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25年10月10日讯)随著《2026年财政预算案》(Belanjawan MADANI Keempat)正式公布,政府在延续“改革与回馈”精神的同时,进一步聚焦于扶持本地企业转型升级,从税务激励、融资便利到绿色经济与科技创新,全面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铺设新一年的成长方向。

以下为本地企业必须了解的五大重点:

1. “马来西亚制造”与本地优先政策强化

政府明确要求公共采购优先采用本地制造与本地创新产品,全面推动“Beli Barangan Buatan Malaysia”运动。凡取得 MySTI(Sains, Teknologi dan Inovasi Malaysia)MyHIJAU Mark 绿色认证的产品,将获优先列入政府采购清单。
同时,凡使用本地绿色科技产品的企业,可享 100% 绿色投资税务津贴(Elaun Cukai Pelaburan Aset Hijau)。此举旨在推动“Made by Malaysia”从标签走向价值,带动国内研发与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

2. 总额500亿令吉融资方案支援中小企业

政府宣布,将提供总值 500亿令吉 的融资与担保额度,全面支持企业营运与扩张。这包括:

  • 30亿令吉 政府担保(SJPP);
  • 25亿令吉 微型贷款(BSN与TEKUN);
  • 10亿令吉 数码与自动化转型基金。

此举将帮助本地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优化现金流,同时引导更多资本流入高成长与创新领域。

3. AI与数码转型列为企业核心议程

政府为人工智能(AI)、自动化与研发创新(RDCI)提供近 59亿令吉 的整体拨款,涵盖国家AI办公室(NAIO)、AI云端基础设施,以及AI人才培训。
凡投资于AI或网络安全培训的中小企业,可享 额外50%税务减免。政府同时计划建设“Sovereign AI Cloud”及AI Transformation Centre,支持国内产业链升级与数码转型。

4. 出口与国际市场拓展获系统性支持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完整的出口生态支援。政府通过:

  • MATRADE出口发展基金(RM60 juta)
  • EXIM Bank出口融资(RM500 juta)
  • SJPP出口担保(最高70%)
    推动本地产品进入非洲、美洲及中亚等新兴市场。政府亦将整合驻外经贸办事处资源,强化“Made in Malaysia”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能见度。

5. 绿色经济成为新增长主轴

能源转型(NETR)正式迈入执行阶段,目标于2050年实现 70% 再生能源容量。政府续推 绿色科技融资计划(GTFS 5.0) 总额10亿令吉,并落实 碳税机制,初期涵盖钢铁与能源行业。
企业若导入节能设备、再生能源或循环生产体系,不仅可获得税务减免,也将在未来出口竞争中掌握ESG优势。

SOMO 全球通 · 总结:

综合来看,《2026财政预算案》不仅是稳经济的政策文件,更是一份推动中小企业“数码化、绿色化、国际化”的行动蓝图。
正如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所言:“Belanjawan MADANI Keempat bukan sekadar angka — ia ikrar moral dan janji masa depan.”(第四次昌明财政预算案,不只是数字,更是面向未来的承诺。)

https://unpkg.com/jscroll@2.4.1/dist/jquery.jscroll.mi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