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报》,金融网“City Index”针对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最新的分析显示,中国的黄金储备在过去的10年居亚太之冠,持有量高达2010.51公吨。
至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黄金储备也从36.39公吨增加至38.88公吨,增加了6.84%, 增幅位居亚太区域第5名。
以增幅排名来看,过去10年黄金增幅最多的亚太区5大国家,依序是中国、泰国、新加坡、日本和马来西亚。
其中,增幅最大的中国,在2013年至2021年的黄金储备平均为1695.78公吨,但在2022年末季却激增至2010.51公吨的新高水平,比起2013年大增了90.73%。
为何各国增持黄金储备?
通胀高企,是各国央行积极增持黄金储备避险的主要原因。City Index全球研究主管Matt Weller点出,中国在过去10年大幅增加黄金持有量,很大原因是为了使其外汇储备多样化,以及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除了中国,世界各国都希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因此增持黄金储备成了全球大趋势。Matt Weller预计,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延续,这趋势将持续下去。

市场乐观看待黄金成最佳“避风港”
Matt Weller还指出,在通胀压力下,投资者纷纷寻求可靠的保本资产来避险,随着央行继续使用黄金作为对冲通胀的工具,个人投资者也会跟进,使黄金投资需求激增。在中国和印度,黄金长期被视为一种传统的保值资产。
说回马来西亚市场,黄金的零售价在2023年出现了三连涨,且依然保有上涨的空间。
针对这一点,根据多美集团(TOMEI,7230, 主板消费股)董事经理拿督吴逸平的观察,以马来西亚消费者为例,许多人仍然保留着在婚礼、周年纪念日和生日活动赠送金饰的文化。因此,黄金作为一种抗通胀资产,需求量将持续看俏。
对于黄金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拿督吴逸平表示,基于目前市场的不确定性,他们不会预测黄金价格,但相信黄金的价值将在市场上保持乐观。
总的来说,世界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中国削减美国债卷以购买黄金等情况显示,黄金仍然被视为最佳的避通胀工具。
资料整理自:中国报、e南洋
照片来源:
Image by wirestock on Freepik
Image by Freepi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