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通讯部长拿督法米(Fahmi Fadzil)表示,政府将与东盟国家同僚展开讨论,以开拓更广阔的机会,推动马来西亚电影走向区域及国际市场。
法米在9月通讯部常月集会上指出,此举是响应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指示,旨在强化本土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并为本地影视工作者争取更公平的发展环境。
“首相已指示我与东盟国家同僚讨论,确保马来西亚电影能够走得更远。我将要求部门跟进此事,并举行正式会面,”
🎬 简化跨国流程 为电影人拓路
法米透露,会谈议题将包括如何简化马来西亚电影进入其他东盟国家的程序,以及解决电影制片人和发行商面临的现实问题,例如发行渠道受限与合作机制不足等。
“区域电影合作不仅是文化交流,也是经济机会。我们必须让本地导演、编剧、演员与东盟伙伴更顺畅地合作,才能共同打造东南亚电影品牌。”
💰 政府扶持创意领域 3100万令吉助燃影视创作
他指出,政府通过创意内容基金(Dana Kandungan Kreatif, DKK)已发放总额 3100万令吉 的拨款,涵盖 11个主要计划,并成功资助 116个制作项目,创造超过 2600个就业机会。
“这项基金不仅支持影视作品,也涵盖动画、数码内容与纪录片,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起步平台。”
🌍 《The Fox King》为国争光
他也特别提到,由马来导演胡明进(Woo Ming Jin)执导、并获得 DKK 资助的电影 《The Fox King》,近期在第5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与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入选展映,为马来西亚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赢得高度关注。
“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我们需要继续扩大,让更多马来西亚作品走向世界。”
🎥 马来西亚电影:在多元文化中崛起的新势力
法米的这项倡议,正是呼应马来西亚电影产业近年展现的潜力与困境。随着多语社会与文化融合的加深,本地电影已从单一族群叙事走向跨文化对话。
代表作品与国际突破
从 P. Ramlee 的经典时代到 Yasmin Ahmad 的人文佳作《Sepet》,再到 陈胜吉 的票房电影《Ola Bola》《The Journey》,马来西亚电影逐渐展现独特的文化张力。如今,《The Fox King》的国际亮相,更显示本地导演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
政策与人才并进
近年来,政府通过 DKK 基金及 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 的政策,鼓励独立制作与区域合作,为年轻导演提供国际化平台。例如,陈翠梅(Tan Chui Mui) 与 杨毅恒(Edmund Yeo) 等独立导演,已多次登上欧洲与亚洲影展。
区域合作与未来展望
法米提议的“东盟电影合作机制”,若能落实,将有助于建立东南亚联合发行与制作体系,降低小国电影的国际化门槛。马来西亚凭借多语言环境与文化多样性,有潜力成为 区域电影交流的枢纽。
困难与挑战
然而,马来西亚电影仍面临多重障碍:
- 审查制度严格,限制创作自由;
- 国内票房市场有限,资金来源分散;
- 串流平台虽拓宽观众群,但收益模式尚未成熟。
若政府政策与区域合作能形成合力,马来西亚电影有望在未来十年成为东南亚影坛的重要力量。
📍总结:
政府此举不仅是政策层面的推动,更象征着马来西亚电影迈向国际化的新起点。随着创意内容基金、国际影展曝光与东盟合作框架逐步完善,大马电影正准备走出本地,向世界讲述属于这片土地的多元故事。
图:马新社及网络