。” Augustine向雪州王储东姑阿米尔沙和首邦市州议员黄美诗介绍马来西亚首个数字时尚电商平台xFashion。 首邦市州议员黄美诗亲自体验马来西亚首个数字时尚电商平台xFashion。 未来,平台还将提供团体、品牌等定制服务,为企业提供数字营销素材。企业无需着实布置场景、支付模特费用,就能通过数字虚拟的方式展示旗下的服装或产品。这不仅高效环保,更有利于品牌进行多元化的营销宣传。 总的来说,Sunway College通过推动数字服装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也为时尚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前景。在Augustine 的带领下,学院正努力成为引领数字时尚潮流的重要力量。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Sunway College如何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时尚行业的绿色转型。敬请期待这场关于教育与企业联手,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精彩分享!  
    独家专访 | 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Sunway College的先锋之路
    在本期的大咖专访系列中,SOMO团队采访了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我们深入探讨了该学院如何将时尚设计与环保理念有机结合,从而在这一课程领域成为引领先锋。 引领时尚教育的环保先锋 在Sunway College,Augustine所领导的时尚设计技术中心以其前瞻性的环保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时尚设计技术中心的项目总监,Augustine坚信教育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环保方面。 “我们学院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教育设计解决社会问题,让环保概念在年轻一代中得到推广。未来属于年轻人,我们需要为他们建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创造美好的未来。”Augustine说。 环保理念融入教学设计 Sunway College在课程设置上有两大方向:教育设计和绿色转型。在教育设计方面,学院强调减少浪费和循环利用材料。Augustine解释说:“我们从基本功开始,包括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每个设计中尽量减少废物和浪费。我们鼓励学生在设计时首先考虑循环的概念,使用最好的颜料,基于循环设计的理念,让颜料能够重复使用。” 学院还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捐赠的旧布料进行重新设计,以及利用绿色科技将天然材料如凤梨叶制成可持续纤维,再做成服装等。通过这些具体做法,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可持续材料和技术。 尖端技术助力绿色转型 Sunway College是马来西亚首家将电子服装技术引入课程的学院。Augustine表示:“我们使用先进创意设计软件Browzwear,再结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和3D数字时尚,让学生从设计源头就减少浪费,缩短生产线。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也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 学生可以通过软件快速看到设计效果和颜色变化,与客户互动时无需返回工作室重新制作,而是在客户面前直接展示和修改。Augustine补充道:“这有点像室内设计使用的三维软件,不同的是我们可以直接拿去生产,尺寸和所有细节都准确无误。” 此外,学院与大品牌和企业合作,这对学生就业大有帮助,因为他们在学院学到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被广泛应用。Sunway College在亚洲的地位也因此显著提升,成为被认可教授这种先进软件的学院之一。 总的来说,Sunway College通过将环保理念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之际,也为服装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在Augustine的带领下,学院正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推动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带你了解Sunway College在电子服装技术领域的探索,如何利用Browzwear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以及数字服装在市场中的广阔前景。敬请期待!
    Re:可持续设计展览:创新与包容性的绿色盛宴
    马来西亚首届跨国可持续设计展览引领环保新风尚 在日益关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正在马来西亚掀起绿色革命的浪潮。由DSGN Development、台湾设计研究院(TDRI)、Sunway College & STYLO以及马来西亚全球产学研创协会联合举办的”Re:可持续设计展览”于2024年6月19日至23日在双威金字塔购物中心盛大举行。这场非营利展览不仅展示了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和英国设计师的创新作品,更是一次关于环保、创新和社会包容性的深刻探讨。 四个阶段:重新思考我们与环境的关系 展览围绕着以下四个核心概念展开,不仅引导观众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问题,还鼓励人们重新考虑废物管理方式,探索如何通过回收、升级再造等方式赋予废弃物新的生命,最终培养起环保的生活习惯。 Re: flect 反思日常废弃物:审视包装、建筑废料和一次性用品。减少、再利用、回收并选择可持续的替代品以减少环境影响。 Re: think 重新思考废物管理方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创新解决方案。 Re: life 探索废弃材料如何通过回收、再利用、堆肥或转化为能源等方式被赋予新生命。 Re: flex 养成反思自身行为的习惯,接受可持续实践和适当的废物管理,确保为当代及后代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地球。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能产生影响。 创新设计:废物到宝藏的华丽转身 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各种令人惊叹的创新产品,从家具到时尚单品,每一件作品都诠释了设计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设计师的创意才华,更彰显了可持续设计对于未来生活的重要意义。 包容性与可持续性: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不仅关注环境可持续性,还特别强调了社会包容性。主办方与自闭症咖啡项目(Autism Café Project)合作,为自闭症群体提供了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平台,所有收益直接支持其事业,帮助自闭症人士获得自我发展。此外,展览还邀请了双溪毛糯乐龄人士活动中心(PAWE)的成员参与,并销售他们制作的环保文化袋,收益将用于支持雪兰莪及联邦直辖区痉挛儿童协会。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环境,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次展览得到了多方支持,包括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瑞典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马来西亚ESG协会以及Wonder | A Versatile Web3 Loyalty App等机构。展览通过跨国合作,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更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做出了积极贡献,涵盖了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目标4:优质教育、目标5:性别平等、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目标10:减少不平等、目标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目标12:负责人消费与生产、目标13:气候行动、目标16:和平、正义和强大机构、目标17: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等多个方面。 开幕盛况:各界代表共襄盛举 6月20日的开幕仪式上,来自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台湾设计研究院、双威教育集团、瑞典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马来西亚全球产业学术合作协会、DSGN Development等机构的代表发表了开幕致辞,彰显了各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承诺。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Re:可持续设计展览”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向更加环保、创新和包容的未来之路。它不仅是一场设计展览,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共建可持续未来的深刻对话。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样的创新思维和行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激发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Re:可持续设计展览“活动详情 日期:2024年6月19日 – 6月23日 地点:双威金字塔购物中心LG2蓝色大厅(LG2 Blue Concourse, Sunway Pyramid) 欢迎所有关心地球、热气创新的朋友前往参观,共同体验一场别开生面、融合环保、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视觉盛宴。   预告: 接下来,我们将带来SOMO团队与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的独家专访。在这场独家专访中,Augustine将深入分享Sunway College如何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以及学院与企业合作推动时尚行业绿色转型的创新举措。我们将探讨电子服装技术、可持续设计、以及ESG理念在时尚教育中的应用。敬请期待这场关于教育创新、环保实践和行业合作的精彩对话!
    人工智能需求激增,马来西亚准备崛起为数据中心强国
    科技巨头微软(Microsoft)本周宣布,以4亿令吉收购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一块数据中心开发用地。该地块面积为123.1英亩(49.8公顷),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购买程序。 微软此次收购的数据中心开发用地位于柔佛州古来区Eco Business Park VI工业园内。微软表示,这一投资将支持马来西亚在昌明经济框架下的数字化转型。此外,微软上个月还承诺在未来四年内在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以进一步推动马来西亚在昌明经济的框架下,进行数字化转型。 吸引全球科技巨头投资 近年来,马来西亚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包括来自谷歌(Google)、英伟达(Nvidi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项目。根据最新报告,马来西亚的总数据中心供应量为1.6吉瓦,包括正在建设、已承诺或处于规划早期阶段的项目。 如果所有计划中的容量都能在亚洲各地上线,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容量将仅次于日本和印度这两个面积比较大的国家。目前,日本和新加坡在数据中心的实际容量方面领先于马来西亚。 更多企业计划追加投资 Amazon Web Services(AWS)宣布,到2037年的未来14年内,将在马来西亚投资268亿令吉,以强化自家云端服务在该国的基础设施。这笔投资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一数据中心投资,是国内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的3倍。这是亚马逊在整个东南亚打造AWS区域基础设施中心的最新举措。上述计划预计可为本地发展商、初创公司、企业家、企业、政府、教育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更多选择,通过位于大马的基础设施区域管理其应用程式,并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不仅仅是微软和亚马逊,字节跳动(ByteDance)也计划在马来西亚追加投资,扩建数据中心并建设人工智能中心。此举进一步表明,全球科技公司对马来西亚作为数据中心和技术研发基地的认可。 微软在马来西亚的重大投资,以及其他科技巨头的相继投资,表明马来西亚在全球数据中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投资不仅将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还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提升马来西亚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马来西亚有望成为区域数据中心的重要枢纽。政府和企业需要继续合作,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政策的支持,以吸引更多国际投资,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在更多国际科技公司的进入下,马来西亚的数字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国家在全球数据中心领域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
    独家专访 | 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Amin Aznizan :谈在企业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
    上一篇,我们窥探了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 Amin Aznizan如何在本身企业内孕育出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理念;相信读者定能从他的分享中获益匪浅,思考如何在自身视野中融会贯通。而这一篇,他将与我们探讨公司是如何以对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为宗旨,以及他在此重要课题上的独到见解。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Amin Aznizan :谈企业文化与愿景的塑造 在SOCC Holdings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 Amin正在引领公司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在这个未来,商业成就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将相辅相成。无论是在餐饮、设施和资产管理,还是教育领域,Amin 对 ESG和SDGs的执着追求无疑极具启发意义,也具有出色的实践价值。 工作与生活融合:ESG战略核心 Amin所主张的ESG战略的基石之一就是培养工作与生活融合的文化。他不主张生硬地划分工作与生活,而是鼓励员工珍视工作,与珍视个人生活一样。这种理念有助于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样一来,工作就不再是工作,休息也不再仅仅是逃避工作,”他说。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员工士气,还能促进公司内部提高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 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并重 质量是Amin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他已从单纯节省成本的思维转变为追求全方位的优质。”一开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节省开支,哪怕只是几分钱。但通过漫长的历程,我认识到质量对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至关重要,”他坦言。SOCC Holdings通过投资优质材料和工艺,确保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大大减少了频繁更换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减轻环境影响 Amin致力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其公司各子公司均贯彻着这一理念。举例来说,隶属于SOCC Holdings的SOCC Catering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将食物浪费降至最低,并以有机方式处理剩余垃圾。尽管这仅仅是个开端,但Amin已下定决心进一步扩大这些举措的覆盖面。”我们正在酝酿更大的规模行动,但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他解释道。 社区参与与支持 Amin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还体现在公司对所在社区的支持之上。SOCC Holdings及其子公司开展了多项扶助社区的计划。在砂拉越美里,他们为一个小型彭安族(Penan)家庭社区提供教育资源和每月粮食供给。在印尼,他们亦为孤儿院提供每月生活保障。此外,自AnakMiri Kitchen旗下的Kedey Kamek于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就一直为砂拉越古晋一所孤儿院提供每日餐食。 “AnakMiri基金会” 践行社会责任承诺,Amin正在筹建”AnakMiri基金会”。该基金会旨在资助求学者、为有需要者提供食物,并支持各类教育项目。通过这些努力,Amin希望为所在社区带来持久的积极影响。 社区支持效应 Amin相信,对社区的贡献能够培育幸福友善的氛围,从而改善整体社会环境。”通过支持社区,我们能够传递幸福友善,为社会环境注入正能量,”他说。他的这些努力已在社区内孕育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个体(尤其是孤儿院孩子们)得以茁壮成长,重拾希望。 未来愿景:整合公司实现可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Amin有意整合旗下多家公司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可持续增长。通过整合AnakMiri Kitchen、SMTC Global和SOCC Holdings,他将打造一支整体实力,冲击国际市场,为团队开辟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预计这一战略整合过程将耗时两三年,届时SOCC Holdings将更上一层楼,迈向持续成功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里程。 对有志创业者的启示 Amin的创业之路为那些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强调,创业者的角色是为他人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不是亲力亲为地包办一切。”我们的职责是为员工的工作扫清障碍,而不是自己干所有的活,”他建议道。对团队绝对信任以及保持内心平衡都是卓有成效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他还强调了对事业的执著和热情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初几年往往是最不为人知的,”他指出。想要打下坚实基础,创业者必须怀着执著与远见,哪怕现实暂时看不到成果。 结语 总的来说,Amin对ESG和SDGs的执着追求,彰显了他对商业成就与社会责任相互依存的深刻理解。他在营造积极正面的企业文化、提升质量与可持续性、支持所在社区等方面的努力,为当代企业家和商界领袖树立了卓越典范。 SOMO团队衷心感谢Amin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通过这一系列深入对话,我们期望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领导者的企业哲学,认识其公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从中获益良多,开拓新的视野。
    马股主板年底开跑ESG评估,创业板2025年6月跟进
    全面推动ESG评估,提升投资价值 根据大马交易所(Bursa Malaysia)主席丹斯里阿都华希的宣布,所有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将在今年年底前接受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评估,而创业板公司则计划在2025年6月进行评估。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所有挂牌公司具备投资价值,并推动企业全面拥抱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马股市约有1000家公司挂牌交易,并在今年截至5月新增了19家上市公司。交易所目标是今年再新增23家公司上市,以达到42家公司的年度目标。 阿都华希在国行举办的“2024年Sasana Symposium大会”上指出:“这项举措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在交易所挂牌的公司都具备投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让每家公司都能全面拥抱可持续发展。” 他提到,交易所在2014年开始与富时罗素公司(FTSE Russell)合作推出富时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 Bursa Malaysia Index),最初仅包含24只股项。至今,这一指数已扩展到107只股项,但他认为这一规模仍较小。因此,交易所将采用统一的方法,对每家上市公司进行ESG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供投资者参考。 一揽子方法促进透明度 阿都华希强调,为了促进透明度和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性的信息获取,交易所将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统一的ESG评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让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ESG表现。 他还指出,除了ESG评估,交易所还通过上市公司转型计划等举措,鼓励企业提升自身表现,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 大企业积极投入减碳永续 在大会上,国家银行副总裁阿南再拉尼也分享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见解。他指出,许多已进入国际市场的大企业正积极投资,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碳抵销战略。 “作为一个经济体,我们需要提供更多投资和产品机会,吸引国内外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我们的市场,”阿南再拉尼说。“这对国行来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齐心协力推动市场发展,未来将面临市场流动方面的压力。” 他进一步解释,若无法及时采取行动吸引和留住投资者,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国行和交易所将持续合作,推动市场发展,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总结 大马交易所全面推动ESG评估,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对主板公司的评估,并在2025年6月前扩展至创业板公司。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同时,国家银行和大马交易所将继续努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共同推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大马交易所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公司和投资者创造了更可持续的未来。
    企业文化:通向永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企业正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不仅要应对市场竞争,还需顾及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凝聚员工,提高生产效率,更是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企业文化如何推动永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它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战略决策。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永续发展。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 培育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环保、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推动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支持可持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他们更愿意为企业的永续发展目标努力工作。这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整体竞争力。 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企业文化还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推动永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透明、公平的合作机制,与各方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成功案例分析 或许你也很想知道,哪些企业不仅拥有成功的企业文化,还在运营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永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小编整理了一些来自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星巴克:绿色永续发展战略 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的成功不仅在于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还在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永续发展战略。在星巴克的企业文化里,可持续发展理念显而易见,尤其注重环境环保、社区贡献和员工福利。 为了响应环境环保目标,星巴克成立了“绿色门店”。这些门店的设计、建造和运营都聚焦在减低污染和提倡绿色生活,比如说从其他星巴克门店回收、并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可回收纸杯制作的围裙,提倡可循环使用的随行杯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美区的星巴克“绿色门店”,已经实现将每年的能源消耗降低了30%;而星巴克更计划在2025年开设一万家“绿色门店”。 此外,星巴克一直以来都强调“伙伴文化”,意即将员工视为合作伙伴,不但为员工提供行业领先的福利,部分员工还享有星巴克股票份额,以提升员工忠诚度,进而达到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消费体验的目标。 Patagonia:着眼环境保护的典范 作为美国知名户外运动品牌,Patagonia一直把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的核心使命,这可从创始人在2022年的一个举动体现无遗。 2022年9月,Patagonia创始人Yvon Chouinard与配偶以及两名成年子女宣布放弃企业的所有权,并授权专注于气候变化的信托基金(Patagonia Purpose Trust)和非营利组织(Holdfast Collective)将公司所有未用作重新投资到业务中的利润,用于保护荒地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气候危机的项目和组织。 据《纽约时报》,该公司价值约30亿美元。随着这项举措,Patagonia预计每年会根据业务的健康状况,为保护地球贡献约1亿美元。这令人钦佩的企业文化和实际行动展现了Patagonia对永续发展的决心。 Petronas: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与社区发展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作为东南亚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在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能源变革趋势,始终着眼长远,在过去的20多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并推动能源转型。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Petronas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带来影响。例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水污染,推广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等。 此外,Petronas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教育、健康和社区发展等项目,支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设立多项奖学金计划,支持马来西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社会贡献。 UEM集团:重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马来西亚国有企业,UEM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文化,并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在职业培训、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领域采取多项措施。 2023年7月,UEM集团计划发行价值70亿令吉可持续伊斯兰债券,借此在未来5年推动资产成长,并探索并购机会。UEM集团计划通过直接持股方式强化国内经济生态系统,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业务,借此赚取回酬。 2024年5月16日,UEM集团与合作伙伴ITRAMAS Corp私人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签署协议,计划在柔佛州依斯干达公主城(Iskandar Puteri)发展一个占地40英亩的可再生能源工业园区,旨在于吸引中国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和供应商。 总结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提供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采取有利于永续发展的战略和实践。以上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与时俱进地营造适当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应当重视的课题。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一篇)
    增加财富的方法五花八门,当中又数投资致富颇受欢迎。然而,投资股票赚钱并非易事,还得拥有一定的知识与方法,才能获得预期中的回酬。 松大资本集团(Grandpine Capital,简称松大资本)的创办人李永安和陆国强在2003年就是本着一个疑问:“在股市赚钱需要懂什么?” 创立了松大资本,旨在于通过传递正确与专业的知识和服务,协助投资者学习价值投资,实现个人投资目标。 自成立以来,松大资本已经成功帮助超过百万户家庭做出价值投资,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此独家专访系列中,SOMO团队有幸与松大资本首席导师陈剑老师对话。 陈剑老师将针对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ESG)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在股市投资大氛围中可预见的影响;同时也就企业文化和当今政府的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政策分享他的心得与看法。 问:您认为ESG与SDGs的实践,对股市投资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陈剑老师怎么说? (例子一:英美烟草) 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随着ESG在近10年来逐渐受到注重,市场上的一些股票仿佛被“抛弃”了,尤其是倾向于“罪恶类”的股票,比如说烟、酒、博彩业等。当中,烟是首当其冲的,打个比喻,当英美烟草(BAT,4162,主板消费股)的股价在马股开始往下掉的时候,投资者纷纷质疑股价是否贬至被低估的情况了呢? 毕竟,英美烟草属于高回酬的蓝筹股。当时,我就顺着这个思路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它因为受到了本地走私烟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但是,后来我发现英美烟草的全球股价也一直在“跌跌不休”,为何会这样? 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才发现保险公司已经在商议不能够再投资英美烟草。原因很简单,作为为客户提供保障与关怀的企业,保险公司若将收益用作投资会对生命与健康带来伤害的股票,这可说不过去。 这么一来,英美烟草近年来流失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界里,如果一只股票长期没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只依靠散户投资者的话,估值肯定大幅度下降。 从英美烟草的个案中,我看到ESG对股市投资所带来的影响,它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游戏规则。除了烟草股,与博彩业相关的股票也面对相同的问题,在缺乏机构投资者的情况下,估值也不会乐观到哪去。 (例子二:云顶) 近年来比较经典的例子,应该要数2018年云顶集团主题乐园项目被迪士尼终止合约的事件了。最初,云顶大马原定与21世纪福斯(21st Century Fox)合作建设云顶二十世纪福斯主题乐园(Genting Highlands 20th Century Fox Theme Park),云顶甚至已经在该项目上投资了7.5亿美元。 然而,当21世纪福斯被迪士尼(Disney)收购以后,这项合作却告吹了!迪士尼给出了理由——不希望与博彩业务公司挂钩,因为这不符合迪士尼倡导“家庭友善”(Family-friendly)的企业文化,公司不希望把主题乐园建在赌场附近。 终止合约事件发生后,云顶大马(GENM,4715,主板消费股)的股价受到了影响,一度跌破3令吉,为2013年3月以来的新低;其母公司云顶(GENTING,3182, 主板消费股)也受到牵连,闭市股价滑落7.54%。 事实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云顶股价的表现差强人意,始终都没有再回升。 (例子三:速柏玛) 2023年4月,大马手套股速柏玛(SUPERMX,7106,主版医疗保健)创办人拿督斯里郑金升与大女儿郑崇洁疑似因为购买私人飞机事件发生意见分歧,进而牵扯出企业监管内幕,重挫股价跌势,公司市值在2天内蒸发超过3亿令吉。 如今的投资者不再“善忘” 以我个人在股票投资市场多年的经验来看,一家公司一旦发生如以上例子的负面新闻,估计公司股价在10年内都很难再回升。 为何我会这么说?理由很简单,现今的投资者和股票投资市场不再如以往那般“善忘”。以往,我们曾经看过一些公司发生内线交易、管理层被证卷委员会控告、垄断交易等个案,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市场就淡忘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一家公司这么做的话,就是犯了业界的大忌,现在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关注类似的负面新闻,更会因此而对公司的股票“敬而远之”。 第一篇小总结 如果说以往的投资者很喜欢类似英美烟草或云顶的蓝筹股,如今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选择ESG概念股。换句话说,那些在ESG标准上得分较低的股票,就会从“投资雷达”上被抹掉了。 在ESG与SDGs逐渐受到关注的大趋势下,许多公司为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都纷纷在本身的企业文化、公司运营、业务操作中注入ESG与SDGs元素。在我看来,这会是企业,乃至整个股市投资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未来:面对气候变化,共同维护地球家园
    全球变暖,不可逆转 近期,全球各地普遍出现了极端的天气现象,其中炎热干旱成为了普遍现象。许多地区遭受到了罕见的高温袭击、土地干旱、水资源匮乏。这种状况不仅仅是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如森林火灾、干旱引发的饮水危机等。气候变化的威胁不再是抽象的,而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这些现象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共同维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气候变暖,威胁加剧 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气温自工业革命以来已升高约1.1°C,而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持续上升。气温升高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加剧,如地震、热浪、干旱、洪水等。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岛屿和沿海城市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物种濒临灭绝等危机愈加普遍。 应对之策,永续发展 永续发展的迫切性 在面对如此严峻的气候挑战时,永续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永续发展追求的是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空间。而要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其影响。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责任,更是对未来生存的保障。 每个人都是行动者 我们正身处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生态环境命运与共。每个人的点滴行为都将对环境产生影响。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地球家园的永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携手共建绿色家园,开启永续人居环境。 总结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动。通过转型发展模式、改善生存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宜居的地球家园。我们拥有的,不仅是美丽的大自然,更多的是对地球和谐发展的责任。只有通过全球合作,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让地球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
    沙地新能源巨头拟在马投资477亿,马沙两国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蓝图
    近日,沙地可再生新能源巨头国际电力与水务公司(ACWA Power)表明,有意在10年内透过与马来西亚Cypark 资源(CYPARK,5184,主板工业股)合作,在马来西亚投资逾100亿美元(约477亿令吉),共同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随着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这项好消息,随即引起各造的高度关注,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将迎来新的里程碑。安华表示,沙地选择继续在我国投资的原因之一,是对我国有信心,包括政治稳定、领导政策明确,以及公务员和政府官联公司的高效运作。 首相安华在利雅得与ACWA Power主席莫哈末阿布纳央会面。(图片转载自首相安华面子书) 马来西亚愿共同实现沙地2030愿景 日前,首相安华在沙地首都利雅得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特别会议,回国前特地到利雅得王宫拜会了沙地王储兼首相萨勒曼。两人就两国未来的合作进行了谈话。 首相安华表示,马来西亚愿意与沙地探索新合作领域,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氢能领域,以共同实现沙地2030年愿景。 科普一下:什么是沙地2030年愿景? 沙地愿景2030(Saudi Vision 2030)是沙地政府于2016年公布的经济计划,为沙地确立三大愿景目标,即成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国家、全球性投资强国、以及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世界枢纽。 在与王储的会面中,首相安华进一步欢迎沙地投资者来马探索高价值项目的潜在投资,尤其是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国防、电气与电子和航天相关的领域。 (视频转载自首相安华面子书) 合作共赢,马沙两国共筑绿色未来 马来西亚与沙地之间的合作将是一场双赢的局面。沙地作为全球能源巨头,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实力,可以为马来西亚在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而马来西亚则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活跃的经济环境,为沙地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双方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的繁荣,更能够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海藻:替代塑料的生态之路?
    塑料危机与寻找可持续替代品的迫切性 随着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寻找可持续替代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塑料的非可降解性和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催生了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追求。在这一背景下,海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材料,其生物可降解性和环保特性成为吸引人们关注的焦点。 海藻塑料的潜力:可降解性与可持续性 海藻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成为塑料制品的替代品。与传统塑料相比,海藻塑料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可持续性。海藻生长速度快,不需要大量的化学品和水资源,且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迅速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海藻塑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绿色材料。 Sway公司的努力与创新:开拓海藻塑料的应用领域 Sway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创新企业,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海藻塑料。他们通过对海藻的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海藻塑料产品,并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他们研发了海藻塑料包装材料,用于食品、日常用品等领域,以及用于制作生物降解的塑料袋,替代传统的塑料袋。Sway公司的努力和创新为海藻塑料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为解决塑料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挑战与希望:海藻塑料产业的发展路径 尽管海藻塑料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商业化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海藻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也需要不断改进。此外,海藻塑料产业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促进海藻塑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海藻塑料产业仍然充满着希望和机遇。 海藻或许是解决塑料危机的新出路 综上所述,海藻塑料作为一种具有可降解性和环保特性的替代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海藻塑料产业有望在未来成为解决塑料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32年以来最大单笔投资,微软宣布投资22亿美元加速大马数字化转型
    微软公司昨日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在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约105亿令吉),以加速大马的数字化转型,并推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这项投资预计将大力提升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数字经济中心的地位,同时培养约30万名本地IT专业人才。 (图片转载自 Jabatan Perdana Menteri Instagram) 支援大马AI转型 微软主席兼首席执行员纳德拉表示,微软选择马来西亚作为投资对象,是基于我国在地理位置、政治稳定性及经济增长潜力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外,微软计划与本地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一系列培训和认证项目,加速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这些项目不仅包括资金投资,还涉及建设多个新的数据中心和研发设施,以支持高速互联网和云服务的需求增长。这将直接促进马来西亚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大数据和实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方面。 (图片转载自 Jabatan Penerangan Malaysia 官网) 对大马稳定政策有信心 首相安华在面子书透露:“微软的投资证明了他们对马来西亚坚实的经济基础、明确的政策,以及对投资友好和政治稳定的信心。希望这次合作能够给国家和全体公民带来好处。” 政府预期,通过提升技术基础设施和专业技能,马来西亚能够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进一步推动经济多元化。 (图片转载自首相安华面子书) 放眼大马成为全球关注的数字经济体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亚洲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微软此举将对马来西亚的长期经济前景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和本地智力,这一策略将使马来西亚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这也显示了国际大型科技公司对马来西亚政府支持创新和技术发展政策的信心。 总的来说,微软这一重大投资,将为马来西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区域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马来西亚将成为全球关注的数字经济体。 (图片转载自首相安华面子书)
    人工智能与永续发展:智慧赋能可持续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AI技术的应用对于实现永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人工智能在推动永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探索如何在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人工智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AI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监测森林覆盖率、海洋污染程度等关键环境指标,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人工智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智能电网和能源管理系统,AI技术可以优化能源分配和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医疗保健、教育和经济领域,人工智能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AI技术可以加速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效率;个性化地辅助学习,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创新和创业,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道德问题等。因此,我们必须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稳定。 总结 人工智能与永续发展密不可分,其发展将为实现永续发展目标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能源、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挑战,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繁荣的未来。因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永续发展的深度融合,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挑战与机遇:探讨全球粮食危机
    现实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以及粮食分配的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的严重程度。这一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对全球稳定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挑战背后的根源:分析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 全球粮食危机的根源在于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首先,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涝、飓风等,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其次,粮食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的困难。此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使得粮食分配不均,造成了粮食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最后,冲突和战争、贫困和不平等等社会问题也影响了粮食生产和供给。 应对挑战: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路径 解决全球粮食危机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行动。首先,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应对与减缓措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其次,需要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同时,还需要加强粮食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促进粮食的公平分配,保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粮食供给。最后,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冲突和战争等问题,为粮食生产提供和平与稳定的环境。 抓住机遇:全球粮食安全带来的发展机遇 尽管全球粮食危机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发展的机遇。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同时,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还将增强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全球粮食安全带来的发展机遇,共同努力,实现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在全球粮食危机面前,我们需要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只有通过全球合作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类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文创与梦想,真的可以当饭吃吗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文化创意产业和个人梦想不再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它们已经逐渐被视为可以创造实质性经济价值的事业。昌明经济政策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SOMO举办了昌明经济论坛,以探讨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文创与梦想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 本次论坛由SOMO社长Hedki和马来西亚创作型网红Bingyen担任主讲人,分享主题为“文创与梦想,真的可以当饭吃吗”。这是他们继“和你一起”歌曲后的再度合作。作为文创和有梦想的一份子,他们分享了他们如何将文创与梦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和事业成就。 Hedki分享了他对文创产业的深入理解和看法。他强调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认为它不仅可以为经济带来增长,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他分享了一些在昌明经济政策指导下,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发掘潜力,实现文创项目的成功案例。 Bingyen则从个人经验出发,讲述了他如何将个人的兴趣和梦想转化为事业。他分享了自己在网络平台上的创作经验,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吸引粉丝,实现经济收益。他鼓励大家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坚信文创事业是可以当饭吃的。 在论坛结束前,两人还一同合唱了“和你一起”歌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励志的音乐分享。 他们的分享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广大创意和梦想的追求者指明了方向,鼓励大家在昌明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伐,实现事业的成功和梦想的实现。
    TNB与Sime Darby Property携手共建城镇可持续能源
    马来西亚电力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TNB)与房地产开发商Sime Darby Property携手合作,致力于加速后者城镇开发中的可持续能源项目。这一创纪录的合作伙伴关系于近日正式达成,标志着双方为推动马来西亚清洁能源目标迈出了显著的一步。 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MoU),TNB和Sime Darby Property将在未来两年内共同致力于实施一系列可持续能源倡议,包括屋顶太阳能安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创新的微电网解决方案,覆盖Sime Darby Property的多个城镇开发项目。 TNB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合作体现了公司在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引领地位,并通过与Sime Darby等行业领导者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城镇发展中的清洁能源应用。 该声明强调,这一合作计划不仅是TNB致力于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延伸,也是Sime Darby Property致力于推动环保发展的体现。双方将通过整合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打造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城镇生活。 TN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Ir. Baharin Din在谈到这一合作时表示:“通过这份谅解备忘录,我们旨在显著贡献于马来西亚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70%的可再生能源容量。” 这次合作不仅是TNB与Sime Darby Property在马来西亚埃尔米纳市Elmina Grove开发智能绿色家居解决方案合作的延续,更是双方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目标上的共同承诺的体现。 通过这一伙伴关系,TNB和Sime Darby Property共同展示了对Net Zero 2050的共同承诺,并在运营和社区中推动可持续实践。这标志着TNB在引领负责任能源转型方面的领导地位,以及对创新解决方案为可持续未来做出贡献的执着。 Baharin表示:“这一合作是马来西亚清洁能源迈进的显著一步,彰显了我们致力于打造更环保城镇的承诺。共同引领通向更绿色未来的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榜样,支持马来西亚实现更清洁环境的目标。” 这一合作不仅是两家公司的战略伙伴关系,更是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的具体体现,为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城镇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信用市场蓬勃发展,BCX引领亚洲碳交易革新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信用市场正迎来蓬勃的发展,成为政府和企业实现零碳目标的重要工具。根据最新的世界银行数据,全球碳市场在2022年创下了约23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显示碳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 自愿碳市场(VCM)占据全球碳市场逐渐扩大的份额,预计在2037年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碳定价机制覆盖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排放,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支持。 随着能源转型势头的增强和国家气候目标的制定,亚洲地区有望在碳信用市场中取得显著增长。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具有财务可行性的碳信用项目,亚洲超过一半的濒危森林有望得到保护,避免排放高达8.3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Bursa Carbon Exchange(BCX)作为全球首家遵循伊斯兰金融原则的VCM交易所,于2022年12月9日启动,致力于促进碳信用的交易,为VCM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助力马来西亚实现2050年零碳排放目标。 BCX量身定制的机制 在BCX上,买家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项目类型查询各种碳信用项目,其中包括全球或本地、基于自然或技术的合同。BCX为不同投资者提供了三种灵活的交易模式:连续交易、场外交易和拍卖。 连续交易机制:适用于寻求基于多种特征的标准合同的参与者,如项目类型、地理位置、年代和附加利益等。这种机制允许买家购买由BCX汇总和验证的碳信用,例如全球技术基础碳合同(GTC)或全球自然基础加碳合同(GNC+),为企业买家简化了选择过程。 场外交易:促进参与者之间的双边交易,并由BCX进行结算和清算。这为投资者提供了直接投资于特定项目的机会。 拍卖机制:通过拍卖引入新的标准碳信用产品,实现价格发现。BCX于2023年3月16日成功举行了首次电子拍卖,清算了15万单位的自愿碳信用,得到了各行业买家的积极参与。 BCX的创新机制和伊斯兰金融原则的遵循使其在全球碳交易中独树一帜,为亚洲碳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NETR | SAVE 4.0 购冷气冰箱回扣RM400!NETR推动大马能源效率
    2023年12月,天然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NRECC)推出了“高效节能达致可持续性4.0”(SAVE 4.0),购买2021年起能源委员会认证的四星或五星的“能效标签”节能冷气和冰箱时,便能获得高达400令吉的电子回扣! 这实际上是《国家能源转型转型路线图》(NETR)六个能源转型杠杆之一——“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能源效率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节能”或“省电”,但这概念更强调用更少的能源达到更大的效果,也就是更有效率地善用能源。当我们使用的能源变少了,个人和企业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减少生产能源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早在2015年,政府发布了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NEEAP),详细说明了住宅、商业和工业部门在10年内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希望在2025年以前减少8%电力消耗的目标。 《国家能源转型转型路线图》(NETR)也在《2022-2040年国家能源政策》(DTN)的基础上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到2040年,实现约21%的能源节约,其中住宅为15%,工业和商业为22%;而到2050年,这一目标提升至22%,具体包括住宅20%和工业商业23%。 从SAVE 4.0 计划不难发现,政府望透过奖励机制刺激能效市场的需求,那么商家的订单也会随之增加,也更有动力生产和研发这方面的产品。除了消费者和商家层面,根据NETR第二阶段的报告,政府将投资70亿令吉来改造政府建筑,推动能源效率。 首相安华也在公开演讲表示将建立能源服务公司(ESCO)平台,以汇集政府建筑改造项目的中介,以及鼓励能源市场里公私领域的协商调整。从这两个计划可以看见政府在推动能效方面的决心,相信当全国政府建筑开始走向更节能的目标时,势必会让更多家庭和企业对绿色能源增加不少信心。 参考资料: 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Roadmap (NETR). Ministry of  Economy, 2023. “RM2b allocation for 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Facility.” The Malaysian Reserve, 29 Aug. 2023. Accessed 30 November. 2024. 〈环境部推出SAVE 4.0 购节能冷气冰箱回扣400〉,星洲网,2023年12月10日,2023年1月10日读取。
    NIMP 2030 | 废料变宝藏(三):绿色先锋企业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相较于线性经济更可低碳且持续的经济模式,也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第12目标——促进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在先前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一些国家对于循环经济所采取的措施,接下来将介绍不同企业如何善用各自的优势与创意,践行循环经济! 1. 远东新世纪 远东新世纪自1988年投入循环经济,是台湾第一家宝特瓶回收再生厂。该企业从海、陆、空三方面建立废弃物回收的再制技术。 例如陆地方面,该企业每年回收超过200亿支宝特瓶,将废弃宝特瓶再制成纺织品。至于海洋,远东新世纪多年来已拦截14 000公吨海洋废弃塑料,将其变身世界足球赛衣服。空气方面,该企业甚至将工厂废气转化为“废气回收衣”,在全球率先实现这一创举!远东新世纪不负众望荣获了2023年台湾“国家永续发展奖”,并承诺在迈向低碳之路上会引领更多企业参与。 2. Patagonia 美国户外休闲服装零售商Patagonia是非常前沿的绿色企业,其在1986年已承诺迈向可持续发展,开始实践循环经济。Patagonia推出了“Worn Wear”计划,不仅鼓励顾客再修复、再利用、再回收他们的衣服,还身体力行为破损的服装提供修补服务。 该品牌还推出了一系列采用回收材料、有机棉和其他可续纤维的服装。顾客不仅可选择以旧换新,也可选择到相关二手店购买二手衣来换取积分。通过这一举措,Patagonia成功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旧服装的浪费。 3. IKEA 瑞典家居零售巨头 IKEA近年提出三大承诺:回收计划、循环服务和投资可持续材料,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倡议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 首先,IKEA 60%的产品采用可再生物料,其中多数木材和回收塑料已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不仅如此,IKEA的回收计划允许顾客退还家具、租赁物品或购买翻新过的家具,并鼓励顾客养成可续的购物习惯。 4. Shan Poornam Metals Sdn. Bhd.  大马本土废物回收与精炼公司Shan Poornam Metals Sdn. Bhd. (SPM),从原本的废料收集中心逐步发展为工业肥料管理的区域领导者。SPM对环境合理管理(ESM)拥有先进的ECO绿色技术和专门的研发团队,采用封闭循环的回收方式处理废弃物,每个月所处理的工业固体和液体废物高达5000吨! 当中拥有许多高质量再生资源,如二次铝合金锭、铜阴极、半导体化合物、稀土、金、银和铂,可用于制造新产品。政府希望该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与电子与电气(E&E)行业共同发展,以提高废料的回收率,迈向零废弃物的目标。 5. Purpose Plastic Purpose Plastics是一家致力于实践循环经济的新创企业,主要关注如何减少马来西亚废弃塑料所带来的环境破坏。该企业通过收拾废弃塑料、处理塑料、颜色分类、碎切塑料等加工步骤,并以项目式雇佣难民来协助加工。 该企业将废弃塑料创意地转化成许多时尚物品,例如收纳盒、杯垫、蜡烛台、耳环及中国象棋套装。 由HDPE、PP、PET等再生塑料和树脂制成的中国象棋套装 参考资料: “Becoming a circular business”IKEA Taiwan Online, www.ikea.com.tw/en/about/climate-environment/circular-business. “Case study: Patagonia – Worn Wear Program”Circular X, 2020, www.circularx.eu. FE Magazine.“FENC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green products from sea, air, and land-Far Eastern New Century”Far Eastern New Century, 1 Dec 2021. “Purpose Plastics turns upcycled plastics into stylish home décor and fashion items”The Edge Malaysia, 24 May 2022. “Revolutionising Waste Management: Shan Poornam Group’s Journey to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31 Dec 2023.
    开启碳中和新时代,探索碳交易的契机与挑战
    在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时,碳交易成为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热 话题。了解碳交易是如何在企业和全球层面推动碳中和目标的。 在当今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时,碳交易正成为引领可持续未来的关键领域。你是否曾想过,通过买卖碳配额,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塑造自己的绿色形象?碳交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机制,能够在全球层面推动减排目标的实现?让我们一同踏上探索碳交易的旅程,揭开这个激动人心的领域的神秘面纱! 碳交易:解密全球碳中和新趋势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升温,碳交易作为一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成为企业和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关键工具。那么,碳交易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交易系统。企业和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和销售碳配额,实现碳排放的有效管理。这种市场化的方法鼓励各方采取更环保的措施,推动全球碳减排。 碳市场的运作原理: 碳市场通常分为两种交易方式:碳排放交易(ETS)和碳抵销。碳排放交易允许企业在一定的排放限额内自由买卖碳配额,激励企业采取低碳技术。而碳抵销则是通过支持和投资项目来弥补企业无法降低的排放量,如植树项目或清洁能源计划。 碳交易的全球趋势: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加入碳交易,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碳市场网络。欧盟、中国、美国等地都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碳交易系统,使得碳交易成为推动全球碳中和的重要推手。 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优势: 企业通过参与碳交易不仅能够履行社会责任,还能够获得碳市场的经济激励。通过降低碳排放,企业可以在碳市场上获得额外的经济回报,同时提升自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形象。 碳交易的挑战与未来: 尽管碳交易有望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工具,但也面临着监管标准、市场波动和公平性等一系列挑战。未来,碳交易需要更加健全的法规和国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 科技创新与碳监测: 未来的碳交易将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先进的碳监测技术,如卫星遥感和区块链,可以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为碳市场的高效运作提供支持。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参与碳交易不仅是为了符合法规要求,更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未来,碳市场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引导企业向更环保和社会负责的方向发展。 跨国合作与碳市场联动: 全球气候变化是跨国性的挑战,因此未来的碳交易需要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应当联动,形成一个整体的碳交易生态系统,共同推动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激励创新项目与绿色技术: 碳交易将成为激励创新项目和绿色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企业和国家可以通过支持碳抵销项目,推动新兴绿色技术的应用,从而加速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培养碳市场人才: 随着碳交易的普及,培养具备碳市场专业知识的人才将变得至关重要。未来,将会涌现更多的碳市场专业人才,为碳交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碳交易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手段,更是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未来,随着科技创新、跨国合作和社会责任观念的深入发展,碳交易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引领碳中和的新时代。点击了解更多,追踪碳交易的未来发展趋势,共同塑造碳中和的可持续未来! 碳交易作为推动碳中和的关键机制,正引领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点击了解更多,探索碳交易的发展趋势,共同迈向碳中和的未来!
    2023年ESG正面影响奖正在接受报名!
    星报媒体主办、华侨银行盛情赞助的“2023年ESG正面影响奖”(ESG Positive Impact Awards 2023)正在开放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27日。 随着全球国家和企业将焦点转向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无论你是大型或小型企业,实践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已成为必然趋势。2023年ESG正面影响奖为马来西亚企业提供展现ESG转型的决心,还有机会让先锋企业引领其他企业,鼓励同行、投资者与利益相关者共同为地球尽一份力。 这一决心恰好符合《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任务三:推动净零碳排放中的“创建脱碳途径的榜样”,该比赛也获得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NRECC)及国际贸易及工业部(MITI)的荣誉认证。 2023年ESG正面影响奖的奖项类别丰富,与ESG目标一致,共分成15个奖项,分别是: 环境方面 可持续生态系统、水源管理与效率、废料管理、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 社会方面 多元、平等与包容、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人权和劳工标准、人才管理、良好的健康与福祉 治理方面 治理、报告和透明度 其他方面 供应链管理、创新伙伴关系、转型 每个奖项将根据每家公司最新财务报表中的年销售额及行业类别分类,分别是商品类的大型企业、服务类的大型企业、商品类的中小型企业与服务类的中小型企业。根据往年比赛的观察,该比赛预计会有60位获奖名额。 每位获奖者将赢得精美奖杯一座,并有权在企业与广告宣传上使用“ESG Positive Impact”的标志与字母组合。此外,赢家将获得网络与印刷媒体的曝光,“最杰出ESG项目”的获奖者将接受The Star独家专题报道。同时,他们有机会受邀参与特别的商业活动,以协助更多企业往ESG目标迈进。 无缘获奖的参与者也将获得颁奖典礼的免费座位,并有机会自我审视ESG进程,与重要的专业人士与商业同仁建立联系。 2022年ESG正面影响奖主办方与获奖者们合照 参与条件 公司依照2016年公司法于马来西亚合法成立。 对于集团,只有根据2016年公司法在马来西亚合法成立的公司才有资格单独或形式上的集团申请。 必须提交过去三个财年的经审计财务报表。 参赛项目可以是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项目。然而,该项目将仅根据2023年1月至12月之间产生的影响进行评判。 组织不得破产,并且不得有任何损害该奖项计划形象的法律诉讼/声誉。 组织必须为所提出的倡议提供法规或确认文件(即政府参与和确认信、新闻剪报、媒体文章等)。 重要日期 开放报名 2023年9月12日 截止日期 2024年5月27日 评审申请 2024年6月 颁奖典礼 2024年7月 每个奖项的报名费为RM1000,欲报名或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浏览官网 https://staresgawards.com.my/ 。   资料与图片来源: ESG Positive Impact Awards 2023官网 The Star官方脸书
    中国企业共谋ESG发展,呼唤全面合作构建生态体
    在中国ESG(环境、社会、治理)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由国内领先的ESG研究机构主持的一场圆桌论坛于今日举行。著名主持人王凯迎来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ESG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ESG生态体系。 研究院主持人王志峰介绍了腾讯在ESG方面的特色做法。腾讯不仅在自身ESG报告方面积极履行港交所要求,还着力推动ESG标准的制定。王志峰表示,腾讯通过在金融领域建立ESG评价体系,参与国内外ESG标准研究,以及推动ESG教育,致力于为中国ESG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王院长同时指出,中国在ESG发展方面相对全球还有差距,呼吁更多企业参与ESG建设。他提到,不仅需要企业在自身ESG报告中加强相关工作,还需要加强与智库、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推动形成一系列ESG标准和指引。 在座的专家们一致认为,ESG在中国尚未完全为大众所了解,需要加强科普和教育工作。腾讯与德勤等合作,打造了ESG洞 科普教育的视频,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传递ESG的核心概念。此外,王凯表示,通过连续举办国家双碳战略ESG论坛等活动,也希望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推动ESG在中国的发展。 本次论坛共同呼吁,ESG发展需要企业、智库、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ESG生态体系,为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这场论坛为推动ESG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为未来合作共赢奠定了基础。
    从农业经济到全球最佳中高收入国家的奇妙演变!
    1957年独立时,马来西亚是一个农业经济,普遍存在贫困和匮乏,但如今,它已迅速崛起为世界上表现最佳的中高收入国家之一。拥有充满活力但成熟的民主制度,经济正朝着高收入国家的地位迈进,毫无疑问,马来西亚是一个发展成功的故事。 然而,与其他有抱负的中高收入国家一样,马来西亚面临一系列“最后一里路”的发展挑战。 确实,在该国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过程中,变革的步伐可能会将一些群体甩在后面。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气候危机前线的地理偏远社区、土著群体以及一些无国籍人士、移民和难民,SDG进展和关键公共服务的获取仍存在显著差距。 为解决这些关键差距,联合国团队与驻地协调员办公室紧密合作,与马来西亚SDG基金会(MySDG Foundation)共同推出了马来西亚-联合国SDG信托基金。该基金最初由驻地协调员办公室和财政部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支持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项目,以向这些常常被排除在外和边缘化的社区交付SDGs。 该基金采用透明和开放的资金模式运作,旨在支持多样化的项目组合——从赋权因COVID-19大流行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低收入学生,到帮助释放土著小农户的全部潜力。在联合国合作框架和MySDG基金会愿景的指导下,项目被选择涵盖了三个主题支柱,这些支柱与联合国秘书 呼吁的六个转型领域密切相关,以推动所有SDGs的进展: 人民与繁荣 – 解决生计、健康和营养方面的挑战。该支柱下的示范项目包括为残障 年提供社会保护和就业机会,赋权弱势妇女,以及解决富裕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 环境课题 – 通过适应性措施增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抵御力,对抗生物多样性损失,支持依赖自然资源的群体,并解决污染问题。该支柱下的一个关键项目旨在使森林社区能够与其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并防止生物多样性流失。 和平与伙伴关系 – 促进 来 亚多元社区之间的凝聚,优先考虑所有人的人权。该支柱下的项目为马来西亚一些最被排除在外的群体提供支持,包括移民、难民和无证人士。 对于今年6月的第一轮提案征集,该基金收到了来自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超过230份资金申请,涵盖了各种SDGs和受益者类型。从中选取了约15个项目进行实施,财政资金约430万美元。 尽管去年正式启动并得到政府赞助的MySDG基金会的贡献,但该基金是与政府和其他国家伙伴多年来密集协商的结果。
    馬來西亞SOMO說墨集團參訪DAKUO園區,攜手誠研創新締結雙邊商務合作平台
    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說明KO-IN與DAKUO基地的營運方向與輔導重點 來自馬來西亞的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帶領的10人代表團,由ACFPT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陪同,於7月18日參訪了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園區經營單位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接待了他們,並向代表團介紹了KO-IN智高點與DAKUO園區的營運方向、輔導重點及現況成效。現場互動熱絡,雙方共同期待後續合作機會。 誠研創新總經理鍾金峯(左一)、ACFPT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左二)、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左三)、及說墨集團夥伴(右)透過視訊會議交流 此次馬來西亞訪問團的參訪重點在於了解高雄市在數位科技及新創領域的創新創業能量,並希望建立台灣與馬來西亞雙邊的商業情報及新創合作機制,並結合大中華市場及東南亞市場。通過每月一次的交流聚會,分享國際商務資訊、投資商機及特定合作議題,賦能新創企業,推動品牌及服務的出海。園區營運單位「誠研創新」總經理鍾金峯當日因北上洽公,故特別通過視訊會議,向來賓介紹園區內的科技投資與產業育成方向,並期待與SOMO集團對接國際合作,特別是在品牌創新與科技賦能方面。另,營運總監曾韋婷則實地介紹各家進駐企業,目前共有近40家科技企業齊聚KO-IN與DAKUO,透過以大帶小模式來對接新市場客戶需求,共同開拓藍海商機。 高谷科技執行長劉信政說明近15萬用戶的「診所通」APP及商業模式 園區並邀請了「高谷科技」執行長劉信政進行現場交流。疫情後民眾看診習慣改變,高谷科技看好診所線上預約看診的趨勢與商機,致力開發「診所通APP」,已擁有近15萬用戶。該APP的友善介面和良好用戶體驗,成功地將消費者需求與診所服務路徑相連接,提供線上預約、看診進度、診所地圖搜尋等功能,並計劃加入個人化首頁及健康管理等服務。 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左一)簡介DAKUO數創中心基地環境及設施 接著,誠研創新邀請大家參觀園區環境及介紹基地進駐夥伴,分享了縮蒔森林植物自療生態體驗、格雷迪奧農業燻蒸技術、大中圖書終身學習OMO平台、易展教育AI語音辨識教育工具、福委公司提供的企業福委會多樣選擇、張飛創意行銷方案、奧緹整合行銷的線上線下通路發展、愛行美推動的AI醫療科技、雙肩智慧科技農業整廠解決方案、新思維智能OMO品牌營運與碳中和解決方案、台灣骨王生技智慧科技輔助解決方案等。現場討論熱烈,雙方思考如何創造具體合作機會。活動最後在大廳進行大合影後愉快結束,並相約下次的線上交流活動再相見。 SOMO說墨集團與DAKUO進駐廠商交流十分熱絡,共同期待盡快能有具體的合作議題創造新創交流與技術落地機會 SOMO說墨集團社長王赫奇(右)致贈誠研創新營運總監曾韋婷(左)禮品 (本文轉載自: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 )
    独家专访 | 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Amin Aznizan :谈企业文化与愿景的塑造
    Amin Aznizan,一位来自东马砂拉越的连续创业家,拥有超过10年的多元化商业经验,同时身兼多家企业的高管职位,即AnakMiri Kitchen创始人(第一代)、SMTC Global董事(第二代)以及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第三代)。在多重身份的驱动下,他在各商业领域的成就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他的成功?为了解开谜底,SOMO团队特地登门专访这位商界领袖,窥探他的企业理念、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他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独到见解。 生长于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家庭,Amin的创业家精神自小根植。他独特的领导理念和企业文化塑造了旗下的AnakMiri Kitchen和SMTC Global等子公司的卓越成就。 矢志成为行业翘楚 Amin为SOCC Holdings树立了宏伟而明确的愿景: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中东和东盟市场的行业领导者。这一愿景贯穿公司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餐饮、培训与教育以及设施管理。对Amin而言,行业领导地位不仅意味着统治市场份额,更代表着在各自领域树立卓越与创新的新标杆。 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Amin在SOCC Holdings倡导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富有多元层面。一切始于明确的组织架构,这是确保有效沟通和运营清晰的关键所在。”组织架构非常重要,”他强调道,”它让公司内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谁有权力下达指令,以及该向谁寻求指导和解答。” 然而,这种对组织层级的严格执行并不意味着等级制度森严,Amin倡导的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他以身作则,展现了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应当亲力亲为的领导风范。”在我们的企业里,我虽然是集团董事经理、公司董事或CEO,但实际操作时,如果需要的话,我甚至会自己去洗盘子,”他说。坚守等级制度以确保清晰,同时营造平等团结的氛围,这种两手兼顾的做法正是Amin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面对挑战与适应 在一家如SOCC Holdings般历史悠久的公司中,推行新的文化理念自然会遇到一些阻力。Amin坦言,起初一些资深员工难免会对这位年轻领导人的新举措持怀疑态度。”他们自然会想,’这个年轻人有什么了不起,他又懂什么?'”他指出。不过,SOCC Holdings内部团结友爱的氛围有助于新理念的顺利推行。Amin的策略是以身作则,赢得团队的信任和认同。”重点不在于空谈’你们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有用’。而是要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作为表率,”他解释道。 勇于创新与冒险 Amin的领导风格还体现在敢于承担风险、突破常规的特质上,这与上一代人较为保守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他虽然珍惜前人为SOCC Holdings带来的卓越运营和低人员流失率,但同时意识到扩张和创新的必要性。”老一辈人可能过于规避风险、操之过谨…而我的职责就是审视目前的状况,想办法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我对现状由衷感激,这个公司的工作环境确实非常良好。唯一需要改变的就是确立一个恰当的管理架构,”Amin坚定地表示。 授权与赋能并重 赋权也是Amin领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相信要让员工自主选择最佳的工作方式,从而培养对公司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不过,在授权之前,他会先确保团队与公司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如果在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贸然赋予权力,那只会让员工进一步偏离公司的目标,”他警示说。 巧妙留任人才 留住顶尖人才对SOCC Holdings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Amin采用了一系列注重赋权和增强归属感的策略。”赋权是我非常钟爱的理念,”他说。员工获得充分授权,再加上公司鲜明的文化理念,自然而然就会对SOCC Holdings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更愿意选择留任。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道 Amin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态度别具慧眼,他主张要平等体认这两者的重要性,而不是笼统地将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我追求的境界是,珍视工作的同时也珍视生活和休息时光,”他解释说。如此一来,工作便不再是负担,休息时光也不再是逃避工作的手段。 总的来说,Amin在 SOCC Holdings展现出的领导力和企业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合了严谨与灵活、冒险与审慎、赋权与理念统一。他的愿景和价值观不仅推动了公司的腾飞,更为员工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预告:作为公司掌舵人,Amin如何以身作则,将环境、社会及良好公司治理的理念融入业务运营?如何在实践中孕育出卓越的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下一篇,我们为你揭晓答案,记得期待!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二篇)
    延续第一篇云顶集团主题乐园被迪斯尼终止合约的例子,松大资本独家专访系列第二篇,我们将请陈剑老师与我们探讨企业文化与投资之间的联系。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一篇)        问:上一篇,我们说到云顶大马(Genting Malaysia)与21世纪福斯(21st Century Fox)签署合约,要在云顶高原打造户外主题公园“20世纪福斯”,后来却因提倡“家庭友善”企业文化的迪士尼(Disney)收购21世纪福斯,不愿与博彩行业挂钩而使合作计划告吹。针对这一点,您认为企业文化如何影响着投资策略? 陈剑老师怎么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企业文化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可说是日益凸显;而云顶与21世纪福斯和迪士尼之间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它引发了我们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投资决策与企业文化之间密切相关的关系。 孔子《论语●卫灵公》有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的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这个道理,既然彼此志向理念不同,哪能一起谋划共事呢? 云顶与迪士尼的案例,就是因为彼此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博彩业并不符合迪士尼的企业形象,因此才会对主题公园合作计划喊停。 投资还得看彼此契合度 以上的例子就说明了投资策略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还需考虑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程度。 另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决策不仅与企业的战略有关,也与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息息相关。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通过研究公司的年报了解经营者的文化和理念,从而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潜在风险。 从公司年报看出经营者的文化和理念 研究公司年报时,建议可多关注以下几点,即可窥见经营者的文化和理念: 使命和价值观声明:了解经营者对公司发展的愿景和所重视的核心价值; 管理层致辞:阐明经营者对公司战略的方向和未来发展; 公司文化和员工关怀:反映经营者对员工和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投资和创新: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布局; 风险管理和透明度:展示经营者对企业治理和透明度的追求。 第二篇小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好的企业文化也并非永远不变。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下,经营者也可能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整和重塑,以符合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精明的投资者,需要不断关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并据此调整本身的投资策略和决策。
    企业文化:通向永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企业正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不仅要应对市场竞争,还需顾及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凝聚员工,提高生产效率,更是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企业文化如何推动永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它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战略决策。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永续发展。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 培育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环保、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推动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支持可持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他们更愿意为企业的永续发展目标努力工作。这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整体竞争力。 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企业文化还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推动永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透明、公平的合作机制,与各方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成功案例分析 或许你也很想知道,哪些企业不仅拥有成功的企业文化,还在运营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永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小编整理了一些来自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星巴克:绿色永续发展战略 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的成功不仅在于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还在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永续发展战略。在星巴克的企业文化里,可持续发展理念显而易见,尤其注重环境环保、社区贡献和员工福利。 为了响应环境环保目标,星巴克成立了“绿色门店”。这些门店的设计、建造和运营都聚焦在减低污染和提倡绿色生活,比如说从其他星巴克门店回收、并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可回收纸杯制作的围裙,提倡可循环使用的随行杯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美区的星巴克“绿色门店”,已经实现将每年的能源消耗降低了30%;而星巴克更计划在2025年开设一万家“绿色门店”。 此外,星巴克一直以来都强调“伙伴文化”,意即将员工视为合作伙伴,不但为员工提供行业领先的福利,部分员工还享有星巴克股票份额,以提升员工忠诚度,进而达到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消费体验的目标。 Patagonia:着眼环境保护的典范 作为美国知名户外运动品牌,Patagonia一直把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的核心使命,这可从创始人在2022年的一个举动体现无遗。 2022年9月,Patagonia创始人Yvon Chouinard与配偶以及两名成年子女宣布放弃企业的所有权,并授权专注于气候变化的信托基金(Patagonia Purpose Trust)和非营利组织(Holdfast Collective)将公司所有未用作重新投资到业务中的利润,用于保护荒地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气候危机的项目和组织。 据《纽约时报》,该公司价值约30亿美元。随着这项举措,Patagonia预计每年会根据业务的健康状况,为保护地球贡献约1亿美元。这令人钦佩的企业文化和实际行动展现了Patagonia对永续发展的决心。 Petronas: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与社区发展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作为东南亚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在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能源变革趋势,始终着眼长远,在过去的20多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并推动能源转型。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Petronas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带来影响。例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水污染,推广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等。 此外,Petronas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教育、健康和社区发展等项目,支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设立多项奖学金计划,支持马来西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社会贡献。 UEM集团:重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马来西亚国有企业,UEM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文化,并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在职业培训、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领域采取多项措施。 2023年7月,UEM集团计划发行价值70亿令吉可持续伊斯兰债券,借此在未来5年推动资产成长,并探索并购机会。UEM集团计划通过直接持股方式强化国内经济生态系统,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业务,借此赚取回酬。 2024年5月16日,UEM集团与合作伙伴ITRAMAS Corp私人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签署协议,计划在柔佛州依斯干达公主城(Iskandar Puteri)发展一个占地40英亩的可再生能源工业园区,旨在于吸引中国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和供应商。 总结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提供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采取有利于永续发展的战略和实践。以上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与时俱进地营造适当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应当重视的课题。  
    Eneos Holdings回应性骚扰事件并承诺改革公司文化
    ENEOS 控股是一家日本的主要石油精炼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和化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业务包括石油的开采、精炼、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的石化产品。他们在能源行业的广泛涉足使其成为日本能源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ENEOS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这使他们在供应链和市场竞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但是最近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的不当行为而受到关注的 ENEOS,可能会促使公司重新审视其文化,并采取措施来改善和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安全感。 在近期 Eneos Holdings 公司总裁齐藤武的被解雇事件中,该公司对一名女性员工的不当行为做出公开回应,但外界对于是否能反映日本企业文化的重大变革存在分歧。 Eneos Holdings 公司在对齐藤武进行调查后,确认他对一名女性经理进行了不当行为,最终决定解雇他。这起事件被揭示是由于一位举报人在去年11月底提交的投诉,称齐藤在社交聚会中饮酒,并与一名女性发生了“拥抱”。调查由外部律师进行,验证了这一指控。 然而,对于这类事件是否反映日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变化,意见分歧颇多。经济学教授 Noriko Hama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坦率地认为这并不是根本性变革的迹象。公司和组织之所以采取行动,是因为它们感受到社会的压力,而不是因为内部态度的任何变化。” 对于这一观点,外部董事 Seiichiro Nishioka 也表达了遗憾:“我们公司连续两年发生这样的丑闻,实在令人遗憾。我们为给利益相关方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 齐藤在面对调查组时承认自己的不当行为,并将其归咎于酗酒。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对无法控制自己感到惋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多次重申了道歉,并深深鞠躬以示悔过。 社会学副教授北仓千里表示:“太多的男性,尤其是处于权力地位的年长男性,简单地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受欢迎的触碰是不合适的。”她指出,很多企业和组织确实开展了旨在明确工作环境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行为的研讨会,但通常高层管理成员可以豁免参加。 这些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长高管,在平等权利、性别歧视等工作场所问题不受关注的年代,最需要接受培训和教育。有分析认为,将这些培训项目对所有员工强制实施,不分职务,或许能有助于更广泛地推动对可接受行为的理解。 这次事件反映了在一些公司中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不当行为的问题。小编认为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文化,鼓励员工举报不当行为,而不会因为担心报复而保持沉默。这需要公司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举报者不受打压,并确保调查程序的透明度。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那些在过去几十年成长起来的人,有必要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以适应当今不断演变的职场文化。这可能包括定期的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和适应最新的职场规范和期望。
    时代之潮,企业文化成为引领竞争的钥匙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随着科技进步、社会观念变革,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信息社会,企业文化已经不再是装点门面的花瓶,而是企业未来的立身之本。这种文化不仅关乎内部员工的工作体验,更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崛起。 创新与适应力: 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创新能力和适应力。在 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培养创新思维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促进灵活性和创新的温床,让员工不惧变化,敢于突破传统。 人才吸引与保留: 21世纪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战场上,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出色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因为员工不仅在寻找工作,更在寻找与自身价值观契合的工作环境。 品牌认同与社会责任: 现代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要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可持续性,企业文化成为构建品牌认同的重要工具。 灵活的领导模式: 过去的指挥式领导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企业文化倡导一种更加灵活、平等的领导模式,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企业文化不再是附加值,而是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在内部培育创新与适应力,吸引优秀人才,还在外部树立企业品牌的社会形象。点击了解更多,揭示企业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的崭新力量! 数字化与技术融合: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企业文化需要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成功的文化是能够融合数字化趋势,借助科技创新提升业务效率,并为员工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多元化和包容性: 现代企业文化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认识到员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这种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创新,还能够吸引更广泛的人才,为企业带来更丰富的视野。 教育与培训: 企业文化需要支持持续学习和发展。通过投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企业文化可以成为知识创造和分享的场所,从而推动组织不断进步。 灵活工作模式: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和灵活工作模式变得更加普遍。企业文化需要支持这种灵活性,打破传统工作框架,让员工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最佳状态。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企业文化不再仅仅是内部员工的事务,还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 持续创新与社会责任: 时代变革要求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同时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文化能够在社会中发挥引领作用,为未来奠定可持续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力量,它不仅是内部员工的引导者,更是企业与时代变革对话的枢纽。点击了解更多,探索企业文化如何延伸其力量,引领时代变革!
    点燃创新之火:揭秘企业文化的神奇力量
    企业文化,不只是口号,更是成功的秘诀!点击了解如何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团队凝聚力,引领创新潮流。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公司脱颖而出?一探究竟,激发你企业的文化魔力!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文化已成为差异化和成功的关键。这不仅仅是一种内部氛围,更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不再只是一份价值观文件,而是影响着员工激情、客户忠诚度以及企业整体绩效的力量。它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打破传统界限,引领企业走向未来。 为什么企业文化如此重要? 员工凝聚力: 强大的企业文化能够塑造出一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吸引人才: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吸引顶尖人才的秘诀。员工不仅仅是为了薪水而来,更是为了共鸣和认同企业的文化价值观。  创新和灵活性: 开放、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能够培养团队的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客户体验: 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客户对品牌的感知,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传递积极的品牌形象。 成功企业的秘密武器 许多成功企业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强大的文化支撑。通过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推动团队协作,这些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价值观明确: 定义清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  领导力示范: 高效的企业文化通常是领导层亲自践行的结果,他们是文化的引领者。  员工参与: 让员工参与文化建设过程,创造一个共同打造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一项战略性的资产,是推动企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深刻理解和实践积极的企业文化,你的企业将迎来创新、卓越和可持续的未来。点击了解更多,掌握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
    蔡典佑:年輕投資理財教育達人,致力於創造財富教育生態圈
    蔡典佑:年輕投資理財教育達人,致力於創造財富教育生態圈
    向世界傳播良好的投資理財知識 蔡典佑,一名迅速崛起的投資理財教育達人兼FXC商學院的創辦人。他承辦分享投資技術分析的課程,教育和指導學員,幫助他們在投資方面避免走冤枉路。 蔡典佑雖然今年只有28歲,但他懷有抱負、宏觀和遠見。他堅持向世界傳播良好的投資理財知識,並致力於打造一個規範的投資服務和教育生態圈。他們的核心金融產品涵蓋外匯、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他相信在AI的助力下,任何行業都有機會結合區塊鏈技術發展。 他創辦FXC商學院的最大目標是讓一群有共同目標和理念的人在一個環境和圈子下學習和利用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創造財富。他意識到投資知識和技術的累積不是一朝一日之功,但他憧憬著能夠帶領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賺錢,讓更多人受益於這份使命。   蔡典佑創造教育平臺,吸納懷才不遇人才,助力正確投資觀念的傳播 蔡典佑深信很多人都有賺錢的能力,以及獨特的見解和技術,但其中有些人缺乏機會和平臺。這激發了他創造一個系統、平臺和教育環境,以吸納這些懷才不遇的人才。 他看到許多投資者犯盲目跟風的錯誤。這主要是因為缺乏認知,渴望不勞而獲、追求快速賺錢。而這些想法的背後離不開缺乏教育所導致,他們天真地以為投資只需按按幾下鍵盤,就能輕鬆賺錢。這也是為何蔡典佑堅持做培訓的原因。他希望通過教育傳授正確的投資知識,讓團隊和客戶學會規劃和策略性地進行投資交易。 每個人對投資的概念會有所不同。其實,投資市場一直處在成熟的狀態,市場不缺乏投資顧問和教育機構。FXC商學院秉持站在客戶的角度和心態去為他們設想和設計一套適合他們和他們想要學習的投資課程,進而達到創造財富的機會和能力。   智慧引領,團隊共贏的投資之舵 蔡典佑,一位以身作則的領袖,他深知在軍隊中沒有士兵願意追隨一個沒有經驗和業績的將軍。因此,他不斷積極學習,時刻緊跟世界和大環境的趨勢,不斷汲取智慧的滋養,以指引團隊前行。 作為領導者,蔡典佑堅信果斷的決策能力至關重要。他的世界觀廣闊,所積累的知識讓他在關鍵時刻能做出明智而準確的決定。他深諳領導者需要有清晰的願景和目標,同時要善於洞察形勢,應對多變的市場,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 然而,蔡典佑不僅僅是一個決策者,更是一位激勵者和引導者。他深知團隊的力量,懂得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和創造力。他不斷鼓勵團隊成員不斷學習和成長,相信每個人都能在投資領域取得卓越成績。他通過言傳身教,為團隊樹立了榜樣,使他們願意追隨並全情投入工作。   蔡典佑經常出國上課自我提升 蔡典佑的領導風範和堅定決心不僅使他的團隊不斷壯大,而且激勵著更多的人加入他的行列。他的影響力逐漸擴大,為更多人的財富創造之路帶來光明。他的領導風格不僅僅是管理,更是對團隊成員的呵護與關懷,為他們提供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蔡典佑相信團隊的力量,他的目標是培養一支富有智慧和勇氣的團隊,共同探索投資領域的無限可能。他以卓越的領導能力,將團隊凝聚成一個默契而高效的整體,為實現共贏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作為領袖蔡典佑,在波瀾壯闊的投資海域中,揚帆起航,智慧引領,與團隊攜手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他的使命是引領團隊走向成功,成就每個成員的夢想,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富不學,富不長;窮不學,窮不盡:蔡典佑引導投資主動創富之路 蔡典佑深信投資創造額外收入需要採取主動性。他明白,成功並非來自於等待奇跡,而是源自於對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在投資的世界裡,知識和經驗才是最堅實的後盾,而他正是這種信念的完美代表。 「富不學,富不長;窮不學,窮不盡」這句格言道出了一個重要的真理:若我們不積極學習如何創造財富和保留財富,我們的財富將難以持久。若我們在貧窮的時候選擇不去學習,那麼我們的貧窮就會無止盡。就猶如《貧窮的本質》這本著作一樣,所探討出的貧窮形成的深層原因,有相同的意思。 蔡典佑深知,學習是持續成功的關鍵。正因如此,他為自己和他的學員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學習環境和教育平台,讓他們能夠充分掌握投資知識,從而在投資領域中取得卓越的成績。 他的領袖氣質和獨特的洞見使得他的學員對他深具信心。他的投資策略和交易記錄更是為他贏得了口碑的推崇,讓他成為一個備受追捧的理財專家。 在蔡典佑的帶領下,投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他引導著學員們走過迷霧,拓展視野,描繪出成功的藍圖。讓我們跟隨著這位智者的腳步,共同探索無限可能,迎向更加光明的未來。在他的引領下,投資的世界充滿了機遇和挑戰,而我們將齊心協力,攜手前進,實現更大的成功與成就! 蔡典佑:崭露头角的投资楷模,荣获《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荣誉 蔡典佑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已被广泛认可并荣获了《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的荣誉,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投资楷模。他以自身实力和领袖魅力,在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荣获《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的殊荣,是对蔡典佑努力付出和卓越贡献的认可。他以果断的决策、远见的眼光,不断探索新的投资机会,为投资领域注入了活力和创新。他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个人财富的积累,更体现在他为他人创造机遇、带来财富的过程中。 蔡典佑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楷模。通过他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努力、智慧和正直的力量,这不仅让他自己获得了成就,更让他成为了他人的典范和榜样。他的荣誉不仅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投资领域的骄傲,更是广大华人的骄傲。 蔡典佑:崭露头角的投资楷模,荣获《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荣誉
    美发也可以不一样:PHILO Hair Studio
    美发界榜样之一:Fyn Han 与 PHILO Hair Studio PHILO Hair Studio 与 创办人 Fyn Han 在美发界中是实至名归的翘楚。今天他人看那位企业家拥有光鲜亮丽的成就,绝不能忽略那位企业家背后发生的故事。 PHILO Hair Studio 还没成立之前,Fyn 在一家理发店任职一名普通的学徒和员工,那时候她并没有创业的想法。在任职的期间,Fyn 目睹员工和老板相互争锋,并且公司的制度章乱无序。面对这样的恶劣情况,自身不可能插手其中,想以反馈的方式表达也无法得到改善。因此,Fyn 凭着解决劳工方面的问题为初衷,由自己创办了一家理发店。 第一家理发门店在柔佛(Johor)开设,并且在该州属迅速扩展有六家门店。吉隆坡(Kuala Lumpur)有两家门店,其中一家是跨国合伙制开张。说起在吉隆坡开张的店面缘起,Fyn 忆起五年前认识了两位来自台湾及日本且名望高的理发及管理老师,这两位老师把课程和技术带入马来西亚的美发界,甚至在美发界中激起一阵涟漪。而后,Fyn 不只是两位老师课程的合作伙伴,也是该家理发店的合伙人。 创业理念是发展业务不可忽视的存在 美发界中最常发生的情况是作为学徒得到一门技艺后,就离职并自行创业或被同行挖墙脚。这种情况不能避免,也没有方法解决,只剩下无奈与叹息。从这种常见的情况来看,人手或人才对于身为头领的理发师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Fyn 认为一到两位员工跟随是不可能把品牌作出亮眼的成绩,要想留住员工或人才愿意长久跟随,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沟通。Fyn 不希望员工和老板之间矛盾的问题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非常重视沟通。比如,相互了解并接受对方的意见,而不是一方占据强势的位置对他人进行强迫性的命令。 除此之外,Fyn 会设置晋升及股份制度,提供内部员工得到良性晋升的机会。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分,这个晋升制度会依照能力去判断。如有些成为店长后,会主动在其岗位做事情。其次,如果店长有信心可以管理两家理发店的业务,会让他升职为经理。反之如果店长的能力速度很慢,只能做分店的店长,会暂时不让其升职。同样的,学徒的能力若足够优秀,也可以短时间晋升为店长。 价值观的重要性,是稳定发展的基石 Fyn 对员工所设的规则是禁止抱怨、挑剔而不会解决问题。简单来说,面对问题需要举一反三解决的价值观。该价值观的产生是,Fyn 在创业期间因为专注经营方面,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招揽更多的顾客。那时候的老板想请一个助理来提供协助,可是当时的理发公司处于混乱状态,Fyn意识到若老板不知道什么是团结,就会发生内斗,也会让品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之前的职业生活让 Fyn 铭记于心,如今自己创业就是为了改善这一老板与员工方面的问题。因此 Fyn 对于新员工的加入会非常重视,也会担起该有的责任。除了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之外,Fyn 也非常重视团队有统一方向的价值观。Fyn 表示员工们有没有品牌共识、认同感是更加重要的。比如员工的认同,就有更多的动力去输出,追逐共同目标。除了发展得以顺利之外,人才也可以留得住。 未来目标:招人与财 Fyn 在 PHILO Hair Studio 的定位是偏向理发老板的顾问,如协助一家理发店的老板对人事方面和业务作出调整和发展。该公司对于未来的展望和目标,Fyn 表示希望在吉隆坡能开设15家理发分店,并且可以陆陆续续开在不同的地区。 开设多家分行,需要人与财的鼎力相助。PHILO Hair Studio 不只是品牌上的保证,质量方面也有相当高的评价。最大的荣誉是,Fyn 获得担任日本有名的品牌资生堂(Shiseido Professional)马来西亚分支的第一位女性品牌大使。 Fyn 非常重视美发的技术培训和个人品牌营销,不管是同行或不同行,都欢迎共识合作。尽管每个理发服务的理念和风格各有不同,拥有不同的客户群。Fyn 依旧会引进国外理发或美发技术,进而提升和保持本地美发界顶端的质量保证。   Philo美发集团分店的详情: PHILO HAIR STUDIO – Flora Utama ?25, Jalan Flora Utama 4, Taman Flora Utama, 83000 Batu Pahat, Johor. Tel:07 – 433 3101   PHILO HAIR STUDIO – Old Street Branch ?27, Jalan Rotan Utama, Taman Sri Jaya, 83000 Batu Pahat, Johor. Tel:07 – 430 0098   PHILO HAIR STUDIO – Iskandar Branch ?7, Jalan Indah 15/2, Taman Bukit Indah, 79100 Iskandar Puteri, Johor. Tel:07 – 244 4488   PHILO HAIR STUDIO ?G-36, No 01-01, Shopping Mall Ground Floor, Bay Point, Persiaran Danga Perdana, Country Garden Danga Bay, 80200 Johor Bahru, Johor Darul Takzim. Tel:010 – 762 2827   PHILO HAIR STUDIO – Uptown Branch ?72, Jalan SS21/39, Damansara Utama, 474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Tel:03 – 7731 7995   DROTIS PARIS ?26, Jalan 3,Taman Putera 2, 83000 Batu Pahat, Johor. Tel:011 – 1668 6101   SIEG HAIR SALOON ?123, Jalan Imbi, 551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Tel:03 – 2110 5614
    想实践企业文化却不知从何着手?试试从这几点开始
    什么是企业文化? 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或组织共同遵循的,独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工作方式和共享的一套系统。 企业文化代表着品牌身份的认同和价值观,塑造员工的态度、行为和决策,在整体的企业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好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了: 核心价值观:即企业的愿景、使命和宗旨。 行为规范:涵盖员工间的合作、沟通方式、对客户的服务态度等等。 企业氛围: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影响团队的工作满意度、工作动力和忠诚度。 领导风格:鼓励开明式领导和扁平化管理。 增强品牌价值:帮助企业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声誉。 吸引人才:积极的企业文化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同时激励员工更努力工作,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员工满意度和保留率:增加员工忠诚度,减少人事流动问题。 提升客户满意度:有助于体现更出色的客户服务。 企业文化可说是一种软实力,对于企业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塑造和维护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是每家企业都应该注重的事。 推荐阅读:不想团队像一盘散沙?想要企业永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你一定要搞懂! 如何开始在本身的公司实践企业文化? 说了那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好处,然而让公司创始人、决策者感到懊恼的是:“我知道企业文化很棒,但是要从哪里开始呢?” 实践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开始着手: 定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可谓是企业的精髓,是企业全员共享的信念和原则,且应与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保持一致;唯有将它确定好了,团队才能在共同的价值导向下工作。 设定企业的愿景、使命和目标 此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指引,制定明确的愿景、使命和目标有助于团队理解努力的方向,并在工作中感受到归属感。 建立共同的标准 企业文化必须贯穿整个企业,因此建立一套团队都能理解、认同和遵循的标准,有助于实现这一点;包括了员工的行为规范、文化的象征如口号、标志、活动等等。这一切都可通过员工培训、内部沟通、绩效评估机制来进行。 领导示范 企业的领导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推手,因此,领导团队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榜样,以自身的行为和决策来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并激励员工效仿。 评估、反馈和完善 定期对企业文化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需要时间来塑造,且需要全员的参与,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然而,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必能看到积极的成效。 * 想了解更多关于企业文化的设定,可以参考此网页:  https://www.mythaslegacy.com/workshop/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Image by rawpixel.com on Freepik
    企业公关10大高效技巧:教你明智策划以获得最佳效益
    企业若想与目标受众建立联系,良好的公关(Public Relations)至关重要。企业公关做得好,优势可说是多方面的,因为它对企业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企业公关的优势有哪些? 塑造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增加品牌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应对危机和负面事件时,采取措施控制损失,保护企业声誉和形象 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增加曝光率 吸引投资者与合作伙伴 发掘拓展业务的新机会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赢得社会认同 吸引更多消费者,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一般上,企业会聘请专业的公关公司协助管理其公关策略;然而,不是每家企业都能享有这种奢侈。 对于那些没有太大预算,却又想把公关做好的企业,该怎么办呢? 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大高效公关技巧,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帮助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目标受众 这一点很重要。您想通过公关达到什么效果?谁是您的目标群体?花时间去了解什么最能与您的目标市场产生共鸣,包括他们的偏好和首选沟通渠道,然后相应地提供定制内容。 善用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超乎您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各种经济实惠的公关活动选择。每个平台都有本身独特的受众群体,明智的举措是整合用户生成的内容,积极参与相关行业的对话,以确保您的品牌在更广泛的受众中建立起来。 善用企业人脉 这是企业普遍上会忽略的重要资源——人脉的力量。善用现有的人脉,无论是同事、合作伙伴、客户、网红等,鼓励他们认可您的品牌并加以推荐,甚至是企业合作、交叉推广或是共享活动。通过口碑所开启的公关效益,很可能会让您感到惊讶! 善用内容营销进行公关 精心撰写或制作、具教育性质的内容,是增强公关的有效工具。可考虑根据受众群体的兴趣定制内容,引起共鸣;可结合博客、文章、视频、信息图表等多形式媒体来优化推广策略,尽可能增强SEO功能以增加浏览流量。 参与社区活动与建立伙伴关系 很多时候,建立稳固的公关策略并不总是需要雄厚的财力,一点社区精神就已足够。无论是参与社区计划、为慈善活动贡献时间或资金、赞助反映您品牌价值的社区活动,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关。此外,也可跟非营利组织或社区企业合作共办活动,扩大影响范围之余,更可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优化在线形象和网站 您企业的网站必须对用户友好,浏览过程顺畅,同时在视觉上具有吸引力,以确保浏览者获得愉快的体验,这对吸引新客户很有帮助。利用SEO策略,提高搜索排名,定期发布内容优质的文章,以保持读者的长期参与度,以最小的广告成本有效地建立品牌信誉。 重新调整并扩大公关力度 成功公关的关键之一,是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扩大其影响力。企业可通过重新利用和放大现有的内容,并采取多渠道方法实现此目标。发布新闻稿、在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分享新闻、善用客户评价和用户生成的内容增加品牌可信度等等,都可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 衡量结果 即使预算有限,衡量公关策略成功与否这个动作绝不可省略。可通过Google Analytics等工具,或者通过分析社交媒体见解和网站分析来追踪网站流量数据、参与率和转化率等基本指标。进行衡量后,再从中优化公关策略,以便在未来的努力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向竞争对手学习 分析竞争对手所使用并奏效的方法,从中获取灵感,再整合到您的独特风格中;确保本身企业跟上新兴趋势,在无需任何额外成本或投资的情况下,发掘未开发的商机。 实验并创新 创新,不是只适用于初创公司或财富500强公司,它对成功执行公关策略一样重要。要保持创新的想法,就得走在技术和文化转变趋势的前端。谨慎行事没坏,但有时候为了开发更好的方法来吸引受众,冒一定的风险是在所难免的。 总结 要记住,并非所有事都能在首次就完美操作,只要愿意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有战略性地规划公关活动,持续创新,定能找到有影响力的公关策略,使您的品牌脱颖而出。   资料整理自Burrelles 照片来源: Image by Freepik Image by storyset on Freepik Image by pikisuperstar on Freepik
    不断变化的设计与时代:IN C STUDIO
    “老板,我想辞职出去看看世界” 这一句话相信对现今的老板聘请年轻人工作来说是最头痛的问题。 尤其是对需要为客户提供大量技术型服务的老板来说,请不到人或留不住人是导致公司倒闭的极大原因之一。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长期留在一家公司打工呢?随着时代快速地进步,市场上许多原本重资产领域的商业模式都渐渐往轻资产领域发展。线上购物的方式越来越普通,年轻人获得知识也越来越容易。 这些便利也带起创业越来越没有负担的热潮,年轻人只需要有一门技术和带着一台电脑就能随时注册并成立一家公司。创业不再需要朝九晚五的生活,使得现在企业人才流动率越来越高,老板越来越难请到好的人才。 现今从事设计领域的企业和 Agency 面临人才匮乏的市场 关门倒闭的公司很多,从中转型成电商经营的公司也很多。老板们不得不踏出脚步向外学习更多领域外的商业知识,为求自家公司生存不倒。 今天我们采访的是一位年轻有才的女性企业家,是设计领域却能在市场上稳定经营的一家公司。不但可以带动年轻人的心一起跟着领导奋斗,也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In C Studio 创办人——Lai Yee 一位本是从事室内设计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用了四年时间一步一脚印打造出九人团队的室内设计工作室。 创业之初 Lai Yee 也与部分的 00 后一样,向往自由的工作时间和更广阔的发挥环境。随后在打工与创业之间,选择了独自创业这条路。 创业期间,Lai Yee 自己接案和服务客户,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在市场上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事业。随之为了可以在商圈上拓展自己的人脉,Lai Yee 也参加了各种商会、人脉交际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不少新客户来源,随之在服务客户中也意识到一个人无法独自完成所有事情。从设计到装修都需要找该专业的人才一起配合,才慢慢地开始从自由工作者的角色转化为创业者去找人合作,聘请人才慢慢组建In C Studio 的团队。 聘请人要看的不仅是作品品质,更是心态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些年轻人对邮件履历表的轻视,被拿出来当作是大众的笑话。但是对 Lai Yee 来说,从一封是否标准的履历表呈现方式可以推测该应聘者是否有端正的心态,是否日后会珍惜应聘后所获得的工作机会。 履历表或者邮件的发送方式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小事,但对 Lai Yee 来说,大多数人不注意的小事或许能从中观察一个人对事和对人是否用心的心态。 “公司只栽培对的人才”,不论应聘者没有太多市场经验的,或是作品需要有待加强的。只要心态是对的,Lai Yee 都希望 In C Studio 可以是提供他们学习和发挥的工作平台。 年轻人不喜欢一直闷在办公室,总要透透气 在 In C Studio 里工作,大家除了可以在客户的案子上发挥才艺以外,Lai Yee 更会鼓励年轻人可以参加更多该领域的室内设计大赛,以提升更广阔的视野也可以有机会学习到专业上未触及的经验。 如果一位室内设计师只一昧懂得在工作上输出,没有在市场环境下吸收新的知识与经验。即便是对的人才也很容易枯萎,适当的输出与进步一直都是 Lai Yee 的带人风格。 最近 In C Studio 的作品在马来西亚一项名为 【 MTUD 顶尖设计 】 的赛会中获奖,可说是带着年轻人一起进驻到马来西亚高等室内设计领域的先锋。 设计适合团队的奖励机制,钱分给对的人 “奖励机制”是近几年在市场上非常火红的趋势,越来越多老板去上课想把课堂上所学的奖励机制套用在自家公司上,但最后套用了却怎样都起不来效果。有的即便把奖励数字写在板上,员工们依旧若无其事,依然一样的态度工作行事。 Lai Yee 在 In C Studio 所套用的奖励机制是专注于把奖励机制设计成像游戏一样,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参与感,能够做到与完成。年轻人要的奖励机制不只是要事成之后的奖励,更享受于完成任务的过程。 爱玩、会玩已经刻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血液里,老板能做的更多时候是可以抓住年轻人喜欢的事物,用引导而不是命令的方式请年轻人快乐的完成该做且要做好的任务。 企业始于人,因为有人,企业才得以生生不息。很多时候老板都缺乏了发现身边人心中的需求而一昧地要求人办事,最后却落得反差的结果。 我们要的是先懂得尊重身边每一位帮助我们的人甚至是员工,唯有互相尊重且用鼓励与引导的方式带人,才能够成功地留住人心。
    什么是漂绿?如何识别企业漂绿行为?
    漂白,我们都懂,但是“漂绿”(Greenwashing),你听过吗? 1986年,环保主义者Jay Westervelt在一篇文章中创造了“漂绿”这个说法。文中,他批评酒店业者鼓励客人重复使用毛巾,美其名是环保爱地球,实际上是为了降低洗衣成本,而不是减轻酒店业务对环境的影响。 什么是漂绿?例子有哪些? 漂绿是由“绿色”(green,象征环保)和“漂白”(whitewash)合成的新词汇。漂绿是一种公关手段,指一家公司、政府或组织在表面上宣传自身对环境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反其道而行,属于虚假的环保宣传。 以上的酒店毛巾论,就是让服务成为对环保人士更具吸引力的例子。 其他的漂绿例子还包括:碳中和驾驶、完全碳抵消的航班、净零排放的食品、天然或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种种的声明,都标榜着对地球的维护,但实际上只有部分成份属于这一类。 常见的漂绿手法有哪些? 暗示性的图像:在商标和产品外观以及广告中使用无直接关联的环保元素,如:绿色设计、大自然图片、可爱动物等,试图营造对环境友善的形象。 不具体的文字描述:使用抽象的词汇包装产品,如环境友善、绿色、自然等,却无具体说明或证据支持说法。 模糊焦点,隐匿部分真相:借由放大细微的环保行动,以淡化其他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过于专业的叙述:使用一大堆专业术语、艰涩难懂的文字,试图营造专业形象,让普罗大众难以辨别真伪。 无效的认证:使用看似常见,以假乱真的认证,塑造受到第三方的认可的假象,而实际上根本无此认证,或认证可信度不高。 漂绿行为仍属流行趋势吗? 近年,随着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各大企业纷纷将ESG和SDGs元素融入本身的营运中,希望塑造一个兼顾盈利与环保兼顾的正面形象。 事实上,漂绿并非近期才流行起来,多年来,尽管公众对漂绿行为的认识有所提升,并采取了更多措施来遏制它;然而,企业漂绿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021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对网站进行了广泛的漂绿行为鉴定,研究结果显示: 在59%的案例中,没有证据来支持绿色声明; 超过50%的案例中,公司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以评估其绿色声明的准确性; 在42%的案例中,绿色声明被夸大、虚假或具有欺骗成分; 在37%的案例中,绿色声明包含模糊、笼统、几乎没有证据的陈述。 如何识别企业漂绿行为? 漂绿手法层出不穷,误导性的宣传,很可能误导消费者错买环境“赎罪券”,不但无助减缓全球暖化,甚至削弱人类对气候危机的共同努力。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识别企业的漂绿行为,并成为对环境负责任的消费者呢? 别被绿色给骗了 植物、动物、树叶等图片,甚至是绿色,都使产品看起来更自然、更环保,然而这些标签往往只是自我声明,并无实际意义。 注意虚假声明或模糊的术语和口号 环保、绿色、纯天然、无毒、原始、有机……在没有认证,没有任何解释 / 细节的情况下,这些词汇根本无意义。遇到这种情况,可到产品的网站看看,是否有更多关于绿色声明的细节?越是含糊、不具体,就越有可能是漂绿。 检查认证 作为精明消费者,我们必须熟悉公认的认证,包括有机认证、独立认证、碳中和认证等。持有第三方可持续性认证,可证明公司的绿色声明是真实的。 寻找隐藏信息 时尚品牌可能推广以“可持续”面料制成的衣服,然而该品牌其他的服装系列却对环境有害。一家公司可以声称自己是环保的,然而旗下用于制造部分产品的海外燃煤工程却碳排放超标。 产品及其包装是否可回收? 被贴上“可回收”标签的制品,可能并不易被回收。例如,麦当劳在2018年以纸质吸管取代一次性塑料吸管,却在隔年被发现纸质吸管实际上不可回收,因此被指责漂绿。 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漂绿策略的公司会用上不必要的包装,比如采用一个可回收的外盒,但里边的产品仍然使用一次性塑料单独包装。 应对漂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学习如何识别漂绿行为,是关键第一步。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支持真心提倡绿色政策的企业。 寻找秉持公益使命的企业——在支持公司或产品之前,先阅读公司历史,了解其起源、原则和使命。 点出漂绿者——通过谈论来抵消企业漂绿行为。在社媒上标记漂绿者、签署联名请愿书、向有关单位提出投诉等,都是抵消漂绿行为的方式。 相信你的直觉——研究显示,只要意识到漂绿行为的存在,就能帮助我们在遇到潜在例子时保持怀疑的态度。   资料整理自:维基百科 & 互联网 照片来源: Image by Freepik Image by rawpixel.com on Freepik      
    跨过疫情零生意难关,Goodnite荣获马来西亚最大床褥制造商,下一步盼上市
    对睡眠品质有要求的人,Goodnite这个品牌肯定不会陌生;创立于1989年的Goodnite,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床具与家具商之一。 经营超过34年的Goodnite,在2023年4月获得马来西亚记录大全认证,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床褥制造商”,缔造另一个企业里程碑。 Goodnite集团总裁张岳明在接受认证后透露,公司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朝向上市之路。 疫情期零生意,员工齐心跨过难关 根据Goodnite官网,该集团目前拥有23间家具分店、出口到15个国家、在全国拥有1500个经销商,并且已经完成1800个项目。 Goodnite的好口碑也囊获无数企业界大奖,“马来西亚最大的床褥制造商”美誉可谓当之无愧。 然而,在这些显赫成绩的背后,Goodnite也经历了一段极其低落的时期。2020年3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行动管制令(MCO);各行各业都乱了阵脚,包括Goodnite。在MCO期间,Goodnite经历了零生意的惨况,在公司的历史里,这是史无前例的事。 张岳明表示,即使在零生意的状态下,工厂的生产线却不能停,员工薪金也必须支付,这成了公司最大的压力。 庆幸的是,Goodnite拥有一班好员工,当时公司上下600位员工自愿减薪,与公司站在同一阵线度过难关。 “零”则变,变则通 疫情,改变了市场,同时也改变了Goodnite的营销策略。与其什么都不做,等着被市场淘汰,Goodnite与Subplace建立企业伙伴关系,加入后者的订阅平台。 Subplace是一个以订阅模式为概念的网上购物平台。成为企业伙伴后,Goodnite就增加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轻松订阅一系列的家具。 对于这项决定,张岳明认为最重要的是过程,他表示:“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也许结果并不如预期,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转亏为盈,展望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张岳明在2017年入股Goodnite时,公司是处于亏损连连的状态。经过与伙伴们并肩进行一连串的整合,生意才转亏为盈。 在张岳明的领导下,Goodnite成功转型为一站式家具店,同时也设立直销店、线上平台;甚至还增设了分期付款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获得马来西亚记录大全的认证,印证了Goodnite整个团队在过去几年的努力和付出都没有白费。公司接下来的目标和展望,就是朝向上市这条路迈进,将品牌推往另一新高。   资料整理自:e南洋、Subplace脸书 照片来源:Goodnite脸书            
    安静离职只是开胃小菜!8大职场趋势你搞懂了吗?
    2021年,职场涌现一股“大辞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随之而来的是一堆描述职场新潮流的词汇,几乎每几周就迸生新趋势,道尽职场的变化多端。 2022年,一支由纽约工程师Zaid Khan发布的短片,让“安静离职”(Quiet Quitting)一词在欧美职场爆红。 继安静离职之后,全球上班族开始热议“最低限度星期一”。近期职场最夯的8大趋势,你都了解吗?无论你是员工或雇主,这里带你一次搞懂。 职场趋势一:最低限度星期一(Bare Minimum Monday) 有点像安静离职的衍生版本,但只限于每周的第一个工作天。为了避免周日晚间出现的开工忧郁,以及星期一惯见的Monday Blues,所以周一早上会先以照顾自我身心健康的活动开启一周,如护肤、阅读、写作,而不是马上回复电邮或参加会议。 当然,这也许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必须按时打卡的上班族。但这个趋势的关键是,不要在一周刚开始就给自己设下压力太大的目标,毕竟在紧绷情绪下面对可能无法完成的任务,对生产力没多大帮助。 职场趋势二:安静解雇(Quiet Firing) 有些人把这看成是雇主对付“安静离职”者的手段。员工被晾在一旁、冷对待、交付刁难任务、不获升迁等等,让他们知难而退,自动辞职。 专家点出,安静解雇并非良好的领导原则。反之,它将影响公司的声誉,破环团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甚至可能影响员工服务客户的品质。与其忽视员工,正面与开明的沟通,会是更好的选择。 职场趋势三:安静招聘(Quiet Hiring) 与其聘用新员工,公司会选择提拔现有的员工,为他们提供“提升技能的机会”。具体做法包括遇缺不补,而是将职务分配到现有员工身上,增加他们的头衔以扩大职务范围。 好处:为公司节约工资之余,员工也获得在职进修,提升技能的机会。 缺点:员工可能会因为工作量提升而感觉过劳、权益被剥夺。 专家建议, 在达成安静招聘之前,雇主与员工应该清楚沟通新职责范围和福利,以达成双赢局面。 职场趋势四:模仿裁员(Copycat Layoffs) 自2022年起,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就时有所闻,微软、谷歌、亚马逊都在名单上。问题是,真的非裁不可吗? 或许更多的因素,是在彼此模仿吧?史丹佛大学商学研究所的组织行为学教授Jeffery Pfeffer就认为,之前在疫情期间,科技公司与金融圈忙着招聘新人以应付业务需求,同样的,现在许多公司开始裁员,也与人类模仿他人行为的心理有关。 有说人事来来去去属平常事,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对自己的成长计划有长期性的规划,就能省下这笔不必要的人事成本了。 职场趋势五:职涯缓冲(Career Cushioning) 裁员潮、经济吃紧,在职员工产生危机感,开始整理履历,提升技能,注意其他工作机会,有者甚至开创副业。在现有工作之外为“B计划”努力,被称为“职场缓冲”。 随着科技的发达,线上不乏学习新技能和开启新财源的机会,因此为本身的职涯多做准备,不失为聪明之举。 职场趋势六:猛烈应征(Rage Applying) 现有工作的不如意,导致在职员工发悲愤为动力,大量投履历寻求新出路。 好处:能够同时接触很多新机会,包括之前没想过的职缺;有实例显示,有些人还真的在短时间内寻得更好、更高薪资的工作。 缺点:冒然投递得来的职缺未必适合,甚至与现有的职位有着类似的问题,堪称赔了夫人又折兵。 职场趋势七:转职冲击(Shift Shock) 一阵“猛烈应征”后,获得了更好的机会,于是欢喜告别老东家,转职新公司。可是,欢喜马上变成惊愕,因为新工作不如预期,没有想象中美好;此现象,称为“转职冲击”。 相信不少转职者都经历过这种心情。转换新工作,难免会有磨合期,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话虽如此,最新的职场趋势也显示,现在的员工都不愿意滞留在不满意的工作上,或许这跟疫情加强人们对人生苦短的感悟有关。 职场趋势八:回旋镖员工(Boomerang Employees) 离职后,却后悔了,于是选择回到原本的公司;这类“回旋镖员工”,是另一项“大辞职潮”后的职场趋势。 一般上,雇主愿意重新接受这些回流的员工;他们已经熟悉组织文化和同事,也可能在外头“流浪”期间学习了新技能,对公司有利。当然,也有雇主认为,风光回归的风气,也许会对从未离开的同事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双方还需理性评估。 以上的职场流行词,绝大部分并非新现象,然而层出不穷的职场热门词,显示了在疫情和科技等变数冲击下,工作的条件和难度瞬间万变;雇主与员工更应该努力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工作环境中真正的挑战进行沟通,以达致双赢局面。   资料整理自《经理人》& 《远见》 照片来源:Image by upklyak on Freepik  
    ESG崛起——企业响应永续发展大趋势
    自从联合国在2015年发布“2030年永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以来,在全球掀起保护地球的醒觉运动,许多企业主动响应,为维护环境尽一份力。 有鉴于此,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受到企业和投资者加倍关注;越来越多投资者甚至把ESG当作是衡量企业永续发展的指标,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不得不跟随大趋势,在公司运营上融入ESG元素。 企业设定去碳化目标,以实现“净零排放”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一直是地球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数据,地球目前的温度比1800年代高出约1.1˚C。以这个趋势来看,我们将无法实现《巴黎协定》所提出的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1.5˚C之内。 碳排放、水源与空气污染、天然资源减少等因素,不断威胁着大环境;意识到这一点,世界各国把焦点放在如何防止气候灾难和推动绿色增长,当中涵盖了“净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什么是净零排放?它意味着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接近零,对于难以减排的剩余排放量,可以使用经过认证的温室气体移除量进行补偿。简而言之,就是消耗量必须同等于补足量。 针对这一点,许多企业公开表示将以再生能源、提高设备和能源效率等方式达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是其中一个积极朝此目标迈进的国家。《第12大马计划》的其中一项,就是在2050年做到碳中和,即达到零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与私人企业携手推进实现目标  许多政府关联公司和政府相关投资机构纷纷响应此计划,包括国家石油(Petronas)、国家能源(TNB)、雇员工积金局(EPF)和砂拉越能源公司(SEB)。 私人领域也受促跟进,与政府携手推进和实现此目标。许多本土私人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呼吁,积极采取行动在自家企业实践ESG,为环境出一份力。 根据英国能源与气候智库和牛津大学零排放小组,全球大型企业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早已设定净零排放目标。截至2022年初旬,全球有超过2300家公司设定了符合科学谈目标倡议,当中不乏马来西亚企业如FGV控股、大马交易所(Bursa Malaysia)、亚通集团(Axiata Group)和双威集团(Sunway Group)。 其中,双威集团配合政府《第12大马计划》,已设定要在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更是亚洲和马来西亚第一家推行内部碳定价架构的企业,及针对旗下业务实行估算碳排放的成本费用。 对于双威集团,ESG是协助管理和降低风险的管道,是给各方反映透明度和可信度的架构,集团的重点,始终是关注人民和地球,与时并进,达致永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响应ESG,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近年来,ESG的崛起,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在衡量了优点和不投入的潜在风险后,纷纷加入此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定下各项计划和目标,体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精神。 因此,对于那些举步不前、不懂从何开始、排放量向来居高不下、将ESG视为大挑战的企业而言,应该也是时候向其他企业借鉴和做参考,拟定本身的ESG目标,携手为人类发展和更美好的地球创造积极的影响。   (资料整理自星洲网 & 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Elena Mozhvilo on Unsplash Image by dooder on Freepik      
    大马人才辈出 ● 第一篇 | 伍连德:伍氏口罩发明人
    你是否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些物品,其实都是出自大马人之手? 事实上,大马人创意十足,人才济济,当中所创造的物品更是闻名世界,充分体现“Malaysia Boleh”的精神。《大马人才辈出系列》,带你一起来认识将大马之名带到世界舞台的本土发明家。 【一场疫情,让口罩成为自保必需品】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世界措手不及。在接下来的3年多,人们几乎“罩不离口”,即使如今疫情已经受到控制,防疫措施也大幅度松绑,许多人为了安全起见,仍然选择戴上口罩。 薄薄一层口罩,不但降低了重大疫情的死亡率和传染率,同时也帮助许多人安然度过彷徨无助的重疫情时期。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最早期的口罩其实是由大马华裔伍连德博士所发明。 【剑桥大学首位华裔医学博士】 伍连德于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自幼聪明好学,17岁即获得英女王奖学金,远赴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就读细菌学,获得医学博士,成为第一位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的华裔学生。 【鼠疫斗士,发明双层口罩成功控制疫情】 1907年,伍连德受聘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副监督一职。1910年,中国东北爆发大鼠疫,伍连德受隆裕太后任命前往医治鼠疫。 伍连德通过现代医学方法,确定鼠疫是由呼吸道传播,当机立断采取多项隔离和检查措施,包括交通与人口移动管制、解剖尸体检查病因、焚烧病人尸体杜绝病毒等等。 当时,伍连德冒着生命危险去到重灾区哈尔滨,冒着被当地人敌视的风险,解剖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具传染病尸体,从而解开一些医学谜团。 同时,他更改良了从西方传入的单层纱布口罩设计,发明了以棉布和纱布做成的口罩,并要求当时的百姓佩戴口罩,有效防止了飞沫传染,达到隔离病患的作用。 该口罩款式也被称为“伍氏口罩”,同时被认为是N95口罩的始祖之一。基于伍连德的当机立断以及各项措施,仅仅四个月,蔓延整个东北地区的鼠疫就受到控制,伍连德也因此获得“鼠疫斗士”的美称。 当SARS在2003年爆发时,中国医护人员延续了伍连德所采用的防疫措施来防范病毒。 【首位或诺贝尔奖提名华人】 伍连德在对抗鼠疫的卓越成就,让他在193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堪称世界华人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10日,在新冠疫情期间,谷歌在其搜索引擎首页,以涂鸦方式纪念伍连德142岁冥诞,向这位在医学界有着非凡贡献的防疫事业先驱致敬。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774118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7997456 百度百科
    LinkedIn目前最抢手的工作,有你的专业吗?
    每隔一季,全球领先的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都会按照职场的趋势,发布当季增长最快的职业。 根据LinkedIn内容营销经理Greg Lewis最新发布的文章,该平台为2022年Q3(7月1日至9月30日)和Q4(10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了比较,列出美国10大增长最快的职业: 前台服务 – 增长2.7倍 心理学家 – 增长2.3倍 汽车美容 – 增长2.2倍 司机 – 增长2.1倍 烘焙师 – 增长1.9倍 资讯科技专家 – 增长1.9倍 兽医助理 – 增长1.9倍 家庭护理 – 增长1.8倍 仓库助理 – 增长1.8倍 培训主任 – 增长1.7倍 至于东南亚,根据LinkedIn,需求不断增长的职位就包括了(排名不分先后): 网络安全工程师(Cyber Security Engineer) 人工智能工程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er) 云端工程师(Cloud Engineer) 后端工程师(Back-end Developer) 流行病学家(Epidemiologist) 医疗助理(Healthcare Assistant) 销售拓展代表(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 企业客户经理(Enterprise Account Executive) 成长经理(Growth Manager) 数据科学专家(Data Science Specialist) 内容策划师(Content Planner) 产品专员(Product Specialist) 人才招聘专员(Talent Acquisition Specialist) 职场专家(Career Specialist) 派送专员(Delivery Specialist) 此外,LinkedIn也点出,尽管人们都在担心经济衰退,而且几乎每天都有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然而人才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根据LinkedIn,全球人才短缺已达到16年来的最高水平,75%的雇主无法找到他们所需的技术和软技能皆备的人才。 LinkedIn列出了2023年全球最受欢迎的技能(Skills)、硬技能(Hard Skills)和软技能(Soft Skills)。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了解职场趋势之余,也装备自己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023年全球10大最受欢迎技能 管理(Management) 沟通(Communication) 客服(Customer Service) 领导(Leadership) 销售(Sales)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考证(Research) 分析技能(Analytical Skills) 市场营销(Marketing) 团队合作(Teamwork) 2023年全球10大最受欢迎硬技能 软件开发(Software Development) SQL 金融(Finance) Python Java 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 JavaScript 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 运营(Operations)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2023年全球最受欢迎软技能 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解决问题 (Problem Solving) 人际技巧(People Skills) 职场与市场瞬息万变,唯有及时进行技能培训和提高个人技能的公司和员工,才能脱颖而出,并保持领先地位。   (资料整理自LinkedIn博客) 照片来源: Photo by Hunters Race on Unsplash Photo by Campaign Creators on Unsplash Photo by Marvin Meyer on Unsplash Photo by Akson on Unsplash  
    破解富人思维:真正的有钱人,都有这些特征
    也许,你也这么听说过;一个只穿T恤短裤加人字拖,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身份随时是可以吓你一跳的超级富豪。 “有钱人”——说起这三个字,你脑海浮现了什么景象? 西装笔挺、名车、洋房、出入有保镖护送……还未靠近就飘来一股不可高攀的“冷”? 世俗的定义,限制了我们去更了解富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尤其是他们的思维。 也许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富人到底是如何变有钱的?明明我也很努力,但是为何就是赚不到钱? 事实上,有钱人之所以有钱,不是没道理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钱人都有独特的思维、特征和习惯。 国际激励讲师Jim Rohn就说得好:“We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we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这句话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意即你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受到影响,变成他们的模样。 因此,想要成为有钱人,首先就得先靠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优良特征,然后借鉴到自己身上。日子有功,潜移默化,当你累积了许多的好习惯,早晚也会走在通往“有钱”道路上。 真正有钱的人,往往都会有着独特的特点,这可说是富人的规律。笔者从互联网上整理了有钱人独有的特征,一起来看看: 正确认识财富,并相信复利 有钱人正视财富的真正含义,不将它妖魔化。他们相信复利,学会做资产配置,为自己的财富增加杠杆,同时保底。他们选择做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有自信,更执着 有钱人对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所相信的事更执着,即使面对再多的反对,也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善于抓住灵感 即使看似琐碎的日常,有钱人也能从中找到灵感和赚钱的机会,并加以把握和实践。 选择自己创业 有钱人喜欢自己创业,把好点子变成自己的事业。对于他们来说,选择创业是一种自信,而不是无奈的选择。 有自己的圈子 有钱人总是和自己思维相近的人在一起,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换生意、共享资源、探索致富之道、相互鼓励与帮助。 喜欢赞美他人、倾听和微笑 有钱人总是不吝给予他人真诚的赞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赞扬是一种产出大于投入的投资,富人深明这个道理。 此外,他们也喜欢倾听,这是他们用来打开通往人际关系和财富的大门钥匙。 有钱人也喜欢微笑。几乎没有人不喜欢面带微笑的人,微笑能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是赚钱的润滑剂。 逆流而上 真正的有钱人往往喜欢逆向操作,“人取我弃,人弃我取”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眼里没有不可能 在真正有钱人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做人做事都很低调 越是有钱的人,做人做事越是低调。即使拥有特殊的身份地位,也从不摆架子,或认为自己有优越感。经历风雨,见多识广,让他们更清楚该如何为人处世,他们明白,为人低调,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 不炫耀自己的财富 真正的有钱人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越是有钱,越不炫耀,因为能够累积那么多财富的成功人士,格局、层次和眼光肯定比常人更大、更高、更远,自然也就凡事看淡。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Viktor Forgacs on Unsplash Photo by Josh Appel on Unsplash
    自律很重要,为何你总是做不到?
    是什么促成一个企业家能够持久成功?勤奋、坚韧、不轻言放弃…… 全都正确。但除了这些,他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严格自律。 企业家身为公司的领航者,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乃至整个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 高度自律的领导者,会更愿意鼓舞并以明智的方式启发下属,而不是以粗暴或事事过问的方式。 【自律,到底是什么?】 自律,不只企业家,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同样重要。 一直以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在讨论自律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自律呢?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生就是欲望和理智之间的持续斗争,自律是达到完美状态的必经之路。 自律是,当你按掉闹钟,抱着“让我再多睡5分钟“的心态赖床时,高度自律的人已经在健身室里运动,或者参与5am Club,最大限度地善用时间。 自律是,当你说“就吃一口吧,反正一口也没差,减肥就留给明天好了”的时候,高度自律的人却能够为了健康,即使美食当前,也能忍住。 当然,自律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自律为何那么好?】 自律的好处一箩箩,定义也因个人的目标而异。 人最难的就是自律,正所谓“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先征服自己”,自律的最佳状态,不应该是痛苦的,而是可以带来真正的自由发展。 自律不是死撑,坚持也不是痛苦,而是在保持正确习惯的情况下,让人生过得更加有序,循序渐进地达到所订下的目标。 【自律,为何我总是做不到?】 为何别人的自律总是轻而易举,而我却太难? 事实上,自律也是一种个人修为,在实践自律的过程中,你会更好地认识自己。 那,自律太难,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你的意愿。没有做不到的自律,只是因为我们做某件事的意愿不强。心之所向,兴之所至,只要你非常想做一件事,身体里的潜能就会被激发,积极配合,那么自律就不那么难了。 二,你的节奏。三分钟热度,是自律的致命伤。一开始太用力,反而适得其反,难以坚持下去。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太用力一般上都跑不远;自律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摸清自己的节奏,在自己感觉最舒适的节奏里坚持下去。唯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三,你的心态。坚持不下去,是因为你想太多了。希望在短时间内就看见显著成绩,恐怕只会带来失望;欲望太多,就不容易看到希望。搞清楚自律的目标,任何在坚持过程中出现的细枝末节都没目标本身重要;所以,锁定目标,坚持做好就对了。 【自律的真正意义】 企业家只有在严格自律的情况下,才能对外部巨变的环境保持敬畏,对个人成就保持归零心态;自我不断反思和精进,带领企业走向更好的明天。 你我只有在坚持自律的习惯下,才能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对每一天的挑战都能从容淡定。 这才是自律的真正意义。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Photo by John Arano on Unsplash Photo by Sara Dubler on Unsplash Photo by Riccardo Annandale on Unsplash Photo by Ann H: https://www.pexels.com/photo/woode-letters-on-a-brown-surface-11022633/  
    公司出现“安静离职”现象,老板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安静离职?】 不,它不是真正离职,是员工对待工作的心态——不主动争取,不求升迁,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只以最低标准完成工作。 虽没离职,但也放弃了在职场上努力进取,就像瘫倒在地,躺平的状态。 【你的员工正在安静离职吗?】 如果老板发现员工表现出以下态样,没错,安静离职已经出现在公司里了: 每天准时上下班,但不把工作视为重心; 在工作中不再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拒绝无止境的加班,不做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 工作不求尽善尽美,中规中矩完成就好; 该请假就请假; 下班后不再接收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群组的轰炸。 【安静离职一族的口头禅】 选择安静离职的人,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领多少薪水,做多少事; 我是来工作,不是来卖命; 做我该做的就好;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下班后就是我的私人时间; 公司是老板的,又不是我的; 同甘共苦、共同进退,关我啥事? 【为何会出现安静离职的心态?】 外在环境因素 几年的疫情导致市场暗淡,出现一波接一波的裁员潮、辞职潮、换工潮,有鉴于职场的不稳定,许多人更倾向于守住稳定的工作和薪水,以最基本的心态,安分守己地做着份内的工作就好。 员工心理状况 职业生涯进入舒适区,公司福利也不错,连带努力的指标也松懈下来。又或者,员工觉得即使努力工作,涨薪幅度也一般,在工作上得不到突破,更得不到管理层的回应,久而久之就形成安静离职的心态。 【团队出现安静离职心态,该如何应对?】 在人才短缺,招聘艰难的情况下,面对安静离职的员工,一众老板还真的即无奈,又束手无策。 但,真的没办法解决吗? 根据网上的分析,方法的确有,只要灵活善用,还是可以改善甚至解决员工安静离职的心态。 沟通是关键。上司与下属应该维持良好的沟通,比如说每周进行15-30分钟的一对一谈话,聆听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协助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并肯定和鼓励员工的积极表现,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更能提升他们与公司并肩作战的意愿。 可以尝试混合工作模式。在一个星期里,让员工有几天可以居家办公,几天必须到公司,工作性质更灵活。 提供更丰富的薪酬措施,或提拨更多利润和福利与员工共享,鼓舞他们的士气。 为员工提供培训课程,学习新技能,提升本身的价值。 身为老板,别老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员工身上。要记得,员工是你的伙伴,不是奴隶。年轻一代的职场思维,跟以往很不一样;老板说了算,员工得乖乖听话这一套已经不合时宜,他们更想要的是一个能够发挥自我、提出反馈的工作环境。 千万别用“安静解雇”(Quiet Firing)这一招。有些雇主,开始采用安静解雇,以冷对待的方式,回应员工的安静离职。一般上,员工会被故意安排不合适的工作,不升职加薪,或被冷待、忽视,让他们不好过,最终在心灰意冷下自动离职。要知道,这么做只会消耗公司更大的成本。 正所谓员工就是公司最大的资产,身为老板,也应当善待员工,不只是物质上,精神上也一样;一旦员工感觉到归属感,自然就会真心回馈公司,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Josefa nDiaz on Unsplash Photo by Kenny Eliason on Unsplash Photo by Chris Montgomery on Unsplash Photo by Celpax on Unsplash Image by mohamed_hassan from Pixabay  Photo by Anna Shvets: https://www.pexels.com/photo/people-working-in-office-3727509/        
    人人都在说的“安静离职”,到底是什么?
    2022年7月,美国纽约一名24岁的工程师Zaid Khan在TikTok发布了一支标题为《On Quiet Quitting》的短片。 他在片中说到:所谓的Quiet Quitting,不是辞职,你还是一样完成工作,只是放弃在工作上追求更高的自我成就,同时不再认同“工作等于生活”的工作狂文化。 这支短短17秒的影片随即掀起网民热论,累积了49万人点赞。与此同时,“安静离职”(Quiet Quitting)也成为欧美职场爆红关键词。 【什么是安静离职?】 安静离职,不是默默离职的意思,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多也不少”。 这现象在美国Z世代年轻上班族尤其明显,他们开始抗拒“工作狂文化”(Hustle Culture), 不再积极争取成绩、升职,他们只做符合本身薪资的工作内容,甚至会拒绝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安排,包括额外加班、回复电子邮件等等。 事实上,安静离职并不是新鲜名词,早在2009年时,经济学家Mark Boldger已经在委内瑞拉的经济研讨会上提出。直到Zaid Khan的影片发布,才真正引发人们热论。 【安静离职 = 躺平学的另一说法?】 读到这里,你是否觉得这文化好像似曾相似? 2021年,中国90后和00后年轻人因经济下滑、疫情引发社会问题等大背景下,不再推崇努力工作,而是选择“躺平”,无欲无求的处世态度。 躺平学,即放弃拼命工作攒钱焦虑伤身的生活,主动低欲望生活的一种哲学。 安静离职,也可称为职场躺平,设立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不直接辞职,而是辞掉那个在职场上追求卓越的自己。 【旧名词新包装】 其实,无论是安静离职或是躺平学,都非新鲜的概念。类似的职场现象一直都存在,就好像我们所熟悉的在工作中摸鱼、工作不投入、表现疏忽、退缩行为等等。 说穿了,安静离职或许只是现代年轻人对此现象的一种新说法。既然如此,安静离职是否与“躺平”、“摆烂”、“摸鱼”或消极怠工的心态同等呢? 伦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Anthony Klotz就认为当中还是存在差异。他表示,员工保持安静离职的心态上班,不代表他们对日常工作松懈,他们为公司全力以赴的心态不再,只愿意朝九晚五上班,在最低限度内努力。 【看齣戏吧,你就懂了】 如果你想知道安静离职状态的完美演绎,不妨看看《我要准时下班》这套日剧。 片中的主角东山结衣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办公室的时钟指向傍晚6点01分,她就会收拾包包,离开公司。她准时下班的原因是:因为工作都做完了。 为了准时下班,东山结衣会把每日要处理的工作以便利贴的方式黏在电脑屏幕旁,解决一项就撕掉一张便利贴;对她来说,这是保持效率、准时打卡下班的最好方法。 下班后,她会前往喜爱的中华料理店,享受第二杯啤酒半价的限时优惠,这是她最大的生活享受。也许,这也是奉行安静离职者中比较正面的例子吧。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探讨更多关于安静离职的课题。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Marten Bjork on Unsplash Photo by Brad Neathery on Unsplash Image by mohamed_hassan from Pixabay 
    说墨出版社的SDG使命
    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2030年永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包含17项核心目标(Goals)以及169项细项目标(Targets)。 近年,越来越多企业纷纷加入SDGs行列,希望透过小小的努力,帮助改善地球所面临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 最近,笔者与说墨出版社社长王赫奇就这一课题做了个专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怎么说? 笔者:说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践SDG? 社长:一直都有这个想法,真正实践是这一两年的事。 笔者:为什么会想要实践SDG? 社长:其实,在还没了解SDG之前,就一直有想要做到保持平衡,把砍下的树填补回去;一直都希望说墨可以在社会上扮演这个角色。 笔者:说墨在SDG这方面采取了什么行动? 社长:我们从几个层面着手,首先是印刷——我们所采用的纸张是FSC环保纸。FSC是一个独立、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成立的宗旨是推广永续森林,保持森林的生态。我们书本所使用的就是获得FSC认证的纸张,生产FSC环保纸的树木都是经过特别策划种植,而不是砍伐原始森林。 此外,我们的所出版的书本也获得颁发马来西亚环保标章(SIRIM Eco-Label)。 其次就是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到底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包括印刷所用的墨汁、空调的温度、员工从住家来到公司的英里数;这一切,我们都计算在内。然后,我们会根据生产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种树,把排出的碳中和掉。 以上我所说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书本的出版页面。 说墨目前正在努力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响应目前的经济趋势与模式。居家工作也是SDG的一种,有助减少碳排放;此外,我也鼓励云端模式,比方说我们的会议记录如非必要不会打印出来,或通过Zoom开会,善用科技,实践数码化。 笔者:说墨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种树? 社长:我们在2022年种了100棵树。当时,我们参与一些正在做着SDG这一块的友族组织,购买他们的树苗,并亲自把树种下。整个种树活动对我们的团队而言意义重大。 笔者:你觉得一家企业如果想要实践ESG,需具备什么条件? 社长:SDG里一共有17个项目,普遍来说,很多外国企业或上市公司都会从中挑选几项来实践。 打个比喻,其中一项是性别平权。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就有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局里,必须至少要有一名女性。当然,说墨也希望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一项并不是我们的重点。 说墨的企业模式与环境比较有关系,因此我会把这方面相关的SDG列为优先选项。 我个人会建议企业可以先从一项SDG目标开始,最理想的就是选择跟本身企业相关的选项,再慢慢扩大至其他目标。 笔者:你觉得说墨所实践的SDG可以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社长:我个人觉得碳中和是最大的一个贡献。 马来西亚政府的计划是在未来10年内种一亿棵树,我们把自己看成帮助政府推动这项计划的角色。政府这项计划的指标是要向联合国提呈报告,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这项国际性大计划,在当中扮演一个小角色。 作者透过说墨所出版的每一本书,其中一部分的盈利将被用作SDG(种树)。我们所种下的树,不是为了将来砍伐造纸,而是长期性生长,持续为大自然排放氧气。 笔者:可否谈谈公司未来还有些什么SDG计划? 社长:未来,我们有一个称为“企业森林”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这是一个一次性投入的项目,但可以达到永续的回报。 我们的目标是要在马来西亚种植一万英亩的森林。我希望可以通过这高端的典范,与其他企业一起执行这目标。 企业森林的形式是,比如说一家企业种植了一英亩的森林,我们会为排氧量做记录,然后以碳信用 / 碳权( Carbon Credit)的形式售卖给联合国,然后联合国再把碳信用 / 碳权售卖给工厂或公司;因为后者在运作上必须达成指标,需要把排放的碳填补回去,这在未来会是强制规定的。 笔者:你觉得马来西亚的企业准备好践行SDG了吗? 社长:我认为这会是从上市公司开始,因为ESG和SDG都是联合国所要求,现在上市公司是被鼓励(迟一些可能是强制)呈交ESG / SDG的报告。综合来说,很多公司还是没准备好。 除了企业森林,我觉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鼓励企业购买SDG的产品。比如说,FSC环保纸,利用旧报纸压缩再循环做成的铅笔;这已经是一种责任,在没能自己实践SDG之前,我们可以先响应这些已经在实践SDG的商家的产品。 社长总结 我觉得要实践SDG,最主要的还是思维。说墨的每一个出版项目,在策划预算的时候都会预留一部分钱,以用作未来的SDG用途。所以,我也鼓励企业可以在日常营业操作的预算中先做准备,当思维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实行。
    夕阳行业(四):唱片行
    卡带和铅笔,到底有着什么关系? 成长于90年代之前的人,看完这张图片,大概会发出会心一笑。 没错,当卡带遇上这种“卡带”的情况时,铅笔就派上用场,成了修复小功臣。 在卡带风行的年代,铅笔除了可以解决“卷带”的问题,也是那些为了给随身听(Walkman)省电的人最好的“手动倒带”工具。 当然,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那么大概也不小心泄露了你的年龄! 【唱片行,青葱岁月的美好记忆】 唱片行,是70、80和90年代人的集体回忆。在串流平台崛起之前,当时最大的娱乐之一,就是听歌;而唱片行,则成了当代人最流行的“逛场”。闲来没事、心血来潮,就往唱片行里窜,戴起店内耳机听着最新发布的流行曲,是最棒的事。 唱片行里,应有尽有——卡带、CD、VCD、黑胶唱片,满足不同知音者的需求。 有了卡带、CD,自然就少不了播放器;除了摆放在家中的唱机、黑胶唱片机,更有可以随身携带的随身听(Walkman和Discman)。那个年代,腰间背着一台随身听,戴着耳机边走边随着音乐摇摆,可拉风了! 还有,跟心仪的他/她,一人一边耳机,听着相同的旋律,两颗心是如此靠近,太浪漫了! 老一辈的,则喜欢音色优美的黑胶唱片;把唱针轻轻放下,看着黑胶唱片缓缓转动,一阕歌悠扬播出,伴随一份记忆,那感觉,笔墨难容。 【实体唱片,终究抵不过时代巨轮辗压】 90年代,唱片业处于高峰时期,全球实体唱片年销量高达252亿美元。唱片行更成为歌星、影星巡回宣传站点;办活动、签唱会,吸引无数歌迷、影迷前往支持或索取签名,遇上当红歌星办活动时,更会出现“挤爆”唱片行的情况。 2000年过后,串流平台开始崛起,数位浪潮席卷所有产业,现代人听音乐、看电影的渠道,已经由传统的“播碟”转为线上模式。许多串流平台如Spotify、Apple Music、 Youtube、Netflix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消费者只需支付少许费用,就能无限量享受海量娱乐服务。 串流平台的崛起,冲击着实体唱片业。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告,全球实体唱片收入按年跌5.4%,下滑至52亿美元,而串流音乐收入则逐年增长,按年上涨40.4%至66亿美元。 许多传统唱片行无法承受这一波冲击,纷纷结业。根据报道,基于串流平台所带来的冲击,再加上受疫情影响,马来西亚吉隆坡唯一仅存,创立于1950年,位于茨厂街的《恩记唱片行》,也在2020年悄悄结束营业。 当中,也有一些业者基于情意结,坚持守着一手创立的唱片行,继续经营,成为此行业硕果仅存的老店。 【怀旧风吹起,消费者集体回忆能否撑起唱片行?】 近年,音乐界大吹怀旧风,人们对实体唱片的需求有着回流的趋势,尤其是黑胶唱片的销量有明显的上升。这波趋势,大概是因为部分消费者想要购买一些以前所听过,但在网上又很难找得到的经典唱片或影碟,以作留念。 然而,面对方便快捷,随时可以按下“next”键,备有海量音乐的串流平台当道之下,部分消费者的集体回忆,又是否足以撑起当前岌岌可危、硕果仅存的唱片行?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DS stories: https://www.pexels.com/photo/studio-shot-of-a-pencil-and-an-audio-cassette-9227682/ Photo by Paul Seling: https://www.pexels.com/photo/clear-cassette-tape-on-white-table-12341039/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https://www.pexels.com/photo/a-young-couple-listening-to-music-on-a-walkman-on-a-bed-6698320/ Photo by Lee Campbell on Unsplash Photo by Sumeet B on Unsplash Photo by Mitchel Lensink on Unsplash Photo by L. F: https://www.pexels.com/photo/walkman-in-close-up-photography-15481713/ Photo by Stefan: https://www.pexels.com/photo/close-up-shot-of-a-vintage-sony-walkman-and-black-headphones-12419211/      
    夕阳行业(三):唱大戏
    “Tok Tok Qiang” —— 这词,你听过吗? 这是以前小孩对戏曲 / 唱大戏的说法,至于为何被叫做Tok Tok Qiang,那是源自于唱大戏乐器:板、鼓、锣、镲所发出的声音——督锵、督锵、督督锵! 【唱大戏,儿时美好记忆】 笔者成长于乡下,每逢遇上庙会或神诞,村子里就会热闹非常。神庙会从外地重金聘请粤剧戏班,进行几天的酬神表演。 在那个年代,乡下生活简单,唱大戏成了唯一的娱乐。还记得,粤剧分成午晚班演出,村里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婶早早就搬了家中的藤椅,摆在戏台前“霸位”,占个好位子看表演。 年纪尚小的笔者,总爱跟着妈妈去看大戏。妈妈一边看,一边给我讲戏,我似懂非懂,可是演员们金光闪闪的戏服,脸上独特的妆容,灵巧的动作,独特的唱腔,总是让我看得目不转睛。我的最爱,就是《六国大封相》,就觉得耍长花枪的演员好神气! 70、80年代,是戏曲的全盛时期。 【戏曲推广讲方言文化】 当时的唱大戏,都是以粤剧、潮州班、福建戏剧为主,间接成了推广讲方言的媒介。 在全盛期,一些戏班阵容强大,成员包括小生、小旦、乐师可多达数十人,表演整齣戏需要数小时。当时,神庙、社团活动活跃,戏班邀约不断,尤其是农历七月,有时整个月赶几十场演出也属平常事。 【歌台取而代之,唱大戏步向夕阳】 后来,歌台慢慢取代唱大戏,成为酬神表演的主要选择。主要原因是中青一代对大戏不熟悉,听不懂,也没兴趣观赏或学习,让戏曲逐渐踏上夕阳之路。 歌台的兴起,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动感十足,有跳有唱的歌台更感兴趣。即使有一些庙宇仍然会邀请戏班演出,然而今非昔比,台上的演员倾情表演,台下观众却冷冷清清,更像是“演来酬神”。 受邀表演的次数越来越少,让许多原本全职唱大戏的演员为了生计,不得不谋其他出路,而选择兼职唱大戏。  【年轻一辈兴趣缺缺,戏班传承青黄不接】 戏班所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传承无人。很多戏班的成员,要么已经离世,要么就是年纪渐长,却苦无接班人。 年轻一辈对戏曲不感兴趣,即使老师傅们愿意教,但愿意学的人寥寥无几,让唱大戏面对青黄不接的困境。 原本已经沦为夕阳行业,再加上观众流失、新生代听不懂方言、看不懂戏曲等问题;仅靠现有老一辈演员撑着,戏班随时都会面临断层危机。   【戏曲宣扬传统美德,让戏演下去】 渊源流长的戏曲,剧本经常带出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一门美丽的古老艺术。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当中蕴含很多学问,无论是头饰、服饰、妆容、步法等等,都是学问。如果不将它们传承下去,就会慢慢消失,那将是很可惜的事情。 尽管唱大戏已经走向没落,但仍然有一小撮人在坚持着,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宣扬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本地为数不多的戏曲师傅,也尽力寻找更多有趣、多元化的教导方式,让学习者对戏曲更感兴趣,让唱大戏文化得以传承,让戏可以继续演下去。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Image by PublicDomainPictures from Pixabay  Image by StockSnap from Pixabay  Image by JJira from Pixabay  Image by PatrickQuinn from Pixabay Image by Ariel Hii from Pixabay  Photo by 李奇: https://www.pexels.com/photo/woman-wearing-a-blue-headdress-11412389/ Photo by 李奇: https://www.pexels.com/photo/woman-in-traditional-clothing-11413699/      
    夕阳行业系列(二):传统照相馆
    翻开蒙上一层薄尘的老旧相簿,里边一张张黑白照片,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开始泛黄;照片里的人事物,那么的熟悉,却又那么的久远,那是回不去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代…… 再往下翻,开始看见彩色照片,只不过照片的效果看起来“马马虎虎”;呵,那是你人生中第一次拥有“傻瓜相机”,买了36张照片的菲林,开心地“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然后,马上将菲林拿到照相馆去冲晒。师傅说:“多两天来拿吧!” 两天后,兴冲冲去拿照片,沉甸甸一叠捧在手里,迫不及待观看成果。“哎呀,怎么闭眼睛了?” “天啊,把我拍得好像蚂蚁那么小!” 【因为限量,所以珍贵】 你是否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 70、80、90年代,一卷菲林的价格不便宜,拍了就不能删除,每一张都是限量版,所以特别珍贵。 而照相馆,也成了许多人冲晒美好记忆的地方。 【传统照相馆,将瞬间化为永恒】 那年代,许多人为了不同的原因来到照相馆——拍全家福、结婚照、毕业照、证件照、孩子成长照;背后的目的其实都不尽相同,那就是纪念,让自己不会有光阴难返的遗憾。 有点昏暗的摄影棚,老旧的镜子,不知多少人用过的梳子;沾一沾发蜡,把头发给梳服贴。 “来,坐下!” “站好,望前面。” “头低一点,向右边转一点,太多了,再转左一点。” “笑笑,好,不要动,一、二、三!” 然后,按照师傅的指示,摆出所需的姿势。 接着,“咔嚓!”一声,还有超亮的闪光灯。 “搞定,明天来拿吧!” 接过收条,你感觉双眼仿佛还有点晕眩,好像嘴角也笑得有点僵硬了! 【数码时代,开启摄影新篇章】 “拍到不美啦,删掉再拍过!” “做么你没有开美颜?你看,我脸上的洞洞坑坑都一清二楚!” “记得,拍我瘦一点,腿要长长,OK?” 数码时代,人手一机(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大容量的空间,可以收藏海量照片,很少人会上照相馆冲洗照片,导致这个行业要么跟上潮流,放弃菲林转向数码化,再不就会被逐渐淘汰。 【自拍照相馆兴起,另类流行文化符号】 近年,在欧美风行已久的自拍风潮吹入亚洲,形成另一种拍照新文化。 拍照前,工作人员先把设备调整好,再指导顾客如何拍摄。接下来,你就可以在无人干扰的私人空间随意摆pose,通过遥控器拍摄最自然真实的自己,定格属于你的珍贵瞬间。 这绝对是微妙的体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 【老相馆,会否静悄悄消失?】 当然,近年也刮起复古风,之前被人们遗弃的底片相机和菲林,再次受到关注,价钱水涨船高,成为年轻人的“奢侈品”。 只不过,在受到数码大时代冲击之下,小数的玩家能否确保传统照相馆经典再现仍是个未知数。 玻璃柜里摆着古董相机、褪色旧菲林盒,墙上挂满客人照片,仿佛让人置身时光倒流年代,硕果仅存的老相馆,会否有那么一天,静悄悄就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呢?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Photo by Markus Spiske: https://www.pexels.com/photo/person-holding-film-strip-4201333/ Image by Juraj Varga from Pixabay Photo by Héctor Martínez on Unsplash
    夕阳行业系列(一):图书租贷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行业似乎在我们不察觉之际,慢慢从我们的世界谢幕,甚至是消失了? 随着数码科技持续转动时代的巨轮,不难看见许多行业逐渐没落,面临夕阳西下的危机,成为“绝迹”行业。 造成夕阳行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已达到发展周期末端、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利润很低、需求逐渐衰退等等。 夕阳行业系列,带大家走一趟回忆之旅——共同缅怀这些行业从全盛时期走向没落,同时也探讨可能存在的传承空间。 【天马行空的图书世界,谁不爱?】 现代年轻人,都在哪里“蒲”? 网红推荐的热门地点,不难看见他们的踪影,一杯饮料、一台电脑、一台手机,就可以消磨一天的时光。 但是对于许多70、80后来说,租书店可说是他们最爱的“蒲点”之一。放学后,背着书包不回家,而是冲往租书店看书。没时间看完,但又没钱租,还会偷偷将书页折起一角,明天再继续(呵,你是否也曾经这么做?) 那些零用钱比较多的,就会瞒着父母偷偷将小说、漫画租下,藏在书包里带回家,然后躲在被窝里读个天昏地暗。 功课、温书先放一旁,当下的世界就只有倪匡、古龙、金庸的刀光剑影;亦舒、岑凯伦、琼瑶的浪漫爱情;以及老夫子、小叮当、蜡笔小新的诙谐滑稽…… 全盛时期,图书租贷店如雨后春笋般开了一间又一间。新书与二手书的租金从50仙到1令吉20仙不等,遇到喜欢的还可以用特定的价格买起来。当时的业者,一个月单是租贷图书就可收入过千,算是很不错的收入。 【网络崛起,租书走向没落】 2000年后,随着网络的崛起,网上看漫画、小说逐渐普及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偏向于阅读电子书。 于是,图书租贷行业开始走下坡,租书店也敌不过时代洪流,接二连三结业。当中,有些业者因为情意结而苦苦撑着,坚持守着硕果仅存的生意,奈何走到最后,在无人问“借”的窘境下,唯有廉价出让店里的图书,等待知音人来带回收藏。 【实体书,背负传承阅读文化使命】 科技改变了阅读模式,受影响的除了租书业,就连出版社也受到冲击。电子书的崛起,或多或少影响了实体书的出版与销量。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群人偏好阅读实体书,而非冰冷屏幕上的电子书。然而,书籍行业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人们不看书。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人均每年阅读量最高的5个国家为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德国(47本)、日本(45本)。至于马来西亚,阅读习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平均每年只阅读两本书。 年均两本的数据,尽管听起来有点泄气,但在说墨出版社,我们仍怀有愿景,希望透过微小的努力,培养阅读文化。我们将口述的学问,整合成墨迹文字,再组构成系统化的知识,使读者们从中受惠。 我们的愿景,就是透过专业出版,达致文商传承。我们始终相信,有那么一群爱书人,会透过翻阅实体书,感受每一页文字所传送的温度;这,是电子书所无法比拟的。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圆满落幕——马六甲站!感谢相遇,期待再聚!
    连续三日的论坛成功举办,横跨三个州属,汇聚各领域企业家,共同探索品牌增长新机遇! 小红书官方团队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带来了独家数据解读、品牌出海策略、跨境电商新趋势等满满干货,助力企业抢占东南亚市场先机!。 马来西亚,是全球商家不容忽视的新兴市场! 说墨集团社长赫奇为大家带来了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趋势、政府津贴政策等重磅信息。他表示,大马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以及开放的商业环境,为海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2026年大马旅游年,将成为吸引海外游客和品牌进入的黄金时期,企业应提前布局,把握市场红利! 社长赫奇介绍政府津贴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为2026年大马旅游年做好准备。 小红书社区、行业风向及营销策略 小红书代表为观众带来了小红书内容生态、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小红书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深度解析。 小红书代表解读小红书东南亚数据 旅游+电商,小红书如何助力本地商家接待海外游客? 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详细分析了全球及大马的旅游数据,并介绍如何通过 SmartOrder 结合小红书生态,帮助本地酒店、民宿及旅游业者吸引海外游客。他展示了实际案例,证明小红书已成为海外游客来大马前的首选参考平台,而 SmartOrder 正在打通这一生态,助力商家高效获客。 社交媒体的认证号,就是你的生意通行证! 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现场展示了如何利用小红书电商功能,助力海外商家实现闭环交易。他强调,品牌的可信度直接影响用户购买决策,而小红书企业认证号可以极大提升品牌信任度,从而影响成交转化率。他通过案例展示了多个商家在小红书的成功经验,并为在场企业家提供了实操建议。 Arya 现场解说小红书电商成功案例 高能论坛讨论:如何用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说墨集团的代表共同探讨东南亚品牌增长策略,并针对观众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合作从一场对话开始! 论坛最后,参会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交流,结识潜在合作伙伴,分享行业经验。许多企业家现场交换名片,探讨合作方向,为未来商业合作打开了新局面! 展望未来,期待再相聚! 主办方将继续推动行业发展,为品牌与消费者带来更多非凡体验!敬请期待下一场盛会,共创辉煌! 想了解更多活动信息?欢迎报名,我们将与您联系! https://forms.gle/DRRHyF1QXh8fRWk96  精彩瞬间回顾 👉 https://web.facebook.com/share/164kZim8sQ/  错过这次?别担心!关注我们,抢先获取下次活动资讯!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 吉隆坡站圆满落幕!】助力本土商家实现精准转化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吉隆坡站成功举办,众多电商、品牌营销、跨境贸易及旅游行业的企业家齐聚华总大厦,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实现品牌增长,并抢占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的市场红利! 吉隆坡:东南亚商业枢纽,品牌增长的核心站点! 作为马来西亚的经济中心,吉隆坡不仅是品牌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据点,更是国际投资与商贸往来的桥梁。本次论坛重点剖析了吉隆坡如何结合小红书生态,助力本地商家链接全球市场,同时借助即将到来的2026年大马旅游年,制定长期增长策略。 【图一】社长赫奇深度解析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趋势,分享政府津贴政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把握市场红利,精准落地东南亚! 数据赋能:如何精准锁定用户,实现品效合一? 小红书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 亲临现场,带来小红书全球市场趋势及东南亚用户行为洞察。她详细解读了品牌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内容营销(Data-Driven Content Marketing)精准锁定目标受众,提高曝光度,最终实现高效转化。 【图二】 Zoe 现场解读小红书数据,分享品牌如何通过内容生态构建全球营销矩阵,实现增长突破! 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小红书提升转化率? 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旅行者的重要搜索平台,越来越多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小红书查找旅行攻略、住宿推荐及本地体验。这为酒店、民宿、餐饮及旅游业者提供了新的商机! 【图三】 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深度解析全球及马来西亚旅游数据,展示如何通过小红书种草,让海外游客在出行前即完成决策,实现高效获客! 社交电商闭环:如何建立品牌信任度,提升成交率? 小红书海外电商已正式启动! 品牌不仅要借助内容营销提升知名度,更需要开启小红书店铺,形成闭环交易,实现流量变现。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解析小红书企业号的重要性,展示认证账号(Verified Account)如何提升品牌可信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并分享多个品牌的成功案例! 高峰论坛:如何借助小红书抢占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特别设立高峰圆桌讨论,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及说墨集团代表共同探讨社交媒体营销、用户增长策略及商业变现模式,并现场解答企业家们的实际问题。 商机从交流开始,合作就在眼前! 活动结束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交流行业经验,探讨跨境合作模式,并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此次论坛不仅带来了行业趋势与实战策略,更成为企业家拓展人脉、挖掘新商机的重要平台! 错过这次论坛?别担心!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论坛活动通知!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 小红书: 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 官方网站: https://somo.com.my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 槟城站圆满落幕!】助力本土商家实现精准转化
    小红书马来西亚论坛- 槟城站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电商、品牌营销、旅游业及跨境贸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小红书拓展东南亚市场,抢占2026年大马旅游年的红利。 槟城如何成为品牌增长的跳板? 槟城不仅是热门旅游胜地,更是东南亚市场的商业枢纽。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槟城如何借助小红书生态吸引海外游客,助力本地商家拓展市场,并结合即将到来的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帮助企业提前布局,把握增长先机! 【图一】社长赫奇深度解析马来西亚市场增长趋势及政府津贴政策,剖析企业如何把握2026年大马旅游年红利,规避风险,高效落地东南亚市场! 数据驱动:品牌如何精准定位,撬动全球市场? 小红书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 特地从中国飞抵马来西亚,为本次论坛带来深度行业解析!她精准剖析东南亚市场风向,并结合小红书独家数据,揭秘品牌如何借助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 数据驱动策略精准锁定目标用户,提升品牌曝光度,实现高效投放与爆发式增长。🚀 【图二】Zoe 现场分享如何用小红书打造全球营销矩阵,让品牌借风使力,扬帆起航! 旅游+社交电商,如何实现高效获客? 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旅行者的热门搜索引擎,越来越多游客在出行前通过小红书获取目的地推荐、住宿体验及美食攻略。对于酒店、民宿、餐饮及旅游业者而言,把握这一趋势至关重要! 【图三】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深入分析了全球及大马旅游业最新数据,并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小红书结合本地商家生态,让游客在出行前就完成种草,推动酒店、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商家获客转化。 社交电商闭环:品牌信任度=成交关键! 随着小红书海外电商正式启动,品牌不仅要利用小红书营销提升曝光,还需开启小红书店铺,才能真正链接国际商机,实现流量变现。 【图四】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在论坛上深入解析小红书企业号的重要性,展示如何通过认证账号(Verified Account)提升品牌可信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并分享多个品牌成功案例,展示精准营销如何助力商家实现交易增长。 圆桌讨论:如何用小红书打开东南亚市场? 本次论坛的高峰讨论环节由小红书、SmartOrder、AllValue、说墨集团代表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东南亚市场营销策略、社群运营及商业变现模式,并针对现场观众的问题提供实战建议。 【图五】(从左至右)主持人Jordan, 说墨集团社长赫奇,小红书跨境东南亚区域经理 Zoe,SmartOrder 海外市场负责人 Vilsonm, AllValue 国际市场负责人 Arya 现场解答观众的疑问 商机从交流开始! 这场论坛不仅提供了行业趋势与增长策略,更是企业家拓展商机、建立行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图六】论坛结束后,企业家们积极互动,交换名片,探讨合作方向,多个品牌已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错过了本次论坛?别担心!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论坛活动通知!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 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官方网站: https://somo.com.my/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圆满落幕——破解企业增长难题,抢占东盟市场新机遇!
    在全球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精准布局,实现长远发展?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于 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下午 2:00 – 5:00 在 森林城市海之贝销售厅 (Forest City Sales Gallery) 盛大举行! 本次论坛由 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 主办,聯聖集團 & 说墨集团 联办,并得到了 国际联盟 的大力支持。论坛现场汇聚了众多企业家,共同探讨 企业管理升级、市场布局策略 及 东盟经济腾飞带来的商业机遇,助力企业家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增长突破口! 📌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精彩回顾 🔥 唐美娟总经理:掌握成功关键,让计划经营成为企业增长的超级助力! 唐美娟总经理指出,企业不仅要有清晰的愿景,更要制定 科学的计划经营体系。这不仅能提升决策质量,还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发展更稳健! 🔥 社长赫奇:从管理者到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动自发的高效团队? 社长赫奇深度剖析 经营者 vs. 管理者 的核心区别,揭示两者在企业成长中的关键差距! 🔥 陈宗贤教授:东盟市场爆发增长,企业如何抢占商机? 陈宗贤教授分享,企业的价值决定价格,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才是企业制胜关键。他鼓励企业家们树立品牌自信,拒绝价格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占领国际先机! 论坛环节:企业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新增长点? 社长赫奇、方建国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陈宗贤教授、唐美娟总经理深入探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围绕 企业创新、跨境机遇 及 战略转型 展开激烈讨论,为在场企业家带来全新的商业思维与启发! (从左至右)社长赫奇、方建国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陈宗贤教授、唐美娟总经理 🙌 感谢所有到场的企业家朋友们,以及 唐美娟总经理、陈宗贤教授、社长赫奇 三位重量级讲师的精彩分享! ⏳ 论坛虽已落幕,精彩仍在继续! 💡 一对一咨询太贵?但想与三位讲师有更深入的交流?🌟 最具性价比的企业增长课程来了! [2025年企业陪跑战略增长计划】 投资三天时间,与专家面对面,量身定制你的企业年度增长计划! 📌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抢占成功先机!
    🚀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圆满落幕,柔佛场倒计时 1 天!
    如何精准布局,实现企业稳步增长?如何抢占东盟经济腾飞的先机? 这些关键问题在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上得到了深入探讨! 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家们齐聚一堂,交流实战经验,共同解锁 年度计划 的增长秘诀! 📌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精彩回顾 🔥 唐美娟总经理:业绩倍增策略,让目标不再停留在空谈,而是可执行的增长突破点! 唐美娟总经理向大家提问——你想成为“算钱的老板”还是“赚钱的老板”? 她深度剖析计划经营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助力企业掌握成功关键! 🔥 陈宗贤教授:东盟经济腾飞,企业如何布局? 陈宗贤教授指出,管理经营与企业出海同样重要,只有掌握双重关键,才能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 🔥 社长赫奇:管理者 vs. 经营者,如何打造高效自主执行团队? 社长赫奇强调,企业必须从传统管理模式升级为战略经营思维,让团队更具主动性和执行力! 🎭 互动环节:企业家们在现场积极交流,向讲师们请教企业管理与市场策略的实际应用。 企业家们围绕陈宗贤教授,就东盟市场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 感谢所有出席的企业家朋友们,以及三位重量级讲师——唐美娟总经理、陈宗贤教授、社长赫奇 的精彩分享! =========== 🚀 柔佛场 2025 企业家年度论坛 倒计时 1 天! 如果你错过了 吉隆坡站,这将是你的最后机会! 柔佛场 即将在 2 月 26 日 震撼开启,带来更深入的商业策略分享! 📅 日期:2025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三) 🕰️ 时间:下午 2:00 – 5:00 📍 地点:森林城市海之贝销售厅 (Forest City Sales Gallery) 🏆 主办单位: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 🤝 联办单位:聯聖集團 & 说墨集团 🌍 支持单位:国际联盟 🔥 你将在柔佛场收获: ✅ 年度计划十大架构:如何精准制定年度计划,落地执行,实现业绩倍增! ✅ 从管理者到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动自发的高效团队,提升执行力! ✅ 东盟市场爆发增长:企业出海的关键商机,助你占领先机! 📌 限时报名:席位有限,立即报名锁定机会! 🔗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pPCsWh4rpku4bYtz8 ⏳ 倒计时 1 天! 柔佛企业家们,明天见!让我们一起共绘 2025 发展蓝图! 🚀🎉
    《小人物,大逆袭》新书推介会圆满落幕 !
    1.0 社长赫奇(左二)颁发纪念品给《小人物,大逆襲》作者,⁠Dato Wong 王兆明(王师傅) (右二)。丹斯里拿督郑可扬律师(左一)和拿督斯里邝耀丰(右一)作为见证人。 由 SOMO集团 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联合主办的 《小人物,大逆袭》新书推介会 于昨晚(2月20日)在 Nirvana 2 隆重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拿督王兆明(王师父) 亲临现场,与读者分享书中智慧与逆袭人生的成功秘诀,吸引了大批读者、销售精英及业界人士参与。 1.1 现场登记处爆满,众多企业家出席见证这场发布会。 SOMO集团与富贵集团携手打造知识盛宴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SOMO集团 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出版内容与学习平台。此次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合作,旨在透过《小人物,大逆袭》这本书,为读者带来更多启发与实用价值,帮助他们在事业与生活中实现突破。 1.3 《小人物,大逆袭》Dato Wong 王兆明(王师傅)入场,现场反应热烈。 新书分享:从小人物到大赢家 《小人物,大逆袭》是拿督王兆明的最新力作,书中透过真实案例与实用策略,深入探讨如何从平凡走向非凡,打破人生瓶颈,实现逆袭梦想。在推介会上,拿督王兆明分享了书中的核心思想,并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在场观众勇敢追求目标,突破自我限制。 活动结束后,SOMO集团 与 Nirvana Asia 富贵集团 对所有到场的读者、朋友及合作伙伴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参与,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优质活动,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内容与学习机会。 《小人物,大逆袭》现已正式发售,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前往各大书店或线上平台购买,开启属于自己的逆袭之旅! 线上购买:https://campaign.somo.com.my/product/lingmubiaolingdaoxue/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东南亚特许经营盛会圆满落幕!
    东南亚最大特许经营展会,圆满落幕! 📅 日期: 2025年2月7日-9日 📍 地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中心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 汇聚全球知名特许经营品牌,涵盖餐饮、零售、教育、健康美容等多个行业,旨在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最新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及发展机遇。通过市场数据分享,企业可精准制定战略,把握东南亚特许经营市场的无限潜力。此外,展会还促成了高端行业交流,让行业专家、投资者及企业家面对面洽谈,推动商业合作。众多创业者更在现场成功签约,迈出品牌扩张的第一步,为特许经营产业注入新动力。 📸 现场直击 在分享会上,本地品牌 Haos Ek 的创始人兼执行长表示:”马来西亚拥有多项企业扶持计划及政府资源支持,其中包括 PERNAS。因此,我鼓励企业家们勇敢争取各种机会,才能取得成功!”   🎶 精彩演出,点燃现场氛围! 除了商业交流,PIFF 2025 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娱乐活动,让展会更具互动性。本地知名乐团 Akim & The Majistret 在现场热情献唱,带动全场气氛,展现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动特许经营新发展 PIFF 2025 不仅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还促进了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商业合作。随着科技赋能和创新模式的兴起,特许经营行业正迈向更具竞争力的未来,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发展路径。 探索更多商机,抢占市场先机! 说墨集团携手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在 PERNAS 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stival 2025 圆满落幕!此次展会让我们与众多企业家、品牌和投资者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特许经营的无限可能,助力品牌拓展东南亚市场。 📢 想要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经济走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连锁品牌如何成功出海或落地? 欢迎购买我们的书籍 《昌明经济》,获取最全面的经济政策信息,或直接联系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的专业指导! 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大马法律科技时隔一年再度登上世界舞台! LawBank Asia晋级全球知名创业大赛JUMPSTARTER TOP 100!
    东南亚 AI 法律科技强势崛起! LawBank Asia凭借突破性的 AI 法律服务技术,在全球知名创业大赛 JUMPSTARTER 2025 中成功晋级 全球 TOP 100,成为东南亚首家入选的法律科技企业! 这不仅是 LawBank Asia 在 AI 法律科技赛道上的一大突破,也意味着继 2024 年 2 月新加坡举办的 HYFI CONFERENCE 全球初创大赛(HYFI Global Startup Competition)以黑马姿态入选全球 4 强 后,LawBank Asia 时隔一年,再度站上国际创新竞技场! 短短一年间,LawBank Asia 从区域创新者成长为全球瞩目的 AI 法律科技领导者,正在用 AI(人工智能)重塑 SME 法律服务的未来,让企业不再因法律困境而束手束脚,而是拥有智能、高效、可负担的法律支持!   JUMPSTARTER 2025:全球创业巅峰对决,LawBank Asia 强势突围! JUMPSTARTER 由 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Alibaba Entrepreneurs Fund)主办,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比赛之一,吸引了超过100个国家数千家顶尖初创企业参赛,涵盖 AI、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区块链等多个前沿领域。 LawBank Asia 凭借 AI 法律咨询、智能匹配律师、合规自动化等核心技术,赢得国际评审团认可,跻身全球 TOP 100,这也是东南亚法律科技公司首次进入该赛事前百强! 继 HYFI 2024 全球 4 强后,LawBank Asia 一年之内连续斩获国际殊荣,展现了其技术创新力、市场潜力和全球竞争力。 2025 年,AI 法律科技的时代已来,LawBank Asia 站在风口! 为何 LawBank Asia 能连续两年震撼全球创业赛场?因为它解决了 SME(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的核心痛点: Find Lawyer With Your Budget —— AI 智能匹配符合企业预算的律师,让 SME 也能享受优质法律服务。 AI 法律文件自动生成 —— 一键起草、审核合同,让企业远离法律风险。 智能合规管理—— 实时跟踪法规变化,帮助企业规避罚款和合规问题。 全球布局 —— 以并购当地法律科技公司方式进军印尼市场,并与 全球最大的投资平台AIM Congress(中东) 合作,加速 AI 法律科技全球化。 LawBank Asia 总经理 林文勇 Thomas Lim “2025 年,AI 彻底改变法律科技,LawBank Asia 站上了这场革命的最前沿!” LawBank Asia 总经理 林文勇(Thomas Lim) 表示,“继 HYFI 全球 4 强之后,我们再次登上 JUMPSTARTER 世界舞台,证明了 AI 法律科技的真正价值!” 冲刺 JUMPSTARTER 全球 TOP 30,LawBank Asia 未来可期! 晋级 TOP 100 只是开始,LawBank Asia 的下一步目标是争夺全球 TOP 30 席位,并赢取高达 500 万美元的投资机会! 继 2024 年 HYFI 全球大赛入围4强后,LawBank Asia 站上了 JUMPSTARTER 的全球舞台,2025 年,将是科技爆发的一年,而 LawBank Asia 正处于这场变革的中心!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SOMO亮相TikTok LIVE公会线下交流会:共探直播新未来
    📅 日期: 2025年1月9日 – 10日 📍 地点: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我们很荣幸受邀参与 TikTok LIVE 公会线下交流会,这场由 TikTok 主办的行业盛会汇聚了众多公会会长、主播及行业专家。此次活动为 SOMO 提供了深入了解 TikTok LIVE 平台和直播市场的宝贵机会,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如何通过自身优势助力客户在直播领域的成功。   TikTok LIVE 简介及特点 TikTok LIVE 是一个实时互动直播平台,通过以下核心功能为创作者、公会和企业赋能: 1️⃣ 多样化互动功能: 实时评论、打赏和问答提升观众参与度。 2️⃣ 全球覆盖: 通过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将品牌触及更广泛的受众。 3️⃣ 数据分析: 提供直播表现数据,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策略。 4️⃣ 易用性: 简单的直播设置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更多创业者能够快速上手。 对企业家的好处  1️⃣ 拓展市场: 利用全球平台,轻松吸引国际客户。 2️⃣ 品牌曝光: 通过高互动性内容建立更强的品牌认知度。 3️⃣ 收入多元化: 利用直播电商与付费互动创造额外收入来源。 4️⃣ 运营优化: 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业务效率。 本次活动的核心收益 1️⃣ 深入行业趋势: 全面了解全球直播市场的发展方向,为 SOMO 制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2️⃣ 增强行业连接: 与公会会长和专家交流,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 3️⃣ 优化服务策略: 内容差异化与技术优化经验直接提升 SOMO 服务方案。 4️⃣ 探索新机遇: 马来西亚直播市场展现巨大增长潜力,确认了潜在业务机会。 从活动中获得的关键见解  1️⃣ 内容差异化: 定制独特内容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2️⃣ 技术优化: 流畅的直播体验对观众留存至关重要。 3️⃣ 协作的力量: 公会间合作创新能创造更大价值。 4️⃣ 本地化战略: 符合区域需求的策略提高市场影响力。 主题分享:社长赫奇带来的专业解读  1️⃣ 马来西亚公司注册与税务指南: 详细解析注册流程与税务管理策略,帮助企业高效落地。 2️⃣ 办公场地规划: 针对直播行业需求分享选址和布局优化方案。 📢 直播行业机遇无限,期待与您共同探索!
    破解企业增长难题:2025战略部署中的数字化、津贴与资源整合方法
    2025年1月,《2025战略部署》活动在吉隆坡圆满落幕,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共同探索新一年的关键趋势与发展战略。本次活动围绕全球化机遇、昌明经济政策、数字化转型及资源整合四大核心主题,为企业提供了实践指导与深刻洞察。 四位讲师(从左至右):CM Kong(CARI JOB 创办人)、方建国会长(国际联盟会长)、凯伦老师(CLOSING PILOT 创办人)、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 🌟 活动亮点及核心收获 1️⃣ 国际人才政策:抓住全球化机遇 讲师:CM Kong(CARI JOB 创办人) 内容亮点: CM Kong 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动趋势,强调通过政策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性。他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多语言环境与全球化优势,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力。他指出,企业应优化招聘策略,把握国际人才政策的红利,为全球化扩展提供支持。 关键收获:企业需关注国际人才政策红利,调整招聘策略,助力全球市场布局。 2️⃣ 昌明经济政策:企业赋能与津贴支持 讲师: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 内容亮点: 赫奇社长详细解读了昌明经济政策的七大中期目标,包括提升劳动收入占比、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等,并展示了政府津贴申请流程及成功案例。他指出,政策支持是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合理利用津贴资源,企业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关键收获:企业需积极申请政策津贴,利用政府支持拓宽发展路径,提升竞争力。 3️⃣ 数字化营销:驱动未来增长 讲师:凯伦老师(CLOSING PILOT 创办人) 内容亮点: 凯伦老师阐述了“数字人+CRM”如何革新营销模式,并通过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工具在优化客户体验和提升营销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企业需尽早部署数字化工具,以确保在未来营销格局中占据优势。 关键收获:企业应部署“数字人+CRM”,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增长效率,优化客户体验。 4️⃣ 五大黄金法则:资源整合与突破策略 讲师:方建国会长(国际联盟会长) 内容亮点: 方建国会长揭示了获取资金、建立渠道与吸引人才的五大黄金法则。他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了突破资源瓶颈的策略,强调企业需精准规划资金运用,并重视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收获:企业需注重资源整合,科学运用资金,吸引高端人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全面规划,迎接未来 本次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实践策略,通过全球化机遇、政策支持、数字化工具应用及资源整合等主题,帮助企业制定了科学的2025战略。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活动,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SOMO 集团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共同推动商业成功与可持续发展! 🚀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圆满落幕,共探柔新经济特区机遇
    2024年12月18日,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在新山R&F JB隆重举办,为企业家们带来了关于柔新经济特区(JS-SEZ)的最新洞察和战略分析。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今年最后一场昌明经济系列活动,更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 柔新经济特区的深度解析 主讲嘉宾包括SOMO集团社长赫奇和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刘建来,他们分享了柔新经济特区如何通过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抓住新商机。他们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柔新特区的政策红利:涵盖跨境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的全新机会。 黄金投资机会:探讨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热门领域。 政府支持策略:揭秘政府津贴和经济补贴如何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互动问答与与会者反响 现场嘉宾与企业家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问答环节,解答了关于企业出海和柔新特区政策的实际问题。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提供了实用的商业策略和深刻的市场见解。 展望未来:感谢支持,期待再聚 作为昌明经济系列分享会的最后一场活动,此次分享会为2024年划上了圆满句号。SOMO集团感谢所有嘉宾与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并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继续携手,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 关注未来活动动态 想了解更多关于昌明经济的深度解析与活动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社区,共同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3天精彩内容回顾,助力企业抓住全球化与数字化机遇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马来西亚电商选品博览会在吉隆坡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云集众多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为与会者提供深入洞察和实用策略,聚焦企业出海、数字化转型和投资趋势等核心议题。 Day 2 精彩亮点:企业全球化与电子发票座谈会 📌 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 讲师:社长赫奇(《昌明经济》联合作者兼 SOMO 集团社长) 社长赫奇带来一场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企业在东盟市场的潜力与挑战。他分享了具体战略,包括如何利用马来西亚的多语言优势和区域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布局国际市场。他强调,突破边界不仅需要明确目标,更需要实用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出海之旅保驾护航。 📌 电子发票:大马数字经济转型政策 嘉宾阵容:陈佳美(Wanconnect Consulting Group的电子发票专家与培训师)、社长赫奇、Josephine Lee(《昌明经济》联合作者兼 Builders Group 创办人) 三位重量级嘉宾联手解答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难题,探讨了电子发票推行的具体步骤和常见挑战。针对以下问题,嘉宾们提供了深入见解: 企业推行电子发票的第一步是什么? 企业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实行电子发票时需要涉及哪些团队? ✨ 两大核心启示: 1️⃣ 企业需掌握基础电子发票知识,即使外包会计,也要确保账目合规。 2️⃣ 马来西亚的多语言与区域资源优势,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独特机遇。 Day 3 精彩亮点:数字化与投资座谈会 📌 座谈会(一):数位经济:如何善用科技让企业增长 嘉宾阵容:赫奇、Josephine Lee、Thomas(LawBank Asia)、Hanson Lau(Vimigo) 本场座谈聚焦数字化浪潮中的企业增长策略,涵盖以下话题: 哪些企业适合运用数字化软件? 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成本? 企业数字化转型应从哪里开始? 嘉宾们指出,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采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和战略都能显著提升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他们也探讨了企业主如何克服对新科技的恐惧心理,从心态转变中找到增长机会。 📌 座谈会(二):资金到资产:马来西亚的贷款与房地产投资指南 这场座谈会以投资与资产优化为核心,提供了深入的行业分析和宝贵建议,探讨话题包括: 马来西亚未来房地产大热区域及投资建议。 买房贷款的关键准备和常见问题。 房产投资策略: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 嘉宾们还特别关注外资对马来西亚土地的收购趋势,并探讨了保留土地拥有权的重要性及其对本地经济的影响。 活动总结:知识与合作并进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内容丰富,覆盖企业发展关键议题。从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到数字化转型的实用解决方案,再到投资与资产优化策略,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SOMO集团近期活动🔜: 昌明柔佛经济发展 讲师: 社长赫奇(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 日期:7/12/2024 (星期六) 时间:11am – 1pm 地点:Sales Gallery@Menara Pelangi, Johor   大马消费博览会 (博览会主题:穆斯林文化商品与产品) 日期:17/12/2024 (星期二) 时间:10am – 6pm 地点:MITEC Hall 1, KL   昌明经济与柔新经济特区 讲师:社长赫奇(SOMO集团社长兼《昌明经济》联合作者)与刘建来(创世记广告商讯创办人) 日期:18/12/2024 (星期三) 时间:7.30pm – 10.00pm 地点:R&F JB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深度解析政府政策与房地产趋势,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2024年11月21日,由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 联合主办的 昌明经济巡回分享会 在吉隆坡 Millerz Square 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 IQI 精英与企业领袖,共同深入探讨未来 3-5 年马来西亚的商机与发展前景。通过解读昌明经济政策和国际投资趋势,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宝贵洞察与实用指导。 活动亮点回顾 ? 深入解读昌明经济政策 HEDKI 社长赫奇(SOMO 集团社长,《昌明经济》联合作者) HEDKI 社长赫奇在会上对 昌明经济政策 进行了全面剖析。这一政策不仅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更是中小企业和代理商把握市场机遇的关键支持工具。除此之外,社长赫奇解读了政府津贴和资源支持的实际应用。 ? 嘉宾分享的精彩观点 多位重量级嘉宾从不同角度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见解: Daniel Ho(Co-founder and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Juwai IQI) Daniel Ho 凭借其资深行业经验,详细剖析了 IQI 的市场优势和优秀战绩。他强调,企业必须突破本地市场局限,主动迈向全球,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市场地位,同时抓住未来商机。 Mandy Chen(Head of International Sales, Juwai IQI) Mandy Chen 的分享以 “全球投资之旅:探索英国、澳大利亚、泰国和柬埔寨的独特投资标准” 为主题,深入解析了海外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动因及需考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她为代理商和企业提供了连接全球市场的实用策略,助力亚洲企业家更自信地布局国际市场。 Larry Leong(GVP, IQI Global) Larry Leong聚焦 柔佛新山 的投资潜力,重点解析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 的发展目标,包括跨境经济联系和数据中心枢纽建设。他以精准的市场分析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洞察,帮助投资者充分把握这一前沿机遇。 与会者反馈:知识满载,合作机遇尽显 分享会结束后,许多与会者积极购买了 2024年11月14日 发布的《昌明经济》中文第二版和英文版,并参与了书籍签售会,展现了对政策解读的浓厚兴趣。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现场 Q&A 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与嘉宾深入探讨昌明经济政策的实践应用和市场策略。不少参与者更在会后停留,与嘉宾和其他代表互动交流,明确表达合作意向,为未来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与致谢 主办方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代表们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主办方 Juwai IQI 和 SOMO Group 感谢所有嘉宾和参与者的支持,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帮助代理商和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中稳步前行。 欢迎在以下的平台关注我们: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somo.malaysia 小红书:搞文化的社长赫奇 网页:https://somo.com.my/
    法律与科技,敌友难辨:Lawbank Asia 联手各大法律精英畅谈未来
    在11月4日和5日,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 主办的“Unlock Your Infinity”学生成长展览活动中,一场深具启发性的法律与科技专题讨论会成为亮点,主题为“科技与法律:合作伙伴还是对手?” 此次活动汇聚了各领域的法律专家,他们围绕科技进步对法律行业的未来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演讲嘉宾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专业见解,还对未来法律行业的变革与机遇做出了前瞻性展望。 本次讨论会邀请的嘉宾包括Lawbank Asia的总经理Thomas Lim、中国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IPO律师Chia How(Ptt&Co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知识产权律师 Andrew Toh (Andrew Toh & Partners 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以及房地产律师Ron Ong (Messrs Kuek, Ong & Associates 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不同背景的专家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如何重塑法律实践,展望未来法律行业的巨大潜力。 亚洲法律银行(Lawbank Asia) 总经理 Thomas Lim:技术赋能的法律服务平台 亚洲法律银行(Lawbank Asia)总经理Thomas Lim首先分享了他创办Lawbank的初衷。他回忆起创立这个平台的动机,源于希望创建一个连接法律专业人士和客户的中央化平台,解决法律服务获取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Lawbank Asia旨在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一个合作和资源共享的社群,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和透明度。 当被问及未来五到十年内法律科技对法律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营的影响时,Thomas Lim谈到了三个核心领域: 流程自动化: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简化重复性任务,让律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价值工作中。自动化文件分析、客户管理系统的优化都将显著提高律师事务所的运作效率。 客户互动提升:他提到,科技的应用可以大幅改善客户体验,从虚拟咨询、即时案件进度更新到数字文件共享,科技使得客户沟通更加便捷,互动更加紧密。最后就是协助客户找到适合的律师事务所。 跨境法律协作:随着Lawbank在新加坡,印尼,中东及海外市场的拓展,Thomas Lim指出,技术能够帮助不同法域的律师在同一平台上无缝协作,打破语言和司法障碍,满足全球化客户的需求。但同时要满足市场的3C,1P(Customer Experience 客户体验感,Customer Feedback 客户回馈,Customer Relationships 客户关系,以及Partnership Goals合作伙伴目标) Lawbank Asia的愿景不仅是提供法律服务,还希望构建一个支持跨司法辖区协作的社群。Lim的远见展示了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不仅适应本地市场,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法律服务的数字化发展。   中国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分享:中国律师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来自中国北京律师事务所的马主任分享了作为一名中国律师的视角。他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活跃度逐步提升,带来了更多跨境合规需求。马主任指出,中国律师在帮助企业应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挑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数据保护、跨国并购和知识产权等领域。 马主任展望,未来的法律科技将为合规领域提供巨大的支持。例如,通过智能化的合规工具,中国律师可以更快速地应对多变的国际法规,从而让企业能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他还提到,中国律师在跨境交易中的角色将从单纯的法律支持,转向提供更加战略性的咨询,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IPO法律专家张家豪(Chia How Teoh) :资本市场中的法律变革 Phang Tham Teoh & Co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Chia How分享了在资本市场法律领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年轻律师进入IPO和资本市场法律领域,既能快速积累专业知识,又能面对高强度的挑战。资本市场对合规的高要求和极高的压力对新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Chia How进一步谈到,随着AI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IPO律师将逐步从程序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咨询和判断。他认为,未来的IPO律师需要具备更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和法律洞见,成为客户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战略伙伴。他还指出,虽然AI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创造力和法律判断力方面,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律师。AI将成为法律人的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支持,而非威胁。   IP知识产权法律精英Andrew Toh: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Andrew Toh, Andrew Toh & Partners的执行合伙人,以知识产权领域的视角探讨了科技发展对IP保护的影响。他指出,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知识产权领域充满机会,但竞争激烈。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律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认为,未来的知识产权律师将不再局限于程序性工作,而是肩负着更重要的战略职能。例如,AI技术能够帮助律师更高效地完成检索和分析,但在创新性判断和复杂案件处理上,依然需要律师的专业洞察力。他强调,未来的IP律师应当与AI合作,利用科技提高效率,同时专注于高层次的法律分析和全球市场布局。   房地产法律权威Mr. Ron Ong: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Messrs Kuek, Ong & Associates的房地产律师Ron Ong则带来了对房地产法律领域的见解。他指出,尽管房地产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未来的房地产律师将面临全新挑战。 Ron Ong认为,未来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块链和数字化合同等技术,使得交易流程更加透明和高效。他提醒道,尽管科技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带来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风险。未来的房地产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以便更好地帮助客户应对数字化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和合规需求。   展望未来:科技与法律的合作前景 整场讨论会的核心在于科技与法律的深度合作。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法律与科技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协作的伙伴。法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和框架,而科技则帮助法律行业提升效率、扩展服务范围。 展望未来,法律科技将在各个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律师不再只是“事务处理者”,而是更具战略性和创造性的顾问。未来的法律人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能,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还要懂得科技的运用,成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法律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讨论会不仅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宝贵的专业见解,还启发了更多年轻人勇敢投身于法律与科技相交织的未来。泰莱大学通过“Unlock Your Infinity”活动,成功打造了一个探索当代议题的平台,将激励更多法律人和科技人士共同开创法律行业的无限可能。 本新闻转载自《商页》The PAGE
    独家专访 | 本土实践与国际交流:Zoel Ng 的全球视野
    在国际舞台上的分享与交流 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 的工作并不局限于本地,她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了全球舞台上。她所主导的项目 《MySDG 国际会议》、《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青年SDG使者》被选为《 2023 年全球百大青年发展杰出项目统筹》,并受邀前往中国展示成果。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独家专访 | 反思、成长与未来愿景: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 从本土到全球的实践 Zoel 强调,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的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认为,只有在本土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国际社会,才能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她希望通过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将马来西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实践 在她的工作中,Zoel 不断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结合。例如,她在参与联合国 SDGs 会议时,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回马来西亚,推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才能在全球视野下实现本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Zoel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结合的故事。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了国际舞台上。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全球视野下,不断结合本土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期待她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推动本土与全球的结合,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我们衷心感谢Zoel 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SOMO团队的专访。通过这次深入对话,我们不仅领略了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见解,更感受到了她对这项事业的热忱与执着。Zoel分享的经验和愿景,无疑将为我们的读者带来启发和鼓舞,再次感谢Zoel的真诚分享,愿她和MySDG Academy在未来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反思、成长与未来愿景: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反思是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强调了反思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反思是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她的组织总是鼓励成员成为一个反思性社区。Zoel说:“很多事情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并不确定是否正确,但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我们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真正实现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理论与实践并重 Zoel深信,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她不仅积极参与社区项目,也秉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念。Zoel 认为,实践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 SDGs 的目标。她说:“我目前还在学习,正在修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并计划进行博士研究。” 她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教授和指导学生。 项目的持续改进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Zoel始终保持着反思和改进的态度。从最初的几个小项目,一路发展到目前已落实超过50个社区与青年发展项目,她的团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提升。通过反思,她与团队能够不断改进项目的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 Zoel指出,许多企业对SDGs和ESG的概念仍然陌生。她希望通过培训和教育,帮助企业了解并落实这些目标。她计划举办更多的企业培训项目,使用实际案例和操作指导,帮助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Zoel认为,SDGs与ESG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未来的愿景 未来,Zoel计划继续扩展MySDG Academy的影响力,推出更多的培训项目和国际合作。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SDGs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她坚信,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SDGs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讨Zoel Ng如何通过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将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到全球舞台。通过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的结合,Zoel不断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从青年发展到生态旅游:Zoel Ng 的社区转型之路
    早期的社区工作 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 的社区工作始于她的青年发展中心经历。曾经在16岁因停学而迷茫的她,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青年发展中心,并在那里学会了打鼓。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让她开始关注社区工作。 Zoel 认为,社区发展需要有章法和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为她提供了这样的框架。在她的工作中,她逐渐发现,许多纯粹依靠爱心和奉献的社会工作者,会因为缺乏资源和目标而感到疲惫和无助。她意识到,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实践社区项目的挑战与突破 Zoel 为她所服务的平台感到骄傲,她深信只要足够关心社区,并跟随着落地化模式,可以为社区带来真正的转变。 Zoel 所在的组织于全国落实的 SDGs项目接近1000个,此次的专访中,她分享了一些难忘的例子。例如,位于东马砂拉越的一个偏远地区,有13,000 名居民生活在长屋中,然而当地却没有手机维修的服务。这导致许多人在手机坏了以后只能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Zoel的组织团队前往当地,培训了 20 名年轻人学会手机维修,最终留下 6 人成功创业。Zoel说:“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创新项目的影响 除了手机维修项目,Zoel的组织也在其他领域进行了探索。另一项成功的案例是东马沙巴古打毛律(Kota Belud)的清洁水源项目,这个社区的百多户人家长期缺乏清洁的饮用水。组织通过筹集资金,帮助他们建立了清洁水源,并通过成立社区委员会,确保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饮水问题,还通过城市种植项目,推动了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水资源,成功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Zoel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培养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 未来的创新方向 未来,Zoel希望能够继续探索新的实践模式,将SDGs的理念推广到更多的社区和领域。她说:“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最适合的实施方法。”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Zoel相信,她和她的团队能够为更多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 Zoel 的社区转型之路展示了她在SDGs框架下通过科学方法和明确目标,成功赋能多元群体,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她的实践和创新精神,确保了社区的长远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讨Zoel Ng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反思和成长。通过她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经历,了解她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推动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MySDG Academy的使命与工作:赋能多元群体
    上一篇,我们说到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始于偶然,却因她的坚定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而硕果累累。这一篇,我们将聚焦MySDG Academy肩负的重要使命,以及该组织如何透过其项目赋能多元群体,包括社区、青年与企业。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MySDG Academy 的诞生与使命 MySDG Academy是由Persatuan Promosi Matlamat Pembangunan Lestari(PPMPL)所成立,目标是通过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来推动 SDGs 的落实。在《可持续发展目标4:优质教育》的框架下,MySDG Academy 旨在提供技能、知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学会珍惜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多样化的培训项目 MySDG Academy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峰会、工作坊和培训项目,通过一天的工作坊帮助政府官员、青年组织和社区领袖了解 SDGs的概念和实施方法。Zoel 强调,虽然 SDGs 是一个全球性的目标,但它与社区的连接和落实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的工作是通过具体的培训和教育,帮助社区理解 SDGs 并有效地落实这些目标。 注重合作与资源整合 在 Zoel 的工作中,她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 和 《可持续发展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Zoel 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在她所主导的《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她与 40 多个单位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峰会。 Zoel 的经历印证了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有效的合作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真正的进展。MySDG Academy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不断推动着社区、青年和企业的发展。 赋能社区与青年 Zoel 的工作不仅限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注重社区和青年的赋能。她通过项目培养了许多有心为社区贡献的年轻人,让他们在 SDG 领域中成长和发展。当中有一位年轻人,在加入 MySDG Academy 时才19岁,透过Zoel和组织的细心栽培和扶持,不仅获得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代表组织前往泰国、美国等地进行交流与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Zoel 希望能够不断赋能社区和青年,让他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她坚信,只有通过教育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结语 MySDG Academy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广泛的合作,成功赋能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多元群体。Zoel 的愿景和努力,不仅推动了SDGs的落实,也为社会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通过不断教育和实践,她和她的团队正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探索Zoel Ng如何从青年发展工作起步,逐步涉足生态旅游,推动社区转型。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了解她如何运用SDGs的理念,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走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Zoel Ng的初衷与启蒙
    本期的大咖专访,SOMO团队有幸与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 Zoel Ng展开深入对话。我们将一同探索她投身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初心,以及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的心路历程。通过这次难得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Zoel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 从误打误撞到坚定信念 Zoel Ng是一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卓越的先锋人物。她的历程始于2019年,当时她误打误撞地选修了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硕士课程。对于Zoel来说,这个决定在当时显得有些随意,但却成为了她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转折点。她说:“当我修读这门课程时,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领域。” Zoel原本在政府部门工作,负责青年发展事务。她的职业生涯在青年与社会发展领域已有18年之久,从非政府组织(NGO)到州政府再到中央政府,她一直在各个层级的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政府更替时,她遇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这一平台开启了她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简称SDGs)领域的正式旅程。 从迷茫到清晰 回忆起 2016 年时的一段经历,当时Zoel在槟城的博览会负责青年发展工作,被问及青年发展的具体目标时,她一时语塞。这让她意识到,尽管她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青年发展上,但却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直到她走进SDGs的世界,才开始明白,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方向。SDGs 的框架帮助她在青年发展工作中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指标,使工作变得更加有方向性和影响力。 迈向新高度 在理解到SDGs的重要性后,Zoel的青年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负责策划了超过50个社区与青年发展项目,包括《MySDG 国际会议》、《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和《青年SDG使者》,与超过400家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合作;她更因此被评选为《2023年全球百大青年发展杰出项目统筹》,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的认可。她受邀到中国展示这些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扎根于社区,影响深远 Zoel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她更注重实际操作。通过APPGM-SDG和MySDG Academy,提供各种培训项目,如国际会议、工作坊和培训课程,帮助政府官员、青年组织和社区领袖了解并落实SDGs。她说:“SDGs看似是一个全球性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社区密切相关。”她的团队已经为超过2,000名政府官员、社区领袖和年轻人提供了一天的工作坊,帮助他们理解并实践SDGs。 通过这些努力,Zoel深刻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她的使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旅程,更是作为一个用心投入、用行动改变的典范。 结语 Zoel Ng的可持续发展之旅从偶然开始,却因她的坚定信念和持续努力而取得了显著成就。她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学习,更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社区和青年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Zoel Ng创立的MySDG Academy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国际合作,赋能社区与青年,推动SDGs的实现。敬请期待!   关于Zoel Ng Zoel Ng是一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践者,拥有18年青年和社区赋能经验。她现任MySDG Academy兼可持续发展跨国会(APPGM-SDG)秘书处总监,曾主导50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并与400多家机构合作。Zoel持有Sunway University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学位,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多个国际论坛,致力于通过SDGs和ESG的培训与专业知识继续赋能社区和年轻领导者。
    独家专访 | Sunway College与企业合作——引领时尚行业绿色转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Sunway College如何利用电子服装技术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Sunway  College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建立时尚设计技术中心以及推广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理念,推动整个时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 | 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Sunway College的先锋之路 独家专访 | 数字时代的时尚革新——Sunway College的电子服装技术探索 企业合作的重要性 在推动时尚行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Sunway College深知单靠学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指出:“我们需要整个市场的推动和企业的配合转型。所以我们与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广泛合作,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并搭建学生与企业对接的平台。”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Sunway College不仅能够培养出具备环保理念的设计人才,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推动整个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时尚设计技术中心的成立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Sunway College在2022年成立了服装设计技术中心(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这个中心不仅是一个教学平台,更是学生与企业对接的桥梁。Augustine解释说:“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让学生与企业直接对接,将学生培养成为行业急需的绿色设计人才,帮助企业完成电子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中心成立后,学院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一些项目,解决他们在可持续设计方面的困难。同时,中心还为企业提供活动营销的平台,学生可以担任品牌大使、直播主播等角色,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ESG理念与企业对接 在Sunway College的课程中,ESG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Augustine介绍说:“我们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循环材料和环保技术,比如用塑料废料制作布料。我们与企业合作,帮助他们了解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动市场转型。” 为了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学院计划举办一系列循环利用主题的展览,展示用废料制成的新产品,吸引各方关注。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际行动,旨在影响和提高社区的环保意识。 Sunway College & STYLO 携手 2024 年马来西亚国际超模大赛举办活动,图中模特们身着学生设计的服装进行拍摄。 总结 在此,SOMO团队衷心感谢Augustine 接受我们的采访,并详细分享了Sunway College在引领时尚行业绿色转型中的宝贵经验,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个充满创新和希望的教育平台。我们不仅看到了该学院在环保理念和技术应用上的先锋实践,也见证了他们与企业共同努力,为时尚行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我们期待Sunway College在未来继续引领潮流,为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独家专访 | 数字时代的时尚革新——Sunway College的电子服装技术探索
    数字服装设计的快速崛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服装设计正迅速崛起,成为时尚行业的重要趋势。Sunway College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前沿,成为马来西亚首家将电子服装技术引入课程的学院。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解释说:“我们的学生通过先进的软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创意到成品的整个设计过程。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也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Sunway College的先锋之路 创意设计软件Browzwear的应用 Sunway学院采用了创意设计软件Browzwear,再配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和3D数字时尚,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服装设计。Augustine介绍说:“首先,在软件中绘制出服装的底细节;然后选择布料材质,调整颜色、皮肤色调等细节,甚至可以将设计穿在虚拟模特身上,预览穿着效果。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件设计作品的所有调整和修改。” 这种设计模式不仅效率高,还能大大减少布料浪费。传统裁缝总会剩下很多不合尺寸的碎布,但使用这些软件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此外,设计文件可以直接发送给制造商,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数字服装的市场前景 除了为品牌企业输送数字化人才外,Sunway College还在推动数字服装的市场应用。学院设有一个专门的数字时尚电商平台xFashion,学生设计的虚拟服装都会在这个平台上架销售。消费者只需支付少量费用,就能获得自己中意的一款数字服装。 这种购买数字服装的体验,特别受年轻人和网红的青睐。Augustine举例说:“新娘可以拥有一款数字婚纱,在旅游途中随时可以把婚纱’穿戴’到当地的风景照中,无需携带实体婚纱就能留下独一无二的婚纱照。” Augustine向雪州王储东姑阿米尔沙和首邦市州议员黄美诗介绍马来西亚首个数字时尚电商平台xFashion。 首邦市州议员黄美诗亲自体验马来西亚首个数字时尚电商平台xFashion。 未来,平台还将提供团体、品牌等定制服务,为企业提供数字营销素材。企业无需着实布置场景、支付模特费用,就能通过数字虚拟的方式展示旗下的服装或产品。这不仅高效环保,更有利于品牌进行多元化的营销宣传。 总的来说,Sunway College通过推动数字服装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也为时尚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前景。在Augustine 的带领下,学院正努力成为引领数字时尚潮流的重要力量。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Sunway College如何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时尚行业的绿色转型。敬请期待这场关于教育与企业联手,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精彩分享!  
    独家专访 | 在时尚教育中践行环保理念——Sunway College的先锋之路
    在本期的大咖专访系列中,SOMO团队采访了Sunway College & STYLO时尚设计技术中心(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项目总监Augustine Wong。我们深入探讨了该学院如何将时尚设计与环保理念有机结合,从而在这一课程领域成为引领先锋。 引领时尚教育的环保先锋 在Sunway College,Augustine所领导的时尚设计技术中心以其前瞻性的环保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时尚设计技术中心的项目总监,Augustine坚信教育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环保方面。 “我们学院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教育设计解决社会问题,让环保概念在年轻一代中得到推广。未来属于年轻人,我们需要为他们建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创造美好的未来。”Augustine说。 环保理念融入教学设计 Sunway College在课程设置上有两大方向:教育设计和绿色转型。在教育设计方面,学院强调减少浪费和循环利用材料。Augustine解释说:“我们从基本功开始,包括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每个设计中尽量减少废物和浪费。我们鼓励学生在设计时首先考虑循环的概念,使用最好的颜料,基于循环设计的理念,让颜料能够重复使用。” 学院还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捐赠的旧布料进行重新设计,以及利用绿色科技将天然材料如凤梨叶制成可持续纤维,再做成服装等。通过这些具体做法,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可持续材料和技术。 尖端技术助力绿色转型 Sunway College是马来西亚首家将电子服装技术引入课程的学院。Augustine表示:“我们使用先进创意设计软件Browzwear,再结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和3D数字时尚,让学生从设计源头就减少浪费,缩短生产线。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也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 学生可以通过软件快速看到设计效果和颜色变化,与客户互动时无需返回工作室重新制作,而是在客户面前直接展示和修改。Augustine补充道:“这有点像室内设计使用的三维软件,不同的是我们可以直接拿去生产,尺寸和所有细节都准确无误。” 此外,学院与大品牌和企业合作,这对学生就业大有帮助,因为他们在学院学到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被广泛应用。Sunway College在亚洲的地位也因此显著提升,成为被认可教授这种先进软件的学院之一。 总的来说,Sunway College通过将环保理念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之际,也为服装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在Augustine的带领下,学院正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推动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带你了解Sunway College在电子服装技术领域的探索,如何利用Browzwear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以及数字服装在市场中的广阔前景。敬请期待!
    独家专访 | 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Amin Aznizan :谈在企业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
    上一篇,我们窥探了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 Amin Aznizan如何在本身企业内孕育出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理念;相信读者定能从他的分享中获益匪浅,思考如何在自身视野中融会贯通。而这一篇,他将与我们探讨公司是如何以对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为宗旨,以及他在此重要课题上的独到见解。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 | 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Amin Aznizan :谈企业文化与愿景的塑造 在SOCC Holdings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 Amin正在引领公司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在这个未来,商业成就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将相辅相成。无论是在餐饮、设施和资产管理,还是教育领域,Amin 对 ESG和SDGs的执着追求无疑极具启发意义,也具有出色的实践价值。 工作与生活融合:ESG战略核心 Amin所主张的ESG战略的基石之一就是培养工作与生活融合的文化。他不主张生硬地划分工作与生活,而是鼓励员工珍视工作,与珍视个人生活一样。这种理念有助于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样一来,工作就不再是工作,休息也不再仅仅是逃避工作,”他说。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员工士气,还能促进公司内部提高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 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并重 质量是Amin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他已从单纯节省成本的思维转变为追求全方位的优质。”一开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节省开支,哪怕只是几分钱。但通过漫长的历程,我认识到质量对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至关重要,”他坦言。SOCC Holdings通过投资优质材料和工艺,确保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大大减少了频繁更换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减轻环境影响 Amin致力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其公司各子公司均贯彻着这一理念。举例来说,隶属于SOCC Holdings的SOCC Catering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将食物浪费降至最低,并以有机方式处理剩余垃圾。尽管这仅仅是个开端,但Amin已下定决心进一步扩大这些举措的覆盖面。”我们正在酝酿更大的规模行动,但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他解释道。 社区参与与支持 Amin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还体现在公司对所在社区的支持之上。SOCC Holdings及其子公司开展了多项扶助社区的计划。在砂拉越美里,他们为一个小型彭安族(Penan)家庭社区提供教育资源和每月粮食供给。在印尼,他们亦为孤儿院提供每月生活保障。此外,自AnakMiri Kitchen旗下的Kedey Kamek于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就一直为砂拉越古晋一所孤儿院提供每日餐食。 “AnakMiri基金会” 践行社会责任承诺,Amin正在筹建”AnakMiri基金会”。该基金会旨在资助求学者、为有需要者提供食物,并支持各类教育项目。通过这些努力,Amin希望为所在社区带来持久的积极影响。 社区支持效应 Amin相信,对社区的贡献能够培育幸福友善的氛围,从而改善整体社会环境。”通过支持社区,我们能够传递幸福友善,为社会环境注入正能量,”他说。他的这些努力已在社区内孕育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个体(尤其是孤儿院孩子们)得以茁壮成长,重拾希望。 未来愿景:整合公司实现可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Amin有意整合旗下多家公司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可持续增长。通过整合AnakMiri Kitchen、SMTC Global和SOCC Holdings,他将打造一支整体实力,冲击国际市场,为团队开辟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预计这一战略整合过程将耗时两三年,届时SOCC Holdings将更上一层楼,迈向持续成功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里程。 对有志创业者的启示 Amin的创业之路为那些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强调,创业者的角色是为他人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不是亲力亲为地包办一切。”我们的职责是为员工的工作扫清障碍,而不是自己干所有的活,”他建议道。对团队绝对信任以及保持内心平衡都是卓有成效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他还强调了对事业的执著和热情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初几年往往是最不为人知的,”他指出。想要打下坚实基础,创业者必须怀着执著与远见,哪怕现实暂时看不到成果。 结语 总的来说,Amin对ESG和SDGs的执着追求,彰显了他对商业成就与社会责任相互依存的深刻理解。他在营造积极正面的企业文化、提升质量与可持续性、支持所在社区等方面的努力,为当代企业家和商界领袖树立了卓越典范。 SOMO团队衷心感谢Amin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通过这一系列深入对话,我们期望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领导者的企业哲学,认识其公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从中获益良多,开拓新的视野。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完结篇)
    松大资本独家专访系列来到完结篇,我们一起来听听陈剑老师对马来西亚政府所倡导的昌明经济有些什么独到的见解和分析。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 (第一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二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三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四篇)    问:针对电动车作为昌明经济框架的重点项目之一,您认为在此课题上会受惠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陈剑老师怎么说? 打造更完善的充电网络,找到速度与盈利两全的双赢模式 我觉得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会是与打造电动车充电网络相关的行业,但前提是这些公司必须找到速度与盈利两全的双赢模式。比如说云升绿色科技(Yinson Green Tech,YGT)旗下的chargEV就是一家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跨境充电网络的供应商,类似的公司都属于高资本运营企业。 电动车完全充满电的时长,取决于多项因素,一般介于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前阵子我有北上槟城和南下新山,途中所见的充电桩都有电动车在进行充电,尤其是南下的方向,甚至出现了“充电桩车龙”的情况。由此可见,充电桩的数量、充电速度和盈利,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问:听说市场上也出现了换电池模式,以解决过长的充电时间,在这一点上,您怎么看? 陈剑老师怎么说? 在中国确实是有换电池这个模式,也就是说将电动车开到电池交换站,再将电力即将耗尽的电池迅速替换为满电电池,然后继续行驶。 对于此模式,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试想想,您买了一辆电动车,电池是全新的,通过这个换电模式,却换回一粒旧电池,你会愿意吗? 我觉得这个模式或多或少会对电池的主人造成“感情伤害”。特斯拉(Tesla)也尝试了换电池的充电模式,即特斯拉电池交换站(Tesla Battery Swap Station),并在某些地点进行试验。但基于高昂的建设成本,以及特斯拉车子更倾向于使用超级充电站进行快速充电,使得电池交换站的使用无法普及化。 充电订购配套会是未来可行模式? 一直以来,我都有在关注充电桩的模式,最近香港就开始在讨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探讨充电桩公司如何在未来获得更好的盈利。或许在未来,电动车充电会演变成订购配套的模式。 打个比喻,就好像手机网络配套的“无限流量”(unlimited data)一样,公司为电动车用户提供“无限充电”配套,让他们可以进行无限充电。如果用户愿意订购类似的配套,就能看见有效的盈利模式,但前提是,公司必须建设足够的充电桩,让用户在任何时间都能进行充电,才算奏效。 电动车装配与零件供应行业将随之崛起 至于第二类,电动车装配和零件供应相关的行业也将受惠。最近,欧洲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就考虑将吉打州莪仑(Gurun)的组装厂升格为东盟电动车区域的枢纽,并放眼在2027年从马来西亚出口28万辆新车。 作为全球前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与Toyota、Volkswagen、Hyundai-Kia并列,旗下拥有非常多的汽车品牌, 如Maserati、Alfa Romeo、Citroen、Peugeot、Jeep等。Stellantis看好马来西亚的发展潜力,不仅将我国作为其印度亚洲太平洋(包含印度、蒙古、日本、南韩、东南亚、澳洲以及纽西兰)的总部,更会把马来西亚打造成这个地区未来的重要生产基地。 有了高产能,就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比如说汽车零件。这些公司的盈利和股价,都会随之崛起,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总结 总的来说,电动车在马来西亚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尽管目前的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汽车制造商的投资以及消费者意识的提升,预计电动车市场将稳定增长,并成为马来西亚交通领域的重要部分。 在此,SOMO要特别感谢陈剑老师从百忙中抽空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希望藉着陈剑老师的分享,可以让读者们对于ESG与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与股市投资市场之间相互影响有更深的了解,并从中受惠。
    独家专访 | 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Amin Aznizan :谈企业文化与愿景的塑造
    Amin Aznizan,一位来自东马砂拉越的连续创业家,拥有超过10年的多元化商业经验,同时身兼多家企业的高管职位,即AnakMiri Kitchen创始人(第一代)、SMTC Global董事(第二代)以及SOCC Holdings集团董事总经理(第三代)。在多重身份的驱动下,他在各商业领域的成就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他的成功?为了解开谜底,SOMO团队特地登门专访这位商界领袖,窥探他的企业理念、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他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独到见解。 生长于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家庭,Amin的创业家精神自小根植。他独特的领导理念和企业文化塑造了旗下的AnakMiri Kitchen和SMTC Global等子公司的卓越成就。 矢志成为行业翘楚 Amin为SOCC Holdings树立了宏伟而明确的愿景: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中东和东盟市场的行业领导者。这一愿景贯穿公司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餐饮、培训与教育以及设施管理。对Amin而言,行业领导地位不仅意味着统治市场份额,更代表着在各自领域树立卓越与创新的新标杆。 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Amin在SOCC Holdings倡导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富有多元层面。一切始于明确的组织架构,这是确保有效沟通和运营清晰的关键所在。”组织架构非常重要,”他强调道,”它让公司内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谁有权力下达指令,以及该向谁寻求指导和解答。” 然而,这种对组织层级的严格执行并不意味着等级制度森严,Amin倡导的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他以身作则,展现了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应当亲力亲为的领导风范。”在我们的企业里,我虽然是集团董事经理、公司董事或CEO,但实际操作时,如果需要的话,我甚至会自己去洗盘子,”他说。坚守等级制度以确保清晰,同时营造平等团结的氛围,这种两手兼顾的做法正是Amin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面对挑战与适应 在一家如SOCC Holdings般历史悠久的公司中,推行新的文化理念自然会遇到一些阻力。Amin坦言,起初一些资深员工难免会对这位年轻领导人的新举措持怀疑态度。”他们自然会想,’这个年轻人有什么了不起,他又懂什么?'”他指出。不过,SOCC Holdings内部团结友爱的氛围有助于新理念的顺利推行。Amin的策略是以身作则,赢得团队的信任和认同。”重点不在于空谈’你们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有用’。而是要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作为表率,”他解释道。 勇于创新与冒险 Amin的领导风格还体现在敢于承担风险、突破常规的特质上,这与上一代人较为保守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他虽然珍惜前人为SOCC Holdings带来的卓越运营和低人员流失率,但同时意识到扩张和创新的必要性。”老一辈人可能过于规避风险、操之过谨…而我的职责就是审视目前的状况,想办法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我对现状由衷感激,这个公司的工作环境确实非常良好。唯一需要改变的就是确立一个恰当的管理架构,”Amin坚定地表示。 授权与赋能并重 赋权也是Amin领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相信要让员工自主选择最佳的工作方式,从而培养对公司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不过,在授权之前,他会先确保团队与公司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如果在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贸然赋予权力,那只会让员工进一步偏离公司的目标,”他警示说。 巧妙留任人才 留住顶尖人才对SOCC Holdings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Amin采用了一系列注重赋权和增强归属感的策略。”赋权是我非常钟爱的理念,”他说。员工获得充分授权,再加上公司鲜明的文化理念,自然而然就会对SOCC Holdings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更愿意选择留任。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道 Amin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态度别具慧眼,他主张要平等体认这两者的重要性,而不是笼统地将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我追求的境界是,珍视工作的同时也珍视生活和休息时光,”他解释说。如此一来,工作便不再是负担,休息时光也不再是逃避工作的手段。 总的来说,Amin在 SOCC Holdings展现出的领导力和企业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合了严谨与灵活、冒险与审慎、赋权与理念统一。他的愿景和价值观不仅推动了公司的腾飞,更为员工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预告:作为公司掌舵人,Amin如何以身作则,将环境、社会及良好公司治理的理念融入业务运营?如何在实践中孕育出卓越的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下一篇,我们为你揭晓答案,记得期待!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四篇)
    松大资本集团独家专访系列第四篇,陈剑老师将继续针对马来西亚政府所推动的昌明经济,与我们分享他的见解与分析。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 (第一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二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三篇)          问:在政府所公布的昌明经济框架里边,电动车是受到重点关注的项目;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更放眼打造全面生态系统,要让中低收入群体都能拥有电动车。针对这一点,老师有什么看法? 陈剑老师怎么说? 多年造车与半导体基础,马来西亚占优势 电动车作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的一部分,我觉得政府大力推动也算是顺理成章。 说到这一点,我觉得马来西亚还是占优势的。首先,马来西亚拥有多年的造车工艺,基本上一辆汽车里边的零件,本土的工厂都有办法生产。整个东盟,应该就只有马来西亚和泰国拥有此基础,其他国家的设施并没有这么完整。 其次,我们还拥有半导体工业;在这方面,我们就比泰国更占优势。如果说要在这里装配电动车的话,车子里的电子零件,马来西亚的供应可能比其他国家要来得大一些。 当然,中国吉利汽车(Geely)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Proton)多年的合作,为中国品牌海外收购立了个成功的先例;这让许多中国车企看到了马来西亚政府在这方面的诚意与辅助,进而吸引更多中资企业前来发展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车。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 2023 年 11 月 8 日出席 Weststar Maxus MIFA 9 电动汽车发布会。(照片转载自首相署官网) 人人都能拥电动车,高价位暂时难普及 至于贸工部长东姑扎夫鲁所说的通过针对性补贴和财务援助,冀望让中低收入群体(M40和B40)都能拥有电动车,我倒是觉得高价位的电动车在中低收入群体眼中仍然属于奢侈品,再加上电动车市场在马来西亚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短期内恐怕难平民化。 根据2023年的统计,全马来西亚的汽车销量大约是80万辆,当中纯电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的销量只占了5%左右,两者加起来大约只卖了3万多辆。由此可见,要让电动车普及化还需一点时间。 另外一点就是,万一电动车出问题,高昂的维修费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政府计划推出低于马币10万令吉的电动车,我觉得如果把时间点设定在2025年会是更明智的决定,因为当中有两年的时间让本土电动车市场持续增长,当市场份额能够达到10%的销售量,就能更好地带动电动车的普及化。 第四篇小总结 电动车就像苹果(Apple)当年走过的路线。从一开始,苹果就沿着高端产品的路线走,旗下的iPhone系列手机就占据了高端市场约71%的份额(2023年数据)。 后来,随着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崛起,苹果也开始朝着平价市场迈进。虽然苹果仍然提供高端产品,如iPhone和MacBook Pro等,但同时也推出更平价的产品线,如iPhone SE和iPad等,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本身的用户群,增加市场份额。 电动车也一样,可以先从高端、高价位开始攻占市场,再循序渐进推出低价位电动车型号,以符合大众市场的需求。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三篇)
    松大资本集团独家专访系列第三篇,陈剑老师将与我们聊马来西亚政府所推行的昌明经济政策,会为股市投资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推荐阅读: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一篇)   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二篇)       问:大马政府的昌明经济,自推出以来已经公布多项政策,当中就包括了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以老师的看法,您认为这两项政策会对股市动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陈剑老师怎么说? 地理位置让马来西亚在太阳能趋势占优势 我们先说一说能源转型路线图,我还记得很多年前,太阳能在马来西亚的应用受到很多的质疑。当中的争议就是说马来西亚的雨水太多了,多云的天气会把太阳挡住,那么太阳能电板就没办法发挥作用。 老实说,当时我是认同这个说法的。后来,随着科技和产品的改良,新一代太阳能电板已经能够应对多云的天气,采集太阳能的效率也比之前高。不过,我认为这并没有100%解决太阳能电板的问题。 问题是,既然知道不完美,为何政府还是要推行洁净能源转型呢?我个人觉得,国家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太阳能并非最完美的选择,但也算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吧。 毕竟,马来西亚位于赤道地带,纵使多云,每天至少也会有10至12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比起其他四季国家,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我国政府也计划将所生产的太阳能出售给新加坡,所以它在整个能源转型计划里面是说得通的。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出席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举行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启动仪式。 – AFIQ HAMBALI/Prime Minister’s Office of Malaysia 马来西亚近10年的能源转型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已经在研究带有再生能源概念的股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要数国会在2011年通过再生能源法案(Renewable Energy Act)时,我们深入研究再生能源的好处和潜能。 一路走来,我们看着马来西亚从最初的上网电价补贴(Feed-in Tariff),再到净能源计量(Net Energy Metering),进而发展至大规模的太阳能农场(Solar Farm),以及近年的虚拟电站(Virtual Power Plant);每一个阶段都显示出国家正逐步迈向能源转型的路线。 至于股市方面,在再生能源法案被通过之前,从来没有经营太阳能业务的公司上市,但在目前的股市投资市场里,起码有四家在近几年上市的公司,即 Solarvest(SLVEST,0215, 创业板工业)、Sunview(SUNVIEW,0262, 创业板工业)、Pekat(PEKAT,0232, 创业板工业)、Samaiden(SAMAIDEN,0223,主板工业股)。 这说明了什么?在马来西亚的经济体里面,从没有太阳能行业到出现此行业,再到获取盈利并成功上市,足以证明了了这个政策的发展方向是有成效的。就此趋势而言,马来西亚在太阳能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它拉动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直接投资(DDI),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我觉得这是成功的。 第三篇小总结 说到再生能源拉动经济发展这一块,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可见度是蛮高的,我觉得政府朝着选择这个方向发展是挺有前景的,因为它是有效创造GDP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近年就有越来越多外资开始选择在马来西亚建立数据中心(Data Centre),带动该领域迅速增长,使马来西亚崛起成为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强国。 在未来,我相信政府所推动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会持续拉动其他新的领域,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至于股市投资市场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再生能源概念股,这一类股票的未来发展潜能也是不可限量的。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二篇)
    延续第一篇云顶集团主题乐园被迪斯尼终止合约的例子,松大资本独家专访系列第二篇,我们将请陈剑老师与我们探讨企业文化与投资之间的联系。 推荐阅读:独家专访陈剑老师(第一篇)        问:上一篇,我们说到云顶大马(Genting Malaysia)与21世纪福斯(21st Century Fox)签署合约,要在云顶高原打造户外主题公园“20世纪福斯”,后来却因提倡“家庭友善”企业文化的迪士尼(Disney)收购21世纪福斯,不愿与博彩行业挂钩而使合作计划告吹。针对这一点,您认为企业文化如何影响着投资策略? 陈剑老师怎么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企业文化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可说是日益凸显;而云顶与21世纪福斯和迪士尼之间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它引发了我们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投资决策与企业文化之间密切相关的关系。 孔子《论语●卫灵公》有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的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这个道理,既然彼此志向理念不同,哪能一起谋划共事呢? 云顶与迪士尼的案例,就是因为彼此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博彩业并不符合迪士尼的企业形象,因此才会对主题公园合作计划喊停。 投资还得看彼此契合度 以上的例子就说明了投资策略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还需考虑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程度。 另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决策不仅与企业的战略有关,也与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息息相关。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通过研究公司的年报了解经营者的文化和理念,从而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潜在风险。 从公司年报看出经营者的文化和理念 研究公司年报时,建议可多关注以下几点,即可窥见经营者的文化和理念: 使命和价值观声明:了解经营者对公司发展的愿景和所重视的核心价值; 管理层致辞:阐明经营者对公司战略的方向和未来发展; 公司文化和员工关怀:反映经营者对员工和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投资和创新: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布局; 风险管理和透明度:展示经营者对企业治理和透明度的追求。 第二篇小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好的企业文化也并非永远不变。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下,经营者也可能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整和重塑,以符合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精明的投资者,需要不断关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并据此调整本身的投资策略和决策。
    独家 | 专访松大资本集团首席导师陈剑老师:谈ESG & SDGs、企业文化、政府MADANI政策(第一篇)
    增加财富的方法五花八门,当中又数投资致富颇受欢迎。然而,投资股票赚钱并非易事,还得拥有一定的知识与方法,才能获得预期中的回酬。 松大资本集团(Grandpine Capital,简称松大资本)的创办人李永安和陆国强在2003年就是本着一个疑问:“在股市赚钱需要懂什么?” 创立了松大资本,旨在于通过传递正确与专业的知识和服务,协助投资者学习价值投资,实现个人投资目标。 自成立以来,松大资本已经成功帮助超过百万户家庭做出价值投资,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此独家专访系列中,SOMO团队有幸与松大资本首席导师陈剑老师对话。 陈剑老师将针对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ESG)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在股市投资大氛围中可预见的影响;同时也就企业文化和当今政府的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政策分享他的心得与看法。 问:您认为ESG与SDGs的实践,对股市投资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陈剑老师怎么说? (例子一:英美烟草) 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随着ESG在近10年来逐渐受到注重,市场上的一些股票仿佛被“抛弃”了,尤其是倾向于“罪恶类”的股票,比如说烟、酒、博彩业等。当中,烟是首当其冲的,打个比喻,当英美烟草(BAT,4162,主板消费股)的股价在马股开始往下掉的时候,投资者纷纷质疑股价是否贬至被低估的情况了呢? 毕竟,英美烟草属于高回酬的蓝筹股。当时,我就顺着这个思路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它因为受到了本地走私烟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但是,后来我发现英美烟草的全球股价也一直在“跌跌不休”,为何会这样? 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才发现保险公司已经在商议不能够再投资英美烟草。原因很简单,作为为客户提供保障与关怀的企业,保险公司若将收益用作投资会对生命与健康带来伤害的股票,这可说不过去。 这么一来,英美烟草近年来流失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界里,如果一只股票长期没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只依靠散户投资者的话,估值肯定大幅度下降。 从英美烟草的个案中,我看到ESG对股市投资所带来的影响,它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游戏规则。除了烟草股,与博彩业相关的股票也面对相同的问题,在缺乏机构投资者的情况下,估值也不会乐观到哪去。 (例子二:云顶) 近年来比较经典的例子,应该要数2018年云顶集团主题乐园项目被迪士尼终止合约的事件了。最初,云顶大马原定与21世纪福斯(21st Century Fox)合作建设云顶二十世纪福斯主题乐园(Genting Highlands 20th Century Fox Theme Park),云顶甚至已经在该项目上投资了7.5亿美元。 然而,当21世纪福斯被迪士尼(Disney)收购以后,这项合作却告吹了!迪士尼给出了理由——不希望与博彩业务公司挂钩,因为这不符合迪士尼倡导“家庭友善”(Family-friendly)的企业文化,公司不希望把主题乐园建在赌场附近。 终止合约事件发生后,云顶大马(GENM,4715,主板消费股)的股价受到了影响,一度跌破3令吉,为2013年3月以来的新低;其母公司云顶(GENTING,3182, 主板消费股)也受到牵连,闭市股价滑落7.54%。 事实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云顶股价的表现差强人意,始终都没有再回升。 (例子三:速柏玛) 2023年4月,大马手套股速柏玛(SUPERMX,7106,主版医疗保健)创办人拿督斯里郑金升与大女儿郑崇洁疑似因为购买私人飞机事件发生意见分歧,进而牵扯出企业监管内幕,重挫股价跌势,公司市值在2天内蒸发超过3亿令吉。 如今的投资者不再“善忘” 以我个人在股票投资市场多年的经验来看,一家公司一旦发生如以上例子的负面新闻,估计公司股价在10年内都很难再回升。 为何我会这么说?理由很简单,现今的投资者和股票投资市场不再如以往那般“善忘”。以往,我们曾经看过一些公司发生内线交易、管理层被证卷委员会控告、垄断交易等个案,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市场就淡忘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一家公司这么做的话,就是犯了业界的大忌,现在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关注类似的负面新闻,更会因此而对公司的股票“敬而远之”。 第一篇小总结 如果说以往的投资者很喜欢类似英美烟草或云顶的蓝筹股,如今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选择ESG概念股。换句话说,那些在ESG标准上得分较低的股票,就会从“投资雷达”上被抹掉了。 在ESG与SDGs逐渐受到关注的大趋势下,许多公司为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都纷纷在本身的企业文化、公司运营、业务操作中注入ESG与SDGs元素。在我看来,这会是企业,乃至整个股市投资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启迪之星:如何看待昌明经济政策,重塑经济格局?
    在这个充满经济挑战的时代,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昌明经济政策,旨在为马来西亚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一政策的目标不仅是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更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   昌明经济六大原则 1. 永续 通过补贴和激励措施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2. 繁荣 实现最低工资标准,以降低贫困线收入水平。 3. 创新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将数字化和技术化推动到21世纪。 4. 尊重 鼓励人们团结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5. 信任 通过提高透明度、诚信度、效率和问责制度,加强治理生态系统。 6. 关怀 通过帮助减轻影响贫困、残障和老年人的经济负担,重新定义生活水平。   昌明经济分享会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昌明经济,SOMO 于4月6日在马来亚大学举办了昌明经济分享会。在活动中,SOMO 的社长赫奇详细介绍了昌明经济的目标、措施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此外,SOMO 还在当天出售《昌明经济》书籍,所得款项的一半将捐赠给马来亚大学,这一举措旨在鼓励更多人了解和支持昌明经济政策,并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社长赫奇表示,SOMO将继续努力,在未来举办更多活动,以向更多人传播昌明经济这一新兴经济政策,帮助社会各界了解并参与其中,共同实现马来西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有兴趣参与昌明经济分享会, 欢迎联系 010-250 1046(Hui Han)
    马来西亚Klinikar.com宣布三年内汽车行业创新扩展及战略IPO规划
    马来西亚Klinikar.com宣布三年内汽车行业创新扩展及战略IPO规划 马来西亚电商领军企业Klinikar.com,在Ryan和Wayne Yu的领导下,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施首次公开募股(IPO),旨在彻底革新汽车行业。该公司致力于融合数字化体验与实体服务,树立行业新标准,强调品质、安全和创新,务求为客户提供优质一流的体验。 自1963年由富有远见的Yu Sing Hoe先生创立以来,在Ron Yu先生的扩展下,已从繁荣的批发业转型为数字化巨头。在Ryan与Wayne Yu两兄弟的领导下,Klinikar.com为显著的市场扩张和强大的公开募股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Ryan和Wayne Yu的战略指导下,辅以CY Chen的市场卓见,Klinikar.com正引领汽车行业迈向革新发展。公司的战略目标是重新定义马来西亚人获取和体验汽车服务的方式,为行业带来重大的飞跃。拥有丰富销售、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John Lim,作为Klinikar.com的战略增长和IPO顾问,正在引领公司的战略性的进行积极扩张,同时为即将到来的IPO铺排好道路。Klinikar.com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和/或纳斯达克上市,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并拓展至东盟各国。 Klinikar.com已在汽车行业中识别出强劲的增长前景。尽管市场波动不断,像汽车维护这样的基本服务需求仍将持续。公司将此视为一个长青领域,充满创新和持续增长的潜力。致力于开创线上到线下体验,在2024年3月开始首个体验中心的打造,将彻底改革汽车服务行业,无缝结合数字化便利性与实体客户的互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Klinikar.com通过强调质量和安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 Klinikar.com整合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有望成为行业的领导和创新者,准备迎接现代汽车行业的挑战。作为一个融合了丰富传承和现代创新的代表,Klinikar.com在Ryan和Wayne Yu的领导下,以及CY Chen的战略洞察力其辅助下,正引领马来西亚汽车服务行业的革命。公司从一个家族经营的企业转型为领先企业,象征着马来西亚商业领域的进步和超越边界的愿景。 关于Klinikar.com Klinikar.com站在马来西亚汽车行业的前沿,致力于通过创新、以客户为中心和技术进步,彻底改变汽车服务体验。凭借富有远见的团队和专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Klinikar.com正准备重新定义马来西亚及更广泛地区的汽车业格局。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完结篇):企业可以如何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我们很想实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是却不知该从何开始? 相信很多企业都面临以上的问题。 双威专访系列完结篇,我们请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针对这一点进行分享。双威集团与双威商场作为这方面的先驱,我们相信KS提供的宝贵意见,绝对是合时宜,且实际可行的。  影响双威商场最深远的SDGs元素 在KS分享他的见解之前,我们想让读者先看看在双威商场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举措中,到底有哪一些对其带来了最深远的影响? “我会说是管理体系(Governance)。” KS表示。 他接着说:“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是在内部监督或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方面,都在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成功、有效的管理体系,明显地体现在双威商场的几个关键领域,即: 透明的领导 透明化、合乎道德的领导方式增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 商业道德行为 通过坚持诚信与合规的高标准,双威商场不仅满足了法律要求,更为行业内的商业道德行为树立了基准。 有权益关系者的参与 双威商场积极鼓励有权益关系者(包括员工、客户与当地社区)参与决策过程,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见、被重视。 风险管理 通过识别与应对潜在风险,双威商场不断增强本身的能力和韧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和外部挑战。 长期可持续性 承担责任的管理体系是实现SDGs的必要条件及支持双威购物中心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承诺。 计划要实践SDGs的企业,可以怎么做? 现在,回到我们在文章一开始的问题:对于那些想要实践SDGs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怎么做? 针对这一点,KS分享了实际有效的建议,企业们不妨用作参考。 评估和战略制定 首先,评估您的企业环境,有哪些是可以实践的地方,比如说减少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并采用可持续方案;在拥有明确战略的前提下,制定可衡量的目标。 考虑您的企业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例如评估员工福祉、企业多元化和包容性、社区参与度;制定措施以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持当地社区并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 企业在作出决策时,确保透明化、合乎道德;可建立多元化和独立的董事会。 有权益关系者参与度 在与供应商和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达您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共同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实践。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决策,并收集与社会举措相关的反馈,从而进行评估与改善。 与投资者和股东保持开放式沟通,让他们了解您在SDGs方面的长期战略。 风险评估与管理 认识可能会影响供应链和运营的风险,如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制定策略来减轻这些风险。 识别与劳工问题、客户满意度或社区关系相关的社会风险,采取措施应对并保持良好的企业声誉。 在企业运营上,确保合规性与合乎道德,这有助减少法律和声誉风险。 可衡量的目标和报告 针对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废弃物等课题,设定具体、可衡量和有时限的目标,并定期在SDGs报告中汇报进展和成果。 企业所采取或实施的任何SDGs措施,都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汇报进展。 持续改进和调整 抱持创新的思维,时刻跟进可持续技术和实践的最新动态。 根据员工和社区的反馈,定期审核并调整您的社区活动,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趋势和问题。 定期审查和加强治理政策和程序,随时了解不断变化的治理法规和最佳实践。 总结 在这里,SOMO要特别感谢KS从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我们进行专访,希望透过这个独家专访系列,能够为企业和读者们增值,尤其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SOMO希望藉着专业知识的分享,能够提高民众对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的关注,共同负起守护地球的使命,为我们的下一代传承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二篇):双威商场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措施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三篇):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双威商场有何影响?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三篇):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双威商场有何影响?
    想不想知道,双威商场所实施的各项联合国可持续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到底为旗下的商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一篇,让我们随着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的分享,一起来揭晓答案。 创始人独具慧眼,奠定可持续发展大方向 双威商场成功实践SDGs措施,双威集团创始人兼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博士(以下简称丹斯里谢富年)功不可没。在70年代,当许多人对可持续发展一词仍未有任何概念时,丹斯里谢富年已经凭着前瞻的思维,逐步建立起我们今天所看见的“绿色企业”。 丹斯里谢富年的慧眼,不但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更奠定了双威集团在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大方向。如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与文化已经贯彻双威集团,使其自成一格,鹤立鸡群。  SDGs贯彻双威商场,带来积极内外部影响 说到SDGs是如何给双威商场带来积极的影响,KS表示可分成内部和外部来看,他也为我们做出了周详的分析。 (一)内部 日常运营——通过实施SDGs措施,如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废弃物、采购可持续材料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措施有助节省成本,对双威商场在运营的财务方面带来正面影响。 人力资源——积极实践SDGs的企业,更能吸引并留住拥有相同价值观的顶尖人才。此外,员工也会因为公司响应环境和社会责任而产生使命感,更愿意与公司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企业文化——实施SDGs可强化企业文化,使得双威商场团队的行为与公司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启发创新思维以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合规与风险管理——SDGs的实施有助于识别与环境、社会或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相关的潜在风险,并确保企业遵守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法规。 供应链管理——SDGs的实践可能会影响供应商的选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这方面拥有相同目标的合作伙伴。由可持续发展元素驱动的供应链,在面对气候和社会破坏时将具有更大的弹性。 财务表现——具有良好SDGs表现的企业将可吸引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对其股价和估值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可增加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 社区关系——在实践SDGs措施时,企业通过与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互动,进而提高声誉和加强社区关系。   (二)外部 客户关系­——趋势显示,客户越来越青睐实践强而有力SDGs承诺的企业,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双威商场的名誉,吸引更具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客户,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偏好。 投资者关系——吸引注重可持续发展课题的投资者,从而促进增加投资的机会;此外,积极的SDGs表现也可增强股票表现和估值,使现有投资者受益。 供应商关系——双威商场寻求符合其SDGs价值观的多元化供应商,同时影响供应商的行为和实践,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道德行为。 社区参与——双威商场透过本身的SDGs措施,对周围的社区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促进与地方当局、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合作。 竞争优势——强大的SDGs表现为双威商场提供竞争优势,使其与零售行业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同时也促进长期业务弹性。 资源保护——双威商场的SDGs措施倡导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为环境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社区福祉——透过各项SDGs措施支持与增强当地社区的福祉。 治理与道德——SDGs实施表明了双威商场在治理和商业道德的承诺,同时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声誉,从而打开与国际伙伴合作的机会。 下一篇,KS将与我们分享对双威商场影响最深远的SDGs元素;对于那些想要实施SDGs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KS也给出了实际有效的建议。   推荐阅读: 【独家】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二篇):双威商场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措施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二篇):双威商场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措施
    你知道双威金字塔购物广场(Sunway Pyramid)一天的厨余是多少吗? 是一吨。 你没看错,是一吨,或相等于1000公斤。 那么大的数量,双威金字塔有些什么解决方案呢?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双威独家专访系列的第二篇,也就是SOMO团队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谈双威商场已经在实践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措施。 双威集团的DNA 诚信(Integrity)、谦逊(Humility)、卓越(Excellence)、团结(Togetherness)是双威集团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则是从70年代开始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双威集团的企业方向;两者已经深植于集团每一员的心里,KS甚至笑言,“如果给双威的员工进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DNA test),我相信我们的基因里肯定有这些价值观和文化,因为这就是双威集团的DNA;不仅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以实际行动来体现。” 双威商场的SDGs使命:6项举措 8项目标 双威商场的愿景是创造可以让客户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愉悦的体验。2022年,双威商场推出“Together for Good”活动,旨在于通过6项举措来支持8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 双威商场Together for Good活动所涵盖的6项举措为: 绿色租贷(Green Lease) 可持续运营(Sustainable Operations) 废弃物管理(Waste Management) 绿色采购(Green Procurement) 社区建设(Community Building) 都市农业(Urban Farming) 双威商场重点关注的8项UN SDGs为: 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目标4: 优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 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目标10:减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 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目标13:气候行动(Climate Action) 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双威商场的UN SDGs措施 踏入双威商场,如果你用心留意,不难发现SDGs元素随处可见。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那些你看见的,以及那些你没看见但一直在运行的UN SDGs措施。 智能泊车系统(Smart Parking) 什么,不需要拿泊车票,也无需扫描一触即通卡或银行卡?真的直接驶入停车场就行了? 相信不少人第一次体验双威商场的智能泊车系统时都有类似的反应。当车子驶近停车场入口时,系统会自动扫描与记录车牌号码;在离开时,只需在出口根据所显示的收费以一触即通卡、银行卡以及可选的方式付款即可。 作为双威商场减少碳足迹数字化之旅的一部分,智能泊车系统倡导无纸化,无现金、无票停车,采用多种无现金支付选项,免去了排队付费的问题,为客户提供简易、无忧的泊车体验。 太阳能发电(Solar Energy Generation) 采访当天,SOMO团队有幸参观了安装于双威金字塔外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这项投资主要是为了实现SDGs目标7、11与13,可持续地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负责任地减少碳和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共有5家双威商场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即:双威金字塔、双威嘉年华(Sunway Carnival)、双威太子购物广场(Sunway Putra)、双威吉萨(Sunway Giza)以及双威聚合购物园区(Sunway Big Box)。 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在2022年的总发电量为4,941兆瓦时(Megawatt Hour, MWh),预计到了2023年底,双威商场将为整个双威集团贡献52.57%的太阳能发电量。 当中,双威金字塔的太阳能发电,主要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运作;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确保万一发生停电或任何突发事件,这些供客户移动的主要设施依然如常运作。此外,该太阳能发电仅贡献双威金字塔每月电费总额的1%。 堆肥站(Food CPR – Compost. Plant. Reduce) 双威金字塔共有168家餐饮租户,每天产生1吨厨余,为了避免食物浪费对环境造成影响,该商场投资购买了厨余堆肥机,赋予食物垃圾新生命。 目前,共有31家餐饮租户参与堆肥计划,堆肥机每日可处理500公斤厨余;除了供作商场本身的都市农场使用,包装好的堆肥也被摆放在商场内指定的地点供民众免费领取。 都市农场(Urban Farming) 双威商场的都市农场旨在于促进可持续和负责任的食品生产,农场采用了鱼菜共生和水培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充分运用闲置空间转变为提供健康食物来源的都市农场。 目前,双威金字塔和双威伟乐城(Sunway Velocity)皆拥有本身的都市农场。 升级改造的艺术装饰(Upcycled Art Installations) 每逢遇上特定的季节或活动,商场里总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装饰,增添整体愉悦气氛;然而,季节或活动结束后,装饰材料该如何处置才不会导致浪费或对环境造成影响? 针对这一点,双威商场相信废弃材料可以被升级回收并重新利用,除了减少浪费,也通过将废弃材料转化为艺术,创造出全新的装饰。 Kloth Cares衣物回收箱(Kloth Cares Recycling Bins) 这是双威商场与Kloth Cares的一项合作,旨在于鼓励民众回收旧衣物,减少它们被送到垃圾填埋场的命运。被回收的旧衣物将被分发出去,进行重新加工制成各种有用的物品。 目前拥有Kloth Cares衣物回收箱的商场为:双威金字塔、双威伟乐城、双威太子购物广场、双威聚合购物园区和双威吉萨。 厕所互联网系统(Internet of Toilet System, IoT) 通过与Rigel Technology合作,双威金字塔成为马来西亚首家采用数字洗手间系统的商场。智能厕所采用了中央管理式IoT系统,通过数据收集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故障时间并负责任地用水,以达到更可持续的效果。 数字商店指南与服务台(Digital Shop Directory and Concierge) 双威商场里都设有自助式的商店指南与服务台,客户在无需与柜台人员接触的情况下,就能轻松查询商店资料、地点与导航。 此外,数字服务台也可让客户与聊天机器人沟通,或通过视频通话与双威商场的团队联系;与此同时,它也提供商场最新的活动资讯、申请成为会员服务、输入交易详情并减少兑换礼物的等待时间各类服务。 自闭症倡议(Autism Initiatives) “Autism is Awesome, Autsome”旨在于教育和倡导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者及其家人,同时鼓励民众认识、接受和包容ASD患者。双威商场的客服团队都接受过正统的培训,以照顾ASD客户的需求。 绿色租贷合作伙伴计划(Green Lease Partnership Programme) 这项举措鼓励各方(业主、租户和投资者)公平合作,并共同承担责任,通过绿色租贷协议,负责任地管理能源和水的使用。 绿色采购(Green Procurement) 在实行绿色采购方面,双威商场确保在产品与服务的生命周期中,慎重考虑其成本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双威商场也提倡使用环保产品与服务,并在每一项举动中保护人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员工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SDGs措施给双威商场所带来的影响。 推荐阅读: 【独家】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独家 | 与双威商场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对话(第一篇):谈双威商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起源与“催化剂”
    马来西亚双威集团(Sunway Group)是国内家喻户晓,积极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的企业。事实上,当你点击进入双威集团的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瞩目的标语: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 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这凸显了双威集团在实现永续发展目标的承诺。 关于SDGs这个课题,SOMO团队有幸专访了双威商场(Sunway Malls)高级总经理黄江山博士(朋友昵称为KS),就双威商场SDGs的起源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深入对话。 什么是ESG和SDGs? 在访谈开始前,KS表示:“从我与公众的互动中,我注意到人们倾向于交替使用ESG和SDGs的缩写,我觉得在开始实践任何措施之前,正确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应用很重要。” (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于2015年一致通过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他接着解释,SDGs是联合国提出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而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则是一个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框架,用于评估组织在各种可持续性和道德问题上的业务实践和绩效。 “简单来说,SDGs有点类似于关键绩效指标结果(Key Result Areas, KRAs), 而ESG则是监控和评估实现SDGs的工具。” KS表示。 双威商场SDGs起源 关于双威集团创始人兼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博士(以下简称丹斯里谢富年)广为人知的企业成功事迹,相信大家都已经读过不少。 (双威城转型前鸟瞰图) 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以10万令吉向英商购入一座仅剩三年开采期的小型矿场,投身采矿业,正式开启双威集团的企业征程。当年购入接近枯竭矿地的举动,让外界傻了眼,认为丹斯里谢富年的决定“太不可思议”;然而,时过境迁,事实证明了他是一名独具慧眼的商业奇才。 (转型后的双威城) 丹斯里谢富年将废矿湖打造成世界级综合性绿色独家城镇的故事,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然而,很少人意识到,双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其实在70年代已经开始。丹斯里谢富年在建设双威城的过程中,一直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或许因为这个词在当时尚未普遍,才没广为人知。 从荒漠到仙境 不过这一点从已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对丹斯里谢富年的赞赏就可见一斑。2001年,在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注资收购双威有限公司(Sunway Bhd)股份四年后,李总理在参观双威度假城(Sunway Resort City)时盛赞丹斯里谢富年为“the man who transformed a wasteland to wonderland”(直译为把荒漠化为仙境的人,意即“化腐朽为神奇”)。 值得一提的是,双威城于2012年被绿色建筑指数(Green Building Index)评为马来西亚“首个低碳城市”, 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双威城被誉为马来西亚首个低碳城市) 2016年,谢富年基金会(Jeffrey Cheah Foundation, JCF)与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可持续发展倡导者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Jeffrey D. Sachs教授所领导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伙伴关系通过谢富年基金会资助1000万美元,于2016年12月在双威大学(Sunway University)落成Jeffrey Sachs可持续发展中心,以推动马来西亚和亚洲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6年12月,Jeffrey Sachs可持续发展中心正式在双威大学落成) 双威商场SDGs实践的“催化剂” 综上所述,双威商场如今所实践的各项SDGs措施,全源自集团创始人丹斯里谢富年在70年代所奠定的稳固根基。KS表示:“双威自1974年成立以来,对可持续发展的信念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和战略方向。” 说到实践SDGs的“催化剂”,KS引用了丹斯里谢富年的语录——“Doing the right things the right way, morally and ethically”(从道德和理论的角度,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这可进一步被详解为: 在道德上遵守正确和善良的标准,采取与道德原则相关的方法,并避免从事任何危害人类或环境的活动或组织。 这全被体现在双威的经营理念及其核心价值观中,即:诚信(Integrity)、谦逊(Humility)、卓越(Excellence)、团结(Togetherness)。 双威的愿景,是成为亚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典范,通过创新让生活更为丰富,从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双威旗舰零售产业 — 双威金字塔购物广场) 将心比心,以人为本 双威商场与双威集团的做法一脉相承,始终秉持无私、共享的经营理念,在访谈中,KS分享了一项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的事情。 “你知道吗?当政府在疫情期间颁布第一次和第二次行动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s, MCOs)的时候,双威商场是第一家在MCO期间向租户安排100%租金豁免的企业。” 他说。 对于双威商场的管理层来说,这是一项艰难的决定 ,因为单单一周的租金豁免就高达1000万令吉。“然而,经过了慎重考量和商议后,管理层还是决定这么做,因为我们希望与我们尊贵的业务合作伙伴(租户)同舟共济,携手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KS补充说。 常说“行动胜于雄辩”, 双威绝对是一家言行一致的企业。下一篇,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双威商场到底实践了一些什么SDGs措施。    
    独家 | 专访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符传艺(Dominic Foo)教授——为何实践ESG刻不容缓?中小型企业如何实践ESG?
    “你的公司有在做ESG吗?” 这是许多企业近年来常会被问到的课题,的确,ESG与SDGs已经成为时下趋势;企业界人士都明白其重要性,也总在讨论,然而来到实践,却还是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开始。 就这个课题,我们与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英国大学化工系教授符传艺(Dominic Foo)进行了专访,深度探讨ESG的重要性、中小企所面对的挑战、行动方案等等。 在这次访谈中,我们向符教授(以下简称符)提出了这个问题:“您觉得企业界,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实践ESG方面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资金与技术的问题。” 符给出了本身的看法。 两大挑战,中小企如何突破? 符认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性方面的知识,是造成中小企对ESG却步的主要因素。 “在欧美国家,ESG的实践已经相对成熟;看回马来西亚,我认为我们仍然处于初始和探索的阶段。当然,许多大企业已经在本身的营运中融入ESG元素;一来,他们把目标设定得更长远、更宏大;二来,他们也拥有资金充足的优势。” 符表示。 他接着补充说:“有别于大企业,中小企在投入资金实践ESG之前,会考虑到回报的问题;与此同时,很多中小企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导致他们踟蹰不前。” 中小企在面对以上的挑战时,可以如何解决和行动? “首先,一定要克服本身对ESG的恐惧。害怕,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会建议中小企去上课,学习与ESG相关的知识,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恐惧自然会消除。” 符说。 中小企可以如何实践ESG? 根据符所述,我们在这里做出了总结,供想要实践ESG的企业参考: 挑战一:资金问题 善用政府津贴: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reen Technology Financing Scheme, 简称GTFS) GTFS由时任首相在2010年财政预算案时提出,是政府为支持马来西亚绿色科技发展而推出的特别融资计划,总额为15亿令吉。 GTFS的重点为在各个领域开展绿色技术项目的公司,包括中小企提供财务支持。成功申请者将在前5到7年获得提供5%的利息/利润回扣,并获提供60%-80%的政府融资担保。 2023年7月17日,财政部批准GTFS 4.0,并拨款10亿令吉,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或直至使用完(以较早者为准)。 自GTFS 1.0(2010年)、GTFS 2.0(2018年)和GTFS 3.0(2020年)推出以来,截至2020年5月,GTFS已经成功批准了总共349个项目,融资总额约45亿令吉,并获得29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该计划。 根据马来西亚绿色技术和气候变化机构(Malaysian Green Techn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Corporation,简称MGTC)官网的资料,自GTFS在2010年推出以来,作为GTFS最大的融资者,大马债务创投公司(Malaysia Debt Ventures Berhad,简称MDV)已批准124亿令吉,为64家大马公司提供融资,以支持绿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行业。 善用税收优惠:绿色科技投资税务津贴(GITA)、绿色科技所得税豁免(GITE) GITA:根据2023年财政预算案,合格绿色活动的资本支出可享有100%的投资税务津贴(抵扣70%的法定收入), 优惠期为3年。 GITE:合格绿色服务活动可享有70%法定收入的所得税豁免,优惠期为3年。 GITE:可持续能源发展局认证的太阳能租赁公司,可享有70%法定收入的所得税豁免,优惠期5-10年。 根据《MGTC 2021年年度报告》,GITA和GITE在2021财年的成功推广,使得340个项目获得这些税收优惠的批准,占GITA和GITE在该财年目标的113%。 挑战二:技术问题 克服恐惧:这是最基本的要点,企业必须突破框框,踏出第一步。 上课与学习:处于资讯发达的时代,企业可以去上实体课,也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掌握基本知识。 革新精神:要实践ESG,企业切忌固步自封,反之要有创新革新,愿意改变的精神,才能成事。 聘请顾问:如果想要节省时间和精力,企业可以考虑出资聘请ESG领域的专人或顾问,帮忙制定公司的ESG指南与实践计划。                                                                                                                                                                                      Image by macrovector on Freepik 盘点世界环境灾难,气候变化伤害深远 符可说是ESG的先驱,20年前他做博士论文时就已经做着工业废水循环的科研项目,现在则专注于二氧化碳减排。除了在大学授课,符也长期到各国演讲,及开办工作坊; 主要是开办化工业工作坊,教导企业和普罗大众有关如何减排的课题。 他所接触并专注的SDGs目标项目包括了《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以及《目标13:气候行动》。 因工作需求而经常周游各国的符,时刻都关注世界各地的极端气候事件,他点出了一些在近期发生且值得我们深思的事件,包括了: 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澳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林火,烧毁了超过4600万英亩的森林(相当于叙利亚整个国家的面积),造成至少3500所房屋和数千座其他建筑被烧毁,34人死亡。 这场林火因2020年的大雨最终熄灭,然而滂沱大雨却引发严重水灾,且在接下来的2022年一连经历4次大洪水,大水淹掉的面积,足足有3个英国之多,堪称是澳洲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灾之一。 2020年8月,美国加州的一场山火,毁掉了红杉树国家公园(Redwood National Park)面积707平方公里的林木,其中包括全世界至少十分之一的成熟巨型红衫木。 2021年2月,离赤道不远的美国德克萨斯州(Texas)竟然下起了雪!大雪退去后,许多建筑物内结冰的PVC水管不堪极端温差压力而破裂,造成建筑物内部的“水灾”。 2023年6月,希腊首都雅典的气温在2-3周内从25˚C飙升至40˚C;而一些海岛则发生严重的林火。 2023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预计那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夏威夷毛伊岛的大火造成93人死亡,是美国一个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 2023年8月,受颱风“杜苏芮”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京津冀发生严重水灾,造成62人死亡、34人失踪,以及超过1000亿人民币损失。 2023年9月,香港遭百年一遇大暴雨,一小时的降雨量为158mm,是1884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降雨量,造成至少139人受伤以及严重财物损失。 再往我国看,近年来发生水灾的次数愈加频密,每次都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2022年3月,吉隆坡市区在短短40分钟就降下3小时的雨量,排水系统也因负荷不了突如其来的降雨量而引发闪电水灾,数以百计行驶中的车辆停滞在水灾中动弹不得。 这种种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人类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大自然反扑而来的气候变化,进而引发一连串的环境灾难。 为何实践ESG刻不容缓? 2015年12月12日,19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巴黎协定》,旨在于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的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C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C以内。《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全球气温上升,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长期依赖化石燃料所生产的副产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大气中累积,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气温每10年增加大约0.24°C。 针对这一点,符表示,我国的电供其实不怎么“干净”。由于我国使用化石燃料发电——43%煤炭及40%天然气,所以我们每小时使用1千瓦(kilowatt,kW)的电供,就会排放出0.622公斤(kilogram,kg)的二氧化碳。 这所有的二氧化碳,正在对环境造成持续伤害,引发一连串环境灾难。有鉴于此,符倡议各造响应ESG,从最基本、最小的举动开始做起,比如说: 以干净的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水力发电等)取代不干净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 减少使用破坏环境的固体废料等; 将食物废料转化为电源或燃料; 开始计算并减少产品中的碳足迹; 检讨公司文化,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5°C常温、使用自动感应灯、不浪费食物等等。 总结 要达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乃至联合国所设下的永续发展目标,仍需各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配合与努力,结合大众的力量,长期承诺和协调行动, 才能解决全球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TOYM)2023得主,陈俊鹏 (Alex Tan) 的教育事业之路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TOYM)2023得主,陈俊鹏 (Alex Tan) 的教育事业之路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TOYM)2023得主,陈俊鹏 (Alex Tan) 的教育事业之路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TOYM)2023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简称十大杰青)(Ten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s Award, TOYM) 2023于9月16日成功举办。十大杰青TOYM,由马来西亚国际青年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JCI)主办,每年评选出十名年龄在18到40岁之间的杰出青年,表彰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卓越表现以及对社会的杰出贡献。这一活动旨在激励年轻一代,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楷模,并代表马来西亚参加世界十大杰出青年奖(Ten Outstanding Young Persons, TOYP)的评选。   2023年的TOYM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因为它首次南下举办,由奥斯丁文华国际青年商会(JCI Austin Perdana)主办,并于9月16日在新山Paradigm Mall成功举办。今年的提名竞争非常激烈,共有120名杰出提名者,他们来自各个领域,包括企业家、医生、教授等,都在自己的领域获得了卓越的声誉和成就。   教育的关键作用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目标的关键。联合国将教育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特别是SDG4致力于确保高质量的包容性和公平的教育,以及促进终身学习的机会。   TOYM获奖者:教育的使者   在今年的TOYM获奖者中,一位29岁的教育工作者脱颖而出,他成为了“对儿童、世界和平以及/或人权的贡献”组别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or Human Rights)的得主。他就是Top Scholar Education Group的创办人,陈俊鹏(Alex Tan)。   教育被认为是一切的基础,因此从儿童时期的教育开始尤为关键,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特殊的重要性。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TOYM)2023得主之一, 陈俊鹏 (Alex Tan)   Alex Tan的使命: 教育的改变者 Alex Tan,Top Scholar Education Group的创办人之一,与他的哥哥Aaron Tan一同被誉为“全A双胞胎老师”,他们被媒体称为“网络先锋老师”。在疫情期间,他们勇敢地进行了转型,不仅投资大量资金参加国际导师的课程,还抓住网络趋势,成功打造了全新的线上补习中心。他们在补习领域拥有广泛的声誉,已经培养了30,000名学生,拥有160,000名粉丝,备受学生们的热爱与关注。 Top Scholar Education Group创办人, Alex & Aaron Tan老师   Alex Tan的愿景: Alex与Aaron通过分享会、捐赠电脑、提供免费学费等慈善活动,一直在回馈社会 (CSR)。此外,Alex Tan坚信教育是改变未来和影响社区的力量。他通过向学生传授不同文化的知识,促进包容性,强调对话和和平共处的重要性,致力于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他们将为建设一个和谐和公平的社会做出贡献。他的教育事业是他承载这个信仰的工具,他不仅提供在线学习,还致力于解锁学生的潜力,扩展他们的知识。他通过一些领袖课程和生活营计划等倡议,培养年轻人的领导技能,为他们提供成为学校、社区甚至更广泛领袖的机会。   Alex Tan的影响力: Alex Tan在为人类服务方面超越了自己,充分体现了JCI信条中“服务人群是人生最崇高的工作” (service to humanity is the best work of life) 的原则和信念。来自普通家庭的Alex深刻理解教育和知识的变革力量。他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改变他人的生活。Alex对为人类服务的热情在他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闪耀,因为他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在各种情况下茁壮成长并取得成功。他的故事是一个深受启发的证明,一个人在深深的服务感和对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承诺驱使下可以产生的影响力。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连接: Alex Tan的使命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奉献的承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和平与人权。他的贡献是深远的,他是TOYM的当之无愧的获奖者。他的故事和使命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他的工作将继续在改变儿童的生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权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的关键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教育是连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环境、社会与治理目标的纽带,同时也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工具。Alex Tan的故事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感,激励我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为社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和谐的世界。   灵骏新媒体总编辑,陈秀灵 (Jodie Tan) 与Alex & Aaron老师共享高光时刻 “教育”可以改变命运。 拥抱学习,追求成长 然后,你所追求的,不管是考试分数,还是比赛冠军,都会往你追寻。 我相信,未来的世界,会因为有你 而更美好 — Alex老师 Top Scholar Education Group 官网 Alex & Aaron Tan老师的面子书专页
    蔡典佑:年輕投資理財教育達人,致力於創造財富教育生態圈
    蔡典佑:年輕投資理財教育達人,致力於創造財富教育生態圈
    向世界傳播良好的投資理財知識 蔡典佑,一名迅速崛起的投資理財教育達人兼FXC商學院的創辦人。他承辦分享投資技術分析的課程,教育和指導學員,幫助他們在投資方面避免走冤枉路。 蔡典佑雖然今年只有28歲,但他懷有抱負、宏觀和遠見。他堅持向世界傳播良好的投資理財知識,並致力於打造一個規範的投資服務和教育生態圈。他們的核心金融產品涵蓋外匯、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他相信在AI的助力下,任何行業都有機會結合區塊鏈技術發展。 他創辦FXC商學院的最大目標是讓一群有共同目標和理念的人在一個環境和圈子下學習和利用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創造財富。他意識到投資知識和技術的累積不是一朝一日之功,但他憧憬著能夠帶領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賺錢,讓更多人受益於這份使命。   蔡典佑創造教育平臺,吸納懷才不遇人才,助力正確投資觀念的傳播 蔡典佑深信很多人都有賺錢的能力,以及獨特的見解和技術,但其中有些人缺乏機會和平臺。這激發了他創造一個系統、平臺和教育環境,以吸納這些懷才不遇的人才。 他看到許多投資者犯盲目跟風的錯誤。這主要是因為缺乏認知,渴望不勞而獲、追求快速賺錢。而這些想法的背後離不開缺乏教育所導致,他們天真地以為投資只需按按幾下鍵盤,就能輕鬆賺錢。這也是為何蔡典佑堅持做培訓的原因。他希望通過教育傳授正確的投資知識,讓團隊和客戶學會規劃和策略性地進行投資交易。 每個人對投資的概念會有所不同。其實,投資市場一直處在成熟的狀態,市場不缺乏投資顧問和教育機構。FXC商學院秉持站在客戶的角度和心態去為他們設想和設計一套適合他們和他們想要學習的投資課程,進而達到創造財富的機會和能力。   智慧引領,團隊共贏的投資之舵 蔡典佑,一位以身作則的領袖,他深知在軍隊中沒有士兵願意追隨一個沒有經驗和業績的將軍。因此,他不斷積極學習,時刻緊跟世界和大環境的趨勢,不斷汲取智慧的滋養,以指引團隊前行。 作為領導者,蔡典佑堅信果斷的決策能力至關重要。他的世界觀廣闊,所積累的知識讓他在關鍵時刻能做出明智而準確的決定。他深諳領導者需要有清晰的願景和目標,同時要善於洞察形勢,應對多變的市場,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 然而,蔡典佑不僅僅是一個決策者,更是一位激勵者和引導者。他深知團隊的力量,懂得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和創造力。他不斷鼓勵團隊成員不斷學習和成長,相信每個人都能在投資領域取得卓越成績。他通過言傳身教,為團隊樹立了榜樣,使他們願意追隨並全情投入工作。   蔡典佑經常出國上課自我提升 蔡典佑的領導風範和堅定決心不僅使他的團隊不斷壯大,而且激勵著更多的人加入他的行列。他的影響力逐漸擴大,為更多人的財富創造之路帶來光明。他的領導風格不僅僅是管理,更是對團隊成員的呵護與關懷,為他們提供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蔡典佑相信團隊的力量,他的目標是培養一支富有智慧和勇氣的團隊,共同探索投資領域的無限可能。他以卓越的領導能力,將團隊凝聚成一個默契而高效的整體,為實現共贏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作為領袖蔡典佑,在波瀾壯闊的投資海域中,揚帆起航,智慧引領,與團隊攜手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他的使命是引領團隊走向成功,成就每個成員的夢想,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富不學,富不長;窮不學,窮不盡:蔡典佑引導投資主動創富之路 蔡典佑深信投資創造額外收入需要採取主動性。他明白,成功並非來自於等待奇跡,而是源自於對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在投資的世界裡,知識和經驗才是最堅實的後盾,而他正是這種信念的完美代表。 「富不學,富不長;窮不學,窮不盡」這句格言道出了一個重要的真理:若我們不積極學習如何創造財富和保留財富,我們的財富將難以持久。若我們在貧窮的時候選擇不去學習,那麼我們的貧窮就會無止盡。就猶如《貧窮的本質》這本著作一樣,所探討出的貧窮形成的深層原因,有相同的意思。 蔡典佑深知,學習是持續成功的關鍵。正因如此,他為自己和他的學員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學習環境和教育平台,讓他們能夠充分掌握投資知識,從而在投資領域中取得卓越的成績。 他的領袖氣質和獨特的洞見使得他的學員對他深具信心。他的投資策略和交易記錄更是為他贏得了口碑的推崇,讓他成為一個備受追捧的理財專家。 在蔡典佑的帶領下,投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他引導著學員們走過迷霧,拓展視野,描繪出成功的藍圖。讓我們跟隨著這位智者的腳步,共同探索無限可能,迎向更加光明的未來。在他的引領下,投資的世界充滿了機遇和挑戰,而我們將齊心協力,攜手前進,實現更大的成功與成就! 蔡典佑:崭露头角的投资楷模,荣获《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荣誉 蔡典佑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已被广泛认可并荣获了《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的荣誉,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投资楷模。他以自身实力和领袖魅力,在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荣获《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的殊荣,是对蔡典佑努力付出和卓越贡献的认可。他以果断的决策、远见的眼光,不断探索新的投资机会,为投资领域注入了活力和创新。他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个人财富的积累,更体现在他为他人创造机遇、带来财富的过程中。 蔡典佑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楷模。通过他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努力、智慧和正直的力量,这不仅让他自己获得了成就,更让他成为了他人的典范和榜样。他的荣誉不仅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投资领域的骄傲,更是广大华人的骄傲。 蔡典佑:崭露头角的投资楷模,荣获《世界华人楷模旭升楷模》荣誉
    台湾阿龙
    更生人台灣阿龍涅槃重生的公益楷模
    更生人的故事 在今天的社會中,有一群令人感動的人們,他們曾經走入罪惡的迷途,但通過改造和教育,重新回到社會,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這就是“更生人”。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更生人都能獲得重生的機會。即使我們的社會如何進步,我們不可否認依然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犯罪的人都是萬惡不赦的壞人,被唾棄和看不起是他們咎由自取。殊不知,就是這種思維導致無數想要重生的更生人再次跌入穀底,甚至為了生存或者最後選擇自我墮落,重蹈覆轍再犯罪。 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嗎?我們是否曾想過,有多少個入獄的他們都是代罪羔羊?有多少個是因為被剝奪上訴的權利而含冤? 其實,我們不需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而是應該給予更生人更多的關注和支援,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發揮自己的潛力並成為有價值的人。   更生人需要寬恕自己和自律的能力 近日,我們得知了一個關於涅槃重生的感人故事。這位故事主人公名叫陳建良,現以臺灣阿龍著稱,他曾因結黨營私、無視法紀、懲兇鬥狠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成為了當地檢警的通緝人物,甚至被冠上首惡的稱號。後來在毫無預警之下被警方埋伏逮捕並收押,最終被求刑長達19年6個月的刑期。令他痛心的是,被求刑的罪名中,有許多是子虛烏有的。這令他無助、沮喪、傷心甚至到崩潰邊緣。在短短2個月的囚禁時間裡,他暴瘦了10公斤。最終,他想在父母有生之年,與他們再度相聚成為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自此,他鼓起勇氣決定一改頹廢的態度。由於他的罪名屬於重刑案件,除了律師之外,他不被獲准與其他任何人會面。律師成為他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途徑,更是他的救命稻草。除了將自己的命運交到律師的手上,他決定為自己爭取活下去和讓刑期降低的機會。因此,他委託律師帶給他六法全書,惡補法律知識,為自己的辯護做好充分準備。即便在服刑期間,他一邊服刑一邊打官司,以學到的法律知識為自己辯護,過程雖然難熬,但他毫不氣餒。他也沒有因為兄弟們為了明哲保身而出賣了他這件事情動搖而放棄相信法律。 他用毅力和智慧,最終經過漫長的3年官司過程,成功地獲得了減刑至8年8個月的結果。之後,他努力接受改造,爭取良好表現,不再執著於刑期,以積極的心態為倒數出獄的一天乐观活下去。在改造期間,他也接受了監獄洗禮,並成為一名優秀的“組長”,在1年多內教化了上千位獄友,打破了監獄的過往紀錄。   獄火重生,人生新篇章 在獲得假釋後,他決定迎接新的挑戰。他順利考獲臺灣國立臺北大學的入學資格,並以驕人的成績畢業。畢業典禮上,他在三立新聞台的見證下,獲得了畢業證書並發表了令全校師生動容落淚的畢業感言。 三立新聞網采访视频片段 身為更生人,他認為自己有義務去回饋和服務社會。因此,阿龍並沒有滿足於自己的涅槃重生的榮譽感。他深知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決定以教育為切入點,幫助更多的人在迷途之前醒悟。如果要用改造和更生來給一個人新的重生機會,倒不如從一開始就讓他們知道犯罪的後果,讓他們避免犯罪。有鑑於此,他創建了“臺灣阿龍是在哈嘍粉絲專頁”,並通過生動和真誠的視頻製作節目,為大眾提供正面引導和啟示。儘管他知道自己過去的陰影可能會被人以有色眼鏡看待,但阿龍毫不畏懼,勇敢地公開自己是一名更生人,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他人。因為他已經今非昔比,他已經學會放下,原諒過去曾經的背叛和無知的自己。   更生人台灣阿龍榮獲世界華人楷模獎,感人故事溫暖人心 臺灣阿龍用行動來證明了自己也可以擁有重生的機會。雖然他依然遭遇一些人會給他貼標籤,但是他已經不在乎。他很感恩遇到他的大學學妹,讓他再度獲得被信任的機會。他們共同創建了健康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研和銷售臺灣國寶級珍貴中藥牛樟芝產品。牛樟芝具有“森林的紅寶石”之美譽,是一種稀有並受到推崇的抗癌中藥。而他們的牛樟芝更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紅白牛樟芝,俗稱陰陽菇。 創辦這家公司的目的和使命始于阿龍的父親。在獄中的時候,他的父親突然患上癌症,這讓阿龍很無助,雖然有在父親往生前假釋出獄並陪伴父親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阿龍仍痛心自己當時無法為父親做些什麼。現在自己有能力了,他決定研發抗癌防癌的健康食品,造福社會。與此同時,他成立了“社團法人臺灣阿龍公益愛心慈善協會“,樂於參與公益活動,包括幫助受刑人照顧他們的家人和捐贈物資給有需要的人士和機構。 這個默默付出的舉動,被《世界華人楷模》主辦當局所看見,並授予臺灣阿龍《傑出公益楷模》至高無上的獎項認證。這個獎項是對臺灣阿龍所做出的公益貢獻表彰,更是一個極高的認可。對臺灣阿龍而言,這不僅是他的一個小小成績單,更是一個對他努力的肯定。他甚至有點難以置信自己獲得了國際獎項,成功沖出臺灣國土,為臺灣爭光,更證明了更生人也有能力回饋社會並通過自身影響力去影響和幫助更多的人。 更生人台灣阿龍榮獲世界華人楷模獎之《傑出公益楷模》奖 從罪犯到有益於社會的光輝轉身 臺灣阿龍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不變的真理。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凡事都需要靠自己去爭取。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誠心誠意為社會付出,時間就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無論我們曾經犯下何等錯誤,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改變自己,接受懲罰,並勇敢面對過去,都有機會涅槃重生。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自由和生命,不要輕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過更生人臺灣阿龍-陳建良的故事,我們感受到了改變的力量,也為他的勇氣和毅力所感動。讓我們共同傳播這個感人的故事,讓更多人受到啟發,共同努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充滿溫暖和希望。讓更多的人像這位更生人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 台灣阿龍是在哈嘍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walongsayhello/ YouTube: 台灣阿龍是在哈嘍 – YouTube 感恩更生人台灣阿龍接受馬來西亞靈駿新媒體獨家專訪,借此感人和勵志的故事讓大家認識和接受更生人
    财经畅销书作家和理财专家蕭正崗: 股市技術分析教育領先品牌,宣導正確投資觀念,助力投資致富
    财经畅销书作家和理财专家蕭正崗:股市技術分析教育領先品牌,宣導正確投資觀念,助力投資致富
    13年教育股市分析,口碑良好,學員累积8000人 蕭正崗是一位擁有13年從事股市技術分析培訓教育經驗的專家,他於2019年創辦了富豐雲端財富(股)公司,致力於通過教育股市分析,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他從一個投資門外漢到成立投資相關的企業的由来可以追溯回2008年的金融海嘯。在這場金融海嘯中,幾乎每個股市投資者無一倖免,蕭正崗也是其中一個投資失利導致血本無歸的投資散戶。然而,他發現有一位前輩竟然沒有遭受損失,甚至還獲利。這啟發了他的想法,即只要每個人都能掌握適當止損、買賣技術等投資技能,就能在股票投資中取得成功。這位前輩就是擁有獨門技術的前外資操盤人康進清,康老師。 蕭正崗的理念獲得了康老師的大力認可。蕭正崗重金邀請康老師成為他教育機構的主導師,富豐培訓教育機構因此應運而生,康老師的毅力也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地方,縱使他家財萬貫,處於財務自由享福的人生階段,完全可以獨善其身。他之所以最終選擇站出來跟大家分享技術分析,就是他曾和蕭正崗一樣感受到散戶的苦。康老師秉承著以教育出發的理念,在過去13年,他風雨不改在每個周日授課。至今,他們的學員累积了8000多人。每一堂周日課程有至少500位學員出席上課,座無虛席。 财经畅销书作家和理财专家蕭正崗: 股市技術分析教育領先品牌,宣導正確投資觀念,助力投資致富 財經暢銷書作家兼理財專家,教育股市投資成就非凡 蕭正崗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财经畅销书作家和理财专家,他以其著作《洞燭先機》而广受赞誉。这本书的名声远扬,成为了众多追求财富智慧的读者们的指南。他的理财见解和专业知识使他备受推崇,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尊重。 他是長期主義者,他決定一生只專注於教育,他的經驗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有實戰經驗和亮眼的交易記錄。他积累了一定的良好口碑,並手把手帶他的學員相信他們皆能在股票投資中做出成績。 蕭正崗作為一位投資理財教育界的領先人物,他的教育理念和實戰經驗贏得了廣泛的認可,更因此獲得了第十一屆中國十大最具價值培訓師的殊榮。他堅信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尤其在投資這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領域。多年來,他不僅專注於自身的投資實踐,更是積極投身於投資理財教育,幫助無數學員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掌握有效的投資技巧。 獲得第十一屆中國十大最具價值培訓師的殊榮並非僅僅因為蕭正崗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表現,更是因為他所帶給學員們的改變和收穫。在他的指導下,許多學員從一開始的小白,逐漸成為擁有自己投資策略的專業投資者,實現了財務自由的目標。這份殊榮代表著學員們對蕭正崗的感激和尊敬,也彰顯了他在投資教育領域的非凡成就。 蕭正崗著作《洞燭先機》 利用影響力影響更多人,捐贈部分獲利於慈善活動 蕭正崗的企業經營使命是協助10萬人投資獲利,創造億萬財富,做出對社會有貢獻的事,並將5-10%的獲利用於公益事業。他做到了知行合一和以身作則,並成功獲得學員的支持。學員們善用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術獲利後,都紛紛效仿將部分的獲利捐贈給慈善活動。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在近期更為顯著,他與學員曾經在26天的交易記錄中獲利的巨額中共同捐贈了台幣206萬用作于慈善活動經費。 只要每個人學到如何投資的技術,那麼就不會盲目跟風,隨波逐流做出傷害自己利益的決定。他認為投資才會變有錢,而不是等有錢才去投資,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思維。每一個人投資目的都因人而異。因此,為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藍圖至關重要。認知改變了,就會有賺錢的能力,甚至變現的能力。每一項投資都會有風險,只要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檢討和複盤,精益求精後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理財目標。 在蕭正崗看來,要投資致富最大的發願就是要在賺到盈利的同時回饋社會。他深信一個人要做對決定取悅于人心問題。因此,教育扮演著這個重要的角色,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對的投資知識,我們就可以培養出判斷能力,進而有信心做出對的決策。此外,環境也是造就一個人的重要因素。一旦身邊都有正能量和善用技術去投資的人群,自己會被這種氛圍感染,而不會隨意做出不對的決定。 堅持投資和教育理念的楷模 蕭正崗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他以其堅持和毅力獲得了《世界華人楷模傑出領袖楷模獎》。這也意味著他的教育理念和投資理念已經影響了很多人。他的學生們不僅學以致用,成為了成功的投資顧問和教育家,還將他的理念和方針傳承給了更多的人。 蕭正崗認為,未來誰能掌握趨勢,誰就能成為億萬富翁。但他也深知,錢並不是賺來的,而是種來的。只要種下感恩和幫助別人的心,就能得到相對的回報。這也是他一直堅持的理念。 蕭正崗的教育理念強調長期主義,認為成功的投資不僅需要理論知識,更需要實戰經驗的支撐。他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成為他教學的有力支持,讓學員們不僅聽得懂理論,更能夠理解實際應用。他的交易記錄亮眼,每一筆交易都是他教學成果的最佳證明,使得學員們對於自己在股票投資中的成績充滿信心。 蕭正崗提倡“創造富一代,傳承富二代“的理念。我們應該將投資理念和分析能力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多像蕭正崗這樣優秀的人才,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蕭正崗獲得世界華人楷模傑出領袖楷模獎 未来展望 蕭正崗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自己的理念,不斷努力,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感恩之心,幫助別人,並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蕭正崗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和投資理念不僅對學生和投資者有啟示作用,更是對所有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理念,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蕭正崗在未來將繼續秉持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帶領更多的學員走向成功的投資之路。他相信,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掌握投資的真諦,擁有改變命運的力量。他將繼續用自己的實踐和成就,成為更多人的榜樣和引路人,共同見證投資帶來的無限可能。   富豐雲端財富(股)公司官網: http://www.rich899.com.tw/
    企业发展经纪人:马来西亚富乐商盟
    马来西亚富乐商盟(Follow Bizcol) 马来西亚富乐商盟在众多的企业和公司当中,扮演着辅导与协助者的身份。富乐商盟是一家以提供企业或公司辅导与质询直至步入上市。借助资本家(Private Equity,PE)更有效地帮助企业扩充和上市。透过了解企业的发展和愿景,提供解决或策略方案,让企业的价值得以提高。 “企业发展经纪人”来形容富乐商盟的市场地位,来得更为贴切。比如,一个企业在发展当中,需要额外的方向指导和协助、需要对接更多的人脉和资源。那么富乐商盟针对该企业的状况来提供协助,这就是富乐商盟主要打出市场的服务。在这些服务当中,富乐商盟的拳头定位是指导企业家打下基础,让企业逐步稳定甚至有能力去拓展不同的业务板块。 亮眼的特色·实质的服务 当今时代,不管是打工族、企业家或创业家,人人都视金钱为主要目标。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发挥才能变现的同时,会领悟自身的人生使命?Jolynna Leong 表示现在的企业家经营生意的才能非常优秀,但是只纯粹以“钱财”为目标,却没有一种人生到底有什么使命的领悟。 根据 Jolynna Leong 的经验之谈,大多数的企业家对人生没有明确目标、在人事方面不会处理。那么Jolynna Leong 以生命数字心理学为辅助工具,提供企业家“自我了解”的服务。通过辅导的模式来引导企业家找出人生使命,并且协助企业家如何寻找合适的人才。 辅导工具是其次,主要是使用辅导工具的过程中,要确保依然是走在主轴上。比如,原点是依照企业的愿景和方向,来引导企业去孵化更多的项目或板块。可以说辅导工具既可以协助企业打下基础、提供企业辅导咨询,又可以引领共同成长。 富乐商盟的缘起与成就 Jolynna Leong 表示在2020年疫情期间,那时候感到非常迷茫,没有遇到伯乐一起去创业。正所谓“怀才不遇”,有千里马却没有伯乐,那时候 Jolynna Leong 接触到生命数字。接触之后,去了解并领悟到原来自己可以是一块成为企业家的料。在这之前,Jolynna Leong 在之前的职场中会联想到生意,去见顾客都会谈到生意的话题。认识她的人都会奇怪怎么一直谈到生意的话题。然而,Jolynna Leong 也不明白为何自己和他人商谈正题时会无意间牵扯到生意话题。其次,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借着生命数字的启发,Jolynna Leong 参加很多的课程来准备创业。 Jolynna Leong 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在开始创业之前,先参加课程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非常提倡企业家可以透过上课,能够更进一步去建立起整体生意模式,甚至是成长。自那之后,Jolynna Leong 开始做起业务体系,去调查和研究市场、融入人际圈子、寻找企业伙伴。在创业的过程中,Jolynna Leong 面对好几次的失败,甚至面对被他人盗用想法的劣境。 皇天不负有心人,千里马遇上伯乐,遇上依然在合作的伙伴 Jacky Chan 老师(CFO的创办人之一)。Jacky 老师认同Jolynna Leong的创业理念,便开启两人之间的企业合作。Jolynna Leong 认为寻找对的、正确的、合拍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就如 Jacky 老师的认同和Jolynna Leong 的理念非常契合。Jolynna Leong 表示也非常感谢遇上 Jacky 老师的协助,才能有富乐商盟今天的成就。 如今富乐商盟拥有管理的项目涵盖科技企业、餐饮企业、房产管理企业、建筑五金企业以及保健食品企业等。 团队分支的风格是其次,如何运用人才才是王道 走入富乐商盟的分支体系,该学院的各个部门都拥有一个团队去管理和经营。如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营销团队(Marketing Group)以及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CTO)等,这些部门都有一支团队在运作。 总体团队有十个分支左右,而 Jolynna Leong 本身带领的团队有十个人左右,平均年龄在80后-00后之间,且大多数不是薪金制。在招聘方面,Jolynna Leong 最看重的是态度,该认为若一个人没有天赋或知识,是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去学习,个性方面有没有想成功的欲望、想赚更多的钱、想改变人生的欲望。 第二看中的是,了解对方的生命数字,判断对方的天赋可以发挥在什么领域。Jolynna Leong 认为一个岗位需要正确并合适的人,对企业起着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尽管岗位和人才相互合适,也要看人才的意愿与否任职。不得不感慨以前大多数老板的心态是“我是为你好”,常常活在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活出自己。Jolynna Leong 不想有情感勒索的发生,会尊重他人意见并给对方时间考虑和思考再回复。若遇到明明有才能,却缺乏自信的人才,会以鼓励的方式建议对方去尝试。 第三看中的是学习,Jolynna Leong 认为尽管经验像是一张白纸,但态度上一定要比别人要更努力去学。因为有关这一行业有很多事物需要去了解并精通,公司也有提供培训让员工增进。 富乐商盟所拥有的企业文化 富乐商盟的愿景是期望培养出有领导力的企业家,对于今年的目标是帮助30位企业家达到他们的企业目标,也希望能协助到一家公司成功上市。其次,该公司会让大家相通或借鉴,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创造内部创业的机会。此外,也乐意接受员工的建议,可以有谈心事或放松的空间。 “富乐”的命名意义是“有富共创,有乐共享”。现今时代的年轻人的心态是喜新厌旧,带有玩乐的心态。Jolynna Leong 借鉴过去的前辈们,注重有阶级层次地去教普通员工做事,可以发现到在那一个时代的老板想放手却不能放心。 现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如面子书、抖音、小红书等等,几乎很多资讯都可以搜索得到。或许未来每个人可以是一名企业家,这绝对不是梦。Jolynna Leong 认为在职场上带着良性的玩乐心态是很好的,提倡200%玩乐,尽情地去玩,100%工作认真。 按照这种状态来看,未来人们自己创业的趋势将会提高,打工趋势会逐渐淘汰。联盟、加盟或合伙制也会是未来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选择和远见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尤其现今时代的机会多不胜数,如何去选择且能持续发展的企业才是至关重要。 富乐商盟未来规划 该公司不断地在扩充,希望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加入富乐商盟。年轻人的加入是培养出有领导能力的内部创业者,为企业家和国家贡献。同时,也会透过企业发展经纪人和项目孵化来服务中小企业,为他们排忧解难。如果有兴趣一起合作共赢,有心想为企业家服务的策略伙伴欢迎了解更多。
    ATOMIC:为健康提供保障
    善用自身拥有的本领,开创成功的未来 Jon Lai 在电商领域拥有七年的经验,ATOMIC 成立之前,当时的拳头产品并不是以保健品为主。2015年,Jon Lai 以瘦身为主的业务开始起家,就这样切入市场开始发展。虽然当时本着年轻的姿态,创业和经营的经验不是很深厚,但是业务发展依然稳定。Jon Lai 认为本身对市场需求的嗅觉非常灵敏,容易察觉到市场的痛点。例如,有什么独特的需求,就会善用网络的便利,把生意发展起来。 2019年年尾至2020年年头之间,以瘦身为主的产品的业绩逐渐走下斜坡。那时候因为不理解如何经营生意,才会导致如此局面。然而,Jon Lai 并没有气馁,而是趁着走下坡的期间在转型的路上开创新的行业。在那疫情肆虐的期间,Jon Lai 就察觉到保健品的崛起,便陆陆续续建立起生意。 除了意识到保健品的崛起,那时候Jon Lai 也观察到网络直播是最大的趋势。他认为网络直播就像在菜市场的经营模式那样简单,就像菜市场的一些产品没有经过正当的审查、训练以及品牌保证就能建立起,这样的情势有点不健康。若企业以这样的形式经营,会因为忽略了品牌的正当性和合格性,而导致业绩走下斜坡的窘境。 Jon Lai 有一些本领在身,如知道产品如何推广和营销、针对其他行业缺乏用户思维,而本身会重视用户思维来做服务的定位、做起用户思维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然后开发和升级。Jon Lai 切入网络直播的趋势,并结合之前失败的经验和自身本领在市场中打开新的业务。 第一个在市场上打开知名度的品牌就是 The Perfect Derma,该板块有着相当显高的业绩。 清晰的产品定位,才能立足于市 企业一直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你如何定义自己的市场定位?”“跟同行比起来,自己有什么特点可以站稳?”ATOMIC Group Sdn Bhd 以保健品为主打产品,难免会撞到西药房(Pharmacy)的范围。在 Jon Lai 看来,许多有关保健品的公司的生意模式是走电商、微商或多层次传销(Multilevel marketing,MLM)。 Jon Lai 认为保健品的经营模式分有两大板块,第一是药物配送(drug distribution),他们以量取胜,开的店面越多优势就会越大。另一方面,会轰炸市场加深民众对品牌的印象。这是非常传统的模式,也是多年以来市场传销的模式,通过零售商踏入市场进行生意的模式。 第二个模式是直接以高价售出,辅助的方式是以激励方式去鼓励民众买,如通过中间商或微商去推广。这样的经营模式影响价格被抬高,可是市场相当地有限,因为是由一个人的交际圈去推广。这一经营模式经过长久的时间考验,不会看到太大的效应。 因此,Jon Lai 认为他们的优势在于,会懂得并抓住电商和网络营销的玩法。电商或网络营销就像扩音器那样,可以不断地延伸并扩展。以经验之谈,少数商家会善用这些网络平台,去抓住顾客的痛点并提供解决方案。之前还不是主流的商业模式,现今已是受众的商业模式——商对客(Business-to-Consumers,B to C)。在这个商业模式为基础上,ATOMIC 把产品成为可以吸附着顾客的痛点的独特定位,使公司能够快速地把竞争力在市场中带动起来。 年轻人与否,重要的是会处理人事事务 现今年轻人被贴上喜新厌旧、玩乐心态、好高骛远等等的标签。因此对于年轻人的看法,Jon Lai “自首”在管理人事方面是本身最弱的一项,是痛点之一。但无论弱点是管理人事方面,Jon Lai 表示就算当今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寻求自由、寻找不同的模式去工作,公司也不会为了附和年轻人的需求而改变工作应有的规则和环境。 Jon Lai 非常注重个人对自我的交代、会渴望得到什么。比如渴望得到高薪,是蛮吸引Jon Lai 征聘人才的条件之一,因为“渴望得到高薪”就是一个目标。相对地,“得到高薪”的渴望太野,须要明白自己需牺牲些什么或努力些什么。Jon Lai 非常禁忌没有努力耕耘而只是想拿着高薪的人,杜绝不会善用一些空余时间去额外努力吸收不懂的资讯的人。 为了让公司可以更稳定的发展,Jon Lai 会淘汰心态不对的人。Jon Lai 主张工作上需要有更多的付出,才有更高的收获,这原本就是社会自然的法则。Jon Lai 本身最看重的就是效率,因此认为倘若很多时间只放在一件事上,不会有太大的效率。总的来说,Jon Lai 看重的是意愿和态度、交代和责任,完成与否都要告知一声,以便让战友可以帮忙继续产出。 企业文化是公司产出的一支体系 自2020年成立,公司于2023年已进入第三年。公司在第一年的业绩达到700万,第二和第三年的业绩各别为2000万。于此,今年依然以数字来设定目标,该目标是达到2500万的业绩。本身公司的轨道已经进入专业、精通的阶段。由于之前盲目地开创太多的板块,这次缩小范围直至五样,让这五样板块做得更为长远。 在模式方面,解决的第一步是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做线下。该公司会善用网络电商的力量去拓展,也会线下摆放并售卖产品。主要是希望用户和产品两者在线下的期间有真实互动,另外也会在线上上传产品信息和打广告。换言之,希望线上和线下的模式都能一样稳固的发展。 公司本身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Jon Lai 表示这将是近期会思考的一个课题。粗略要进行的企业文化就是接受做事有错误的人,而不接受做错却选择隐瞒的。由于经营生意有六至七年的经验,Jon Lai 发现人事方面很难得到适当的处理,可是更难处理的是整个团队有统一的方向。 比如“试错机会”,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对错误的见解因人而异。因此,试错机会文化的重要性,它可以设置对和错、态度行为,以清晰知道准确的作业标准。Jon Lai 希望给出试错机会的价值观,把这一文化支棱起来。  
    不一样的租赁方式:Smart Rental 线上租赁电脑平台
    跨越行业·创造价值·Smart Rental 缘起 不管是出身自哪个科系背景,只要有想法、果敢和明确的目标,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创业家。Joshua Chin 自中学五年级修完学业并毕业后,以半工读的方式去进修会计课程。其本身出生自霹雳怡保,修完会计课程后就到相关课程文凭的工作就业。过了几年,又到吉隆坡任职会计的职责并工作三年。 于1991年期间,Joshua Chin 有了转换行业的想法,于是辞掉会计工作转到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员。1993年,离职该家电脑公司,而后转换行业到保险的领域。于1996年,离开保险行业又回到之前的电脑公司任职起新创办的公司的董事。由于1997年发生经济金融风暴,那时候不得不面对拆伙、重新建立公司的窘境。于1999年开始,Joshua Chin 自己正式创立今天大众所知的这所公司。 往往优秀之处更能得到他人注意 一家公司所提供的服务,除了解决痛点更要有独特的解决方案,才能得以站稳在同行市场。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一个 buynow.com.my 的商标,这个商标在第一轮的十年成功打造二手电脑的平台。是第一家提供 Microsoft unlimited prodential 服务的公司,也是一家在 Lazada 开始在市场上进行线上买卖平台之前就已经互相合作的第一家公司。 第一轮的十年,该公司的经营模式是销售和买卖,第二轮十年的经营模式则推出短期租借的服务。公司于2019年的商业模式开跑叫 Smart Rental 的平台,同年在阿里巴巴创业大赛中荣获了十强的名次。 公司于2020年正式转型,那时候面对疫情的人民、企业家以及公司等等,几乎全面陷入困境。可是,有一家公司在这个苦境当中,能够站稳且独占鳌拜。当时该公司以众筹的方式筹到第一轮的资金,之后再次进行第二轮的众筹资金。这些众筹资金提高了公司的市值,并且众筹方式是在疫情的行动管制令期间进行,使整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在这人人觉得水深火热的苦境中得以稳定发展。Joshua Chin 不得不感慨这个疫情既是最坏的情况,也是最好的时机。 解决市场的痛点的同时,也发起慈善之举 经济是人民最大的痛点,那有谁能够针对这一项痛点来提供解决方案?该公司针对电脑保修期期限限制、买电脑须要一笔成本和需要维修费的这三大痛点,来提供解决方案。该公司提供灵活的保修期租赁计划、免费维修、不用抵押金以及全马包邮运送的服务。Joshua Chin 希望这些服务能够帮助经济窘迫的人士,尤其是家庭经济有难的学生。 此外,Joshua Chin 提高租电脑比买电脑来得更实惠的价值,该公司提供的租赁电脑计划有包修包换、每两或三年更换机型。换言之,该公司在第一轮的十年进行买卖的模式,进而创造价值。第二轮的十年进行传统租借的模式,解决现代面对的问题。比如,提供订阅模式,让有经济窘迫的人士不需要庞大的资金、任何的经济考量,得到性价比同等的租借电脑。 很多时候处于B40阶级的没有选择,那么公司提供B40阶级的有项选择可选,提升B40阶级的质量。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Joshua Chin 善用在市场所赚取的钱,成立一个基金会来帮助经济贫困的学生可以有一台电脑来线上学习。此举不只是提高公司形象,也是造福社会的善举。 公司的独特文化 Smart Rental 的团队有40位全天制的员工,也有许多外围的代理员帮忙销售,团队员工的平均年龄有很多年轻人。该公司在薪金制方面,以毛利的方式为主,绩效指标为辅。 毛利模式在销售部门是直接的程序,营运部门的则是另外制定。由于是以毛利为主的制度,公司文化不会作出过分要求的举动,不强逼员工能够成为能力优越的人。而是以舒服的方式培养人才、因材施教,让看似普通的员工把潜能激发并发挥出来。 薪金制度会影响一个员工的工作态度,但是Joshua Chin 更看重的是如何把潜能发挥出来。可见不同的薪金制文化,培养出的员工代表出公司其中之一独特的形象。
    不分种族或国籍学汉语·Kunkwan国际汉语学习中心
    学习中文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趋势,不仅是马来西亚的友族同胞们开始学习中文,甚至东南亚其他国家,如印尼,泰国,柬埔寨也逐渐重视中文。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自疫情前就已积极推动汉语学习,除了让非华裔的小孩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汉语以外,就连成人也能够参与学习。 定位明确的企业更能扩展 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起始于南马柔佛,其第二家学习中心设于吉隆坡。2020年疫情的行动管制令给了 Kunkwan国际汉语学习中心一个转型升级的契机,将汉语学习带到线上,突破地理限制,让远在其他州属或郊外的学生能够参与学习。不仅如此,他们也有来自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在线上学习和中国经济崛起的趋势下,他们在这几年迅速发展,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汉语学习中心。 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专注并致力于汉语教育,并未提供其他语言的教学课程。正因为这一份专注,他们的教学服务与质量才得以不断提升,在确保学生们享有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能有效的运用所学的汉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编排教学大纲中,他们专注在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这个编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汉语词汇对其他种族甚至是不谙汉语的华人来说非常复杂,学习过程会耗费很多时间。另外,“听”和“说”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也相对实用,这让原本不会汉语的学生,能够短时间进行简单的沟通与交流。有了拼音的理解和基础后,学生也能够更快速掌握汉语的学习和兴趣,进而学习“看”和“写”的部分。 每家企业都应该注重客户体验感 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拥有将近百人的团队,一半以上的团队都是“学生服务大使”。“学生服务大使”的主要职责在于品牌和产品营销以及让客户有机会尝试初步的学习体验,这让潜在的学生可以先体验到明确的价值后再决定是否报名汉语课程。无论是大人或小孩,Kunkwan坚信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大部人都是“看到才相信”,而不是“相信才看到”。这也是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友族同胞的老师占多数。友族同胞的老师在其他语言(英语,尤其是马来语)相对更流畅,能够更容易的与不会汉语的学生进行更密切的沟通与交流。除此之外,非华裔的老师对学生有更高层次的同理心,明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境和挑战,从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们继续努力学习。 良好文化确保团队同频 在Kunkwan 国际汉语学习中心,管理层和团员们每天中午都会进行三十分钟的会议。每次会议的开始,大家都会一起唱跳公司的主题曲,通过歌曲把企业的核心价值灌输给每个团员,确保大家的方向和价值观一致。除此之外,每一位团员在这每天的会议中将会学习到一句新的的汉语句子,这让非华裔团员们的汉语词汇含量可以不断提升,同时间确保所有的团队,无论是老师、助教、还是客服每天都可以在进步,呈现整体企业的专业。
    创意上线·马来西亚手作线上平台CRAFT La
    知识变现已经是现代商业主要的发展趋势,怎样理解知识变现? 一个人将毕生所学的知识,或擅长在生活中使用的工具技能变成一套商品,然后放置在对的地方或是平台售卖就叫知识变现。当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多人无法出门活动的期间,许多人就开始将自己所会的知识与技能录制成一部又一部的短视频。然后将其上传至 Youtube、Udemy、Hahow 等线上平台售卖,大部分都能卖出一个好成绩。 你知道吗?在马来西亚其实有着一个线上的教学平台——CRAFT La CRAFT La 是专注于创意领域的线上课程平台。涉及的范围有手作、烹饪、舞蹈、音乐等,平台里的老师及学员大约有上百位使用者。CRAFT La 创办人名为 Paul,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企业家。在平台创立之初,Paul 是发现市场中有一群非常棒的艺术工作者的伯乐。他们有着专业的技能,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经验,但因为身上匹配的资源有限,所以在创业的路程中往往不被看好与珍惜。因此,Paul 希望可以创建出一个属于这班创意工作者的小天地,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不但可以发挥还可以变现赚钱。 知识变现已经是趋势,大多数创意工作者已转型成为教育者 “把副业当正业做”,已经是现代年轻人从原本的工作岗位中跳出来创业的趋势。现在年轻人获得创业的知识非常容易,深知自己所会的知识可以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尤其是技术型服务的创业者,已经可以通过自由创业者的身份在市场上对接客户。同样以卖技术、卖时间的方式去服务更多的客户来求生存,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累的。证明说只要他们停下工作的脚步,收入的来源也会停止。但创业不像一般的打工一样可以请假,大家都需要为自己的客户着想。 所以一些原本从事技术型服务的创业者开始逐渐转型为知识性教育的创业者,将知识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平台售卖。CRAFT La 就在这个趋势下,扮演着创意领域的创业者想线上转型的首选平台。因为其功能性既充足,又自身带有大量喜欢学习创意技能的客户。只要教学内容足够吸引人,便会有学生愿意透过付费方式深入学习。 CRAFT La 使用者数据:50% 学员为 30 岁以上的年轻妈妈 “线上教学”可以像玩游戏的闯关一样,设计出学习的第一章节、第二章节等可让学员不断学习的模式。在 CRAFT La 本身的平台内拥有着两大族群,一种为热爱学习以及更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年轻人,另一种则为常在家里又喜欢创意热爱发挥的妈妈们。CRAFT La 对妈妈们来说,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投入到学习兴趣或是尝试新事物当中,尤其是烹饪和手作的教学非常畅销,都是妈妈这类的人物族群。 上百人使用者的平台,主要团队居然不超过 10 人! 由创办人 Paul 一人开始,到现在有技术团队以及营销团队。Paul 坚信愿景与使命往往是年轻人愿意在一家公司,甚至平台冲劲发挥与快乐工作的源泉。高薪虽然很吸引人,但工作环境能否有发挥的价值空间、工作当中身边的人决定了年轻人是否愿意长久工作的关键。CRAFT La 平台大大小小的系统和服务都是靠 Paul 现有的年轻人团队所撑起,他们有机会可以参与到网站系统的优化、客户服务的价值传递以及合作伙伴的商业交流。参与感也是 Paul 带团队的领导关键,Paul 在 CRAFT La 公司每个月也尝试实行一种文化,即“一小时说心里话”,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内,Paul 会跟团队里的成员们单独的面对面坐下,让成员可以将内心的真心话说出。这么做的目的主要让团队们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平台不仅只是工作,还能有商量交谈的空间,如果有不好的情绪也可以在当下直接当面纾解。 CRAFT La 未来最大的目标:从大马迈向国际 如今 CRAFT La 平台主要语言为中文、英文和马来文,客服的品质也深受马来西亚使用者的喜爱。创办人 Paul 透露在这段期间 CRAFT La 团队正在往海外国家准备拓展的验证。比如,系统在海外使用者的体验测试以及海外语言是否通用等等。Paul 希望可以将 CRAFT La 这个平台迈向国际,这样不但帮助马来西亚的创意工作者可以将作品变得国际化,也让外国人可以透过 CRAFT La 来认识马来西亚一些创意界的文化。
    跨越创新·全方位室内设计——Kolab Studio
    Kolab Studio·全方位室内设计工作室 【勇于创新·尝试突破】一家乐于跨领域、跨行业合作的室内设计制作公司。提供的服务涵盖 ID、装修、施工等一站式服务。跨领的范围甚至到了以室内设计工作室的名义开了洗车店的品牌。曾在市场领过无数的室内设计奖项,以 2023 年被誉为全马 50 强的顶尖设计工作室——Kolab Studio。这则创业资讯采访的是 Kolab Studio 的创办人Lewis,以不一样的视角带我们认识室内设计师眼中的世界。 因为单纯喜欢室内设计,所以才能将热诚坚持至今 市场上提供室内设计服务的公司不少,同样的在大学里修读室内设计科系的大学生更是上千位的数量。但是这些上千位室内设计科系的大学生走出社会并从事的行业来说,真正从事回本科系的大学生数量恐怕不超过数十位。根据许多放弃室内设计本业的人口中可以得知,其坚持不了的最大原因是觉得室内设计领域过于烦闷。比如每天被客户追逐着案子的截止日期,或是每天对着电脑做着一样的事情。 但对于 Lewis 来说,从事室内设计能坚持至今最大的缘由是始于当初的热诚以及无极限的创意发挥。因此,Lewis 对于 Kolab Studio 的经营思维是“不要闷·要 fun”。不要将自己锁死在一份作品风格或者一个工作岗位上,反而更要以快乐的心态在室内作品上发挥,这是作为设计师的敬业的健康状态。 希望能将室内设计融入到不一样的领域,再从不一样的视角延伸到不一样人的生活 Kolab Studio 除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室内设计以外,还有在每一个工作制作中,Lewis 希望可以为此植入一些额外元素上的价值。室内设计不只是一幅画或者装修图纸,比如在进行店面的室内设计时,Lewis也会为此加入平面式壁画的方式,来呈现出门市的整体观感。Lewis 时刻都在思考如何将时尚、平面、摄影等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的服务。这项思考让 Kolab Studio 提供的设计不只是永远在幕后呈现,更是借助不同元素的融入到不同的领域,最后让其可以延伸到客户的生活里。 为此,Kolab Studio 甚至做过一个大胆的尝试,即跨领域创办 Kolab Detailing – Auto Detailing Malaysia。将室内设计以品牌的方式延伸到一个洗车店的品牌,让室内设计的整体感官融入进不一样的领域里。自此,许多人都问 Lewis:“明明是室内设计而已,为什么要做许多跨领域甚至是不一样的事情?” Lewis 希望一生中的作品不只是环绕在呈现出美不美的概念,而是更希望可以引起身边人甚至客户问起为什么。只有引起话题性的设计,才是有影响力的好设计。 如果专注在室内设计的领域上,Lewis 认为若站在一个室内空间里,刻意搬走了室内里的所有家具而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空间,这就是恶劣的室内设计。现在网络上的网红型房间非常多,看似摆放了许多不一样好看的家具,使整间房间会有不一样的观感。但自此人们可以自行到 IKEA、NITORI 等家具品牌自行购买进行装修,就没有了室内设计师发挥的价值。Lewis 认为室内设计师本就应该思考如何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白空间做出基础上突出的特色,以品牌的角度思考如何让即便狭小的店面或者办公室也有所灵魂。 市场那么多同行,到底 Kolab Studio 有什么不同? 市场上时常会冒出一句话是:“你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 Lewis 认为 Kolab Studio 不需要为此与其他同行刻意有差异化的表现。尤其是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的领域,比起让客户自行选择要的设计是什么,Kolab Studio 更希望可以从成为能为客户提供要的设计为目标出发点。于Lewis 的观念中在设计上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在客户的需求上合不合适而已。所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Kolab Studio 永远以最专业最亲切的室内设计师形象去服务每一位客户。
    “维修大于替代”——造福社会之APR Eletronic
    APR Electronic的缘起和创业理念 APR Electronic是一家电脑维修公司,公司秉持着Making IT gadgets green and affordable to the world (让人人可以拥有电子产品,也让电子产品更加环保)的理念。APR Electronic的创办人Danny认为,现今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科技产品,但却不是人人可以负担得起高科技的费用,从这个点上Danny就产生了以价廉物美的方式服务大众的理念。 还记得APR Electronic公司成立之初,当时公司在吉隆坡的一场活动上租了半个场地摆摊卖电脑。Danny的回忆中,当时那个活动上有一位年轻女生和一位老人一同到摊位询问电脑的价钱。在那个年代一台电脑的价格在RM5,000到RM6,000左右。当时从女孩的眼神中看得出她非常渴望拥有自己的一台电脑,当它们得知二手电脑只需要RM1700的时候。那位老人从口袋掏出一个被折得很小个的红色塑料袋,从那红色塑料袋掏出一叠叠的钱,老人把钱来回数了两次,再三确保数目没错以后,才小心翼翼把钱交给Danny。尽管时隔多年这一幕还是让Danny至今都有深刻的感触,Danny觉得自己经营的其实是一个以实惠的价格,让大众可以获得高科技产品的一个理念。因此开始和伙伴商量,如何把这个愿景做得更大。 如今公司依然保持着许多价格实惠的产品,其中的配套如有:一台笔记电脑以学生上网课,价格只需要RM299。除此以外,公司还提供四个月的供期,一期只需要RM75左右,平均每天只需要RM2.5左右就可以拥有一台笔记电脑。Danny期望中底收入群体可以透过价格实惠的笔记电脑,因而获得学习的机会。 Danny 创立公司初期,非常看好吉隆坡的市场,与此同时在槟城的公司分行与吉隆坡首行一同起步成立。APR Electronic公司是一家全马唯一提供维修芯片级别的服务的公司,在维修的服务上,APR Electronic 主打的理念就是“Repair rather than replace”,很多电脑或电话某个部分有所损坏以后,在没有针对电脑或电话损坏的部分进行维修的情况下,该科技产品就被宣告坏了丢弃,在处理废弃电子产品上,这一点十分的不环保以外,也是一种极度浪费资源的行为。因此APR Electronic聘请了许多高科技维修员,尽可能把还可以维修的科技产品进行“复活”,物尽其用,人各其所职,让世界因为循环而更美好。 APR Electronic主要的业务板块 如今APR Electronic的业务基本上分成B to B (Business to Business) 和 B to C (Business to Consumer)。在领域区分上,公司可以大致区分为五大板块,它们分别是: 1)online 营销给大众市场 2)维修和再循环市场 3)教育与培训 4)电脑出租服务 5)电脑回购服务 在business to business 这个板块上,APR Electronic会定期向其他公司购买一些年份已久的电脑,购买对象会包括国外和国内的公司。但每一个回购上,APR Electronic都会以20台以上电脑为购买的标准,而且APR Electronic也会要求该公司展示购单以厘清电脑的来历。APR Electronic也藉此避免买到来历不明的贼货,这种措施也是为了避免APR Electronic遇上一些法律诉讼上的问题。除了以上,在B to B 的板块上APR Electronic 也提供电脑出租服务给许多公司,其中包括一些大公司要举办活动时期,临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电脑,但这种活动一般公司购买了电脑却不会长期使用,因此APR Electronic也提供了出租电脑的服务给这类型的公司。在马来西亚大选时期(Suruhanjaya Pilihan Raya Malaysia,SPR),大马选举委员单位也曾经向APR Electronic租电脑以供大选时期的需要。 至于在B to C (Business to Consumer)的板块,APR Electronic提供网购的服务名为 www.techmurah.com,所有的科技产品都以价廉物美的方式在网上陈列,客户购买了以后,公司也会提供半年的保修期。如果半年里面电脑或电话有什么问题的话,都可以返回公司进行维修或更换。APR Electronic 一旦有任何的新产品优惠,公司也会第一时间通知这些客户群。Danny认为科技是冰冷没有情感的,但他希望透过科技,我们可以和自己的爱人或亲人在第一时间有联系,这也是APR Electronic所努力的愿景之一。 教育与培训 教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可以影响多人的人生。在教育和培训这一个板块,APR Electronic近期已经和亚太科技大学(Asia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Innovation,APU)联合办理关于维修电子产品的技术学院,目的是提供失业人士、单亲家庭以及找不到工作的人士等一个就业机会。这种技术(vocational)培训没有太多的理论,会以电路原理图为学习的基础,但却可以让学生实在的学一门实际又可以谋生的手艺。除此以外,APR Electronic也创立了一个拥有两百千人数的技术论坛名为www.chinafix.com。论坛里面都会讨论技术类的问题,让技术人员透过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维修技术。 APR Electronic的企业文化 Danny有自己的一套选人理念,他不会以一个人的聪明才华来录取一个人,反之Danny看中的是,一个人是否有放百分之百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上,这个人是否愿意做出额外的付出。他是以这一套准则作为选人的标准,公司管理方面,分别有销售部门、维修部门以及培训部门等等,合格的人选会慢慢晋升成为主管,主管要负责的监督每个员工的业绩,并且根据不同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让整个部门的技术和企业文化可以传承下去。 每个部门都设有主管和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APR Electronic公司在运用员工和人才方面,营造让员工可以认同自己有价值的氛围。并且设置标准制度,如提供考核、观察工作态度和设置员工股权等来留住人才。五年以上的员工可以获得购买股票的期权,期权也意味着如果当时公司的市值是6 million (六百万),员工却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Danny要打造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老实人也可以生存的环境,这个氛围不需要太多的公司政治、巴结讨好的行为,但员工只要老实肯努力工作,就可以获得财富和幸福。 公司的展望和愿景 – 结合东盟和一带一路 在Danny看来,马来西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度,在这片国土上,大部分国人都一心向善,努力工作。在这里我们的劳动成本低,大部分人都懂得英语,而且马来西亚有不错的国际声誉,也有很好的医疗服务。马来西亚配合东盟协议和一带一路的趋势,可以在东南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Danny鼓励各国企业家来马来西亚投资,也鼓励马来西亚的企业家走出国际。 Danny说:“I’m very proud to be Malaysian”,“我以马来西亚人为荣”。APR Electronic的愿景和使命是以马来西亚为首,在东南亚各国设置维修中心点,Danny相信以马来西亚的竞争优势,肯定可以在东南亚开创一片新天地。
    用生命做教育,一心希望成就他人——Sam Sim 沈特辉老师
    成为人人的伯乐·感恩有机会可以成为他人的贵人 这则采访的人物是来自人人地产 (Mcentury AVG Group) 团队领袖兼培训的 Sam Sim 沈特辉导师。他曾拿下2020全马TOP100房产百亿销售团队奖项,在2022时也曾被誉为大马《百企名传》杰出青年硕士。一开始从教师职业转行到房地产销售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各团队在房地产领域,并且拿下优异成绩的培训导师。 在提供专业的培训期间,Sam Sim 沈特辉老师有一套根据经验累积下来的房地产教育系统。这个房地产教育系统让学生可以在五天里面全面掌握房地产的销售知识,如从少许经验的年轻人、刚入行的小白新手,都能够有在一个月之内开单的机率。从入行教师职业到房地产销售的五年内,Sam Sim 沈特辉老师曾帮助过无数的学生在房地产领域上赚到钱,甚至实现他们心中的人生梦想。但是却很少人知道,Sam Sim 沈特辉老师也有贫苦的过去。 曾经以独中小老师的身份,带着放牛班学生成长学习的故事 在成为众人认知的房产造星导师之前,Sam Sim 沈特辉老师曾在独中教育体制下担任过七年的教师。在任职期间,Sam Sim 沈特辉老师是一位非常热心的小老师,喜欢去发掘学生们身上隐藏的潜力或特长,并且以行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可以往其发挥的方向。有一次,Sam Sim 沈特辉老师在广场内遇到一位名为 Ben Ling 林金雄的学生在广场中正练习着扯铃表演。 在学校有着表演经验的这位学生,Sam Sim 沈特辉老师发现到这位学生在扯铃领域中拥有着非凡的才艺。认为学生的舞台不应该止步于校园内。自那天开始,Sam Sim 沈特辉老师就带着这位学生和身后的整班扯铃团队四处参加扯铃比赛,抓住任何可以登上舞台表演的机会,在各种场合中展示才艺。 擅长发现身边人的隐藏特长和潜能 在一手带着学生四处表演的同时,Sam Sim 沈特辉老师的这个举动也受到该校校长的注意并且非常赞赏这一份热诚。随后校长也提供 Sam Sim 沈特辉老师成为联课主任的机会,让 Sam Sim 沈特辉老师可以帮助学校带动各种活动的气氛以及筹备为拓建校园建设的募款活动。在筹备校园募款的期间,Sam Sim 沈特辉老师遇上了步入房产行业的人生第一位贵人——GS Realty 创办人。 当时这位老板刚好是该校的毕业校友,为支持自己的母校当场也提供了不少资金上的援助。在当时以互相帮助的情况下,Sam Sim 沈特辉老师也协助推荐家庭贫困或不够资金上大学的学生跟着 GS Realty 的老板一起打拼。希望为此不仅可以帮助到学生们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也希望可以回馈于提供建校帮助的 GS Realty 老板。当中介绍的学生里,也包括了那位一手照顾拉扯铃的学生 Ben Ling 林金雄。 Sam Sim 沈特辉老师被调任至一个放牛班班级当班主任。也就是老师们称之最难带,成绩也最差的学生。但是在 Sam Sim 沈特辉老师心中每一位学生都一样,都是值得被栽培、值得被照顾的新生代们。任职期间非常用心地去带放牛班中的每一位学生,其中有过让原本成绩差的学生们在一些比赛中拿到优异的成绩以及在各种可以展示才艺的舞台上推荐学生去参与发挥。Sam Sim 沈特辉老师希望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让整班的学生可以从活动中获得学习的信心,从比赛中获得进步的冲劲。“凡是用心必会感受到”,当时 Sam Sim 沈特辉老师渐渐与放牛班的每一位学生们打成一片,成为该班级学生们所谓的好朋友。 机缘巧合下,Sam Sim 沈特辉老师发掘有一项由韩国政府所举办的活动。除了飞机票需付费之外,其他的住宿吃喝都是免费。当时 Sam Sim 沈特辉老师希望可以让这班放牛班的学生们可以有一个上学期间出国学习的机会。由此,带着学生们一同参加了这场比赛。为了筹备学生们飞往韩国的机票,Sam Sim 沈特辉老师带着学生们以卖饼干的方式,自生自立赚取出国的资金和机会。原本是大家期待飞韩国的旅程,但在那行程期间,Sam Sim 沈特辉老师却收到一封意想不到的噩耗。 一封来自母亲讯息的噩耗,心脏病爆发而入院的消息 在飞往韩国的旅程中,Sam Sim 沈特辉老师把母亲安顿在养老院里照顾。原本想可以回国后跟母亲分享出国的喜悦。但在韩国的第4日时便收到母亲心脏病爆发的噩耗。Sam Sim 沈特辉老师从韩国回来后,母亲已经成为了植物人。从韩国回国的当天,Sam Sim 沈特辉老师把学生们安顿好之后,便在凌晨独自到医院陪伴已经没有知觉的母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沈特辉老师感到非常的亏欠与自责。在感到悲伤之余,他的母亲于下午离世了。母亲的离世,对 Sam Sim 沈特辉老师来说,是最伤心和陷入低估的时候。 母亲离世后,因为家境条件的贫苦,Sam Sim 沈特辉老师只好选择经济且实惠的棺材来安葬母亲。整场葬礼的许多费用都需要节俭举行,让 Sam Sim 沈特辉老师意识到,现在的职业与生活无法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经济,也无法有更多的时间能够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随之,沈特辉老师有了转行的想法,这才想起之前不断向学生介绍的GS Realty。于是,便拨打一通电话给以前介绍第一位的学生,即一手带大有才艺天赋的学生 Ben Ling 林金雄。 因为生活生活的条件所逼,沈特辉不得不选择重新来过 至此,Sam Sim 沈特辉老师离开了原本的校园工作岗位,转行到房地产销售领域。因为热心帮助过学生,积累不少人脉,促使得以在房地产领域突飞猛进。从小小的业务员做到销售团队的培训导师,帮助每一位想进入房地产领域改善生活的每一位年轻人赚到人生中第一桶金。虽然已经转行至不一样的领域,但是 Sam Sim 沈特辉老师的初心依然不变。总是希望可以在年轻人身上找到无限的潜力,用积极与行动去鼓励和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因为助人成长和成为他人的一个伯乐角色,是 Sam Sim 沈特辉老师一生中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从 GS Realty 到 Mcentury AVG Group 房地产销售明星团队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钻石,你便一定能发亮发光”,帮助过很多人的 Sam Sim 沈特辉老师来说,沈特辉导师希望能成为任何人的贵人,也希望给每一位帮助过的年轻人知道:“当你感恩你的贵人时,你也能成为他人的贵人。”
    大马人才辈出 ● 第二篇 | 丘福仁:自动煮蛋神器
    说起大马人的国民早餐,相信很多人都会说:烤面包 + 咖啡,还要配上两颗生熟蛋! 没错,许多人都爱吃生熟蛋,虽然做法看似简单,其实要煮出完美的生熟蛋,还真的需要一点“功夫”。煮的时间过短,蛋白还未达到足够熟度,色泽透明,吃起来略带腥味;煮的时间过长,鸡蛋都熟透了,不再是半熟蛋。 爱吃生熟蛋,发明第一代煮蛋神器 70年代,身为推土机操作员的丘福仁(他在2009年荣膺殿下封赐DIMP皇室拿督勋衔,现为拿督丘福仁)在吉兰丹工地工作,酷爱生熟蛋的他总是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浸泡在热水里的鸡蛋,总是因为忙工作而忘了限定时间,回头看,鸡蛋总煮得过熟了。 当时,同样喜欢吃生熟蛋的同事就对年纪最小的丘福仁说:“你那么聪明,想想办法吧!” 丘福仁接下挑战,用铁钉在阿华田(Ovaltine)罐子底部戳洞,放入热水和鸡蛋,开始做实验。在接下来的一年,他和同事们吃了无数的鸡蛋,就为了找出最完美的时间和水份比例。 搞笑的是,在找到完美时间点的过程中,他和同事因为吃了太多鸡蛋,而对鸡蛋失去兴趣,更在过程中数度想要放弃。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丘福仁终于在一年后用阿华田铁罐煮出完美的生熟蛋。 从不懂专利权到打造第二代煮蛋器 有一天,一名路过的商人为了避雨而在他们的住处借宿,并在隔天早餐时发现这个“神奇”的煮蛋器。 当时,商人询问丘福仁是否可以将其中一个阿华田铁罐带回家,在后者拒绝后,商人献议以7000令吉购买。 那名商人后来将有关发明拿到一个塑料制造商那里,大量生产塑料煮蛋器。当时年仅20岁的丘福仁,在发现自己的发明被广泛接纳而大开眼界,但也因为不懂商业化或专利权而错失了良机。 然而,骨子里有着发明家特质的丘福仁并不气馁,而是着手研究打造第二代煮蛋器,设有可以调节鸡蛋熟度的调节器,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专利权。 操作简单,煮出完美生熟蛋 丘福仁所设计的煮蛋器,操作简单,整个过程无需任何技巧,只需把鸡蛋放入器具内,再加入特定份量的热水,待水流干后,就可享用蛋白呈半凝固,包裹着半生熟蛋黄的完美生熟蛋了。 除了煮蛋器,喜欢研究新事物的丘福仁还发明了许多其他产品,包括衣架、开蛋器、驱蚊器、魔术方块等,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发明家!   资料与照片整理自:《中国报》与互联网  
    Bjorn Gan 发布《电商秘密》:探索电商成功之道
    吉隆坡,2023年5月18日 — 马来西亚知名电商平台Lazada的资深认证导师Bjorn Gan颜腾辉今日在吉隆坡诚品书局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正式推出《电商秘密》。这本著作将揭示电子商务的神秘面纱,分享成功经验和实用建议。 揭开电商的神秘面纱:5大核心秘诀 《电商秘密》涵盖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五大核心要素,即产品策略、品牌定位、电商思维、团队策略和促销策略。此书还深入探讨了创新的策略和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脱颖而出。 导师分享成功经验和实用建议 作为经验丰富的电商导师,颜腾辉管理着超过20家知名品牌的电商店铺,并成功举办了200场以上的线上和线下课程,培养了逾10,000名学生。他希望通过《电商秘密》这本书,激发马来西亚电商行业的信心和信任,帮助电商们更好地经营和发展电商事业,实现长远成功。 合作伙伴见证重要性和关注度 SOMO社长王赫奇表示,《电商秘密》在正式发布前已成为备受期待的畅销书。他强调SOMO出版社一直致力于记录、传承和传播正确的理念,与颜腾辉的愿景不谋而合。颜腾辉希望通过这本书培养100万名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电商人才。 发布会上还有其他重要嘉宾,包括Lazada University的代表Caynes Cheak和SiteGiant的首席执行官Stanley Lim。他们的出席进一步凸显了本书在电商界的重要性和关注度。 为电商行业注入新动力 《电商秘密》将为马来西亚的电商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无论是初入电商领域的新手还是已经经营多年的从业者,这本书都将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指南。读者将从中获得宝贵的建议和战略,助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增加销售额。 颜腾辉的《电商秘密》标志着他在马来西亚电商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他希望通过这本书为电商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推动马来西亚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现在,读者可以在吉隆坡诚品书局和各大书店购买到这本备受期待的著作,开启他们的电商成功之旅。 无论您是正在探索电商领域的新手,还是希望提升现有业务的从业者,不要错过《电商秘密》这本精彩的著作。它将为您带来启发、知识和实用技巧,助您在电商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立即获取《电商秘密》,解锁成功电商的秘诀!  
    跨过疫情零生意难关,Goodnite荣获马来西亚最大床褥制造商,下一步盼上市
    对睡眠品质有要求的人,Goodnite这个品牌肯定不会陌生;创立于1989年的Goodnite,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床具与家具商之一。 经营超过34年的Goodnite,在2023年4月获得马来西亚记录大全认证,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床褥制造商”,缔造另一个企业里程碑。 Goodnite集团总裁张岳明在接受认证后透露,公司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朝向上市之路。 疫情期零生意,员工齐心跨过难关 根据Goodnite官网,该集团目前拥有23间家具分店、出口到15个国家、在全国拥有1500个经销商,并且已经完成1800个项目。 Goodnite的好口碑也囊获无数企业界大奖,“马来西亚最大的床褥制造商”美誉可谓当之无愧。 然而,在这些显赫成绩的背后,Goodnite也经历了一段极其低落的时期。2020年3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行动管制令(MCO);各行各业都乱了阵脚,包括Goodnite。在MCO期间,Goodnite经历了零生意的惨况,在公司的历史里,这是史无前例的事。 张岳明表示,即使在零生意的状态下,工厂的生产线却不能停,员工薪金也必须支付,这成了公司最大的压力。 庆幸的是,Goodnite拥有一班好员工,当时公司上下600位员工自愿减薪,与公司站在同一阵线度过难关。 “零”则变,变则通 疫情,改变了市场,同时也改变了Goodnite的营销策略。与其什么都不做,等着被市场淘汰,Goodnite与Subplace建立企业伙伴关系,加入后者的订阅平台。 Subplace是一个以订阅模式为概念的网上购物平台。成为企业伙伴后,Goodnite就增加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轻松订阅一系列的家具。 对于这项决定,张岳明认为最重要的是过程,他表示:“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也许结果并不如预期,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转亏为盈,展望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张岳明在2017年入股Goodnite时,公司是处于亏损连连的状态。经过与伙伴们并肩进行一连串的整合,生意才转亏为盈。 在张岳明的领导下,Goodnite成功转型为一站式家具店,同时也设立直销店、线上平台;甚至还增设了分期付款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获得马来西亚记录大全的认证,印证了Goodnite整个团队在过去几年的努力和付出都没有白费。公司接下来的目标和展望,就是朝向上市这条路迈进,将品牌推往另一新高。   资料整理自:e南洋、Subplace脸书 照片来源:Goodnite脸书            
    说墨出版社的SDG使命
    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2030年永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包含17项核心目标(Goals)以及169项细项目标(Targets)。 近年,越来越多企业纷纷加入SDGs行列,希望透过小小的努力,帮助改善地球所面临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 最近,笔者与说墨出版社社长王赫奇就这一课题做了个专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怎么说? 笔者:说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践SDG? 社长:一直都有这个想法,真正实践是这一两年的事。 笔者:为什么会想要实践SDG? 社长:其实,在还没了解SDG之前,就一直有想要做到保持平衡,把砍下的树填补回去;一直都希望说墨可以在社会上扮演这个角色。 笔者:说墨在SDG这方面采取了什么行动? 社长:我们从几个层面着手,首先是印刷——我们所采用的纸张是FSC环保纸。FSC是一个独立、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成立的宗旨是推广永续森林,保持森林的生态。我们书本所使用的就是获得FSC认证的纸张,生产FSC环保纸的树木都是经过特别策划种植,而不是砍伐原始森林。 此外,我们的所出版的书本也获得颁发马来西亚环保标章(SIRIM Eco-Label)。 其次就是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到底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包括印刷所用的墨汁、空调的温度、员工从住家来到公司的英里数;这一切,我们都计算在内。然后,我们会根据生产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种树,把排出的碳中和掉。 以上我所说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书本的出版页面。 说墨目前正在努力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响应目前的经济趋势与模式。居家工作也是SDG的一种,有助减少碳排放;此外,我也鼓励云端模式,比方说我们的会议记录如非必要不会打印出来,或通过Zoom开会,善用科技,实践数码化。 笔者:说墨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种树? 社长:我们在2022年种了100棵树。当时,我们参与一些正在做着SDG这一块的友族组织,购买他们的树苗,并亲自把树种下。整个种树活动对我们的团队而言意义重大。 笔者:你觉得一家企业如果想要实践ESG,需具备什么条件? 社长:SDG里一共有17个项目,普遍来说,很多外国企业或上市公司都会从中挑选几项来实践。 打个比喻,其中一项是性别平权。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就有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局里,必须至少要有一名女性。当然,说墨也希望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一项并不是我们的重点。 说墨的企业模式与环境比较有关系,因此我会把这方面相关的SDG列为优先选项。 我个人会建议企业可以先从一项SDG目标开始,最理想的就是选择跟本身企业相关的选项,再慢慢扩大至其他目标。 笔者:你觉得说墨所实践的SDG可以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社长:我个人觉得碳中和是最大的一个贡献。 马来西亚政府的计划是在未来10年内种一亿棵树,我们把自己看成帮助政府推动这项计划的角色。政府这项计划的指标是要向联合国提呈报告,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这项国际性大计划,在当中扮演一个小角色。 作者透过说墨所出版的每一本书,其中一部分的盈利将被用作SDG(种树)。我们所种下的树,不是为了将来砍伐造纸,而是长期性生长,持续为大自然排放氧气。 笔者:可否谈谈公司未来还有些什么SDG计划? 社长:未来,我们有一个称为“企业森林”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这是一个一次性投入的项目,但可以达到永续的回报。 我们的目标是要在马来西亚种植一万英亩的森林。我希望可以通过这高端的典范,与其他企业一起执行这目标。 企业森林的形式是,比如说一家企业种植了一英亩的森林,我们会为排氧量做记录,然后以碳信用 / 碳权( Carbon Credit)的形式售卖给联合国,然后联合国再把碳信用 / 碳权售卖给工厂或公司;因为后者在运作上必须达成指标,需要把排放的碳填补回去,这在未来会是强制规定的。 笔者:你觉得马来西亚的企业准备好践行SDG了吗? 社长:我认为这会是从上市公司开始,因为ESG和SDG都是联合国所要求,现在上市公司是被鼓励(迟一些可能是强制)呈交ESG / SDG的报告。综合来说,很多公司还是没准备好。 除了企业森林,我觉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鼓励企业购买SDG的产品。比如说,FSC环保纸,利用旧报纸压缩再循环做成的铅笔;这已经是一种责任,在没能自己实践SDG之前,我们可以先响应这些已经在实践SDG的商家的产品。 社长总结 我觉得要实践SDG,最主要的还是思维。说墨的每一个出版项目,在策划预算的时候都会预留一部分钱,以用作未来的SDG用途。所以,我也鼓励企业可以在日常营业操作的预算中先做准备,当思维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实行。
    ShowTv Group 的私域流量千群计划
    1,基本背景 今天有幸采访 ShowTv Group Sdn Bhd 创办人—— Dreams Hooh,从2020年5月份开始,从事海产药材直播,平均1个月的销售量竟然可高达马币100万以上,到底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2,什么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公域流量提出的,我们把触达和运营更加自由的流量称为私域流量。 每一个流量都是一个用户,他们沉淀在微信、脸书、小红书、抖音等等平台。 与私域流量相对比的是【公域流量】平台,所有的流量都是要花钱买的,而且越来越贵(就好像脸书广告一样) 公域和私域的流量运营逻辑有很大差异。 公域流量的获取相对简单,付费即可,但它的缺点就是,你需要为每一次流量付费。 私域流量,只要搭建和运营好以后,就可以重复利用。 打个比方: 公域流量是大海,刚开始时候,鱼多,捕鱼的人少,哪怕你技术一般,都可能有收获 随着捕鱼的人越来越多,捕到的鱼成本越来越高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自建鱼塘养鱼,这样捕鱼的成本低了,也更容易捕到鱼了自建的鱼塘,我们就称为私域流量。 3,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道路上,公司将会跟马来西亚的教育平台密切配合,共同打造 “千群计划” 、 目标就是在脸书平台上,打造1000个群组,创造强大的 “私域流量千群计划” ,让做企业家,批发商,打工族受益良多,同时也帮助更多人打造 “自家鱼池”
    品牌到底是如何打造的? DreamsKingdoms 有一套!
    1,基本背景 今天有幸采访DreamsKingdoms的创始人—— Yens(Yenkai Chong),公司主要帮助中小型企业打造品牌 有些人并没有建立品牌的具体计划。正如团队观察到的那样,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仅仅是靠【赚差价】来生存 也就是说,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产品或服务,然后以较高的价格转售,以赚取利润率。 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把时间线拉长,许多中小企业无法长期生存,因为总是存在更强大的挑战 例如,更多的竞争对手出现, 然后销售的他们相同的产品,同时卖的更加便宜 因此,Yens 受到激励,决定帮助这些公司品牌向前发展 2,现阶段的发展 你知道吗?其实在市场中有一个迷思,就是大多数人会认为,在脸书等平台打广告,就等于在做【品牌打造】了,把他们混为一谈 其实在经营品牌的路上,还有许多事项需要去经营的,不单单是打广告而已 Yens 曾经表示:“我们希望将至少 100 家中小企业培养成一个真正和自豪地向世界展示马来西亚品牌的国际品牌,并通过这些品牌为国家的 【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然而目前在公司,Yens 团队会定期举办一系列的【品牌打造】分享会,以及其他的活动 如果你想学习相关的知识,欢迎你前来询问了解更多 3,你是我们要找的人吗? 如果你认为你有才华,有事业心,没舞台让你发挥的话,并且对该行业有兴趣,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公司 – 脸书专业 https://www.facebook.com/yens.yenkai/ – 官网 http://www.dreamskingdoms.com/  
    Chris Yong 杨景雄:让投资理财更轻松, 帮助更多人早日达到财务自由
    Chris Yong杨景雄,是CY Academy的创办人,毕业于马来亚大学会计系, 毕业后投身于银行领域。 他毅力非凡, 为了早日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不惜日做16个小时, 时常熬夜加班, 终于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 他在30岁左右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 我们的使命是让投资理财更轻松, 帮助更多人早日达到财务自由。” CY Academy拥有马来西亚最完整的拍卖房地产列表,其中包括了住宅和商业产业、排屋和公寓类型的房地产。 Bidnow 拍卖产业平台 CY Academy的专业团队专门寻找可拍卖房地产,以及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拍卖报表。 BidNow.my则是公众访问马来西亚所有公开拍卖房地产列表的平台。 作为在线营销顾问的优势,使BidNow.my在【在线房地产搜索】中更容易被潜在购房者所接触。 其网站设计符合购房者和房地产投资者的要求,可预览基于文本的多媒体内容,包括咨询服务、新闻、建议、指南和有用的房地产工具。 由于拥有强大的IT背景,CY Academy同时也为广告商和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增值的定制管理工具。 FinDoctor CY Academy的【财务健康检查】与【债务咨询】的专业团队,也是市场上的领导者。 CY Academy团队协助他们的客户和公司提供专业的信用咨询,房屋和金融贷款、个人贷款咨询和其他服务等。 他们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可以帮助他们的客户抑制大马人的财务问题。 他们是提供房地产投资和金融知识的先锋,使用创新的概念来简化程序,并用于在独家的金融教育生态圈内。 最后,Chris Yong表示,企业家的职责,莫过于解决市场上的痛点。在未来,CY Academy将会集中精力加强公司的系统,并且善用科技来解决更多人的问题,给予市场更多的价值。 欢迎前往CY Academy的官方网站了解更多: https://cy-academy.com/cn/ Chris Yong杨景雄
    李骏机博士(Dr. Ben Li)是亚洲最具影响力和最年轻的企业家之一
    亚洲最佳公寓开发商: Dr Ben Li 如何贡献社会,成就他人?
    李骏机博士(Dr. Ben Li)是亚洲最具影响力和最年轻的企业家之一,他不仅是Urban Hub(Cambodia)的创始人兼主席,同时也担任香港金铿集团(Goldfame Group)的财务总监、CLC金融及贷款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好师傅装修执行董事、蓝鼎集团独立费执行董事等职位。他也在柬埔寨华商总会和香港环境师学会担任荣誉主席、在香港楼宇检验学会担任荣誉副主席、在第一金慈善基金担任副主席、在香港公益金马拉松担任联署主席、在海南省农业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会担任名誉会长。 首都·国金Urban Village 住宅项目扬名国际 李博士虽是英国法律荣誉学士的毕业生,但在毕业后,却走向了与律师行业相反的创业之路。然而,精通法律的他,在其他领域却宛如“新鲜人”。他认为自己应该要向身边的人学习,累积经验后才能创业成功,而不应该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贸然创业。因此,他跟随父亲从事毛衣生产商,并且于2012年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收购了前牛仔裤工厂,创立了首都·国金Urban Village住宅项目,开业未到一个月便已卖了三百间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标志性建筑项目已多次代表柬埔寨房地产领域扬威国际舞台,在PropertyGuru亚洲地产大奖获得众多荣誉,更成为柬埔寨房地产市场第一个获得“亚洲最佳公寓开发大奖”和“最佳共享空间大奖”。 让下属拥有选择权,打造下属对公司的归属感 当被问询管理众多公司的李博士的管理心得,李博士认为打造下属对公司的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让下属有归属感的秘诀是,让他们拥有选择权。”,尽管对方所选的未必合自己的心意,我不止不会对他们指手画脚,而且还会尊重他们的决定,让他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所长,他才可能会投入心思地做,并且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就感。 李博士感慨道,有不少明明有条件、有能力的人,却始终未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是因为被身边的朋友误导了,导致他们夜夜笙歌,失去原本人生应该有的健康、家庭和事业。所以他认为人应该要懂得选择自己的朋友圈,好的朋友圈会带领我们往好的道路走,而不好的朋友圈则会让我们走上歧途,在他看来,选择朋友其实是人生的头等事,毕竟朋友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李博士认为现代的年轻人学习力非常的快,适应能力也非常的强,但却缺乏了上一代严谨,和专注力。他举例:现在的年轻人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短视频,之后却不记得自己所看过的内容。他认为这些只是短暂的娱乐,只会白白消耗了我们的时间,倒不如用这些时间做重要的事情。 李博士认为,人生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工作、健康、家庭。只要把这三个支柱平衡好,人才会发自内心的开心起来。他认为,做生意不能只想着如何赚钱,而应该思考如何在赚钱的同时还能帮人。因此李博士致力的协助自己的员工和股东都把人生的三大支柱平衡好,当他看见身边的人开心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同身受。 “贡献社会,成就他人” 这些年李博士致力于保存柬埔寨文化,并且帮助他人创业,这份热情打动了各界人士,因此当地领事馆、政府、商会也非常支持他。不仅如此,李博士也计划在未来开创更多的商会,为新晋创业家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及分享的平台,缔造更多的商机,以达成他“贡献社会,成就他人”的愿景。 李骏机博士(Dr. Ben Li)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作为创业家,无论身在任何领域,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从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我认为成就感,是我坚持在这个行业的最佳动力。 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导致许多领域无法开业,而我也因为这场疫情,拍摄工作也被迫叫停,顿时失去收入。因此,我将重心转向线上授课。 有的创业家,不愿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分享给他人,因为他们不想将这块“蛋糕” 分割出去。但我认为,成功的创业家都应该抱着大公无私的心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协助他人完成梦想。 我开班授课的目的,是希望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更多人,让他们少走“冤枉路”。在协助他们实现梦想之余,我也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做到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 把企业做小 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 在市场上,大部分创业家都希望把企业做大,开设多间分行,聘请大量员工。在他们眼里,公司规模大,才能让盈利最大化。但我更喜欢把企业做小,让公司摆脱成本压力和价格竞争的困境。我认为,只要领导者做好统筹的角色,再让自由业者发挥擅长的领域,一样可以做到大案子。 在视频不普及的年代,我已经开始拍视频。那时候我在念中学,跟学校租借摄影器材,拍了人生第一支视频,准备在教师节播放。视频播出后大受欢迎,是我始料未及的结果。因为这一支视频,让我找到成就感,当下就决定未来要往传媒行业发展。 工作几年后,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我决定离开传统媒体。热爱艺术创作和自由的我,选择投身在自由工作行业。刚开始创业,自由工作者多半会以独立形式与其他商家合作。但我发现在市场上单打独斗是很难立足与成长的,毕竟绝大部分商家都会选择和拥有企业规模的公司合作。 于是,我开始寻找其他自由业者加入我的团队。与一般的企业不同,我们抛弃了传统的“雇佣模式”,而是采取了更有弹性的“联盟模式”。我们跨域合作、资源整合,并透过云端来办公。找人才的过程艰辛又好玩,我要先了解每个人强项,理念是否相符,才决定要不要纳入团队。第一个加入团队的人,是花了接近两年的时间找回来的。如今,“斌彦创作室”拥有超过15位自国内外的团队。 通过这套模式,我可以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来找对的人合作。比如我会按照案子的难度,决定人手的调度,又或是根据剪接师的风格,分配合适的剪片工作,让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 经营YouTube打造个人品牌 让流量变销量 自媒体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行业,媒体人可以发挥创业和想象力,把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和内容,通过现代化与电子化的手段传播出去, 我投身的自媒体比起一般的传统企业,两者的作业方式大相径庭。自媒体需要经营不同的社交媒体,并持续发布作品。比方说我通过自己的 YouTube发布原创作品,打造个人品牌。一旦客户欣赏我的作品,自然就会透过我的联系方式找我合作。如此一来,YouTube  平台成为了我公司引流的最佳渠道。 只要内容质量高,能提供价值给观众,就能让频道持续涨粉,让粉丝转换成顾客,从而将流量变成销量。 学习“网红思维”,先执行再成型 不少创业家总会做很多头脑风暴和风险预估,最终导致事情无法开始执行。对我来说,别让想法消耗太多时间,因为想得太多反而会让脑袋突然冷却下来,进而做出更多否定的决策。 我认为创业家除了要有“富人思维”,也要有“网红思维”,时时刻刻关注热点新闻或最新趋势,让自己的产品跟上潮流。毕竟自媒体的趋势每天在变化,倘若筹备充足才执行,也许时效性早已过了。对我而言,在自媒体圈需要与时并进,先执行后成型,无论效果是好是坏,都可以慢慢改进。 疫情期间在家的时间多了,于是整合了服务项目,列下各个项目的明细,启动“斌彦创作室”官网。这个举动意外地让生意额大增。 我的官网每个月都会有微调整,上线后,哪个部分需要优化,就针对那个部分去加强;网红课程的纲要也一样,授课过程中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边做边调整。先行动未必是冲动,随后再成型也能有效提高转化率。 总结: 我身边很多从事自由业的朋友把一整个星期的时间挤满工作,却又疑惑为什么收入像是被卡住,不能赚更多。我认为一个人知识和价值是同步的,留一点时间让自己去进修和思考,例如上网课、阅读、想策略,能力提升了,收入随之提高。 创业家要坚持自己的初心,不要轻易转换跑道。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即便眼前有多大挑战,都有能力让自己生存下来。 郑斌彦
    一个企业的价值,责任越大,成就越大
    给社会创造价值的责任,打造共生共荣的生态圈。我曾经创立多家公司,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和价值是渺小的,因为那仅限于小我的成就。但是人只要理解自己的渺小,那么行为责任就会开始伟大。我发现个人价值所凝聚的组织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存在,集合的合作力量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我们承担的责任越多,承载的成就会像浪涛一样,源源不绝地涌入。 我认为一个企业绝不能少了坚固、广阔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越大,就是促进社会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企业价值的核心意义是在于关心人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和创造价值,从而达至更深化的层面——体现生命灵魂价值的巨大成就。 每个人都有无可限量的价值,是需要去发现和传播 人们都擅长忽略自己的潜在价值。我旨在使人相信你的价值是超乎你的想象,去发现自己拥有对社会的价值,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把理念和思想体系传播出去,回馈社会。 在产品未进入市场之前,是按照产品开创人的主观印象去建立的。如同我为马来西亚鹿角巷CEO——黄贞玮打造的IP,原先在很多人的主观印象中叛逆和黄澄澄的封面是不相关的存在,但当我们看见《正向叛逆》这本书,就会记得封面上的叛逆的字眼和亮眼的黄色,这就是属于他的形象。看到“叛逆”一词就会想起贞玮亮眼的叛逆逆袭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颠覆了“叛逆”原本的词义。这也证明了主观的印象是可以被设计的,当许多人看见后就会变成客观性的存在,呈现显著的个性化,带给人们一个独有的形象。 为什么我致力于打造IP市场?以往是资本的力量在推动市场,影响人们去消费。20世纪前,糖并不普及,资本家为了要控制民众,宣布糖是让人有生产动力的原料,同时提倡下午茶。于是整个文化便形成,糖也渐渐开始普及化。而在资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多会以印象及感觉作为记忆点,因为IP是有情感的元素,加深人们印象。从发现和塑造自己出发,才会看见属于自己的教育点和理念,传播出去使更多人受惠。 文化与商业共存 文化是随着时代不断变换,却有稳固不变的本质,而商业的模式是可延续的系统,两者相融合,则会使一个企业平稳走向未来。市场竞争激烈,要想成为独特可持续性发展的企业,就要结合文化。如今市场消费已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只有将文化与商业合成企业核心,才能让人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达至满足。 我曾从事过不同的行业,也学习到许多技艺。想要透过这些技艺去开创业务,但我发现其实做文艺不太被市场看重。我曾经想要自己出版一本书,可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于是我决定开创一家出版社。不过问题没有获得解决,开创公司去推广文化并不容易,而且非常难赚钱。曾考虑过关闭出版社,但当我看见团队一起用心经营、每个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并得到回酬时,我觉得这是件伟大的事。后来我明白若没有商业的元素,单靠做文艺的能见度是极低的。 文化无法和商业分离,因为没有商业,文化的价值就不会被人看见。商业也不能没有文化,会失去了特色经营、独门的市场记忆点。早期经营出版社,我发现许多讲师身上都有许多文化值得学习,只差没有人帮讲师们梳理出这些闪光点。于是我开始协助讲师出版书籍,帮助他们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能被市场看见。以文化的角度,去概括商业的本质,企业才能有从传播到传承的生命延续。 资讯整理是商业策划的最强后盾 资讯整理是把商业策划至完美的基本,也是商业策划的一个分支。没有资讯整理的能力就会作出许多错误的决策及面对不必要的问题。资讯整理不仅可以运用在策划,也能更有效的解决小至项目、大至一个企业的种种问题。 从以前的经历来说,对于出版社基本上都是需要有强大的资讯整理能力。透过文字对文化做资讯整理的步骤,比如制作一本书籍,作者供稿,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分章、排序、梳理和整合内容等等都是需要具备资讯整理的能力,且梳理的次数不会止步于一次,每当运行到一个阶段,就会重新梳理一次,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变化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前进。 最近一次与合伙人的商业策划也是如此,我会去聆听所有人的建议再收集资讯,需了解全面,如市场需求、对市场的形象等,一一列出再进行重组,找出核心的目标,最后才能确保自己做出万无一失的决策。在团队里,我虽然不太擅长与人相处,但我会找机会深入了解团队的心声和想法,整理后做发表。资讯整理的能力不仅可以避免在决策上的重大失误,还能够处理企业、项目、团队伙伴的问题,达至更高的粘性和成效。 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但是怎么去建立创始点这个很重要,我们要想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本质。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集合起来扩展到社会上,这份责任将成就每个人的价值,不仅要发现,也要懂得做梳理及整合才能为企业作出最好的策略。谨记创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不断保持和提升自身价值,我们才能提供别人价值。 王赫奇
    MADANI ECONOMY POLICIES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昌明经济政策研究与出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马来西亚中小企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我们致力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国际市场。我们相信赋能本土企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为整个国家带来持久的繁荣与竞争力。

    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也是对全球合作伙伴的邀约。

    预购您的政策研究指南
    OUR MISSION|我们背负的责任

    专注于为企业家提供政策动态、企业文化、永续发展等深度内容,引领企业家向前发展、助力企业在不断演变的市场中保持领先。

     

    Stay updated |保持领先

    Subscribe to us for more great content delivered continuou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