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Global Economic Outlook)》最新预测,指出尽管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仍保持一定韧性,但下半年起增长动能将明显趋弱。
OECD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 3.3% 下滑至 3.2%(2025年),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至2.9%。
报告指出,全球贸易壁垒上升、地缘政治紧张、财政刺激空间受限以及高利率环境持续,是拖慢增长的主要原因。
全球增长放缓的三大原因
- 贸易壁垒与保护主义抬头
多国加征关税、实施出口限制,使供应链效率下降、企业成本上升。OECD警告,若 贸易分歧持续扩大,2026年前全球贸易量可能比正常水平低出2%至3%。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高
中东、东欧及东亚的地缘局势持续紧张,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冲击制造业与运输业成本。
- 高利率与财政空间有限
多数经济体仍处于紧缩货币周期,融资成本高企;同时各国政府因疫情后支出庞大,财政空间受限,削弱了刺激经济的能力。
OECD在报告中强调,“全球经济并未陷入衰退,但正步入一个低增长、高风险的新常态。”
对马来西亚与区域经济的启示
亚洲整体增长仍相对强劲,但已出现放缓迹象。东盟地区2025年的平均增长预期为 4.2%,较2024年的4.6% 略有下滑。
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此前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 4%–4.8% 区间增长,但出口需求疲软和外部不确定性仍可能对制造业和投资活动造成压力。
“马来西亚的内需和消费支出依然稳定,但外部市场放缓将考验我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一位高层评论指出。
企业应如何应对?从“增长依赖”转向“韧性经营”
面对低增长与高不确定性的时代,我建议企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调整战略:
- 强化现金流与风险管理
在高利率环境下,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应减少过度扩张,确保流动资金充足。
- 分散市场与供应链风险
依赖单一市场或国家的企业风险更高。可利用东盟区域一体化优势,拓展多国供应链与出口市场。
- 加速数码化与效率提升
面对成本上升,企业需通过自动化、AI及数据管理系统提升效率,以“省钱代替增长”。
- 投资绿色与永续转型
随着ESG标准成为国际贸易新门槛,企业应提前进行永续审计与低碳升级,确保未来出口与融资资格。
分析:增长放缓不是危机,而是结构重塑的机会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轮全球放缓不同于过去的衰退周期。它更像是一场“结构重整 期”,过去依赖廉价资金、单一市场驱动的增长模式,正在被取代。 在这个新阶段,“稳健、灵活与可持续” 将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OECD在报告结语中指出:“经济周期可能放缓,但转型的窗口仍然敞开。企业能否借此重新设计商业模式,将决定谁能成为下一轮增长的受益者。”
全球经济的减速,是对企业耐力与适应力的考验。未来三年,赢家不会是增长最快的企业,而是最能活下来的企业,是那些能在动荡中稳健运营、在转型中找到新价值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