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马来西亚正加速迈向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能源转型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议程。《能源效率与节约法案》(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Act, EECA)不仅当中是一项重要环保法规,更是一场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考验。

EECA的实施范围涵盖年电费账单超过240万令吉或天然气账单超过100万令吉的企业,以及面积达8,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办公楼。企业必须委任注册能源经理、进行年度能源审计并提交能源管理报告。不遵守法规可能面临高达5万令吉的罚款。

然而,这项看似严苛的制度,实际上也为企业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短期成本与长期回报:节能改造的新方程式

对于制造业、酒店业和商业楼宇而言,《能源效率与节约法案》意味着一次全面的能源体检。高能耗建筑,如写字楼、医院与酒店将受到直接影响。这些建筑约占商业能源使用的21%。

旧建筑改造的确带来前期成本。能源合规与认证支出每平方米可能介于350至940令吉,审计成本甚至高达每年12万令吉。

然而,并非所有节能举措都如此昂贵。 研究显示,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式可以很简单,例如改用LED照明或定期维护设备,就能带来显著的节能成效。

企业若遵守EECA规范,长期可降低高达25%的电费支出。换句话说,前期的投入更像是一种“节能投资”,未来几年将以稳定的现金流回报企业。

此外,政府的绿色技术融资计划(GTFS)及绿色投资税收减免(GITA)等激励措施,也将为企业分担部分成本负担,鼓励投资于太阳能电池板、节能设备与可再生能源系统。这不仅能满足合规要求,更能提升企业资产价值与品牌ESG评级。

企业能得到什么: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升级”

《能源效率与节约法案》的本质,并非增加企业负担,而是促使马来西亚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的能源管理与数字化阶段。

企业若能掌握自身的能源使用数据,就能更精准规划节能策略,也更容易获得国际投资人、绿色基金和ESG评级机构的青睐。在全球供应链越来越注重碳足迹的当下,能效表现强的企业,将更容易取得跨国采购、融资与出口优势。

而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节能升级同样是提升盈利能力的捷径,既能减少浪费、降低运营成本,也顺应未来政策与市场的发展方向。

https://unpkg.com/jscroll@2.4.1/dist/jquery.jscroll.mi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