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安静离职?】
不,它不是真正离职,是员工对待工作的心态——不主动争取,不求升迁,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只以最低标准完成工作。
虽没离职,但也放弃了在职场上努力进取,就像瘫倒在地,躺平的状态。
【你的员工正在安静离职吗?】
如果老板发现员工表现出以下态样,没错,安静离职已经出现在公司里了:
- 每天准时上下班,但不把工作视为重心;
- 在工作中不再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 拒绝无止境的加班,不做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
- 工作不求尽善尽美,中规中矩完成就好;
- 该请假就请假;
- 下班后不再接收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群组的轰炸。
【安静离职一族的口头禅】
选择安静离职的人,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 领多少薪水,做多少事;
- 我是来工作,不是来卖命;
- 做我该做的就好;
-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 下班后就是我的私人时间;
- 公司是老板的,又不是我的;
- 同甘共苦、共同进退,关我啥事?
【为何会出现安静离职的心态?】
- 外在环境因素
几年的疫情导致市场暗淡,出现一波接一波的裁员潮、辞职潮、换工潮,有鉴于职场的不稳定,许多人更倾向于守住稳定的工作和薪水,以最基本的心态,安分守己地做着份内的工作就好。
- 员工心理状况
职业生涯进入舒适区,公司福利也不错,连带努力的指标也松懈下来。又或者,员工觉得即使努力工作,涨薪幅度也一般,在工作上得不到突破,更得不到管理层的回应,久而久之就形成安静离职的心态。
【团队出现安静离职心态,该如何应对?】
在人才短缺,招聘艰难的情况下,面对安静离职的员工,一众老板还真的即无奈,又束手无策。
但,真的没办法解决吗?
根据网上的分析,方法的确有,只要灵活善用,还是可以改善甚至解决员工安静离职的心态。
- 沟通是关键。上司与下属应该维持良好的沟通,比如说每周进行15-30分钟的一对一谈话,聆听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协助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并肯定和鼓励员工的积极表现,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更能提升他们与公司并肩作战的意愿。
- 可以尝试混合工作模式。在一个星期里,让员工有几天可以居家办公,几天必须到公司,工作性质更灵活。
- 提供更丰富的薪酬措施,或提拨更多利润和福利与员工共享,鼓舞他们的士气。
- 为员工提供培训课程,学习新技能,提升本身的价值。
- 身为老板,别老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员工身上。要记得,员工是你的伙伴,不是奴隶。年轻一代的职场思维,跟以往很不一样;老板说了算,员工得乖乖听话这一套已经不合时宜,他们更想要的是一个能够发挥自我、提出反馈的工作环境。
- 千万别用“安静解雇”(Quiet Firing)这一招。有些雇主,开始采用安静解雇,以冷对待的方式,回应员工的安静离职。一般上,员工会被故意安排不合适的工作,不升职加薪,或被冷待、忽视,让他们不好过,最终在心灰意冷下自动离职。要知道,这么做只会消耗公司更大的成本。
正所谓员工就是公司最大的资产,身为老板,也应当善待员工,不只是物质上,精神上也一样;一旦员工感觉到归属感,自然就会真心回馈公司,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照片来源:
Photo by Josefa nDiaz on Unsplash
Photo by Kenny Eliason on Unsplash
Photo by Chris Montgomery on Unsplash
Image by mohamed_hassan from Pixabay
Photo by Anna Shvets: https://www.pexels.com/photo/people-working-in-office-372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