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2023年12月5日所发布的研究估计,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400亿吨,其中370亿吨来自化石燃料。与2022年相比,总体排放量增加了1.1%。
为了减缓碳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催生了各类解决方案,如能源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植树造林、碳信用(Carbon Credits)等等。
这一篇,小编想跟大家说一说生物多样性信贷(Biodiversity Credits)。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信贷?
生物多样性信贷是一个以碳信用为蓝本的新兴融资工具,旨在于促进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一般上,此信贷由政府、国际组织、私人机构或自善基金提供,用于支持特定项目,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项目、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保护和可持续土地管理等。
生物多样性信贷通常提供低利率或无息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以鼓励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
生物多样性信贷vs.碳信用
尽管生物多样性信贷是以碳信用为蓝本,然而它们解决问题的本质不尽相同。
碳信用的建立是让排放者对已产生的碳排放作出补偿,而生物多样性信贷则允许企业直接投资对大自然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通过恢复或提升全球森林、海洋、草原或其他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阻止和扭转物种丧失。
生物多样性信贷的好处有哪些?
生物多样性信贷具有许多优势和好处,其中就包括了:
-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减缓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
- 推动可持续发展,增加社区的生计安全性、提高生活质量;
- 降低环境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提高人类社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 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作为自然守护者的社区的经济发展;
- 企业实现自然向好目标的工具,让企业有一个经验证的渠道来改善自然足迹;
- 增强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监督,有助增强社区的自主性、责任感和参与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生物多样性信贷如何交易?
生物多样性信贷市场的交易机制,与碳信用交易市场的运作方式类似,都可能涉及以下的步骤:
- 注册:项目按公开标准和方法进行注册
- 执行:项目发起方开展活动保护、恢复与管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
- 认证:项目发起方监督并汇报经管理方认证的结果
- 签发:管理方通过注册机构向项目发起方签发生物多样性信贷
- 交易:项目发起方向自愿买家出售生物多样性信贷
- 退出:生物多样性信贷的自愿买家退出或取消注册的信用
生物多样性信贷的卖方可以是政府、私人土地拥有者、保护组织、项目开发商和企业等,而买方则是愿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企业、慈善机构和投资方等。
生物多样性信贷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尽管生物多样性信贷的市场不断增长,但截至目前为止与此相关的交易和投资仍然相对有限,使得它面临了各类挑战,如:
- 定价:相比有政府监管的强制性碳信用市场,生物多样性信贷并没有强制性市场,因此定价方法还有待商议;
- “漂绿”争议:跟碳信用一样,生物多样性信贷面对了会否变成企业“漂绿”手段的争议;
- 监管与治理:缺乏透明度是生物多样性信贷必须避免的最大错误;
- 与碳信用的兼容:需要有一种更为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将两者协调整合,而非造成竞争。
总结
随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作为一种衡量企业发展潜力的前景和新型投资准则,生物多样性信贷在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可能会朝着创新、数字化、多方合作、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前提是,各方必须汲取碳市场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碳市场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