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带和铅笔,到底有着什么关系?

成长于90年代之前的人,看完这张图片,大概会发出会心一笑。

没错,当卡带遇上这种“卡带”的情况时,铅笔就派上用场,成了修复小功臣。

在卡带风行的年代,铅笔除了可以解决“卷带”的问题,也是那些为了给随身听(Walkman)省电的人最好的“手动倒带”工具。

当然,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那么大概也不小心泄露了你的年龄!

【唱片行,青葱岁月的美好记忆】

唱片行,是70、80和90年代人的集体回忆。在串流平台崛起之前,当时最大的娱乐之一,就是听歌;而唱片行,则成了当代人最流行的“逛场”。闲来没事、心血来潮,就往唱片行里窜,戴起店内耳机听着最新发布的流行曲,是最棒的事。

唱片行里,应有尽有——卡带、CD、VCD、黑胶唱片,满足不同知音者的需求。

有了卡带、CD,自然就少不了播放器;除了摆放在家中的唱机、黑胶唱片机,更有可以随身携带的随身听(Walkman和Discman)。那个年代,腰间背着一台随身听,戴着耳机边走边随着音乐摇摆,可拉风了!

还有,跟心仪的他/她,一人一边耳机,听着相同的旋律,两颗心是如此靠近,太浪漫了!

老一辈的,则喜欢音色优美的黑胶唱片;把唱针轻轻放下,看着黑胶唱片缓缓转动,一阕歌悠扬播出,伴随一份记忆,那感觉,笔墨难容。

【实体唱片,终究抵不过时代巨轮辗压】

90年代,唱片业处于高峰时期,全球实体唱片年销量高达252亿美元。唱片行更成为歌星、影星巡回宣传站点;办活动、签唱会,吸引无数歌迷、影迷前往支持或索取签名,遇上当红歌星办活动时,更会出现“挤爆”唱片行的情况。

2000年过后,串流平台开始崛起,数位浪潮席卷所有产业,现代人听音乐、看电影的渠道,已经由传统的“播碟”转为线上模式。许多串流平台如Spotify、Apple Music、 Youtube、Netflix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消费者只需支付少许费用,就能无限量享受海量娱乐服务。

串流平台的崛起,冲击着实体唱片业。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告,全球实体唱片收入按年跌5.4%,下滑至52亿美元,而串流音乐收入则逐年增长,按年上涨40.4%至66亿美元。

许多传统唱片行无法承受这一波冲击,纷纷结业。根据报道,基于串流平台所带来的冲击,再加上受疫情影响,马来西亚吉隆坡唯一仅存,创立于1950年,位于茨厂街的《恩记唱片行》,也在2020年悄悄结束营业。

当中,也有一些业者基于情意结,坚持守着一手创立的唱片行,继续经营,成为此行业硕果仅存的老店。

【怀旧风吹起,消费者集体回忆能否撑起唱片行?】

近年,音乐界大吹怀旧风,人们对实体唱片的需求有着回流的趋势,尤其是黑胶唱片的销量有明显的上升。这波趋势,大概是因为部分消费者想要购买一些以前所听过,但在网上又很难找得到的经典唱片或影碟,以作留念。

然而,面对方便快捷,随时可以按下“next”键,备有海量音乐的串流平台当道之下,部分消费者的集体回忆,又是否足以撑起当前岌岌可危、硕果仅存的唱片行?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DS stories: https://www.pexels.com/photo/studio-shot-of-a-pencil-and-an-audio-cassette-9227682/

Photo by Paul Seling: https://www.pexels.com/photo/clear-cassette-tape-on-white-table-12341039/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https://www.pexels.com/photo/a-young-couple-listening-to-music-on-a-walkman-on-a-bed-6698320/

Photo by Lee Campbell on Unsplash

Photo by Sumeet B on Unsplash

Photo by Mitchel Lensink on Unsplash

Photo by L. F: https://www.pexels.com/photo/walkman-in-close-up-photography-15481713/

Photo by Stefan: https://www.pexels.com/photo/close-up-shot-of-a-vintage-sony-walkman-and-black-headphones-12419211/

 

 

 

https://unpkg.com/jscroll@2.4.1/dist/jquery.jscroll.mi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