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纷纷扰扰后,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r Conference,简称COP28)在阿联酋迪拜正式闭幕了。

大会从11月30日开幕,共有198个缔约方,以及140位元首与会,总参会人数高达近8万人,与历届相比,可说是最大规模的气候峰会。

各方寻求打破僵局

但为何说是“纷纷扰扰”呢?峰会原定于12月12日结束,然而到了当地时间11日晚,与会各国代表未能就化石燃料的未来发展达成共识。原因是由于COP28所发布的新协议草案文本未直接使用“逐步减少”或“淘汰化石燃料”的表述,因而引发了美国、欧美和小岛屿国家的反对。

对于这些呼吁世界逐步淘汰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国家来说,这是他们寻求与沙地阿拉伯为首的原油生产国之间,打破僵局的最后一搏。

峰会因而被迫进入“加时”讨论,经过12日一夜的紧张磋商后,各国代表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协议。该协议呼吁各缔约方采取行动,“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未来的关键10年加快行动,摆脱化石燃料,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COP28见证历史性时刻

13日,COP28峰会开幕后几分钟,COP28主席Dr. Sultan Al Jaber敲响协议木槌,与会的缔约方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达成“历史性“一刻——首次在协议中纳入有关减少化石燃料的承诺。

虽然协议文本只强调“摆脱”(transition away),并未真正达成大多数国家所希望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具体目标,然而COP28确实开辟了先例,不但首次提及化石燃料,而且东道主办国阿联酋更破天荒地首次邀请了沙地等极度依赖石油的国家前来参会。

COP28还有些什么亮点?

  • COP28峰会首日,气候灾害“损失和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获得批准,多个国家已经承诺提供总计7亿美元的基金。该基金于2022年在埃及举行的COP27峰会上首次被提出;
  • 承诺为“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增资35亿美元;
  • 为最不发达国家基金(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Fund )和气候变化特别基金(Special Climate Change Fund )新增认捐超过5亿美元;
  • 世界银行宣布2024年和2025年每年增加90亿美元,为气候相关项目提供资金;
  • 共有141个国家(包括欧盟)签署了“气候与健康宣言”(Declaration on Climate and Health),承诺加快行动,保护人们健康免受气候日益变化的影响;
  • 153个国家(包括欧盟)签署了“可持续农业、弹性粮食系统和气候行动宣言”(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ilient Food Systems, and Climate Action),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支持粮食安全;
  • 66个国家签署了“全球降温承诺”(Global Cooling Pledge),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与制冷相关的排放量,相对2022年水平较少68%;
  • 52个国家签署了“石油与天然气脱碳宪章”(Oil and Gas Decarbonization Charter),承诺最迟到2050年实现净零运营,到2030年结束常规燃烧,甲烷排放接近零;
  • 数十家大型石油公司承诺解决甲烷排放问题;
  • COP28针对每个国家在减少排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首次评估,以实现《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的核心宗旨,将全球温度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

COP28经过两周的艰难谈判,在延长一天后闭幕,并完成《巴黎协定》生效以来的首次盘点,总结了成绩和缺口;同时也历史性达成减少化石燃料的协议,可谓是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的转型大趋势,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尽管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也希望各缔约方能够以更团结、更积极的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共同建立更洁净、更美好的世界。

https://unpkg.com/jscroll@2.4.1/dist/jquery.jscroll.mi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